内销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的一个月大概要做啥帐,向农民购买农产品要没有购销合同模板可以补开吗?做此笔做亏

增值税的筹划和会计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61页免费61页免费61页免费75页免费153页免费 21页免费173页免费71页免费9页免费1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0页4下载券82页2下载券351页免费95页免费36页免费
增值税的筹划和会计处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0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2012论文汇编
时间: 10:51:13 字体:[] [] []
江西省宜春市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0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70多万亩,粮食总产约380万吨。近年来,粮食产业化经营通过实施&企业集群化、生产规模化、基地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农户合作化&战略,带动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粮食种植基地快速发展:用全省七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省五分之一的粮食,达到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收购量,净贡献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外调量。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市级龙头企业1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3亿元,带动农户68万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宜春市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缺少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二是龙头与基地间的联系比较松散,有的有龙头没基地,有的有基地没龙头;三是地域分割比较普遍,各自为&龙&,没有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四是市场的拉动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因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很好地发挥;五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差异,有的认为对财政贡献小,不愿花大精力抓等,阻碍着粮食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就此,当前要谋求六个创新突破:
一、开阔视野,在发展理念上谋求创新突破
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粮食产业化经营谋求新的发展必须创新理念:一是创新发展思路。针对宜春市的实际情况,粮食产业化经营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具体要瞄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科学分析、超前谋划,充分论证、统筹布局,并以丰城市的富硒大米、万载县铜鼓县的有机大米特色优势拳头项目拓展产业经营链条。同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原粮购销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为纽带,以城乡连锁为网络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拉动新农村建设和粮食经济同步并举健康发展,实现农民与企业共赢。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国有粮食企业要突破&国有&、&民营&分彼此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善于与民营企业相结合,走联合发展的产业化道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联合舰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企业集团,整合分散在各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和优势业务,全面发挥龙头企业在粮食精深加工、仓储购销、批发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完善购销网络,大力拓展内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确保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吃得饱&、&吃得好&、&长得快&,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做强载体,在发展模式上谋求创新突破
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必须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以效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实行规模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要扶持提升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梯次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积极推行土地、产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国有粮食企业(国家储备企业、大型加工企业)要发挥优势主动争当龙头,既可以如我市上高县培育自己的龙头企业&&金农米业集团,也可以靠大联强&&与中粮、中储粮等组建粮源基地发展粮食订单等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或以现有仓储设施为依托,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粮食集团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工商联手、优势互补、规模经营、贸工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二是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敢于与省外、国外企业竞争,增强诚信意识,打造诚信企业,牢固树立&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通过诚信服务,取信于农民,取信于消费者。同时,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构筑营销网络,进社区创办便民连锁店,进村入户开办农村购销服务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网络,把粮食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
三、完善机制,在农企对接上谋求创新突破
农企对接,有利于实施基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是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要因势利导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经济能人、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基层服务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创办合作组织,发展订单粮食引导农村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更加直接地实现产销直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实现种粮效益最大化。二是建设优质粮油基地。要把建设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聚集粮源作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通过优质优价、订单收购和出资协作联合农技部门加快培育建设优质粮食基地,引导农民种植市场销路好的品种,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优质粮食基地和优势粮食产业带保障粮源和品质。可采取基地与粮食加工企业相结合,全面实行订单生产,切实履行优质优价提高粮农种优质稻的效益,建立健全&零距离&服务机制提高履约率,实现企业与粮农双赢。三是发展紧密利益共同体。积极采取政策引导等方式,以龙头企业和专业种粮大户为依托,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农工科贸&一体化等经营组织形式,积极支持和鼓励粮食企业与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户联合体、个体大户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组织,采取&最低保护价,二次结算,高补低不退&等多种收购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多得实惠、少担风险,使企业与农民形成以利益为连接的紧密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共同体,努力实现农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多方共赢。
四、强化科技,在精深加工上谋求创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实现粮食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进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有效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前应突出&三个加快&:一是加快发展精深加工。要主动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搞好定向协作,引进新技术,嫁接改造老企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断提高粮食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科技攻关,大力发展粮油二次加工、精深加工,加快粮油加工转化增值。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项目,把粮食产业链向医药、化工乃至新型蛋白纤维、纺织等方向延伸,逐步实现粮食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二是加快做强&餐桌经济&。满足膳食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的需要,加快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开发方便食品、休闲食品、旅游食品、保鲜食品和方便米粉、方便米饭、冷冻食品等。推广应用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冷冻技术、膨化技术、高压蒸煮技术和焙烤技术,将生物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酶技术、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高新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粮食深加工上,力争粮油主食品深加工有新突破。三是加快延伸产业链。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开发利用粮油加工中的副产品如大米蛋白、米糠油以及油脂精炼过程中产生皂脚、馏出物等,向粮食转化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开发要效益。这方面宜春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恒天集团巳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年产12000吨大米蛋白肽及副产品项目巳于上年试产成功,标志着恒天集团大米综合利用项目已全部竣工,并将全面生产运营。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了大米生产基地30个,大米蛋白肽项目的投产成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增加收入,促进了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食资源转化增值。
五、提升质量,在品牌创建上谋求创新突破
品牌是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运作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创建对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应。重点应抓好三个层面:一是增强品牌意识。要从抓生产源头起重视提高粮油产品质量,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特色粮油品种和名特优粮食产品,重点推行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化管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建立健全粮油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二是发挥品牌效应。切实做到龙头企业有自己产品的品牌、生产基地的品牌、生产企业的品牌和企业家的品牌,且树立优质粮油的名牌形象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创新区域性广告模式,积极参与省内外、国内外各种展示、展销、推介、博览平台,以品牌强化营销,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响品牌。三是构建品牌体系。通过政府建立品牌激励制度,围绕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构建省、市、县三级粮油品牌体系,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整合商标资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再通过品牌推动,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优化环境,在协调发展上谋求创新突破。
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对地域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能极大的带动当地整个粮食经济的发展。根据宜春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等有利条件和发展优势,政府要把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作为确保粮食大市向粮食经济强市跨越的重要举措来抓,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扶助措施和奖惩激励机制。组建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粮食、农业、财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服务组织,建立财政、税收、信贷支持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机制,把推行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工作任务分解到责任部门,具体落实到人,并与部门奖惩、个人评先评优挂勾,实行重奖重罚,加快工作进程,凝聚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科学发展的合力。
综上所述,宜春市必须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着重&六个创新突破&,始终坚持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创新粮食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进而全面推进粮食经济强市新跨越。
201241012%
2800200020%472150015%3702200
1137100962.03460060201115203458463Y1688998T20513
2226115161075.452.733.469.9%14.624.85()93710
11501213611.6
215203688998
4201189.86.2
140-50%80-90%10-20%
213003009001.210806004809606000250040002007
43522531370%
150123-595%
力求&五个突破&,推进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对进一步推进宜春市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宜春市粮食局:雷斌
粮食产业化是粮食企业改革的又一次革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10年宜春市政府以政府办1号文件印发了《宜春市实施粮食产业化工程指导意见》,同时编发了《宜春市县市区粮食产业化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宜春市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宜春市提出了品牌托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工作思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宜春市粮食产业化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宜春市提出了粮食产业发展的目标,这就是积极参与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建设,着力抓好粮食产能提升和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力争全年粮食播面稳定在910万亩,粮食总产380万吨,水稻亩产提高5公斤。重点培植壮大金农米业、恒天实业、维尔宝食品、大观楼集团、天地粮食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继续加强粮食产销协作,搞活粮食流通,确保粮食产业产值要增长10%以上,达到123亿元。如何更好地实施好这一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宜春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关键环节的突破上,力求在五个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以此来推进和带动宜春市粮食产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力求培育龙头,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实现突破。
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是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核心是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2011年宜春市提出要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一个、省级三个,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要突破5家。因此,笔者认为着力加快宜春市的粮食产业化步伐,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实践中我们要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龙头企业建设与招商引资结合。要瞄准国际国内知名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主动的&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要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外向型龙头企业。二是龙头企业建设与加快企业集团组建步伐结合。对基础好、有一定规模实力的粮食购销加工企业,要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采取兼并、重组和靠大联强等方式,组建粮食购销加工企业集团(公司)把大企业做强、把中小企业做活。三是龙头企业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结合。要采取联营、租赁等形式盘活资产、引进项目。要注意充分发挥农村中的能人的作用,鼓励他们大胆领办、创办粮食加工企业,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使他们尽快成为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力军。
二、力求企业+基地,在产业化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
生产基地是粮食产业化的基础,也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有了成规模、高质量的产业化基地,就可以引来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宜春市提出要通过产业招商引进省外龙头企业建有机、富硒优质稻基地1万亩以上,三年达到15万亩以上。近年来,宜春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粮食产业基地,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产业基地的规模偏小,优势偏弱,没有能够形成粮食产业化所需的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的要求,粮食产业化所带来的比较利益难以实现,从而反过来又阻碍了粮食产业化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抓好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同时,必须努力建立比较稳固的生产基地。要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产基地建设。要依靠基地示范带动的作用,不断适应市场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优越性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把抓工业的理念引入到产业基地建设中来,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在基地建设中为农户服务的功能,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引导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走&企业+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
三、力求实现双赢,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实现突破。
可以说,粮食专业合作社是粮食产业化健康发展的&生命线&。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宜春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有了一定的发展,2010年全市有粮食专业合作社210家,在上年157家的基础上增加53家,增长33%;百亩以上种粮大户793户,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但总体上实力不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因此,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当前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方位调动产业化各环节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把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捆绑在一起,提高粮食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只有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分工与协作中都得到实惠,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我们要注意抓好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把它作为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措施。一是要发展与完善&订单粮食&,推行并规范产销合同制。积极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价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互补。二是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要积极探索建立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使用权、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双赢。
四、力求扩大协作,在粮食产销合作上实现突破。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产销合作水平,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建立&丰歉保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一是政府牵线搭桥,企业自主经营与合作。粮食产销双方政府要做好协调、引导、服务工作,企业完全按市场规律自主经营与开展合作。二是双方粮食企业诚信为本,认真履行签订的合同。三是互惠互利,丰歉互相支持,同等条件优先。丰年,需方优先为供方提供市场;歉年,供方优先为需方提供粮源。四是讲效益、重实效,实实在在地开展协作。通过粮食产销合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单一购销经营向代储、代销、代加工等联营方式转变;由单纯贸易型向联办经济实体转变;由代购代销型向订单收购、建基地转变。
当前我们要积极探索把产区、销区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入股参股等方式组建跨区域粮食&产、收、储、加、销&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多赢格局。对于促进粮食行政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2011年3月8日~10日,由宜春市副市长王庆带队率市政府办、市粮食局及粮食产业办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到厦门销区考察粮食市场行情即粮食产销合作事宜,与厦门市粮食局及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从考察情况来看,粮食产销合作前途广阔。2011年宜春要办好一场特色突出的现场观摩推介和第二届全国粮食产业化合作洽谈会,进一步发展省际间购销合作,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通过共建基地、联办市场、委托收购、投资建库等方式密切合作关系。会议扩大至16个省(市、区),品种除籼稻外还要增加玉米、黄豆等品种。
五、力求品牌建设,在实施品牌战略上实现突破。
在当今,衡量企业乃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标志是品牌。实施粮食品牌战略,是粮食产业拓展阵地,扩大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宜春市已创建&碧云&、&汇银&、&圣牛&、&赣特&、&明月山&等多个著名粮油产品品牌,其中有不少产品分别获得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中国著名品牌&、&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中国&放心米&、&江西省著名品牌&、&江西名牌农产品&、江西省&放心粮油&等荣誉称号,成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产品远销福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宜春粮食品牌精品还是不够多,影响力不够大,粮食品牌存在&小而多&、&小而杂&。因此,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以健康消费为引领,进一步加大创建品牌的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造出新品、名牌,积极地拓展市场,叫响品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要对现有粮食加工企业所获得的各等次品牌进行整理归类,进一步加大对现有品牌的整合力度,尤其是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全国&放心粮油&品牌的申报;另一方面,在品牌开发上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做大做强粮食品牌,努力实现主导产品品牌化、名牌产品产业化的目标。同时,我们要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加大市场开发和品牌宣传的力度,树立品牌形象。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知名品牌建设,坚持以质量拓市场,以服务争市场,不断增加品牌内涵,树立品牌个性,努力在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等方面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对九江市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九江市粮食经济学会
为落实江西省粮食局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的部署以及省粮经学会布置的调研课题,九江市粮食经济学会会同市局有关人员,充分调研市直和各县粮食产业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九江粮食产业的现状,探讨九江市粮食产业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发展举措,现将对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发展九江市粮食现代产业的意义
1、江西省产业政策支持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的区域发展格局,龙头就是南昌和九江。把九江作为龙头昂起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把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放在全省最重要最核心的战略位置,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江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部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策应了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为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到了应有地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
200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6号)。文件中指出&国有粮食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粮食企业要带头服从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粮食主产县要以优势企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地组建一个或若干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做优做强,在资源整合、基地建设、科技创新、粮食购销、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专业粮食物流企业,搞好专业配送,建立畅通、快速、高效的粮食物流供应链,促进粮食安全、快捷、高效、低成本流通。&。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发展九江粮食现代产业,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盘活存量资产,整合相关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改善粮食市场条件,改善仓储设施,提升粮食加工增值水平。引进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推进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粮食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完全符合国家和江西省粮食产业政策要求。
2、九江城市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九江市委、市政府已确定&把九江建设成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九江确定沿长江产业带、沿鄱阳湖产业带和沿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和九景高速)产业带,形成T型结构的产业布局。在进一步加快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出口加工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全市工业发展的平台和招商引资载体。立足辖区内长江岸线和腹地的区情,前瞻发展、着眼全局,提出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随着全省深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工作会议在我市隆重召开,九江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工作的契机前所未有,因此,发展九江现代粮食产业契合九江城市发展的要求。
充分利用当地粮源优势,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等形式,优先收购加工,以推动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布局,引导农民优化粮食品种种植结构,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建立粮食现代产业,做到以市场促流通,以流通促生产,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向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以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为龙头,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做到粮食收购订单化、粮食企业集团化,粮食产品名牌化、粮食销售网络化。
3、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的需要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地方粮食储备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的要求,逐步充实和补充。为此,需新建若干储粮条件完好、功能齐全、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粮食仓储设施,确保粮食安全。为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建立地方政府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应对部分旧仓进行改造,适当扩建、新建一些储备库,建立有效的粮食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人口472.8万,其中市区人口约60万人。未来五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00万。九江及辐射经济区域周边市、县(含毗邻的湖北和安徽部分),属长江中下游粮食和油料的产区和销区,近年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屡禁不止,&毒大米、地沟油&事件的相继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人口的增加,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按照国家粮食储备的要求,应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以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4、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及提高粮食利用价值的需要
粮食产业是农业主导产业。多年来,江西省粮食产业基础薄弱,粮油加工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大部分城区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仓储设施和加工设备亟待改善。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拓宽思路,开拓创新,优化粮食产业布局,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这不仅是粮食市场放开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后发展粮食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连接粮食生产与流通,有利于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搞活粮食流通,保障粮食安全。
建成一个集粮食收购、仓储、中转、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不仅有利于九江及周边地区粮食经营和用粮单位进入市场交易,杜绝非法贩运、加工粮食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的现象,而且还有利于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政策,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降低粮食的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提高粮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从源头上净化粮油产品流通的市场环境,达到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
九江地区粮食资源较丰富,然而由于小型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资源分散配置和低效利用等,严重制约粮食经济的发展。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产业,以粮食加工为主体,积极实现加工增值;以粮食交易市场为导向,吸引粮管所、经营性粮食企业、超市等参与;以中小粮食企业和种粮农户为依托,实现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以粮食中转运输为纽带,联结多种运输力量和远程客户;最终形成以资产为纽带,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科研、信息等于一体的区域现代化龙头企业,实现粮食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充分合理利用本地的粮食资源。
5、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粮食企业在经营上一统天下。在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出现了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但是,由于观念、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粮食经营的市场主体发育滞后,过去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能有效担当起经营主力军的角色,未能形成较大规模。粮食储备只是粮食经营的一个中间环节,粮食企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将经营范围向两头延伸。国有粮食企业要想立足市场,谋求发展,必须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的思想,多业并举,广开门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国有粮食企业才能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九江市粮食现代产业的优势
1、粮食资源十分丰富
九江地处赣、鄂、皖、湘四省交界,环鄱阳湖及辐射区域均为重要的粮油产区,粮食年总产量约1500万吨、油料约200万吨,同时区域内每年需流入大豆约80万吨、玉米约40万吨、小麦约20万吨。
2、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九江承东启西、引南接北、通江达海,京九、武九、铜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在此交汇,昌九、武九、九景高速公路成扇形辐射,水路经长江上至武汉、重庆,下至南京、上海及闽、粤、浙、琼乃至海外,经鄱阳湖可达省内各地,是江西唯一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
3、历史底蕴十分厚重
九江是我国传统&四大米市&之一,早在晋代,九江就是长江中游物资集散的一大商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九江米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集电子交易、网上竞拍、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初具规模,2011年粮食交易量225万吨,总成交额48亿元;以粮食仓储、物流、配送、现代交易为一体的九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一期于2011年12月建成并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仓容4万吨,经营商铺5000平方米,预计年交易量30万吨,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集粮食收购、仓储、加工、转运、展销交易、物流为一体的都昌、永修、瑞昌三县(市)区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也在紧锣密鼓规划建设中。
4、发展氛围十分浓厚
九江有1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就我市沿江开放开发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目前九江正在掀起决战沿江大工业新高潮。为九江粮食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5、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一是粮油食品加工门类较齐全。全市有大米年加工能力105.74万吨,油脂年加工能力90.6万吨(其中中粮油九江分公司和九江嘉盛粮油年加工能力60万吨,产量全省屈指可数),在全省是重中之重。饲料年加工能力20.7万吨,食品企业2家,酿酒业3家。二是仓储设施较完备。全市有储粮仓容量161.5万吨,食用油储存罐28.6万吨;铁路专用线5170米,粮食码头5个,总泊位5550吨级,烘干设备2套,汽车衡32台,清理设备26台,输送机99台,通风机224台,其他移动式设备18台,检化验设备1402台(套)。
三、发展九江市粮食现代产业的瓶颈
1、粮食生产基础&弱&。
全市人均拥有耕地0.8亩,远低于全国人均1.4亩耕地的水平,由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价差悬殊,近年来一些县乡大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市年粮食总产约155万吨,全年粮食消耗约165万吨,缺口10万吨左右,粮食产需难以&自给自足&。
2、加工企业总量&少&。
以大米加工企业为例,全市大米加工企业59家,占全省大米加工企业4.4%,远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市。受资金投入、经营理念以及分散经营等因素影响,全市大米加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多数企业年产值只有几十万元,有的企业仍为原始的作坊式企业,加工设备落后,加工工艺陈旧,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低,转化增值能力差。
3、市场份额比例&小&。
全市粮油品牌不多,知名品牌更少,有品牌的企业至今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搞活市场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还很大差距。
4、仓储机械化程度&低&。
全市339个储粮库点中,2.5万吨仓容量以上的库点只有14个,占总库点的4.1%,其余都比较分散,规模偏小,有的仅有500&1000吨;现有161.5万吨仓容中,完好的仓容只有113万吨,其余都需大修或待报废。除近年来投资新建的34万吨仓房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外,其余均靠人力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粮食收购、储存需要。
5、市场建设进展&缓&。
全市除市区有2家有规模、有场地、有影响的粮食交易市场外,市属各县(市、区)粮食交易基本有市无场或场地很小,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要求。
四、发展九江市现代粮食产业的主要措施
1、推进资源整合,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推进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高起点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粮油食品工业项目。鼓励龙头企业以资产、品牌为纽带,采取收购、兼并、参股、贴牌、租赁等方式,靠大联大、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方向发展,引导油脂加工企业向精炼油、专用油、特色食用油、油料副产品开发利用方向发展,粮油食品加工向大众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方向发展。推动各类经济成分的粮食经营企业间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2、狠抓招商引资,大上产业项目。
加大市场运作力度,以现有优质资产和资源为招商平台,积极开展诚信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千方百计吸引外资、民资、国资,特别是&央字号&和&省字号&企业到九江投资建设粮油加工、物流等项目。
3、加强沟通衔接,争取政策支持。
抓住国家启动新一轮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和我省在粮食加工等领域每年选择60个大型项目重点扶持的机遇,积极&跑部进省&,加强沟通和对接,争取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对九江现代粮食产业给予项目建设和资金倾斜。同时积极做好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给予土地、环保、税收等政策倾斜。
4、搞好协调指导,服务产业发展。
为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市粮食局成立现代粮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全市现代粮食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组织相关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做好信息采取、传输、处理、发布工作,及时准确提供市场信息。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的机制,精心组织,加强协调,促进我市现代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九江市现代粮食产业的目标
1、粮食物流。基本建立以九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九江.中国米市为中心,以都昌为东部物流区域、永修为南部物流区域、修水为西部物流区域、瑞昌为北部物流区域,中心辐射、南北互动、东西呼应、相互协调的粮食物流网络。改造九江国家粮食储备库码头,启用铁路专用线,开展代储、中转、集并业务。
2、粮库建设。市本级以九江新港粮库、市粮油总公司储备仓库、九江国家粮食储备库为主的粮油收购、储备、转运粮库集群形成规模效应,九江市粮食收储公司应急粮油储备基地初具规模;每个县(市、区)有1-2个容量3万吨以上适应散装散卸的骨干粮库;县以下基层收纳库得到维修改造,仓库完好率达85%以上,方便农民售粮。共需新建仓容36万吨,维修改造仓容30万吨;油料主产县彭泽、都昌、九江县和市本级各有一个容量2万吨的食用植物油储存罐。
3、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扶持九江市粮油总公司、九江市民欣粮油购销公司、鄱湖惠民粮油有限公司和中粮油、嘉盛粮油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大米加工年产能2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90%、300%;油脂加工年产能2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110%、300%;全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2010年21家基础上增加到4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全市创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江西名牌15个,江西著名商标10个。全市粮油食品加工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较2010年增长650%。
4、粮油市场。建设县级粮食批发市场,完善集贸市场,规范粮食收购和零售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期货市场,基本形成以粮食收购和零售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现货、期货、网上交易稳步发展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九江市区建设一个&放心粮油&示范配送中心暨&放心粮油&中心店、3-5家&放心粮油&分店、15-20家&放心粮油&连锁经营店或加盟店,在各县(市、区)建设&放心粮油&中心店,建立九江市区应急粮油储备中心,新建低温成品粮储备库和储油罐;建设优质稻种植基地和粮油综合加工基地,打造从田间到餐桌&放心、绿色、健康&粮食产业链。
5、粮油质监。推进九江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重金属等项目检测,提升综合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把九江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建成辐射九江毗邻地区的区域粮油质监中心,形成以九江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为龙头,各县粮油质监站为骨干,各粮油经营企业化验室为基础的粮油质量保障体系。
以服务民生为本,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分宜县粮食局:林平生
苏荣书记在省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鲜明指出:&建设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这为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粮食工作指明了方向。粮食部门作为重要的涉农部门,认真履行职能,真情服务于&三农&,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责无旁贷。
一、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
分宜县地处赣西中部,全县辖4乡6镇1场1个办事处,128个行政村,总人口3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占总人口的74.7%;耕地26.22万亩(其中水田21.75万亩),林地面积127.1万亩,森林覆盖率65.3%。近几年来,我县把农业稳县作为首要经济战略目标,立足本地实际,以产业开发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总面积43.3万亩,总产量15.3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7.32万亩,平均亩产390.7公斤,总产量14.58万吨;旱粮种植面积6万亩,亩产133.3公斤,总产0.8万吨。尽管我县粮食总产量小,但优质粮源相对较多,商品化率较高而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第一个科技兴农示范县。
二、粮食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文化、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经济发达地区和粮食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县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产业化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整体的产业体系。在这一产业体系中,以&公司+农户&、&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为主要合作形式。2011年我县共有种粮大户38户,集中经营的水田面积8671亩,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的0.04%;&订单农业&签约农户726户,面积1.65万余亩,占总水田面积的0.076%。产业集中度低,辐射带动功能弱,还没有真正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还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企业和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民自产自销,谁价格高就卖给谁,企业随行就市,哪里价低就到哪里收购,签订的合同缺乏履约保证机制。
(二)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产业链短
我县共有粮油加工企业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的没有,年加工粮食20.75万吨。这些都是日处理原粮100吨左右的小型粮食加工企业,因此难以形成粮油工业规模效应。而且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粮食加工增值链短,粮油产品的精深加工几乎是空白,呈现&四多四少&现象,即:&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传统工艺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小型分散多,规模经营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产品雷同,难以适应市场专用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政策扶持少,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经济本身是弱质经济。古今中外,在粮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流通领域,始终都有优惠政策的支持。近段时期,中央、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而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一部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很少享受到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的倾斜,全县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和科技资金基本没有安排到粮食产业化上,更多地倾斜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涉农企业上。如&恩达家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市及相关部委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资金扶持,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则更多。而粮食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不够景气,有许多从事产业化经营但因规模小等原因未能发展为龙头企业的单位,经营更是困难。特别是资金方面,无论是建设资金,还是流动资金都很缺乏。有些粮食企业,因资金不足,既不能适时收购农民出售的粮食,增加农民收入,又不能使企业及早掌握粮源,造成工作被动;有些粮食企业因缺乏更新改造资金,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缺乏竞争力,难有发展后劲。不仅如此,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政府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性用房和土地的处置也不当,我们收储公司巨额固定资产以区区600万元的价格划给了中储粮;价值上亿元的粮贸大厦以1000万元的价格让给了开发商,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四)订单农业有差距,产销矛盾依然存在
实行订单农业就是要求农民根据市场的最终需要和加工的技术要求,从选用良种开始,按合同完成粮食生产各环节工作,最后按合同价格交售。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由于粮食产业基地规模小,订单农业所占的份额十分有限,难以推动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创品牌,增效益,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加工企业所收购的粮食绝大多数是农业部门确定的品种,而由于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不同,其工作思路和侧重点就不同,这就往往使得农业部门鼓励农民采用的良种生产出来的粮食在市场上销路不畅;粮食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而认准的优良品种却得不到推广,农民也不易接受。产销出现脱节现象。
(五)粮食行业自律还不够,行业协会职能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粮食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协助粮食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在全行业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服务、自律、协调、监督职能。但是基层粮食行业协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都机构不健全,无专人负责,无办公设施,无经费保障,工作难以开展起来,粮食行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三、充分履行职能,发挥部门优势,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我们工作和服务的对象就是农业、农民和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主动服务,积极协调,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粮食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献计出力,粮食工作大有文章可做。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基地规模
基地规模不上去,粮食产业化就成为一句空话。建议政府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粮食产业化发展。一是出台粮食产业化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化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特别是有所调整和新出台的政策,要及时让经营主体能够知晓。鼓励&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干部创事业&,发动党员、乡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和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二是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为扩大基地规模提供土地保障。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强化金融服务和信贷倾斜,及时做好信贷规模的配置和系统资金的调度,切实为粮食产业化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人员、编制、设施上力求到位,为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
(二)加快培育发展粮食龙头企业
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要培育和发展好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了龙头企业,并且舞活了龙头企业,才能带动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建设,才能使粮食初级产品大幅增值,才能真正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一是粮食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根据各地实际,加快以粮食购销或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粮食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为主的优势产业。当前,我县扶持的重点工程项目&钟氏米厂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正在实施中,我局作为挂点单位正全力帮扶。要结合粮食企业的改革重组,在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要优先考虑龙头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解决资金&瓶颈&等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三是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自身要努力创新经营机制,炼好内功,开发精品,打造品牌,开拓经营,充分发挥企业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优势,在粮食加工的深度和精度上做好文章,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强部门协调,实现产销对路
对于粮食产销不对路问题,应该是不难解决的问题。粮食部门应该主动向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作好汇报,提供市场信息,由政府适时召开联系会议,确定农业、粮食部门双方在粮食产业化方面共同扶持和支持的领域,并达成一致意见,把国家相关政策配套使用,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搞好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使其形成扶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组合拳&。
(四)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高度重视粮食行业协会工作,把它作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主抓手&,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粮食行业协会在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中,要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产业化中介组织联结市场、企业与广大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协调解决经济纠纷和贸易争端;为会员提供粮食经济、技术、法律、信息咨询服务;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和粮食经纪人的扶持,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组织交流粮食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粮食加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18364.986.862.124.713010
50026004007556
遂川县粮食流通安全探析
遂川县粮食局:谢慧强、熊绍华、廖志明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重要议题,历来为各级政府所重视。遂川的粮食流通现状如何,是否安全?就此笔者对全县粮食流通市场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研,并从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析。
遂川县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县,全县总人口56.34万人,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2.28万亩,其中水稻54.72万亩,粮食总产量23.4万吨,其中水稻总产量21.76万吨,年出笼家禽396.6万羽,出栏生猪23.54万头,肉牛1.22万头,饲料用粮市场前景广阔。遂川县又是吉安的南大门,毗邻广东、福建、赣南等粮食销区市场,大广高速、105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县现有各类粮食经营户53家,粮食批零门店100多家,去年经营粮食达53.58万吨,成品粮远销广东、福建、赣南等粮食销区市场,粮食流通异常活跃。该县在吉安虽属产粮小县,但粮食加工、转化用粮、饲料用粮、口粮消费却属大县之一,尤其是粮食市场价格一直处于全市最高水平,常规品种稻谷常年一般都高出周边县市2-3元/百斤,粮食购销价格在广东销区与江西粮食产区之间有着传导衔接的功能。
二.粮食流通安全基本成就
遂川县是-个人多田少,森林覆盖面广的山区林业县,计划经济时期属粮食调入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县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由于国家连续九年下发中央1号文件关注&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并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之各级政府相继制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配套措施,逐年加大对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扎实推进&三农&工作,从而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该县粮食流通安全与全国形势一样也取得了-些可喜的业绩。
1.粮食生产发展较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981年该县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粮食产量为14.65万吨,2011年末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3.4万吨。二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加。1981年该县人均粮食产量为330公斤,2011年人均粮食产量为415公斤,人均粮食产量上升85公斤;三是年末社会粮食库存量增加。一方面是随着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增加,粮食流通安全有了进-i保障,另一方面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户家中年末存粮有所增加。
2.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是群众口粮消费的绝对数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的增加,口粮消费的绝对数量肯定是逐年增加的。二是饲料用粮逐年增加。近年,该县养殖业发展迅猛,2011年全县去年出笼家禽396.6万羽,出栏生猪23.54万头,肉牛1.22万头,年饲料用粮约4万吨,年均增幅10%以上。三是工业用粮逐年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饮品结构的优化,酿造业等工业用粮需求逐年增加,仅啤酒厂就年增工业用粮100吨。
3.粮食购销市场稳定。-是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粮食订单,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和推行股份制经营等形式,不断扩大粮食经营,实现了农民增产、企业增收、消费者得利,并成功将&穗川&大米打造成江西省著名商标,为维护全县粮食购销市场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积极入市。全县37家个体粮食经营户粮食购销业务的不断扩大,逐步成为维护全县粮食流通安全不可或缺的的生力军。三是地方粮食储备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承储省级储备粮4000吨,建立县级储备粮3000吨,为稳价保供奠定了良好基础。
4.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异军突起。遂川县自2005年实行粮食收购许可制度以来,全县已办证粮食经营户增至53户,年经营粮食达50余万吨,所加工的大米大多销往广东、福建、赣南等粮食销区市场,粮食加工产业不断壮大升级。
三.影响粮食流通安全的主要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影响粮食播种面和粮食生产。近年来,由于小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深山移民、房地产开发等大量侵占优质良田,靠近县城周边的平原乡镇占用更多。与此同时,为了获取国家粮食直补资金,相当一部分占用的农田未如实核减上报。
2.农田撂荒及&双改单&现象严重,影响粮食总产量。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大量青壮年农民工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为老幼病残者居多,种田往往以保证自身口粮为目的,导致大量双季优质良田改为种-季稻,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农田撂荒现象,如果耕地长时间被撂荒,将变成无法复耕的土地,&生命线&必然会受到影响。
3.粮食加工设施落后,影响粮食利用率。该县虽有办证粮食经营户53家,但上档次成规模和科技含量高的粮食加工企业却寥寥无几,多为简单粗加工经营,尤其是每年新粮上市后,-些个体粮食加工厂为争抢粮源,直接从农户在田里将收割好的新早稻收走,杂质、水份严重超标,所加工出来的新米不仅出米率低,且因水份重不宜储存,极易造成粮食浪费。
4.优良品种种植无规模,影响粮食增产速度。该县近年虽然推广很多水稻优质良种,但由于农户均为散户耕种,没有连片形成种植规模,以致于全县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粮食主导品牌。
5.成品粮储存不足,影响粮食流通安全。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按新机制组建的企业由于实行自负盈亏,对市场粮价难预测及年轻保防人员流失等诸多情况,大多实行现收现卖赚取差价,基本不存粮:另一方面,粮食加工企业和经营企业因仓储条件大差不敢存粮,县内5家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日平均存成品粮不足50吨,3家较大超市日平均存成品粮不足10吨,零售粮店成品粮库存就更少,再一方面,居民家中日平均成品粮大多在5公斤以下。企业、商家和居民的成品粮储备普遍不多,已成为粮食流通安全软肋。
6、监管难到位,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由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对粮食质量管理职责不够明确,致使粮食安全监管出现职、权、利不统一现象,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县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机构、编制、人员、经费未落实到位,导致社会粮食流通监管难以到位。
四.确保粮食流通安全的对策
1.尽快颁布《粮食法》,实行依法管粮。要积极实施粮食流通安全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对市、县级政府粮食流通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增强市、县级政府依法管粮的积极性。《粮食法》要进-i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的职权,地方政府要落实好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粮食行政执法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粮食行政执法之需,各级粮食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粮食流通监管,从源头上狠抓原粮卫生、质量安全,确保粮食流通安全。
2.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国有粮食企业的属性。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支持从事公益性粮食(军供、省、县级储备及非常时期的托市收储)购销调存等业务的粮食企业发展,加强粮食人才的培养,并明确享受事业单位的同等待遇,造就一支专业过硬,懂管理,善经营,持续、稳定、年轻的粮食流通工作骨干队伍。
3、支持粮食物流建设与发展,确保粮食有序流通。政府要支持当地粮食物流建设和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在申报立项,信贷支持,土地划拔,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4.规范土地管理,有效保护耕地面积。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i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推广优良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规模种植,加强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改造,促进粮食增产,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和粮食自给率。
5.增加地方粮食储备,确保宏观调控。市、县级政府要按照粮食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的要求,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调优原粮和成品粮储备结构比例,地方粮食部门要切实规范储备粮管理,以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确保粮食流通安全。
60%3206000
20082001320
605046360(6)36
200720500320032.537702605020083305-6
120072007205002012,
,2006,4614201214122262
++20112914332.4%20.5%46466000030++510%10%10
20113343913261637927472011179100%13978.4%175
201132812142
100%100%1101210%20110.7%20115
200630200812200811/
20063.155.2610.1620115
20112951778123044
201120111000300150055273
199511992919971220054200612300151943442
201010%247620316320105101044322240125,
2009209263524
探索新余粮食物流产业化之路的思考
新余市粮食局:严淑平
粮食物流产业化之概念是基于粮食产业化这个大概念而衍生出来的,是它的一个分支,不仅丰富了粮食产业化的内涵,而且外延了粮食物流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产业化体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结合新余的实际,就如何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产业化之路作一探索和思考。
何为粮食物流之产业化
现代物流是近年来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产业,是一个伴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既是传统、又是现代的产业,被理论界、经济学家称之为&第三利润源泉&。粮食物流作为基础流通产业,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等重要职能。粮食物流产业化是指以粮食物流龙头企业为核心,向生产、市场两头延伸,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基地为依托,以科技信息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把粮食生产、购销储存、加工运输、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等诸环节连成一体,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运输、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贸工农、运加销、产学研一体的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粮食物流产业化体系是以构建&设施完善、物流发达、科技领先、管理科学、产业发展、供应安全、消费放心&为主要标志。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更是现代化推进的物质保障。所以没有粮食安全,现代化将无从谈起,也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认为粮食物流产业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是&粮食安全与安全粮食&两大主题,它的基本职能应该做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市场稳定,做到保障供给有力,稳价调控有方;构建高效、现代、快捷的粮食物流网络和信息化的市场体系,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完善;建成强大的粮食加工销售群体,大幅度提升精深加工水平,确保能够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粮食制成品;粮食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粮食资源整体效益明确提高,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抗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通俗地讲,就是能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粮食,能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买到质量可靠的粮食。粮安则天下稳。这也是粮食物流产业化之路的根本。
转型期粮食物流产业化中的几个变化
进入&十二五&以来,&转型升级&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各行各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措施。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入,粮食物流已经市场化,粮食物流产业化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粮食物流主体存在着多体制、多层次的特点,规模差异较大,有些先进粮食物流企业信息水平较高,而有的企业还在从事着原始的经营,信息化程度不高,粮食流通盲目性明显。目前在市场的把握上,很多粮食物流企业还依靠老关系、老客户,缺少科学的超前分析和预测。当市场行情好时,大家蜂拥而至,争相请车定船,导致短期内粮价攀升;当市场行情不好时,车站码头粮食堆积如山,无人问津,浪费极大。在如此复杂的领域实施物联网工程,必定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更多的粮食企业实施物联网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效益,为国家的粮食流通调控带来条件。由此看来,粮食物流产业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目前与粮食市场放开前相比,转型期粮食物流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是粮食收购的时间在发生变化,农民已经由过去在元旦、春节前的集中卖粮逐步变成了常年卖粮。二是粮食运输的距离在发生变化,在收购环节上,农民由过去的用牛车、马车到乡镇粮库卖粮,现在变成了经纪人驱车百公里上门收粮,哪的粮价高卖到哪;体现在销售环节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初露端倪。三是粮食运输的方式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包粮运输正在逐步过渡到散粮运输。四是粮食物流的领域发生了变化,现代粮食物流的领域更为宽泛,粮食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所有环节都涵盖在粮食物流当中,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粮食物流已经是一个产业。这些变化,与推动粮食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推进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各级粮食行政部门做转型升级的战略推手,需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做转型升级的战术示范,需要粮食物流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市场、更加体现产业化的特点。
新余,你准备好了吗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化,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政策支撑要素、区位交通要素、粮食资源要素,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产业发展便能顺势而上并形成千帆进发百舸争流的态势。1、政策支持。国家粮食局《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以粮食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期货交易稳步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为发展物流业特别是发展粮食物流产业指明了方向。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伴随着即将出台的《粮食法》,必将为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全国粮食系统的物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壮大国有粮食经济实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新余境内有沪瑞高速、赣粤高速、武吉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和沪昆铁路经过,交通网络发达,全市已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辅的对外交通运输网络,与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形成了便捷的交通联系。尤其是国家即将建设的蒙吉铁路途经新余,在建的杭南长高铁在新余设站,新余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到南昌仅需20分钟,到长沙不到1小时。便利发达的交通为新余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化提供了快捷的致富通道。3、具有较丰富的粮食资源优势。新余地处赣西地区中心位置,袁河中下游,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新余作为江西的产粮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早稻播种面积为58491亩,早稻产量222751吨;二晚播种面积为648855亩,二晚产量262062吨,早稻与二晚的总产量为484813吨(96962.6万斤)。2012年上半年,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的渝水区,粮食生产实现连续9年总面积、总产量超上年基础上再创新高。丰富的粮食资源为新余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化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4、物流业发展初具规模。新余现有物流企业348家,年上缴税收突破千万元物流企业8家,国家3A级货运资质企业2家,拥有多个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各类公路货运车辆3.2万辆,总吨位35万余吨,2011年完成货运量达1.22亿吨。&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一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中心,即赣西中心物流园区和天润、分宜、新余经济开发区、罗坊、穗东、下村工业基地等6个物流中心。新余穗东物流中心直属江西新余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10年7月投入运营,投资规模4860万元,截止2012年上半年,已引进进驻商15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
新余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化之措施
1、把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化的立足点。粮食物流产业化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为粮食物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在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引导各类要素进入粮食物流产业、整合粮食品牌、促进粮农增收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要以新余&十二五&规划重点物流企业穗东物流中心和穗都仓储物流企业为龙头,结合目前粮食产业资源整合,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组建企业集团。要重视物流人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粮食物流企业的市场、仓容、资金、网点、人才、信息优势,联手经营,优势互补。国有购销企业与民营加工企业联合,变过去的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共闯市场,共谋发展,不断把粮食企业做大做强,稳固在粮食物流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地位。
2、把建立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体系作为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化的支撑点。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粮油商品的零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体系是粮食物流产业化的必然要求。作为新余市人民政府,一方面要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发挥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加强联合,从资源、网络的规模化入手,提高粮食物流配送水平;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规划作用,在有利于掌握粮源、方便市民购买放心粮油、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建设好新余市放心粮油批发市场(配送中心),把市场建成集粮油食品交易、配送、仓储、物流、质检、军供一体化的综合性平台,立足本市、辐射周边,联接产销、规范市场,交易、配送、经营各类粮食、粮食复制品、食用油脂、饲料原料及各类农副产品。培育成为赣西区域乃至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粮油食品配送交易市场。
3、把加强粮食精深加工作为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化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初级产品,粮食的附加值和增收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对粮食进行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就可以成倍地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了粮食生产的产业链条,就等于提高了粮食产业的创收能力。有关人士测算过,一吨玉米卖原粮在1000元左右,如加工成淀粉就可卖1800元,再加工成葡萄糖则可卖4000元,进一步加工成赖氨酸可卖4.2万元,再加工抗生素、维生素c等则增收就更多。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为2.0-4.0:1,而我国是0.78:1。今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加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市场空间也会越来越宽。目前新余已形成以百乐工贸、金土地、天欣源等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企业多家,年加工粮食80余万吨,其中百乐工贸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金土地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带动2.6万余户农民从事粮食产业化经营,为农增收8835万元。
4、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财税优惠作为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化的着力点。一定的产业应有一定的政策支撑体系。作为新兴的粮食物流产业,各级政府要对粮食物流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既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要在财税、项目申报、交通信息等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减免;粮食管理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推动财政、金融、信用担保等逐步增加粮食物流产业化的扶持资金规模;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物流企业、粮食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物流产业增效的&双赢&目标。
2GB/T19000
122814000685061048.9%
101.515700020200002011129
策应鄱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我市粮食产业化
贵溪市粮食局:郑文强、张志农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工程、是引领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快崛起的大机遇。作为邻近鄱阳湖的贵溪市粮食行业,面临机遇,必须主动策应对接;快速跟进,发展粮食产业化。
一、必须改善环境
环境和资源是当今世界两个焦点问题。在我们贵溪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贵冶、贵化、贵电相继建成投产。经年累月30多年,&三废&源源不断地向周边土地输入,导致周边环境恶化,村民生产的粮食只能作为工业或饲料用粮;又如,现代农业大面积过度依赖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激素、造成有害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蓄积,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和牲畜体内,导致食品污染直接损害人体健康。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对人类自身的生态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发展粮食产业化,改善环境,播种绿色,势在必行。
二、种植绿色水稻
贵溪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储备粮基地。全市辖1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7个林(垦殖、园艺)场。国土面积24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万亩。境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由此可见,贵溪发展粮食产业化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目前,在金屯、塘湾等地各建立一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泗沥、白田、河潭等14个粮食主产乡镇建立了一个千亩以上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市共创建高产示范面积达近10万亩;江西富饶米业以贵溪市河潭镇横山、南塘、花屋、泗塘等四个村委会为基地,联合600多农户试种有机稻3000多亩,试行产&&加&&销一条龙,2010年开始试运行,当年亩单产300多公斤,效果欠佳;2011、2012年,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种植,不断探索、试验,效果初显,亩产逐步达到400、450公斤。富饶米业收购有机稻价格高于其他优质稻,农民种植收入也略高于种植优质稻收入,积极性越来越高。又如江西大宇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贵溪市罗河镇排上村、杨桥村、金屯镇大塘村、塘湾镇大桥村、鸿塘镇红山村开发种植绿色早稻3600多亩,从测产情况看,该公司3600多亩早稻单产可达500公斤。
综上所述,贵溪市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有敢于试验的人力资源条件,发展粮食产业化,开发种植绿色水稻,优势尽显。
三、相关构思对策
发展粮食产业化、种植绿色、有机粮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共举,统筹规划,加速推进,精心运作。一是在环境发展上。要实施粮食增产、标准良田建设田间工程(到2015年无公害粮食产量达到5亿斤);沃土施肥工程(到2015年完成沃土施肥面积25万亩);密植增苗工程(到2015年密植增苗面积20万亩);机械化耕种示范工程(到2015年完成耕种示范面积2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到2015年完成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0万亩)。二是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展优质稻特色生态粮食产业。
发展粮食产业化,在种植结构上,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生产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生产结构转变;同时严格质量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牢固树立质量是粮食产业化生命力所在的思想,质量要在任何时候能经受消费者的检验,不仅要无污染,有营养,而且要色、香、味、形俱佳。一切有害发展粮食产业化的行为,要坚决制止。要维护好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展粮食产业化不仅应注意经济效益,更应关注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保障市民消费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离不开粮食行业道德诚信素质的提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秉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企业增效&的服务理念,抓好粮食收购,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推动产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了稳市场、保安全、强产业、惠民生的工作目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把好粮食收购验质关。&粮油产品的检测首先都要从感官检测开始,以粮食为例,新粮的色泽较亮、香气扑鼻,但是不合格的大米通常有霉味、酸味,色泽暗淡。近年来,贵溪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就中胜、富饶二家米业而言,2011年年生产能力为10万多吨,工业总产值约1.50亿元,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实现利润等均比上年有增长。这些粮食加工企业供应着市民的口粮,所以对进入市场的粮油,贵溪市粮食部门一丝不苟、严上加严,把好粮食收购验质关。
二是企业杜绝黑粮入市。粮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食品,也是生产、加工其他食品的基本原料,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至关重要。为改善仓储设施条件,贵溪市2010年争取中央建库资金500万元,自筹资金1200万元,新建贵溪国家粮食储备库童家分库,一期建仓(容)3万吨。在监管、检查储备粮方面,贵溪市粮食部门也下了很多工夫。每半年对储备粮质量管理和粮食质量卫生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对政策性用粮进行一次质量检查,不定期地对社会粮食企业的原粮质量和卫生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做到了对储备粮和政策性用粮有效监管覆盖面100%,有力地保障了粮食质量安全。贵溪市粮食局还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组织开展新收获稻谷质量测报、放心粮油检查评比等工作。上述二家粮油加工企业,在产品生产方面严格把关,绝不允许有不安全产品流入市场。他们一直把粮油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在产品的生产环节上要求非常严格,尽最大努力降低人为对粮油食品的污染。因此二家企业均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的&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称号。
三是粮食安全需层层把关。粮食从收购、储存到运输,都应严格监管,水分、杂质等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粮食安全需要监管,监管应从每一个环节做起,所以必须要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粮食安全,事关我们的健康与生命,将安全把关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确保百姓所选都是&放心粮油&,无疑,这就是百姓的福音!
& 版权所有 2005 江西省粮食局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省政府大院南一路5号 邮编:330046
电话:7 传真: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销合同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