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厂厂家跑路了,工人四个月工资没发,欠供应商200多万,高利贷跑路最好的地方五十多万,欠我好几万没给,最气人的是

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 温州企业身陷民间高利贷囹圄
来源:中国商报
  “跑路”事件接连发生  负债20多亿元“跑路”美国的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将回国解决问题。在温州政府和商会的协调下,温州多家眼镜企业联合并购重组信泰集团,胡福林此次回国将谈判被重组事宜。  尽管如此,对于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的员工来说,这个国庆节却是在迷茫和担忧中度过的,他们担心国庆后又将在哪里工作,担心剩余的工资和福利能否拿到。因为在国庆前夕,该集团的董事长胡福林“跑路”了。  据悉,9月16日胡福林去了趟香港,回来后于9月19日召集财务经理等中层开会,称马上要与香港某大公司签约,需要中层立即布置会场,香港老板要来温州参加签约仪式。9月20日,胡福林从异地打电话回公司,要求财务给员工发工资,并通知相关人员称自己不会再回温州。目前,温州市瓯海区政府已经紧急介入此事的善后处理。  “我们已成立了财物调查组、维稳组、接待组,主要负责接待供应商和债权人,登记债务,结算员工工资,预防有人哄抢公司财产等。”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人士在电话中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至于胡福林“跑路”的原因,最新消息称,胡福林真实欠款高达20多亿元。有传闻称其仅民间高利贷就有12亿元,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元;银行贷款8亿元,月息为500多万元。民间高利贷成为压倒信泰集团的最后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  近期,温州已接连发生多起民营企业主因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事件。  4月,位于温州龙湾区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目前公开的原因是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但有人说他“跑路”的主要原因是欠下了巨额高利贷,赌博只是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而已。同在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还是在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  6月,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元巨债无法偿还。  7月,瑞安的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出逃,欠下巨额民间高利贷。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悉其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资金约1亿元。  8月24日,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8月29日,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劳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8月31日,永嘉县温州部落之神鞋业公司老板吴伟华失踪。  9月1日,永嘉县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失踪了。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跑路”。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落跑”半个月之后,郑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9月13日左右,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300名员工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往年只发一箱方便面当作中秋福利,今年企业居然要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山度假,包括5名保安,费用由公司全包。意想不到的是,当中秋节后游玩归来却发现,两天一夜里,公司40多台、总价值上千万元的精密加工设备全部不翼而飞,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负责人也不知所踪。  中秋节期间,温州龙湾新耐宝鞋业老板“跑路”,温州唐风制鞋老板黄伯鹤“跑路”,温州金竹工业区的星际鞋业老板“跑路”,温州欧霸标准件有限公司老板“跑路”。  9月15日前后,浙江祥源钢业、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欠银行贷款2亿多元,民间借贷8000万元,承兑汇票5000万元没有归还。9月19日,开业仅2年的信河街温州福燕兄弟实业有限公司倒闭,房产易主,老板“跑路”。老板欠了几个亿的高利贷,房产被  银行转卖。9月21日,占地200亩,年总产值达10个亿的浙江温州东特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老板姜国元“跑路”。日前,警方正在审理中,涉案金额至少上亿。9月22日,温州龙湾蓝天大药房老总“跑路”,涉案资金8000万元,但按照龙湾三甲庄泉移民村的居民反映,涉案资金估计超亿元,目前老板手机全部关机。  据悉,今年4月至今,温州已发生80多家企业老板失踪、公司关门、员工讨薪事件,仅9月以来,就高达25起。据了解,在龙湾,8月份已发生了20多起“跑路”事件。“目前,仅龙湾区的外逃资金估计已在100亿元以上,不少中小企业的负债中,银行占三成、民间高利贷占七成。”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放贷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温州,为何近几个月频繁发生资金链断裂事件呢?  挤兑引发崩盘  “主要是受挤兑风潮影响!”以上那位不愿公开身份的放贷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现在中小企业的问题是很多,也很大。特别是借了巨资在运作的企业,随时有可能崩盘。但是,确实大多数企业还没到崩盘的时候,债主们的恐慌情绪已经影响到企业的运作,有一个提出提前撤资就能引来一大片,这不仅让风险提前暴露,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风险。”  据这位人士介绍,在温州百分之八九十的家庭和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放高利贷。一些理财、典当、担保公司,与投资人签订理财合同,以高于银行两倍的利息吸收民间资金,再把这个钱以更高利息放贷给企业经营。温州素有炒房团、炒矿团之说,受政策影响,炒房炒矿受阻,许多温州人手里握有大笔现金,温州人头脑比较灵活,不会安心把钱放到银行里吃利息,而是会想办法让钱生出更多的钱,于是就有了民间高利贷的大量供给方。  另一方面,温州民企较多,受货币收紧政策影响,一些中小民企从银行融资难度加大,资金紧张,有了借高利贷的需求。通过一些理财咨询、典当、担保公司的牵线搭桥,民间高利贷便盛行开来。如果有一家公司经营不善,出现企业主“跑路”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会在许多放贷人心中引起恐慌,他们担心自己的钱也会打水漂,就会纷纷要求提前取现。其实许多借高利贷的企业是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但受提前挤兑的影响,也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事件。  另外,在民间借贷市场,社会融资中介的风险较大,牵涉面也较广。温州各类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寄售行、典当行、旧货调剂行共1000多家,其中部分机构假借经营之名,违规办理垫资业务,收取高额佣金及利息。许多融资中介公司本身自有资金不多,大量资金也是借高利贷。  这位人士还真不是信口开河。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最新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  “温州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钱,有的甚至高达1角5分钱,年利率达180%。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实业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至5%。”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民间借贷市场早已是温州众多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少企业向银行贷款非常难,并且今年政策紧缩,银行额度受限,小企业只得把融资目标转向民间借贷。  温州公安部门报告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非法集资立案17起,涉案金额达5.5亿元,同比上升30.77%,且这些非法集资案大多与民间借贷有关。同期,全市因民间借贷担保、纠纷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共71起,同比上升16.39%。  温州小企业高利贷崩盘只是全国民间借贷市场这一金融灰色地带危机的一个缩影,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借贷风险高危区除了浙江省之外,还有江苏、福建、河南以及内蒙古等省区。  在河南,近期一家名为“盛归来”的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资金链告急,这  也是继今年3月某担保公司1.2亿元客户资金离奇“蒸发”后,又一起在当地产生巨大影响的民间借贷案例。据了解,“盛归来”成立于2008年10月,业务范围包括“担保、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咨询服务”。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该公司以18%年息为诱饵,与数千投资者签订“理财合同”,而实则是为该公司旗下房产项目融资输血。  随着房地产项目的搁浅,4000多名“投资人”的4亿多元资金一时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洛阳市政府于日前发布公告称,已通过对该房地产项目资产转让,将转让所得的3.5亿元用于支付上述投资人的损失。  在内蒙古,今年4月,因无法偿还巨额融资和利息,惠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利斌自焚,至案发,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总计22.25亿元,涉及上千人。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同比少增816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6656亿元。日前,央行研究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去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开始抬头之时,这一市场的资金存量就已超过2.4万亿元,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已达到5%以上。而近两年来,我国民间借贷资金量逐年增长,存量资金增长超过28%。  据了解,民间借贷资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市公司,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将钱借给中小企业尤其是房企的上市公司来说,即使房企将土地等资产抵押给上市公司,也极有可能是二次抵押,其首次抵押已给了贷款银行。因此,一旦公司破产倒闭,银行才是破产公司的第一债权人,上市公司能否获得赔偿还是未知数。除了显性风险外,一旦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收益超过了主业,很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主业的正常发展。”  “灰色地带”应阳光化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比较活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同时也潜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针对当前民间借贷种种现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指出,民间借贷为资金供给和需求双方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滚动资金的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富余资金的资产保值增值难题。然而,由于当前民间借贷机构大多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其自身也不具备银行业成熟的风控体系,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露。  为了应对当前民间借贷出现的问题,近日,温州银监分局、温州市金融办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已经召集了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全市各家银行,召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会议。再次号召各家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企业金融服务。在信贷投放上进一步向小企业倾斜,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温州48家担保公司也倡议与企业共渡难关,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并适当降低保费。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民间借贷乱象呢?  “要让民间借贷监管处于阳光下,并借此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元化。同时,降低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门槛,赋予民间借贷一定的法律地位,并将其纳入到正常的金融监管中,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的出路。”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则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国的监管体制为了适应民间的发展,也有必要从"单线多头"向"双线多头"监管转变,应该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在地方政府这一级建立单独的监管机构,对区域内的民间借贷行为进行监管。”  作者:邓大洪
(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欠下工人巨额工资 惠州老板跑路后又回厂
欠下工人巨额工资 惠州老板跑路后又回厂
  羊城晚报惠州讯 记者黄礼琪报道:8月12日,惠州的唐先生向羊城晚报报料称,其妻在惠东县吉隆镇的国瑞鞋厂打工,现在该厂的刘姓老板跑路了,欠下员工工资100多万。
  8月15日,出逃几天的刘老板回厂,受访时称,欠工人工资六七十万,已找到合伙人,下周一结清7月之前的工资。其实在惠东,鞋厂老板跑路并非个案,吉隆镇劳动局谢姓主任告诉记者,刘是跑路老板中第一个回来的人。18日,刘姓老板说资金已经准备到位,明天发工资。
  老板逃跑,还敢回来
  8月12日,唐先生告诉记者,其妻是今年3月份进国瑞鞋厂打工,到现在只发了两个月工资,欠了两三个月。厂里一共有100多人,均被拖欠了两三个月的工资。唐先生称,进厂的时候说厂方说好每个月都发工资,但是却一直拖,到最后欠下全部员工约100万元的工资。
  惠东鞋厂老板跑路已经不是新闻,员工们本能地意识到刘老板可能会逃跑。于是,8月11日晚上,多名员工通宵守在厂门口,刘老板则称要跟厂长出去吃烤鱼。8月12日凌晨两三点,刘老板打包行李逃走,不知去向了。
  8月12日下午,工人们齐聚在吉隆镇劳动部门希望寻求解决,但是没有结果。8月12日、13日,记者拨打唐先生提供的刘老板的联系方式,均处于关机状态。
  令唐先生等人感到意外的是,8月15日,刘老板回来了!羊城晚报记者随后跟刘老板取得联系。刘老板告诉记者,他正在厂里召集文员对账,核对所欠工资数目以及货款额。刘称,自己受到高利贷债主的威胁,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才出去躲了几天。刘老板戏称自己是逃出去又跑回来的&第一人&。据刘介绍,他开这个工厂两三年了,前几年经营情况一般,今年生意很淡,出现亏损。主要是今年上半年亏损二三十万,又借了约20万元高利贷。既要还贷,又要给工人发工资,一时应付不来。刘称,根据目前的核对,欠员工工资大约70万,现已找到合伙人把厂继续办下去,加上一些货款,将会在下周一把7月之前的工资发放给工人。
  鞋厂太多,跑路频繁
  唐先生称,鞋厂老板跑路是常有的事。吉隆镇劳动局谢主任告诉记者,不包括这位刘老板,吉隆镇今年登记在案的鞋厂跑路老板已经有11个。按照政府规定,老板跑路后,最低需保障员工30%损失,一般采取评估变卖厂内的设备的方式取得资金,如果这样所得资金不足以支付员工损失的30%,也会试图从厂房房东处争取,最后再由政府垫付。而国瑞鞋厂欠下的工资太多,获悉情况以后,劳动部门立即通过江西鞋业商会转告刘老板回来积极处理问题,否则将联合公安通缉他。
  记者采访了在惠东当鞋厂厂长已12年的李奇。李奇称,吉隆一年大概有几十个老板跑路,在吉隆黄埠打工的工人没有一点安全感,担心老板随时可能逃跑。李奇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政府对鞋厂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老板想开厂就能开。另外,开鞋厂的老板有部分因资金不足,又无正规渠道融资,只能借高利贷,形成恶性循环。李奇认为,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有经济实力的人才应该允许其注册办厂;其次,应规定开厂必须要押付一定保证金,就算老板跑了,也有保障。
  谢主任介绍,他们曾经向人大提交过意见,希望让开厂的个体户提供一定的保障金再开厂,但是出于鼓励创业的考虑,又不让设置这些门槛,最终无果而终。谢主任称,目前确实出现鞋厂泛滥的情况,但是个体工商户开工厂只要出示合法的厂房地址及个人身份证便可办理办理营业执照。谢主任戏言:&在惠东,十万元就能当个老板。几万元租个厂房,几万元再买点设备即可开始生产。&据谢主任称,惠东鞋厂集中在吉隆黄埠,目前吉隆镇登记的有营业执照的鞋厂共有1700多家,还有许多未进行工商登记的厂家。编辑: 邬嘉宏
  (原标题:欠下工人巨额工资 惠州老板跑路后又回厂)
数据统计中!!
相关阅读:
6月后,惠城中心区将难以见到这样现宰家禽
南方日报讯 (记者/罗锐 见习记者/邹仕乔 通|||||||||||
最新播报:
鞋厂老板的“夹心”生意:成本价不下来 产品价涨不了
夹在供货商、经销商中间,成本价压不下来,产品价也涨不了
“谁愿意做实业呢?过得比驴子还累,利润比纸张还薄。”这是上证报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民企老板的抱怨。然而,在东莞厚街镇坤弘鞋厂老板陈宗厚眼里,即便再难,生意也还是要做。
陈宗厚的创业故事并不复杂。2009年,在厚街制鞋贸易公司打拼了10多年的陈宗厚,下定决心揣着50万元积蓄开始创业,创办“坤弘鞋厂”。2009年至今,由于经营环境一年不如一年,陈宗厚目睹了厚街镇无数鞋厂的消亡。但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和人脉,陈宗厚在厚街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厚街我做不了的单,肯定就没人能接,除非他们愿意亏本。”相貌斯文的陈宗厚抽着烟,淡淡地说。
⊙记者 刘宏鹏 潘建 朱文彬 曹攀峰 ○编辑 吴正懿
微利赚吆喝
“你打车到厚街三屯综合市场卫生站就可以了。”7月中旬的一天,陈宗厚在电话中向记者指点鞋厂的方位。
记者来到三屯综合市场卫生站,眼前出现一幢不起眼的小楼——如果不是一楼防盗门上的招工启事,很难发现这楼上是一家40多人的鞋厂:二楼、三楼是生产车间,四楼是食堂。老板陈宗厚的办公室就设在二楼车间旁边:2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只摆放着一个办公桌、一套黑皮沙发等简易家具,一幅“大展宏图”的牌匾是办公室内唯一的装饰品。
他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他多半时间是坐在沙发上工作,接待来客。记者走进办公室时,刚好有鞋厂、贸易公司和供应商的客人。鞋厂是因经营困难,来找陈宗厚帮忙的。
贸易公司的客人说,他们刚接了意大利一家客户的订单,45元一双鞋,马上要到发货时间,但工期赶不出来。这不,只得外发给陈宗厚的工厂来做。给陈的价格是一双鞋10元加工费,总共2000双,后天交货。
由于当前订单不饱和, 陈宗厚答应可以帮忙做。“这个价格给我们还是微利,但这家鞋厂肯定是要亏钱的。”他告诉记者,原料、运输等各种成本都需要40元,如果自己工厂能够全部做出来,也基本没什么钱赚。但是自己做不出来,外发肯定是要赔钱的。
“这是鞋厂存在的普遍现象,完全不顾自己的生产能力,拼命以低价接单,最后只能赔钱。”他说,“公司都是在硬扛,需要接单养工人,希望后面的单能赚钱。”
供应商客人是陈宗厚多年的朋友,在制鞋行业混迹多年,此次过来是希望陈宗厚帮他出出主意。“有个鞋厂的老板现在没有订单,希望利用我的技术和资源让我入干股,帮忙接点订单,坚持下去。你觉得这个事能不能干?”
陈宗厚当即表示:“你没有出资,财务你控制不了,很难做。而且这样撑着也不知道能撑多久。”末了,他问道:“上次拉你入伙的那个老板不也跑路了吗?”
难做的生意
在记者采访期间,不断有客人进出陈宗厚的办公室,这次进来的是来找陈要款的,他们上个月底刚帮坤弘鞋厂的一批鞋面烫钻。陈宗厚让负责财务的老婆,结清了2万多元款项。
陈宗厚说,这批货是6月底开始生产,像烫钻、车鞋面等很多环节都是让供应商做的,7月3号正式出货,工厂收到款估计要到8月10日,而7月3日出货后就会有很多供应商的钱要先付了。
“走,带你去看看我们供应商的情况。”陈宗厚带着记者来到了帮他们车鞋面的工厂住所。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作坊,在一栋民居的一楼,内有3台缝纫机,7个工人在用胶水、剪刀、锤子等工具手工把鞋面做好。
“我们的供应商很多都是家庭作坊,两三台小机器,投资1到2万元,雇佣五六个临时工。他们很灵活,旺季单多,他们就能赚到钱。他们的价格不好压,因为他们随时可以不做,价格不高的单他们就不接了。而我们就不行,我们有那么多机器和员工要养。”陈宗厚认为,做鞋厂的是夹在中间 ,产品价格涨不了,成本价格压不下。
第二天,当记者再来到坤弘鞋厂二楼办公室时,陈宗厚正在收集员工的身份证。
“按照政府要求,要给新员工办社保。催了好久都没有人办,员工的态度就是,如果要他们交钱,他们就不办。”陈宗厚摇摇头说道,“所以这些钱都是我们来出,一个人一年4000多。”
陈宗厚如此礼遇员工的一个客观因素是,现在员工真的很难招,所以要留住员工,待遇都得提高。“我们都是固定工资,淡季的时候照样发工资。”
在公司一楼的招工启事上,记者看到,一线工人待遇都在元,包吃包住,每月全勤奖80元,工作满一年有年终奖,“加上吃住,每个月工人的平均工资超过3000元。这比去年大概提高了15%。”
溜走的大单
在从鞋面厂回来的路上,陈宗厚接到一个贸易公司客户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有个大单,去报报价,看能不能拿下!”
走进贸易公司,贸易公司老板娘正用英文和国外客户沟通。坐了一会儿,老板娘拿来一双红色麻底的女式休闲皮鞋递给陈宗厚,“你算算,来报个价。”
陈宗厚拿起鞋子,看了看鞋子里外,便开始熟练地计算价格,不到5分钟,他将详细报价写在纸上:面一17.6元,面二8元,里一3.7元,里二11.2元,LOGO3元,鞋头3元,麻底12元,大底8元,其他10元,加上人工、水电、房租和利润,要110元人民币一双才能做。
“太贵了,这个我和客户才报80元一双”,贸易公司老板娘说,“我让公司负责核价的再和你算下。”
随后,贸易公司员工开始和陈宗厚一项一项核价,并不断地压价。几轮交锋后,陈宗厚向老板娘摊牌:“我们报价最低100元。”
“这个价太高,我们没办法报给客户。惠东那边的报价要便宜很多”,老板娘强硬地表示。
最终,双方没能谈妥,一个大单从陈宗厚的指缝中溜走。
陈宗厚告诉记者,这个单必须要95元人民币才能做,低于这个价格都要亏钱的。现在客户的价格都压得很低,去年到今年的订单价格基本没涨过,“我们也不好提涨价,怕丢单。”
惠州惠东县正以低价定位抢走了许多厚街的订单。陈宗厚告诉记者,惠东劳动力便宜,所以才有可能低价接单。“老外客户也知道这些,但现在欧美经济不好,他们的客户只能接受这个价位,厚街做不来,他们就拿到惠东去做。”
跑路的老板
话题聊到了今年7月初刚刚倒闭的荣业鞋厂。这家由台湾老板成立的工厂在厚街已存续近10年,是一家有200多人的大厂。但不久前,老板突然跑路了,欠下700多万元的欠款,这成为厚街鞋厂老板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老板跑路的原因,不久前和荣业做过业务的开源贸易(香港)有限公司老板何英告诉记者,去年国外的客户飞单了,公司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只好借了高利贷。今年鞋厂又不赚钱,窟窿填不上了,只能跑路了。
何英说,目前工厂都非常脆弱,人民币汇率走高,工人工资上升,成本不断上涨,但订单价格却不涨。在各种压力下,资金都很紧张,一旦有客户飞单,银行又贷不了款救急,他们就很难翻身。
在陈宗厚看来,目前能够生存下来的主要是大工厂和小工厂,“小工厂好掉头,大工厂有政府支持。”夹在中间的中型鞋厂日子非常煎熬,机器设备和工人多,各方面成本比小工厂更高, 又没有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
“欠了2个月房租,2个月工资。”“台湾老板跑路以后,当天晚上就通知跟随他多年的部下,让他们赶紧把机器拉出去卖了,也算是对这些元老最后的交代。”厚街镇的老板们凑在一起,添油加醋地渲染着种种细节。但内心里,他们一定也在揪心着自己的命运,谁知道下一个又会是谁呢?
[责任编辑:朋友欠了200多万的高利贷,跑路有一年了、利息停了、只要还本金、中间一直有还钱、最近一个月逾期没有_百度知道
朋友欠了200多万的高利贷,跑路有一年了、利息停了、只要还本金、中间一直有还钱、最近一个月逾期没有
朋友欠了200多万订梗斥妓俪幻筹潍船璃的高利贷,跑路有一年了、利息停了、只要还本金、中间一直有还钱、最近一个月逾期没有还、高利贷说要见他,怎么办、高利贷会告他吗?
提问者采纳
就算是违法的不告他,如果一个人欠你200万不还你会怎么样,不是两百块。虽然不是非常高的贷款订梗斥妓俪幻筹潍船璃但是他能做高利贷也有钱放说明他有那个本事咯,他们有专门要钱的人都,最好不要被找到吧
打手是肯定有的,运气好点不被找到,不过东躲西藏有什么意思呢。再说他是一个亲戚朋友也没有吗,可能会被连累。
可是他打的有欠条、不会起诉只要他还本金吧?
有打欠条要真的告了也胜诉的。不管走那条道他都没有什么优势,除非不要被找到。其实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朋友就是慢慢在还,跑路1年了,可最近催的紧,逾期还没还,高利贷非要见他、说什么要是做工程什么的,还可以借给他一点,看看他在做什么、也就放心了
尽量还吧,不过高利贷说的是一回事,到时候也说不好。你是中间人吗,还是帮你朋友担保了
没有,朋友是用他父母的房子担保的、还是不见为好吧..!谢谢你
嗯,自己还有家人最重要,朋友也重要,但是超过能力范围,危机到自身家人安全,还是量力而行。没事客气了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利贷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不会告 但一定会找人了 找不到人就找家人
找到他大卸八块
不会告,估计会挨打
高利贷本身就是违法的!他敢告吗?
非法还指望法律保护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高利贷跑路什么后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