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如何买香港保险的危疾保险后,我该如何交费?

利益声明:知乎官方认证的香港友邦区域总监,即直属员工,非第三方非中介。如欲转载、引用或任何探讨,请与我wealth_ceo联系,谢谢随着内地香港全面通关,沉寂已久的赴港投保热情再次被点燃,打“飞的”赴港投保的现象很多,目前赴港投保业务已经开始排队,像香港海港城(保险公司扎堆区域)都挤满了前来投保的内地人。在产品优势和专业服务的优势之下,“到香港买保险”逐渐成为不再新鲜的话题。回归到香港保险本身,除了产品与内地的设置有较大差异之外,其差异更主要体现在代理人的专业性上。因此,无论在考虑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保障的时候,不仅要了解清楚具体险种的产品特点,也需要找到一位足够专业和值得信赖的保险代理人来帮你配置适合你的保险计划。毕竟,从每个儿童、每个成人、甚至每个家庭的需求,都是不尽相同的。在接下来的帖子里,Eddy会尽可能站在中立的角度,为大家分析香港保险市场有关“重疾险、住院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养老险、教育险、美金储蓄险”等最适合大陆居民需求的险种的信息和相关问题。认真研究完这个帖子我所分享的内容,你一定会对香港保险有更深的了解。毕竟,千里迢迢到香港买一份保险,大家肯定希望找一位能靠得住,值得信赖的代理人为自己服务。Eddy也希望,客户选择我,是因为信任我,是因为想到Eddy就感到安心。这对于我,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在浏览本帖详细分析之后,如果希望得到针对个人的保险建议,欢迎与Eddy总监探讨,Eddy会结合自己的经验,提供适合您个人情况的中肯建议。未来Eddy会不忘初心,陪伴大家,为大家带去长久,温暖的服务和陪伴。1.如何判断,我是否需要购买医疗险?2.香港和大陆医疗险市场的产品较多,该如何选择?3.香港医疗险这个险,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缴费的?4.医疗险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是什么?详解“保证续保”条款5.如果我想短期内买断终身的医疗保障,该如何操作?详解“医疗融资”6.大陆地区的哪些医院是香港医疗险承认和报销的?附:香港医疗险王牌产品的《指定医院名单》7.香港的医疗险是如何理赔的?如何判断,我是否需要购买医疗险? (关于香港医疗险)医疗险,也称为“住院险”,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覆盖任何原因导致的住院相关的费用。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这种险种和“重疾险”并称为中产家庭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其中,医疗险,更是对于社保报销的补充和提升。其实对于大陆客户而言,最基础的医疗险其实大家都可以考虑购买,就是内地的“社保”。内地的社保虽说不贵,但是还是能够提供一个最基础的保障,也算是由国家提供的一项福利。当然,这个社保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客户的医疗水平也是仅能满足整个社会消费层次中的最低水平。对于一般的中产客户,其实仅有社保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额外购买一份高端医疗险的。高端医疗险的购买,不仅仅需要考虑工作单位本身已经为客户配置的保障,更需要参考个人的消费能力和对未来就医、养老的一个基本规划。如果年收入在20万以内,那么,在大陆而言,一般的社保和单位医疗保险基本上是能够满足我们的客户的就医需求。但是,如果年收入更高,甚至如同我的很多客户本身就有移民,孩子留学或者未来在境外养老,或者计划留在国内养老,但是希望获得最好的医疗水平,接受较好的医疗服务的客户而言,高端医疗险是他们能够获得这种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香港和大陆医疗险市场的产品较多,该如何选择?一般而言,大陆客户到香港购买的医疗险,根据其理赔的地域范围,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要理赔亚洲范围内的与住院开支相关的医疗费用,较适合经常待在大陆,偶尔有境外出差或旅游计划的中产家庭,用作对于基本社保,单位医疗的补充。考虑此类客户的需求,该亚洲范围的医疗险保费和报销上限均设置较为适中,属于我们常讲的中端医疗险。第二类备受关注的医疗险,其保障范围是全球(是否包含美国,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己选择)。由于这种环球医疗保险涵盖的地域范围比亚洲医疗险更为广泛,因此,较适合
我们先搞清楚一个基本逻辑——保险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增强风险抵抗力,而不是理财,你首先得有风险保障,之后再去考虑投资回报率(红利)的问题。我想这个道理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那么我们推荐大家购买保险的顺序如下:第一层次需求:风险保障(必买)1、一家三口的消费型重疾险(主要特征为买多少年保多少年,年支付的保费非常低,但是你如果没有得大病,保险到期了钱也不还给你)2、给大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消费型定期寿险(主要特征同上,不保终身,不返还保费)第二层次需求:有钱任性(有理财需求可以买)3、教育保险4、养老保险5、非消费型重疾险(比如下文中介绍的绝大多数香港公司力推的重疾险,主要特征为买10年或18年保终身,有分红,看起来怎么都不亏的那种)第三层次需求:我就是非主流 6、医疗保险(一般在基础社保之外一些大公司作为福利会给员工买,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买)7、意外伤害险(看职业环境、兴趣爱好等等的需求吧,该不该买见仁见智)8、储蓄和终身型寿险(特别适合需要避税或有大额资产需要转移的人士)一家三口都应该买的保险---重大疾病保险  先从目前公认一家三口必买的重大疾病险说起!原因你懂的,我们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障情况,基本上小病你懒得报销,大病你也报不了多少。为什么很多人有了孩子之后开始研究买保险的事,也无非是害怕万一孩子得了什么病,明明可以治好,但是卡在没钱上,那就太悲情了。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重疾险每年的保费会越来越高,比如同样是买30万的保额,如果你10岁投保投到40岁,到30岁的时候还是按10岁的费用交,但是如果你30岁才开始投保,投到60岁,那么只能按照30岁人的健康情况每年交远高于10岁孩子的保费。所以说重疾是年龄越小买越划算。正是因为重疾险是内地缺乏医疗保障的家庭首选应该买的险种,而现在又流行去香港买保险,所以香港三大保险公司都针对内地人推出了重疾险明星产品,后面我们会对这几个产品进行比较。但是在介绍这些产品之前,要给大家解开一个误会:去香港买重疾险不一定划算。  一般外行认为去香港买重疾险比内地买划算主要出于三个考虑:1、香港重疾险有分红2、香港重疾险买10年(或**年)就可以保终身。3、香港保险行业运作相对正规,重疾险覆盖的疾病种类比内地要多一些。  这里我们必须再次重申前面说过的基本原则:你买保险首先目的是抗风险,不是用来理财赚分红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只有消费型重疾险才是用来抗风险的,交10年保10年,10年内得病一次性赔你钱,过了10年你得不得病跟我再没关系了,这种叫消费型保 险。所有有分红的产品都不可能是单纯的消费型保险,一定是理财型产品和消费型产品的搭售,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吧?那么为什么交10年保终身的产品不管有没有分红都不算消费型产品呢?统计学数字显示,95%的人病死,只有5%意外死亡或者老死,这也就是说,一旦保终身了,那么这笔钱保险公司几乎肯定是要赔付给你的,那么它实际上相当于是一笔“预留款”,你把一笔早晚要花的钱交给保险公司,让他们拿去投资,说白了还是在理财,而不是在购买风险抵抗力。  对于香港买保险的家庭,香港大大小小150家保险公司里,下面这三家是经过时间历练的大公司,相对来说是可以信赖的:  香港三大保险公司重疾险PK英国保诚
明星产品A——危疾终身保计划危疾是香港地区对重大疾病保险的简称,这个是主险,买10年保终身那种,保费在三家中相对较贵。 主要卖点:分红表现较好,分红第五年才有,不能随意提取,只能在发生理赔时一次发放。举 例:2岁男孩,购买10万美元保额的此保险,7岁以前如果得病可以一次性得到10万美元的赔付,7岁以后将得到10万美元的赔偿+分红。由于是终生的,所 以如果一直没有得病的话,分红会一直累加,保险经纪一般会给你举一个很长远的例子,比如在他50岁的时候如果得了大病,将能得到加上红利共45万美元的赔 偿。其他卖点:首十年出保,赠送35%~50%的保额。  美国友邦
明星产品B——泰然安心保、进泰安心保相对单纯的重疾保障,保大病和身故,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买香港保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