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弹弹公司的股权激励值得买吗的合伙人,其前景如何评估?

经菅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实现生存发展、基业常青的目的,除了靠开源节流的手段外,还要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企业才行。员工参与经营企业,就要改变传统的雇佣关系,让“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从“给公司打工”变为“为自己奋斗做老板的都有这样的观念:花钱招聘员工来为自己干活,就是让他为自己赚钱的。与之相对的,很多员工有这样的观念:“我来公司干活,公司付我工资等价交换而已。我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行了,工作做多了还不是白做?又不是给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过就是老板的一个打工仔”这种思想在职场中十分普遍。在许多员工眼里,工作做得好坏,完成得怎样,对自己没有多大意义,按时完工就好了。所以说,在传统雇佣制企业里,老板永远嫌员工做事少、工资高,而员工永远嫌老板给的工资低、工作多。这样,员工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否则,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始终没有工作干劲有人会说:“员工没有干劲的话,提高工资不就行了吗?”可是,假如一家企业拥有100名员工,每人每月增加工资500元,这家企业一年就要增加60万的额外支出:但事实上,500元钱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效果也极为短暂,可能过两个月,员工的积极性就会重新降下来。这样的做法无法解决根本上的题,也不能撕去员工心中“打工仔”的标签。在传统雇佣制的企业中,想让员工没有“打工仔”的心态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员工本质上就是在为公司打工、为老板赚钱。要想彻底消除员工的“打工”心态,最好的办法是用合伙制代替雇佣制,让优秀的员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建j的合伙人晋升通道,让员工从“给公司打工”变为“给自己打工”,这样员工才会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伙制可以给人创造拥有感,凝聚合作伙伴。这个拥有感不只是法律意义上的拥有概念—共享资本、财产、分红等,更包括了参与经营、决策,在企业内部为人才创造创业的条件,变“给公司打工”为“给自己打工”。真正的归属感获得的途径是参与公司决策、融入公司团队。曾有一位小米员工对加班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如果你找一份工作,天天加班当然是不行的,但如果是创业就不同了,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在为自己而活。”在上海有一家餐饮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为以餐饮业为主,集酒店客栈、专业会议中心以及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它的餐饮业为中高端业务,在上海开设了10家分店,在北京也有家分店。2013年下半年,公司的餐饮业务受到了行业竞争的压力,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响。为了坚定员工信心,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集团决定在试点分店进行股权改革。具体傲法如下:1.公司成立专项员工基金在公司内部设立一只专项基金,民主选举出管理者,并由员工组成基金委员会共同管理。该基金持有门店一定比例的股份,员工可以从该基金里认购股份;员工撤回股份时,也只能从基金里撤出,不考虑溢价,以保障公司的利益。2.根据门店投资测算员工持股比例对整个门店投入的资金进行核算,只核算实际投入资金,不核算品牌股价,由公司高层决定拿出一定的比例给予员工持股。经过相关人员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公司高层人员拿出总投资的40%作为员工股权。3.选定持股人员合伙制并不是指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拥有公司的股份,而是选择优秀的、骨干型的、长期为公司做黄献的员工为持股人。公司最终选定四类有持股资格的人(1).店长、经理等必须入股。(2). 公司核心高管必须入股,因为他们的管理能力、积极性与门店的效益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持股,激励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3). 优秀的员工有资格入股,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优秀员工的标准:工作2年以上的普通员工和工作1年以上的主管、领班(4)愿意在公司长期发展,但不具备以上三种条件者。(4).对入股金额做出规定有些企业在员工持股方案中,直接给员工一定比例的股份参与公司分红,即所谓的“干股”。实践证明,这种持股方式难以打动员工。所以,该公司决定不这么做,而是要求员工必须缴纳资金才能持股。同时,出于人性化考虑,对于符合条件的持股人员,如果资金的确有困难,可以先缴纳70%的股金,剩余30%的股金从个人工资中逐月扣除,年度分红则按员工缴纳的股金总额计算。这个股权改革方案实施一年后,取得了很好的激励效果。不少员工提出:“我今年的工资不要了,直接用来入股行不行?”股权改革后,大家都是公司的。“老板”,不存在“为公司打工”的问题,员工之间的协作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因为门店的盈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因此,员工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经营方面,该企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个不是很景气的大环境下,该公司改革仅4个月,便实现了营收平衡。8个月后,该试点店的效益比前4个月提升了30%。这个案例很好地说明:合伙制对合伙人具有长效的激励作用,可以把员工由“打工仔”直接变为公司的“老板”,让员工的心态实现从“给公司打工”到给自己打工”的转变,使员工与公司一起把“蛋糕”做大,实现双赢。对公司进行股权改革、用合伙制代替雇佣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1.精心评估员工成为合伙人的条件和标准在采合伙制时,你不可能计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成为合伙人,或者说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让大家都成为合伙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最开始应选择优秀并长期效力于公司的员工合伙。通过激励部分带动整体,慢慢地将更多的员工引入合伙制中来、使大家自发地、自愿地投资持股。比如,一个车间有100名员工,一开始你可以让最优秀的20人成为合伙人;营销团队里有20人,一开始你可以让最优秀的5人成为合伙人。2.给权力,给责任,给前景,让员工获得“主人翁责任感持有公司的股权,成为合伙人,并不是合伙制的终极目标。合伙制的终极目标是与员工分享公司的经营权,鼓励员工参与到决策中来,让员工获得主人翁责任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在为自己打拼。这样员工的积极性、执行力、协作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因此,企业一定要给合伙员工权力,给他们责任,给他们描绘美好的前景,让他们参与到经营中来,与公司共进退。
股权激励,犹如老板同员工结了婚导语:让核心员工成为公司股东,是很多中小企业常用的留人方式,股权有风险,操作需谨慎!中小企业做股权激励必须要关注四个重要原则:一、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没有一种模式是最好的,只要适合、有效就是最好的。二、分步实施比单一深化更重要:一种模式在某阶段是最适合的,但在下一阶段未必是最优的。三、合力共赢比独赢私利更重要:股权激励从来就不是追求独赢,算计的不仅是共同利益的分配,更是如何做大共同利益。四、未来比现在更重要:用未来的利益激励现在,用共同的利益激励团队。同时,在设计方面,也需要具备8个要求:一、公平性:参与对象,配置份额。二、共赢性:合理定价,回报吸引。三、激励性:创造力,贡献超价值。四、灵活性:退出机制,分配弹性。五、保障性:风险保障,基础回报。六、约束性:在职股权,交易规则。七、持续性:发展定位,持续价值。八、合法性:协议约定,合法操作股权重在布局,其实激励性比较低。但在操作中也要防范好这五大风险:1、坐享其成;2、失控风险;3、诚信风险;4、财务风险;5、法律风险!今天特别介绍关于员工成为公司实股的四种常用方式,供朋友们参考:一、赠送股份式:操作:1、通常为有条件赠送实股;2、流程:签订限制性股权转让协议,到工商局更改股东名册;3、对象:高管、核心人才、重点老员工;4、数量:最高赠送一般不超过20%,总赠送数量控制在33.3%以内优点:1、不需要员工出资;2、不需要做资产评估;3、实施程度高、无障碍;4、督促企业主从公私不分的个人化、家庭化企业走向公司化;缺陷:1、股东增加,财务要内部透明;2、授予人权限受到一定限制;3、授予人收益相应减少;设计要点:在限制性条件中,必须要清楚写明:如被授予人主动离职、违纪辞退情况的处置。股权是否可以转让?授予人如何回收?二、直接购股式:1、员工出资认购公司股份;2、流程:评估公司资产、确定内部股价、签订认购协议、填写收据、更改股东名册;4、数量:最高不超过90%,要考虑预留;优点:1、员工出资后参与度高;2、授予人没有股权损失;缺陷:1、有可能增加股东纠纷;2、资产评估的开支、评估额的分歧;3、无形资产评估难度与认同一致;4、财务、税务等问题要处置到位;要点:选择股东很重要,股东需要有事业导向,对人品要有把握。由于属于内部股权改造。必须明确股权退出机制与限制条件!三、工会代持式:1、企业开放股权,鼓励员工投资入股,由企业工会代为持有;2、流程:将工会注册为法人,选举工会主席,更改公司章程、股东名册4、数量:一般不超过20%,要考虑预留;优点:1、减少实际股东人数;2、简化股东管理程序;3、减轻干扰,便于决策;缺陷:1、选工会主席;2、成立工会产生相关费用;3、工会管理问题;4、有可能成为长期福利;要点:成立工会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赋予工会法人地位。对激励设计有较高的的要求,否则可能成为长期福利,拖累公司的发展。除工会持股外,也可另外注册新公司代持股份!四、业绩股份式:1、这是一种股份奖励模式,当员工业绩达到指定目标时可用将所获得的奖励用于购买公司股份;2、流程:评估并确定目标,测算股份;3、对象:主要经营者、有明显业绩目标的关键岗位;4、数量:每年测算,预计公司的新开放的份额,平均每年不超过5%;优点:1、在原来的激励基础上,强化了激励的力度;2、在激励的基础上持续留住经营与业务人才;3、结果导向,业绩说话;缺陷:1、可能增加激励成本;2、只能激励业务型、经营型岗位;3、内部较难平衡;要点:有已实行了股权设计的企业较为实用。说明:既是公司的实股股东,那么都需要为经营结果负责!所以一定要明白:1、授予对象有一定的资金偿还能力;2、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对规范、透明;3、公司发展有一定基础,发展的方向也很明确;4、公司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5、员工对公司的运行状况比较了解,也信任老板!有这样的一种比喻,员工成为公司实股股东,犹如与公司“结婚”了,一旦“结婚”,要“离婚”就没那么容易了!因此,我建议公司在于员工“结婚”前,先“恋爱”!待公司与员工度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期后,再考虑是否适合“结婚”吧。而合伙人模式,便是公司与员工的最佳“恋爱”方式。【续篇分享,公司要如何与员工谈“恋爱”】文:甘志凌老师(微信交流答疑:gzl5588)推荐老板必看:激励员工的绩效模式该如何设计?(内部视频)老师简介:甘志凌:中国绩效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成咨询首席咨询师;KSF薪酬绩效落地首席顾问;他,是“实践派、效果派”绩效管理讲师、咨询师;拥有10年绩效管理实践研究经验!每月带领绩效顾问团队到不同学员企业辅导薪酬绩效管理变革!分享是一种美德,特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与启发!也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的股权激励值得买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