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可波罗ipo控股的IPO进展,目前情况如何?

  随着财务数据提交进入最后期限,在2024元旦假期前后,家居企业IPO潮出现进展。  截止2024年1月6日,2023年下半年IPO在审的13家家居企业中,包括马可波罗、皇派家居、新明珠等9家企业更新财务数据恢复IPO审核,暖通家居企业艾芬达已过会,接下来将进入正式发行上市阶段,但也有3家在审企业撤单。  界面新闻曾报道,在历经2022年的市场低迷后,2023年家居企业在资本市场“刷脸”的频率回归常态,五金、智能、陶瓷企业相争冲击上市,迎来新一轮上市热潮。  但喜悦未维持太久,去年8月底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在国庆长假前后,多家正在排队上市的泛家居企业因“拖拉”上交2023上半年财务资料,被中止IPO审核。  进入2024年后,家居企业IPO潮还将继续。  两家定制家居企业相继撤单  元旦前撤单的3家企业分别是华鸿股份(A22608.SH)、玛格家居(A22015.SZ)、科凡家居(A22076.SZ)。也基于此,2023年被终止IPO的家居企业增加至9家,也意味着冲刺资本市场暂时失败。  相对来说,由于玛格家居和科凡家居都属于中部定制家居品牌,处于热门的定制家居赛道,关注度更大。  与此同时,玛格的定位更偏向高端定制,也被业内视为高端定制家居冲刺IPO的第一股。但如今这个“担子”转移到威法定制(全称“广东威法定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与图森定制(全称“浙江图森定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身上。这两家企业相继在2021年、2022年进入辅导期,但至今还未提交招股书。  其余恢复IPO的9家企业,则在12月相继提交财务资料。但仅有远超智慧(A21107.SZ)、皇派家居(A22059.SZ)的财报更新至2023年前三季度。  2023前三季度,远超智慧实现营收8.01亿元,同比微降5.75%;归母净利润9564.16万元,同比上涨14.36%。皇派家居实现营收7.1亿元,同比微降8.5%;归母净利润8652.46万元,同比上涨10.70%。  而时代装饰(A20763.SZ)、悍高集团(A22495.SZ)、云峰新材(A21457.SH)、好博窗控(A23158.SZ)则披露了2023上半年的营收。其中,悍高集团业绩出现大幅增长,但时代装饰出现明显倒退。  2023上半年,悍高集团实现总营收9.06亿元,同比增长26.42%;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58.78%。时代装饰实现总营收13.8亿元,同比下滑13.1%;归母净利润1921.18万元,同比下滑55.95%;  云峰新材和好博窗控并没有披露中报业绩的涨跌幅。  新明珠实控人或面临对赌失败风险  资本市场对瓷砖头部企业马可波罗(A22095.SZ)、新明珠(A22548.SZ)的期待值更高。这两家企业相比其他冲刺IPO的泛家居企业,其营收处于大幅领先地位。  不过,马可波罗和新明珠财报数据的披露,仅更新至2023第一季度。  新明珠披露了2023上半年的核心数据,最新公告显示,经审计主要财务数据,2023上半年实现总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8.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101.73%。  需要强调的是,新明珠曾在招股书中披露上市对赌协议。彼时的招股书显示,新明珠与4家股东股东宁波普罗非、恒大地产、共青城齐利、居然智居签署的投资协议中,包含有股权回购条款(《增资协议》)。  协议内容为,如果新明珠无法在36个月(3年)内向中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材料,无法在四年内成功IPO,无法实现经审计后扣非净利润增长5%的业绩增长目标,则新明珠实控人叶德林或其控制的其他公司,需要回购上述4家股东的全部股权。  界面新闻曾报道,新明珠一直未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包含了股权回购条款的投资协议是在2019年的几月进行签约,对赌协议何时开始生效,而上述4家股东的实缴出资最晚的时间2019年10月。如果协议2019年10月开始生效,就意味着新明珠最晚需要在2023年10月完成上市。  如今已经来到2024年1月,新明珠可能面临因对赌失败,其实控人需要回购股权的风险,压力不可谓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新明珠、马可波罗在瓷砖界,无论是工程端还是零售端,都是较为知名的企业,品牌形象较为成熟。  双方均选择在后疫情时代上市,如若成功,届时蒙娜丽莎(002918.SZ)、东鹏控股(003012.SZ)、新明珠、马可波罗4家头部瓷砖企业方可在A股市场齐聚,对促进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近期,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可波罗)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401793.25万元。马可波罗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本土公司。记者查阅《招股说明书》发现,作为一家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2019年至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马可波罗存在着关联交易频繁、坏账压力增大等问题。与此同时,马可波罗生产的瓷砖存在被消费者投诉问题。关联交易复杂频繁马可波罗的实际控制人为黄建平,而黄建平名下还有另一家实控公司——东莞市唯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美装饰)。《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马可波罗与唯美装饰之间存在着复杂、频繁的关联交易。而关联交易正是证监会发审委审查企业IPO的重点之一。
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唯美装饰成立于1988年,一直从事陶瓷产品的生产、销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唯美装饰连续两年是马可波罗销售的大客户,其中,2019年,唯美装饰作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马可波罗总收入的13.21%;2020年销售金额占马可波罗总收入的7.56%,位居第二位。报告期内,马可波罗还委托唯美装饰生产并向其采购陶瓷产品,采购金额分别达17512.04万元、23586.87万元和11714.55万元,连续3年位居首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加工模式为唯美装饰包工包料;2021年,加工模式变为马可波罗提供原材料、唯美装饰代为加工并收取加工费。值得注意的是,《招股说明书》将唯美装饰列为股权投资,认为马克波罗与唯美装饰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的关系,认为其业务是在唯美装饰等企业的基础上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唯美装饰的客户资源,拓展业务渠道。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与马可波罗之间发生了大量的资金拆借。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2020年,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分别借给马可波罗86094.96万元、129497.86万元;2019年至2021年,马可波罗分别归还了156640.26万元、158959.31万元、119243万元,2021年未归还余额16381.95万元。业内人士认为,关联方资金拆借是企业将自己暂时闲置的资金转给其它企业使用的,是一种常见的企业短期融资。“这一行为必须符合法定条款规定。”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不光借钱给马可波罗,报告期内,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还直接豁免了马可波罗24382.29万元债务,并于2021年接受了马可波罗将其持有的对地产公司66761.79万元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对应的债权,转让价格也是66761.79万元。此外,报告期内,马可波罗与唯美装饰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为彼此融资进行担保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马可波罗在2021年尽力归还相关的拆借资金,斩断两者之间的供应和销售关系,甚至停掉了唯美装饰生产瓷砖的业务,但这也不能完全撇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过去几年唯美装饰对马可波罗业绩的影响。大笔坏账压力凸显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马可波罗营业收入分别为812962.22万元、859142.29万元和936482.95万元,业绩整体呈上升趋势。不过其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2750.54万元、157395.98万元和165321.72万元,净利润并未与收入同步增长,2020年存在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同时,报告期内马可波罗主营业务毛利率也由47.11%降至43.09%。作为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建筑陶瓷的企业,马可波罗的经营业绩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招股说明书》显示,2009年至2021年,马可波罗前5大销售客户中有恒大地产、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万科地产等4家地产公司,其中,恒大地产的销售占比最高。近年来,我国坚持“房住不炒”,陆续出台了“三道红线”“集中供应土地”等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投资需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陶瓷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房地产公司等工程类客户大多采用应收账款或商业票据结算。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信用违约或逾期情形,而这正是马可波罗目前遇到的难题之一。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应收账款情况。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应收票据账面构成。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根据《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各期末,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92149.83万元、216628.39万元和224311.49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6.35%、25.08%和27.92%;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118467.61万元、89665.25万元和16518.93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6.24%、10.38%和2.06%。在应收账款增加影响资金流动性同时,马可波罗不得不计提大额坏账准备。报告期内,马可波罗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为26708.37万元、30847.2万元、61946.45万元;计提的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分别为13088.97万元、38106.11万元、19708.66万元。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30.57%。截至2021年底,马可波罗仍有逾24000万元款项尚未收回,给公司短期资金带来压力。“大笔坏账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孟博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应收账款高企是建筑瓷砖行业的普遍情况,但在资金流动性受坏账影响的情况下,2021年7月、2022年3月,马可波罗两次分红共计58000万元,这一行为也遭到了业内质疑。而本次IPO,马可波罗拟募集资金401793.25万元,拟将其中的8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产品质量曾被投诉马可波罗的产品质量问题曾遭消费者投诉。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显示,近两年来,消费者投诉马可波罗的内容包括产品质量差、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售后服务等问题。其它投诉平台上关于马可波罗瓷砖有异味的投诉也有多条。知乎上“买的马可波罗瓷砖有很大的臭味,墩地之后味道更大了,请问怎么解决?”的贴子吸引了上千次浏览,且有网友回复“我家也遇到了,你那个怎么解决的”。《中国消费者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名消费者称自己购买的马可波罗畅销产品“CH系列”瓷砖存在吸水、部分瓷砖散发鱼腥味等现象。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瓷砖的吸水率如果比较高,长期用湿拖把拖地,脏水渗入砖体,容易滋生藻类、细菌而产生异味。吸水率越低,说明陶瓷烧的温度越高,成本也越高,质量也就越好。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集中度低,行业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持续以及环保标准不断趋于严格,未来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在这过程中,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十分重要。记者查阅《招股说明书》发现,报告期内马可波罗研发费用分别为25346.16万元、31467.81万元和32262.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2%、3.66%和3.45%。其中,2021年马可波罗减少了设备和材料直接投入的研发费用,设计费也从2019年的170.13万元降至99.32万元。与此同时,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广告宣传费用分别为19325.22万元、10756.15万元和11144.27万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是21.26%、23.59%和23.82%,在销售费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专家认为,加大广告投放,打响知名度,一直以来是各大企业包装品牌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只是重广告轻研发,忽视产品质量的打磨,只能风光一时。企业要把握好营销与研发的平衡,造就过硬的技术,才能在市场中赢得主动。上市公司观察之IPO系列:蕉下控股IPO分析燕之屋IPO透视美丽田园IPO分析零跑汽车IPO分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o后上市概率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