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还会有牛市吗急跌慢涨背后的真相与应对策略

一、如何跟踪A股市场情绪?1.1 供求是决定市场的直接力量,市场情绪是其直接表达A 股市场是股票交易的市场,其属性是市场,市场达到的是一定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均衡的 结果,通常来说,在市场需求旺盛、参与者活跃的时候,达到的均衡结果大概率会比市场 冷清的时候更高。从 A 股的历史来看,在过去的几轮行情中,大幅上行的阶段往往有着交 投活跃的特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趋势下行的阶段往往交投寡淡。这既是结果也是原因, 构成正反馈系统,投资者参与情绪上升,需求端推动供求关系变化,市场上行,吸引更多 的投资者参与,反之亦然。从更为本质的角度来讲,市场结果是所有参与者以及潜在参与 者对时点信息的综合反应,情绪是供求双方力量的表现,情绪的上升意味着市场在信息交 换层面的体量加大、速度加快。从股市决定的角度来讲,决定市场的根本力量是盈利能力,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有生产要 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决定市场的直接力量是供求关系,体现为估值水平,影响估 值水平的因素有宏观流动性、投资者结构、投资者风险偏好等。从研究的角度来讲,例如 生产要素(资本、人口、技术等)、资源禀赋(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宏观 流动性(货币政策、利率、信用等)、投资者结构(二级市场投资者行为、产业资本行为 等)等因素都可以以指标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而风险偏好则难以通过指标的形式进行研 究,我们往往会把估值的变动中不能为宏观流动性、投资者结构等因素解释的部分定义为 风险偏好变化,但如何科学的度量这种风险偏好的变化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定义上来讲,风险偏好代表着市场上投资者对市场未来价格的期望,当相对其他资产(包 括现金)预期偏强时,投资者对于权益资产的风险偏好就会上升,但我们很难通过直接了 解大部分的投资者心理变化的方式来判断风险偏好(也存在问卷调查之类的方法,但限于 范围较小、时效滞后等原因,其结果不一定具备完全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因此,一个可 行的通用的办法是通过观察市场上的价、量等相关结果来跟踪风险偏好的变化,并将之统 一在情绪指标中。1.2 删繁就简,去芜存菁A 股市场中有许多的观测指标,针对市场情绪的观测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量、价 以及基本面,其中量又分为总量指标与结构性指标,在研究的过程中,纷杂的指标给投资 者的观察带来了困扰,一方面是指标比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到逐一跟踪、分析,另一 个方面是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举例而言,若要描述市场处于强势的状态, 则可以使用均线指标、MACD 指标、RSI 指标、KDJ 指标、SAR 指标等多个指标,但对 于观察情绪来说,需要描述的主要是市场处于强势状态的事实,使用这些不同的指标并没 有本质的差异。因此,为了更为高效的对市场的情绪进行观察,必须要首先罗列市场上的 主要指标,进而使用数学方法、结合主观经验,对这些指标进行删繁就简,达到去芜存菁 的效果。在整体思路上,本报告以分层精选的方式进行指标的筛选,首先将指标体系分为量、价、 基本面三类,其中量、价是市场的直接表达,而基本面则是通过分析师预期等数据进行市 场情绪的反应。其次在量的方面分为总量指标和结构性指标,总量指标则以 A 股整体或分 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构性指标则从板块、行业角度进行分析。1.3 情绪指标体系构成及方法本文结合市场跟踪、研究经验、数理统计方法,选取八个核心指数作为市场情绪指数的成 分。其中量的维度下的指标有:两融成交占比、全 A 换手率、创业板换手率、北向资金增 长率、期指成交增长率,价的维度下的指标有:RSI-30D、涨停股数量,基本面维度的指 标有:卖方盈利预期修正。市场情绪指数的构建方法如下: 1) 归一化,由于各指标之间存在量纲的差异,使用归一化方法将这 8 个指标进行无量纲 处理,以实现横向可比性; 2) 本报告对这八个指标的权重设置如下,量的方面总权重为 78.8%:两融成交占比权重 为 23.5%、全 A 换手率权重为 17.6%、创业板换手率权重为 17.6%、北向资金增长 率权重为 12.9%、期指成交增长率权重为 7.1%;价的方面总权重为 14.1%:RSI-30D 权重为 7.1%,涨停股数量权重为 7.1%;基本面的方面:卖方盈利预期修正权重为 7.1%。 3) 按照分项权重将上述八个指标汇总为市场情绪指数。二、A股市场情绪指标体系构成各分项指标的有效性是市场情绪指标有效的基石,这八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市场、反 映市场的情绪,回溯历史表现,均有着一定的有效性。2. 1 两融成交占比两融资金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是市场的“风向标”,其原因有二,一是两融因为 有准入门槛的限制,背后的投资者可能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二是两融有使用成本,投资 者在时间维度上的敏感度更高,有更强的决策驱动。本报告选取 2014/2015 年、2018/2019 年、2020 年、2021 年这四个典型的时间段来进行指标的有效性分析,其中 2014/2015 年 是两融上规模之后经历的第一轮大行情;2018/2019 年是观察两融资金占比指标能否把握 反转行情的时间段;2020 年重点观察两融资金占比指标在市场受到外部性冲击时的表现; 2022 年则是距离目前最近、最有时效性的时间段,投资者更容易获得感性层面的共鸣。 2014/2015 年是两融交易规模扩大之后的第一轮大行情,在这轮行情中,两融成交占比指 标的走势表现出了与市场走势的高度相关性,同时也有着前瞻性、阶段差异性的特征。1) 2014 年 6 月到 10 月,在较长时间的低水平运行之后,两融成交占比震荡上行,同时 市场趋势上行了约 20%。该阶段虽然也有两融成交占比指数的短期波动,但整体趋势 反映了在连续两年的窄幅波动之后,市场的情绪出现了“异常”的上升,在一定程度 上“预示”了未来两年波澜壮阔的行情。2) 2014 年 11 月下旬到 12 月上旬,两融成交占比出现了一次快速、大幅的上升,其间 指标的值的高点成为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这可以认为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市场实质性 变化的信号。3) 2014 年 12 月下旬到 2015 年 2 月,两融成交占比在高位之后趋势下行。虽然这个阶 段市场指数继续攀升、屡创新高,但上行速率明显放缓、阶段性调整频繁、回撤变大, 一直到 2 月底正式突破顶部的箱体,步入了一段加速上行的时间段。4) 2015 年 3 月开始,两融成交占比再度趋势走强,同时,在 3 月中下旬、4 月中旬出 现过短期的大幅上升。这段时间市场整体扶摇直上,有着回调的时间短、幅度小、趋 势上行的特征。这个阶段的两融成交占比指标活跃程度较高,虽然指标的值没有突破 前高,但整体维持了高位的运转。5) 2015 年 4 月底到 5 月上旬,两融成交占比大幅下滑,5 月 4 日到 8 日期间,市场出 现了连续三日下跌,虽然此后市场实现了修复,从幅度上来讲,这次回调是本轮行情 的第一次大幅回调。在回调之前,两融的活跃程度即出现了明显的回落,4 月 29 日 相对 28 日的两融成交额下滑逾 45%。这体现了两融资金的特征:更专业、更敏感。6) 2015 年 5 月上旬到 6 月上旬,这个阶段两融成交占比维持着低位水平震荡,虽然市 场处在加速冲顶的阶段,但两融资金保持着相对的克制。7) 2015 年 6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期间,Wind 全 A 指数最大回撤 46%,两融成交额在 7 月 8 日达到了最低点。在这个阶段,两融成交占比以下行为主,保持着与市场同步的 节奏。8) 2015 年 7 月中旬到 7 月下旬的市场一轮反弹期间,两融成交占比初始虽然略有上升, 但比较平淡,相反在 7 月 24 日、27 日这两个下跌日,两融成交占比大幅走高,并在此后的两个反弹的交易日迅速走低。这个阶段两融资金的情绪是弱于市场的,其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 5 月上旬的调整之后,两融资金相对市场其余部分来说, 实际上是偏保守的,对行情的参与热情并没有那么高;二是两融资金由于其杠杆属性, 在反弹行情中,风险会被放大,此外在 2014-2015 年这一轮上涨行情中,两融资金的 盈利丰厚,获利动力相对减弱。9) 2015 年 8 月中旬到下旬,市场再度大幅下跌,这个阶段两融成交占比基本上维持在 低位,且趋势下降。同时这个阶段正式宣告 2014/2015 年行情步入尾声。10) 2015 年 9 月到 11 月,两融成交占比缓步上行,市场也逐渐从底部修复,但在 11 月 中旬之后,两融成交占比大幅下滑,而市场仍然维持高位运行,这再次验证了两融资 金的特征:更专业、更敏感,在 2016 年开年即出现了一轮大幅下行。11) 两融成交占比在 2014/2015 年行情中的表现体现了该指标的特征,即更加专业、更加 敏感,使用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测,在市场逐渐活跃的 过程中,两融成交占比可能连续上升,而在市场风险堆积、未来有可能大幅下跌的时 候,两融成交占比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预知能力。2018/2019 年也是一轮比较典型的行情,如果说 2014/2015 年两融资金占比显示出了预知 牛市、成功逃顶的特点,那么 2018/2019 年对两融资金占比的观察重点在于是否能够有效 参与行情。限于篇幅,本报告以下的指标、行情解读将挑选关键时间段进行分析。1) 2018 年 10 月开始,两融资金占比在漫长的趋势走弱之后,活跃程度持续提高,期间 市场以震荡上行为主。12 月随着市场回落,两融资金占比也出现回落。2019 年 1 月 上旬,两融资金占比出现了短期上升,1 月 4 日到 1 月 9 日的两融资金占比达到阶段 性高点。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两融资金占比屡屡创阶段新高,且维持 了相当长时间的活跃状态,这一方面意味着市场的情绪在上升,两融资金的市场参与 度在提高,另一个方面,在比较长时间的市场下行之后,资金的获利需求增强、风险 偏好程度可能会提高,因此市场在资金层面具备了一轮上涨行情的条件。2) 2019 年 2 月中旬(因春节原因,当年 2 月 1 日之后的交易日即为 11 日)开始,两融 资金占比趋势提升,并在 3 月中旬见顶,这一段时间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反弹的阶段,指数层面基本上收复了 2018 年下半年的失地。在两融资金占比见顶之后,市场进入 了一个为期 2 旬不到的震荡期,进而加速冲顶。这段时间两融资金再度表现出相对克 制的特点。3) 2019 年 3 月底到 4 月底是 2019 上半年上涨行情的尾声,这个时间段两融资金占比 再度表现出了敏感度。在 3 月中下旬的降低之后,两融资金占比在 3 月 29 日到 4 月 2 日之间再度走强,踩准了加速冲顶阶段涨幅最高的几天。同时,4 月 9 日开始占比 幅度低于 0.2%,4 月 12 日低于 0.15%。考虑到市场在 4 月下旬开始进入下跌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融资金占比指标表现出了一定的领先性。2020 年市场有两轮规模行情,一是疫情冲击之后的市场脉冲,二是 6-7 月的行情。 2020 年的 2 月出现了疫情之后的脉冲式修复行情,这个阶段两融成交占比持续新高,在 2 月 25 日达到了最高值 0.32%,此后趋势下行。 在 6-7 月的行情中,两融成交占比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前瞻性,基本上保持了与市场同比 的节奏,但在接下来的回调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前瞻性。两融成交占比在 7 月之后趋势下行, 并从 9 月开始保持了低位水平的波动。市场在这个阶段进入了比较漫长的震荡行情。 在过去的一年中,即 2021 年 6 月到 2022 年 7 月,两融成交占比与市场走势出现了阶段 性背离,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了两融资金的敏感性特征。在 2021 年的 9 月中下旬,两融 资金占比从 0.2%左右的水平下滑到了 0.1%左右的水平,并一直维持低水平运转到 2021 年底。在两融成交占比指标下滑之后,市场以窄幅震荡为主。2022 年上半年前 4 个月以下跌行情为主,市场经历了 1 月、3 月上中旬、4 月中下旬三次 下行阶段,两融成交占比指标在这段时间保持着低位的运行,期间虽然有短暂的波动,但 没有形成明确的上升趋势。同时,在这段时间,两融成交占比有着追逐波动的特征,在市 场上涨或者下跌幅度较大之时,两融成交占比上升的可能性较高。例如在 2 月 14 日,两 融成交占比数值为 0.143%,成为阶段性的高点,当天 Wind 全 A 下跌 2.09%;在 3 月 15 日到 17 日,两融成交占比是阶段性高点,这三天 Wind 全 A 的涨跌幅分别为:-4.73%、 3.76%、1.84%。这段时间两融成交占比虽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数值,但对市场表现出了 比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两融资金已经在比较长的时间里维持了低位运转, 另一方面,在 1 月的下跌之后,虽然市场表现出了对疫情、国际局势的担忧反应,但两融资金背后的投资者仍然保持了相对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接下来两个月 得反弹起到了支撑的作用。2022 年 5 月到 6 月市场趋势反弹,这个阶段两融资金占比整体以趋势上行为主,但在 6 月底之后,两融资金占比出现了趋势下行的迹象。同时,在 5 月/6 月的反弹中,两融成交 占比并没有出现大幅的上升,其数值甚至没有达到 2021 年 9 月之前的水平,这意味着两 融资金对市场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2.2 全A换手率全 A 换手率是指全 A 成交额/全 A 流通市值,该指标权重目前仅次于融资成交占比,与创 业板指换手率相当。全 A 换手率衡量的是市场层面投资者参与的积极程度,一般来说,在 行情看好时,投资者参与的意愿会增强。相比于两融成交占比,全 A 换手率指标背后的投 资者是参与市场的全部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的行为构成了市场的波动,因此,全 A 换手率 指标的关注重点在于感知与观察,前瞻性的属性可能相对较弱。以 2014-2015 年行情为例。全 A 换手率在 2014 年 7 月之后逐步上升,同时,万得全 A 指数趋势向上,市场参与度上升。本轮上升过程在 8 月底第一次出现波动(8 月 29 日全 A 换手率跌破 1%),但很快就随着行情走强而再度攀升,9 月 2 日全 A 指数突破前高当日的 全 A 换手率达到了 1.6%。在下一轮调整,即 9 月 16 日,换手率不降反升,达到了阶段 性的高点 2.1%。指数下降而换手率大幅上升的情况意味着市场参与层面的情绪非常高涨。全 A 换手率在 2014 年 12 月上中旬出现了第一次高峰,结合当时的行情来看,这个时间 段市场处于一轮上升的结束阶段,此后到 2015 年 2 月,市场经历了约 3 个月的箱体震荡, 实现了筹码的充分换手。全 A 换手率的指标有两个特征,一是市场涨跌与换手率变动的关 系正常化,在大多数下跌的交易日,换手率环比会表现为下降,二是市场换手率整体下降, 一直到 2 月中旬,叠加临近春节的原因,市场换手率下降到接近前期低点的水平,这意味 着市场的换手情绪降低,市场在方向层面的共识逐渐趋于一致。2015 年春节之后换手率再度上升,并且出现了几个换手率高峰点,分别为 3 月 24 日(前 一日指数上涨 2.5%)、4 月 8 日与 9 日(指数两日回调,这是比较典型的越跌换手越高的 现象)、4 月 20 日(指数下跌 1.9%)、4 月 28 日(指数下跌 2.3%)、5 月 22 日至 6 月 8日(市场高速冲顶,十字星 K 线连续出现)。从高峰点的位置来看,在一轮典型的上升过 程中,高峰点往往会出现在下跌的交易日,这意味着即使调整但市场的情绪仍然火热。连 续的高峰点结合 K 线层面的连续十字星情况,可以认为随着获利效应的较弱,市场在消耗 方向层面的乐观情绪。2015 年 6 月 12 日高点之后,全 A 换手率整体趋势下行,基本与市场走势一致,但也在 6 月 29 日到 7 月 6 日之间出现逆势上升,这段时间市场下跌时市场参与情绪高昂,但 7 月 7 日、7 月 8 日连续两日的下跌(分别下跌 5.2%、7.7%)降低了市场的参与情绪,虽然 7 月 9 日开始进入了一个约 2 周的反弹,但市场参与的热度已经下降,换手率高点未能超过 抄底阶段的高点。此后市场下跌、换手率大幅上升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市场开始步入上 涨时换手率稍高、下跌时换手率稍低的正常节奏。2015 年 9 月 28 日到 30 日是换手率最低的时间段,一方面有市场下跌的影响,同时,也 有国庆假期的影响,一般来说,长假节前交投都相对寡淡。在 10 月长假之后全 A 换手率 稳步上升,同时,全 A 指数也步入了月线级别的反弹。这一轮反弹持续到 2015 年的年底, 期间全 A 换手率先于市场见顶,并且从 12 月开始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16 年 1 月出 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且在 1 月 7 日出现了 0.5%的换手率水平。在 2014/2015 年行情中,全 A 换手率与市场走势整体较为同比,但也阶段性出现背离的 情况,总的来说,全 A 换手率可以成为我们测试市场“温度”的“温度计”,从中可以看 到上涨前市场的酝酿、上涨时的热烈、高位震荡时的踌躇、下跌过程中的怀疑、下跌趋势 中的彷徨。2018/2019 年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期,全 A 换手率在 2018 年表现了下跌行情中市场 参与情绪的变化,在 2019 年上半年表现出了市场快速上行过程中情绪的变化。2018 年在经历了 1 月的趋势上涨行情之后,因中美贸易相关消息市场开始回调,2 月出 现了第一次急跌之后反弹的行情,同时,由于春节假期的存在,市场有了更多的时间消化 信息、酝酿情绪。这个时间段的换手率仍然维持着相对比较高的水平,2 月上旬万得全 A 下跌约 10%,但全 A 换手率的均值为 1.1%,与 1 月基本持平。这意味着投资者参与市场 的积极程度仍然比较高,这一方面是受到 2017 年下半年、2018 年 1 月行情的趋势行情的 影响,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另一方面,2 月的下跌在较大程度上是受中美贸易相关消息影响,投资者并没有应对类似情况的经验,同时,“供给侧”改革的效力开始现象,基本面 层面偏利好,市场预期仍然处于高位。综合多方面的因素,2018 年春节后的全 A 换手率 迅速回升,市场也出现了为期约 3 周的反弹,一直到 3 月 23 日出现单日大幅下跌。3 月 23 日全 A 换手率达到了 1.5%,创阶段性新高,一般来说,市场大跌时换手率都会上 升,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有一定的潜在的购买力量,下跌过程中的这 部分购买力量会得到实现,二是换手率以收盘价核算市值,而成交均价有较大可能是高于 收盘价的,因此,在实体阴线情况下,换手率会有因数值计算而出现的“虚高”。3 月 23 日是市场重要的支撑位置,部分潜在购买力量在这一天得到了实现,而此后到 5 月下旬之 间的箱体震荡逐渐消耗了这部分购买力量的耐心,市场换手率出现了趋势下滑,投资者参 与情绪逐步下降。2018 年 10 月到 11 月是市场比较活跃的阶段,全 A 换手率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 个时间段市场对于下跌的消化已经比较充分,十一假期之后的下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换手 率低位的特点,10 月 11 日跌破前期低点并形成低开低走且 K 线实体部分较长的特点,意 味着市场的潜在购买力量已经消耗殆尽,市场对负面因素充分反映。10 月 19 日的底部孕 线形态以及换手率回升意味着市场的卖出力量接近衰竭,新一轮行情蓄势待发。履霜坚冰 至,但春天也不会遥远,10 月 11 日的重要时点之后,市场冰封的状态在 10 月 19 日被打 破,从换手率的角度来讲,市场重新活跃意味着未来的行情已经孕育。2019 年行情启动初期出现了市场走势与换手率同步上升的情况,但 1 月中下旬即出现了 市场上涨而换手率下降的情况,这其中虽然有板块启动时点不一的原因,但同时也表现出 了卖出力量的疲弱。市场指数缓慢回升、换手率下跌到前期低点水平,市场上升所面临的 阻力似乎变得比较低。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2 月 1 日,当天全 A 指数上升 2.0%,而换手 率只有 0.7%,尚不及前一日。2019 年 3 月中旬换手率达到高点,而市场在下一轮调整之后冲顶,此后换手率于市场指 数均回调,换手率更是在 6 月下降到 2018 年的水平。2020 年到 2022 年的重点观察窗口期是 2020 年初的疫情冲击、2020 年 7 月前后、2021 年下半年、2022 年。 2020 年初疫情对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市场参与热度非常高,2 月日均换手率为 2.0%,此后 3、4 月的换手率趋于平淡,期间市场也出现了再度探底。5 月 25 日出现了换手率的 低点,当日为 1.0%,同时当日 K 线形态为连续三根阴线之后的窄幅十字星,这意味着市 场短期的卖出力量在释放之后减弱,同样,低换手率意味着购买力量同样比较弱,这意味 着左侧的交易者在 2 月以来的行情中参与热情降低,趋势交易者的力量有可能在未来成为 主导。2020 年 6 月开始进入趋势行情,换手率再度走高,并且在 7 月 7 日达到最高点, 此后换手率趋势性下滑,并在 9 月达到了低点。2021 年下半年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全 A 换手率维持了比较长时间的高水平运转,同时, 市场指数水平维持略微向上的箱体震荡,这段时间的高换手有着多种因素,其中比较重要 的是量化工具的使用,震荡策略逐渐成为主流,而较高频率的低买高卖逐渐耗尽市场的动 能,在 9 月下旬之后,市场换手率快速下滑,虽然这个时间段市场仍然维持着之前的箱体 趋势,但震荡策略获利效应的减弱驱使部分资金离开市场,进而导致了在箱体的下边缘支 撑力量越来越弱的结果,这种情况导致如果出现了实质性的跌破,市场能够获得的支撑力 量会比较少。2022 年初开始市场步入调整节奏,同时可以观察到在市场下行的交易日中, 换手率层面表现出来的投资者情绪都比较克制,这与 2021 年下半年的情况不同,意味着 市场的潜在购买力量在减弱。2022 年 5 月 9 日是阶段性的换手率低点,当天换手率为 1.1%,这个时点是本轮反弹的重 要时点,极致的低换手意味着市场买卖力量到了临界点。2022 年 5 月、6 月换手率整体 趋势向上,在 6 月 15 日达到阶段性的高点,此后有向下趋势。从纵向对比的角度来讲,6 月的换手率高位水平在历史视角上仍然是比较低的。2.3 创业板换手率相比于全 A 换手率,创业板换手率有着风格特征,该指标为创业板指成交额与创业板指流 通市值的比值。由于创业板指相较全 A 来说有着换手率、投资者结构方面的差异,因此, 在全 A 换手率之外再使用创业板换手率指标能够有效增强情绪指数的对市场的刻画能力。 从 2019 年之后的情况来看,可以以 2021 年 1 月为分界点,将创业板换手率分为前后两 个阶段,2019 与 2020 年,创业板换手率波动大、比例高,同时高点的数值非常高,在 10%以上。2021 年之后,创业板换手率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区间,同时,创业板指 也越过高位区间,特别是在 2022 年,整体下跌幅度较大。2.4 北向资金增长率北向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外资对市场的参与情况,本报告使用当日北向资金成交额相 对上一个交易日的变化幅度作为指标的值,北向资金因其数据披露的及时性、方向性,目 前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指标之一。 以 2022 年为例,北向资金增长率指标出现极值的情况,大多体现出了一定的关注价值。 例如 3 月 15 日,万得全 A 单日下跌 4.8%,而北向资金成交额当日上涨幅度为阶段高点, 此后市场出现小幅反弹。例如 5 月 20 日、5 月 31 日、6 月 10 日,在 5 月、6 月的反弹 行情中,北向资金增长率多次出现高点。2.5 期指成交增长率期指成交增长率是情绪指标体系中“量”方面最后一个指标,衡量的是期货市场参与者对 A 股的参与情绪,使用当日沪深 300 指数期货成交量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沪深 300 指数期货 成交量的变化幅度作为指标值。以 2022 年为例,从期指成交的角度来看,期指成交从 3 月之后明显活跃,成交额的两个 极值点出现在 3 月 16 日与 6 月 15 日,前一个时点是 3 月 15 日大跌之后的反弹开始,后 一个时点是 5 月 6 月反弹行情接近尾声的重要时点。2.6 RSI-30D在“量”的 5 个指标之后,价的方面选择沪深 300 指数的 30 天 RSI 指数值、Wind 全 A 每日涨停个股数量作为衡量指标。 以 2022 年为例,沪深 300 的 RSI30D 指数与行情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确,在 5 月反弹行情 开始之前,RSI30D指数基本上处于0.55以下水平,且在5月初出现了一些非常低的位置, 从 5 月中开始,RSI30D 指数趋势向上,并且在 6 月底出现高点。2.7 涨停股数量涨停股数量衡量的是市场上情绪的“极致”表达,该指标的上升往往意味着市场出现了浓 厚的看多情绪。以 2022 年为例,涨停股数量在 4 月 29 日达到峰值,此后市场步入了为期两个月的反弹行情。2.8 卖方盈利预期修正卖方盈利预期修正是基本面方面的指标,表现的是一致预期层面对市场的倾向,该指标如 果上升,则意味着市场对未来盈利的一致预期上升。三、A股市场情绪指数的应用策略3.1 市场情绪指数与市场走势以上 8 个对于 A 股市场走势具有预测意义的各项指标,合成了市场情绪指数。该指数位于 0-100 区间,反映了 2013 年以来 A 股市场投资者情绪的波动。通过滚动分位数的大小来 对情绪指数进行划分,情绪指数如果高于某一特定的分位数,则说明投资者的情绪越乐观, 反之如果情绪指数低于某一特定的分位数,则说明投资者的情绪较为悲观。市场情绪指数 变化对于 A 股未来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性,通常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同。分阶段来看,在 2015 年中当情绪指数达到接近 90 后,情绪指数一路下跌至 35 以下,投 资者情绪不高,万得全 A 股同步下行。2015 年下半年情绪指数跌至 35 以下后迎来一波反 弹,同时市场也迎来反弹,从 3500 点涨至 2015 年末的 5000 点。2016 年年初由于 1 月 4 日和 1 月 7 日两次触发股市熔断机制,投资者们恐慌情绪蔓延, 市场情绪指数一路下行跌至 25 点左右,同时导致 1-2 月份股市大幅下行。2 月中旬情绪 指数有一定的回升,伴随着市场的回升,2016-2017 年市场处于温和回升状态。2018 年年初,情绪指数在 20 点至 30 点之间维持了一段波动的时间,并随后一路跌至 10 点左右,全年的情绪指数平均值在 20 点左右。伴随着低迷的情绪,股市也持续熊市状态。2019 年年初情绪指数从 10 点左右迅速上升至 60 点附近,同时市场迎来一波上涨,随后 在三月初的时候情绪指数开始下降,但基本都维持在 20 以上,市场温和回升。2020 年初虽然短暂受疫情影响,但由于控制良好,2 月份市场情绪持续上升,随后 3-4 月份出现回调,情绪指数有所下降,但从 5 月份开始情绪指数不断上升伴随着市场快速上 涨,此后股市基本维持高位。3.2 市场情绪指数的策略应用与实践为了检验市场情绪指数对于择时投资的作用,我们简单使用仓位策略进行检验。以万得全A 指数作为投资标的,我们根据市场所处的阶段和情绪指数变动发出空仓和满仓信号。空 仓时全部持有现金,满仓时全部持有万得全 A 指数,现金和指数总和作为投资者情绪投资 组合,通过比较该投资组合与原始万得全 A 指数的收益表现进行情绪指数的检验。情绪指 数的策略应用可以分为逃顶、抄底和变盘三大策略。具体仓位控制如下:逃顶策略:情绪指数过于高涨可能预示着行情已经达到高顶,未来行情即将迎来下跌反转, 因此将情绪高位(处于过去两年情绪指数 90%分位数以上)后 30 天视为危险期,危险期 内情绪指数快速下降(低于 5 日均线减 2 倍标准差或者单日下降超过 5)发出空仓信号; 当情绪指数向上突破 5 日均线加 2 倍标准差,则发出满仓信号。抄底策略:情绪指数在低谷意味着市场可能已经充分出清,即将迎来反弹,因此情绪指数 从情绪低位(处于过去两年情绪指数 10%分位数以下)上穿过去两年情绪指数 10%分位 数的值时发出满仓信号;当情绪指数下穿过去两年情绪指数 10%分位数的值时发出空仓信 号。变盘策略:在情绪指数非极端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市场行情进行解读。我们按照半年线和年 线划分行情,万得全 A 指数高于半年线且高于年线时为牛市,介于半年线和年线之间为震 荡市,同时低于年线和半年线为熊市,在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判断依据发出不同信号。我们从 2015 年起至 2021 年末就行情绪指数的回测,并统计了万得全 A 与情绪组合的收 益: 我们以 2015 年第一个交易日为基准,设初始投入情绪组合和万得全 A 指数组合的资金均 为 100,测试情绪组合在 2015-2021 年的表现。图中灰色的区域代表满仓,白色的区域代 表空仓。我们标识了持续时间较长且较重要的信号,红色和绿色分别表示满仓和空仓信号, 三角形、圆形、方形分别表示逃顶、抄底以及变盘策略。我们统计了在发出的每个信号点之间万得全 A 的表现,上表中信号 1 代表满仓 ,信号 0 代表空仓,上表显示了这些信号发出后市场的情况,可以看到空仓信号后全 A 指数基本有 较大幅度下降,而满仓信号后市场大多数情况下有所上涨,说明空仓和满仓信号基本准确, 能有效用于择时投资。 分年度看,以上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回报,情绪组合跑赢了原始万得全 A 指数,并且回撤更 小。回测结果表明,从 2015-2021 年基于情绪指数的仓位策略累计收益率为 407.00%, 年化收益率达 26.87%,优于原始标的万得全 A 指数,万得全 A 累计收益率 61.97%,年 化收益率为 7.32%。(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彬哥看盘3.17收盘:急跌慢涨的好处虽然说周二市场尾盘反弹,虽然说欧美股指隔夜是涨多跌少,处于一个普涨的格局,但是A股依然是跳空低开,指数低开后迅速拉升,创业板走势明显好于主板,沪指由于机构抱团股的继续杀跌其走势明显弱于创业板,午后市场维持一个涨跌两难的局面,指数最终也是涨跌互相收盘,日线收十字星,我们该如何看待市场的这种纠结行情?指数涨跌互相收盘,上涨的板块家数明显多于了下跌的板块家数,但是涨幅在1%之上的家数则是相比较于昨日减少,也达到了150家左右,农林牧渔、乡村振兴和氟化工等概念等全天领涨;固态电池、操作系统和磷酸铁锂等板块相对较好;垃圾发电、电热供应和银行等板块则是下跌,银行板块的杀跌是今天沪指弱势的一个关键因素。趋势上指数今天走势是一个探底回升的行情,指数继续着慢涨的修复性行情,沪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出下影线,同时5日线开始金叉10日线,创业板的走势则是相对弱些,创业板则是收复了5日线,不过和沪指站上半年线相比,目前距离半年线较远,这说明市场短期的反弹依然是任重道远。盘面上看,今天指数小涨,北上资金相对净流入的额度明显减少,沪指更是呈现出一个净流出的结果,而南下资金则是全线净流入,科技股出现企稳,碳中和概念则是全线杀跌,个股的轮动非常明显,盘面上看科技股的反弹无疑是个好消息。从今天整个市场的表现看,大盘的走势是一个典型的急跌慢涨的局面,对于市场的这种急跌慢涨,其实是非常有利于指数筑底的,更有利于投资者在市场的这种波动中寻找到合适的个股进行布局,彬哥一直认为市场只有当科技股启动才是真正的做到了科技强国,靠白酒来维持市场的市值,无疑是一大笑话。严重声明:拒绝抄袭,拒绝谩骂,拒绝转载。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笔者分析也仅仅是一个参考,不作为你买卖的依据,文中个股不作为买卖依据,仅仅是研究所用,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2021年03月17日 15:02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702)
收藏
回复(0)
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克服股票下跌的恐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