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画?

中国的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浩瀚,是可以从许多痕迹当中考量的。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对历史给人们留下的印记进行研究时,往往能够发现一些那些古人们独特的思想和许多令现代人们十分惊奇的做法。在这种“印记”中,墓穴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大的陵墓——诸如秦始皇陵,创造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奇迹,而小的陵墓——诸如山西所出土的一个“八角古墓”,其中的壁画同样引发了人们激烈的思考和讨论。按理来说,墓中的壁画应当是对墓主人生前的一些行为的记载,所以应当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才对。可是,当专家们将这一“八角古墓”的壁画进行翻译之后,网友们竟然都对壁画内容做出了同一个反应。那就是认为墓主人“没有人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01 山西出土的“八角古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个壁画的载体,也就是古墓本身。在对历史进行挖掘的过程当中,古墓向来是一个重点,而从人们有意识地对古墓进行探索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发现了许多颇具特色的古墓。很显然,山西所出土的这一“八角古墓”也是其中之一。其为什么被称作是“八角”呢?这与古墓的形状有关。1990年5月,山西省汾阳县博物院接到一个电话。在汾阳高级护理学校扩建翻新的过程中,施工队刚开工不久,便挖到了一座古代砖室墓。当墓室被挖开以后,专家们发现其所呈现的是一种八角塔形的结构,所以便简单地用其外形来为其取了这个名字。在进行一定的研究之后,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的主人应当是普通人,并不是历史上哪个可以叫得上名号的人物。可是,根据墓穴的修建材料以及一些陪葬品的品级,不难看出,这位墓主人虽然是平民,却出身于一户富裕的人家当中。当专家们收获了这些信息之后,他们便继续向前探索,并且在墓穴里面发现了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形态各异,墓顶画的是日月星空,正北面刻的是夫妻牌位,其他的墓壁上则全部都是墓主人以及其家人们一同生活的场景。除了这些“正常”的壁画以外,让专家们感到十分震惊的是。在墓穴当中,竟然还存在着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与其他的壁画都没有什么关联的壁画。这幅壁画的内容是什么呢?专家在仔细研究一番之后,发现壁画上面画着一个怀中抱着婴儿的女人和一个正在掘地的男人。男人看起来并不是在干农活,而更像是在从地上挖一个深坑。那么,他为什么要挖坑呢?这幅壁画又说明了什么呢?在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充分地研究之后,他们有理由怀疑,这幅壁画讲述的,是一对夫妻要将他们的孩子活埋的故事!02 埋儿奉母的典故这一壁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晋朝的一个“埋儿奉母”的典故。相传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作郭巨的男人,因为十分孝顺而远近闻名。他的家里有一位自己的母亲,还有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吃饱,所以母亲常常将自己的那一份口粮节省出来,给她最为疼爱的孙儿吃。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忍受饥饿的痛苦,这让孝顺的郭巨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开始产生了一种“是自己的孩子拖累了母亲”的心理。在和妻子商量之后,他挖了个坑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活埋,以此来节省出母亲吃的那份口粮。典故的最后,郭巨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所以在挖坑的时候让郭巨挖到了一坛黄金,让郭巨一家摆脱了贫困,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内容上看,壁画当中的描述和这一典故简直是如出一辙。虽然墓主人不见得真的做出了同样的事情,但是其必定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这样去做。因为在重视孝道的古代,“尊老”往往比“爱幼”要重要得多。“埋儿奉母”作为代表着孝道的典故被刻在了墓穴当中,其中一定蕴含着墓主人对后世的叮嘱,希望后人们能够同样做到孝敬长辈。03 网友评价:没有人性可惜,在现代社会当中,没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孝顺的表现。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网友都认为这样做是一种盲目的愚孝,将自己的亲生孩子活埋更是一种没有人性的行为。正所谓“虎毒不食子”,想要体现出自己的孝顺,明明有很多其他的行为可以去选择,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的孩子活埋呢?郭巨的理由是不忍心看母亲为了孩子忍受饥饿,那么难道他就不能想到其他的办法让母亲吃饱饭吗?况且,当母亲知道自己的口粮是自己最爱的孙儿失去生命才得到的,她的心里会好受吗?母亲会不会因为过于挂念孩子,而始终生活在消极的情绪当中呢?所以说,孝顺一词,需要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孝顺不应当是盲目的、失去理智的,而应当是真心地惦记着父母和其他长辈,不仅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还要用心去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孩子的爱。试想一下,对于将“埋儿奉母”刻在墓穴里的墓主人来说,倘若他们真的能够看见的话。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后代们用活埋孩子的方式来满足长辈,以求全了他们心中的“孝道”,还是愿意看见后代们一家人平平淡淡。虽然生活中多有磨难,但是长辈们能够得到子女陪伴,孩子们承欢膝下呢?毫无疑问,在现代人的观念当中,后者才是真正的孝顺,而作为历史典故的前者,在现代人眼中是荒谬的,是没有人性的,是彻彻底底的愚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幅画怎么涂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