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告中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南威软件(603636)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概述  公司是全国政务服务龙头企业,行业领先的社会治理科技公司,聚焦发展数字政府的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主营业务,深化发展社会运营服务。2021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市场竞争态势加剧,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中长期研发技术规划,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孵化新技术、新产品,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商业模式持续纵深迭代,数字化经营改革稳步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有效,充分诠释了诚信、担当、高效、创新的南威精神。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71,633.35万元,同比上涨11.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48.34万元,同比下降43.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26.47万元,同比下降59.02%;公司项目回款额13.06亿元,同比增长4.72%;新增合同金额13.35亿元,同比下降22.72%;新增中标项目金额13.83亿元,同比下降20.91%。  2021年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政府的工作重心、时间与精力以及大量财政投资,都向疫情防控及相关工作倾斜,导致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金额减少或进度放缓,公司较多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签订及验收时间滞后。此外,公司以终验法确认收入,项目订单的交付周期平均约为10个月,即2021年确认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2020年的项目订单,因此相对于2020年,2021年公司业绩受疫情的影响更大。二是信创项目的影响。国家信创替代政策要求在3年内(2020-2022)实现政府机关单位的信息化系统信创替代,因此近三年政府较多的信息化投入都集中于信创产品的采购,而信创替代工程主要集中在PC终端、服务器、办公软件、应用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性、通用性等产品。国家对于信创产品价格均有统一目录指导,各厂商为了实现市场布局,竞争激烈,公司作为信创集成商深度参与其中,受整个市场环境影响,利润空间较小。公司2021年确认验收的项目有将近30%为信创项目,直接导致2021年项目毛利下降。三是产品化转型,研发投入加大。公司深耕数字政府领域20年,为更好地服务于政府,适应全国性市场的发展,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转变项目型的商业模式,自2021年起,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从项目型向产品型,从工程向服务+,从交付到订阅的转型,同时寻求外部技术资源赋能,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在研发投入与外部高端科研技术资源整合方面成本增加较多,导致利润下降。四是全国性市场布局加大,增加销售成本。2021年,公司加大了全国性市场的投入,特别是北京总部的建设及人才引进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公司北部、中部、西部的市场布局也随之扩大。经过2021年的市场战略布局,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合同金额2.33亿元,同比增长232.81%;新增中标项目金额6.03亿元,同比增长223.14%,订单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北部大区。  上述原因导致公司2021年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出现下滑,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产品化转型与全国市场布局是公司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在未来的几年内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发展动力。目前全国市场布局与北京总部的投入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是公司全国性销售体系建设的必要举措。产品化转型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转型的关键举措,成效必定会在后续的经营中显现出来。因疫情而导致的政府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减少与放缓是临时性、阶段性的,并且从疫情爆发以来更是使国家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迫切与更明确的需求。公司总结疫情防控的需求,研发出一系列的防疫产品,并结合平时、战时的社会治理需要以及公司在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社会运营服务等主营业务领域的产品,进一步升级形成“一网统管”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精准对接并满足数字政府的重点需求,为公司未来数字政府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撑。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国办发〔2022〕3号)、2022年4月19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电子身份证、数字人民币相关政策,可以预期数字政府的建设必将是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资的建设热点,为公司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重点完成工作如下:  1、聚焦重点产业,主要业务取得长足发展,重点产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在2021年继续聚焦重点产业,紧跟国家战略,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  在政务服务方面,持续丰富中台业务能力,有力支撑一体化新场景打造,围绕政务服务“新要求、精服务、深管理”的改革要求,对中台能力不断进行优化提升。深化一体化应用,完成了“一件事”、“跨省通办”产品,助力政务服务改革,已实际应用于河南省级、郑州、佛山等区域标杆项目。研发数字参谋、数字看板,为各级政数局管理者全面掌握政务服务运行动态提供支撑。区块链证照通产品围绕中台战略,基于核心能力对现有证照信息化平台进行了轻量化改造,形成以中台能力为核心,重能力、轻应用的新产品体系。同时围绕推进电子证照深化应用的目标,在政务服务场景之外持续探索以身份证电子证照为核心的证照社会化应用场景,在多个省份打造在酒店扫码入住、网吧上网登记、电子驾照等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  在公共安全方面,把握政策趋势,持续研究公安大数据集成、传输、治理、服务体系,研发凌云智搜通用警务应用产品,创新开发智慧内保、娱乐特业、反诈预警劝阻等业务警种实战产品;借力清华大学-南威软件数字治理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深化开发形成多芯片适配、多算法融合、多场景应用的人像与视频结构化识别算法以及相应的软硬件一体化应用盒子“美格”;深入新警综平台管理与服务研究,落地“i闽警”,作为福建省2021年省市共建重大项目在数字中国峰会展示,同时基于新警综构建对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等业务工作的服务支撑,研发智慧执法办案中心智能管理与智慧派出所等产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作,与福建警察学院联合成立“智慧警务联合研究中心”,并加盟福建省“社会治安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双方在教育教学课程、共性技术体系、集成应用创新等方向开展深度研究。2021年公司建设的泉州“E通政法”平台得到高度认可,2021年11月中央政法委发文号召借鉴泉州经验,人民日报法治头条、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福建法院清风系统,多地高院均到福建参观考察,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教育整顿办、中央第八督导组的肯定并在全国大力推广。  在城市管理方面,持续发挥“一网统管”在城市治理的核心作用,继续打磨沉淀行业核心产品,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完成了智慧社区、房屋建筑安全防控云平台、智慧城管物联通管理平台和智慧停车大脑四个产品的研发,延伸行业治理能力;并将三个产品成功应用于丰泽、德阳、漯河、绵竹等区域项目,形成成熟案例建设与运营经验,为“样板突破、示范带动”的市场发展策略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社会服务方面,以城市通服务入口为载体,打造“一码通城”服务体系,汇聚政府和社会的服务资源,形成城市服务应用生态;成功落地南阳宛快办、西咸新区城市通、青岛一码通、太仓太融e、漯河智慧社区、泉港智慧停车等项目,打通城市居民生活、企业活动、政府管理之间的服务,统一城市入口服务,为城市公民、企业提供便捷的“掌上”服务;同时通过运营,盘活了项目所在城市服务资源,引入更多的内容提供方、服务提供方,让平台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2、完善研发体系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产品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产品研发,研发投入总额16,789.18万元,同比增长33.11%,扎实推进技术研究工作,研发创新不断提速,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公司全面推广数字化研发管理平台,基本实现公司全部研发工作在线管理,是研发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建立技术共享对接机制,推进技术资源共享;构建技术组件库,沉淀通用组件。实施产品化转型重点行动方案,制定重点产品研发、研发机制、研发数字化管理等行动领域的三年行动规划。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突破底层核心技术瓶颈,2021年7月与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南威软件数字治理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发布11个产品以及由基础能力(物联感知、安全智能)、计算能力(云边融合、人工智能、数据智能)、呈现能力(移动互联)和专业能力(业务中枢、城市运营)形成的“4面8维”能力魔方架构。开展IPV6数据安全交换网关、密态数据检索技术研发与应用、人体动作智能识别等方面的深度技术迭代工作。  3、深化数字化经营改革,强化组织阵型,推动公司经营水平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数字化经营改革,完善机制、优化系统,巩固前期改革成效。完成了全国组织阵型的调整和优化,构建起全国六大行业业务群与六大区域业务群的矩阵管理体系。区域业务群组建本区内销售、售前及交付团队,专注市场拓展、项目落地;行业业务群专注产品研发、产品方案开发、产品售前支持、产品销售及交付工作。同时配套行业与区域协同机制,支撑行业与区域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筹建完成公司内部的“办事服务大厅”,实现内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提升公司经营效率。报告期内通过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公司经营分析的模块化、可视化。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把客户价值放在第一位”的经营理念,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4、强化品牌营销,深度捆绑生态合作伙伴,有效提升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品牌营销,与生态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有效提升了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在北京成功承办“数字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升级高峰论坛”,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受邀参加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入选峰会205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公司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获得了社会及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公司董事长吴志雄被授予“第十八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福建省优秀民营企业家”、“2020年中国软件行业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子公司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福建威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评“2021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凭借在信息技术领域突出的发展潜力,分别入选“未来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政务监管平台”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鲲鹏赛道二等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公司在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及诚信经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认可与肯定。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与生态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与中电科、华为、阿里等生态伙伴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生态合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5、强化顶层设计,谋划长远发展,完成并发布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发展,跨入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全新发展阶段,更是抢抓机遇,转型攻坚,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性、前瞻性、指导性作用,确保公司战略与国家政策一脉相承,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2025战略规划的全面复盘,重新梳理各业务版块战略规划内容,经过管理层的多次商讨、论证,明确公司发展思路与目标,细化战略工作要点与发展措施,强化顶层设计,谋划长远发展,发布了《南威软件“十四五”战略规划》。  6、推进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建党100周年契机,围绕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做实做深。公司非公党建展览馆获评“泉州市非公企业党建融入公司治理示范点”和“泉州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作为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参与福建省委网信办和泉州市委网信办开展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并作为泉州互联网企业代表发言;承办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以党的建设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委的红色引擎作用。  1、与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南威软件数字治理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南威软件数字治理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南威联研中心”)于2021年7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清华-南威联研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南威软件在数字治理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通过与清华大学的资源整合全面升级了南威软件平台化能力和被集成能力,深度淬炼南威软件的算法智能、数据智能、安全智能和行业智能等中枢化能力,生成可持续创新、可建设运营、可复制推广的增强范式,构成紧密的“投、研、产、融”新型生态关系,赋能政府数字化改革、基层数字治理、城市数字孪生建设,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双方确定在可信互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基础软件、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治理等六个方面开展联合技术研究,发布房屋建筑体征传感器、房屋建筑安全监测边缘计算盒、房屋建筑安全防控云平台、星罗人工智能基础平台、VAI视觉智算、EAI生态智算、海通数据流开发平台、凌云智搜、亲清企服通、IPV6网络安全数据交换工作站等联合研发创新产品。  公司以“清华-南威联研中心”作为支撑平台,发挥清华大学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将清华大学的基础技术融入到公司的场景与系统中,构建紧密合作关系,不断产出高质量成果,提升公司产品核心能力。  2、设立“南威联合创新中心”,攻关核心技术,沉淀新能力,打造产品新体系  为服务国家创新战略要求,抢抓新基建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公司整合内部行业优势研发资源,成立集团级“联合创新中心”。通过引进高资质、高学历的人才,组建了专业分工完整的研发团队,培养一批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开发能力的专业队伍。紧跟大数据、AI应用的前沿技术趋势,剖析产品技术痛点,深入研究攻关“数据流”、“数据计算”、“海量搜索引擎”、“多算法融合”、“算法调度引擎”等底层技术攻关,创新架构设计,沉淀核心技术新能力。研发苍穹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系列,完成了视频中台技术的自主化研发,掌握视图解析全栈技术,打造了全新的技术底座。基于产品的研发成果,与公司各行业子公司团队紧密协作,完成重大项目、重大客户、重大课题的技术攻关和技术保障任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  报告期内,在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方面,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对于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2021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此外,国务院办公厅也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1〕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21〕105号)等多个文件推动各项工作具体落地实施。从发文内容来看,“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好差评”、“一证通办”等依旧是高频词汇,从各个省市的具体落地实践来看,“不见面办成事、最多跑一次快办事”、“扫码办事”、“一件事”主题服务集成等重点工作还在不断进行场景化探索和应用深化。  “平安中国”建设同样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城市建设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核心系统,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必备要素,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意义重大”。“平安中国”建设与每一个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息息相关,城市公共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底线需求,关系到城市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关系到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建设方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已成为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根据公安政法部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有关政策和技术的要求,以技术自主可控为基本要求,深度聚焦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数据治理核心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公共安全解决方案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推动公共安全板块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城市管理方面,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2021年12月发布的数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随着国家级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政府文件下发,各地开始涌现出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建设需求广泛分布于各个政府部门,如城市治理、城市管理、城市服务、民生服务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会。公司设立“城市管理”业务板块,致力于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数字化和民生服务现代化。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社区建设。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建设数字中国”的工作部署,为各省市数字化建设“划重点”,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数字化建设的主基调。至此,从国家层面初步明确了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的政策导向。2021年4月13日,《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重点领域终端系统。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拓展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部分省市政府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广东、重庆、山西、河南、江西、青海等省份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如广东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省市两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对接联通,扩大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实施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政务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紧跟国家政策对政务服务改革的要求,专注于数字政府领域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的战略定位,持续巩固在政务服务领域的优势地位,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全新的体验和高品质服务。公司积极参与制定数字政府行业相关标准与顶层规划设计,主导及参与编制了国家11个部委、53份电子证照标准;“区块链示范应用-南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照应用项目”获得福建省发改委省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参与浙江省档案馆关于国家档案局《政务大数据归档与管理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成果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公司互联网+政务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案例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256个地市,直接服务公务人员超1000万人、企业超500万家、社会公众超3亿人。  报告期内,政务服务业务的主要产品发展情况如下:  1、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一网通办”,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从方便公众企业办事、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围绕整体智治、制度重塑、数字赋能等方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推进跨省通办业务的指导意见,推进政务服务全面融合发展、服务便捷化、办理协同化。基于平台化、中台化的设计思维,以不同场景视角为切入点不断进行业务细分优化,持续丰富业务中台能力;以深化“一件事”改革,打造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场景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新场景支撑能力。推动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平台深化健全、业务全线融合、数据有序共享和流程优化再造。目前已应用于河南、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市的城市大脑、政务服务一体化、i城市等各类项目,实现了“掌上办”、“刷脸办”、“秒批秒办”和“零跑动”等“放管服”深化改革中的办事服务事项。  2、区块链电子证照  区块链电子证照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电子证照的信任体系,为政府、公众提供电子证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存证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区块链电子证照围绕“一网通办”与“社会化应用”场景,持续沉淀、强化产品能力,形成包含一码通办、证照纠错、跨区域用证、证照数据分析、证照共享能力等证照核心能力的证照能力中心。同时优化现有的证照链、审批链应用模式,形成政务服务区块链应用解决方案,作为政务服务产品线的链信任核心。结合优化营商环境、跨省通办、掌上办、一次办等场景,持续探索证照应用模式,将“证照码”提升为“政务一码通”,提供更便捷的用证模式,支持企业、个人证照委托、授权用证等场景。针对证照社会化应用,公司积极创新电子身份证证照码在各类社会生活场景中“一码通”应用模式,在多个省份打造酒店扫码入住、网吧上网登记等证照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公司的区块链电子证照产品已覆盖国家药监总局、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多个部委;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北省、宁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等9个省级平台以及覆盖22个省份的60多个地市级平台。报告期内,由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19-2020年度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评价结果中,公司设立的福建省电子证照泛在共享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以97分的高分获得优秀等级(http://fgw.fujian.gov.cn/zfxxgkz/zfxxgkm/yzdgkdqtxx/202106/t20210607_5611308.htm)。福建省电子证照泛在共享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发挥中心在业务实践积累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推动福建省电子证照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深入应用;同时构建跨区域电子证照交叉认证和共享平台,解决跨区域、异构电子证照的互认与共享难题,为全国电子证照的建设与实施、解决全国跨区域的证照共享提供经验参考和模式借鉴;为行业带来的作用体现为:一是推动电子证照制证、验证、共享技术的发展,加快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的规范与推广,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二是通过对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的研究形成行业标准规范,指导全国各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全国电子证照的共享与应用,解决全国跨区域网上全流程办事的难题。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名称、版式和内容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现更多电子证照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应用,国办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高频使用电子证照标准化工作方案》。方案指出,为切实发挥全国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在利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好地保障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围绕一批全国使用频率高、业务关联性强的基础证照开展行业电子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应用。公司持续参与行业顶层设计、推动行业发展,在行业证照标准编制参与方面,2021年主导编制了国家11个部委、53份电子证照标准(其中国家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评审、2021年发布的7个;2021年新编工程标准31个;部委行业标准15个)。报告期内参与了《政务区块链建设指南白皮书》的编制,推广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公司建设的泉州证照链项目入选白皮书案例。  未来,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公司将持续聚焦国家政策在惠企利民方面的要求,围绕“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要求,做好电子证照应用与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持续围绕政务服务侧应用、社会侧应用的多样化需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种渠道的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应用。  3、信创政务软件产品  公司于2011年起战略布局信创领域自主产品研发,2015年经福建省科技厅批准设立了福建省唯一的省级信创重点实验室,全面开展信创软件产品研发和适配技术研究,主动参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评测,积极打造全方位、全技术栈的信创技术合作生态;同时公司战略投资人大金仓、北京友虹科技等基础软件企业,为信创的长远发展布局。公司创新打造信创云协同办公平台、信创政务服务平台、信创政务监管平台等系列软件产品,并在福建、陕西、四川、新疆、海南、甘肃等多个省份广泛应用。公司信创云协同办公平台,基于多租户的应用模式,建设涵盖办文、办会、办刊、值班、督查、采编等业务应用,为租户提供标准统一的通用应用;提供统一的部门间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任务协作等业务场景功能,满足多部门跨地区联合办公的业务需求;全面兼容适配国产化和非国产化的混合环境,并结合自主可控技术、安全可靠软硬件设备,构建政府内部和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和互动的应用体系,为政府部门建立集一体化办公、信息资源共享、政务监督管理于一身的覆盖多级行政单位的一体化办公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承建的“福建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是全国首创基于全信创环境及统一移动底座,五级一体的省域协同办公平台。以其“建设一体化、业务融合化、办公协同化、应用智能化、平台生态化、环境信创化”六大核心优势,助力打造“马上就办”的数字福建品牌,树立福建省党政机关内部“对内好办文”的标杆。凭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先进性、行业示范性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技术创新应用协作组主办的“2021年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优秀实践案例”,其中福建省政务移动办公统一平台——闽政通办公APP荣获2021数字政府卓越成就奖。  4、大数据治理产品  公司致力于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治理平台,产品区别于传统的数据中台和智慧应用系统,提供了数据的智能调度、智能筛选、供需精准匹配、智能建模等自适应能力,使数据中台具备智能治理能力,打造数字政府、城市智脑等数据+行业应用的服务模式。公司大数据治理产品主要服务于政府各数据管理单位,为其提供“数”“业”一体化的大数据自动治理、自助管理及赋能服务。加强政府单位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运营工作有序长效开展。大数据治理产品是数字政府实施大数据+AI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数据价值转变、数字化转型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力提升数据资产价值和质量,满足了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治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需求。公司以公共数据一体化服务产品为基础构建的福州、贵阳、深圳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屡获大奖,三座城市在2021上半年中国开放数林标杆城市排名分列第3、4、6名。  5、营商通企业服务平台  营商通企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聚焦政府资源,掌握企业经营现状,以数据为驱动,构建政府与企业新型政商关系”,把政府涉企政策数字化、企业信息标签化、企业诉求标准化,以小切口布局大场景,以数据透视经济现状、把握经济脉搏、科学指导和辅助决策,全面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平台运用大数据、AI智能算法、沙盘推演等先进技术,打造了政策服务、资金扶持、资金监管、企业画像、企业诉求、企业合规、产业服务、人才服务、投融平台、资源数字化等十大应用场景,让惠企服务更全面、更高效。2021年10月,公司承建的“宝安区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发布启用;11月30日,国办印发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将该案例作为全国示范案例进行推广。报告期内,该产品成功落地深圳宝安区,并在惠州仲恺、四川德阳、四川达州、河南信阳、河南骡河等十余个城市推广。  6、智慧发改产品  公司智慧发改一体化平台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智慧发改”建设规划(2021-2025)》的顶层设计要求,围绕数据大融合、过程全程管、分析更智能、决策更精准四大总体目标,构建“智慧投资、智慧融资、智慧分析、智慧决策、智慧服务”核心应用场景,促进投资深化改革、宏观调控科学精准、产业发展布局合理、营商环境公平有序。  7、监督监管产品  公司专注政府政务监管与纪委大数据监督业务,研发了“互联网+监督”、“大数据纪检监督”、“国资国企在线监管”、“互联网+监管”等监督监管产品,全面支持政府监督领域的业务应用,实现在“互联网+监管”、市场监管、国资国企监管、绩效评估、专项监督等不同领域的监督体系构建。  8、智慧大厅和终端产品  公司不断钻研AI技术,研发了政务服务一体机、窗口证照输入仪、智能填表机、智能打印柜、评标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大厅、智慧社区等领域。公司围绕“智”、“集”、“管”、“服”、“效”的理念,研发了集智慧办理、高效设备监管、大厅一体化管理、效能监管于一体的政府智慧大厅管理平台。  (二)公共安全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公安大数据专家,以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为核心,聚焦数据融合共享与集成创新应用,专注于智能感知设备数据采集传输与治理、视频图像AI中台与数据中台、警务实战应用产品的研发,为智慧公安建设提供集实战警务、民生警务、规范警务、人文警务为一体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助推警务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截至目前,公司承建的项目覆盖中央到地方5级公安机关,直接服务地市级公安机关超30个、县级公安机关超100个、公安派出所超500个。  公司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核心软件产品如下:  1、公安数据中台  公司通过对数据采集、接入、传输、处理、组织、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公司公安数据中台与组件产品体系,建设大数据服务中心,为各类警务实战应用服务提供支撑。产品主要涵盖数据采集传输、数据治理、数据集成、数据跨网交换及数据服务(包含标签中心、关系中心、轨迹中心、布控预警中心)等软件平台,已在多地、多个层级公安机关应用推广。  2、视频中台  公司自主研发基于公安业务场景的人脸算法,打造集视频图像解析处理、多算法、多场景任务调度、多硬件算力管理、多厂家算法管理、统一服务接口等为一体的视频图像AI中台,融合6种人脸算法引擎,为公安大数据平台及各警种业务系统提供视频智能应用组件服务。该产品已在多地项目中实现了超10,000路视频接入。  3、新警综平台  新警综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推动信息化建设模式由传统的“竖井化、烟囱式”向“分层解耦、开放共享”转变,构建公安基层基础业务全覆盖、全流程的应用体系和知识图谱,提供场景化执法办案、社区警务、执法监督、信息采集等“一站式”智能应用支撑,实现大数据精准赋能。通过动态授权、业务鉴权等机制,将公安大数据平台的服务能力精准嵌入基层基础业务流程中,满足基层民警按需使用大数据的需求。  4、警务实战应用产品  公司根据国家市域社会治理建设特别是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基于警务实战业务需求,重点研发智慧内保、娱乐特种行业、地铁公交、社区安防管控等治安防控体系系列产品;同时,围绕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要求,创新研发反诈预警劝阻、智慧派出所综合应用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产品,并在多个层级公安机关成功落地。  5、智慧政法平台  在数字法治建设领域,公司以“深化社会治理,助力司法改革”为目标,专注政法委、检察院、法院等司法业务的应用研发与建设服务,打造了“智慧政法”、“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等系列解决方案。公司以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为核心,打通公、检、法、司间的数据壁垒,通过研发快速便捷、安全可靠的跨政法单位大数据平台,实现政法单位间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及数据融合。目前政法产品已覆盖山东、海南、福建、湖北、河南等多个省份、多个层级的政法部门。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的政策要求,公司以政务信息网为依托,以政法部门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建设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服务高效的智慧政法平台。智慧政法平台构建公、检、法、司、监狱间全数据、全流程、全协同数据共享的“非入侵式”网上办案平台与智能辅助办案平台,实现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打通网上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阳光司法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该产品已在山东、泉州等地落地实施。  (三)城市管理  公司以助力“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管理创新水平为目标,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政府管理职能,推动政府管理智能化运行,科技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履职能力,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提高政府各职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水平。公司城市管理系列产品形成了以“单聚焦,多场景,全行业”为发展主线,逐步构建起“一个数字底座、一个运营中心、N项专题应用”的一网统管城市治理体系。通过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在城市治理的核心作用,提升城市管理产品能力和综合集成能力,持续积累资产资源,为延伸赋能社会服务运营,扩展商业路径提供有力支撑。城市管理板块聚焦城市专题应用场景,打破城市管理行业领域、区域管理之间的“壁垒”,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管理应用场景融合创新,打造多元主体共建的城市场景应用。公司深入研究基层社会治理、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环保、应急等一系列城市管理专题,不断延伸行业治理能力,通过积累和打磨行业产品,如城市通、智慧停车、智慧社区、智慧城管等,打造网格视角下数字化赋能的城市管理体系。同时持续挖掘和探索跨协同的行业治理应用融合场景,延伸打造更多的行业精品应用,如一网统管、一码通城,推动行业治理的规模化、复用化、生态化建设。报告期内,城市管理板块获得实用新型、发明类别的专利5项,以及包括i泉州app、业主共治管理平台、红点智慧社区协同治理平台、路内运营管理平台系统、城市停车大脑系统等在内的软件著作权18项。  “一网统管”以“发现民生诉求和城市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为核心,重点围绕“要统管”、“能统管”两大重点述求,将城市精细化管理要素数据整合治理,形成数据资源一张网,同时,对各类管理和服务网格统一归并,形成管理服务一张网。针对各类民生诉求和城市事件,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力打造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的“1+1+N”的城市治理综合平台。通过一网统管来帮助城市治理者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应急指挥调度、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及处置,致力于助力各地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码通”作为城市服务统一入口,以公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以安全二维码为交互介质,整合城市数字化进程中已有移动优质二维码服务内容以及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以服务的移动化为抓手,聚合认证、支付、管理等功能,实现各类二维码的便捷管理,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的服务汇聚和服务融合,提供统一服务的移动化入口,构建市民和政府互联互通的沟通体系,使市民随时随地可以畅享智慧生活的便利。  “城市通”是城市服务的移动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汇聚政务、公安、交通、医疗、教育、社区、民生等惠民服务,打造城市级移动应用统一入口,由基础支撑平台等9大平台作为支撑,以N个标准规范,连接N个服务来为用户提供便民、惠民的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城市服务体系的移动化服务统一入口,汇聚城市政府和社会的服务资源,通过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城市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四)社会服务  近年来,全国多省市相继出台智慧城市发展顶层政策,推动了智慧城市快速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催生智慧城市运营行业的发展。2021年,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公司围绕服务社会的目标导向,基于“一城一码”的城市服务统一入口,形成“社区运营、园区运营、城市资源运营、数据运营”为主的四大类型核心场景,打造多种民生服务,如城市社区运营、城市停车运营、城市非机动车运营、校园安全服务、公共空间共享运营等场景,并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打通公民、企业在居住圈、工作圈、商业圈、生活圈之间的服务通道,实现城市居民、企业日常服务需求全领域覆盖,打造全城通的未来城市生活。社会运营服务打破智慧城市常见的“建设-交付”模式,通过“投资-建设-运营”打造“i公民+城市平台+运营”组成的城市运营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投资运营项目体系,为城市提供建设、运营、维护、升级、商业开发一体化的战略规划,持续长久地开发智慧城市的数据价值,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目的。  城市入口运营服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建设运营青岛一码通、i石狮、上杭办、太仓总入口、掌上南平、宛快办、i厦门、i丰泽、德阳市民通等城市入口项目,截止2021年累计总用户数1825.55万、发布服务数1966个,其中报告期内新增用户数1184.53万。停车运营服务方面,报告期内为漳州智慧停车、泉港智慧停车、永春智慧停车等项目提供建设运营及支撑服务,目前城市停车运营平台已累计接入过超10个城市及区县,汇聚近15万个停车泊位信息、超亿条过车数据。社区运营服务方面,平台产品已在泉州、漳州、德阳、漯河、厦门、武汉硚口等多个城市落地,并在泉州打造了“智慧丰泽-丰泽新村”、“智慧伍堡”、“德阳八角井智慧社区”等智慧社区标杆,同时积极探索更多市场运营模式与创新,包括小区业主共治运营与社区空间特许运营、社区公共账户运营等。非机动车运营服务方面,已在泉州、福州、琼海等地落地运营,实现超2万个物联网基站的部署,覆盖超300万用户,破获超2000起盗车案件,寻回车辆1463辆,破案率达95%以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以产品化、运营化转型为主线,一方面通过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夯实业务、数据、视频、物联、移动、人工智能、云协同等能力化技术基座,支撑行业应用和服务落地,为客户持续提供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沉淀公司产品在行业场景下的实践经验,开放产品生态,反哺核心技术进步,进一步增厚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壁垒。公司始终秉持“专业化销售、精准化销售”的理念,根据市场用户特点,制定“一省一策”、“一城一策”、“一品一策”营销推广方案,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精准化营销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拥有行业顶级资质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拥有八项行业顶级资质,包括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四级(国内最高级别)、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国家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CMMI-5国际认证等,并取得了军工保密资格、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备案等军工资质,是行业内资质最高最全的企业之一。  公司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旗下拥有三家),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证照国家标准制定的组长单位、国家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理事单位,主导、参与了1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政务大数据归档与管理研究》课题,课题成果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参与了《政务区块链建设指南白皮书》的编制;与福建警察学院联合成立“智慧警务联合研究中心”;公司成功承办了数字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升级高峰论坛、参与了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及第十四届电子政务(数字政府)高峰论坛等各类大型行业活动;公司产品和技术获得了社会和行业专家认可,旗下多家子公司获得多项行业奖项,其中,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获得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称号、福建威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瞪羚”创新企业称号。  (二)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和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  公司立足“全国政务服务龙头企业,行业领先的社会治理科技公司”的发展定位,拥有全国数字政府行业最领先的技术产品和实践经验,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超260个地市,曾多次主导及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建设案例覆盖中央到社区六级政府部门。按照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演进需求,逐渐形成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监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督查一体化平台、亲清政企服务直通平台、区块链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服务平台、证照通、云协同办公平台、数据开放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平台、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等“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产品矩阵;在公共安全领域,建设成型了新一代智慧警务信息综合平台、智能感知大数据平台、公安大数据一体化治理平台、社会治安防控、反诈预警劝阻、执法办案中心智能管理与交警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多网融合社会治理平台等实战化应用;在城市管理领域,聚焦一网统管、一码通城,云边端一体化安全监管平台行业产品沉淀,不断迭代升级物联通平台、移动中台等通用产品;在社会服务运营领域,以城市通和一码通为核心入口,从场景运营、平台运营、数据运营等多维度打造社会服务运营平台。报告期间,由公司研发的闽政通办公APP作为全国首创基于全信创环境及统一移动底座、五级一体的省域协同办公平台正式开通;全国首个政企联动、多部门联动、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的企业服务平台--“宝安区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被国办印发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专项推荐,成为全国标杆;“政务监管平台”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鲲鹏赛道二等奖,“智慧丰泽”获2021年度ICT产业最佳解决方案奖;“E通政法”平台被中央政法委发文号召借鉴,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三)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营销体系和强大的生态合作能力  公司加快营销渠道建设,已设立近百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公司不断完善行业线与区域线联动营销体系,通过行业线和区域线相互赋能、相互助力,建立完整的产品价值传导链,形成行业线与区域线矩阵式赋能内部生态格局。公司充分结合国家、行业政策及市场调研,分析各区域市场特点和竞争环境,建立客户的精准营销策略,实施“一省一策”、“一城一策”、“一品一策”营销推广方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因品施策促进市场业务有效落地。  公司通过加强生态合作,赋能市场销售体系,不断加强与头部企业、行业研究院所、央企、地方国企、区域运营商、代理商等合作渠道的建设。报告期间,与清华大学、中电科、华为、阿里等生态伙伴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主营产品线上形成联合解决方案,不断推进生态资源的互补与放大。  (四)深化底层核心技术,攻关行业技术研发  公司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致力于底层技术研发,提升算法训练引擎、视频结构化引擎、数据中台等核心基础能力,围绕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业务领域,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及数据治理产品。同时,公司依托“清华-南威联研中心”,深入研究IPV6协议、密态检索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取得了明显进展。在数据安全方面,成功攻关密态数据检索技术在数据存储与共享过程中的应用,突破了倒排索引加密、倒排索引存证等技术,并成功融合了清华大学的DTP安全传输协议,加入国密算法,在满足文件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安全传输的同时,又实现了快速检索数据的要求。在人工智能方面,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和增强特征金字塔方法,掌握了新型的生物认证技术,初步完成基于步态信息的身份识别系统设计,进一步弥补了图像识别技术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已获得国际大奖7项、国内大奖数10项、国家级和省市科技进步奖超50项、专利超100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超1000项、在行业核心刊物发表科技创新论文超百篇。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33.35万元,同比增长11.51%;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3,548.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626.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02%。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50,645.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4%;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62,606.54万元,较上年增长0.32%。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行动,着力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就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数字化发展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公司聚焦政府数字化、社会数字化等领域,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持续打造核心技术和产品,努力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贡献。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网络信息技术接力涌现、相互叠加、阶梯发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各地各部门在协同联动、流程再造、系统整合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是引领政务服务创新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之举,更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2022年3月,“数字政府”连续第二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扩大“跨省通办”范围,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动事项异地办、一网通办,推进身份证电子化等列为后续重点工作。2022年4月,习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进入全面改革、深化提升阶段,集团深耕于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电子证照、数据治理等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产品和实践经验。未来,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将紧紧把握行业发展机遇,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迈向新阶段贡献南威力量。  在中美摩擦不断的背景下,信创产业发展是我国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强化科技战略力量的主要途径,我国坚定推进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建设。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涵盖芯片、整机、集成电路、数据库、云以及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全国各地的信创市场开始大面积铺开,国内各关键领域的企业纷纷入局,在信创产业链的各环节掀起了国产化替代浪潮。信创最初落地于党政市场,经历了前期大量的适配及一期、二期试点工作,行业前期主要集中在国产服务器、存储、PC机等技术门槛低、进入难度小、附加值较低的通用产品替代,导致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利润不断降低。未来,随着信创行业的逐步发展,政策驱动走向需求释放,国产软硬件持续打磨,与服务器相关的基础软件、上层业务系统及云平台的需求将成倍提升,基于信创平台的软件替代将迎来大量的需求释放,由于该部分以软件产品为主,技术竞争门槛较高,竞争形态及利润率与基础硬件相比都将产生变化。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中国IT产业的基础硬件、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曲线,信创产业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步入新的阶段,占据技术、资金、时间和市场等优势的信创软件企业,将优先享受红利,公司将迎来新一轮业绩增长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发展,跨入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全新发展阶段,更是公司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为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性、前瞻性、指导性作用,确保公司战略与国家政策一脉相承,发挥公司作为国内政务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在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战略中的作用,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助推政府政务服务水平改进提升。公司在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国家、地方规划及行业政策,秉持用数字技术为政府机构赋能,助推政府职能转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就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经营管理提升、产业布局论证、重点业务发展方向、技术创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立足“全国政务服务龙头企业,行业领先的社会治理科技公司”的发展定位,以产品化转型为主线,打造厂商和集成商模式,实现从集成到被集成、从工程+到产品服务+、从交付到订阅的转变,构建公司可持续发展新引擎。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一方面以做精做强主业和培育新动能为根本,固本培元,聚焦发展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主营业务,延伸发展社会服务运营业务;另一方面紧抓芯片产业发展机遇,整合完整产业链资源,依托在行业知识、数据、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积累,将行业核心技术与芯片结合,开发形成适用于治安防控、建筑安全、安全监管、智慧海洋、智慧环保等领域芯片与传感器应用产品,实现全技术栈闭环,深挖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护城河。以改革创新为推手,持续深化数字化经营改革,以中后台改革为牵引,建立以运营为核心的中后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业务方面,公司牢牢把握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通过“优存量、拓增量”,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布局;加强营销模式创新,不断完善行业+区域矩阵营销体系,促进行业市场布局与区域市场拓展的结合,推动行业与区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推行“专业化销售、精准化销售”的理念,聚焦销售专业能力提升,将区域销售能力与行业产品能力紧密捆绑,在营销上制定“一省一策”、“一城一策”、“一品一策”推广方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精准化营销能力;构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合作生态圈,实现多方资源互补与共赢;强化公司品牌营销建设,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在市场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技术方面,紧紧围绕数字政府建设“三融五跨”的要求,坚定走转型突围、创新突围的路线,立足提升公司技术核心竞争力,在思维文化、组织保障、机制制度、技术路线、技术架构、技术实现上紧紧围绕产品化、运营化转型的主脉络,遵照“能力中枢化”的主导思想,坚定“长期主义”的信念,持续沉淀行业技术能力,形成统一、稳定可靠、标准复用的技术基座;通过不断沉淀行业知识,形成场景应用小快灵、生态繁荣共生、自进化生长的行业中台和产品。持续打通产品在技术、市场、用户的流通环节,构建技术领先创新、质量可靠和具备优质市场价值的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公司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公司技术安全、技术价值构建护城河。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公司将不断在平台服务化运营、数据内容运营、产品SAAS运营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步提高运营模式的盈利权重。以政务中台、云协同办公平台为基础,建立平台服务化运营模式;以区块链证照平台、数据开放运营平台为核心,推动数据内容运营模式发展;从企业服务平台切入,围绕政策服务、企业画像、人才服务等需求,逐步形成ToB的运营模式;基于“百城百亿”公司(区域与政府平台的合资公司),推广智慧社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等,加快推进运营业务的发展;以环保监督为核心,从政府环保监督延伸到企业TOB服务模式。同时,公司将继续拓展自主产品新模式,进一步加大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研发投入,在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环保等领域形成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形态,形成自主电梯安全监管产品,开发一套完整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系统,完成房屋安全监管边缘计算盒嵌入式开发与新一代蜻蜓云盒等系列软硬件一体化产品,逐步构建新的产品竞争力。  (三)经营计划  2022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的一年,是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一年。2022年公司将继续响应国家战略、深化经营改革、抢抓市场机遇,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公司整体目标是:“夯实基本盘、固顶层优势、树行业标杆、产品化转型、子公司上市、建智慧总部、优人才结构、提组织效能”,持续深耕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主营业务。加速产品标准化进程,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机制,构建平台、产品、数据、内容、服务多位一体的运营体系,布局应用芯片产业,进入新赛道,拓展SaaS服务、软硬件一体化、社会服务运营等商业模式,挖掘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行业区域协同发展;建设智慧总部,持续提升公司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经营、数字化决策、数字化支撑发展;投资具备行业核心竞争力、技术与产品创新领先的行业公司,形成生态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内部人才梯队的合理建设,打造一支潜能高、韧性强、动力足的优质人才队伍。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风险  2022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政治、经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多种因素交织,既面临短期经济波动,又存在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同时我国正处在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面临很多已知与未知的风险。这些因素都可能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加剧市场竞争。对此,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以核心技术能力为驱动,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探索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2、应收款项较高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也随之持续提高,若应收款项未能及时收回,将增加公司坏账损失风险,同时影响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因此公司将更加重视、常态化、协同高效地管理应收账款,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收工作,完善回款清收机制,保障经营性现金流长期正常运转。  3、技术创新风险  技术创新风险包括新技术创新滞后、新产品研发未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接受和应用未达预期等,这给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带来较大挑战,主要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技术,以及基于以上技术产生的新商业模式。公司将继续优化研发体系,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技术风险管控,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强市场研究和市场情报信息收集,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与用户建立紧密联系,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不断升级迭代产品,提升公司技术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4、经营创新不达预期的风险  为实现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立核心技术壁垒,引领行业趋势,公司正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进行新商业模式探索,从传统项目型公司向产品型、运营型公司转型升级,以夯实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对此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品研发体系,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提升产品功能和体验,在继续承接大型、具有战略意义项目的同时,不断加大自研产品在项目中的应用和推广,确保公司平稳、有序地完成战略转型。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