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想了解下民生银行袁春光总行数据管理部工作强度大嘛,氛围怎么样呀?

来源:银行科技研究社近日,民生银行发布2021年报。年报显示,2021年,民生银行营收1688.04亿元,同比下降8.7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43.81亿元,同比增长0.21%。在年报中,民生银行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其改换赛道的机遇,将体系性、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布局未来的新起点。据悉,2021年,民生银行信息科技投入45.07亿元,同比增长21.75%,占营收2.83%,同比增长0.73个百分点;至报告期末,科技人员3062人,同比增长16.65%,占总员工比为5.08%。
从去年开始,民生银行就大刀阔斧对其金融科技体制机制和人员进行调整。01成立生态金融部、数据管理部,撤销直销银行事业部据介绍,2021年,民生银行在总行成立了生态金融部一级部、数据管理部一级部,撤销了直销银行事业部。其中,生态金融部定位为数字化金融转型牵头部门,立足于全行战略性、跨板块、跨区域的数字化生态金融模式孵化与产品研发的快速突破,聚焦生态创建和场景应用,启动多个重大生态金融项目,建立敏捷创新机制和配套支持机制。数据管理部承担数据管理与支持职责,规划全行数据战略,推动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等五大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AI平台等七大平台;提升全行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监管报送、数据资产四大统筹管理能力;培育数据文化与生态、数据产品两大体系。研发方面,民生银行建立了异地研发中心,深圳、成都、西安研发中心已正式运营;与华为公司成立“民生信用卡-华为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此外,民生银行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创新研究实验室。打造了区块链三大平台,“区块链开放服务平台”“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区块链司法存证服务平台”场景化应用实现拓展,司法存证服务平台覆盖线上贷款、基金、理财、保险、线下用印等场景,日均存证量3万笔。2021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大改内部机制和人员,撤销了总行渠道管理部门,原总经理黄岚出任(新设立的)总行零售数字总监;原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周伯婷出任(新设立的)总行零售资产质量总监。高层人事上,2021年11月,民生银行董事会正式聘请张斌担任首席信息官,此前,张斌曾任招行北京分行科技部副总经理、中信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中原银行首席信息官、平安银行首席信息官等职,在银行科技条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民生银行年报也介绍,其在业务、风险、数据、技术等多领域规模化引进数字化金融人才,积极引入高端领军科技人才,加大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力度,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搭建金融科技人才发展通道,总行信息科技部率先完成专业序列与岗位定价薪酬改革与落位,重塑科技人才选拔和激励模式;建立科技与业务双螺旋创新发展机制,在业务条线内组建科技需求与数据应用团队;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建立全行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科技金融系列、数字化金融先锋军等人才培养项目。与民生银行在部门设置中通过“生态金融部”强化对生态和场景布局的方向相契合,其在业务上也强调对客服务生态的构建,要打造智能化、数据化的生态服务平台。02强调对企业、个人、政务、同业多个方面的生态打造据悉,民生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生态场景、个人生活旅程生态场景、数字政务类生态场景、金融同业资金交易生态场景”四个领域,深度链接银行与客户、银行与社会,打造生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对公客户方面,构建“大中小微一体化经营”生态体系,推出“企业开户e”,企业客户开户时间大幅缩短,打造“企业财资管理云平台”,为企业提供集团境内外资金一体化管理服务。对个人客户,“获客生态”联合头部平台拓展“金融+非金融”场景化渠道,“活客生态”打造“衣食住行游娱购”全场景,围绕车主、商超、亲子、物业等个人生活场景,开展细分客群经营;“留客生态”搭建权益体系和客户陪伴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客户服务。数字政务上,构建“智慧政务+便民服务”生态体系,引进社保、税务、工商、交通、征信等政务服务。报告期内,民生银行受理立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平台项目106个,同比增长47.22%;管理运行平台项目272个,存款日均761.68亿元,增长26.49%。“同业客群生态”则依托“同业e+2.0”平台,提升线上资金业务协作能力,提供同业社区、综合推荐、客群辐射等一体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此外,推出开放银行平台2.0,打造统一进件平台。报告期内,推出“云代账、云人力、云费控、云企付、云货运、云收付、云健身”7大行业服务方案,对接101个平台,云代账新增小微客户4400余户。03银企直联客户数量、对公线上平台月活增速均超30%在具体线上渠道布局方面,民生银行在零售手机银行上推出线上资产证明、医保电子凭证、个人征信查询、电子发票等服务;建设手机银行生活场景,建成25家分行特色专区,推出键盘银行,在用户使用百度输入法场景中,提供随用随取、一键跳转至手机银行。
“线上对公”服务则推出“民生e企”品牌,“三个银行+银企直联”拓宽客户服务渠道(三个银行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打造企业网上银行3.0,“对公通行证统一用户体系”搭载任务中心、消息中心、帮助中心;企业手机银行3.0推进开放注册、电子票据等场景化应用,以及企业账户在线开户模式。
内资银行中,国有四大行资产规模最大,网点遍布全国,但也正是因为银行盘子太大,员工人数众多,员工明面上的薪水较低,一般二三线城市的分行可能只有2K~4K/月左右,再加上等额的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大约每季度8K-9K,如果业绩较差,绩效工资可能为零),看起来真是有些可怜。
但是,不要忘了四大行较高的福利待遇,现金形式的有:过节费,交通补助,午餐补助,通讯补助,防暑降温费等,非现金形式的有:如购物券、购物卡、洗衣券、理发券、健身卡、电影券、体检等,这样算下来全年普通员工大概能拿到20K-30K左右的福利。此外,银行在公积金缴纳上极为大方,为员工支付的公积金等一般都是按照最高标准缴纳,而且再加上隐性的房贷员工折扣利率等,福利待遇还是很不错的。综合算下来,一般四大行二三线城市分行刚入职的员工第一年的薪酬待遇大概相当于6万~10万左右,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等)大概能有10万以上,具体金额取决于当地经济状况、所在分行的业绩等。如果是总行员工,或者北京上海等经济极为发达地区的员工,平均薪酬水平更高,一般都能达到12万~15万。 至于工作氛围上,不得不承认,大行的官僚作风较重,体制趋于僵化,激励机制在不少分行/支行的落实并不到位。大部分员工只是这个庞大盈利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新进员工很难有所创新,缺少不少股份制银行那种“狼性”。但是从好的一面看,四大行的企业文化都较为平和,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更是不遗余力,比如中行经常举办CFA/FRM考试的内部培训会,不少员工都是身怀多证。所以,进入大行对于个人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几大行的薪酬体系都差不多,下面分别讲讲各家银行~ 中行 中行的员工工资体系被分为13级共39档 (其中1级1档工资最高,13级3档最低),一般研究生进入后定档都是8级3档助理经理(初级经理,相当于科员),本科生进去的一般是9级1档助理经理,每过一到两年,业绩好就可以升一档了。 中行的每一个级别每一个档都有一个目标年薪,例如:9级1档是66K。年薪还要乘以匹配度,新入行的员工匹配度是75%,匹配度会随工作资历增长,而且一般年薪中的30%会作为绩效工资在年底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发放。所以中行普通分行新入职的研究生每月的工资(未扣除五险一金)大概是66K*0.75*0.7/12=2880元,再加上绩效工资以及大概每年20K以上的福利。总行应届生和北京等发达地区的薪酬待遇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应该至少有10万以上。 建行 入职二三线地区省分行的应届研究生职级工资极低(应该只有1K+),剩下的都是绩效工资,还有每个月800的房补,所以每月税后能够到手的大概3K~4K。算上各种过节费和奖金,一年能够到手收入大概在6~8万左右。 当然,总行、北分等机构的工资会高很多,建行总行的月薪应该在10K+以上,但相应的也难进很多,基本上都是国内外顶尖名校的学生,且男生居多。 此外,建行转岗较为艰难,进入建行的童鞋需要考虑下自己能否接受1~2年的柜员生活。有一位在建行北分工作的MM,港大master毕业,已经在柜台上做了1年多,目前还看不到转岗的希望。
农行 农行普通分行刚转正的员工的薪酬构成大概是:2500~3000的月薪,加上每季度7000~9000的奖金(具体数额取决于业绩),再加上300~2000不等的过节费,还有平时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消费券等各类吃穿用的实物奖励。农行的薪酬水准跟其他三家相差不大,但无疑是工作强度最低,工作压力最小的,所以一直有“养老行”的戏称。 在业务上,农行一直在同业中处于“跟跑”的劣势地位:传统业务(如农贷)比不上信用社和小村镇银行,丢了县域的业务话语权而被边缘化;国际业务也没有“大格局”,海外机构“很低调”,属跟跑型;城镇业务又没有创新,处于攻城难的窘境。所以对于希望能够快速成长磨练自己的人来说,农行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工行 作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行,其员工待遇完全跟资产规模成反比。具体的薪酬数目仍然取决于所在支行的绩效,普通二三线城市刚入职的柜员一年的综合薪酬应该只有5~7万元,但工行北京分行这类地方应届生的薪酬在2013年就达到12万元以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工行为了节省成本,将不少专业机构(如电子银行中心、信用卡电话服务中心等)从总行剥离出来,设置在成都、合肥、石家庄、广州等地,有不少应届生会被分配到这几个客服中心工作大概1年零3个月,据说有住房补贴,由总行直接发放工资,但工资的标准众说纷纭,不过不会低于同期的柜员。 ● ● ● 股份制银行 跟四大行普遍较低的薪酬相比,股份制银行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就诱人多了,一般转正后的综合工资都在10万元以上,当然相对的员工业绩压力也会很大。 在业务发展上,比起几家巨无霸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有自己的特点: 招商零售业务备受认可,目前又开始大力建设交易银行 浦发工资高且稳,适合想在上海过小资生活的同学 民生作风较激进,屡次引领行业创新,适合年轻人拼搏 平安扩张太快,意图铺设全金融平台 兴业银行是同业之王 广发中信对公业务强 光大银行中规中矩,各方面均衡但不突出 因此,想要加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交行、招行、民生这三家发展较好的银行。 下面为大家重点八一八民生、招行这两家的薪酬待遇和业务发展,并简要介绍一下其他股份制银行的情况。 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一直以创新著称,八年前实行事业部制度,六年前开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去年开始做社区银行,屡次领行业风气。 民生银行的工资级别共分为13个等级,每级别7个档位。一般刚转正的新近员工都是第13级,这个等级要求存款年日均3000万元,而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而9级5档的税后25万元左右(这仅仅是打到卡的现金)。8级5档收入能达税后30余万元(这仅仅是打到卡的现金)。7级(即部门经理助理)大约40余万元(不包括部门及支行效益奖励),之后6级以上的部门副总经理年收入过百万无压力。此外,民生银行的激励机制非常活跃,上不封顶,而且创收的提成比例比同类商行高上不少,这意味着业绩表现出色的客户经理的年薪可以远远超过所在支行部门的行长。举个直观的例子,如果一位客户经理有一家10亿存款的客户,并同时开展放贷,中收,理财,POS,信用卡整合等业务的话,一年可以有300~600万不等的税后收入了,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啊~ 不过年日均10亿的存款,对于一般缺少资源的客户经理来说,基本上就是可望而不及的~
不过跟其他银行一样,民生银行员工的基本工资非常低,以一个上海分行C类11级3档的员工为例,每月的基本工资只有不到4000元,一年的税后到手工资是15万元。如果再加上公积金和各类商业保险,综合税后薪酬大概在23万元左右,具体构成如下:39000(基本工资)+14400(交通通讯)+18000(二次工资)+70000(奖金)+26000(拿到最高档次过节费)+5000(书报、服装及红包的平均)+6300(饭贴)+42000(基本及补充公积金)+14000(补充养老金因为可以离职取出)+2900(商业保险)=237600元。 是不是听起来超级诱人啊?不过民生的业绩压力极大,员工流动也非常高,很多员工都熬不住业绩压力跳槽了。所以想要应聘民生的小伙伴们需要考虑下自己抗压能力和营销能力怎么样啦~ 招商银行 招行的零售业务可算是鼎鼎大名,可能是因为零售业务已经难以挖掘到新的潜力,由建行调任到招行的田行长一直大力推对公业务,前几天又刚刚宣布招行成立交易银行部门,向德意志银行等国际银行看齐,希望能够通过供应链金融和交易服务,减少银行息差收入的影响。 跟其他银行长达一两个月的招聘过程相比,招行的招聘活动非常有效率,招行北分和招总深圳站管培生的招聘都在1周内结束。基本节奏是周六笔试,周日一面,周一二面,周三终面完就发offer了。 招行的薪酬待遇一直不错,大概管培第一年能有10K/月,而且跟其他银行一样,福利待遇超级好。除了各种购物卡外,理发票、洗衣票、电影票什么的都有,而且年节时往往还会发放各类礼品(例如dior的化妆品什么,真是给壕招行跪了orz)。职小问认识一位入职招行北分的管培,又一次这位MM去王府井的奢侈品店(应该是爱马仕)为客户购买春节礼品,因为买的比较多,当时赠送了几样爱马仕的小礼品基本上都进了她的私人腰包~
但是,由于目前招行的业务线条已经比较成熟,各个部门各个职位基本上很少有空缺,所以一般柜员很难转岗到营销岗位,想要转入分行机关更是难上加难。 交通银行 对于交通银行,职小问并没有找到交行的小伙伴儿,因此对于薪资待遇并不是特别了解。不过某位参加过交行管培生面试的小伙伴儿分享说,交行总行的管培名额大概是40名左右,候选人都是清北复交+海外顶尖名校的。跟其他银行的管培项目比,交行管培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晋升通道很好,有些工作两三年的管培生已经升职为行长助理了。 平安银行由于母公司平安集团较为强势,所以平安银行在人员编制和薪水涨幅上的权限较小,待遇据说一般。 浦发、兴业和中兴 薪酬待遇仍然是看地区,一般柜员的基本工资在3K左右,不过加上提成和其他福利,一年税后薪酬应该在8万以上。 ● ● ● 城商行 城商行比较多,而且不同城商行之间的待遇差别较大,工资待遇所以职小问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不过工资一般都比国有四大行高,基本和股份制商行持平。
至于业务发展上来看,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上市城商行的业绩都不错,人均利润额很高。但是,由于城商行成立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地方金融和中小企业发展,所以城商行很难摆脱地域的限制。而且跟各有特色的股份制银行不同,城商行似乎很难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业务,所以在未来的大规模爆发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 ● ● 政策性银行 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行这三个政策性银行无疑是许多MM心目中的dream bank,钱多事少离家近,说的就是这几家银行。 ● ● ● 商业银行中未开发的金矿— 邮政储蓄银行 最后,再说说孤零零的、存在感极低的邮政储蓄银行,这是国内目前唯一没有上市,且不公布财报的大型银行。据一位拿到邮储总行offer的童鞋透露,邮储总行管培的待遇基本上秒~杀~其他银行的管培生,而且工作跟其他市场化的商业银行相比,较为轻松。 不过邮储现在已经明确了2016年整体上市的目标,并且从其他几大行挖了不少操作过银行上市的人员过来开始筹备上市事宜。一旦邮储实现IPO,可以预计将大幅的提升现有邮政储蓄银行的管理规范和治理效能,有效剥离不良资产,获得巨额活动资金,跳跃式提升邮储的市场竞争力。 所以,现在加入邮储总行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邮储将会在未来几年迎来业务的高速增长,这意味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这种机会在其他已经上市多年,业务非常成熟的商业银行是很难找到的。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访问职问职问-你想知道的职场答案都在这里--------------------------------------------------------------------------------------------职问专注四大、法律、咨询、金融等行业,为职场新人提供资讯阅读、技能培训。如果你希望分享对本文的看法,或是有求职方面的难题,可以和职业发展咨询师Carry(微信号:zhiwencarry) 聊聊哦~更多四大、咨询、法律、投行等求职干货分享欢迎围观微信公众号「职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生银行袁春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