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想知道,如何看待ESG?宜信公司高管名单创始人唐宁是怎样解读的?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第一垂直自媒体顾问云派出“中外独立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实务分析项目组”,独家对话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解读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行业大咖的财富管理业务观。宜信公司创立于2006年,涵盖普惠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三大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在251个城市(含香港)和93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宜信财富是宜信旗下独立财富管理业务品牌,为近十万名中国高净值和大众富裕阶层提供专业的全球资产配置服务。涉及领域包含国内外固定收益、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对冲基金、房地产、保险保障、投资移民、游学教育等全方位产品与服务,覆盖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多个币种。截至目前,宜信财富已在中国大陆40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并在香港、新加坡、以色列、欧洲、北美(筹)等地设有办公室。宜信财富及相关公司拥有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颁发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相关多项牌照和经营资质,并拥有香港证监会授予的证券咨询与资产管理牌照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授予的新加坡注册基金管理公司(RFMC)牌照及资本市场服务(CMS)牌照,为宜信财富客户提供专业支持。▎关于业务模式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整体还处于非常早期,独立理财师模式为时尚早,然前程可期。精品财富管理工作室可以“小而美”,但如何跨越中等规模是发展关键。资管业务并非财富管理业务必备,做不做,取决于组织的DNA。顾问云:如何看待近两年比较吸引眼球的独立理财师平台及其业务模式?唐宁: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无论是个人执业者、还是小型理财规划室,独立理财师模式确实是活跃在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而言,中国的整个财富管理行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从客户到从业者都只是刚刚起步。理财顾问的专业能力、投资者教育、客户与从业者之间的信任环境等,均不成熟。因此,独立理财师模式在中国为时尚早。一方面,财富管理的从业者群体并不成熟,多数从业者对不同资产类别的理解、对客户的资产配置逻辑和实操能力等,均未到位。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理财顾问们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太专业逐渐成长为专家,这本身就需要时间积累。目前谈独立,时机尚不成熟。另一方面,中国广大客户群体也需要成长、成熟的时间和经历。传统上,客户对固定收益产品的偏爱、对权益类投资的一些误解依然存在,这都不适合独立理财师模式的快速发展。所以,在我看来长线看,独立理财师平台可以是很好的发展模式之一,但短线来看会比较难,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顾问云:如何评价向客户收费(Advisory
Fee)的精品财富管理工作室模式?唐宁:很多生意,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小规模时,有利可图;中规模时,漫漫长路、且容易死掉;大规模时,又有利可图了。目前看来,很多机构和模式,很难坚持到中规模之后。当然,精品财富管理工作室的模式可以探索和尝试,也可以是市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对客户成熟度、对理财顾问专业能力、对市场环境等要求比较细分,所以我认为暂时可能会是一个“小而美”的事业。小而美本来也不错,不过就中国现实而言,面对监管要求和客户集中度等挑战,使得“小而美”们面临更大的生长压力。顾问云:对于一家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如何处理资管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这二者的关系。有人认为,财富管理业务是微利行业,资产管理业务才创造充足的利润。唐宁:大家对于商业模式、业务模式总是很感兴趣。但我认为,首先要考虑客户需求;其次是认清自己,看能否满足客户需求。任何一种业务模式都不存在绝对的对或错,每一种模式都对应着一定的成长路径。公司模式的选择,受行业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自身DNA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宜信财富之所以选择在资管业务上发力,尤其是在股权投资领域引领,是因为宜信财富本身就具有在固定收益类和股权投资类的禀赋和DNA。不过,就财富管理业务而言,也并不一定如一些人所认为那样,觉得利润率不高,这其实取决于你能够为客户创造多少价值。一家独立财富管理机构,是否选择涉足资管业务,既不是凭空生造,更不能一蹴而就,这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和长期积累的工程。我在创办宜信之前的多年间,就已从事创投业务,对这一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教训。所以说,如果作为一个机构,已经具备资产管理和投资的DNA,那么启动资管业务可以是水到渠成。否则的话,你需要时间和投入,去夯实基础。▎关于产品策略股加债是一般富裕家庭基本配置,但需要市场成熟和客户成熟;私募股权符合中国高净值人士的配置需求。债权获取并不是中国网贷业务当下的最大挑战,面对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才是。顾问云:海外成熟财富管理市场以权益类、尤其二级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为主,而在中国的独立财富管理行业并不多见。如何看待这一差异?唐宁:这一问题的答案归根到底取决于投资者对于投资究竟是如何理解的。按照发达市场的逻辑,投资理财是一件长期的事,往往要跨越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维度。但在国内,大多数理财者目前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投资理财周期却并非如此。人们总是说,国内的二级市场起起伏伏、波动很大、风险很大,但倘若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二十年、甚至更长呢,我很有信心,中国的资本市场一样能够造就美国资本市场那样接近两位数的回报。当然,不容回避且很正常的是,其间波动自然会比较大。这对于那些风险承受力相对较弱、投机心理较强的投资者群体,就难承受这样一个长期的时间维度的考验。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导致在中国现实的财富管理行业里,以提供二级市场产品和服务为主的机构并不多。其实,不同的资产类别有不同的特点,自然也适合不同类型的客户。二级市场标准化产品的配置适合大众富裕阶层,比如我们常说的“股加债”基本组合。但对于中国的高净值、超高净值人士,如果客户本身并不诉求较高的流动性,就可以去配置风险更高、带来高回报可能性也更大的资产类别,比如优质的私募股权投资。顾问云:P2P是宜信的王牌,但供应量并非无限。对整个行业而言,P2P下一步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是不是债权供应量不足的问题?唐宁: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可以分享一个个人的行业观察,从现在起网贷行业将面临的更大挑战,其实不是能不能足量获取债权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在中国当下信用风险可能规模性爆发的情形下,继续做好风险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问题。所谓P2P债权供应量不足,其实是个伪命题。真正值得思考的命题是:面对道德风险和信用管理难度的不断上升,能不能继续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供应定价合适的债权。这才是考验网贷机构的阶段性命题。过去10年,网贷行业主要先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于是大家通过建立监管制度和自律体系来规避“跑路”等问题。即将到来的10年,核心问题演变为信用风险问题。业务能力差的机构自然无法生成合理的信用判断,那所谓好的债权自然就会变少。供应量是表象,风险管理能力才是本质。▎关于业务创新金融需要什么?金融需要相关的数据。合作金融,而非自金融,是全球金融服务产业链融合的趋势选择。RA是机构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好工具。顾问云:有人认为,没有互联网场景和大流量的P2P业务会面临危机,有流量、有场景就是优势,您怎么看。唐宁:这个判断过于简单,我不这么认为。互联网场景和流量更多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可以提高对自身场景内流量的影响力;二是可以在自己服务的场景里给原有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从而促进主营业务增长。但是,场景和流量并没有解决开展金融服务的另外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使用数据的能力,一个数据的相关性,互联网公司,或者任何公司要做好金融都需要有相关的数据,即使他们拥有很多数据,但不必然相关。与此同时,即使数据具有了高度的相关性,但能不能将数据用好,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建设问题。因此,一家互联网机构有场景、有流量,或许并不能降低这家机构开展金融业务的难度和门槛,也不能降低它完成业务闭环的基本难度——虽然它可以选择自己什么都做。在我看来,互联网公司所谓“自金融”只是一时的、一种类型的选择。术业有专攻、组织有边界,在中国,“合作金融”将成为主流选择和趋势,这和美国几十年的经验和历程如出一辙。顾问云:大家知道宜信财富在智能投顾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和推广,但客观讲,RA业务本身目前并不很挣钱。如何思考这个业务对于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意义?唐宁:我认为,对于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而言,在投资者的教育上,对于资产配置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RA的这样一个方式其实是能够帮助大家最为直观的理解这个逻辑的重要工具。打开宜信财富投米RA,里面的大类资产一目了然,都是最朴素、易理解的资产标的,如发达国家的股和债、发展中国家的股和债、黄金、流动性强的房地产证券等,而且都是ETF的形式,但正就是这些朴素的、低成本的“积木块”,都能够给长期持有的大众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带来合理的回报。这就告诉我们,谁遵循这样科学的资产配置逻辑,谁最终就会受益。这既然是现在的时间点最需要做到的投资者教育工作,那么利用宜信财富投米RA这么一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方式做作这样的一种教育是十分合适的。对宜信财富而言,利润率高低暂且不言,但却是值得做的事。▎关于战略变革与业务升级行业发展尚在早期,还不到时候总结最佳实践,让子弹多飞一会儿。CEO和核心管理层深刻理解权益类投资,坚定执行,是组织实现业务升级的原动力。顾问云:行业普遍好奇,宜信从P2P单品突破,到全面资产配置的转型升级,是如何做到的,一线团队又是如何面对变革的?唐宁:我常说,在行业发展的早期,应该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每个组织各自成长逻辑不同,基因禀赋各异。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其实还处于很早期,所以哪怕就宜信财富而言,也算不上什么成功。但我有一点感受很明确,那就是领导者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一定要有远见。未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核心管理层必须有非常明确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念。从这一点上看,宜信财富团队拥有这个判断。其次,组织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宜信财富的核心管理层对权益类投资有深刻理解,包括我自己的个人经历也说明这一点。只有理解好这个资产类别的本质,才有可能做好内部、外部的教育和沟通,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才能提供好的服务。总之一句话,思想决定出路。正是因为我们对股权投资的坚定信念和深刻理解,才坚持不懈地推动、牵引,一线团队才坚定不移的执行,这是转型升级的根本所在。其实,有一些机构只是喊喊口号,真抓实干去执行转型升级的并不多,何谈实现。顾问云:2016年底,宜信财富的种种动作引发了行业猜想,认为宜信财富继续深入转型,从大营业部向精品营业部转变。您如何回应?唐宁:还是那句老话,在我看来,行业成长早期时,可以让不同的经营方式、管理办法都跑一跑、赛一赛。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还没有到生成最佳实践、最佳范本的时候。至于大家对做精品营业部的猜测和推理,把宜信财富由一个动作、而线性地延伸出之后的10步怎么走,那都是外部猜测,我并没有想那么多。▎关于面对监管监管是环境,牌照是基础,能不能做好业务,关键看Motivation和能力。顾问云:您如何看待监管趋严对行业的影响?唐宁:这一点我要强调,我从不认为,监管是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能不能做好的关键。关键是motivation和能力。你到底为什么做这个事情,你到底是不是要创造价值,要服务客户。然后,你到底有没有能力服务好客户。否则,即使你有牌照,也一样做不了,做不好。比如网贷。现在网贷监管已经比较明晰了,难道网贷这个业务就容易做了吗?现实恰好相反,网贷业务的门槛和限制,绝对不是牌照和资质,而是能力和动机。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对财富管理行业的认知。关键不在于牌照限制,虽然一些基本的资质、从业资格你需要申请和获取,但关键在于你的动机和能力。人物画像(摘自官网)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会长。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后赴美攻读经济学。曾任职美国华尔街DLJ
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2006
年,唐宁在北京创办宜信公司。成立以来,宜信坚持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国高成长人群,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人群,致力于成为中国普惠金融、财富管理的旗舰企业。不仅在中国的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三个领域都构建了市场领先的业务能力,唐宁还创立了中国知名投资机构——华创资本。华创资本是一家为创业者提供初创期和成长期投资的专业投资机构,自2006年成立伊始,一直专注于新金融、新消费、新实业领域的早期投资;产品包括股权投资、高成长企业债以及全方位的投后增值服务。
2017-03-17 20:25
来源: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作者: 唐宁
来源:投资人说( ID:touzirenshuo)
最近是人才流动的高潮期,虽然许多小型创业公司求贤若渴,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比较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公司到底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用人观呢?今天环球君为大家分享唐宁先生在如何选人、如何用人、如何培养人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方法,希望各位HR读完后有所收获。
01
如何选人
我记得有次在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的老师说,中国没有伟大企业。我就问为什么?他说,中国企业周期都比较短,没有活足够长的时间。他这个回答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于是,我便跟同事讲,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但宜信还在,我们对普惠金融的美好愿景被不断传承和实现,那我们这个企业和组织就是伟大的。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企业基业长青呢?我想,那就是一定要有理想、有追求,同时还要有激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金融变得更加美好。
在招揽人才方面,我有一些自己的原则和准则,其实我很少用「招人」这个词,我觉得用「寻找潜在伙伴」这个表达更贴切。
首先,在面试地点的选择上,我经常把人约在咖啡厅。因为我觉得这个场景有互联网精神,讲究平等、开放、坦诚,和宜信的精神非常契合。宜信的工作既紧张又轻松,同事们富有激情,非常投入,这是「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大家彼此欣赏,很开心,比如说每个人都直呼我唐宁,可能这有点美式风格,但只有给予同事尊重才会让他们放轻松,平等友好的氛围是安心工作的前提,这是「轻松」。
所以,我不认为在咖啡厅那样的场景是在面试,面试不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谁,而是一个大家交朋友的机会,大家互相学习,谈谈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分享挺好,每次都受益匪浅。
其次,对那些有意加盟宜信的牛人,我会在与他沟通时讲,如果你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来宜信,那这里不适合你。宜信是一个需要你对我们的事业、理念、团队和文化都高度认同的地方,我们要做的是一件能给周围的人和事带来一番好的、大的、不同视野的事,你必须将心注入,愿意和一群有理想的人共同实现梦想,这样你工作起来才会投入,才会有归属感。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善」的理想,我们感召到了一大批有理想、肯奋斗的人。
再次,我用人的一个标准是德才兼备,有担当。沾金融的事儿是很敏感的,而金融创新又是跨界的事,挑战很大,做对很难,做错却非常容易,有各种各样的招儿能办到,这就需要从业者除了是高手以外,还要有极强的自律性、使命感和道德标准。没有这样的操守,你的创新手段再先进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我用人,一定是优中选优。
我觉得,中国的理财者和投资人应该获得更好、更透明的服务,中国从事财务规划、投资理财、财富管理的同仁们,应该每天都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提供了问心无愧的产品和服务。我把这样的理念和几位来自银行的资深同事沟通,很荣幸,他们认同了这一理念,并且发展了这一理念。
02
如何用人
当同事加入我们团队以后,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地「用人」呢?我觉得,大家作为朋友,有着共同的使命和共同的责任担当,因此新加入的小伙伴过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常在他心,也常在我心。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是给自己一个title就真正拥有领导力了,领导力是自己干出来的,无论我们的团队多大或多小,只有真正以团队成员为本,才能在成就他们的同时,成就了自己。
1)鼓励同事大胆尝试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宽容错误。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位从事市场推广工作的同事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当时他很害怕,在我的办公室里,头低得不敢抬起来。我对他讲,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把事做对就好了。现在,这位同事已经成为了我们公司的骨干。我时常觉得,如果你不让年轻的同事大胆尝试,不珍惜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错误不够宽容,怎么可能使公司进行不断地创新呢?
宜信有一句话,叫「 真理既不在你那里,也不在我这里,而在你我碰撞之间」。对一个组织而言,包括CEO或创始人,没有谁拥有绝对的真理,创新型组织更不应该是这样的,而是要通过集思广益来碰撞出火花。作为领导者,你要敞开心扉,用非常谦逊的心态去认真倾听,仔细了解同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的同事可以直接在会议上指出我的问题,有道理的我一定接受,有误解的我会耐心回应。
现在行业格局、市场变化非常之快,你要是不能真实看待自我,总是活在过去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定赶不上市场的变化,你的公司就很难有求真务实的文化。所以我们通过优势互补,头脑风暴找到解决方案,这非常具有互联网精神,最终方案是众包的结果,而且没有最好,只能叫更好。
2)当团队在某一问题遇到重大分歧时,不要过多干预。
如果团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在某个问题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这说明战略敲定的时机还没到。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干预,只是建议大家再讨论讨论,因为战略不是虚无缥缈、一拍脑门想出来的,你要基于市场需求做足功课,有一系列的准备,找到其中的逻辑,最终团队对此达成共识。因此,我们应该先从小事做起,解决实际问题,别一上来就整天强调战略。你一上来就整战略,两脚不着地,浮在半空中,自己很难受。
3)支持各部门游到河对岸去,保持各部门主动、积极的沟通姿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
2013年的时候,我们宜信提出了一个理念,叫做「支持部门游到河对岸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宜信高速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在业务部门和支持部门之间,好像总有一层窗户纸捅不破,好像总是有一条河把他们隔在两岸。所以公司提出支持部门由事务性支持转变为战略性引领,让支持部门坚决和业务部门站在一起,给大家以贴心的服务、关爱。
从那时起,我和支持部门的同事们一直在学「游泳」,我还对业务部门的同事说,如果他们发觉一些衣服「湿」的、挺累的一群人走过来,还请接纳他们,让他们了解业务部门的困难和挑战,一起解决问题,也给客户们带来好的服务和感受。「游到河对岸」代表的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沟通姿态,有助于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合力,最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3
如何培养人
在新同事加入我们团队后,我们会积极认真地去带,并且帮助他们找到最匹配的位置,因为他们的未来有相当一部分在你手里。
除此之外, 我们还一直在努力打造公司内部的学习型组织。我常和同事讲,身处金融行业,自身专业不够硬怎么行呢?一个爱学习的人,通常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有精气神;长期学习的人,身上一定具有非常谦逊的人生态度,并且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进而才能创造出卓越的成绩。不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靠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养成的,只有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你才能成为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成功是一种习惯。
培训是学习的一种延展,在这方面,宜信已经和国内外最好的资源建立对接,比如连续几年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办了高级经理人研修班,有200多名宜信中高层管理同事从这里毕业。清华的老师感慨说,在清华,很难见到一个民营企业能够每年输送这么多员工来学习,非常难得。其实就是这样,我希望我们的同事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
宜信的企业文化中还有一种,叫做「干货文化」。一年一度的年会便是管理层进行头脑风暴的绝佳机会,各个部门都会展示自己的业绩,我们先达成共识:首先要说干货,各种虚头巴脑、不真实的东西不要说;其次,说话时要把自己想象成听众,听众不愿意听的,你就不要说了。如此一来,谁说的优谁说的劣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如果你「说的不真实,没有干货」,在宜信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而我们宜信的事业就是这样靠一点一滴的干货堆积起来的。
HR转型势在必行,2015-2016年GHR推出的4门课应该是国内最受欢迎的转型课程了。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敏捷化创新与变革实战》教你如何重塑绩效管理,运用简单模型,在互联网环境下取得战略的成功。
《用数据驱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教给您1套与老板沟通的语言,1个HR效能仪表盘,1套HR管理工具箱。
《让HR推动经营》教给您1个经营思维导图、1套经营工具、若干HR管理抓手。
《HRBP的关键方法与华为实践》帮您提升关键技能、明确角色职责、优化组织结构。
迄今已 开班40多场,场场爆满,阿里、华为、百度、宜家、携程、新东方、华润、浦发银行、中国中车、美的、比亚迪等HR团队都参加了学习。报名请点击左下角的“ 阅读原文”,或致电4006962298。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
课程主题
近期开课
微课
工作PPT设计三步走!附HR案例!报名请加
微信ghrlonny
新互联网时代,怎么做招聘
报名请加
微信ghrvip12
研修
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CHO高管班
4月14-16北京
HR转型
让HR推动经营-学会像CEO一样思考
4月07-08上海
6月09-10北京
8月18-19深圳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敏捷化创新与变革实战3月24-25北京
5月20-21上海
6月17-18深圳
用数据驱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
4月14-15上海
5月19-20北京
6月23-24深圳
HRBP的关键方法与华为实践
3月31-01上海
4月21-22北京
5月12-13深圳
人才激励合伙人制度的136模式3月25-26上海
5月19-20上海
股权激励方案定制班4月14-15上海
5月19-20上海
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实战4月14-16北京
4月21-23深圳
5月12-14广州
培训
培训管理的六项修炼
3月17-18上海
标杆
《对标华为高管研修班》
4月14-15深圳
5月19-20深圳
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填写报名表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7-03-14 23:46
来源:
北大国发院管理博士项目
导读: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发展也日益迅速。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强调,2017年政府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近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数字金融讲坛”首讲力邀三位业内著名的权威——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陈龙,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计葵生,宜信公司(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创始人兼CEO唐宁,围绕“后整治期的数字普惠金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讨论。本文所刊内容是宜信公司(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创始人兼CEO唐宁先生当天的演讲实录,文章已经作者审核并同意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意见。
宜信公司(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创始人兼CEO 唐宁
数字金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经过11年的创业,我也时常反思总结,我认为金融需要非常均衡的观点和非常理性的探讨。
不同的组织或是不同的禀赋应该如何做数字金融?我认为不能用一种观点、一个逻辑来分析。我们比较两种场景,在马上登机的时刻购买一个非常便宜的航空意外险,和为自己家庭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做一个涉及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决策的资产配置。在第一个场景中,速度非常重要,购买者可能也不太会判断在这个场景之中被赚了多少钱,因为便利性是此时的重点;第二个场景,一击直接购买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因为这是个严肃的决策并有着长期的影响,而且往往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以后才能够逐渐显现。因此,在这样的场景之下,慢一点可能也不是坏事。之前行业中还做过一些理财节,提供极佳的用户体验,看谁更快,但其实这样的认识还是片面的、偏颇的。如果底层资产是好的,而且用户客户是懂的,那就越快越好;但如果底层资产有问题,或者决策相对复杂,那还是慢一点为好。小额微额的支付,肯定是需要极强的便利性,但是如果涉及行业所有的机构,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金融权利的场景,还是需要有相当的监管,需要有相当强的金融逻辑。所以,考虑金融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从不同的维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锅烩。
如何理解数据?大数据在未来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泛,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信用数据,如果有机会与当今的大数据、新数据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得数据如虎添翼,但是如果只是孤零零的数据在很多金融场景的应用是没有用的。以我们的实践为例,某个帮助人们通过信用的方式预定和支付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轻应用,用大数据来评估用户信用,即使用户最后没还款,并不会产生过大的金融风险,因为本来就是空房利用,机会成本很小。但对于严肃的金融服务,比如要做一个5~10万的信用借款的判定,这时对决策水平的需要就相当之高,不是猜你喜欢就行的,哪怕猜对的可能性是70%,这也是有问题的。
如何理解技术?技术不仅仅是数字技术,金融技术也非常重要。金融技术的创新对数字金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我们在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领域,都十分需要金融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金融是非常深刻的。例如,有一些商家去做借款,利用自身与客户的关系,可以做很好的风险防控,很好的客户开发。但是当商家走出了他所在的客群,试图服务更多的客群的时候,挑战就来了。出了这个体系,想把过去这一套复制到更广的、更多的商家人群并不容易。要学习的,要面对的,要解决的问题指数级提升。所以大家看到,三四十年前,美国商家做金融是非常多的,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决定通过合作的方式,决定把自己主业夯实,而把相关的金融服务交与相关机构去做。因此,中国的金融创新和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更加均衡的、多元的、批判性的、与时俱进的视角,对金融的核心,我们应当有更好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中国网贷行业发展的认识。从全球的金融科技的发展来讲,有两个细分领域相对比较成熟。一个是支付,一个是网贷。它们都有着十年以上的发展史,已经是一个万亿的市场,同时也已经有了相应的监管格局。根本上讲,利用技术更好的去做资源配置,让稀缺资源到那些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个人和企业手中,这是金融人士的终极梦想。具体到中国的网贷行业,十年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监管细则的落地使得道德风险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未来网贷行业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相关机构的能力提升,使这个行业以后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是不是能控制住风险,是不是能够找到那些合格的借款人诚实守信,利用小额资金做更好的生产生活,这是它根本的问题。如果能在未来三年之内,在央行牵头之下,把个人征信体系真正发展起来,让这些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企业更好的使用既有数据,也能够把他们的高质量数据也反馈给央行管理之下的体系,实现行业的数据分享和信息互通,将会对规避一人多贷、多头负债现象,起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这一点做到了的话,我们真就有可能规避我们的个人信用风险的硬着陆,实现个人信用风险软着陆,也称得上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是我作为发明这个模式,推动这个模式在中国发展的一位创业者的心愿。道路曲折,前途光明。谢谢大家。
想了解更多“北大数字金融讲坛”干货?戳→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公众号(iif_pku)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的官方公众号。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原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金服集团于2015年共同发起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是北京大学的二级机构,挂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心致力于开展金融科技、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向社会提供权威的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监管。
公众号iif_pku
关注并回复关键词
“报告”或“指数”,
获取精彩报告内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信公司高管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