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和华润哪个好 比较两个万科房地产公司司的优缺点?

地产行业,人才吸引力最强的房企,到底是谁?又到一年一度校招季,每年这个时候,各大房企都会蓄势待发,争先恐后地进入高校,获取优秀人才。而且,几乎每家房企,都会有那么几张奖状,说自己是行业最佳雇主。就像房企业绩榜常常含有水分一样,雇主品牌榜单“含水量”更高,使得地产人和应届生难以判断到底哪些公司好?作为关注地产人职业发展的公众号,涛哥长期为从业者提供职场建议,分析各房企的优劣势。今天,我们通过详细的量化调研,为大家还原各房企在人才口碑方面的真实座次,以及优劣势情况。这篇文章,带你重新认识地产人才市场。11178位地产人的真心话今年5月,涛哥针对地产行业有代表性的房企,进行了一次雇主品牌研究。问卷发出后,收到1178位粉丝反馈,覆盖房企中高层、基层、管培生、应届生等四大主流求职群体。这与多数房企招聘结构相似,全面反映地产求职者们的真实声音。从地域看,用户反馈覆盖全国各省市,且与当前行业人才分布高度一致,能充分展现房企在全国地产人心中的形象。总之,涛哥亲自出手调研,绝对权威,来自粉丝的真实声音,也将揭示房企雇主品牌的秘密。28家房企雇主品牌PK本次分享,我们选取8家在业内人才口碑相对较好的房企,看看:标杆之中谁先谁后?谁是房企雇主品牌NO.1?首先,韬晟咨询将地产人对房企的评价分为:想加入、感兴趣、还不错、不了解、不喜欢五个等级。接着,1178位地产人,对这8家房企的雇主吸引力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龙湖雇主吸引力持续提升,稳居第一在1178份反馈中,高达54.5%的地产人表示“想加入”龙湖,这个比例简直逆天!而对龙湖“感兴趣”、认为其“还不错”的群体,则分别占25.4%、12.9%,较2019年的调研数据进一步提升,可见龙湖雇主品牌在持续加强。韬晟咨询认为,在候选人反馈中,“想加入”+“感兴趣”=“认可度”,相当于“面试率”。也就是说,如果接到龙湖的邀约,高达79.9%的候选人会愿意聊一下,而54.5%的候选人有高度面试意向。从柱状图对比可以看出,在龙湖、中海、华润、万科四大标杆房企中,龙湖胜出成为地产人最希望加入的好公司。2、中海地产位居第二,稍低于龙湖在2019年的问卷中,我们对龙湖、万科进行比较,当时很多粉丝说希望看到中海的评价。今年加入中海后,我们发现“想加入”中海的地产人占比达49%,接近一半。而对中海“感兴趣”、认为其“还不错”的群体,则分别占23.3%、18%。韬晟咨询认为,候选人反馈中,“想加入”+“感兴趣”+“还不错”=“美誉度”,代表正向评价占比。也就是说,市面上超过90%的候选人对中海给予了正面评价,这一数值与龙湖旗鼓相当,体现了中海品牌的强大吸引力。3、华润吸引力超越万科,排名第三事实上,本次调研中,最让我们意外的,是华润的吸引力,竟然超越了万科。数据显示,36.5%的候选人“想加入”华润,较2019年大幅提升8个百分点。同时,“想加入”万科的比例,较2019年下降2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就形成了当前华润超越万科的结果。这充分体现出,当前地产人才市场上,人们确实更加倾向加入央企,像中海、华润这样的大牌央企受到求职者的青睐。4、万科吸引力下滑,降至行业第四万科作为曾经行业数一数二的最佳雇主,这几年显得亮点不足。一方面跟龙湖相比,雇主品牌曝光和传播有明显差距;另一方面跟中海、华润等央企比,背景地位上也没优势,因此行业关注度缓慢下降。与2019年相比,万科在“想加入”“感兴趣”两个指标数据均下滑了2个百分点,被华润超越。事实上,这两年央企本身也在变化,例如:中海自颜建国回归以来,各方面变革力度很大,员工收入明显提升,华润今年也启动大规模组织变革,希望提升人均产出。在竞争对手持续提升的时候,万科的雇主品牌和员工收入等方面,却缺少新建树,被中海、华润超越也是必然的结果。5、旭辉、世茂、中南、阳光城美誉度均达到60%除了龙湖、中海、华润、万科四大顶级企业外,我们还对比了旭辉、世茂、中南、阳光城等业内知名公司。从数据看,旭辉、世茂、中南、阳光城四家,美誉度基本都达到了60%以上。也就是说,市场总体对他们持正向评价,但是跟四家顶级房企相比,在人才吸引力上还是存在不小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很多房企都大力投入雇主品牌建设,因为20强民营房企的人才吸引力,一方面不如TOP央企,另一方面互相之间竞争也很激烈。以旭辉为例,其连续多年投入人才品牌的提升,目前在民营房企里面人才吸引力领先,也算是投入获得了回报。3中华万龙优劣势详解说完整体情况,我们再来重点聊聊市场上关注度比较高的4家房企。这4家房企在综合实力、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方面口碑都不错,大家是如何看待这几家顶级公司的呢?问卷中,我们请粉丝填写了对房企优劣势评价,并用数据技术进行分析。1、 龙湖:竞争激烈,较难加入针对龙湖,我们收到812条正负向有效评价,结论如下:龙湖的优势:企业文化好,培养体系好、成长速度快;其中“品牌、培养、文化”等词被提及400多次,占比50%左右。龙湖的劣势:加班强度大,招聘要求高、晋升难。其中关于“加班、压力大”的描述出现了上百次,还有不少人反馈龙湖人才招聘门槛高。同时,我们还调研了龙湖人的离职原因,以下是部分回答:过于重视仕官生,社招生晋升难度大;不能平衡工作与家庭;工作强度大,全年无休;长租公寓版块,区域两年无新拓业绩,无发展更换工作地……总体而言,龙湖发展稳健,团队呈精英化态势,适合有冲劲的地产人打拼。2、中海:实力过硬,重视人才针对中海,我们收到768条正负向有效评价,结论如下:中海的优势:央企背景,体制健全,重视人才培养;其中“央企、稳定、培养”等词被提及400多次,占比超过50%。中海的劣势:工资低,晋升难,关于“薪酬”“待遇”等不满出现频率较高。其实这个问题涛哥跟中海的HR也交流过,实际上这几年中海的工资是有几次提升的,比以前好不少了,但毕竟央企不可能薪资太高。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大多因为薪资待遇或职位晋升,毕竟大家都盯着中海在挖人。3、华润:发展稳健,商业强势针对华润,我们收到780条正负向有效评价,结论如下:华润的优势:500强,发展稳健,福利不错。在对华润的评价中,“央企、稳定”等词被提及几百次,占比超50%。华润的劣势:薪资待遇低,晋升慢,这也是大多数国央企的共性问题。不过,华润母公司多元化背景强大,住宅主打中高端,商业地产行业第一,很适合长期发展,老员工也比较多。4、万科:文化一流,薪资一般针对万科,我们收到843条正负向有效评价,结论如下:万科的优势:品牌影响力大,人才培养水平高,企业文化优秀。其中“品牌、培养、口碑”等词被反复提及。万科的劣势:薪资待遇低,加班强度大,晋升难。其中“薪资低、待遇低”等描述出现超过300次。在2019年的调研中,大家就普遍反馈万科“工资低”,如今两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不过毕竟如今万科也是半个国企了,也不靠工资吸引人的。同时,我们也调研了万科人的离职原因,以下是部分回答:工作强度与薪酬不对等;晋升慢,薪酬竞争力低生活和工作不能平衡工资低 发展遇到瓶颈离开行业了,压力太大龙湖挖我……万科在招聘市场,素来以“品牌、平台、专业性”吸引候选人。除个别岗位或区域,多数普通员工收入一般,这就导致部分人在万科短暂镀金后离职。总结今天我们简要分析了8家标杆房企排序,重点解读了龙湖、中海、万科、华润的优劣势。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老大,万科在地产人心中影响力依旧,虽然性价比一般,但仍有不少人心向往之。而像龙湖这样的“三好学生”,文化和待遇都不错,可招聘要求也水涨船高,成为地产人可望不可及的白月光。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调控趋严的当下,像中海、华润这样让员工更有安全感的央企,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推崇。看完之后,你觉得谁是房地产行业NO.1的最佳雇主呢?欢迎评论看看大家的选择。另外,最近涛哥开始不定期直播,解答大家社招和校招中的问题,欢迎关注我们的视频号,预约直播交流。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啥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资本市场看起来草丰羊肥,流传着花样翻新的造富神话,然而大部人眼前看到的却是一个屠宰场。这个屠宰场,杀完白酒宰医疗,还有杀了又杀的地产、保险和银行。更何况,地产自己还忙着在圈里厮杀呢。对地产商来说,房地产已经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饥饿游戏。曾经地产界速度最快的男人之一都已经开始减速,追求“更安全”,目标变成降低融资成本了。而稳健派代表万科,今年又给门派加了一条祖训:“敬畏市场,顺势而为,应时而变”。当前乃至未来几年,房地产的时与势,将一直都是活下来,并且比同行活得更好。在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趋势下,哪些房企是那枚“良币”,又如何去衡量呢?我们认为,那些资本抢着借钱给他们的房企,就是好房企。换句话说,就是看融资成本。按照这个标准,中海、华润、龙湖、万科的段位一直稳定保持在“国服十强”的水平。今天我们就展开讲讲这四家被资本市场偏爱的房企,到底好在哪。01中海是业内当之无愧的利润王。他曾用行业销冠不到一半的销售额,实现了行业第一的利润。今年上半年,有挑事儿的人对着中海利润下滑的点可劲儿攻击,但资本市场可是看得门儿清。中海上半年的净利率还有19.3%,这意味着什么呢?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了10个点。多出来的,是招商、金茂这些房企哼哧哼哧一年才能拼出来的,甚至引以为傲的净利润。要知道,民营房企的融资成本普遍在7%到9%左右,即便是央企、国企,其融资成本也多在5%左右。中海的平均融资成本降到了逆天的3.6%。要得到资本市场的偏爱,光会赚钱只能到及格线以上,中海还做对了这件事:自律。因自律,得安全,得自由,才能得发展。中海的自律,一方面体现在强悍的管控能力上。作为行业唯一一家三费费用率低于4%的房企,中海的优秀是有原因的。中海做到了成本采购高度集中管控,把工程管控做到极致,严格控制营销费用,还实现了行业第一的人均效益。举个简单的栗子,在中海,没有一张纸能单面打印。再往上看一层,该出手时就出手,叫果断;可以出手而不出手,才是真正的自律。过去乃至今天,大部分已经暴雷和在吊在悬崖边上的房企,表面上都是因为遭遇现金流危机。但只要你看过我们的高危房企名单,就能发现这些房企危机的源头,还是超高杠杆、超高负债的赌性发展观结下的恶果。而中海,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自觉地完成作业还能顺带看几本课外书。因为,中海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不依赖杠杆。从1997年开始,中海就给自己划了40%净资产负债率的红线,在手现金能够长期保持在总资产的10%以上。这个意识比行业整整提前了二十几年。一时强不是强,一直强才是真的强。这一点,老孙深有体会。地产百强榜单从2003年开始评选,第一届中海没参加,此后18年,中海从未掉出过地产十强,最差成绩是第六名。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02当年,美国进入城市化后期时,居民住宅需求越来越少。美国房产大佬们一番厮杀下来,最后只有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笑到最后。这段历史至少告诉我们一件事:不要小看商业的力量。目前,只有3家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低于4%,除了前面提到的中海,一家是保利,还有一家就是商业地产玩得贼6的华润置地。上半年,华润做到了3.88%的平均融资成本。永续经营可以说是所有企业的终极目标。拿商业地产来说,如果每年的运营收入几乎能抵掉融资成本,那基本上就可以讲,这家企业实现了永续经营。目前,华润已经基本接近了这个水平。上半年,华润置地的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有82.8亿元,据说能覆盖利息及股息的支出。更不用说,华润还抢到了顶级奢侈品合作商的入场券,四舍五入就等于垄断了当地最高端的消费力。从本质上来说,商业地产强就强在,这是一个典型的“与时间做朋友”的赛道。做得越多,越强;做得越久,越强。强到什么程度呢?其他企业就算抢到了绝世好地,但就是做不过他的商业地产,只能冲着万象城干瞪眼,你说气不气人。换言之,华润现在已经站到了国内商业地产食物链的顶端,其他要做商业地产的房企,见了他都得靠边站。03即便当下地产股集体回落,地产圈里除了央企,还有两家市值超过2000亿,一家是万科,另一家就是龙湖。今年上半年,龙湖的平均融资成本降到了4.21%。这是什么水平?以一个民企的身份做到了央企的水平。在这个被央字头占领的排行榜上,民企龙湖简直就是全村的希望。其实,龙湖的许多做法都迎合了资本市场的喜好,所以得到了资本的偏爱。最突出的,一是稳健,二就是第二曲线。当身边的兄弟们都想复制碧桂园大跃进的神话时,一直不想做冠军的亚军,明确表态“宁可错过,不可冒进”。在群体的激情面前,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通常是反人性的。但只有经历了阶段性的反人性,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当年的兄弟们,现在发现钱越来越难借、越来越贵,而龙湖却因为遵循“晴天补屋顶”的生存哲学,财务成本依旧稳稳的,排名还超过了一大票房企,典型的闷声发大财。那些对“坏预期”早有准备的人,只能保证自己活下去。而龙湖,除了稳健的气质,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商业地产。虽是民企出身,但龙湖在商业地产领域已经有了足够的积淀。龙湖的积淀,就是运营。商业地产的一个特征就是,慢慢来,才更快。有了前期的慢和难,才有后期固若金汤的护城河。现在,龙湖到了收获的季节。上半年,龙湖投资物业租金收入达到47.8亿元,其商业地产出租率常年维持在97%左右,稳定保持在第一梯队水准。做了这么多年,龙湖积累了多年的品牌资源,招商运营经验也是杠杠滴,更不用说他的人才梯队系统,大大降低了新进城市的成本与后续运营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龙湖坚不可摧的护城河。现在来看,资本市场那么偏爱龙湖,也就不难理解了。04万科的精神领袖发了一条抖音,做好这件事,房地产未来大有可为:你只要和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房地产当然是非常非常有机会的。万科当然是非常非常有机会的。尽管今年以来,万科的股东们已经被打了无数次脸了。我们不仅见证了万科自2008年以来报告期内的首次净利下滑,股价也累计跌掉近40%。但这,仍然没能动摇万科在资本市场中的老大哥地位。今年上半年,万科平均融资成本又双叒叕降了,最新数据是4.27%。资本市场喜欢优等生,而从长期来看,资本更偏爱的,则是那些有前瞻性的、有大格局的企业。万科可以算一个。众所皆知,地产江湖里,万科是稳健派的代表。用郁亮的话说,万科是一家危机感驱动的公司。三年前,万科的秋季会上,“活下去”的口号充分体现了这个老江湖的未雨绸缪。现在来看,“活下去”后面的冒号,才是地产商们要回答的重点。不做大哥好多年的万科,现在反而是过得倍儿滋润的那个。万科怎么“活下去”,现在已经晋升为房企老板最想知道的问题TOP3了。其实,这三年万科的工作主题已经透露出了一些信号,那就是一以贯之的“基本盘”。上个月,在万科的一次培训上,郁亮问了那些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一个问题:斑马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你看一件事情的底色。行业的底色,其实就是万科关注的“基本盘”。当前的行业底色,就是要开发商们认清现实,当年的疯狂岁月结束了,房地产再无“黑马”,“飙车”的企业大多已经掉队了。这至少说明:这世界上明白人很多,但看明白了去做的是真的少。而做到的,很多就成了那些被资本市场看好的企业。“中华万龙”这四家稳健型房企,都是明白人。

手机看新闻
摘要:【鲁班到家:年轻消费者如何通过优质服务实现精明消费】今年双十一,家居品牌面临着年轻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年轻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高价和品牌,而更注重品质和性价比。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希望获得快速响应、配送测量和上门安装等优质服务。作为领先...正文:今年双十一,家居品牌面临着年轻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年轻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高价和品牌,而更注重品质和性价比。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希望获得快速响应、配送测量和上门安装等优质服务。作为领先的互联网家居售后服务平台,鲁班到家通过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解决了家居商家的问题。他们在双十一前夕开展了“双11狂欢盛典”活动,为商家提供奖励,并保证快速响应和预约服务的效率。鲁班到家将继续与家居企业、物流快递和电商企业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一站式家居解决方案,让年轻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家居送装售后体验,实现精明消费。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投诉
需求精彩评论(0)
还可以输入20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科房地产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