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经济现状怎么样 分析德州地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势?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德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下半年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增强信心,积极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确保全市经济稳中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8.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6%,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6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63.64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567.84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为9.3:52.0:38.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9.7亿元,增长10.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5.8亿元,增长1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59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4.8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2.2元,增长10.9%。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一)生产领域: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服务业发展速度提升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小麦生产再创新高,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为778.8万亩,比上年增加7.8万亩,增长1%;亩产539.1公斤,较上年持平;总产419.8万吨,比上年增加4.9万吨,增长1.2%,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2、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69.7亿元,同比增长10.68%,较上个月提升0.0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分经济类型看,全市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89.9亿元,同比增长8.63%,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79.8亿元,同比增长12.42%,轻重工业比重为45:55。重工业累计增速比轻工业高3.79个百分点,比全市规上企业高1.7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647.8亿元,同比增长10.76%,总量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4.5%,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0.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35种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加值呈正增长趋势,增长面为91.4%.其中有16个行业增速超出全市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25.5亿元,同比增长12.65%,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出1.97个百分点。  3、服务业发展速度提升。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567.84亿元,增长6.6%,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0.6%,比一季度提高9.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2.3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服务业内部来看,一是交通运输业较为稳定。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7.64亿元,增长4.1%,增速比1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业增长较快。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4.59亿元,增长13.9%,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3个百分点,是服务业所有行业当中增速最快的行业。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2392.54亿元,比年初增加239.79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532.95亿元,比年初增加88.02亿元。三是房地产业明显好转。上半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6.14亿元,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受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政策等有利因素影响,商品房销售形势好转。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7.7个百分点。  (二)需求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外贸形势略有好转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05.8亿元,增长15.2%,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第三产业投资快于二产。上半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51亿元,下降5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5.46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54.84亿元,增长18.9%,增速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和二产投资3.7和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跃。上半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769.3亿元,增长20%,占全部投资额的84.9%,极大地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97.18亿元,增长43.1%,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和工业投资27.9和26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较为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1.1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全省0.3和0.1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快于城镇市场。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36.0亿元,同比增长9.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5.1亿元,同比增长23.1%高于城镇零售额增幅13.5个百分点。享受、发展型商品消费表现良好。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消费由降转增,金银珠宝类增长48.3%,增速同比提高30.7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增长45.3%。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一定增势。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21.8%、12.4%、13.6%、23.6%。  3、外贸形势略有好转。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5.6亿美元,下降12.7%,比1-5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值10.63亿美元,下降0.2%,比1-5月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值4.97亿美元,下降31.1%,比1-5月收窄2.6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运行出现企稳迹象,但也应看到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没有缓解,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工业用电量的增速下降,企业生产较为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为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经济转型的动力,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机遇促升级,着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利用好市场需求不足形成的“倒逼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规模效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好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扫清市场主体创业发展的障碍。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调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帮扶和指导,遏制大型企业生产增速回落势头,力促工业生产提质提速。  (二)抓项目增后劲,着力增强投资支撑能力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部门协调,对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工作,相关部门在解决项目建设中较为突出的土地、资金等问题时要互相协作,强化服务,列出时间表和分工图,限期完成。二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把投资的重点转到生产性投资上来,利用资金、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鼓励高科技工业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三是密切关注房地产方面的相关政策,要多方筹措、广开渠道,尽快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状况,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三)抓就业促保障,着力实施“惠民生”工程  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稳就业的贡献作用。简政放权、增强市场活力,形成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良好局面。落实好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等“惠民生”制度,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和提升消费层次。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检查和违法处罚力度,消除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的顾虑,提升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信心。加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鼓励和引导新兴业态、新兴产业、新兴市场的健康发展,开拓新型消费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