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离哪个区最近在哪里 详细介绍温江区离哪个区最近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成都温江区,古时候成都“上五县”之一,有“金温江”之称。温江曾经是温江地区的驻地(地区是地级市的前身,地区驻地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区)。1983年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从此温江再也没有管辖其他县,并成为成都下辖的一个县,2002年撤县成为成都市市辖区之一。温江地区撤销之时,温江县全县面积约277平方公里,是当时四川面积最小的县。此外,温江县县城柳城镇,也是当时四川最小的镇,仅12平方公里。温江在温江县划归成都管理之时,因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温江地区驻地几十年的经营,拥有比较强大的基础。因此,当时的温江县是成都各县中实力较强的一个。尤其是城市建设方面,远非其他县域可比,部分区域甚至可以媲美当时的成都。但是,此后不久,温江的优势也在随着温江地区的撤销,在慢慢的消失。到温江县改区的时候,温江的经济实力在成都二圈层中已经是最弱的了,排名在双流、郫县(郫都)、新都、龙泉驿、青白江之后,在成都所有区县市中仅强于新津、蒲江、都江堰、大邑四个县市。在全省更是排位40名开外。温江直到温江县改区以后,温江才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改区以后的温江,曾经长期被定义为“单独成市”的区域,大有成为城西副中心的态势,一时风光无限。到现在,温江也是成都中心城区之一。是成都二圈层最繁荣的城区之一,在成都各区县中拥有较强的影响力,是成都重要的医学城,也是宜居之城。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温江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路面交通的老化,产业的老化,城区的老化等,将是温江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得不深刻面对的现实问题。温江苏绽5万获赞 1.9万粉丝城市、社会、地理等领域自媒体作者编辑,社会领域创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
公元742年,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曾在其经典名篇《蜀道难》里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句诗堪称千古名句,意思是:传说蚕丛与鱼凫建立了古蜀王国,由于开国的年代实在太久远了,因此无法详谈了。也就是说,蚕丛与鱼凫都是统治古蜀国的君王。李白一诗道出了上古时期祖先们对古蜀文明开启的重要贡献,令神秘久远的古蜀国于混沌状态中开出了文明的曙光。此处,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李白这两句诗里其实蕴藏着成都一个有名的城区-温江。(温江)一:温江的“前世”温江,在古代称为“鱼凫城”,又叫“柳城”,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蜀国-鱼凫王国的发祥地。“鱼凫”本意指的是鱼老鸹(四川人如此称呼),是一种会捕鱼的水鸟,钰姐小时候就经常见到,但这里指古蜀国君王的名字。相传,在4000多年前,即西周时期,古蜀国先后出现了十三任君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一共存续了729年。第一任君王是蚕丛,他“着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开创了古蜀文化,是养蚕专家,又被称为“蚕神”,细心可发现“蚕”与“蜀”形态相似。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纵目人面具”指的就是蚕丛王,他原居住在今四川茂县北叠溪,后来率部由岷山迁到了成都平原。第三任君王是鱼凫,因为擅长捕鱼而得此名。三星堆1号坑出土的那根代表王权的金手杖,其一端刻有戴冠人像、鱼、箭、鸟等纹饰,其中人像指的就是鱼凫王。鱼凫王是新崛起的后起之秀,原来生活在岷江上游的鱼凫氏族,是鱼凫氏族的首领,后来进入成都平原生活。鱼凫继蚕丛与柏灌之后,终止了部落战争,统一了今成都周边地区,建立了“鱼凫王朝”,都城就建在今天的温江万春、柳城一带。当时鱼凫王建都时,就下令广植柳树作为国界,因鱼凫古都杨柳依依,美不胜收,史称“柳城”。如今,在温江城北还有“鱼凫城遗址”。今沿江安河一带还发现很多有关古蜀文化的大石遗迹,说明是古蜀族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公元前316年,古蜀国被秦朝灭亡后,设置了蜀郡。到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始设温江县。到唐代就更名叫“温江”了。到清嘉庆年间,朝廷组织大规模植柳,沿堤植柳700多株,因此温江“柳城”之称流传了4000年多年,温江县设置就长达1468年。温江悠悠数千年,文化灿烂,土地丰饶、百业兴盛,又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腹心,还是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又被赋予了“金温江”的美誉。二:温江的“今生”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时光流转,如今的温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有几大优势:一是地理环境优越,如地势平坦,地貌简单。二是自然条件较好,水利作用显著,境内的四大河如金马河、清水河、江安河、等,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三是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及居民消费水平上涨,文旅产业齐头并进,鱼凫遗址、国色天色乐园、温江水上乐园、幸福田园、温江文庙等,令游客流连忘返。四是科技教育事业欣欣向荣。随着温江的环境、生态、文化、经济等各项优势的发展,温江先后获得了无数的殊荣,如:“国际花园城”“国际人居奖”“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生态样板区”“联和国全球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中国最佳人居环境示范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等等。2019年,温江又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常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若不是自身优秀,怎可能获如此不可胜数的殊荣呢?三:当温江遇上南沙成都温江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特色,却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作为内陆城市,唯有以变革、创新思维开辟新空间,才有全新发展,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资源优势。无独有偶,广州南沙正是逐梦之地。南沙衔珠江而临大洋、通内地而向海外,是我国改G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也即“大湾区中心”,而粤港澳大湾区又是国际化战略平台。自2012年以来,南沙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已迈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科学城、生物谷、健康谷、广东医谷、龙穴岛、万顷沙等,无一不在演绎着日新月异的精彩蜕变......而温江与南沙合作,其优势显而易见:一是地理位置优良,是衔接内地与海外的窗口。二是为百姓带来好处,如就业、服务等。三是双方携手可共同打造出对外开放平台,以及国际一流营运环境,等等。温江因江而名,南沙因海而兴,两地又分别是成渝双城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发展引擎。2022年5月,温江与南沙“互粉”正式携手合作,在温江人气最旺的碧落湖公园和鲁家湿地公园,萌萌哒的“鱼凫望海”创意装置与鱼凫文创展厅精彩亮相;“鱼凫望海”观景台更成为打卡的网红地标......(鱼凫望海-创意)2023年3月10日,“鱼凫望海”终于梦想成真,鱼凫望海·温江湾区创新服务中心在南沙正式“安家”,如此双向奔赴,成为命运共同体,以谋求双方更快更强的合作共赢。为此,温江将在市场开放、企业竞争、招商引智、文化交流、创新发展、人才就业等各方面进入一个全新台阶,也为青年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为梦想谱写新的篇章!“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鱼凫望海,牵手南沙,江海相望,聚沙成塔,才能共抵胜利彼岸,才能创造更大辉煌!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江区离哪个区最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