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较了解一个项目需要了解哪些宏源的项目可以做吗?资历怎么样?

界面新闻记者
张灵霄界面新闻编辑
1项目“踩坑”后,员工个人是否应该担责?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起判决。2015年3月,申万宏源证券因为雨润集团相关项目实际亏损2亿余元。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公司项目评审小组中“百万年薪”负责人该担责,对其经济处罚62.5万元。而员工则认为,相关项目产生的损失系正常坏账。双方争执不下,在员工劳动仲裁获胜后,申万宏源不服,将这名负责人告上法院。法院怎么判?祸起雨润集团违约,申万宏源实际损失2亿元裁判文书显示,2015年2至3月,申万宏源公司的雨润项目,即通过D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公司)向江苏A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集团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规模近5亿元。因该笔贷款未能及时偿还引发纠纷,2017年5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A集团归还借款4.9亿元,为此给申万宏源公司造成实际损失2亿余元。A集团公司在2020年10月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对比判决书及时间线来看,D公司为中海信托公司,申万宏源“踩坑”的A集团公司应为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润肉类集团)。申万宏源公司募集资金,交由中海信托公司向雨润肉类集团发放该笔贷款。庭审中,申万宏源公司的孙某华表示,“最终由申万宏源公司把老百姓的钱还了。”穿透股权可知,雨润肉类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祝义财,母公司为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润集团)。雨润集团早年曾风光无限,雨润创始人祝义财在2003年曾是“江苏首富”,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2005年底,雨润食品(1068.HK)登陆港股上市;在低温冷鲜市场上,一度有“南雨润、北双汇”之称。然而,2015年3月,雨润集团实际控制人祝义财遭检察机关监视居住,引发雨润集团体系资金链迅速紧绷,债务出现违约,申万宏源贷款项目也正是在此时“踩坑”。综合判决书中的《雨润肉类集团评审意见》、《审核决议》等文件,2015年1月,申万宏源发行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向A集团公司发放信托贷款,该笔资金用于补充融资人流动资金。第一批有3亿元额度,第二批次的2亿元额度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由产品评审小组委员会传签通过后方可使用,每笔借款的期限均为12个月。第一批额度很快被投放完成,雨润肉类集团于2015年3月4日申请启用后续2亿元额度。经客户资管总部陈某向审核小组发送“请投票”的电子邮件,产品审核小组审核称“我司内部销售风险评定等级为:低风险,同意启用。”落款处有孙卫华和朱某签字确认。双方争执不下,员工是否失职成纠纷点判决书显示,孙某华于2013年7月入职申万宏源公司,担任资产管理事业部产品评审总部总经理助理一职,目前双方劳动关系仍存续。申万宏源自2018年开始就该项目开展风险调查, 2021年4月26日认定,孙某华作为项目评审小组负责人,在该项目的评审和放款过程中存在违纪行为,决定对其进行经济处罚62.50万元。其中包括2020年的年度绩效奖金及自孙某华2013年7月入职起每年按年度绩效奖金40%的比例扣留的绩效奖,即“风险项目历史留存”。孙某华则表示,自己确实负责雨润项目的评审和资金放款,但在此过程中不存在二次放款审核把关不严的情况,当时也未发现融资人存在经营情况恶化的状况;并且产品评审总部当时并无专职投后管理人员,即使项目人员未及时提交投后报告,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发现。孙某华辩称,雨润项目2月份初次放款,3月份即发生实际控制人祝义财被监视居住的情况,对此,事业部也已紧急采取了相关措施。该项目之后产生的损失,系正常坏账损失。判决书显示,孙某华的每月工资未基本工资加月绩效,另有公司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及个人表现发放的年度绩效奖金。孙某华为券商百万年薪成员,其2015-2021年的年度薪酬分别为100.0万、270.3万、367.4万、195.5万、208.3万、136.5万、106.6万。判决书显示,2021年11月24日,上海市徐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支持孙某华方的劳动仲裁。申万宏源不服仲裁裁决,并起诉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本次法院审理认为,孙某华在放款审批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法院表示,孙某华作为评审成员,明知了解借款企业经营状况应依据第三方审计报告,且该报告出具的时间就在4月份,却仍以借款企业自行提供的财务报表为依据,孙某华在3月初发放的第二次放款的评审存在时间仓促、依据不足的问题。因此,法院判决申万宏源无需支付孙某华2020年度绩效奖金33.92万元和2013年7月至2021年8月“风险项目历史留存”28.57万元。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相关专题:
申万宏源再陷“讨薪”漩涡,去年人均收入超65万元!员工:年终奖确实没发专题
VIP课程推荐加载中...APP专享直播1/10热门推荐
收起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基于软考(中项和高项),有很多刚刚接触的同学可能还不够了解,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收集到的常见问题和解答,希望对有兴趣软考(中项和高项)的同学有所帮助。软考常见问题1:软考是什么?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是原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简称软件考试)的完善与发展。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负责全国考务管理工作,除台湾地区外,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建立了考试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域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设置了27个专业资格,涵盖5个专业领域,3个级别层次(初级、中级、高级)。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近十年来,考试规模持续增长,截止目前,累计报考人数约有五百万人。该考试由于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并为推动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特别是在软件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各类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原人事部、原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文件规定,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实行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每年举行两次。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全国统—实施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同时,该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部分专业岗位的考试标准与日本、韩国相关考试标准实现了互认,中国信息技术人员在这些国家还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考试合格者将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用印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软考常见问题2:软考分什么级别?具体有哪些科目?软考相关科目具体详细介绍可以查看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常说的中项和高项目分别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常见问题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几科?什么题型?考试时间?分值情况?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75个单选题,一题1分,满分75分。45分及格。(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个案例分析题,平均每题25分,满分75分。45分及格。(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之前,一般是2个题目选1个,2022年5月和2022年11月的考试,都是只有1个题目。满分75分。45分及格。软考常见问题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几科?什么题型?考试时间?分值情况?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75个单选题,一题1分,满分75分。45分及格。(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技术(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4个案例分析题,平均每题19分左右,满分75分。45分及格。软考常见问题5:软考官方网站是什么?1、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全国软考办)2、各地软考办打开上述网站,在首页最下面,可以看到各地软考办网站各地考试机构软考常见问题6:软考证书样本是什么?软考证书样本软考常见问题7:IT知识怎么都理解不了,咋办?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确实会考到一些计算机知识。但是,结合历年情况来看,主要是在选择题进行考查。{\color{red}{\large{个人建议:}}} 一个名词花3-5分钟,如果还理解不了,建议没必要理解了。把那考点多看,多看,反复的看,有印象,能做选择题就好。软考常见问题8:项目管理知识记不住,咋办?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项目管理基础确实是核心重点。而且案例可能还有默写题。但是,个人建议: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真的很难。建议理解学习就好。案例默写,尽力多得分,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也是可以得分的。软考常见问题9: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计算题难吗?从计算量上说:小学,初中水平的计算量。就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比如公式:C=A-B,但是,题目不直接告诉你A、B的数字是什么,需要你从题干中去找到。{\color{red}{\large{计算本身不难,难在找到各参数。}}} 软考常见问题10: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计算题难吗?从计算量上说:小学,初中水平的计算量。就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比如公式:C=A-B,但是,题目不直接告诉你A、B的数字是什么,需要你从题干中去找到。{\color{red}{\large{计算本身不难,难在找到各参数。}}} 另外,上午选择题,有管理科学的计算题,这个说实话,有的题目比较难,但是,也不是难在计算量。软考常见问题11:软考对英语水平要求高吗?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都会在上午选择题里考到5分英语单选题。根据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可能是2分新技术、3分项目管理。个人建议:把几个常见的新技术的英语单词看看,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等,这些单词在后续的文章中会提到。另外,把OSI、TCP、OLAP等等名词会(其实这些名词更多的是在中文题里涉及到)总之,5分英语题,不建议花太多精力。考试的时候,尽力挣扎下,读下题干,或许有几个单词认识,可以猜出在考什么的。如果猜不出来,就瞎选吧,英语不是靠几天可以提高很多的。软考常见问题12:软考成绩不过,可以保留吗?不可以,不管是初级、还是中级、高级的科目,都必须各科同时达到45分或以上。{\color{red}{\large{成绩不保留。}}} 所以,需要大家均衡的学习,千万不要偏科。软考常见问题13:可以同时报考2个证书的考试吗?不可以,一次考试,只可以报考一个。就算你去2个不同的省市报名,也不可以。软考常见问题14:0基础可以参加软考吗?可以参加,软考报名基本上没什么限制。(学历、毕业年限等都无要求)但是如果您是0基础,建议:中级报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级报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2个考试涉及的IT内容较少,主要是项目管理知识,适合突击学习。软考常见问题15:不想听课、看书,只做题,可以吗?{\color{red}{\large{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不管是听课、看书,还是做题。都是为了掌握知识点,但是听课看书是最直接的办法。另外,根据考试特点,基本上没一模一样的原题,千万别想着做很多很多题,到时候有很多原题。我的建议是70%的精力在听课看书,30%的精力在做题。而且,做题的时候也别太纠结题目的答案,而是需要知道这个题在考什么考点,重点学习考点就好。软考常见问题16:软件证书有有效期吗?{\color{red}{\large{软考证书,永久有效!!!}}} 而且,目前,也不需要继续教育,考过了,就不需要管了,一直有效。软考常见问题17:可以直接考高级吗?是否需要一个一个级别来?可以!不需要一个一个级别来。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报名想考的级别和科目就可以了。软考常见问题18:我可以考几个高级、几个中级、几个初级吗?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软考开设的全部科目都考完。到时候,可以拿一大堆证书。软考常见问题19:考试如何报名?请访问www.ruankao.org.cn,首页,找到报名入口如果本次考试,您所在的考区开始报名了,点击 {\color{blue}{\large{进入}}} 就好。然后按系统提示,一步一步的来操作。软考报名基本上没什么限制条件,但是一定要 {\color{blue}{\large{真实,真实,真实}}}
,如实填写资料。反,,严格按系统提示操作如实填写资料就好。另外, {\color{blue}{\large{报名成功后,}}} {\color{red}{\large{一定不要忘记缴费。}}} {\color{red}{\large{现在因为口罩的原因,现在各地都在限制本地考试,不希望跨区域考试,会要求提供社保、居住信息等}}} 软考常见问题20:如何打印准考证?请访问http://www.ruankao.org.cn,首页,找到报名入口通过报名入口进入后,左下角有准考证打印的图标。然后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就好。一般是考前一周左右开始打印。另外,建议打印准考证的时候可以多打印几张,以防丢失。{\color{blue}{\large{PS:通过我参加的几次考试来看,一般都不会查你的准考证上面有没有其他什么不该有的文字,所以,懂的都懂哈}}} {\color{blue}{\large{准考证打印出来后,一定要认证读准考证,看清最迟什么时候入考场}}} 软考常见问题21:报名可以跨地区报名吗?{\color{red}{\large{不建议跨地区报名!!!}}} 虽然,软考报名基本上没什么要求。但是,目前,因为疫情的原因,一些考区增加了一些附加的条件:{\color{blue}{\large{虽然,软考报名基本上没什么要求。但是,目前,因为疫情的原因,一些考区增加了一些附加的条件:比如社保证明,比如核酸阴性证明,比如行程码要求。}}} 软考常见问题22:XX地方这次考试会取消吗?经过了此次YQ之后,后续没有特别大的情况,基本不会取消某些地方的考试,但是如果出现情况不允许,就没办法了,还是要考前多关注一下官网信息。软考常见问题23:在什么地方报考通过率会高点?一般来说,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改卷,不存在在哪里考试通过率高的情况。但是,22年5月和11月,广东的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是单独出卷,这个可能有点不一样,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单独出卷,这个不好说,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个人建议:没必要考虑这个这个问题,最好就在您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报考就好。软考常见问题2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和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区别是什么?请大家一定要认真注意:在中级考试里有2个科目,大家很容易搞混。我建议大家最好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一年2次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一年1次考试。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报考人数多,学习资料多。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和高级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核心考点一样,考过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可以很轻松的去备考高级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常见问题25:复核成绩有用吗?在每次成绩查询后,总有人说自己的成绩和估分严重不匹配,想复查成绩。当然,官方也有复核成绩这一举措。但是,个人建议:你还是抓紧时间准备下一期的考试。截止到目前,我还没听说有哪位考生通过复核,改变了自己的分数。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如果有,请给我留言让我知道下。软考常见问题26: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用书是什么?书不再多。在于精!个人建议:1、官方教材---目前官方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的,或许以后会有所更新。这本书建议作为第一轮的学习用书。2、马军老师的题目书---这是马军老师培训课内部的资料,每次考试都会改版更新。每次改版比较大,每章都会有些许改动,需要用最新版。这本书建议作为第二轮的学习用书。3、论文集——这也是马军老师培训课内部的资料,都是培训班内通过了考试的学姐、学长整理的;而且,培训班现在也在陆续开始收集整理一些每次考试的高分论文在论文集里了。每次考试会有很小的改动,之前有了较旧版本的同学不需要买最新版。这本书有大量的论文范例,很适合整理自己的范文。{\color{blue}{\large{题目书和论文集在马军老是的淘宝店有卖,价格大概百八十块钱,具体的看你们考试时候的一个情况,不会太贵,很厚的书。}}} 软考常见问题27: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用书是什么?书不再多。在于精!个人建议:1、官方教材---目前官方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的,或许以后会有所更新。这本书建议作为第一轮的学习用书。2、马军老师的题目书---这是马军老师培训课内部的资料,每次考试都会改版更新。每次改版比较大,每章都会有些许改动,需要用最新版。这本书建议作为第二轮的学习用书。{\color{blue}{\large{题目书和论文集在马军老是的淘宝店有卖,价格大概百八十块钱,具体的看你们考试时候的一个情况,不会太贵,很厚的书。}}} 软考常见问题28: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输入、输出、工具和技术背不下来怎么办?谁告诉你要背的?谁要你背,你叫他先背你听。反正我没说要你们都背下来!这是不可能背下来的,但是考试肯定会考的。建议学习办法:1、把我《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思维导图里说的一些重点的名词理解,知道名词的意思。知道这个名词的意思了,应该知道它从哪里来,有什么用了。2、把我《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思维导图里总结的一些规律记住。3、个别要背的地方一定要背。4、选择题:排除法是很好的办法。5、案例题:能写几个写几个,能得几分得几分。软考常见问题2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输入输出工具和技术背不下来怎么办?中项和高项其实在基础知识上是基本一样的,中级的课本上的分类根由逻辑性。1、把我《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思维导图里说的一些重点的名词理解,知道名词的意思。知道这个名词的意思了,应该知道它从哪里来,有什么用了。2、把我《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思维导图里总结的一些规律记住。3、个别要背的地方一定要背。4、选择题:排除法是很好的办法。5、案例题:能写几个写几个,能得几分得几分。软考常见问题30:历年计算题真题中,高项的题目,中项需要做吗?考高项的同学,我建议都做。考中项的同学,如果能都做,建议都做。如果你不想做高项的计算题,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近几次的考试,中项的计算题,确实很简单,确实没必要达到高项的程度。总之,都做无害,不做也可。软考常见问题31:案例分析,感觉没话说,不知道写什么?出现这个问题,原因有2个。1、你真的没“货”—— 认真学基础,多掌握一些“货”。学讲课里可能考案例的知识点;学题目书里案例专题的内容,多读,多读。2、你害羞,怕被笑话——谁笑话你?谁知道你是谁?改卷老师是看不到你的信息的。放心大胆的写,写错了也没关系,大不了没分而已。只要你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了。记住: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尽量去多写)记住:您是国家抬杠运动员。(还是多写,能想到的都写上去)软考常见问题32:案例分析计算题需要写过程吗?案例分析里的计算题主要分为2大块。1、进度方面的,比如关键路径是什么、总工期、总时差、自由时差。这些是不需要写过程的。直接写答案就好。2、PERT、挣值、预测这些是需要写过程的。按照过程得分。另外,大家可以思考下:如果在计算题的时候,咱们找不到PV,请问,我们可以算什么参数的结果出来?欢迎留言讨论。软考常见问题33:论文写作里,子题目不知道写在哪?1、看这个子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是谁的输出、工具2、看这个子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是在哪里讲到的3、尽力把子题目揉在过程里写4、如果揉不进去,看在过渡那、结尾前一段能否写软考常见问题34:每天学习几小时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固定的标准。有的人,学20多天就可以通过,有的人学1-2年都过不了。我的建议:1、尽早开始学2、在有时间的时候就尽力多学,实在没时间的时候,隔几天在学也没办法,也是可以的3、总之,不要太拘泥于每天学多久,坚持多学,持续的学,争取一鼓作气,背水一战就好。软考常见问题35:通过软考需要再去评职称吗?这个状态很正常。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状态。只有反复的看!但是第2遍学习的时候肯定比第1遍轻松。第3遍学习的时候肯定比第2遍轻松。……软考常见问题36:通过软考需要再去评职称吗?{\color{blue}{\large{{不需要}}}} 国人发39号红头文件里就说了以考代评。考过什么级别就是什么级别的职称。另外,各地也在陆续强调职称和软考的关系。各地如果有类似的文件,可以看这种文件。如果没有,就按国人发39号文件就好软考常见问题37:软考证书怎么申请评审专家?比如政采云根据提示详细真实的填写即可软考常见问题38:我又软考证书,单位不给相应待遇,合理吗?合理!你有软考证书,只是国家承认你有这个资格。国家层面的政策你都可以享受。比如职称、比如高新人才、比如户口等等。但是具体到各单位,就是看单位领导的意思了。举个很扎心的例子,XX是本科毕业,国家承认XX的学历是本科。但是单位把XX当小学生用,按小学毕业的待遇给XX,这也没办法是吧。软考常见问题3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论文很难吗?1、肯定没有你第一印象想的那么难,这不是研究性的论文,或许叫做“工作总结”更合适。2、论文就是“框架+血肉”。框架很简单,难在血肉。框架2个小时就能学会。血肉可能需要100个小时。3、血肉就是基础。如果你掌握好了基础,论文肯定不难,而且选择、案例也不难了。如果你没掌握好基础,不仅仅是论文难,选择、案例,你也会很难!总之:在你没掌握好基础的前提下,论文不背锅。你还是好好学基础知识,等你有基础了,那就会水到渠成。软考常见问题40:是不是上次考了的论文领域这次肯定不考了?不是!曾经在2013年5月和2013年11月,连续2次考沟通管理。曾经在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连续2次考风险管理。虽说是同样的领域,但因为子题目不一样,导致论文内容差距很大。当然,虽说不能肯定排除不考,但是不考的概率会比较大。软考常见问题41:可不可以不看官方教材,只看历年真题?1、官方教材非常重要,真题虽然也重要,但是考原题基本不会。2、如果你时间比较充裕,建议还是按照先教材,后真题的顺序来学习。3、如果你是临考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学习,则可以不看教材了,直接看真题,但是效果怎么样,无法保证,有基础的可能会合适点,0基础的大概率会直接看不懂。软考常见问题42:教材外的知识点怎么学?不管是中级系统集成项目工程师还是高级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目前选择题都会考一些官方教材外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我的建议是:1、平时不要花太多精力去管,因为性价比极其极其低。有那些精力还不如好好看看常规考点。2、考前几天,可以把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等文件、新技术看看。3、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就好。多把题目读几遍,或许可能从中找到答案。软考常见问题43:软考有些选择题感觉模棱两可,怎么办?对,不管是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还是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选择题总有几分这种题目。什么叫做单选题?就是4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好的答案。最对的、最错的。遇到模拟两可的选项,请把选项多读几遍,拿出抬杠的精神来。软考常见问题44:需要带手表吗?可以带手表进考场吗?一般来说没不带手表是可以的。如果非要带,建议大家带那种机械表。不要带那种可能或许疑似有数据传输功能的手表。软考常见问题45:考试当天,中午时间比较充裕,能做什么?1、赶快吃饭。2、千万别和别人对上午考试的答案。3、找个距离考场近的地方好好学习下,临时抱佛脚,还是有用的软考常见问题46: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哪科最难?我个人觉得选择题最难。网上你应该能看到很多说法,有说论文的,有说案例的,其实真正难的是上午的选择题,因为考点太杂,太多,你往往会没有复习到位,而且是客观题,是你自己真正能够把控分值的。软考常见问题47: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哪科最难?我个人觉得是案例分析。因为选择题是真的很简单,绝大多数题目都不需要分析,思考。好多好多题目都是课本的原文。好好学习下基础,选择题基本可以过。打好了基础,再去学案例,好好准备下,基本问题都不算大。软考常见问题48:计算题的时候除不尽怎么办?看题目的说明。如果题目没有说明,一般是保留2为小数,一般是四舍五入。{\color{red}{PS:目前整理的软考常见问题就这48条,后续也会慢慢更新新的问题,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够关注}}

来源:新财富
从业16年,周海晨伴随和见证了轻工行业上市公司市值20倍的扩张,也收获了11次行业第一名的“钻石+”荣光。
在他看来,通过专业的研究,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得到市场的印证;跟随优秀的企业和投资者一起成长,与高手对弈,获得市场的“美妙回音”,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分享喜悦,在他们遭遇低谷的时候,给予陪伴和善意的提醒,基于长期的交往建立信任,滋长责任,是证券分析师职业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他长期坚守的主要原因。
2006年入行时,恰逢造纸周期低谷,周海晨没有受挫,坚持做深度研究,踏实打基础。孰料2007年行业刚迎来起色,又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精心搭建的模型开始失灵,他没有气馁,调整心态,以专业研究为底气,陪伴企业与投资者度过市场动荡期。
历经周期,实力终获认可。自2010年至今,周海晨11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轻工和纺织服装(包括原造纸印刷、轻工造纸)行业第一名,并于2017年加冕“白金分析师”,2020年获得“钻石分析师”荣誉。
从业16年,周海晨成长的不同阶段,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都不一样。做分析师时,更多从投资者角度关注个股涨跌;成为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开始关心和辨别产业空间。
2020年,39岁的周海晨升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的职位,扛起中国最老牌证券研究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如今,他开始思考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怎样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去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01
入行源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学生时代的周海晨,“学霸”特质颇为明显。他高中读的是青岛市录取分数排第二的“高师班”,这意味着,其报考大学只能选择师范类学校。高考结束,冥冥之中的安排,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并获得保研的机会。
华东师大从事证券行业的人不少,周海晨的导师当时也经常参加行内的活动,周海晨因此虽对证券行业有接触,但是并不太了解。他将进入证券研究行业的过程,称作一个“美丽的误会”。原以为,证券研究所像科研院校一样,是埋头做课题研究,基于其在大学期间多次参加课题竞赛并获奖的经历,便报名参加招聘,并从上千份简历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了申万的一轮笔试和四轮面试,开启录用实习之旅。
实习期间,周海晨被分在大消费组,先后研究过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早期,他主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学习写报告。随着学习的进阶,他很快感觉到,这个行业不是想象中的闭门造车,还要出去跟客户交流和到上市公司调研,更接地气,也更考验研究者的综合能力。
消费行业的调研,很多时候需要实地探访渠道和产品。周海晨记得,为了研究一家生产鸡蛋的公司,他曾跟着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赵金厚一起去养鸡场;为了对一家高端手表品牌有更直观的了解,刚毕业的周海晨还专门去逛名表店;之后研究家居公司,他又时常出现在各大卖场。
造纸企业大多分布在山东,行业内一家代表性的公司上市时,他飞往山东,待了将近半个月,住在公司旁边的小酒店,到点就去“上班”,和财务、采购、销售等各条线员工交流。以至于公司的人开玩笑说,周海晨成了他们的荣誉员工。
“不管在消费领域做了多久,田野式调查都是必要的,草根调研能够真实反映行业的情况。”周海晨称,尽管现在他已经做到了管理层,但还是会定期给那些熟悉的公司打电话或者实地调研,“去聊聊最近的一些变化,分析师要一直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
入行初期,公司平台的支持、资深分析师的指引,让周海晨受益匪浅。“在申万研究平台上,有长期积淀的研究体系、数据库,有新老带教的氛围。我能够不断成长,与资深分析师的指导密不可分。他们不仅传授我们研究方法,还指导我怎么样路演、调研。我入行时候的那批分析师,被称为研究所的‘黄金一代’,大家一起交流工作和生活,探讨研究的心得,亦师亦友,收获巨大。现在他们基本都是各大金融机构的‘顶梁柱’了。”
2006年5月,周海晨被正式录用,并定岗在轻工造纸行业。但纸业2005年起一直处于低谷,带他的老师也深表同情:“你运气挺不好的。”
周海晨的热情没有被挫伤,他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基础研究上,搭建研究模型和产业链框架。彼时,投研界对造纸行业的研究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周海晨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做数据分析,建模型,打基础。
早期,申万造纸印刷行业研究就周海晨一人,有时候一个晚上有6家公司发财报,他必须要做完所有点评,中间困了就去洗个澡,吃点东西醒醒神,全部点评报告写完,一整晚就过去了。有时候,做公司调研,发现了新机会,或推荐的公司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必须要尽快发声,他也会在当天将报告赶出来。
虽然知道少写一份报告天不会塌下来,但是,追求完美的周海晨近乎苛刻地自我要求:“勤奋、靠谱,真诚服务客户”。
他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行业,一方面,他将海量数据、信息转换成研究模型,最后产出逻辑严谨、有理有据的报告;另一方面,跟优秀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交流,令他受益匪浅。
当然,最令他有成就感的,是每一次辛勤调研和研究得出的前瞻研判,获得了市场的印证。这种来自“市场的美妙回音”,会给职业不断带来正反馈,“上市公司会更加信任你,客户也更愿意跟你交流,这也让自己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有回报”。
02
历经周期,沉淀积累打基础
2007年,A股酝酿一波大牛市,而造纸行业一方面供需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长期缺乏投资机会使市场对该板块惯性“累觉不爱”,板块到底怎么走,多数人心里面没底。这时候,已经积累一定扎实研究的周海晨,基于详细的供需关系模型,找到“与大众不同的认识”,开始大胆发声,力荐“造纸的逆袭”。
回头看,他完美抓住了那一波造纸行业最波澜壮阔的行情,2007年,造纸板块股价涨幅将近200%。作为新人的周海晨,作为这一轮纸业行情的主推者之一,快速被机构投资者认识。
2008年,入行仅两年的周海晨,拿下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造纸印刷行业第三名。
同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申万研究所提出了“回顾30年,展望30年”的研究策划任务。基于这个要求,周海晨把国内外造纸行业30年的发展历程、未来展望均做了详细梳理和模型搭建。
不过很快,金融危机席卷全球,A股大幅受挫,造纸板块同样受到冲击,周海晨之前做的大量模型,在剧烈动荡的市场面前开始失灵,曾经力推的公司,也遭到市场的质疑。
他迅速调整心态,冷静反思:模型里面,哪些是关键要素,哪些假设发生了变化?之后,他又频繁去公司调研,进而发现,2008年的回落,一方面是因为供需受外部环境影响变化;另一方面,也有市场过度悲观的原因。例如,正常情况下,公司一般只囤一个月的库存,经历了2007年市场的火爆,很多公司将库存提高到3个月甚至半年,但遇到危机,大家又齐齐大量抛售,回收现金,直至零库存,导致纸价和浆价都暴跌。周海晨回归模型,用正常的库存,测算价格区间,再测算企业的亏损是否正常。2009年初,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申万研究所开始整体翻多,周海晨也为轻工造纸行业摇旗呐喊,叠加下半年4万亿投资计划释放利好预期,市场行情反转,主推的公司从底部上涨了近10倍。
2009年,周海晨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名次再进一步,获得造纸印刷行业第二名;次年,他首次拿下该领域第一名。
后续造纸印刷行业再次迎来周期调整,市场关注度走低。此后数年,不少造纸行业分析师甚至开始转行。周海晨则从未放弃。他清晰地记得,2010年初,大雪封路,他花了大半天赶去一家上市公司调研。行业不景气,公司负责人如朋友一般和他真诚交流。“行业遇冷的时候,大家心不浮躁,才能深入研究。”
而今,周海晨时常以自身经历告诫新人,沉下心来,不要太急于去路演和服务,经历周期并沉淀自己,把研究基础打扎实。
“一个扎实的起步,对未来的快速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周海晨表示,“在这一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经历过周期起伏,才知道最好的时候和最坏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样,心里面会更有底气,才能给投资者和企业恰当的建议。”
“如果没经历2008-2009年的周期,我对2015年这波供给侧改革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03
付出获得反馈,11次拿第一,终获“钻石分析师”
事实上,造纸行业设备投入大,在国外,算原材料行列。但是在中国,它和家电、食品饮料一样,归属于轻工业。轻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板块,它的分法要追溯到苏联时期的轻工和重工业。
周海晨在研究造纸的同时,不断扩展研究边界,增加对家居、文具等行业的覆盖,并将每一个板块的产业链研究图纸描绘出来。在申万,造纸行业的分类也延展至轻工造纸,行业属性从纯周期走向周期兼顾消费。此后,投研界也逐步参照申万的行业分类方法。某种程度上,周海晨改变了轻工造纸分析师的研究范围。
目前,国内的轻工造纸包含四大板块:造纸、印刷、家居及其他偏消费类的公司。早期这个板块中,造纸印刷上市公司市值占80%,随着轻工相关公司不断增多,现在轻工上市公司市值占80%,造纸占20%。
多年聚集这一领域,周海晨表示,不管行业怎么发展,轻工板块任何阶段都不乏机会:供给侧改革的时候,周期股表现好,可以深挖造纸;当原材料大幅下行,会带动下游需求稳定的包装行业毛利率提升,则可以逆周期挖掘这一板块,与造纸形成对冲;家居则存在较多成长类公司,跟随房地产发展,结合居民消费升级和改善型需求增加,这一板块不断成长。此外,轻工领域还有很多小市值的民营企业,其积极转型过程中也会诞生机会,例如不少做玩具的公司都转型游戏、体育及互联网,包括前两年出现的电子烟,使轻工板块会出现一些主题类的投资机会。
短短数年,周海晨在申万从一个普通的研究员,成长为高级分析师、首席分析师。基于此前在研究方面的优异表现,他又增加覆盖家电领域,此后又成为制造业的负责人,直接分管的行业增加了汽车和机械军工。
“轻工造纸行业有周期公司、有消费公司、有偏稳定的包装公司,以及主题类投资机会,这培养了我的行业比较研究思路,可以用更广的视角把所有行业串起来,分析共性和个性。”
自2008年首次获奖,周海晨已19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称号,其中,在轻工造纸(后改名轻工和纺织服装)领域11次夺得第一。根据评选规则,累计十届获得第一名的分析师,可以晋级“新财富钻石分析师”,周海晨于2020年获得这一荣誉。
04
不负信任,陪伴优秀上市公司一起成长
从普通分析师到“白金分析师”“钻石分析师”,中间曾有机构邀请周海晨去转做投资,然而他依然坚守卖方研究岗位:“我很享受做分析师的过程,一手抓住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一手抓住最优秀的投资者,作为桥梁,分享大家的成长。”其中产生的成就感、正反馈和愉悦感,是长久以来周海晨坚守的最大动因。
“干久了,对于行业是有责任的。既然大家都信任你,我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做得更专业,配得上这份信任。”
作为分析师,有更全面长期的观察视角和积累,也让他在所研究行业的发展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比如造纸行业,本来可能只存在500万吨的产能缺口,但是如果有5家公司都投产200万吨,这就是1000万吨了,产能立马会变得过剩了。”这时候,周海晨会站在客观的角度,建议企业理性新增产能。有段时间,纸浆价格大幅上涨,很多企业都觉得应该增加购买。周海晨则基于分析认为浆价上涨是多重原因导致,包括汇率短期冲击、期货炒作和企业跟风囤浆,很快便会缓解。这一判断事后也被印证。
2015年,跨界并购潮起,有公司想介入与主业无关的方向,便来咨询周海晨。他建议,要做自己能把控的事,不要随意跨界。几年后,一些质押股权从事无关多元化的企业商誉大幅减值出现风险,有的企业家感慨万千:“稳稳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不然这公司都不是自己的了。”经历那段岁月的投资者,喜欢把周海晨的推荐称为 “稳稳的幸福”组合。
除了直接给企业家提建议,周海晨还会从协会等更高层面,建言行业发展。他曾经作为金融机构代表,进入中国轻工业政策专家委员会,参与轻工行业相关的一些政策制定,针对行业发展提建议、反馈问题等。
周海晨发现,自己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关注的事情不一样,最开始会为推的上市公司涨了而喜悦,再往后,不会过于纠结短期涨跌,而是会为优秀的公司不断长大和行业不断成长而感到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见证了一代轻工企业家的成长。在他眼里,老一辈的企业家普遍勤奋踏实,有家国情怀,他们立足实业,有一份责任和使命,对资本往往也不太热衷。“2015年,有人劝说一家企业转型做游戏,老企业家当场就火了,说游戏这种玩物丧志的事情,我怎么能干?”
后疫情时代,人们意识到,中国制造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在全球独一无二,这在轻工板块体现得尤为明显。典型如家居,在广东,密集分布着从上游板材及配套,到下游家具制造、销售的产业群。“这两年,有一些造纸和家居龙头企业会去东南亚考察,并尝试投资,但过去以后会发现存在土地、用工等成本虽低,但产业链配套相当不完整的问题。”
不过当前,不少轻工企业普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二代接班。“二代企业家基本都是80后、90后,很多人从海外留学回来,思路会更加开阔,但不一定有上一代的情怀,对资本市场理解也不同,会更前瞻地去思考。有一些二代也未必想接班,他们觉得上一代做业务挺辛苦,而做其他行业更快。在意识到主业前景一般的时候,他们会抓住资本市场的时机去转型。”
周海晨观察,不只实控人家族,员工也在变,“有些家具厂,哪怕空调少了,年轻员工也不愿意干活,这是老一辈没法理解的”。
“我们陪伴了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成长,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现在他们如何顺利实现交接班?怎么让这些优秀企业和个体继续发挥作用?如何继续发挥中国制造业原有的优势?这些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需要去深度思考的问题。”作为轻工分析师,周海晨觉得,责任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05
用专业服务机构投资者,促进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利用专业能力,服务产业升级之外,周海晨更本职的工作是,协助投资者穿越周期。
从业16年,周海晨见证了行业的快速成长,轻工造纸板块公司市值从2005年的不足400亿元,成长到现在超万亿元,扩容20倍。这背后,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是原因之一,更重要是公司的发展壮大。
以家居为例,周海晨初涉其中时,这还是一个很小的板块,只有个别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第一家定制家居公司上市时,投资者都不是特别关注,但周海晨则基于定制既能满足居民居家空间提升的需求,还能缓解劳动力越来越贵的问题,看好这一行业的空间,加之参照国外家居行业,国内龙头成长很大。此后“一路看着家居变成了轻工造纸里市值最大的板块”,观察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成效。
“分析师这个行业非常有意义,通过专业的研究,帮助大家规避短期的情绪波动,引导市场关注长期的逻辑,协助投资者克服恐惧和贪婪,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周海晨称,“为什么要强调专业深度的研究?只有对公司基本面有清晰把握和深度理解,才会在遇到系统性风险、推荐的公司下跌时,心里依然有底气,否则只会人云亦云。”
06
传承和创新,带领“黄埔军校”不断升级革新
2020年3月,周海晨出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做了管理,他还是坚持在业务第一线。“我可以用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协助团队出框架,带新人,手把手帮他们成长。年轻人该努力的时候要努力,该拼搏的时候要拼搏,大家合理分工,互相成就。”周海晨表示,自己受益于申万这个平台,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不断成长。
作为领军人物,保持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周海晨每天还要花大量时间思考研究所团队管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事务,例如,如何拓展研究的价值?怎样培养员工,落实投研人才基地的建设,为公司乃至行业输送人才?打造新型的研究智库,保持研究所的影响力。
“如何让同事们和你一起干,这其中需要看你怎么样招人、选人、用人,怎样调整激励机制,建设自上而下的机制。”
周海晨看来,多年来,作为“证券研究界黄埔军校”的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企业文化和研究框架一直传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一直强调“带教”的培训机制,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持续再优化和迭代升级管理机制。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整套选拔人才的机制和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打造了一系列的品牌课程:针对还未入职应届生的“行研精英班”,针对刚入职分析师的“投研特训营”,针对高阶学员的“外滩研学堂”。除了分析师授课,研究所还会请外部的基金经理和专家来分享心得。
“其中有些课程是公益性的,这是我当年入行的时候没有的,可以让新人了解行业,快速进入职业状态,少走弯路。”不管是课程培训、项目培养,还是带教机制,申万宏源研究所都力图让年轻同事成长、资深同事不断进步。
证券研究行业市场化之路始于机构服务,20多年来,随着公募基金的成长,全市场分仓佣金也不断增长,贡献了研究所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申万宏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盯牢机构业务,保持市场份额,同时也强调通过专业的研究,对内提供投研支持,服务集团公司战略,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拓展研究的附加值。”周海晨表示。
近年来,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摸索拓宽研究的价值链,从单一的佣金模式,向“佣金+咨询服务”的综合收入方向发展,并提出“研究搭台,联合展业”的口号,协助申万宏源证券打造“研究+投资+投行”的模式。
除了传统的机构客户,其也开始强调服务财富客户、企业客户、政府客户,“申万宏源作为央企,重视金融担当,我们会为部委、协会做一些课题研究。总公司在这方面对我们研究所非常支持”。
“这个过程中,分析师转换还是有些难度。过去,分析师服务基金,简单直接,反馈及时,有效路演后,基金就会给打分,并转换为佣金,3月份干的事,可能6月就会体现。而做产业研究,反馈比较慢,这要求分析师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去,做前瞻研究,看清产业大趋势。”这需要研究所内部理顺机制,调动分析师的积极性。周海晨也在思考建立一套机制,促进分析师服务产业等客户,包括作为智库,为政府建言献策。
07
“不懂国家战略的分析师,不是优秀的分析师”
“当前,我们还要更多地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路成长,周海晨在不同阶段思考的问题完全不同。当初做分析师时,更多从投资者角度关注个股涨跌;后来做到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就会关心和辨别产业空间;做了总经理之后,他开始思考金融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作为央企下属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将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长期战略。为此,周海晨不断思考,研究所怎样结合打造百年团队的愿景,利用自身30年的沉淀,一方面做好传承,另一方面做到创新,在服务传统机构客户的同时,设计一套合理的制度,确保每一个优秀的分析师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凝聚团队配合国家战略,不断提高决策影响力、市场影响力,为公司创造综合金融价值,体现央企的责任,为服务国家战略做出贡献。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不仅要保证短跑的成绩,更要做长跑冠军。”周海晨表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整个证券研究行业长期要面对的问题,思考更长远一点,有助于行业的发展,如果太纠结短期,会导致浮躁,带来很多问题。
周海晨参加过不少智库讨论,深感申万宏源研究的历史积淀和人才根基深厚,也因此更增添了使命感。
在他看来,做研究所和做企业一样,先保证机构佣金的主业,维持研究所正常运营的基本盘,再去前瞻布局培育一些不一定短期能带来收益,但是长期重要的方向,包括产业研究、政策研究,服务国家战略。
当然,不管做新兴业务还是传统业务,周海晨强调,专业的研究都是重中之重,是根本。
2022年,研究所引导分析师对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进行复盘,研究个性和共性,并带着更高的事业目标,围绕“十四五”做了20多期专题,通过产业规划看每一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并为日常行业研究指导方向。
“这些事情短期未必是最重要的,但对于研究所的长期发展是有意义的。”
对于新人,周海晨也有同样的要求。“来到申万宏源,要认同平台打造百年研究团队的价值观,在不断提升专业度的同时,要有大局观意识,通过前瞻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聚焦产业和企业发展方向,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研究质量,发挥研究的品牌效应”。
“不懂国家战略的分析师不是优秀的本土分析师。新人要有一些长期目标,而不是纯粹做雇佣兵。”
08
坚守,与行业一起长跑
如今,唯一让周海晨感到困扰的,或许是时间常常不由自己控制,生活的节奏也不太能把控。
2022年4月,上海疫情,周海晨居家办公,日常生活经常是早上7:30开始自己进入房间开晨会、写报告、给上市公司和客户打电话,收盘之后再组织分析师和销售交流,其间各种会议,一直到晚上10:30,中间出来吃饭、接水。这是让家人近距离感受了他的工作状态。若没有疫情,他会有1/3到一半的时间在出差。
入行16年,周海晨几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也很少休假,妻子不时会提起,两人至今没有休过婚假。
高中时周海晨短跑拿过全校第二名,大学时也获得过全校第七的成绩,“前三名都是体育特招生,第四到第六是体育系的”。尽管有很好的身体底子,而今他每次去体检前都会很紧张。
为了平衡身体和工作,他特意去办了健身卡,最开始一周去一次,现在这也保证不了。“忙完了就总想稍微躺一会歇一歇,锻炼真的偏少,行业里很多优秀的人在坚持锻炼,要向他们学习。”周海晨感慨:“如果有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我肯定还会做证券分析师,当年能做这个行业,还是挺幸运的。”
2016年,上海首次实施“上海金才工程”,周海晨便获得“青年金才”称号,之后,他又获得“领军金才”荣誉。如今,他还有区政协委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金融工作局金融形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身份,要参加各种会议和调研等,他身上的责任在不断增加。
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管机构大扩容,证券研究行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盟,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我希望行业能有些变化,不能让大家觉得这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理论上,在保持学习、保持对新知识渴望的同时,从业时间越长,资历会越丰富。我内心深处一直希望,分析师是能够做一辈子的职业。”周海晨做过不少海外调研,令他印象特别深的是,海外一些分析师满头白发,依然在研究一线,这在国内极为少见。
他认为,证券研究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专业性强,分析师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因为只有经历了市场周期的摸爬滚打,才能见真章。
责编:朱雨蒙
校对:陶谦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了解一个项目需要了解哪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