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进女生去私募工作好吗上班?

给大家讲讲百亿股票策略私募——聚宽投资研究员在私募的工作日常。本文作者:聚宽投资研究员 沈奇一、缘起转眼间,已经在聚宽数年,见证了公司从成立第一只私募基金到管理规模突破百亿的过程,实属荣幸。如今,作为一家百亿私募的量化研究员,既欣喜又惶恐。欣喜的是现在每天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惶恐的是如何保持持续的更新迭代。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美股交易员,做美股市场日内短线交易,通过K线走势研判短期走势,即美股T+0,持续半年后依然无法稳定盈利,遂改为L2盘口交易,也就是行业内说的刷单交易。每日昼伏夜出,历时一年,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放弃了股票交易。至今仍记得在一个凌晨4点多的夜晚,漫天飘雪,推着自行车走在路上,那种不甘心的感觉。我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天赋,但也不承认自己愚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注定不是说加倍努力就能够得到回报的。之后一段时间,我的交易梦便被雪藏。后来到了北京,在一家和股票毫无关系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一直没能放下想做交易的想法,在网上无意中搜到量化交易这个新兴的股票交易方法,于是就找到了一些量化交易平台,进一步了解后内心大受震撼,原来交易也可以这样做!于是心中的念想再次被点燃。没过多久便下定决心:继续做回想做的事情。期间做了一些准备后就把简历投到了自己学习使用的量化平台,与聚宽结缘便在此刻。二、加入聚宽在聚宽的量化研究岗位面试中,终究因为量化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未能得到相应岗位。当时暗下决心,就算在聚宽义务劳动,我也要留下来。好在公司最后依然给了机会,只不过做技术支持的内容,针对用户对量化平台使用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解答。进入公司没多久,就喜欢上了公司的氛围,在做好本职工作外有足够的自由度和成长空间。在后来的日子里,逐步由因子挖掘开始,不断构建一些策略内容,后来终于在一次平台因子比赛后,如愿以偿加入投研队伍,正式成为一名量化研究员,到如今维护九位数资金的实盘策略,并且在聚宽找到了另一半,完成了人生大事。三、聚宽日常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在聚宽做量化交易的一天。首先,公司不用打卡,实行弹性作息,有人喜欢睡懒觉,那便会到得晚一些,相应也会回得晚一些,聚宽的人都很自主,也很自驱。每天早上到公司,我会跟踪一下已有实盘运行情况,接下来可能是对新策略想法代码实现进行测试;也会继续挖因子,尝试不同组合模型内容;研究交易风格控制情况;亦或浏览资讯、伙伴们在一起分享信息、头脑风暴、探讨形而上的东西。研究内容上,会有大的方向,但没有具体限制,你有任何想尝试的思路方法都可以去做;资源调度上,也没有限制,你所能发挥的空间不取决于公司,而是取决于自己。平日里也没有日常的工作情况汇报,公司给予了每个人足够的信任和空间。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较少主动找人沟通,有时可能一两个月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在这里工作简单而纯粹。看到这里你可别以为这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周围每个人都非常优秀,你很难有所懈怠。就拿我工位四周的人来说,在我右边是一位流体力学博士,对面是送卫星上天的航天工程师,而左手边,就是公司CEO高总,喜欢大家称他为蒙哥,皆是国之栋梁,这种感觉你能体会到吗?每当听到对面航天工程师劈里啪啦敲键盘的声响时,看到流体力学博士左手托着下巴皱眉思索时,以及左边CEO蒙哥高手速挠头时,我都非常清楚现在所做的并不是什么轻松容易的事情。说起蒙哥这个人,在我眼中他很单纯,就是想和一帮想法一致的人,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平日里穿着拖鞋短裤,在大家身边一起敲着代码,丝毫没有金融大佬的范儿。如果你也每天坐地铁10号线上班,也许脚步匆匆从你身边走过的那个人,就是一位百亿私募的老板。公司整体感觉也跟蒙哥一样,比较务实,要是有机会来公司走一圈,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互联网而非基金公司。四、新人建议最后,我想说,做量化交易,没那么难,也没那么简单。会因为日复一日的挖因子,组模型,做回测,做分析,做检查而枯燥乏味,会因为一次又一次改进却没有收益提升而沮丧,也会因为超额回撤而胆战心惊……很多人、很多文章都在教你如何成为一名量化研究员,很少有人教你如何在这行业里初心不改,激情永续。答案很简单,选择一个优秀的组织,找到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公司介绍:北京聚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聚宽量化平台旗下私募基金。聚宽投资作为独立的量化投资机构进行自营资金的运作,依靠聚宽在数据、系统、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积累和投资经理的良好运作,更好的实现了聚宽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公司详情和旗下产品净值请查看:关注我,更多私募公司工作日常分享大家~~
前四大八年审计经理,现在PE负责风控。之前不少人回答的其实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体验和经历。 一般来说,私募公司分为投股票的证券类基金公司、投未上市公司股权的股权类基金公司以及其他类基金公司。我是在第二类的股权投资基金公司,跟大家分享下这类型公司的情况,大概分为:1, 组织架构;2, 人员要求;3, 日常工作;4,个人感想;一、组织架构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马云说,阿里巴巴的最高机密是我们的组织架构图。”一个公司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思路都需要通过组织结构去实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的组织架构比较简单,一般为:前台:投资部(可以平行分为一二三部,也可以按行业划分,比如医药部、高端制造部、TMT部等,更可以按投资方式,比如股权投资部、定增部、母基金管理部等)中台:风控部后台:财务行政人力在这些部门上面,一般再设立立项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及董事会。有些公司是没有立项委员会的,直接由投资决策委员会来审批。有些公司单独设置立项委员会,同时会规定项目必须由立项委通过后,才能对外聘请中介机构。立项委员会负责审核投资部门提交的立项报告,初步判断项目是否符合投资方向,是否具体投资价值。 立项会后,投资部门正式进行尽职调查,必要时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协助,再根据决策权限将投资报告报投决会及董事会。二、人员要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中,核心的部门为投资部与风控部。投资部与风控部同事一般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有句话叫:“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在个人心智、社会经验和商业直觉商尚浅进入这个行当,注定会非常辛苦。”投资与风控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都较高,毕业之初就进入的话,有点像在沙漠中建高楼,基础不牢固。投资部倾向招收有行业经验的人。现在中国PE机构很多,各有各的打法。有的靠过往业绩,有的靠政府背景,有的靠流水线。但有行业经验有行业人脉的人员,更能挖掘出行业潜在的机会。风控部倾向招有法律和财务背景的人。我个人喜欢招有律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经验的同事,接触的项目多,涉猎面较广,更合适基金风控部工作。纯公司法务和财务,或券商投行法务的话,工作涉猎还是较窄。当然,也不是说刚毕业的童鞋就不要,但一般门槛设计得非常高。像我司,一般是国内前十前二十硕士生。本科也看得很重。最近有篇文章还比较火,名字叫《抱歉,VC一线团队只招博士》这里面点出的事实是:PE这么多,你凭什么赚钱?你,包括公司与个人。公司的事我们不管。个人呢?VC为什么现在只招博士?因为最起码要行业内的博士才看得懂最前沿的技术。里面有一章是这样写:这也算是我当初从投资转中台风控的原因之一。我是CPA审计背景,财务才是我最大依仗,一辈子都是。我如果继续做前台,很快会被抛弃。总结一下,新人不要轻易进PE,多找找其他路径。知乎上各行各业都很多人的真实经验分享。更不用说财会金融这条路径了,利弊都很清晰。大家一定要多方面多角度看信息听信息,最后再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去分析。不要偏听偏信,看到一个人说好就直接冲了。可听这位上交大博主的免费直播课,他专精财会审计金融领域。长期直播,可先关注,有空再听。看完这些回答或听完直播之后,更关键的是要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分析。这点,可以在线下找熟悉你的前辈去深度聊一聊,最好是大十年以上的前辈。多看多听多聊,你对未来的路径才会更清晰。三、日常工作这里引用一下我之前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投资总监上班的一天在干什么。1、投决材料准备就手上几个正在推进的项目,跟进下团队同事的立项内审或投决材料进展。看下能否按期完成并上会。有阻碍的地方,如果团队搞不定,自己出马与内部风控部或外部专业人士沟通,或者多方电话会议沟通解决。2、寻找项目打打电话,聊聊天。与同行及各种中介(比如券商、财务顾问等)联系,看下有没有什么项目推荐。或者是在公司接待来访的客户。或者出差考察项目。3、上会汇报项目如果当天有立项会、内审会或投决会等,上会汇报,回答各委员会的疑问。如有大缺漏,继续补充尽调吧。 4、项目落实划款与各方沟通协议,完成协议的签署,其后走协议用印流程,走资金划款流程等。我作为风控总监的一天在干什么呢?大概有这么一些工作吧:参加立项会、内审会、投决会,就项目提出反馈意见,让项目组回答。根据回答情况,在投决会上表决同意或不同意。审阅部门同事的各项工作,各项报告。回答各部门同事的各种咨询:财务的、法律的,监管规则等等的。出差考察项目。四、个人感想跟大家分享几点在PE工作的真实感受:1,刚毕业不要进来好好在各行业或会所律所积累一下。投资反正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不急。2,后端收益(Carry)是虚的这行业流动性蛮大的,一个项目或基金从投出,能四五年内退出,算快的。很多基金其实是一直在延期的,单基金整体收益率能达到15%都算非常不错的。这种情况下,公司承诺给你的后端提成,拿到的机会不大的。所以,谈工资时固定部分多要一些。3,选择一个行业专攻不是所有PE都合适你的。选择一个投资方向是你兴趣的,擅长的、能做好的,PE。才能积累。4,接受OFFER前做好尽调PE合伙人的一大必备素质是忽悠。忽悠项目,忽悠资金。也包括忽悠人,忽悠你。你的每一次职业转变都是有成本的。所以接受OFFER前,对新公司做好尽调。很多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是没有实缴的。公司资金流动性是很差的,是否能存活三年都可能是一个大问题。==================================最后宣传一下我的《真实审计故事:摇摆的人性与数字的游戏》:受限于广告法,这大概是全网唯二的真实审计小说吧。正像十多年后的我跟大伙推荐《让数字的游戏》一样,我相信十年后的大家也会向朋友推荐:《真实审计故事:摇摆的人性与数字的游戏》我的真实故事:「被我发现财务造假的 IPO 公司,居然还上市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经理自杀了!?」「副总裁推的项目造假,我被「甩锅」了?」「地产尽调碰上「还我血汗钱」,我被卷入群体性事件了!」「拟收购标的估值是多少?你想多少就多少!」「以一己之力搞砸 IPO 项目是什么体验?」「巧用孙子兵法围猎上市公司!」「我在药店监盘发现的秘密……」「连锁洗衣店除了洗衣服也「洗钱」?」「税局倒查十年,企业冤枉吗?」PS:不要找我要另一部小说的链接。【手动狗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去私募工作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