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etfetf指数基金有哪些515260怎么样?

自2016年以来,集成电路设计业总规模已超过封装测试业,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比第一。数据显示,2021年1-9月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超3110亿元;晶圆制造业销售额近1900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近1850亿元。思瑞浦所在的细分赛道模拟芯片市场则更小,且在我国,这一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加之这一行业壁垒高,短期内市场竞争格局难以被撼动。具体而言,集成电路又可分为模拟芯片和数字芯片。数字芯片又分为逻辑芯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尤其是存储器市占率高。东方证券研报显示,存储器市场最大,占比28%,其次是逻辑芯片占比26%,微处理器占比16%,思瑞浦所在的模拟芯片市占率占比13%,光器件占比9%,分立器件占比5%,传感器占比3%。与数字芯片相比,模拟芯片市占率较低。今天,小电就用十张图来带你了解这家“模拟芯片龙头”公司!“消费+电子”,科技消费浪潮投资工具,苹果概念股一键购!电子ETF(515260)50只成份股中,消费电子概念股达36只,权重合计高达86.43%!其中苹果产业链热门概念股12只,覆盖主要苹果概念成份股,包含立讯精密、京东方A、歌尔股份、兆易创新等果链龙头股。(数据来源:Wind)“模拟芯片龙头”——思瑞浦(688536)1、思瑞浦简介作为电子ETF(515260)标的指数(电子50指数:931461)的成份股,截至3月31日,思瑞浦在电子50指数中的占比达0.95%!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英文:3PEAK INCORPORATED,股票代码:688536)成立于2012年,2020年9月21日在上海科创板上市,目前有上海张江、上海漕河泾、上海临港、北京、苏州、成都、天津、西安、杭州等9个研发中心,在深圳、青岛、武汉、厦门等地设有办事处。公司始终坚持研发高性能、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源管理模拟芯片和数模混合模拟前端,并逐渐融合嵌入式处理器,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解决方案。其应用范围涵盖信息通讯、工业控制、监控安全、医疗健康、仪器仪表、新能源和汽车等众多领域。2、前十大流通股东截至2022年3月31日,思瑞浦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达46.1%。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Q13、营业总收入及增长率(单位:亿元)根据思瑞浦财报披露的数据:2021年,思瑞浦实现营业收入13.26亿元,同比增长134.06%。2022年Q1,思瑞浦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164.70%。数据来源:同花顺,2019Q1-2022Q14、归母净利润及增长率(单位:亿元)根据思瑞浦财报披露的数据:2021年,思瑞浦归母净利润为4.44亿元,同比增长141.32%。2022年Q1,思瑞浦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增长193.73%。数据来源:同花顺,2019Q1-2021Q45、个股概况截至2022年4月28日,思瑞浦的总市值为395.56亿元,总股本0.80亿股。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4.286、PE估值截至2022年4月28日,思瑞浦的市盈率为79.74倍,处于历史0%的分位。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4.287、机构一致预测利润截至2022年4月28日,2022年机构一致预测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23.5%。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4.288、股东户数截至2022年4月27日,思瑞浦股东总户数为5094户,户均持股数为15751.05股。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4.279、杜邦分析截至2022年3月31日,思瑞浦的ROE为2.80%,其中销售净利率为20.67%,资产周转率为0.13次,权益乘数为1.07。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2Q110、机构最新观点东北证券表示,模拟IC是长跑,核心是壮大研发团队规模、不断扩充料号、做进更多客户和下游,公司一季度研发费用1.4亿元,同比增长147%,包含大量的股权激励费用。公司在研发投入和引进人才方面不遗余力,预计公司今年员工人数从去年的395年扩充到700+人,这将进一步加速嵌入处理器、隔离等新产品线的开发以及各种底层IP的积累,公司长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开源证券表示,2022Q1公司的信号链芯片营收为2.85亿元、同比增长92.08%;受益于线性电源、电源监控等产品收入规模的快速提升,公司的电源管理芯片营收为1.57亿元、同比增长744.08%。在2021Q4,公司的营收结构为72%的信号链芯片和28%的电源管理芯片,而在2022Q1,公司的营收结构为64.5%的信号链芯片和35.5%的电源管理芯片,这表明:随着电源管理业务的高速成长,公司的营收结构愈发均衡。【电子ETF(515260)一键布局50只电子龙头股】电子ETF(515260)一键布局50只电子龙头股,高效把握电子板块行情,消费电子、5G产业、半导体芯片、新能车、云计算等热门行业股票。文中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在投资基金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产品情况、基金投资范围,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
2023-06-05 18:32
来源:
财经天下事
多重因素催化,电子ETF(515260)连涨8日!主力百亿资金持续猛攻电子,如何布局?
周一(6月5日)大盘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微涨,创业板指陷入调整。截至收盘,沪指涨0.07%,深成指跌0.47%,创业板指跌1.39%。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2.1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8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7亿元。成交量方面,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738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68亿元。
主力资金方面,电子行业今日再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为10.02亿元,位于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排行榜第六位。时间拉长看,近20日来主力资金持续猛攻电子行业,已合计净流入322.54亿元!
消息面上,受5月份新增订单超预期消息影响,千亿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今日早盘冲击涨停,带动A股半导体板块冲高,回落后仍维持相对高位震荡。此前,北方华创6月2日在互动平台上称,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经营状况良好,预计二季度业绩仍将保持增长。
展望半导体后市投资机会,多公司表示看好半导体行业整体估值修复。
中信证券指出 2023年半导体板块整体投资思路是“安全、复苏、创新”。安全是基础,复苏是趋势,创新打开空间。我们整体看好半导体板块在安全和创新带动下以及行业整体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整体来看,行业需求Q1仍然呈现终端逐步去库存及需求弱复苏的状态,板块公司业绩表现仍相对较弱,Q2开始,随着终端需求逐步开启拉货有望带动相关公司业绩逐季度改善。
中信证券进一步认为,从估值角度,目前半导体PE-TTM为62倍(过去三年中枢为76倍),伴随着行业创新打开产业链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板块估值亦有望进一步修复。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三条投资思路:
①安全维度:外部限制不断加码,倒逼国产化加速,芯片制造战略地位显著,本土化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半导体制造-设备-零部件全产业链自主化。
②创新维度:AI跃升至2.0时代,ChatGPT带来的云端与终端增量趋势。ChatGPT成为迄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程序,多模态拓展应用外延,单位算力成本降低推动场景泛化与落地。
③复苏维度:手机/AIoT:预计2023年需求端“前低后高”,2024年“L”型回暖。2023年开始行业处于弱复苏+渠道库存去化阶段,2023Q2有望逐步开启拉货。率先关注库存拐点、估值低位的IC设计公司和终端品牌。
中金公司认为,根据对设备招标数据的跟踪,5月华虹、积塔公开侧均有批量招标主设备,燕东微亦有批量招标小设备及零配件。结合与产业链交流,中金公司认为5月国内半导体设备招标相较4月份有明显回暖迹象。同时,再次重申2023年国内晶圆厂招标有望呈现前低后高,下半年新增订单进一步可期。根据2023Q1前后国内设备厂商的在手订单判断,今年国产设备厂商整体将保持30%以上增速,部分细分赛道公司增速还将远超平均增速,同时新增订单也将呈现快速增长, 半导体设备板块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另外,电子行业还有一则需要关注的消息。苹果2023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3)将于北京时间6月6日召开,市场预计苹果将在发布会上推出VR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第一代苹果MR头显产品有望于大会期间发布展示。此次苹果MR将搭载M2高算力芯片,并配备索尼Micro OLED高分辨屏幕(单块显示屏可以达到2个4k显示屏的分辨率),兼具VR和AR功能,在性能、舒适性、内容体验具有巨大提升。市场对苹果MR抱有较高期待,其有望成为一代标杆性XR产品,并助力推动虚拟显示产业以及消费电子行业下一轮创新周期。
天风证券表示,虚拟显示技术布局深厚,坚定看好苹果后续MR新品发布对于AR/VR用户产品体验的重新定义以及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的拉动。虚拟显示产业链终端器件占比逾四成,迭代发力助力产业快速革新,重点推荐相关产业链。硬件包括摄像头、光学器件、微投影器件、传感器、AI芯片、3DSensing等。
风险提示:电子ETF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8.12.31,发布于2009.07.22。 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tf指数基金有哪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