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低成本红利指数基金有哪些

[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散户可以轻松超越绝大多数专业投资者的方法,随着巴菲特十年赌约完美收官,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在2005年伯克希尔年报中巴菲特指出,总体而言,由专业人员管理的主动型投资基金,长期的表现会落后于被动型指数投资。主要原因是职业经理人向客户收取了大量的费用,从而导致业绩表现比那些低成本指数基金的表现差了很多。
巴菲特为了宣传自己的这一信念,日,在美国的一家网站上(Long
Bets)发布“十年赌约”,以50万美金为赌注,指定了一个慈善组织(Girls
Inc.of Omaha)为受益人,若巴菲特赌赢了,该组织可获得其赢得的全部赌金。他主张,日~日的十年间,标普500指数基金的表现将超过对冲基金的基金组合表现。
在巴菲特提出赌约之后,华尔街数千名职业投资经理人中,只有对华尔街非常熟悉的一家证券咨询公司(Prot&g&Partners)的经理人泰德·西德斯(Ted
Seides)站出来应战。他选择了5只“基金中的基金”,基金中的基金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通过对基金进行筛选,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这5只基金中的基金投资过超过了200只基金。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ss0.bdstatic.com/94oJfD_bAAcT8t7mm9GUKT-xh_/timg?image&quality=100&size=b&sec=&di=544da0f72db0f2cf45d1ea&src=http://www.rlqh.cn/autou/2017/5/images/a1.jpg" NAME="image_operate_14828"
ALT="[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TITLE="[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licai.shitou.com/resources/images/article/a6.jpg" ALT="巴菲特10年赌约大获全胜!千亿现金无处可投,接班人仍留悬念" NAME="image_operate_64930"
TITLE="[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licai.shitou.com/resources/images/article/sq9.jpg" ALT="巴菲特10年赌约大获全胜!千亿现金无处可投,接班人仍留悬念" NAME="image_operate_65461"
TITLE="[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
在今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写到“打赌”已结束,并且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投资课程
  巴菲特指出:设立十年赌约是为了宣传我的信念,选择 &
几乎没有手续费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巴菲特选的是先锋500指数基金,手续费只有0.04%)进行投资 -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取得比大多数投资专业人士更好的回报。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投资者每年向投资经理支付数目惊人的金钱,还往往会招致很多后续费用。总的来说,这些投资者是否能使他们的资金获得价值?投资者是否真正能从支出获得任何回报?
  作为我的投资对赌对手,Prot&g&
Partners选择了五只“基金中的基金”,并预计它将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不是特例。这五只基金中的基金涵盖了超过200个对冲基金。
  从本质上讲,Prot&g&作为一家对华尔街十分熟悉的咨询公司,它选择了五位投资专家,后者又聘请了数百名投资专家,每位投资专家管理着他或她自己的对冲基金。这个组合是一个精英团队,充满了才智,激情和自信。
  五个基金中的基金的管理人员还拥有另一个优势:他们可以 - 也确实可以 -
在十年内重组他们的对冲基金投资组合,投资新的“明星基金”,同时退出那些表现欠佳的对冲基金。
  Prot&g&的每一位经理都获得很多激励:基金的基金经理和对冲基金经理,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即使这些是因为市场总体向上而获得的收益。(自从我们掌控伯克希尔以来的53年里,标普500指数的上涨年份远超下跌年份。)
  应该强调的是,这些业绩激励是一个巨大而美味的蛋糕:即使这些基金在这十年中造成了投资者资金损失,他们的管理人员却仍然会变得非常富有。因为这些基金每年要向投资者收取大约占2.5%的固定手续费,其中一部分费用给了基金中的基金的五个经理,剩下的给了对冲基金那200多位经理。
注:根据我与Prot&g&
Partners的协议,这些基金中的基金的名字是不能向公众披露的。我从Prot&g&处获得了这些基金的年度审计。基金A、B与C的2016年数据被小幅修正。而基金D在2017年被清算,它的年度增长率是根据九年运营时间计算得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十年间,标普500指数基金产生了高达125.8%的累计收益,而5只基金中表现最好的对冲基金组合累计收益则为87.7%。最差的只有2.8%
  这五只基金中的基金开端良好,在2008年都跑赢了指数基金,然后房子就塌了。在随后的九年里,这五只基金做为一个整体,每年都落后于指数基金。
  我要强调的是,在这十年期间,市场行为并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如果在2007年底对投资“专家们”进行调查,问他们普通股的长期回报率是多少,他们的答案很可能接近8.5%,即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实际表现。在当时的环境下,赚钱应该是很容易的。事实上,华尔街的专家赚取了巨大的利润。虽然这个群体赚钱了,但投资他们的人经历了一个“失落的十年”。
  业绩有好有坏,但手续费永远不变。
~~~~~~~~~~~~~~~~~~~~~~~~~~~~~~~~~~~~~~~~~~~~~~~~~~~~~~~~~
以上大部分内容摘自本月24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面插入的内容想说明的是:即便对冲基金基不收取任何费用,也同样输给了标普500指数基金。
~~~~~~~~~~~~~~~~~~~~~~~~~~~~~~~~~~~~~~~~~~~~~~~~~~~~~~~~~~
巴菲特一开始的逻辑是说对冲基金跑不过指数基金主要是因为收费太高而不是智商跟不上,但是随着赌约的进展我们发现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啊,这是赌约走完七年的时候两者表现的对比:十年赌约前七年&(截止日)
<img DATA-RATIO="0.0606" DATA-TYPE="jpeg" DATA-S="300,640" DATA-COPYRIGHT="0" DATA-W="660" DATA-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jVwUcpt5E6gr7iciajIhFHJAsOnDFnZFseZDAfbEVxwHUovicPx2363wPH2Shqpw1ibvZbtedibJ9LgOWF0O4DZRqg/640?wx_fmt=jpe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jVwUcpt5E6gr7iciajIhFHJAsOnDFnZFseZDAfbEVxwHUovicPx2363wPH2Shqpw1ibvZbtedibJ9LgOWF0O4DZRq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DATA-FAIL="0"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height: auto !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word-wrap: break-word ! width: auto ! visibility: visible !" NAME="image_operate_33997"
ALT="[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TITLE="[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
左边绿色柱状图代表的是前7年标普500指数基金取得的收益率63.5%。右边绿色是对冲基金给投资带来的回报率19.6%,蓝色是基金的“利润提成”占比18.2%,深蓝色是管理费占利润的比6.2%。就算对冲基金不收任何费用,前七年的收益率仅44%。(19.6+18.2+6.2)%,也还是远远落后于先锋标普500基金63.5%的收益。
这充分证明了股市短期涨跌是不可以预测的,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这七年中200多位基金经理做出了上万个买卖决定,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但是最终却输给了不需要研究、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频繁买卖的标普500指数基金,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啊!
~~~~~~~~~~~~~~~~~~~~~~~~~~~~~~~~~~~~~~~~~~~~~~~~~~~~~~~~~~~
巴菲特购买指数基金的观点在中国适用吗
~~~~~~~~~~~~~~~~~~~~~~~~~~~~~~~~~~~~~~~~~~~~~
下面是沪深300指数基金,代码510300,自日上市以来的走势。
<img DATA-RATIO="1.6048" DATA-TYPE="png" DATA-S="300,640" DATA-COPYRIGHT="0" DATA-W="739" DATA-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jVwUcpt5E6gr7iciajIhFHJAsOnDFnZFsLHEdtZCOGK5L4J4AaegS8SGJicwN7Vl11q7AWjZQAOgia55MFjHNOibcg/640?wx_fmt=pn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jVwUcpt5E6gr7iciajIhFHJAsOnDFnZFsLHEdtZCOGK5L4J4AaegS8SGJicwN7Vl11q7AWjZQAOgia55MFjHNOibc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DATA-FAIL="0"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height: auto !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word-wrap: break-word ! width: auto ! visibility: visible !" NAME="image_operate_43482"
ALT="[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TITLE="[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
<img DATA-RATIO="0.5957" DATA-TYPE="png" DATA-S="300,640" DATA-COPYRIGHT="0" DATA-W="752" DATA-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jVwUcpt5E6gr7iciajIhFHJAsOnDFnZFsDdDsEYzDfd98MyXNpTOVB068FUDK6hP79ZjATKWqXY16FIia7ZuJqtw/640?wx_fmt=pn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jVwUcpt5E6gr7iciajIhFHJAsOnDFnZFsDdDsEYzDfd98MyXNpTOVB068FUDK6hP79ZjATKWqXY16FIia7ZuJqt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DATA-FAIL="0"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height: auto !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word-wrap: break-word ! width: auto ! visibility: visible !" NAME="image_operate_44938"
ALT="[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TITLE="[转载]巴菲特十年赌约建里程碑&&&散户轻松超越专业投资者" />
上市5.75年以来,累计收益率65.9%、年化收益率11.32%,年复合收益率9.33%。比过去10年美国指数基金8.5%的年复合收益率还要高一些、事实证明在我国购买巴菲特推崇的类似的指数基金沪深300同样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回报,长期看同样可以打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是99%股市参与者通过定取得合理回报最靠谱的投资方法。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巴菲特再推指数基金 低成本投港股首选华夏沪港通恒生
  近日&股神&巴菲特发表了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这份翻译成中文达3万字的信里,巴菲特再次推荐指数基金,认为&长远来看,预计只有大概10个行业能&跑赢&标普500指数,大型和小型投资者都应该坚持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理财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港股走势强劲,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港股与美股都属于成熟市场,风格相似,大家不妨学习巴菲特的思路,选择低成本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
  》 据统计,目前主动管理型的港股基金管理费、托管费合计约每年2.15%,而投资港股的指数类基金费率要低得多。具体来看,指数类港股基金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外汇额度投资港股的QDII指数基金,另一类是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普通指数基金。后一类基金由于使用港股通额度,无需通过境外托管行和证券公司进行交易清算,所以整体上费率更低。一般港股QDII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合计为0.8%/年,而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管理费、托管费合计约为0.6%/年。
  》 据了解,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及基联接基金就是通过港股通额度投资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指数型产品。华夏沪港通恒生ETF主要采用组合复制策略及适当的替代性策略跟踪恒生指数。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恒生指数今年以来和近一年分别上涨7.91%和22.33%华夏沪港通恒生ETF今年以来取得了6.88%的总回报,最近一年总回报达31.15%,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10%。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今年以来、最近一年也分别取得了6.69%和29.43%的总回报,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2.48%。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弘弢、徐猛同时还管理着华夏恒生ETF,港股类投资经验丰富。
  》 理财专家表示,巴菲特之所多次推荐指数基金,因为美股市场主要参与主体是机构投资者,行为更为理性,而主动投资常常难以跑赢指数。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选错股票、选错买卖时点、频繁买卖增加交易成本,还不如长期持有一只指数基金获得市场平均上涨收益。另外,指数基金管理费较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成本随着时间的复利累积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港股市场与美国股市相似,也以机构投资者居多,大家不妨学习巴菲特的思路,选择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及其联接这类低成本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可以更好地参与港股投资机会。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低成本指数基金的投资秘笈
手机上阅读文章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安静的Valley Forge小镇,没有金融圣地华尔街的喧嚣,居于此地的Vanguard(中文名称:领航基金)总部更多的像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作为全球指数基金的力推者,87岁高龄的John Bogle 仍然坚持每天到公司上班。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持续推动,Bogle带领领航从当年投资机构眼中的另类基金公司,成长为掌管着3.8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和第二大ETF供货商。
  在宾夕法尼亚安静的Valley Forge小镇,没有金融圣地华尔街的喧嚣,居于此地的Vanguard(中文名称:领航基金)总部更多的像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作为全球指数基金的力推者,87岁高龄的John Bogle 仍然坚持每天到公司上班。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持续推动,Bogle带领领航从当年投资机构眼中的另类,成长为掌管着3.8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和第二大供货商。  据统计,仍在持续吸金,领航在月份累计吸引到1984亿美元资金,同比增长19%。在领航总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Bogle指出,指数基金不可能复制过去40年的持续升幅,要做的投资回报率会变低的准备,这种情况下低成本策略更显重要。  公司结构、投资策略相互影响  领航基金能够在市场多年成为“吸金之王”,和维持低成本的管理费率密不可分。根据公开资料,领航基金每年平均收费约0.15%,低于美国基金业平均1.11%的水平,其中ETF收费只有0.05%。  “共同基金的目标是让投资贯穿于你的终身,长期回报尤其重要,而主动投资管理基金经理平均每8年就会换一次,你可能获得短暂的高股票分红、债券收益,但是不能预测市场的涨跌,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控制你的投资成本。” Bogle说。  能够维持低成本则和领航特有的公司模式息息相关。有别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领航并非由官方股东或私人拥有者持有,而是由客户所有,这决定了领航可以把本来需要向外部股东支付的红利节省出来,把利润空间让渡给投资者。  而在亚洲市场领航也维持了同样的策略。尽管目前领航在香港市场仅有5只ETF产品,但10月中旬,领航也将其“低费率”的打法推行至此,宣布开始调低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ETF产品的费率,管理费区间从0.25%~0.45%下调到0.18%~0.35%。其中,标普的费率从0.25%下调到0.18%。  长期回报率降低更应控制成本  尽管已经高龄,但是Bogle仍然活跃在美国的投资界,去年在接受美国电视媒体采访时,他就明确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环境中,可能不会成为“选股者的天堂”。事实上,投资者向低成本的被动型基金的持续转变,这种变化的行业流动趋势,将令长期专注于手动挑选股票和债券的公司面临挑战。  美国ICI公司统计,美国市场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已连续10年资金净流出,而权益类指数共同基金与指数ETF在这10年间却持续获得资金,从2007年至2015年,美股国内股票指数基金和ETF净流入和红利再投资为1.2万亿美元。  “过去50年的美国股票市场平均股息收益率大概为4%,现在只有2%左右,如果未来企业盈利降至4%,这意味着整体投资回报就只有6%,”Bogle指出,“这还没有考虑美股市盈率高于历史平均的情况,如果未来10年内美股的市盈率从目前的23倍降低到17倍,加上每年2%的估值损失、2%的通胀率和2%的管理成本,投资回报下跌是合理预期。”  他强调,投资回报率降低的环境中低成本策略更加显得重要,如果市场回报是18%,基金经理收取2%的管理费用,投资者拿到16%的回报自然会称你为天才,但是当市场的回报只有4%的时候,就算是2%的费率也是会被投资者十分看重的。  过去10年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仅有不超过20%的基金经理能跑赢指数。的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并不能获得比市场更好的收益,有41%甚至差了250个基点以上,而今年华尔街一度流行“主动型管理基金经理没有存在必要”的说法。  “情况真的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40多年前成立领航的时候, 我说出想成立一个基金公司并没有基金经理来管理,而是追踪指数的想法,在当时被很多人嘲笑,他们都认为我疯了。” Bogle言语间仍然透露着自信,“当时是市场最坏的时候,也是行业最不景气的阶段,但我从未感到过恐惧和沮丧,而如今事实证明,我们打败了很多竞争对手,而且投资者在持续的向Vanguard注入资金。”
(责任编辑:DF309)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
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K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出自 MBA智库百科()
(重定向自)
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 教父
  古代的一个阿拉伯头目,为了找到他梦寐以求的钻石矿,寻遍天涯海角,几乎耗尽所有家产,最终绝望而死。多年之后,后人在他遗留下的一块牧场里遛马,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块黝黑的石头,仔细查看竟是一块钻石,并由此找到了数英亩的钻石矿。
  “所有这些钻石,其实就在这个阿拉伯头目自己家后院。”(Vanguard Group)的创始人、前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固执地认为,辛苦找寻的股市“钻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
  1974年,博格尔断定并不存在能战胜市场指数的,开始推行以指数为基准进行的原则,同年成立了先锋指数基金。发展初期尽管只有1100多万,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先锋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已高达8840亿美元,一半资产来自,先锋集团也成长为美国第二大。
  “我们拥有很多消息,它们代表知识吗?我表示怀疑。我们拥有很多消息,它们代表智慧吗?我更无法想象。”先锋基金从创立那天开始,就坚守约翰·博格尔提出的投资理念,即无限接近市场,投资于大企业,接近市场指数运作。
  在约翰·博格尔的整个投资管理生涯中,他的两大“最简单”原则广为人知。第一条是指数和低成本基金的运作原则,即“利润等于减去成本”。先锋基金的方法很简单,即扩大基金规模实现、改进内部技术、完善雇员奖励机制和保持。先锋的长期优秀业绩,使得媒体对先锋的新产品宣传全部免费,甚至渠道售卖新基金也不收费。个人大客户在公司平均投资长达20年,而行业平均数只有5年。如退休计划基金,一旦加入,就不再选择离开。据统计,先锋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仅为0.25%,比一般的2.8%少许多,每年费用下降3亿美元已至极限。
  第二条原则更是简单,就是约翰·博格尔所倡导的“以员工为本”。他喜欢聘用有长期眼光的人,认为员工的薪水不是成本,信奉“优秀的雇员=好的薪水=高效率”,构建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在先锋集团有这样的部门,从经理到小组成员迄今只有1位离开,原因是退休,有的员工已是公司20多年的元老级伙伴。
  约翰·博格尔之所以把公司命名为(Vanguard),是源于18世纪末海军史上的一次伟大战役――纳尔逊海战。在那场经典之战中,英国君主纳尔逊率领他的先锋号,一夜之间歼灭了当时意图征服世界的拿破仑.波拿巴的主力舰队。如今,约翰·博格尔和他的先锋集团,依靠独特的被动投资理念和卓越业绩,坚定地捍卫的市场地位。
  基金的选择正因为的迅速扩大,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关于基金的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报章上关于基金业绩和的分析连篇累牍;专业机构的基金评级体系,除了,国内的研究机构也已推出了若干套。但对于需要独立、公正、科学信息,又缺乏专业知识和分别能力的普通投资者来说,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面对复杂,请回归简单。"投资大师约翰·博格尔这样说。约翰·博格尔是全球最大两家共同基金组织之一--先驱集团的缔造者,在领域,他的地位如同在领域一样名声显赫。
  约翰·博格尔的忠告是,关于基金的种种信息,往往被那些看上去无所不知的人宣讲,但无论获得了什么信息,我们都必须牢记,自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我们应该依靠的是常识性的原则。
  原则一:选择低成本基金  
  不同于目前投资者看重预期收益的普遍思维,约翰·博格尔把投资成本放到了第一位。实际上,对于基金投资中低成本的重要性,巴菲特也非常重视,他在哈萨维1996年年报中写道:成本确实很重要。基金产生的成本,其中很大一部分支付给了基金管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于对投资者收益征了税。
  我们可以简单假设基金获得了10%的绝对收益,目前基金市场平均费用水平约为4%(包括申购、、管理费等),可见我们本应获得的收益早已经被各种费用吞噬了近一半。
  对于控制基金投资成本,约翰·博格尔建议从两方面考虑:
  1、被动型基金(指数基金)优于。指数基金采用的是跟踪某个标的指数的被动投资方式,低(只投资标的指数成份股,不必花费过多的资金去进行调研),少(跟踪指数走势,不像主动投资型基金那样频繁进出)。
  2、主动型基金中,低换手率的优于高换手率的。基金买卖过程的,实际上被掩盖了,但这些成本同样吞噬着投资者的收益。约翰·博格尔建议说,应该选择较低的基金。"成本只有40个基点的基金,好比帆船比赛中对付每小时20海里的微风;有着150个基点费用的高成本基金,则无异于与时速 130海里的台风抗衡。"
  至于基金换手率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分析,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对比不同的报表,通过观察整体仓位和主要持仓品种的变动,大体判断手中基金的风格是持仓相对稳定还是频繁买卖。
  原则二:认真考虑附加成本  
  约翰·博格尔提出的第二个建议,仍然与成本有关。很多投资者接触并决定购买基金,是通过媒体的介绍,或者是代销机构的推荐,这其中隐藏的附加成本,就是约翰·博格尔提醒投资者注意的问题。
  美国市场目前约有3000只没有销售、无发行费用的基金,约翰·博格尔认为,对于那些具备一定分析能力的投资者,选择这种基金是个可行的方案。在基金品种选择正确的前提下,购买无发行费用的基金,就等于把成本占未来收益的比例下降到了最小。
  对于那些不具备独立,需要提供投资建议的普通投资者,约翰·博格尔建议关注那些优秀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目前国内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中心、中信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华夏证券研究所等都提供独立第三方的基金分析,投资者可作为参考,但正如约翰·博格尔所说,"我并不认为有人能够预先得知谁将是业绩最优异的基金管理者。"
  原则三:不要过高评价明星基金  
  明星基金是基金公司力捧的招牌,也是最被投资者看中的因素之一,不过约翰·博格尔对此并不十分在意,"或许业绩记录在评价纯种马速度时有用--当然有时也会失效--但在估计资金管理者会如何运营时,却往往容易出现误导。"因为即使有人能够预见市场未来的绝对收益,也不可能预测出个别基金相对于市场的收益,至多是预测出指数型基金的收益。
  约翰·博格尔认为,很有可能预测准确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成本基金的业绩,通常劣于相应的;二是历史业绩显著优于市场指数收益的明星基金,会向市场,甚至低于后者。
  目前国内市场上,由于基金业历史还比较短,尚无相应,但从美国市场看,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以及年两个时间段内,业绩处于市场前25%的基金,回归到均值和均值以下的分别为97%和100%。
  约翰·博格尔说:"基金行业非常清楚,几乎所有的绩优者,终有一天会失去他们的优势。坚持花费巨资对过去的业绩广为传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投资者的大量新资金。"
  对于历史业绩的真正参考意义,约翰·博格尔认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基金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比如在经历上涨和下跌的完整过程中,基金是否始终能保持良好业绩;在相同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目标基金是否显著优于其他同类型基金。
  原则四:大的未必是好的  
  约翰·博格尔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美国市场上某只成长型中市值基金,由于业绩出色吸引了大量的申购份额,但其业绩却随着基金份额的膨胀而不断恶化。 年,该基金在五年时间内有四年的业绩排名列行业第一梯队,基金规模也从1200万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从1996年开始的连续三年中,该基金规模最高达到了60亿美元,但业绩排名却跌到了行业末尾。
  约翰·博格尔提醒投资者注意,一只低换手率、申购资金流入稳定的基金,要比采用积极操作、基金份额变动幅度大的基金更容易管理,因为后者需要更加频繁地交易。
  约翰·博格尔说,"太多的钱会损害投资效果。"原因一是规模提高了交易成本,而且规模越大,对所持有的价格影响也越大,这会在时间紧迫的交易中进一步加剧;二是为了保持基金的流动性和分散投资原则,大市值基金不得不以更小的集中度,持有更多数量的股票,而每一只持仓品种所能提供的收益也更小;三是相对于小市值的基金,大市值基金对于流动性要求更高,因此可以选择的股票品种更加有限。
  原则五:不要持有太多基金  
  国际著名--美国晨星的一项调查显示,随机选取4-30只股票基金建立组合,并不能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约翰·博格尔说,没有必要持有超4-5只的股票基金,因为过度的效果类似一只指数型基金,但由于股票基金的高成本,最终的收益很可能低于指数。
  分散持有不同风格的股票基金,也未必是个明智选择。约翰·博格尔认为,假设建立由大市值混合型和小市值构成的基金组合,这个组合将具有比市场更显著的波动性,这种比更具风险的组合没有意义。单一持有大市值的风险,比任何基金组合更低。
博格尔指数基金先锋(之一)——指数基金梦想成真
  在美国,说起证券投资,就会提到共同基金,无论是资金规模、投资者参与程度,还是投资领域,共同基金都是的绝对主力。而说到共同基金,人们就会说到指数基金,说到指数基金的创立者约翰·博格尔。
  博格尔1997年被《金融服务领导者》杂志评为20世纪全球7位"创新领导者"之一。其名望不仅在于他所掌控的先锋集团管理了28个各种类型的指数基金,拥有1500亿美元的资产,是当然的业界领袖;更在于他用自己的信念培育了指数基金,用毕生的努力将其信念付诸实践。1999年他在《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中系统阐发了他的信念。
  一向把指数基金作为上乘的投资选择,他说:"博格尔以他的独一无二的投资理念在基金业中掀起了一场运动,最终使得美国的投资者得到了更好的服务。"
  泰斗,获得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巴菲特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为沃伦o巴菲特。而博格尔对他的投资原则的详尽描述,使我和上百万的投资者在20年后将令我们的邻居羡慕不已------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这充满着变数的20年中又能高枕无忧。"
  知名的基金评级专业杂志《》的总裁唐·菲利普则评论《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代表了华尔街上一个极需灵感的职业的顶极水平。不仅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更是提升了基金界的整体水准。"
  其实正如博格尔本人所指出的:"指数基金对于传统投资者来说,算不得什么。典型的低成本运作,而且缺乏公认的具有聪明、机智和熟练技能的投资组合管理人优势。指数基金只是简单地买入和持有特定指数中的证券,并以它们在指数中的比重为投资比例。其简单的原理显而易见。"
  这一点博格尔和巴菲特有相同之处------虽然蕴含最高级的智慧,但他们的投资理念都简单易懂,他们都厌恶华尔街玩家时髦花哨的作派,都强调投资者是上帝,都为忠于自己的理念选择了孤独。
  博格尔上世纪50年代初跻身共同基金业,当时就萌发了类似指数基金的想法,但是到70年代,他才形成了明确的指数基金的,并有机会自己创业,来实践这一理念。其后,更是经历了10年的冷落,到80年代指数基金才逐渐被人认可,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美国股市从1987年开始的长牛,让指数基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1995年只占股票基金资产的3%,3年后便上升到6.4%。直到1997年初,指数基金才开始出现在《纽约报》、《》的主要版面。几乎在同时,和《》开始报导丰富多彩的指数基金故事。杂志1995年更是用封面报道鼓吹:"不可思议的胜利:指数基金在今天应成为众多的核心。"
  媒体的介入使指数基金成为众人追捧的明星,博格尔兴奋不已:"1998年估计有500亿美元的现金流入量,是整个股权基金现金流的25%。指数基金已经成为整个共同基金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指数基金从当初养在深闺人不识,甚至被业内人士讥为"博格尔的荒唐事",到90年代末的"功成名就",这一切,真可谓对博格尔创业理想的最大奖赏。
博格尔指数基金先锋(之二)——的入行机缘
  博格尔的大名几乎是共同基金的代名词,但他的入行,他与共同基金的结缘,却可谓阴差阳错。
  博格尔1947年成为的学生。按照惯例,他要写高年级论文,然而,博格尔却标新立异,决心找一个"没有在正式的学术论文中出现过的主题"。
  1949年12月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波士顿的巨大财富》介绍了共同基金行业,引起了他的注意。
  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20年代,其中1924年由200名教授出资5万美元在波士顿成立的"马萨诸塞",投资者可以按基金净资产随时购买和赎回基金份额,可谓共同基金的雏形。但直到1940年联邦政府通过投资公司法案为整个共同基金行业立法时,共同基金仅有85家,资产总值约5亿美元。尽管如此,《财富》杂志还是预言,共同基金有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就是这样一个当时并不起眼的新行业抓住了博格尔的眼球:"我马上知道,我已经找到了我的主题。"
  尽管选择主题的动机是标新立异,博格尔写论文却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经过一年的深入研究,博格尔在论文中得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基金行业将来的发展可以通过"减少和管理费用"来使其最大化;"基金投资的目标必须被明确地表述出来";共同基金必须避免抱有"从管理中创造奇迹的期望";"共同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合理的管理(不是外部的活动)"等等。正如他本人事后所指出的,这篇论文孕育了他毕生为其服务的共同基金的经营理念,成为以后博格尔引领先锋集团长盛不衰的秘诀------"给予投资者公平待遇"的概念。
  当博格尔把论文送给基金行业的几位领导者时,这篇论文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它引起了一位特殊人物的关注。
  他就是,博格尔的校友,共同基金行业的先驱者。他以敏锐的嗅觉意识到,投资者需要的是分散化投资、组合管理、便利而不是复杂性,相信共同基金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契机。1928年,他创立了惠灵顿基金。摩根喜欢博格尔的论文:"对于在大学校园里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年轻学生来说,这是篇相当不错的文章。"于是,摩根就把博格尔召入惠灵顿基金。
  那是1951年,当时的基金行业管理着20亿,几乎相当于90年代5万亿资产的万分之四。博格尔事后回忆道:"在50年代初,很少有年轻人加入到投资领域中来,更少有人会加入到刚刚发展起来的共同基金行业。"但是,当时的美国中产阶层迅速膨胀,住宅、汽车步入寻常百姓家,服务业飞速发展,颇像今天的中国,正面临跨入的重要转型期,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甚至打出了""的新旗号------这就是博格尔传奇生涯的开始。
博格尔指数基金先锋(之四)——踏上"指数基金"不归路
  "先锋"下水了,却是天生的------按照博格尔的理解,完整的基金公司好比一个三角形,投资、管理和销售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缺一不可------"先锋"集团成立伊始就只负责基金的行政管理,基金的投资与销售却委托惠灵顿基金公司,好比远洋船没了风帆,如何起锚远航?
  身处绝境迫使博格尔采取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步骤,拿出了采用指数投资技术的绝招。
  产生这个想法的思想火花或许早在他的那篇大学论文中就已经孕育发芽,但激发他作出这个决策的,则是基金业同行们的可喜进展。
  据他的回忆,的(William Fouse)和(John McQuown)是指数投资理念的开创者,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们把指数投资"从学术模型发展到具有具体的原理和技术引导的程度",创建了一个600万美元的指数基金,跟踪基于所有股票的指数。这个实验虽然并不成功,最后这个基金不得不用取而代之,但它确实是开创性的。
  的创始人和也是指数基金的开创者。1971年格兰汉姆在描述了指数投资理论,Batterymarch金融管理公司为此赢得了1972年《养老金与投资》杂志评出的"不确定性成就奖"。直到1974年才迎来第一个指数客户。
  1974年芝加哥的根据设立了一个公共信托基金,基金的门槛是最低投资额10万美元。
  此时,指数基金也成了媒体讨论的话题,博格尔看到这些文章可谓如获至宝,他至今都保留着这些帮助他在命运转折的关头确定宏图大业的文章:
  文章之一是由保罗·萨缪尔森所写的《对批评的挑战》。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1974年秋季刊的《投资组合管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谈到了一些大基金建立一种跟踪的投资组合的情况,并指出"被动的指数可以比绝大多数积极的基金管理人业绩更优秀",因为对学术研究者来说,不可能在公开的记录中找到表现一直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他暗示指数基金将会问世。
  文章之二是查尔斯·D·艾里斯1975年7月在《金融分析杂志》发表的文章《失败者的游戏》。艾里斯指出在过去的10年中,85%的其业绩要逊色于的收益。其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投资的成本占了基金管理人所获得收益的20%。那么,"难道指数的成功,就表明应建立一个完全被动的指数投资组合吗?"他认为建立指数基金是其中一条途径。
  文章之三是1975年7月《财富》杂志发表的《某些基金确实不错》,杂志副主编埃尔巴得出的结论是:"当基金不能一贯做得比市场好的时候,他们可能由于过度的调查(也就是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而一贯地低于市场收益",为此他遗憾共同基金领域没有向投资者提供一种跟踪指数的基金。他希望这是一种支出和管理费用较低并免除佣金的共同基金,其风险与整个市场的风险相当,并采取充分投资的策略。在博格尔看来,他已经描绘出了第一个指数共同基金的雏形。
  这一切使博格尔形成了指数投资的明确方案。
  1975年9月方案交付董事会讨论,新颖的投资理念赢得了董事会的赞同。博格尔进一步提出,指数基金不需要"投资管理"------"只拥有所有指数的成分股票"。这个博格尔自称"可以算作狡猾的辩解"的说法,也得到了董事会的认可,这意味着"先锋"夺回了投资的权力,占领了基金管理三角形的第二条边------投资边。
  1975年末,先锋创立了第一个指数共同基金,这个基金以标准普尔500家公司为模型。从此,"先锋"走上了指数基金的华山一条路。
博格尔指数基金先锋(之五)——史无前例的运作模式
  ,从她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要经过不懈的斗争从她的老对手手里夺回自己的业务大权。在成功夺回管理和投资大权后,此刻,摆在博格尔面前的问题是,下一步如何控制基金的销售,也就是如何走到博格尔所说的三角形的第三条边?
  1977年2月,先锋集团采取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做法,一夜之间把传统的由、分销商组成的基金销售系统,转为无销售费和发行费的市场营销系统,废除了惠灵顿的经纪人网络,让投资者自己来购买基金份额。
  在什么都讲究""的美国,这无异于自废武功。博格尔敢于走这一步险棋,实在是因为强烈的自信:"由于我们有着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基金结构和成本原则,使我们拥有了特别低的运行成本这一特点,没有看来是适时的一步"。博格尔宣称,他的营销策略是:"如果你建造了她,他们总会来"。
  先锋集团很快就面临外部的考验。由于先锋基金的运作模式史无前例,虽然在其进行改革的当年美国证券管理机构给予了临时性的许可,但还是在1978年召开了专门的听证会。在历时两周的会上,先锋集团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为自己全新的辩护,终于赢得了临时"通行证"。
  然而,1980年,证券管理委员会改变了自己的决定,收回了临时"通行证"。惊愕之余,博格尔不得不奋起而战,开始了积极的申诉活动。不过他还是十分自信:"我知道我们所做的事对是有利的"。
  博格尔的理由首先是,我们创造了一个公司结构,使我们的顾客成为我们的主人。我们的公司将她的所有权转移给了我们基金的持有人,而不是像这个产业中的其他企业一样,交给一个私人或者公众持有的追逐利润的基金管理公司。这种结构恰恰代表了的本质:由它的股东来控制公司。
  其次,先锋集团的做法源于一个简单的商业策略:为股东赚取尽可能高的收益,将他们的钱明智地投资,并且以最低的去操作。"我们没有给我们的高管提供丰厚的奖金、一流的旅行条件以及专为官员服务的小餐厅。我们一直聘请外部的投资咨询顾问。我们谈判最低限度的费用,我们尽力不把我们投资者的钱浪费在昂贵的市场营销上。"
  1981年,的态度终于发生了改变,在批准先锋的做法的同时,还作出了如此评论:"先锋集团的计划确实要比《1940投资公司法案》的目标更先进,通过保证基金的董事们……能更好地评估基金所实施的服务的质量。这个计划使披露更加透明……明显地提高了基金的独立性……促进了健康和可行的基金联合公司的形成。"
  先锋的尝试终于获得了法律的认可。
博格尔指数基金先锋(之六)——坚忍不拔终成正果
      
  1981年,也就是在审批的同时,先锋集团建立了传统的积极型管理基金,使公司成为业务齐全的基金联合体。此时,公司创立已经7年,终于完成了内部业务建构与外部法律认可。但是,作为共同基金业的改革先锋,先锋集团注定还要经受进一步的磨难和考验。
  1.5亿美元资产,这是先锋指数基金1976年首次发行时确定的目标,可是实际却只有1100万美元。与此同时,年间,指数基金的标准普尔指数,其收益也破天荒地大比分输给了大多数的基金经理人。因此,先锋达到这个目标整整用了6年。此后共同基金业走向,指数基金的资产却增长有限,直到1990年,公司成立后第15年才超过10亿美元。
  平心而论,博格尔本着他的远大理想走了一步险棋。既没有基金经理打败华尔街的传奇故事,又没有公司拿手的广告攻关,指数基金靠低成本低风险为持有人谋福利,却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下场。
  对于指数基金较之当时流行的型基金的优势,博格尔作过精心测算,但是,谁又能证明这一福利与优势呢?
  时间,唯有时间可以证明。对于先锋基金来说,这意味着15年、20年的等待。难怪指数基金被称为"博格尔的荒唐事"。博格尔却无怨无悔,正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当然,时间站在博格尔一边。,从1974年经历以来最大的,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大,完成了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到独领风骚的历史转型。
  这是百家争鸣的年代,那些此后纷纷赢得诺贝尔桂冠的与投资学大师们,推出了、、与,求贤若渴,指数基金应运而生。
  这是的年代,共同基金迅速崛起,许多喧嚣一时的明星却纷纷陨落。时间终于证明,大多数试图战胜大势的积极管理型基金最终成了指数、指数基金的手下败将。
  90年代,博格尔的坚忍不拔终于得到报偿:"看着她(先锋基金)开始超过其他基金,看着她逐步获得额外的,我们对此的信心得到了维护。"
  接着,开始迅速成长。先锋集团拥有1500亿美元的指数基金资产,其中包括了28个针对各种不同的基金,当仁不让地成为业界的领袖。"
  博格尔将此称之为"企业家的年代"。"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这是的定义,也是他的理想。这样的企业家能够抓住历史的机遇,不仅靠远大的理想:"思维敏捷,有远见,有使命感,富有激情,善于领导别人的同时也善于服务他人,经历失败,决策果断,耐心和勇气,是我从经验中总结的一位优秀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博格尔的这番话是他的自画像,他,就是这样一位改写历史的企业家。
《共同基金常识》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2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约翰·博格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tf指数基金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