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时间有哪些类型?

1什么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赛事。大赛要求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2赛道组别以及赛事设计与内容每个赛道包含几个赛道,每个赛道包括几个组别。2.1大赛内容主要分为三类:主体赛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同期活动。2.2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符合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的项目可选择“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公益类项目原则上只能选择该赛道参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3个组别。主体赛事包括5大赛道的比赛;“互联网+”共有5个赛道:高教主赛道(“互联网+”现代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社会服务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这个是去年新增的,当年蛮容易拿奖的)其中,与我们相关性较大的高教主赛道分为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5个组别;1本科生/研究生创意组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2.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须均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或专科生/本专科生。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的除外)。2初创组1.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2.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3.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4.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3成长组1.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2.剩下三条见初创组2.3.4.。4师生共创组1.基于***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如已注册成立公司,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2.参赛项目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师生均可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3. 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4.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同期活动包括“慧秀中外”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慧治创新”全球乡村振兴智慧化高端论坛等活动。3参赛项目类型: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4赛程安排与奖励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4-5月份)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6-8月份)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9-10月份)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大赛设置若干奖项,高教主赛道主要设金奖150个、银奖350个、铜奖1000个;**带动就业奖、**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等若干单项奖;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与职教赛道合并计算)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置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350个;乡村振兴奖、社区治理奖等若干单项奖;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8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2020-03-21 17:13
来源:
南大小工仔
突如其来的超超超超长假期
突然多出了许多的空闲时间
你是否还在“春眠不觉晓”?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不如让我们相约“互联网+”
一起为这个春天增添更多蓬勃朝气吧~
赛事简介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目前国内创新创业领域 参赛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之一。 国家领导多次对大赛做出指示,国务院副总理每年莅临大赛,接见获奖学生、指导教师和专家评委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寄予殷切希望。鼓励将大赛建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 大赛成绩已作为“双一流”和学科评估的关注内容。
目前大赛进入到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五届大赛累计 230万个团队, 近千万名大学生参赛。
赛事回顾
“互联网+”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我校在全部五届比赛中均获得了金奖和先进集体奖。
奖励政策
针对学生:
1.给予获得大赛全国金奖团队的第1位同学破格推免申报资格,给予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团队的同学相应的推免学分绩分级加分奖励。
2.分等级给予省级以上获奖团队一定的物质奖励。
3.大赛成绩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成果。
4.获奖团队还将获得南京大学学生创业券奖励。
针对指导教师:
1.依据省教育厅奖励政策,指导教师指导项目获省决赛高教主赛道一等奖的,可以认定等同于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二等奖;获国赛主赛道金奖的,可以认定等同于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一等奖,可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主要依据。项目相关教学研究可优先参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2.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大赛成绩可相应折算为教学工作量:获得全国金奖、银奖和铜奖可分别折算为72、36和18课时教学工作量。
3.对于获国赛和省赛奖项的学生团队指导教师可获得相应业绩点奖励。
4.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大赛成绩可在其职称晋升评聘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优参考指标。
针对院系:
1.获全国金奖和银奖的团队所属院系授予“南京大学‘互联网+’大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奖励经费。
参赛分组及组别
依据第五届“互联网+”大赛的通知,可以参考要求如下:
主赛道:参赛项目类型主要包括“互联网+”现代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国际赛道: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或者毕业生,且在海外高校取得学历学位为五年之内。
中国“互联网+”大赛主赛道参赛指南
中国“互联网+”大赛红旅赛道参赛指南
★注意哦: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具体赛道及组别可能会有更新,请以教育部最终通知为准。
备赛指南
★金奖项目有什么特点?路演如何打动评委及投资人?
可以登录“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公共平台”——“备赛专栏”(网址http://180.108.46.32:83/26/list.html)观看第四届、第五届金奖项目的路演视频。
★商业计划书如何撰写?项目如何优化?
如果你对 “互联网+”大赛有兴趣或者有任何疑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理的微信(备注姓名学号),获取更多备赛资源。
不辜负三月好春光
让我们一起来充电吧~
图文来源:南大双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年04月08日 12:22--阅读 ·
--喜欢 ·
--评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综合性创新创业竞赛。大赛以“互联网+”为主题,旨在鼓励和引导广大高校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新创业潜力,结合互联网技术与各行业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关于竞赛的具体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官方网站:访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官方网站了解比赛背景,参赛要求,评审标准等等。往届回顾:查看往届比赛的获奖作品和相关报道,了解评委和市场对什么类型的项目感兴趣。这有助于为自己的参赛作品定位和方向。比赛流程:通常比赛分为校内选拔、省级赛、全国总决赛等多个阶段。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和要求,为自己的参赛做好准备。针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准备,可以参考以下建议:寻找创意:关注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和社会问题,从课程学习、实际生活经验等方面寻找项目创意。选择项目时,注意分析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技术挑战。组建团队:寻找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最好具备互补的技能和背景。团队成员可以包括程序员、设计师、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确定项目方向:充分讨论和分析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竞争态势等因素,确定一个创新性和实用性兼具的项目方向。开展调研和分析: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竞争对手、潜在客户需求等信息,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开发产品或服务:根据项目方向,设计和开发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制作产品原型或演示版本。撰写商业计划书:按照商业计划书的结构和内容要求,撰写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以阐述项目的目标、市场、策略等方面。技能培训和学习:根据项目需求,自学或参加相关课程、讲座和工作坊,提高自己在技术、市场营销、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准备演讲和展示:编写项目的演讲稿和制作路演资料,练习展示和讲解技巧,以便在比赛现场更好地向评委和观众展示项目。寻求指导和反馈:向老师、学长学姐和行业专家寻求建议和反馈,不断完善项目和提高团队水平。参加校内选拔和预热赛事:参加学校举办的选拔赛和相关比赛,积累比赛经验,为正式比赛做好准备。调整和完善项目:根据选拔赛和预热赛事的反馈,对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技术发展趋势。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比赛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充分展示自己和团队的实力,展现出对项目的热情和信心。反思和总结:在比赛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便在未来的项目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需要2023年最新创赛学习资料的同学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自取:https://mp.weixin.qq.com/s/tupGVdd1aAITOhNBeREZ8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