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面积经济怎么样 分析廊坊面积市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汗水洒向热土,梦想照进现实”——廊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一条条铁路、公路修建完成,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一条条河流淌出“水清岸绿”,区域环境生态治理持续改善;一个个京津研发、廊坊转化的故事越讲越精彩,创新协作步入新高地……“京津走廊”之上,一曲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歌”正在奏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地处北京、天津、雄安新区黄金大三角核心腹地的廊坊,是河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和核心区。“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加快廊坊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时间无迹,奋斗有痕。协同9年间,廊坊在把握大势中抢抓机遇,全力做好服务副中心、借势机场、联动雄安“三篇文章”,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努力将区位优势、机遇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北三县与通州区迈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只有一河之隔。作为河北最大的“飞地”,与京津“同城”的时代正在向人们快步走来。不久前,京津冀定制快巴再添一条进京新线路,即燕郊天子庄园至北京国贸定制班线,这是三河燕郊至北京国贸的第6条通勤定制线路。“如今到北京上班可选择的交通方式很多,大大降低了通勤成本,这让我们在三河住得越来越安心。”在北京国贸上班、家在燕郊的蒋先生对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出行深有感触。变化的背后,是北三县建设京津冀交通一张网、畅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血脉的有力行动——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串联通州和北三县的京唐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京冀首条跨省市地铁——北京地铁平谷线三河段建设有序推进;厂通路、香河安石路、三河神威北大街和通宝路4条跨界骨干道路在京冀合力推进下,取得实质性进展……交通“一张网”,推动产业“一盘棋”。2019年以来,北三县连续4年与北京共同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实体项目和合作事项161个,总投资1080亿元,有研稀土新材料、中航试金石等49个项目建成投产,中冶总部基地、中视科创园等50个项目落地实施,建成兴远高科、中南高科等27个科创园,入驻科技型企业865家。“目前我们主要生产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2022年公司产值1.4亿元,是刚落户时的3倍。”位于香河县机器人小镇的奥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近几年来业务量增长突飞猛进,该公司负责人认为香河机器人小镇的集群效应是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北三县聚焦北京“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功能和产业,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携手通州区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香河机器人小镇就是承接京津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转移的重大平台。让协同发展更得民心,须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有获得感。北三县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与北京实验学校、通州潞河中学等14所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联合办学,与通州潞河医院、通州妇幼保健院等39家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推动政策标准逐步统一,18项政策、9项标准与通州实现统一,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临空经济区带动中部县(区)跨越发展明媚五月,沿着临空大道行进,廊坊临空国际会展中心逐渐映入眼帘,这里是2023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重要活动场馆,也将成为廊坊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4月23日,极兔华北区运营中心落户临空暨签约仪式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国际现代商贸物流CBD举行,这将助力和加速临空经济区在商贸物流创新和商贸物流一体化领域的产业发展速度,辐射和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近日,大兴机场综保区迎来封关运营一周年,这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年来,京冀两地政府积极落实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统一考核的要求,探索全国首创综保区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年平均进口通关时间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物医药孵化器项目一期、兴航全球物流港、跨境电商供应链运营中心等入驻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推动廊坊临空经济区带动中部县(区)跨越发展。我市充分利用廊坊国际现代商贸物流CBD,通过金融赋能和税收征管措施创新,吸引头部企业向临空经济区集聚,带动配套项目到周边县区布局,助力做大做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建成临空会展中心、临空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城市功能均衡合理布局和城市形态深化完善,构建开放式“中国数字新城”。南部县(市)融入雄安新区建设大局南部县(市)与雄安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因工作需要,我经常要来往于天津、石家庄和文安,津石高速开通后,对我们这些经常三地跑的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津石高速全线通车后,刘扬已经成了津石高速的“常客”。协同发展“不绕行”。津石高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G2京沪高速联络线,是连接天津、雄安新区和石家庄的重要通道,为大城县、文安县乃至全市新增了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通道。近年来,廊坊持续推进公路网络协同一体化,涿密高速、京秦高速京津接线段、新机场北线高速、津石高速、京德高速、荣乌新线高速、京雄高速等7条跨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位。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我市深化产业对接,积极推动南部县(市)借势雄安联动发展,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永清县主动对接央企、雄安新区重点企业、相关协会,积极承接雄安新区产业配套项目和资源外溢转移,华美、神州、南玻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严格对标雄安标准,产品应用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雄安会展中心、雄安高铁站等标志性建设工程。共绘水清岸绿美景。近年来,文安做足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构建与白洋淀水脉相接的区域生态体系;高质量、高标准做足造林绿化新文章,打造京津雄生态“后花园”,筑牢绿色屏障。立足高站位、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征程上,廊坊必将收获新生机,绽放新华彩。(记者邢建平、杨苗苗)
4月7日,在城市治理创新实践论坛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武汉召开。会上,临空经济区(廊坊)党工委委员、河北临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金虎联合万物云城总经理唐志共同发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以下简称:廊坊临空经济区)“数治生态”治理模式。韩金虎表示,目前“数治城市”已经成为廊坊临空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标签。韩金虎和唐志共同发布廊坊临空经济区“数治生态”治理模式“打包”城市服务
“数治生态临空模式”落地廊坊“数治”,依数而治、循数而治,数字时代,数据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治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自2015年以来,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各方积极参与数治城市建设,先后在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一、二线城市重点领域推进一批重要的数治城市建设项目。临空经济区数治生态治理模式在诸多数治城市的建设中,以其独特的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来运营方式引发多方关注。廊坊临空经济区2020年,廊坊临空经济区汲取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提出“数化万物、智绘未来”的智慧廊坊临空发展理念,遵循“五合十全”的发展思路,构建“基础统合、数据融合、智慧聚合、业务整合、服务契合”,形成“全域感知、全数融合、全智赋能、全效政务、全局共治、全民普惠、全业创新、全景可视、全程可靠、全能运营”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体系。在此背景下,2021年,廊坊临空经济区创新性地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以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为主导,以河北临空集团为平台,引入深圳市万物云城空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廊坊临空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并运用万物云30余年沉淀的空间服务经验和优秀服务基因,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来运营和看待,城市服务商承担专业化的服务总包角色,对城市服务项目进行全流程的管理、服务和运营,由此开启了数治城市的临空模式。廊坊临空经济区俯拍探索“1+1+1”
打造“数治城市”新范式依托“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个摄像头”,“临空经济区数治生态治理模式”从理念、模式、成效等多层面进行创新,从资源、管理、市场等多维度合力打造全方位的城市数字化临空范式。“一个平台”依托生态统管全域。依托临空经济区已有的相关技术底盘,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AI算法等技术手段,将城市的人、车、设施设备、物联设备、部件等数据上线,形成数据孪生数字平台,以“线上远程运营+线下现场执行”的模式,对区域资源进行统一调度运营,实现临空城市管理界面的“市政一体化+资源要素一体化”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涵盖智慧环卫、市容巡查及智慧工地等多种应用场景。围绕着“整合、智能、共建”三大关键词,廊坊临空经济区将城市运营服务经验沉淀到数字世界之外,运营调度大量的智能机械作业和传感器,大幅提高城市“智能”服务效率;将临空城市智能运行指挥中心调度平台结合移动端应用,使多元城市主体如企业、市民、生态合作伙伴等共同参与到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运营当中来。未来,该模式还将覆盖至智慧园林、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园区、市政管养等多个城市治理业务板块,实现全业务链条的可视、可管、可控。5G巡逻车沿街巡查“一支队伍”推行物业服务网格全域。将城市公共区服务域界面与园区/社区的服务工作的壁垒打破,通过城市智能运行管理中心平台、作业网格划分及工单模式设置,实现红线内外各类服务场景的一体化运行及服务。在政府统一领导和监管之下,按单计价实现劳动力复用,提升效率同时倡导多劳多得。在设施维保及环卫保洁场景下,通过智能运行管理中心平台派发和完成工单,可完成跨网格综合服务,并提升作业人员积极性。参考环卫人员的复用,我们也在园林绿化尝试开展试点,将市政道路、物业小区、万亩秀林及公园的绿化工通过网格间综合排班调度,实现绿化管理的线上化和资源的有效复用。“一个摄像头”应用AI分析智巡全域。智慧巡查通过复用临空经济区现有摄像头,辅以边缘服务器抓图和AI算法的智能运营,实现全域的业务综合管理并替代部分现场巡查人员,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在道路巡查过程中,我们在道路重点部位安装AI摄像头,通过道路视频共享和AI分析结合,可以识别道路垃圾未及时清理、垃圾桶满溢的环卫事件;利用摄像头进行事故综合调度,从事故发生到识别人员再到平台综合调度,由120、交警、市政管养部门快速反馈处置,最大化恢复道路的正常通行;远程巡查夜间的市政路灯和交通信号灯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值班人员维修处理。依托道路巡查经验,我们将AI摄像头安装在地标建筑物和万亩秀林高位,通过平台远程完成综合管理及突发事件的视频联动和各业务范围内、空置土地的巡查管理。从城市资源的整合到集中管理,再到城市的集中化运营,临空经济区联合万物云城市服务业务打造的数治生态治理模式也逐步显现出其自身所独有的优势。资源整合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中管理能极大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保障城市公共利益和市民权益;城市的集中化运营可优化城市的运营效率,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未来数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数字”到“数治”,临空经济区以其前瞻性的城市整体运营和管理模式和良好的统筹规划整合能力,为其它城市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城市治理样本。(责任编辑:冀文超 )
郝素娟 刘尚慧 王常健作者简介:郝素娟(1981-),女,汉族,河北栾城人。主要研究方向:统计、经济等。基金项目:河北省202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廊坊地区对接周边区域打造经济腾飞的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056)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郝素娟、刘尚慧、王常健、刘茹.摘要:廊坊地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同时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差异提出从多方位寻找发展优势,建立多行业服务发展策略,为未来一段时期廊坊地区发展,经济腾飞提出可行性的操作策略。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聚集效应;产业集聚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由来已久,廊坊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发展战略,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极大地发展后势,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挖掘区域自身优势,从多维度进行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一、廊坊地区对接周边区域研究基本理论及理论和实践发展脉络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概念最初来自欧洲共同体,并且在欧洲共同体开创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都一直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并在理论上不断创新。首先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格鲁曼等创立了共同市场理论,自由贸易等,不断完善并发展,使得区域经济研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益。国内也涌现了大量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论文和相关理论探讨,比如:马燕坤的《京津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研究》中提出:推动区域发展,应提升京津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以雄安新区为带动,促进周边去也成果转化,改善发展空间环境。田铭新《廊坊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与环境优化思考》中提出:廊坊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战略机遇,绿色发展,加快对接京津、科学发展的步伐。国内大量涌现的有关区域一体化发展理论为国家显示理论政策的制定与推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也进一步的提出了有关河北廊坊等区域一体化协同管理发展的理念和具体策略。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与廊坊及北三县共享发展红利。国家发展战略和市级规划相衔接,还首次与廊坊市及北三县等地的规划对接,推进多行业比如交通运输业、生态发展、公共服务提供与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二、廊坊地区对接周边区域的优劣势分析(一)廊坊地区及周边经济增加值总量及总人口面积对比分析据调查显示廊坊地区生产总值较周边的发达地区北京、天津还是很有差距的,根据政府公开的2020年经济统计公报数据,人口及管辖面积数据,整理得出三地区2020年度生产总值及构成表和人口及密度对比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生产总值总量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天津是廊坊的4倍强,天津的人口是廊坊的2.5倍,管辖区域面积是近2倍,可见廊坊与天津的生产能力差距,人口聚集效应不强,人均产值能力和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能力都较天津弱,这是差距也是机遇,说明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而北京是廊坊总产值的约12倍,北京人口仅仅是廊坊的4倍,管辖区域面积也仅仅是廊坊的2.5倍。廊坊地区的总产值与北京相比实在是差距非常大,当然通过对比也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也是有一定差距的,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其聚集效应还是非常强的,无论从人口还是产值方面来讲。(二)廊坊地区及周边经济增加值构成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产值构成,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农业的增加值绝对数廊坊最多,与天津不相上下,是北京的2倍,而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廊坊天津北京三城市分别约为7%,1%,0.3%;第二产业工业占总产值比重,廊坊天津北京三城市分别约为31%,34%,16%,从以上构成数据可见廊坊与天津的发展工业产值增加值都约占1/3,而北京的工业占比较小,说明北京作为首都去工业化也是一个必然趋势,更多的是服务型行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总产值比重,廊坊天津北京三城市分别约为62%,65%,83.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北京服务型行业是其城市增加值的绝对来源,也是其地区最优势发展的行业。那么我们廊坊地区要发展,实现经济腾飞就要学习北京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考虑承接北京天津不加大力度发展的农业,作为突破口。(三)廊坊地区对接周边,经济腾飞的突破口分析通过分析现阶段廊坊经济发展的总体指标和产业构成,主要与周边地区京津数据进行对比,可看出明显的差异,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很多短板可以弥补。我们廊坊地区要着眼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建设的领先行业,从生态、教育、航空、环境等多个领域找出廊坊地区对接的机会,紧跟时代发展,着眼于未来发展,找出适合的经济增长点,对传统的高污染等行业做出替代,从生产型行业逐步向服务型行业转变。同时也可以将生态化有机化农业作为突破口,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产业集聚带,带动区域内和周边的老百姓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型的理念进行经济的不断改革升级换代。廊坊地区行业突出经济增长点不明显,带有传统行业,需要进行能动化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不断寻求商机,努力挖掘周边地区北京、天津、雄安新区等的优势增长行业和需转移产业进行具体分析,政府部门和民间传统企业要努力找出对接点,发现并挖掘大量的优势行业,比如休闲服务类、文化会展类、教育文化类、生态旅游类等行业,为廊坊的区域发展提供具体战略部署。我们既要保证自己的鲜明特色,也要有具體的突出优势,同时要有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的行业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且利润丰厚,未来发展空间才会更宽广,并且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成为时代的领军行业,我们要注重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建设一流的行业的领军产业集聚群,这是打造廊坊地区经济腾飞的翅膀。廊坊地区的经济腾飞一定是立足当下的,也一定是结合当地和京津冀区域的人民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更多的是要找出发展契机,打造领先行业的策略,就像下棋不要只看眼前,要从整盘棋和未来一个阶段分析,从长远看,分阶段看。对周边区域的优势行业及因政策需要转移行业要时刻关注并充分了解,随时做好准备,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结合周边区域发展态势,从中找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寻求战略高位。猜你喜欢区域经济一体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廊坊面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