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

2018-12-27 16:36
来源:
先邦律师事务所
民营经济在国家的地位、作用如何?总书记在11月1日的座谈会上,用“5678”把民营经济讲清楚了。“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既然民营经济在国家税收、安置就业等方面作用如此之大,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加上近年来时而出现“国进民退”的舆论,导致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融资难、准入难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到了必须重视、支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了。否则,民营经济如果一蹶不振,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在我看来,民营经济不是未成年人,不是弱势群体,不需要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照顾。民营经济需要的是真正的长久的平等保护、法律制度保护。换言之,我们应当像保护、支持国有经济一样,保护、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平等保护、支持民营经济的宪法及政策基础
《宪法》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这从根本法上规定了国有经济的地位,即主导力量。但宪法不排斥非公经济的发展。《宪 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足见宪法规定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但不排除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从根本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绝对不能为了发展国有经济限制甚至消灭非公经济。否则,我们只能退回到计划经济一条道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破除了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确定的发展非公经济的方针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保护非公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经济发展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先后《关于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等司法文件,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妥善审理各类涉民营企业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张文中案等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促进增强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感和干事创业信心。
二、要尽快清理歧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障碍
尽管宪法规定国家支持、保护非公经济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人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持保留意见。总认为民营经济只是富足了一小部分人,不怎么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其实,除了认识因素外,还存在制度上的藩篱。如刑法规定的侵占国有资产属于贪污罪,刑罚设置较重。但侵占非国有财产的为职务侵占罪,刑罚设置较轻。虽然这种刑罚设置有效区别了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较轻的刑罚,有积极的一面。但对于财产的保护区明显区分了国有与非国有。刑罚设置重表明对于国有财产保护重视,刑罚设置轻则表明对于非国有资产的保护力度明显小于国有资产。这实际上不利于对于非国有资产的平等保护。另外,在市场准入方面,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同样存在很大差别。有的行业只允许国有企业准入,不允许非公企业进入。如绝对的利税大户——烟草行业,只允许国有企业经营,非公企业莫入。某地规定,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只允许本地国有的城投开发公司介入,不允许非公房地产开发公司介入等等。虽然近年来国务院不断强调平等准入,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清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让民营经济公有制经济体同等进入,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应当看到,法律制度的保护是永久的保护!
三、平等保护民营经济需要纠正一批错案
近五年来人民法院共依法纠正重大冤错案件45件91人,再审改判刑事案件6700多件。与此同时,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等司法文件,从司法理念、证明标准、诉讼程序、职责把关等几个方面确立了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治化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筑起了加强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的制度体系,尤其是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2016年1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保护的意见》和《依法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工作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确立了产权司法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司法政策,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2017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决定依法再审张文中案、顾雏军案等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再次庄严宣布,要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保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做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让财产更加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物美集团行贿,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张伟春诈骗再审一案作出判决,撤销该案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张伟春和物美集团无罪。2018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对顾雏军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案进行了开庭审理,不久将进行宣判。这些涉产权冤错案件的再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我们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做法。但还要看到,由于纠正错案的复杂性,许多地方法院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纠正的错案数量也很有限,尤其是涉及民营经济及企业家的案件。因此,集中时间和力量纠正一批错案,能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重提信心。
四、要以实际行动保护民营经济发展。
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司法部门要以法律、制度提供保障,给予平等保护。更为重要的是,保护民营经济不能只停留在层层发文件、层层开座谈会上面。需要立即行动起来,政府部门只要拿出实际行动,企业家们才会拿出实际行动!否则,观望一段时间或一阵风过后,本来一道好菜就凉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自:新浪微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 ? 戴佩华 (重庆工商大学 科技开发总公司, 重庆 400033 ) 摘要民营企业凭借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积累能力,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取得最终的辉煌, 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地位;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 5?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2- 0598( 2003) 03- 0039- 02 ? ? 一、 民营企业居于重要地位的必然性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 已经成为国民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占份额也越来越2、大, 尤其是民营企业作为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绝对主力, 更是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 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初, 民营经济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为 0. 7% , 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但是二十年后的 1998 年, 也就是党的十 五大提出的?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时 候, 民营企业事实上已经靠自己的实力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完善及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 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据有关数据统计, 截至 1998 年底, 我国 私营从业者为 7800 余万人, 占全国从业人员的近 12% ; 实现产值 11800 亿元, 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近 12%3、 ; 消费品零售总额近 13000 亿元, 占社会总销售额的 44% ; 实现税收 700 多亿元, 占全 国税收总额的近 10% 。 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 20 年中迅速成长起来, 从? 公有 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发展成为?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中居于重要位置, 这种地位转变的原因有二: 第一,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其特性非常适应市 场经济运行规律。在市场经济中, 对企业的首要要求就是产权明 晰。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归属明确, 属私人所有。其所有者为了满 足自身利益的需要, 必然会以价格这双? 无形的手 为指导, 遵循市 场供求规律, 以实现资本的最大4、增值。相对于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在这点上具有先天优势,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民营企业 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二十年, 已练就了一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 规律的基本本领, 对市场的变化非常敏感, 并能快速做出反应, 具 有一套高效决策机制和经营机制。目前, 民营企业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 其比重还在继续上升, 早已成为推动中 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第二, 民营企业的存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民营企业的存在, 一方面, 成为安置国企下岗人员的重要途径。 国企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出现了大量的下岗 失业问题。民营企业吸纳了近 600 万下岗职工5、, 极大地解决了国 企下岗职工失业的问题, 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正 常实施, 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私营企业对我国 GNP 增加额的贡献连续达到 60% 以上。另一方面, 给国有企业的改革 形成了必须的外部竞争力, 刺激和加快了国企的改革步伐, 增强了 国企活力。民营企业的竞争会加速国企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 明 晰产权, 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中, 除了有关国 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如交通、 能源、 安全等部门, 和其他一些有限制 的部门以外, 其他领域都可以向民营企业开放, 民营企业可以采取 收购、 参股、 兼并等形式参与到国有企业中。 二、 民营企业的发展 6、目前, 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难题: 国企经历 改革后逐渐恢复元气, 跨国公司大量进入, 对羽毛未丰的民营企业 形成两面夹击; 亚洲金融危机的侵害尚未消除、 市场过度疲软、 企 业自身素质问题 !未来之路将如何面对? 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难题, 一靠政府改善外部环境; 二 靠企业改变自身的弱点, 提高核心竞争力。 39 ?收稿日期 2003- 04- 01 ? 作者简介 戴佩华(1975- ) , 女, 重庆市人, 重庆工商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2003 年 6 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第 20 卷第 3 期 Jun?2003JOURNAL OF CHONG Q7、ING T 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 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0? NO. 3 从外部环境讲, 政府应该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 境。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指出, 民营企业存在着的弱点其实反 映的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目前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相 当程度的重视, 但却更多体现在? 治标不治本? 的一些细节方面, 如 注册、 税收、 减免费用等方面。其实, 民营企业最需要的是一种制 度上的认可和法律上的维护。政府应切实从以下方面入手, 改变 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 首先, 从立法方面保护私营企业合法财产和其他8、合法权益, 使 私营企业主免除后顾之忧, 尽力将企业做大。目前, 有关私营企业 的法律大多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制定的, 现在已很难适应已成 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 应给予民营企业? 国民待遇 , 凡竞争性领域, 其它所有 制经济可以进入的, 民营经济都应该可以进入。民营企业在很多 领域受到进入限制, 例如, 金融、 电信、 铁路运输等方面, 这不仅比 国有企业涉足的领域少, 而且在我国加入 WTO 以后, 还少于外资 企业可能涉足的领域。这对维护我国民族产业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 在融资方面,政府也应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融资条件。 首先, 在上市公司方面, 要给国有经济和民9、营经济以同样的政策, 私有企业也应该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发起单位。其次, 一级市场 对国有企业配股, 有条件的私营企业也应该配股, 第三, 有条件的 私营企业也应该发行债券。第四, 私营企业也可以作为投资基金 的发起人。第五, 应该创造民办的股份制银行。只有民生银行一 个民办银行是不够的。国家应该在金融准入方面给予相同政策。 从民营企业自身来看, 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提 高其核心竞争力。过去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 依仗的优势主 要有产权明晰, 机制灵活等。现在, 国有企业搞现代企业制度, 产 权明晰了, 机制也活了, 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也就没有 了。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壮大后也与10、国有企业一样遇到了产权问 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看来必须改写了。 第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从而 解决产权模糊, 家族式管理等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大问题。 第二, 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 实现民营经济产业的升级换代, 并以此作为民营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突破口。中国约 2/ 3 的民营企 业从事第三产业, 而且主要是从事餐饮、 娱乐等技术含量低的行 业; 在从事第二产业的民营企业中, 许多企业还是从事纺织、 机械 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其技术含量明显偏低。在过去短缺经济下, 只 要生产的产品质量没问题, 销路就能保证。而且过去劳动力便宜, 所以民营企业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就11、没有反映出来。现在中国已由 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 劳动力价格也越来越高, 这一矛盾就突 出了, 如果民营企业不能加快技术创新, 实现产业升级, 前途堪忧。 第三, 抓住主业, 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并购, 实现低成本扩张, 壮 大企业,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 民营企业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 力较弱, 无法参与全球市场竞争。1997 年, 96 万户民营企业中, 注 册资金超过 1000 万的不过 100 多家, 超过亿元的 40 多家。近年 来, 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注销和歇业的民营企业平均为 100 万户。 这些数据都反映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规模还太小。这样的小企业 肯定很难经得起全球市场竞争中的12、大风浪。 只有通过并购, 扩大企 业规模, 降低成本, 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第四, 民营企业主应加强技术知识、 管理知识、 法律知识的学 习, 并转变观念, 广纳人才, 是企业管理、 决策更具科学性。民营企 业主一方面应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另一方面, 应广纳贤才, 利 用他们的智慧, 弥补自身不足, 提高整个企业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艺文. 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技 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 (2) . 2 张成君. 我国民营企业的蜕变和? 二次创业 J . 商业研 究, 2002, ( 6) . 3 刘克. 改变外部环境, 促进民营企业核心竞13、争力的形成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2, ( 3) . 4 吕正. 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5 杨龙志. 制度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J. 经济师, 2002, (6). ( 责任编辑: 高剑)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AI Pei- hua (General Scientif 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 ment Comp any of Chongqing T 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3, China) Abstract:Private enterprises with strong market- adapted ability and self- accumulated ability have be? com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ow to develop private en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