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专业成都广告公司司主要集中在

第一章 广告是什么样子的?——现代广告形态及其变迁

5、以下有关硬广告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D、硬广告可能会导致受众的不满,包括回避、漠视、反感甚至抵制广告。
    E、受众对硬广告的容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接纳广告对时段和版面的占用,自己才能享用高质量的媒体内容。

6、广告形态的演变只不过是广告外在式样的变化。

7、硬广告通常是通过时空切割而获得外在式样的。

8、植入式广告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广告形态化”的广告。

9、十三四世纪在欧洲出现的“新闻信”,被认为是近代报刊的雏形。

10、美国第一则付费广告是1704年刊载于《波士顿新闻信札》上的一则旅游广告。

第二章 广告是什么?——广告的常见定义及符号学理解

5、有关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如同“箭”与“靶”的关系。
    B、号(词语)是人们力图击中事物(对象)这个“靶子”的“箭”。
    C、作为“靶子”的事物(对象)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D、符号(词语及其含义)不断地随着事物(对象)变化和调整
    E、符号(词语)(或者其含义)折射了事物(对象)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于事物(对象)的认识的变迁

6、广告现象本身并非处于绝对的极点状态,而是呈现出渐变的“频谱”(spectrum)特征。

7、我国应该认识到,广告与宣传(publicity )、促销、公关等都是营销传播工具,他们之间存在微妙的渐变关系,而不能画地为牢、彼此割裂地研究和使用它们。

8、“广告”一词是土生土长的日语词。

9、尾题是广告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广告的本质而存在,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广告本质的关键。

10、符号表意必然是无限衍义的。也就是说,符号过程,定义上不可能终结,因为解释符号的符号依然需要另一个符号来解释。

第三章 什么是好广告? ——优秀广告的多维评价标准

6、销售作为广告优劣的评价方法,可能存在着什么问题?
    B、正如李奥贝纳所说,“有趣却毫无销售力的广告,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有销售力却无趣的广告,却令人憎恶。”
    C、看起来量化、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未必真的能够客观地评价广告的优劣
    D、广告只是影响销售的因素之一,因此单用销售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广告,当然并不合理,也不公正

7、“义的相关性”是指同构图形之间的视觉关联。

8、我们常常把那种具有很强冲击力的广告创意,称之为“大创意”。

9、AIDMA法则是在1898年由E.S.刘易斯最先提出。

10、广告批评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影响广告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章 广告说什么?——广告主题与核心概念

7、广告的信息容量是很有限的。

8、以加多宝、王老吉为例,它们所诉求的“怕上火”这个概念,极具有传播力和营销力。

9、广告不应该“蹭热点”,不能借用各种与时事有关的话题。

10、五粮液广告《陈氏秘方》从产品身上挖掘了广告主题。

第五章 广告怎么说?——广告创意与形象思维

3、如果广告用A概念直接对应的A形象,来阐释A概念,那么这则广告不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4、“资本的时代已过去,创意时代在来临;谁占领了创意的制高点谁就能控制全球!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创意!创意!除了创意还是创意!”这话是哪位未来学家说的?

7、直觉的产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

8、通常而言,灵感或顿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处在灵感或顿悟状态的时候,创造者最富有创造力。

9、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距离过小,可能造成形象与概念之间的无法闭合,或者因为广告解释太过牵强而造成传播的“断裂”

10、确立广告主题是“构思”,广告创意是“立意”。

第六章 广告讲道理,还是讲故事?——广告与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

6、"昨晚山上云雾缭绕。""昨晚我们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小心翼翼地驱车下山。"对于这两个句子,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哪些(或哪项)?
    C、客观陈述只是客观地说明了一个事件,没有卷入人物,当然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色彩
    D、主观叙述涉及到了人物,不仅有了故事情节,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7、ELM模型认为,说服引发的态度改变一般经过两条路径,即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

8、雕牌牙膏广告《新妈妈篇》以物为主角,采取“拟人”的方式,来说故事。

9、同样是诉求于水源地,农夫山泉《一百二十里路篇》与《水源篇》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人”,活生生的“人”。

10、态度具有协调性。也就是,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成分之间通常是相互协调的。

第七章 广告诉诸喜,还是诉诸忧?(上)——广告与幽默

6、以下关于情感与情绪的表述,哪些(或哪项)是正确的?
    A、情感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酷爱、对美的欣赏等
    C、情感情绪其实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强调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强调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D、当侧重于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时,较多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E、当侧重于感情性反映的研究时,可以不用严格区分情绪情感,而可能会混用这两个概念

7、WAM Beauty SPAG广告《最后的愿望篇》虽然运用了夸张的幽默,但并没有弱化对核心信息的处理。

8、幽默只是战术层面的广告创作技巧,不会被一些企业或品牌当作自己的品牌“理念”和“风格”。

9、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

10、情绪情感类似于催化剂,只能使人的活动加速进行。

第八章 广告诉诸喜,还是诉诸忧?(下)——广告与恐惧

7、“恐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消极情绪,会自动引发人生理上的不适感。

8、本能是人生来就具有特定的、预订程序化的行为倾向。

9、文化元素或符号或器物,是不会引发恐惧的。

10、作为一种说服技巧,恐惧诉求也广泛地在中西方的军事、政治、社会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之中。

22、“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或观点)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个被广泛认可的广告定义,是在什么学科兴起之后出现的?

54、“资本的时代已过去,创意时代在来临;谁占领了创意的制高点谁就能控制全球!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创意!创意!除了创意还是创意!”这话是哪位未来学家说的?

55、以下关于创意以及广告创意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创意”是广告行业中最受人关注、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重要术语
    B、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创意!创意!除了创意还是创意!
    C、对于“广告创意”,存在有两种不同层面的理解,一是广义的广告创意,二是狭义的广告创意概念;
    D、从狭义上说,广告创意指对广告战略、策略和广告运作每个环节的创造性构想

56、有关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虽然抽象思维等不同思维方式必然参与到了广告创意过程,但就其本质而言,广告创意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57、下列关于广告创意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61、“突然间会出现创意。它会在你最没期望它出现的时机出现,当你刮胡子的时候,或沐浴时,或者最常出现于清晨半醒半睡的状态中,也许它会在夜半时刻,把你唤醒。”这是谁描述的自己做创意时的玄奥状态?

64、如果广告用A概念直接对应的A形象,来阐释A概念,那么这则广告不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65、以下有关态度心理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B、态度被认为是有心理结构的,即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C、态度心理的认知因素,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

90、关于罗杰斯对恐惧诉求做出的定义,以下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C、恐惧诉求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受众防御动机,或自我保护行为

97、如何解释,在观看恐惧诉求广告后,英国人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承认吸烟的消极性,也表现出更强的戒烟意向?
    C、中国人往往把烟,作为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礼物,或充当友情的标志。

102、以下有关硬广告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D、硬广告可能会导致受众的不满,包括回避、漠视、反感甚至抵制广告。
    E、受众对硬广告的容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接纳广告对时段和版面的占用,自己才能享用高质量的媒体内容。

104、以下有关沃伦鞋油广告的表述中,哪些是错误的?
    A、早在18世纪中期,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就已经出现了优秀的广告创意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75行字的沃伦鞋油广告
    B、沃伦鞋油广告画了一双沃伦鞋油擦过的光亮皮鞋,一直猫正在吃惊地怒视着皮鞋上自己的影子
    C、这一则沃伦鞋油广告久登不衰,在英伦三岛各报刊上刊登了20年

105、以《纽约时报》为代表,新闻客观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A、主张把言论和新闻截然分开,新闻报道注重事实而不加渲染
    B、坚持“公众地报道新闻,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无分党派、地域或其他特殊利益
    C、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西方主流传媒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主义理想
    E、新闻媒体的首要功能是新闻报道,广告只是为了新闻报道而延伸出来的次要功能或辅助功能

107、有关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如同“箭”与“靶”的关系。
    B、号(词语)是人们力图击中事物(对象)这个“靶子”的“箭”
    C、作为“靶子”的事物(对象)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D、符号(词语及其含义)不断地随着事物(对象)变化和调整
    E、符号(词语及其其含义)折射了事物(对象)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于该事物(对象)的认识的变迁

109、有关汉语“广告”一词,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从“广告”概念诞生以来,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就包含着“广而告之”的意思
    B、“广而告之”的理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广告现象和广告活动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广告的特性
    C、“广而告之”作为“广告”的基本含义,也表现出对广告现象认识的局限性

114、下列哪些(或哪个)说法,符合香港设计师李永铨提出的“冰山定律”?
    A、在寻找创意元素的时候眼睛不能只盯住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应潜入深洋大海中去寻找真正的冰山
    B、冰山下面的空间是无限的,任你遨游,愈向深处寻找,未发掘的空间及境界也愈浩瀚,创作素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这个定律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才能做出具原创性的广告创意
    D、小心“冰山”下隐藏的部分,因为他们可能阻碍创意的发展

115、以下有关广告与销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或哪项)?
    A、如果有没有销售,广告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意义和根本价值
    B、销售,是广告起源最直接最重要的动因,也是广告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价值
    C、创意和艺术表达不过是广告的工具和手段,销售才是广告的根本目的
    D、广告虽然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它首先是一种商业现象,是为产品销售服务而出现和存在的
    E、广告工作的真正目的,是透过创意和点子,为客户塑造商誉并不断开创销售佳绩

117、销售作为广告优劣的评价方法,可能存在着什么问题?
    B、正如李奥贝纳所说,“有趣却毫无销售力的广告,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有销售力却无趣的广告,却令人憎恶。”
    C、看起来量化、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未必真的能够客观地评价广告的优劣
    D、广告只是影响销售的因素之一,因此单用销售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广告,当然并不合理,也不公正

120、下列关于广告主题的说法中,哪些(或哪项)是正确的?
    A、广告策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确立广告主题
    B、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必然首先解决“说什么”的问题
    E、广告主题就是广告力图表达的核心看法、观点、态度、立场等

123、下列表述中,哪些(或哪项)符合USP理论?
    A、每一条广告都必须给消费者提出一条建议,不光靠文字、图片等。
    B、每一条广告都必须告诉受众:“买这个产品吧,你将从中获益。
    C、广告提出的建议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或者无法提出的,无论在品牌方面还是在承诺方面都要独具一格。
    D、广告提出的建议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感动消费者,也就是说,建议要有足够的力量吸引顾客购买你的产品。
    E、一旦确定了USP,就应该不断地在各个广告中提到这个建议,并贯穿于整个广告活动

124、下列表述中,哪些(或哪项)是描述本课程所提出的I类符号?
    B、是在一定的文化场域里发展起来的高度抽象化符号,作为人们思维的载体,并作为公用性表意工具
    D、这类符号的高度抽象性,对于符号的接收者的“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8、广告创意是表现广告主题的、能有效与受众沟通的艺术构思。针对这种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些(或哪项)?
    E、该观点认为,广告创意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

132、以下有关直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或哪项)?
    A、凡无需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和观点的能力,一般称为直觉
    C、对涉及某一问题的感性材料和已有知识的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的长期冥思苦想,是产生直觉的必要条件

134、以下表述中,符合态度的稳定性特征的是哪些(或哪项)?
    A、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
    B、态度的情感成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D、当认知与情感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认知因素也可能造成情感因素的改变,从而改变态度,从而进入新一轮的稳定状态

136、"昨晚山上云雾缭绕。""昨晚我们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小心翼翼地驱车下山。"对于这两个句子,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哪些(或哪项)?
    C、客观陈述只是客观地说明了一个事件,没有卷入人物,当然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色彩
    D、主观叙述涉及到了人物,不仅有了故事情节,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140、以下关于情感与情绪的表述,哪些(或哪项)是正确的?
    A、情感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酷爱、对美的欣赏等
    C、情感情绪其实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强调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强调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D、当侧重于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时,较多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E、当侧重于感情性反映的研究时,可以不用严格区分情绪情感,而可能会混用这两个概念

141、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Krech)、克拉奇菲尔德(Crutchfield)和利维森(Livson)等人的观点,情绪应该有哪些类型?
    C、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和轻快等,可以是愉快,也可以是不愉快的
    D、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情绪、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他们决定于一个人对自身行为与客观行为标准的关系的知觉
    E、与他人有感的情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爱和恨两大类

147、关于驱动力减弱模型(Drive Reduction Model),一下表述错误的是哪些(或哪项)?
    B、该模型认为,恐惧是一种可以改变态度或行为的驱动力,当受众被威胁信息激发出恐惧时,受众会寻求消除恐惧,即接受信息中所陈述的建议,直到最初的恐惧减弱,从而完成态度或行为改变。
    E、它不是第一个对恐惧诉求的劝服效果机制进行分析的模型。

151、广告形态的演变只不过是广告外在式样的变化。

152、硬广告通常是通过时空切割而获得外在式样的。

153、植入式广告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广告形态化”的广告。

154、十三四世纪在欧洲出现的“新闻信”,被认为是近代报刊的雏形。

155、美国第一则付费广告是1704年刊载于《波士顿新闻信札》上的一则旅游广告。

156、从起源角度来看,现代意义的广告与新闻孕育于同一个母体。

157、广告与新闻的分离是广告追求创意表达这一力量所推动的。

158、广告从来都不允许采用新闻的格式和写法。

159、“铅字把戏”是在严格的广告政策下发展起来的广告创意表现方法之一。

160、所谓硬广告,是指那些不具有可识别性或者可识别性较低的广告类型。

161、软广告经常被视为隐性广告。

162、植入式广告是影视制作方和广告商之间合作的产物。

163、新闻中的非刻意植入,是最理想的“去形态化”广告。

164、广告现象本身并非处于绝对的极点状态,而是呈现出渐变的“频谱”(spectrum)特征。

165、我国应该认识到,广告与宣传(publicity )、促销、公关等都是营销传播工具,他们之间存在微妙的渐变关系,而不能画地为牢、彼此割裂地研究和使用它们。

166、advrtising是一个静态的概念,用来描述作为报纸附属内容的广告。

167、汉语中“广告”一词在出现之初,其含义并未固化,而是与其他词汇一起混用,经历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才确立成为今天的含义及用法。

168、根据台湾学者的考证,汉语“广告”一词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源于日语对英语advertising的翻译。

169、“广告”一词是土生土长的日语词。

170、根据《说文解字》,“广”是从“广大”之意引申出来。

171、“僮牛之告”的“僮”,为通假字,即“撞”。

172、“告”字的基本含义很早就确定下来,表达“晓示”、“告知”之意。

173、各种广告定义均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至少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广告的历时性认识和认识的历时性。

174、1890年以前,西方社会对广告公认的一般定义是:“广告是纸上推销术”。

17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广告学者唐·舒尔茨教授提出了“营销传播”理论。

176、所谓“尾题”,特指“出现在文本最后(影视广告、广播广告等)或者某一个相对固定角落(平面广告)的包含商品(服务)标志、商品(服务或者机构)图像的符号”。

177、尾题是广告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广告的本质而存在,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广告本质的关键。

178、广告中的所有“意图定点”必然落在商品(或服务)之上,通过这种设置来强迫受众解读。

179、符号表意必然是无限衍义的。也就是说,符号过程,定义上不可能终结,因为解释符号的符号依然需要另一个符号来解释。

180、“创意产业”的提法,更强调个人的创意和创新,注重文化的个性和个人的创意、技巧及才华。

181、原创性,就是指广告创意与商品(或服务)的关联度。

182、“同构图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或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

183、“义的相关性”是指同构图形之间的视觉关联。

184、“形义双关”是同构图形最理想的状态。

185、对于广告创意而言,图形与意义的联系必须是一一对应的。

186、相关性,是指广告的创意新颖独特,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187、震撼性,又称为冲击力,是指广告创意要具备强劲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

188、报刊广告的“留白”就是一种使广告获得冲击力的常用手法。

189、与观念的冲击力相比,视觉的冲击力更能震撼人心。

190、我们常常把那种具有很强冲击力的广告创意,称之为“大创意”。

191、如果有没有销售,广告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意义和根本价值。

192、AISAS是目前最权威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

194、托夫勒公开地表示,广告可以与学校、教堂等机构相比,是货真价实的社会控制机构。

195、广告批评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影响广告发展的重要力量。

196、广告的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核心概念来表达和归纳。

197、广告的信息容量是很有限的。

198、以加多宝、王老吉为例,它们所诉求的“怕上火”这个概念,极具有传播力和营销力。

199、再好的核心概念,也只能作为广告(作品)的主题。

200、符号只是指语言文字。

201、根据赵毅衡的界定,“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

202、广告主题的单一结构是指三类符号所表达的同一个核心概念。

203、广告不应该“蹭热点”,不能借用各种与时事有关的话题。

204、五粮液广告《陈氏秘方》从产品身上挖掘了广告主题。

205、奥格威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程投资。

206、艾维斯“我们是第二”,从市场战略而言,其实就是“跟随”战略。

207、艾维斯的“我们第二,但我们更努力”系列广告,是经典的USP理论案例。

208、定位与USP一样,是非常实用的广告主题创作方法,有助于提出广告的核心概念和主张。

209、与定位理论相比较,USP理论相对更宏观,充分说明了广告核心概念是由市场战略和广告策略所规约的。

210、从广义上说,广告创意指对广告战略、策略和广告运作每个环节的创造性构想。

211、确立广告主题是“构思”,广告创意是“立意”。

212、所谓形象,本来意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具象形貌,具有可视、可触、可感的形状。

213、广告创意本质上就是寻找到可视、可触、可感的具象形貌,来呈现抽象的核心概念。

214、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抽象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认识世界。

215、广告中的音乐,会本能性地唤起听者特定的情绪,影响听者的认知和态度。

216、诗性思维方式的“灵活性”,是诗性思维的外显方式,其创作的要素是图形、图象、声音、色彩等形象性的符号,其功能在于让人感觉感知,并生成形象感。

217、直觉的产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

218、灵感、顿悟,与直觉,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直觉在于发现和情感,强调状态;而灵感、顿悟在于判断和坚信,强调作用。

219、灵感、顿悟与直觉有相似之处,包括快速性、非意志性、创造性等。

220、通常而言,灵感或顿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处在灵感或顿悟状态的时候,创造者最富有创造力。

221、广告创意中,形象与概念的位移关系是指,将概念对应的形象,做了一些位移,或者是使用了一些修辞方法,从而获得了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距离。

222、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距离过小,可能造成形象与概念之间的无法闭合,或者因为广告解释太过牵强而造成传播的“断裂”

223、对于那些形象与概念相对遥远的创意而言,广告中的巧妙链接以及持续性的传播,可能可以弥合形象与概念之间可能存在的断裂。

224、五粮液广告《神奇的酒杯篇》中的“酒杯”,完全是广告创作者构建出来的形象,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五粮液酒厂的特殊地理环境。

225、态度具有协调性。也就是,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成分之间通常是相互协调的。

226、态度的三个要素之间也会出现失调或者说失衡的情况,这时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认知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27、当你喜欢的品牌频频曝出产品或服务方面的负面新闻时,这时的认知与情感之间出现了不协调,你往往不会轻易地改变情感因素,而会“忽视”或者“淡化”这些新闻,从而维持了态度结构的平衡状态。

228、当你持续不断地收到品牌的负面新闻,甚至当你自己去购买或消费时,体验感也非常糟糕时,你依然会喜欢这个品牌,保持对该品牌的态度。

229、所谓精细加工(elaboration),指的是个人对一条讯息里所包含的与话题相关的论据的思考程度。

230、ELM模型认为,说服引发的态度改变一般经过两条路径,即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

231、态度改变的边缘路径,是指信息接收者对所接收的关键或核心信息进行精细加工的结果。

232、论辩式的思维方式,对应于理性思维,是以“讲道理”的方式而存在。

233、在法国当代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看来,所有的人文社科知识,本质上说都是叙述性的,都是讲故事

234、所谓感性诉求,即以科学、客观的语言,介绍产品的性能、功效等特点,或言明带给消费者的利益,通过“讲道理”,让人们用理智权衡利弊,力图推动消费者产生购买等行为。

235、广告也可以利用图表,可以让数字结构化,从而使得数字一目了然,便于消费者理解和记忆。

236、同样是诉求于水源地,农夫山泉《一百二十里路篇》与《水源篇》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人”,活生生的“人”。

237、同样是回应2013年的那次“标准门事件”,农夫山泉邀请了37岁的尼玛多吉出演《最后一公里·西藏篇》广告,与之前大版面刊登FDA报告的不同之处是广告有了“人”,因此有了温度,更能够感染人、打动人。

238、雕牌牙膏广告《新妈妈篇》以物为主角,采取“拟人”的方式,来说故事。

239、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

240、情绪情感类似于催化剂,只能使人的活动加速进行。

241、根据《礼记》记载,“七情”是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

242、幽默广告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广告类型。

243、至于“humor”一词的拉丁语词源,据有关资料考证,最早是作为医学术语来使用的,原意是动植物里起润滑作用的液叶。

244、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继平先生认为,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是林语堂先生。

245、心境一致性假说(Mood-Congruent Hypothesis)认为,在信息的编码或提取过程中,个体不会对那些与当时心境相一致的信息进行优先处理。

246、业内人士相信,当目标受众处于与传播信息相对立的地位,或察觉到这些信息可能对其具有劝说目的时,幽默是一个有效的分心物。

247、WAM Beauty SPAG广告《最后的愿望篇》虽然运用了夸张的幽默,但并没有弱化对核心信息的处理。

248、幽默只是战术层面的广告创作技巧,不会被一些企业或品牌当作自己的品牌“理念”和“风格”。

249、幽默诉求具有比一般广告更强的注意捕获与维持力。

250、对于幽默能否促进广告信息的理解,各相关研究获得较为统一的结论。

251、有实证研究发现,幽默诉求比非情感广告激发了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

252、所谓恐惧,是指个体面对某种危险性恐吓时而形成的情感反应,它往往会给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驱使人们试图避开或应对所面临的困境。

253、舒肤佳香皂广告《细菌篇》只是引发了观众的轻度担忧,因此不属于恐惧诉求广告。

254、terror也被作为“恐吓”手段,可以用来表达“恐惧诉求”中的“恐惧”概念。

255、按汉语的习惯,有很多字词都可以更为精细地表达“恐惧”(fear)情绪。

256、“恐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消极情绪,会自动引发人生理上的不适感。

257、本能是人生来就具有特定的、预订程序化的行为倾向。

258、文化元素或符号或器物,是不会引发恐惧的。

259、作为一种说服技巧,恐惧诉求也广泛地在中西方的军事、政治、社会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之中。

260、从信息的角度说,恐惧诉求所包含的“对策信息”,是力图诱发恐惧情绪和心理反应的刺激物。

261、外交上的“极限施压”,本质上就是一种恐惧诉求方法。

262、严格地说,恐惧诉求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应该用“威胁诉求”来表达才更科学、更准确。

263、在一些权威教材和专著中,驱动力减弱模型(Drive Reduction Model)被错误地当做了解释恐惧诉求作用机制的唯一理论。

264、核定恐惧诉求说服是否成功的四个核心要素,都是指信息本身的客观属性,与特定对象对信息的主观认知和评价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广告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