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被降级为感冒楼栋封了排风一直开的吗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本轮疫情累计66329人出院出舱

12月2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492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57例,其余均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4096例、轻型和普通型825例,重型1例,无危重型患者。12月2日,全市当日出院(舱)8569例,本轮疫情累计出院(舱)66329例。

重点关注人员密集、密闭半密闭场所及重点机构防控

张屹表示,当前,广州市疫情仍呈现聚集性与点状散发并存的态势,社会面散发个案持续出现,本地社区传播和外地输入风险交织叠加。广州市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高度关注人员密集型企业、密闭半密闭空间经营单位的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母婴照护机构、医疗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随时做好疫情应急处置,确保广州市复工复产进程小步开跑、稳步迈进。

本轮疫情3岁以下感染者占比1.04% 均为无症状或轻型患者

张屹通报,本轮疫情至今,广州市累计已报告本土感染者16.71万例,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1736例,占比1.04%,均为无症状或轻型患者。国内外大量数据显示,从症状上看,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临床症状更轻、病程更短,发生肺炎、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较成人更低;从感染途径上看,90%的儿童感染者通过家庭聚集感染。请家长们不必焦虑,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为家庭筑好防疫屏障。

秋冬季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请市民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疫情越是复杂严峻,越需要强化个人责任。大家多一分用心防护、多一分理解配合,风险就会少一些。”张屹表示,秋冬季气温较低、人员室内活动增加,给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她呼吁广大市民将三年来积累的“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法宝,作为日常生活习惯固化下来;家中常通风、常清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科学客观地看待新冠病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全市中小学下周暂不恢复线下教学

在校实施全封闭教育教学

12月3日在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学明表示,根据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形势,经综合研判,报市疫情防控指挥办同意,现就全市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全市中小学(高三除外)暂不恢复线下教学,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暂缓返园。

高三年级有住宿条件的,在校实施全封闭教育教学。

校外培训机构仍暂停线下教学;托管、托育机构仍暂停服务。

后续相关安排,广州市和各区将在卫健、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科学研判,精准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学校易成疫情放大器,应该给孩子最大的确定性、最小的风险、最优的防护,恳请家长理解和支持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市民朋友,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我对广大家长包括师生员工期盼返校恢复线下教学的心情十分理解,毕竟,居家线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各种焦虑、矛盾和问题一定少不了,家长不容易,老师们不容易,其实孩子们也不容易!”陈学明说道。

就最新安排的出台背景,他谈到,当前广州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完善,快封快解、应解尽解,稳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这座城市正在恢复往日的烟火气。但与此同时,全市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学校是人员密集、接触密切的特殊场所,很容易成为疫情的放大器,社会面疫情多发很容易造成校园疫情的聚集性爆发;未成年人特别是低龄段孩子本身自我防护能力较弱、免疫力较低,本身就是病毒最不友好的群体;加之秋冬季节流感、手足口病等季节性传染病易发高发,容易造成多种风险叠加。

“因此,我们坚持,最大的确定性应该给孩子,最小的风险应该给孩子,最优的防护应该给孩子。虽然决策很艰难,我们还是作出了上述安排,恳请广大家长理解和支持,也请广大师生再坚持,再坚守。”陈学明说。

家校共育尤其重要,望广大家长保持好定力、管理好情绪,给孩子理解和宽容

陈学明强调,线上教学是迫不得已的临时举措。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市教育局不断优化教学安排,广大师生和家长充分信任、积极配合,基本教育教学得到了保障,种种不适应也在不断改善中。接下来,各区各校将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精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后作业,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这个时候家校共育我们认为更加重要。”他说。学校和老师要与家长更有效的沟通,鼓励引导孩子敢于与老师、同学交流,主动与父母、朋友分享。疫情当下,特别希望广大家长在工作生活困扰和带娃盯娃焦虑双重压力下,尽最大可能保持好定力,管理好情绪,给孩子更多理解和宽容,做孩子的聆听者、信任者、支持者和指导者,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提醒:符合条件、尚未接种疫苗的师生员工尽快接种疫苗

陈学明表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各级各类有在校生的学校仍须严格校门管理,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强化第三方人员白名单管理。

居家开展线上教学、没有外出需求的师生,可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留校人员和全封闭教学管理的高三年级师生员工,现阶段仍需落实2天1检。

特别提醒符合条件、尚未接种疫苗的师生员工尽快接种疫苗。

“最后要说的是,困难总会随日历翻篇,我们一起努力!”他说。

“四上”企业、餐饮单位、

批发零售企业、产业园区

12月3日在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凯旋介绍,12月1日以来,天河区坚决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要求,坚持科学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全力保障社会面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跨区办公、物流紧张等堵点问题,指导、支持、帮助企业全面恢复生产。

截至12月3日,天河区近7700家“四上”企业、1.8万家餐饮单位、21.9万家批发零售企业以及122个产业园区全部复工复产。

商圈回暖!12月1日以来,天河路商圈日均人流量环比上月增长约2.75倍

其中,商贸业主体是天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黄凯旋表示,面对疫情冲击,天河区当好企业“服务员”,加强企业服务,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一方面,多措并举助推消费回暖,在确保天河路商圈各商家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组织商场、企业推出系列优惠活动吸引客流促消费。如,正佳广场12月1日至4日免费停车,天环广场、天河城、太古汇、摩登百货等开展打折促销活动。

另一方面,多种渠道助推开拓市场,组织推动外贸企业参加包机赴境外参展;引导企业用好132届线上广交会平台、省商务厅“粤贸全球”计划,开拓更多国际市场;为超过500家外贸企业争取出口信用保险补贴和各级稳外贸支持政策资金。

他介绍,目前天河商贸业企业复工复产取得积极进展,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2月1日以来天河路商圈日均人流量环上月增长约2.75倍。 

“接下来,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众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天河担当、做出天河贡献。”黄凯旋说。

11月30日下午,广州多个区就宣布解除临时管控区域,严格落实二十条;有的地方虽然有疫情,但也恢复了堂食。

晚间民众和媒体欢呼雀跃:说刚刚还在ICU,一瞬间就来到了KTV。

但其实也有两个顾虑,或者说头疼的地方:

一是广州会不会变成石家庄,最后不得不收紧。

之前石家庄宣布放松全员核酸检测后,没几天又收紧措施,给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

那广州会不会也是如此?虽然本地官方说,解除临时管控区域不是“放开”,也不是“躺平”,而是严格落实优化防控二十条的规定。

其实从这几个点可以看出,广州大概率是不会成为第二个石家庄。

首先,当天晚上,北京方面就给出了信号,表示: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其次,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也在宣传: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些信号,不言而喻。广州不大可能往后再退一步了。

二是广州这么一跨步,中西部其他地区怎么办?

广州毕竟有着大量的打工人员,还有一个多月就快要过年了,工人、学生都要陆续返乡,你自然对他们不再有严格的管理,但其他地区怎么办?

这是否有点郑州“流动性管理”的嫌疑,只是更加隐蔽?

当然,我想上面的这个质疑有点暗黑,大概不会存在。

真正头疼的是,那些将要承接大量返乡人员的地区,如何在年前这一段时间,同时落实好20条并保证本地区疫情不出现大规模爆发,从而过个好年。

而另一方面,北京、重庆等地也在陆续跟进,如北京高碑店太平庄社区直接宣传,对阳性病例居家管控,鼓励大家自备抗原、检测抗原。

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当政者的想法也不同。广州跨步大,也得陆续跟上。

这就给许多地方出了难题。“倡导就地过年”,还能不能往外发?

我看到芜湖市南陵县发布了《致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其中提到“面对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变异病毒,我们倡导学生就地过寒假。”虽然说,也在倡导“就地”,但整封信,三分之二篇幅是在说大学生返乡该怎么报备,怎么做好防护的。言辞恳切,有商有量。倒没有那么僵硬。

可见是有斟酌有考虑的,倒做了一个不错的样板。

我们可以想见,面对返乡潮,各地如果再生硬地搞什么“倡导就地过年”或是“恶意返乡”,舆论这关肯定是过不了的,上面恐怕也难回复。

这就对中西部很多地方执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注:以下回答中出现的“某领导”意为不确定是谁的发言,也不确定是否是已经回答过问题的领导。本文为学生自行整理,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与会人员:张婷(校团委)、欧阳证、董源等

张婷:*介绍应对疫情的应急处理方式*

欧阳证:*介绍实验室安全内容**介绍图书馆、体育场馆防疫方式*

过勇:现场同学提五个问题

问题一:老师好,我有一个问题。关于离校返乡的同学,返乡专线时间能否延长?另外有部分研究生同学想回家,但可能迫于导师施加的“软强制”压力不得不留校,各个院系有没有沟通过这种情况的解决方式?

我们现在通知返乡专线是截止12.4,之后是否还会有专线会根据4号之后申请离校返乡学生数据的情况再做“研判”。

导师关于返乡态度的事,其实我们上学期有过类似安排,学校目前认为导师和研究生是合作者,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研究有自己的协调安排。学校总体思路是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大家作为研究生研究的过程和上课期望不因为疫情和返乡的原因而有所停顿。已经确认导师的研究生需要和导师沟通并取得同意,(学校)提醒导师和研究生商量好离校之后学术研究的任务,也要定期保持远程沟通频次交流,同学要认识到离校不离学、离校不离研,高质量完成学术和课程,学校相信导师能和学生达成一致。如果有特殊情况,具体的事可以通过院系或研究生院反应,再具体讨论。

问题二:有部分兄弟高校计划在学校内建设方舱,请问我们学校是否收到上级相关通知?如果建设方舱那么里面会是什么条件,生活保障如何?如果不建设方舱能否承诺校内的学生不会被转运至校外甚至京外的地区?

首先要明确方舱是指方舱医院,治疗轻症患者的场所。出现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转移到方舱,可能会去隔离医院。我校近期的阳性病例都在凤凰岭进行医治。北体大的情况比较特殊,学校目前也在研判我们要不要建设自己的方舱医院,但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建设的位置需要至少间隔人员密集场所30米,并且需要医护、后勤保卫等人员的问题。建设方舱的考虑和北京市目前的病例增加非常快有关,学校近期“不排除”考虑建设方舱。学校建设方舱是为了在学校里面出现疫情,学生和教职工出现阳性病例之后社会资源承接不了的时候我们自己想办法。之前我们有同学被转运到凤凰岭,反应那边吃得和生活物资保障不是特别好,但学校给集中隔离场所提供帮助需要海淀区支持,我们自己建方舱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学校正在请附属医院来支持这个事情。所以简要回复这位同学的提问:学校确实正在“研判”这个事情。

问题三:根据二十条规范,其中有一条规定不再判断“密接的密接”。刚才张婷老师介绍昨天晚上出现了十混一阳性,其中“十混”的同学被判定为密接,那他们同宿舍的同学是否不再判定为密接的密接,为什么还要对他们赋灰码?

刚才有11次提及“综合研判”这个词,34次提及“研判”这个词,我相信学校作为一个学术科研的基地一定有很多在传染病方面的专家,可否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些“综合研判”、“研判”的过程中除了每周召开会议外还有哪些数据支撑?能否为我们公开?

二十条要求不再判定次密接的时候就考虑了后面的工作如何进行和开展,现在校园的疫情防控一边是同学对科学精准不要干扰正常生活的要求,另一头是上级对于校园内不能出现蔓延疫情的明确的要求。同时一旦出现校园疫情扩散,可能会像同学关心的拉到社会上的方舱,出现条件恶劣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平衡两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刚才同学做的文本分析,对于“研判”和“综合研判”,(这段老师说得比较乱,总结了一下)综合研判综合的是ct值、流调经历、宿舍情况。对于十混一的九位同学同宿舍同学灰码问题,是因为该病例ct值很低,疾控判定有较强传播力,同宿舍同学风险高,不做“适当管控”会造成风险。这就是“综合研判”的必要性和专家参与的重要性所在。

问题四:对院系同学的意见进行了收集,想建议目前学校的三个核酸监测点能否转移到宿舍片区驻扎?理由有三:现在一旦出现十混一阳性就会将剩下九名同学全部封控,划分片区可以减少一旦出现阳性需要封控的宿舍楼的数量和人数。其次是分散开可以减少核酸过程中人员相互感染的风险。最后是核酸监测点离宿舍更近,检测更方便,可以提高大家核酸检测的积极性。

从我们开始大面积核酸检测以来进行过多次的调整,包括增加点位、延长供应时间、鼓励同学们错时错峰进行核酸检测,但清华大学的潮汐性显著不可避免。目前学校也在加强资源供给,也在讨论是否会调整检测的频次,也在考虑要不要分片区。不过一旦指定学生去某个核酸点检测的话有的学生也会反映不方便等问题,不过在当前情况下不排除近期有可能考虑这个方案。

问题五:学生非常关心校内工友的情况。我们校内除了受雇于学校官方(例如饮食中心)的保障人员之外,还有一些校内经营场所,例如咖啡厅,他们的工作人员是否收到了学校的保障?他们的保障和校内官方工友的有何区别?另外今年五月的时候出现过学生关心工友但被劝阻或拒绝的情况,学校能否对学生和工友的沟通渠道进行畅通性保障?

关于后勤职工和我们一些商户职工住宿的分配是不是统一标准,在分配过程中是一视同仁的。这次进校工作里面绝大多数后勤职工都住二号楼,但是资源依然不够,我们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法住到宿舍来,他们只能住在自己的工作场所,这个里边既包括食堂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宿舍的工作人员,可能也包括一部分商户的人员。

第二个是关于慰问劳动者的问题,我想说非常欢迎,但唯一的建议就是提前联系好,不要干扰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有很多任务;第二可能也要征求他们的意愿,对吧?可能通过大家的联系或者通过团委,我们都会安排好。在以往的工作里面,我们有大量的同学对我们的后勤职工进行过慰问。从5月份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同学很关心在校里工作的这些后勤职工的情况,但是在这过程当中可能出现时间不匹配的情况,师傅们很忙,上午忙完早餐就是午餐,忙完午餐才有一个时间段才准备晚餐。另外有时候我们的想象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带着被子去(慰问),发现这些学校基本还是提供的,但可以带一些其他的慰问品。

问题六:苏世民书院11.14-11.18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了参观公司,但还有活动是去长城等类似旅游景点进行带有旅游性质的活动。11.15学校发布了一个严格要求,进一步严格审批出入校的通知。只有科研和就医时可以系统审批,其他情况出校应该是人工审批的。同学们会质疑审批的标准是否是对苏世民书院同学和其他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普通学生在11.15~11.18这期间申请类似旅游性质的出校,比如申请去长城,他所在的院系能否通过?

另外你看既然说到病毒传染力非常强,校内疫情会不会出现有大规模的传播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如何管控宿舍,是否会变成方舱,以及是否有人会住到同学们的宿舍里?

(抢答)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宿舍肯定不能做方舱,第二位同学接着提问。

(正式回答)同学们关注到的苏世民书院的学生在11月14号到18号在北京周围进行了一些实践的一些情况,经过向苏世民书院了解后,是面向苏世民书院的学生有一门课程叫《中国社会调查》,是一个实践类课程,内容是带领我们书院的学生前往重庆、西安、云南、桂林、常州、贵州等地一般都是外地进行的实践,但是考虑到京内外的疫情防控形势,那么他就把这个实践改为一个京内的实践。在11月9号的时候是我们要求4类的情况是系统审批,这4类包含了就医、科研、上课还有实习就业等4类需求,但我们通过信息的核查发现很多同学比如上一个瑜伽课,或者他要上驾校,或者他甚至是要听一个报告,然后他申请的是上课这样的一些理由出去了等等,所以(11月15号)我们对这4类的系统自动审批的情况进行了明确的一些界定。那么到11月21号的时候改为了所有的申请都由院系来人工审批,所以刚才我提到的苏世民书院这一个课程,他们是在11月14号到18号,将京外实践改为了京内实践。各位同学可能也能理解苏世民书院在培养方案各方面可能还有它的一些特点,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书院也充分考虑了北京疫情和学校进出校管理相关规定的一个情况之下,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定,按照我们所要求的课程类这样的一个审批,因为这个课程是有课程号,是在书院同学的培养计划范围之内的正式的课程,所以进行了申请出校,而且所有前往时间的师生都必须持有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返校后再按照要求完成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出行前确保健康宝紫荆码为绿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而且书院专门的预定了专门的车辆,是咱们学校的车辆,所有的师生同去同回全程闭环管理,不允许单独前往或离开实践基地。而且我们师生在整个过程当中要求佩戴口罩,遵守疫情防控相关的规定,所以刚才同学问到的情况回复如上。

同学也提到说是不是对不同同学有不同的管理的要求,没有,我们对所有同学不管是中国学生,外国学生在校生我们都是同样的要求,当然对于不同的同学他的情况可能有不同的差异。

问题七:长期封控使得不少师生教职工和后勤人员都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近期的各种社会事件,让很多同学产生了政治性的抑郁,学校对于保障大家的心理健康是否有相关的预案建议?我觉得像疫情初期学校的相对公开课,对于普及大家的常识提升认知很有帮助,现在特殊时期也是这样的,希望学校能够考虑加大认知层面,对于相关的公共管理、疫情防控法治化等问题的一个引导交流,给大家提供一个科学民主接地气的讨论方式,避免大家被网上舆情牵着鼻子走。现在临近129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爱国民主实践,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党团班等各个组织展开活动,以基层为单位,校园疫情防控政策等问题进行一个广泛的讨论,及时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传达,同时也帮助同学们就是疏导情绪聚焦问题,甚至也可以考虑一下面向社会公众组织一个科普的系列讲座。 

在2020年疫情开始,学校同学的这种心理健康焦虑,包括心理咨询的量都是远高于疫情之前的,而且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焦虑的情绪,大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了,但整体的数据而言跟跟我们疫情防控的这样的一个政策的收紧放开进出项这个情况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所以我们也非常关注和了解到同学这样的一个情况。对于同学提到的对于心理健康各种情况的一些预案,比如说能不能开设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疫情当下不同情形之下的公开的课程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舒缓同学的压力,我们回去之后尽快落实。

实际上前段时间针对咱们留学生楼的一个特殊情况,就发现咱们留学生在入境的过程当中是在集中相关的点是隔离了很长时间的,所以当时是信息中心开发了英文类的居家隔离的这样一些小课程。对于其他同学,倡导同宿舍同班级同支部的同学互相关心引导。

问题八:财务报销申报是否可以延迟?现在疫情问题的话文件没办法送进来,但是我们报销的ddl是12月底。

第二个问题是封寝最长时间是多少?堂食是否会取消,或者说是否可能经过一系列的“研判”而产生一种取消的可能性?

另外线下与会的名额限制是多少,为什么我们报名了2000多个人,但是现在还有空余10多个座位?

关于财务流程,我们把这个意见记下来,和财务处一起商量。

空座位情况:昨天很多同学提意见不要采用完全实名制,昨天的问卷已经让同学选填个人信息了。今天上午按照顺序反馈参会方式通知了50位同学,至于今天只来了30位同学我们也很意外,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

问题九:pf问题,(今年)封校(和去年类似)是第十一周开始的,但今年没有增加pf的研判决定来源于老师还是校长?

清华做传染病相关的老师中有多少人参与了动态清零政策的指定,他们能否为新阶段防疫建言献策?邱勇作为20大代表明年两会是否能提出我们学校遇到的困难,以清华为例为政策优化建言献策?

(pf问题)去年上学期政策宣布的时候,差不多也是12周13周跟现在这个点差不多,但上学期4月底往后以后就封校了,老师基本上没进校,实际上整个课程教学受疫情影响的阶段是比现在要早大概2~3周。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在几周之前,当大家意识到北京疫情开始有可能增长的时候,教务的口包括学生口陆续收到实名和匿名的同学发来的邮件,要求学校这次不要做pf。因为他可能成绩达到A但当时出于焦虑选了pf,今年就不再想要这个选择了。另外也因为学校越来越“不唯GPA论”,在重点课程上希望学生能够判断,比如拿85分跟pf的差别有没有。我们现在仍在跟学生部、学支委“研判”(是否增加pf),所以大家有什么这个想法也请充分反映给咱们学生部门和教务口。

刚才同学提了几个建议给我特别受启发,一个是我觉得还是充分运用清华的各方面的力量来助力我们国家整体的疫情防控的工作,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疫情防控方面的,也有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也有应急处置方面的,我觉得有必要邀请这些专家和同学们做交流,不管是公开课的方式也好,还是小范围的交流也好,我们这个记下来转身就这个研究来落实。涉及到对外的,其实从疫情最开始,清华的科研力量从来没有缺位过,很多专家参与了国家相应政策的一些建议。包括刚才你提到是不是涉及到参政议政,我想我觉得不光是有学校的领导,其实我们很多的专家教授、政协委员会的代表,我相信他们也会积极参与,我会也把同学们的建议通过合适的方式向老师们去汇报转达。

邱勇是13届人大常委,明年两会会让新选出的人大代表参会,到时候邱勇估计去不了。

问题十:离校窗口期问题。大家关心能否有更多信息帮助同学判断是否需要离校返乡。另关于学校的疫情通报主要是通过1911星球发布,但现在参与的同学较少,老师是怎么考虑采用这个发布渠道的。之后的日子里大家应该如何反馈自己的问题,能不能通过院系反馈、填写问卷和1911星球等渠道?

其实通知是发在info里的,可能同学不经常看,(1911星球)上的消息可能是同学转发上去的。同学可能更希望得到过程信息和反馈信息,比如我们的家园网实际是社区中心运行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上反馈,比如每次我们发布信息会都留一个电话,以及清华大学学生处的公众号也可以。

同时对于发布信息及时性的问题,实际上面向楼宇的信息发布会更及时。在全校范围内公布的信息和在楼宇内通过楼长公布的信息会有差异,因为所涉楼的同学可能更焦虑,更关心。但校方也不希望信息太过公开化,可能对涉及到的同学个人带来很大压力,也有一些个人隐私的问题。

问题十一:刚才您提到了关于方舱的问题,然后我想补充追问一下我校如果建立方舱的话,是否会不面向社会面开放,只面向咱们学校同学开放?另外一个问题关于方舱会建在什么地方?

如果在学校建方舱,同学有这样的担心,我非常理解,但是你们想从学校的老师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清华建的方舱,然后大量的校外的阳性人员转运到校园里面吗?我们肯定也不希望对不对?所以我想我们的出发点考虑点都肯定是一致的。当然我们更有胸怀是吧?我们有条件(的时候)别人有这样的迫切的需求,我们能不能够承担这种(校内方舱接受社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我觉得也不排除。但是你想就是高校的防疫它的复杂性大家都很清楚是吧?为什么就是校园防控比社会面要严,大家都知道高校它就是复杂人员密集是吧?所以当然他肯定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封闭管理是吧?但是这东西都不是百分之百的,而且清华各方面说实话各方面都非常重视,都非常支持(学校的要求)。外面疫情再严重,他把阳性病例转运到清华校内建的方舱,说的话出了事情政府能不能承担责任是吧?我觉得大家要理解说无论是外界对我们的支持,还是从学校的领导老师来说,维护校园的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这始终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方舱地点的选择方面,学校正在研究论证,也比较纠结是不是必须建在我们清华园校园范围之内,有没有可能建在别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昌平还有基地。但是这也跟我们现有的资源条件还有很多政策条件有关系,我们200号基地是在昌平,不是在海淀,跨区转运现在都是比较复杂的事情。所以学校正在仔细的去论证,这项工作一定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好我们师生的健康安全,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一点。

问题十二:我们院系同学主要反映信息沟通不太流畅这个问题,向上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反映上去之后可能没有反馈,而向下收集的问题是学校收集学生意见不太完整。我的同学希望问一下因为清华出了阳性病例,学校能不能确保12月4号之前返乡政策不受影响?希望学校能给一个公开的承诺。

第二个是刚才老师介绍了我们学校整体对于这种疫情的一个应急预案,但是这个只是一个简要的说明,我们希望能够把应急预案进行公开。

第三个对于这种时空交集的处理方式,就是因为宿舍楼的情况不太一样,很多同学不太明白宿舍或者食堂这种区域如果有时空交集到底是带走隔离,还是在宿舍自行隔离还是怎么样,希望学校能够(对于不同情况的时空交集者处理方式)给予公开的解释。

最后我想问刚才欧阳老师提到很多同学发邮件说觉得pf不好,那学校有没有考虑过整个学校层面到底有多少人想pf,有多少人不想pf?就我观察到的身边大部分同学,包括朋友圈里很多同学都表达了希望pf的,希望学校能够进行公开的信息采集。

关于沟通机制,每次校园出现疫情防控政策重大调整的时候,我都会通过座谈会或公开交流时间跟同学座谈,也是把学校的一些想法,学校的一些政策跟同学做沟通,但是信息不对称是永远存在的。学校确实非常重视大家的意见,那么我们通过各种渠道,通过我们的辅导员的体系,包括(1911)星球上大家的留言,平时我们都在看,包括我们也形成简报报给邱勇老师,报给王校长和学校的很多老师。同学之前就说你们信息发布太慢了,我们也在改进。

我不太了解为什么关注12月4号会不会截止(离校返乡),如果这一天之后还有很多同学有类似的需求,我们学校一定会再继续保障给大家送站,所以要看到时候同学的一个情况。至于回家到时候的影响,我觉得也是分情况的,比如说这个同学他可能订了后天的机票,但突然发现后天他们家突然涉及疫情不让他回去了,甚至可能有同学突然发现他属于今天一管(十混一)中阳性的密接,她也许出于社会责任,包括个人健康安全的角度会接受健康观察或者治疗。但对全校整体而言,在疫情防控政策允许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之下,同学的这种适当的回家的要求都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其实从疫情开始,第一天到现在这个通道是一直畅通的,而不是现在才畅通,是一直畅通的。

第二个就是怎么样去常态化是吧?刚才有很多同学提了特别好的建议,未来的座谈会我们定期地开。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同学觉得表达不充分的,我刚才说周三我们继续聊,没问题。在座同学可以继续来。然后我们也请学生处建立专门的这样一个邮箱或其他的,大家除了请求留言发表发帖子以外,还可以直接把这些意见反馈到学校来。

第三个问题是时空交集的判定,它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多长时间的交集算时空交叉,这个也是其实跟不同的场所有关系,例如那天面包房通报,面包房判定的时空交集是购物行为的前5分钟到后5分钟,因为他进去买完他就走了。对食堂的时空交集判定是前半个小时到后三个小时,因为这个人在食堂用餐,他是戴口罩的,而且食堂的人员密集流动性特别大。第二方面是对时空交集的人健康监护标准判定,其实总体的要求是要求居家,但是居家这个概念对于高校来讲比较复杂,例如混住宿舍的同学是不具备居家条件的,因为公共的洗手间,公共的淋浴间。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属地)资源充裕的情况下,有些同学是可以转运的,到隔离点或者是校内的健康驿站。但是现在的情况北京市资源极度紧张,所以大量的人很难实现完全的转运。那么对于这样的时空交集的同学,我们目前是采用赋灰码,一定程度上限制他的进入密集人员密集场所的情况,所以我觉得这是判断的依据和处置的情况。那么对于阳性转运的问题,刚才同学关注了,其实今天早上确诊第一时间我们已经把信息上报给了疾控中心的负责同志,上午也到了学校,把这个人员已经入库了,现在在等待转运,还是我刚才说的现在整个属地的情况形势比较严峻,它的资源是十分的有限的,现在我们还在等待转运的过程中。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问题十三:我想确认一个问题,刚刚提到十混一的案例中9位密接同学已经去近春园隔离了是吗?那阳性的那位同学后面具体如何安排,好像还没有提到。

另外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打算返乡,学校是否有考虑过公布一下返乡的数据?因为对于留在学校的同学来说,如果返乡的同学越多,其实学校防控的压力会小一点。然后对于留校的同学来说,会不会存在留校的同学减少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存在腾挪宿舍统一管理情况?

明天(返乡专线第一天)约了600人,前两天因为我们刚刚发布通知,我看600人申请校园巴士送上申请巴士。从26号我们稍微发布了这样一个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之后,从26号到现在已经申请(离校返乡)的人数不到2000人这样一个规模。

问题十四:我想对于刚才提到的信息反馈问题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刚才老师提到我们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实主要的不对称就是来自于同学这一端缺少一个有效的去反映和反馈的渠道,包括大家有一些反馈后但没有后续的信息。包括今天座谈会之后,如果出现新的形势新的“研判”,我们如何继续去反映同学的诉求?(校方)可不可以提供一个专门整合info窗口,或者公众号的专门链接,能够有校方专门的组织或相关部门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回应?

这样相比于通过班干部或者研会院系层层转达,要更加的高效或者准确地去反映大家关于性防控的一些比较迫切的需求。老师们也感受到就大家的一些诉求可能都比较多样,因人而异,是否(校方)可以对于集体的诉求进行定期的专门回复。

问题15:我看到同学们感觉今天这个座谈会的形式非常好,解决了或者说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想请问一下这个座谈会这个形式能不能保留下来,然后定期举行?

包含在对13的回复中了。

问题十六:问一点就很迫切的问题,大家会关心今天确诊的同学是怎么感染的,感染源会不会公布?当然大家也能理解他可能不能查出来(感染源),但同学们想知道这个情况,因为他没有出过学校,却在学校里感染了,大家就会对整个就会比较怀疑和恐慌。

第二,紫荆17号楼同学目前之后的具体政策是怎么安排的,然后因为刚才有老师也说在联系转运,就指的是哪部分同学要转运?

首先是传播链条的这个问题,我比你更迫切需要掌握这个情况,现在我们在在对进行详细的流调,但现在特别不清晰也不明确,这个同学之前也多日没有出校,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在这次处置的时候,大家明显地感觉到可能相对比较谨慎,稍微要严一些,我想这不违背科学精准科学。

对于紫荆17号楼的封控的口径,因为疾控的专家一直在学校里面,其实也在跟我们一起根据流调、楼宇的情况,他也和我们的专家一起在来做决策。截至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是正在进行第一轮高质量的单管单采,要结合这一次单管单采的结果来决策后面我们转运怎么转运多少人转去哪里。当然同学们不用担心,我觉得可能最恐慌的就是不要像社会上传的一样转去一个不知道去哪条件很艰苦的,或者说很困难的地方,或者在转运过程中反而带来了风险,那么这一块学校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说的,学校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然后我们同学们一个是安全稳妥,再一个是有比较好的体验,好谢谢。(补充)前面我们有几起涉及到教职工家属的,基本上都转移到凤凰岭,这边的条件当然也有限,但是去过那边的应该基本还是可以保障的。

11月28日,清华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座谈会,对许多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当有同学问到校方对密接的密接采取管控措施是否违背二十条有关规定时,校方举了很多条理由来说明对密接的密接采取管控措施的依据。然而,这些依据并不能成为清华大学违反二十条规定、层层加码的理由。

二十条的原文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而不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感染者CT值特别低的除外。”也不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除外。”更不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管理部门经过综合研判的除外。”既然规定上没有写出例外,那么执行者就不能擅自搞特殊,把自己当成例外。

事实上,如果真的要讲特殊,哪里不特殊呢?大学说:“大学是人员密集场所,需要综合研判。”养老院说:“老人是易感人群,需要综合研判。”机场说:“机场人员流动量大,需要综合研判。”北京市说:“我们是全国政治中心,需要综合研判。”我家隔壁村子说:“村支书明年就要升官了,现在不能出篓子,需要综合研判。”更不用说CT值特别低的感染者在全国也一定比比皆是。谁都觉得自己特殊,谁都要综合研判,那么国家规定就成了一纸空文。

清华大学违反国家防疫规定的措施又何止这一点呢?11月26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布答问,指出: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只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决定采取封控措施。根据二十条和11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只有高风险区才可以实施区域封闭管理,且以单元楼栋为单位。清华大学学生部和研究生工作部不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清华大学校园不是高风险地区,因此封校规定无法可依。

在座谈会上,校方曾经解释说,国家规定是不得“随意”采取某些管控措施,我们是经过综合研判后采取了这些措施,因此不算“随意”。这个说法,暴露出了有关校领导没有认真学习国家政策的问题。二十条、九不准和第九版中确实有一些条款带有“随意”二字,但不是所有条款都有“随意”二字。二十条原文是“(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而不是“不再随意判定密接的密接。”因此,无论校方综合研判得多么认真仔细,都不能判定密接的密接。11月19日《管控方案》原文是“高风险区实施区域封闭;低风险区强化社会面管控,区域内各类人员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同样不含有“随意”二字。要我说,相关法规还需要加上一条:不得随意给防疫禁令加上“随意”二字。

在座谈会上,校方还曾经解释说许多决定都不是清华大学作出的,而是上级要求的,然而却始终没有拿出上级要求的具体文件。试问,这样的解释能说服同学们吗?假设我填写一份进出校申请,进出校事由写“上级要求”,证明材料写“保密”,这份申请能通过审批吗?更何况,前面已经指出,清华大学的防疫措施明确违规,就算是上级要求,那也只是违规主体的区别,而不是违规与否的区别。毕竟,上级的要求再大,也不应该大过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

希望清华大学的校领导们明白,清华大学并非法外之地。中央部署的防疫规定,应该不折不扣地实施,而不能随意综合研判、擅自层层加码。希望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明白,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是保护自己的最有力屏障。我们常说“上面本意是好的,就是下面执行歪了。”那么,当我们真的遇到“下面执行歪了”这种事情时,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纠正。

在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疯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中医师曾远峰表示,目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有十大症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治疗没有一个绝对、完整的吃药顺序。图片里列有七八种药,包含西药、中成药,每种药有不同的功效,且不同药有不同功效,我们需根据各自功效来服用,而不是按顺序来服用。

图中第1种:四季抗病毒合剂是一种中成药,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作用。新冠患者出现咽喉痛等上火症状,可以考虑使用。

图中第2种:风寒感冒颗粒是疏风解表药,一般得了流感,或者出现了鼻塞、流清涕、没有喉咙痛时,可以考虑服用。

图中第3、4种:复方氨酚烷胺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主要是解热镇痛。复方氨酚烷胺片是一种复方制剂,里面含有对甲基氨基酚成分,当出现发热伴鼻塞、流鼻涕、全身酸痛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也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一般用于发烧伴鼻塞、流鼻涕、头痛、全身酸痛等情况。

图中第5种:连花清瘟胶囊是目前非常火的一个药,主要起到清热解毒、宣肺泄热作用。那它一般在何时使用,效果好一些?如果出现鼻塞、流黄色鼻涕、喉咙痛,可以考虑使用连花清瘟胶囊。

图中第6种:蒲地蓝消炎片主要在清热解毒方面,力度会更强一点。如果出现喉咙痛、流黄鼻涕、咳黄痰等上火情况,才考虑使用。

图中第7、8种:果维康主要含有维生素C,在治疗新冠患者当中不是一个常规药。对于新冠十大症状,它没有明确的改善症状作用。

曾远峰表示,新冠患者常见有十大症状,图片提到的8个药物,大部分都只是针对上呼吸道症状,而对于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张图并没有提及,所以当新冠患者出现以消化系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时,仅服用图中所提及的药物,是不能缓和的。

各式各样的新冠囤药清单

除了连花清瘟、感冒灵颗粒等药品外

竟然还有呼吸机、制氧机、血氧仪

“家庭可以适当备一些布洛芬、泰诺等药物,至于这些清单上的其他药物,就没有必要去准备了。”医生表示,无论西药还是中成药,都是讲究对症下药。

现在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特别是发高烧,一定要马上去发热门诊看医生。千万不要根据网络上的道听途说来自行诊疗,以免耽误病情。

除了囤药外,还有人囤呼吸机、制氧机、血氧仪等医疗器械。对此,医生提醒,如果不合理使用的话,可能会耽误病情,所以不建议购买家用呼吸机、氧疗仪等。如果真的需要用的话,也要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使用。

必备的应急用药该有哪些?

专家表示,家庭常备药品的选择应注重从疗效稳定、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质优价廉等方面考虑,合理配备,避免浪费。

综合自共青团中央、央视网、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广东卫生在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银河系没有指南,烈火战车洗车行、中学地理研究、星球地理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冠被降级为感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