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主要做哪几块的培训青年致富领头雁培训基地有政府资金支持吗

连州市洭源红瓜籽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退役军人邓海彬(右)在推介基地生产的新鲜水果。通讯员供图

  乡村要振兴,军人当先锋。他们曾经身着戎装,是保家卫国的铮铮铁汉,如今他们脱下戎装,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标兵骨干。日前,连州市顺兴汽车维修中心和洭源红瓜籽种养专业合作社揭牌,这是连州首批退役军人创业(乡村振兴)孵化点,旨在进一步助推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产业振兴带头人。

  清远是农业大市,全市现有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8万多人,三分之二为农村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瞄准退役军人农村创业这个“突破口”,打造“乡村振兴军创”品牌,强化党建引领、搭好孵化体系、踩实扶持步骤、健全保障机制,多措并举引导支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创业乡村、服务乡村、建功乡村,不断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让退役军人创业有“念头”

  今年7月,清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惠企政策宣讲团,来到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试点基地,为30多名退役军人创业代表宣讲优化营商环境、科技政策、农业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知识;10月正值退役季,一场退役士兵迎接活动在清城区石角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举行,全镇2022年光荣返乡的退役军人聆听优待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坚定在农村创业的信心……

  针对一些退役军人农村创业存在的“当农民没面子、有想法缺办法、想投入怕风险”等看法,我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断加强创新理论武装,结合全员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带头人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退役军人认清新时代新机遇、创业农业前景。

  同时,开展党建结对活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建立5个涉退役军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系点,宣讲政策、帮解难题。组织433个单位(或退役军人党员)与1980多名退役军人结对帮扶,交流农村工作经验,互相鼓励促进。大力宣扬创业典型,动员248名“兵支书”、617名“兵委员”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创业发展。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选出一批“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兵支书”,积极宣传连州廖加战解决当地近百人就业、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上大学;清新阮家洪一家三代皆从军,向福利院、救助站孤老人员捐款赠物等事迹,让退役军人有样可学、见贤思齐。举办首届清远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引导更多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退役军人创业有“念头”。

  搭好孵化体系,让退役军人创业有“准头”

  退役军人农村创业多呈现自发性、零散性等特点,我市从机制保障等方面入手,成立市退役军人创业(乡村振兴)孵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乡村振兴军创”品牌等建设方案,出台《2022年清远市退役军人创业(乡村振兴)孵化基地(点)建设指引》,为推动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自2021年3月,清远市退役军人创业(乡村振兴)孵化中心挂牌成立以来,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坚持推进“市级有孵化中心、县级有孵化基地、镇村级有孵化点”三级实体模式、“产、供、销”一体运作模式建设打造孵化体系。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孵化中心、8个孵化基地、10个孵化点,进一步助推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大潮。

  退役军人要创业,培训平台很重要。依托市退役军人创业(乡村振兴)孵化中心,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培训班,专项培训军创企业经营者;依托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企业管理运营、证照办理等模拟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体验式服务。引进50名省市专家、政府工作人员、高校教授等担任创业导师,为全市孵化体系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引荐、技术指导等服务。同时,依托谷城矿业开发、寻乡记智慧农业、金都农林等6个退役军人创业企业以及全市各个创业孵化点,为退役军人创业者提供观摩学习、实践体验等便利。

  今年以来,依托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建立退役军人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三期能力特训班培训72人,为创业者向“兵支书”“兵委员”发展打下坚实基础。9月,清远市退役军人创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在清远高新区天安智谷揭牌,它兼具科技助农的职能,承担传播农业技术、研发农业设备、助销农业产品等任务,当好退役军人农村创业的科技“后盾”。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退役军人创业有“准头”。

  踩实扶持步骤,让退役军人创业有“盼头”

  退役军人投身乡村干事创业,离不开农产品的“产、供、销”问题。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介入、协调联动,结合“十常联”“六送”活动,开展“老兵,‘娘家’盼你来创业”网络调查,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情况专题调研等活动,全面摸清退役军人个人情况、家庭底数,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动态管理台账,全程重点跟踪扶持。

  针对小微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弱、农业项目季节性矛盾等问题,先后派出创业导师110余人次实地会诊,召开40余场“诸葛亮会”、制定34条解决措施,配合建设4个专属村级服务站点。2021年下半年,清远军创企业种植的数十万斤水果滞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及汕头、揭阳、东莞等兄弟局,联系社会企业,军创企业之间抱团谋策,争取阳光农保赔偿,开展线上线下推销活动,最终全部成功销售完毕。

  今年10月9日,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英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6名工作人员和2名高校导师组成工作小组,到广东省世鑫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英德森巴文旅城指导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现存困难以及发展规划,鼓励企业找准项目定位,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自己特色的文化品牌。

  此外,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依托孵化中心开辟了30个军创产品专柜,86家“清远农家”品牌连锁店代销军创产品,与当地供销社、广州供销总社协作组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解决退役军人创业“后路”问题提供保障。两年多来,累计组织121名退役军人乡村新闻官直播带货,共吸粉近400万人次,带货600多万斤,销售金额达到8000多万元。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退役军人创业有“盼头”。

  健全保障机制,让退役军人创业有“奔头”

  为实现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工作可持续、可复制、有成效,推进组织领导“不断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年度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事清单,同时纳入督查范围、绩效考核内容,确保部署推进有力有效。

  推进经费保障“不断线”。印发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乡村振兴)孵化点建设方案,设立创业孵化点建设工作经费,出台《清远市退役军人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个人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退役军人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贴息期3年。全市已累计向206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58.5万元、向1家退役军人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万元,贴息109.75万元。

  推进作用发挥“不断线”。通过退役军人企业党支部带动退役军人创业者,退役军人创业者带动其他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带动普通群众,实现手拉手、共致富、谋振兴。如阳山县杜步镇退役军人互助协会党支部吸纳5名退役军人创业带头人,建立20个种养殖基地,解决45名退役军人就业问题。连州市洭源红瓜籽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退役军人邓海彬,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促进广大农户共同致富,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意识和能力强、既懂农业生产、又懂农产品销售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退役军人创业有“奔头”。据统计,目前全市退役军人领办或参与合作社的退役军人有267人,比2020年增加了182人。

“现在,市级、县级对乡贤返乡创业高度重视,在资金、土地方面提供了很大支持,我们创业的劲头更足。”近日,记者下乡采访时,谈及返乡创业,正在组织工人搭建店群的海通乡乡贤、东森扶贫产业园负责人李曙昌激动地说。

如今,该县众多乡贤返乡创业,激活了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东森扶贫产业园是返乡乡贤创业项目之一,园区占地120亩,已投资6000万元,厂房及办公面积超6万平方米,已经成为一个集产业扶贫、企业集聚、人才孵化、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大型扶贫基地。2021年销售额突破2.4亿元,产品畅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安徽等地。

“我在东森扶贫产业园做电商主管,分管20到30名员工,一年来工作顺心,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每天上班8个小时,剩余时间可以照顾孩子和家庭。”今年27岁幼师毕业的刘慧丹对记者说。前两年,刘慧丹在外地打工,做过幼儿园老师、工厂流水线员工等,不是钱太少就是活太累,平时也没时间照顾家庭。去年春节回家过年,正好赶上东森扶贫产业园电商招聘员工,她有文化、懂电脑被招进来。东森扶贫产业园电商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都很好,为贫困员工提供免费食宿,人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

李曙昌并不满足于传统销售渠道做得风生水起,而是放眼未来。根据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他对市场趋势有独到的判断。他提前规划、布局,又投资了800万元,打造了占地20余亩的东森直播电商小镇。

目前,该小镇设有电商孵化一站式网红培训,探索性做起“实景直播+实体工厂”企业发展新模式。企业在各级部门和政策扶持下,在深入考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坚持把发展电商特别是直播带货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引导和推动电商平台搭建。按照“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实施 “人才培育、品牌打造、模范带头、全面提高”的战略,着力打造以东森扶贫产业园为龙头的电商直播带货及培训基地,强力推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东森电商直播带货暨培训基地已主体完工,吸引32家电商机构入驻,本土及外地主播100余人,与70名来自该县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及商丘学院的学生共同在此创业圆梦。

目前,东森电商直播基地是省内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实体+电商”综合体,集中了电商圈一批实战型运营人才和主播团队,具备了成为行业标杆模式的诸多因素。东森直播基地被县委、县政府和县商务局授予电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东森扶贫产业园计划全力配合海通乡政府实施“一村一主播”行动,把海通乡打造成电商之乡。东森扶贫产业园将把电商、淘宝、游戏整合在一起,打造该乡乡村振兴经济产业支柱产品。每年可培养2000余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多家电子商务企业家,全乡各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本地农产品,带领农户共同致富,走出具有海通乡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通讯员 张全景 程正锋

      为发挥致富带头人“领头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9月5日,汉川市举办2022年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训班。

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和创业达人,采取线上教学、线下授课的形式,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新媒体营销、实用种养殖新技术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既有新政策、新形势的解读,也有新理论、新方法的传授,引导学员通过培训学习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创业致富。

汉川市晶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国洪:“参加汉川市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训班,非常有必要,对于我们合作社经营主体来说,这是我们一次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对今后的发展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此次培训班为期三天,由汉川市乡村振兴局、汉川乡村振兴学校主办,培训班学员为各乡镇推荐优选的100名农民致富带头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振兴主要做哪几块的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