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亚投行百度百科???

26日早上7点,随着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高尔夫邀请赛的开杆,博鳌论坛大幕开启。有人形容博鳌论坛是个大Party,很多大腕知名人士都会来参加。那么,只有政商精英才能参会吗?究竟谁有资格能参加?一起来看看。

1、 只有政商精英才能参会吗?

不是。想参加博鳌论坛首先需要收到论坛发出的邀请,并在官方网站进行注册。

什么样的人会收到邀请呢?一是特邀嘉宾,除了各国政要,很多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也在受邀之内;二是论坛会员。其中企业会员分为钻石、白金和普通会员三种,除了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和新兴行业的负责人。

2、论坛是中国人发起的吗?

博鳌论坛虽然每年都在中国召开,但成立论坛的想法并不是中国人的主意。

1997年7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和菲律宾时任总统拉莫斯在博鳌沙坡岛打高尔夫球,期间三人对成立一个“亚洲论坛”一拍即合。于是,博鳌亚洲论坛在三人的倡议下成立。鉴于此,从第三届论坛年会开始,每年论坛的第一天都要举行高尔夫邀请赛,成为论坛的例牌项目和一大亮点。

3、参会最多的是政府组织吗?

博鳌论坛最早由中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发起,但论坛参与者数量最多的并非政府组织。

截止去年,来自金融行业的会员以72名的数量高居榜首,站到会员总数的38%;而来自政府和组织的会员数量仅占17%,排名第二;能源和基础领域则占到12%,位列第三;消费行业、专业服务行业、交通运输业、IT与电信业、媒体娱乐业则依次位居其后。

(本文摘编自《人民日报》,以上摘编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作为一个立足于亚洲的经济论坛,博鳌覆盖的经济议题从未止步于地理上的边界,而且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博鳌论坛早已受到全球的瞩目。

本月,西方国家陆续确认加入“亚投行”,博鳌论坛毫无疑问地将成为各国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亚投行”的最佳机会。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将连接亚太和欧洲经济圈,涉及60多个国家的44亿人口,一批“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将这次论坛上亮相。

博鳌的主场在中国,世界的主场在亚洲。

看点1:政商领袖如何解读金融政策?

经历了上周美联储政策会议掀起的金融市场大震荡后,截至本周三,又有多项数据公布。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显示制造业逐渐恢复,中国3月汇丰制造业PMI意外下滑。本周晚些时候美国原油库存、2月份耐用品订单和四季度GDP终值等一大波数据来袭。

世界经济究竟走向何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将在29日与日本央行、德国央行官员、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澳大利亚主权基金主席等经济和金融界人士共同出席《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前景》分论坛,就世界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走向提供权威分析。

同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将在28日与IMF、世行、OECD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德国央行、土耳其财政部等部长级官员共同出席《G20与全球经济议程》分论坛,就G20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进行深入讨论。

看点2:“亚投行”还有哪些细节?

博鳌论坛举办时间正值亚投行创始会员国申请截止日(3月31日)前夕。

由中国倡导并筹建的亚投行在近期呈现“一日连下数城”的态势。据楼继伟20日介绍,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已达27个。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等国家也已正式向中方提出加入亚投行的申请。据澳媒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也有意加入亚投行,并可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这一决定。

中方会在博鳌论坛上就“亚投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近日接受采访表示,亚投行已呈现势如破竹的态势,中方已不需要再在论坛上做出太大的鼓动。今年年会上更多地可能向亚洲及世界传递出,各国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亚投行,以及按照怎样的标准、章程来建立。

此外,亚投行如何在地区、国家之间达成共识、促进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也可能通过年会一现端倪。

看点3:“一带一路”项目清单或亮相?

2015年被外界视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之年。

根据大会日程安排,国务委员杨洁篪将于28日下午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表演讲,香港特首梁振英将于27日下午就“一带一路”和香港的机遇发表演讲。

博鳌论坛官方网站在公告中表示,“我们也希望年会有助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亚洲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共赢。”

在此次博鳌论坛上,一份详尽的“一带一路”的项目清单或将亮相,涉及铁路、公路、能源、信息、产业园区等总计几百项重大工程。在2015年争取新开工的项目中,中国周边友好邻邦占据主体,中南亚方向的中塔公路二期、喀喇昆仑公路、瓜达尔港项目也将集中亮相。

看点4:全球互联网+?

此前,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鼓励创业、创新,要求政府要为激发市场活力清障搭台。

他同时还力挺“互联网+”,认为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并表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而在这次年会上,创业、创新也将是亮点。

根据议程安排,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将于29日与一些企业家就技术、创新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对话,百度CEO李彦宏将担任主持。

同日的《互联网思维》分论坛,腾讯、百度、新浪、京东等互联网行业精英与金融界马蔚华、地产界潘石屹、家电界董明珠等传统行业领导人进行跨界对话。

看点5:为何首次推出“三农”议题?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表示,近年来涉及到农业的问题在中国乃至亚洲各国都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这是本届论坛把“三农”问题列入主题的原因之一,也表明了论坛对农村经济的关注。

他还表示,关注农村问题,不仅仅是传统的农业问题,还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这可能是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中国尤甚。

今年以来,中国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动作不少。

人民银行近期改进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明确金融机构借用央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的数量和利率量化标准,并增加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500亿元,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再如土地的收益问题,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政策重点被反复提及,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维护农民权益。

论坛议程显示,3月27日下午以“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农村与农民”为主题的讨论,将邀请国家发展改革为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等专家,将就传统农业国家的农业与新大陆国家的农业有什么不同、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等涉及“三农”的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摘编自《网易财经》,以上摘编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想和库叔喝两口,聊几句,加深感情,一起学习。


请添加库叔私人专属账号(lwkushu)。

库叔会不定期组织线上论坛,在微信群共听名家解时事,判经济。

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动向是什么?

目前中国经济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许多环节中计划经济的决策机制仍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有计划地尝试对计划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首先短缺现象消失,经济进入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中国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成长,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但是中国经济在经历2003年的高速增长和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经济发展显得极为关键。经济过热、房地产问题、就业问题、控制物价、货币供应量调控、财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及能源等问题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中国经济进入极其敏感的周期,如能顺利实施经济软着陆计划是最佳选择。中国经济虽进入新一轮中长期增长周期,但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财政政策拉动,中国面对新形势必须进行适时的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经济结构方面,低水平平面扩张与结构性调整相互作用,投资和重工业将保持快速增长。以往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能力在较低技术层面以外延为主的扩张支持,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不足。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主要依靠电子通讯及住房等产业拉动,由于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趋向比较复杂,因此能够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从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促进产业的装备水平及资金技术密集度提高,从而使重工业的比重和投资率提高并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重化工业热是特殊体制下的产物,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平均利润率下降、竞争加剧、资本积累相对过剩及失业人口加剧等缺陷,同时旧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被证实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首先浪费资源及污染环境问题是对经济持续发展的致命伤害,同时重化工业将使产业升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始终处于高消耗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中国将面临自然资源更加紧缺的局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期间,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主要特征为供给与需求发生改变,从周期性的供不应求转变为周期性的供大于求,生产过剩将导致繁荣的结束。

不同条件下供给与需求有不同的均衡点并决定不同的经济增长水平。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充裕,同时企业生产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以往要快许多。而需求方面,居民购房等预计将由初期的迅速提高转为相对平稳。因此需求不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需求的水平决定供给的增长速度,供给不足仅仅存在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某些行业和部门。阶段性的生产过剩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的突出问题,表明市场竞争将更加普遍和激烈。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经济发展的第三个主要特征为市场转轨速度加快。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开始从竞争性领域加快退出,政府管理部门、国有商业银行等也将随之转变职能。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以市场调节为主。而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宏观调控也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市场化的调控手段需要加快研究和付诸实施。同时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商业领域经济资本结构将趋于多元化,外资、民营与国有企业在相对一段时期内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而国有企业改革回潮的态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引导资本结构良性的多元化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至关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投行百度百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