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任命福建最新任免通知省委书记什么级别

缘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在革命时期,有一位父亲是地下党人,某次为了执行任务而被迫与亲人分别。他的儿子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也走上了革命之路。建国后,两人竟因一次意外事件跨越千里相认,令旁人惊叹不已,他们就是项与年、项南父子俩。

项与年是福建人,1894年出生,他家里很贫穷,父母实在挤不出钱来供他上学。但他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知识储备不输中学生。1918年,他前往南京探亲时,受到革命思想的感染,遂决定加入孙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中,为国家尽一份心力。

时间来到1925年,项与年又成为共产主义的信徒,于是加入红色阵营,被委派到东南亚发展党组织,招纳新的革命同志。1927年,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情况万分危急,项与年随即被召回国内,在上海跟随周总理从事特工活动,维系红色的火种,1932年又转移到江西工作。项与年的妻子是个贤惠的女性,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很识大体,在嫁给项与年后,她发现丈夫经常与一些陌生人往来,谈论的词汇都是什么“革命”、“国家未来”,她明白这是杀头的事情,但她却没有劝阻丈夫放弃,而是默默的在背后支持项与年。

项与年的儿子名叫项南,自幼冰雪聪明,学习成绩很是出色,青年时他顺利考入园艺学校学习。1932年,父亲刚离开沪地不久,敌人便开始疯狂地破坏上海地下党组织,项南的母亲与妹妹遭到波及,被敌特抓进监狱,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她们宁死不屈,没有出卖任何一个同志。

敌人见她们身上也榨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便将她们放掉,但项南的妹妹因为伤口感染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快便去世了。项南比较幸运,敌特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正好在学校读书,因而逃过一劫。母亲出狱后曾与项南见过一面,她劝项南好好读书,同时注意躲避敌特的搜查,项南则让她返回老家居住,以躲避国民党的迫害。

项南从学校毕业后,开始与一些左翼团体的同志宣传红色思想,很快便遭到敌特的监视,处境岌岌可危,无奈之下,他只好离开上海,返回闽地一边工作,一边秘密开展救亡运动。1938年,20岁的项南终于通过了考验,顺利加入党组织,与父亲站在了同一阵营中。1941年,他被委派到新四军总部工作,1942年改任地方县政府干事,建国后,他在共青团安徽省委任书记,此时的他仅仅只有33岁,可谓年少有为。

与此同时,正在东北工作的项与年正在四处打听儿子的消息,有人告诉他项南曾在皖地出现过,项与年当即写信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希望他能代为查找儿子的下落。巧合的是,曾希圣刚好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项南。不过由于项与年改了名字,叫“梁明德”,项南不明所以,便按照梁姓的条件去查找,结果却一无所获。

项南便去找曾希圣,希望他能再多给一些关键信息,曾希圣想了想,说“梁明德”曾经在上海滩某某街道居住过,项南闻言后随口说了一句“我也在那里住过”。曾希圣觉得事情不简单,就继续追问项南在上海生活的具体细节。结果令他喜出望外,项南正是自己老友心心念的失散多年的儿子!

曾希圣急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项与年,并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他们父子见面。后来,项南又在报纸上发表寻人启事,找寻失踪多年的母亲。这一次,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他,母亲在闽西被找到了,他们一家三口时隔20多年再次相聚在一起!项南后来被委任为福建省委书记,1986年退居二线,在中顾委任职,1997年因病在去世,享年79岁。他的女儿也很出色,曾在北师大附中、北大读书,主修中文,毕业后从事编辑一职,期间发表了多篇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文坛一颗闪亮的新星,1993年,她被选入中国作家协会。

项与年的革命精神影响着项南,指引他走向了一条希望之路,在路上,项南遭遇了重重波折,但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一直踩着荆棘向前行。最终,他走到了路的尽头,迎来了久违的光明。新中国建立后,他竟在机缘巧合之下,幸运地与父亲、母亲在20年战乱后重逢,堪称是一个小奇迹!

本站内容均为网络爬虫自动抓取的开放信息,如果相关页面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击上方举报按钮进行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官职大小排名一览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