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无本钱创业青年电商创业事迹?

农民创业故事(精选1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一般事迹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创业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民创业故事 篇1

  一个人的致富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和产业,要富富一群,要穷穷一方,有没有带头人,效果大不一样。贵州绥阳县的周广鑫所在的村子不算富裕,前些年因为贫困很大部分乡亲们都外出打工,如今大部分乡亲都在家里干得起劲,都忙呼什么呢?走进村庄,我们就听说了周广鑫这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带领父老乡亲养殖黑山羊的致富的故事。

  2005年,当时做肉牛贩运的周广鑫,在走南闯北中看好了山羊买卖,于是他暗中留意,偷学起别人养羊门道。随后,周广鑫与弟弟和姐夫一合计,决定自己养羊。当年,他们筹资1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150平方米的羊圈,养殖了一百多只白山羊。

  2006年,白山羊的行情特别好,周广鑫眼看着自己去年养的山羊即将出售变钱。但是意外来了,山羊开始发病,不久就死了30多只。随之而来的是,到年底因为管理疏忽山羊又被盗了20来只。这一年他们损失惨重,销售后这一合计,盖圈、购羊和饲养等成本,还倒欠了别人3万元钱,这时弟弟和姐夫都要求退股。没办法周广鑫只好接手单干。一开始周广鑫不知所措,想来想去一年下来辛辛苦苦没赚一分钱,还倒亏。亲戚朋友都劝他放弃,这让周广鑫更加烦闷。跑到当年贩运的朋友老赵家诉苦,老赵讲起了近几年山羊的市场是不错,但本地山羊饲养技术高,规模管理难度大,有很多朋友养殖本地羊也失败了。周广鑫还从老赵的口中又得知现在发展黑山羊很好,自己也想到养殖本地羊主要是因为抗病性不强、由于近亲的血统的关系,土羊难养,必须选育好的品种,这才是规模养殖成功的关键。几天来周广鑫又走访了几大市场,发现黑山羊比土羊好卖,而且价格还高,这又刺激了周广鑫对黑山羊养殖的激情。

  2007年初周广鑫打听到了湖南常德这边的伟艳黑山羊品种不错,抗病以及生长都比较理想,又快马加鞭的来到常德了解情况,这边的饲养员听了他的经历后告诉他很多饲养方面的经验,同时也交流了不少在饲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让周广鑫又赫然开阔。也发现了自己在养殖中的很多不足。回去后周广鑫整理了思绪,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大干一番事业。

  2007年中,周广鑫又找到老赵、老王等几位老友借了6万元,来到常德引进了100头伟艳黑山羊,引种回来后,周广鑫通过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以及引种基地的指导,把黑山羊管理得顺顺当当的,羊儿一天天的长大,羊群也在不断壮大,周广鑫这才发现养殖的选种也特别关键。

  一年后,周广鑫的羊群由原先的一百只已经发展到四百多只,规模养殖的成功也引来不少市场求购商,都纷纷订购商品羊,周广鑫把自己育肥的商品羊进行了处理,但货源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商贩的需求,有些连预定金都交了,但迟迟没货,周广鑫看在眼力,有喜又忧。这时好友老赵和老王找到他,说要入股。正是赶上市场紧缺,周广鑫也答应了老友的要求,把一部分种羊转让给两位老友来发展。不到一年老赵和老王的第一批商品羊也开始出栏。周广鑫看到老友也尝到了黑山羊养殖的甜头,自己和朋友都富了,也不忘父老。

  2009年,经过繁殖发展,周广鑫留下了200头种羊,并发放给他周边10余户来养殖,09年底10户繁育的羊都开始出栏,每户都纯赚两万元,乡亲们养殖黑山羊赚钱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外地务工的乡亲们都知道了,也要商量周广鑫入伙。周广鑫并没有拒绝,他说:大伙都回来做,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商品羊满足市场,也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2010年,务工回来的的乡亲们也开始饲养黑山羊,周广鑫也便成了当地的养殖专家,每天村庄来回往返几十趟,为农户做技术指导。不管多晚只要一来电话,他都立马赶过去进行处理。功夫不费有心人,春节前发展的1000多头商品羊也进入了市场了,乡亲们也都拿到了自己丰厚的劳动成果,乐得笑开了花。

  这些年来,周广鑫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乡亲们也掌握了饲养技术,如今乡亲们把羊养得膘强体壮,羊的数量多了,羊的粪便也多了,羊粪该如何处理呢?这过了2010年了,2011年刚刚开始,周广鑫又乐呵呵的跟乡亲们开始商量起做立体养殖的计划,周广鑫说到村里有很多闲置了的鱼塘,他设想把羊圈建在鱼塘上,这样羊粪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养鱼。这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大伙听了周广鑫的想法后心情又开始火热起来。

  农民创业故事 篇2

  “互联网+”浪潮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编织城市钢筋网的农民形象重新改写,一批敢闯敢拼、熟悉城乡规则的农民新一代也融进农村移动互联网创业。

  来自贵州的90后农民工关迪创办的“乡乡快运”项目近日获得1000万元天使融资。乡乡快运定位于城乡快运,解决中国3万乡镇及300万乡村不通快递,物流、出行困难的痛点。而这位90后的创业动力,却来自于独特的择偶标准――非白富美不娶!

  在乡村,取包裹比寄包裹还要贵

  因为最让关迪难以释怀的是,自己和其他同村伙伴往家寄电商等包裹,永远无法送达村里。家人有几种选择,一是偶尔请人带,二是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或县城取,来回一天。当然也可以坐车,来回车费几十块,特别是去县城取包裹的费用更高,比寄包裹还贵。乡乡快运首先要通过共享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

  在乡村,关键时候永远在等车

  关迪从小生活在贵州大山里,深受父母从商影响,十五岁就高中辍学经商创业,深刻感受到乡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记忆最深的是村里有位老人突发疾病,需要紧急送往县医院,那时候还没有急救车,方圆几公里内也找不到一辆车,只能众人一边用担架往镇上抬,一边让人跑镇上找车。耽误了几个小时,往县城赶的途中老人去世。十年过去了,乡村一直没有改变的还是找不到车进城。城里的女朋友,第一次到村里后就提出分手,原因让关迪很受触动,不愿意再在路上等两个小时还等不到车。乡村运营车辆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客货两运,乡乡快运通过共享方式,让乡村人不再在路边等车。

  关迪第一次创业做城乡贸易,其实就是从城市拿货到村里卖,物流信息不透明,从城市租用的货车费用很高,高额的成本让关迪血本无归,只能外出打工积累资本。第二次创办养鸡场,遭遇禽流感,本来没事的鸡也不敢留,几块钱一只卖给村里人,每家几十只,天天吃鸡。到现在村里人提起鸡肉就起鸡皮疙瘩。剩下的鸡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车运出去,很快染上禽流感,只能成堆活埋处理。

  在乡村,用修房积蓄第三次创业

  2013年,关迪第三次创业,吸取前两次教训,买了十来辆电动车和面包车,在城乡间做物流客运生意。没有车的时候找不到车,等买了车,才发现又不好找货源和客源。关迪和几个小伙伴从城里学了一招推广,就从村里到县城、市里到处粘贴小广告,整整贴了一个星期,接活多了起来。但很快接到了一个“大活”,被罚把粘贴的广告清掉,干了一个星期。没钱罚,只能负责再冲洗一个星期的小广告。

  多次创业的历练,让关迪看到了乡村物流、出行巨大的信息空白。“我们几亿乡村青年,要么打工寄居在城市的屋檐下,要么在通往城市的中学里,他们与乡村之间或相隔千里或山路几十里。他们作为最先接触移动互联的新一代,却与留守乡村的亲人们一起,成为不能享受现代物流、出行的八个亿,更别奢谈他们利用网络走出去”。

  关迪带上准备在老家修房的三十万积蓄,只身来到北京。在积蓄即将殆尽之时,寻找到了七个年龄横跨七零八零,来自百度、联想等大公司的合伙人,创办“乡乡快运”。这个项目得到了众多天使投资人的青睐,嘉润天使、嘉腾资本及多名乡村天使投资人联合投资1000万。三个月时间,快递点覆盖2800个县30000多个乡镇;注册快运司机15万,报名司机过百万。乡乡快运已成长为城乡快运第一品牌。乡乡快运将聚合链接乡村1000万辆运营车辆,物流、出行信息透明一网打尽,村村通快递,让乡村与世界同步,乡通天下。

  创业动力来源于白富美的择偶条件

  谈到创业的最大动力,关迪表示自己创业除了解决乡村用户痛点,最主要还是通过创业达到自己的择偶标准,找个白富美,实现“个人+”。创业十多年的关迪如今还是一个人。很多当年的乡村小伙伴有一半辍学打工,回家早早结婚,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还有一部分跃出农门,考上大学在城市工作。

  当年的喜欢的人也已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在外企上班,成为白骨精,形同陌路。那个讨厌在乡村路上等车的姑娘成为了汽车4s店顾问,天天看到车永远不用等车。关迪认为创业得经得起折腾,择偶也得屡败屡战往高处走,这样才充满希望,“我觉得现在农村跟城市没有区别,也不用分什么农村人、城市人,为什么我就不能找个白富美对象呢?白富美也可以成为我们乡村青年照进现实的梦想嘛!”

  农民创业故事 篇3

  红枣、核桃、黄豆、小米、苦菜、土豆粉条……农家土特产,绿色无污染,农家货成了网店新宠!把这些土特产拿到网上去卖的人名叫王小帮,他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山里旺农家店”的店铺,“坐山吃山”卖山里货赚钱。

  王小帮本名王志强,33岁,1978年生,初中文化,山西吕梁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开办自己的第一家网店,销售自家种植的红枣、小米、核桃等原生态绿色农产品。现任山西王小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他的网店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坐山吃山网上卖粗粮

  打开“山里旺农家店”的页面,王小帮骑摩托送货的照片映衬着沟壑重重的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王小帮的店铺运营不到1年,已经累积到3颗钻的信誉,买家好评率达100%。

  在这交通不便、通讯不捷的山沟沟里,王小帮怎会想到在网上开店的呢?

  2000年时,王小帮和妻子远离家乡,到北京打工。2006年春节,王小帮夫妇回到家乡,他竟用自己在北京攒下的4900元钱,买回一台电脑。王小帮回忆说:“在北京看到别人在网上打游戏、购物。我就想,没准在网上卖东西还真是条致富的路子。”

  吕梁山虽然是穷乡僻壤,但是农作物都是自家种的,用的是农家肥。王小帮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店铺之后,准备“坐山吃山”。“很多城里人现在提倡吃粗粮,我就卖这些城里少有的东西。”于是,他把家里的花生、小米、红枣、核桃都拍成照片放到网上。

  这些颗粒饱满、绿色天然的山货很快就引起了人们注意。没几天,第一笔生意来了。紧接着,第二笔、第三笔……王小帮来劲儿了。他开始背个袋子,走家串户,收购新鲜的小米、红枣等农产品。

  交通很不便无奈发平邮

  店铺走上正轨后,曾经认为上网就是不务正业的父母终于认可了儿子的创业方向。很快,王小帮一人忙不过来了。于是全家人齐上阵:父亲帮忙打包送货,母亲和妻子在家拣黄豆、核桃,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问题也存在,问题出在送货上。王小帮所在的临县位于吕梁山西侧,属国家级贫困县。由于交通不便,整个县城除邮局,就没有别的快递公司。而邮局发送的EMS特快专递价格又比较高,王小帮只好给顾客发平邮。

  “平邮1斤到上海,五六块钱就行,EMS得20多块钱,这个差别就大了。”王小帮说,一般货物都有五六斤,平邮的续重也相对便宜。但通过平邮发货不方便,最不方便的是顾客必须上邮局取货。“网购大家图的就是方便、节约时间。”王小帮无奈地说,有的顾客下订单后,一看是发平邮,立马就取消订货。除不方便外,邮局还很慢,一般要7―15天才能到货。

  送货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好在寄出的货品从没出过差错。如果对方没去邮局领货,退了回来,王小帮总会耐心地在网上询问:您还需要我重新给您寄吗……就这样,顾客的抱怨慢慢减少。

  他在自己的网店首页写了一首打油诗:“淘宝我最牛,就我发平邮。淘宝我最穷,就我在山村。平邮最最慢,山货我最鲜。”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买家没有看清物流说明就下了订单,三四天没收到货就提交了退款申请。针对这种情况,王小帮一律先点击同意,把钱退给买家,然后再通过旺旺说明情况,请对方在收到货后再补款。他说:“别人买我的东西是相信我,我更得相信他们。”

  王小帮这种真诚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不少买家的称赞,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恶搞蹿红添商机卖土货月赚5000

  就这样,王小帮在保证货物质量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2009年2月,王小帮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在网上恶搞了。事情起源于2009年春节,王小帮参加了淘宝网举办的“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参赛的帖子叫“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帖子里上传了他的大量生活照片,没想到这个帖子迅速在各大论坛流传开来。王小帮憨厚纯朴的形象引来了各路PS高手的兴趣,一时间,“大肚哥王小帮”系列搞怪模样蹿红网络。

  看到各种搞怪图片,王小帮的妻子刘林梅感叹说,咱普通人也过了把“明星瘾”。恶搞图片流传不久,王小帮惊讶发现,自己店铺的浏览量开始大幅度上升。“店铺原来的浏览量有100左右吧,有恶搞图片以后,每天都有三五百,还促成很多成交量。”这个意外收获让全家人都很兴奋。

  王小帮成了淘宝明星,网友们纷纷找到王小帮,有人跟他聊天,也有人要买他东西,王小帮有问必答。很快,一个月就能赚到近5000元。他的“山里旺农家店”也被评为2009年度淘宝网十佳创业先锋奖。

  不久后,王小帮还和圆通快递达成协议:起价1公斤10元,续重1公斤6元;先把山货托运到太原市,再以快递寄出。如今,王小帮家里增加了两台电脑,有4人打包货物。

  说到未来的目标和期望,王小帮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山西特产的品牌形象。这个目标需要全行业的创业者达成统一共识,不要一味打价格战,而要从保证质量、做好服务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山西特产真正走出去,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

  王小帮表示,开网店让他尝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更好的、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的新型的赚钱方式。王小帮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最原始的土特产连接起来,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

  农民创业故事 篇4

  夏天最好最凉爽的草席非蔺草席不二之选,蔺草席选材天然,不使用染土、染料,集竹席之凉爽、亚草之柔软轻便等优点于一身,凉性温和,婴幼儿、老人和体质差者的最佳选择。蔺草分为咸水草与淡水草,咸水草生长于靠海一带,通称咸草或灯心草,品质较粗硬用来编织粗席外,昔日杂货店与市场商贩常用来困绑货物用,过去台北北投地区生长较多,在日据时代,北投蔺草和温泉一样有名。平常易见的蔺草席,竟然漂洋过海在日本、韩国等地热卖,这种蔺草席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它又是怎样为祝龙带来巨大财富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一个有关蔺草席的故事。

  他站在浙东的田野上,用手骄傲的一划:“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我的土地”。他带领我们走进宽敞的厂房,上百部编织机正在吞吐着绚烂的云霞,五彩缤纷、流光闪烁,无数片草席草垫淌弄在我们眼前,我们惊呆了,仿佛置身于彩云锦霞中一时难辨天上人间……

  一米八零的个子,天生的卷发,俊气的脸庞,不吝惜花钱,对朋友绝对讲义气,他的口头禅是:“朋友之间不要谈钞票”。他就是浙东北地最大的蔺草产品生产商祝龙。

  江南出产一种植物,名字古怪,叫蔺草。春秋战国时候,赵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贤相叫蔺相如,敢和凶暴的秦王面对面的斗争,还取得了胜利。这种草就叫蔺相如的蔺,蔺草。蔺草绵软细长,是编织草席草垫的好材料。北地自古就盛产草席,颇有名气。

  祝龙从小就看着蔺草长大,但他却不喜欢这种只长草不结粮食的水田植物。祝龙喜欢吃饭,喜欢吃香喷喷的白米饭,在他童年时代又偏偏吃不饱饭,每当他看着有条件吃饱饭的小朋友捧着一大碗白米饭吃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不知悄悄咽下多少口水!因此祝龙不喜欢不长粮食的蔺草。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地,祝龙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眼下吃饭应该不是问题,乡亲们都在算计怎样赚钞票。大家都在动脑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在了传统植物――蔺草上面。于是出现了全民打蔺草编织各式各样草席的运动。

  祝龙不甘落后,会同了一个漂亮姑娘,他的女朋友阿英,大家一道奋斗。

  于是通宵达旦,于是废寝忘食。漂亮的阿英,英俊的祝龙,编织出来了

能量中国·中国发展网传播矩阵 红河州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自治州,居住着哈尼、彝、汉、苗、瑶、傣、回、壮、布依、布朗、拉枯等11个世居民族。由于各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理条件、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也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共青团把非遗文化传承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找准良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通过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推进项目创业就业、带动农旅融合等多种方式激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基地依托”巩固非遗传承保护

红河州共青团通过成立传承教育基地、“青年之家”,通过举办非遗技能培训、培养非遗传承人等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推动红河非遗能在生活中弘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红河州青少年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一基六站”服务青少年非遗传承保护。“一基”,即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2018年成立了红河州青少年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教育培训基地,下设书法美术、国学经典、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和中华传统武术传承教育4个培训中心,每年培训青少年4100多人,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服务青少年近4000人。“六站”,即在建水、石屏、红河、金平等6县建立了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培训站,积极推进“非遗技艺进校园”,聘请非遗技艺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年均集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培训等活动30余场。在民族自治县中小学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非遗传承、非遗技能等纳入教学课程,创设“彝族课间鼓舞”“彝族烟盒舞”“苗娃芦笙”等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更好地保护传承地方非遗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大课间活动)

“青年之家”培育青少年非遗传承技艺。全州共青团成立州县两级青年创业协会,汇聚各行业青年的加入,其中非遗相关行业会员37家,为专注于非遗传承的青年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大家庭”和交流平台。建水县铭窑昌泰省级众创空间作为建水团县委青年就业创业的见习基地,每年为30名青年人搭建了实践创业的学习基地。红河州青联副主席田静紫陶技艺传承中心每年为200余名青年提供紫陶技艺公益培训。石屏县依托县青年创业联盟,组织开展公益性花腰彝刺绣技能知识培训班,通过优秀创业青年经验分享、技能知识讲授等,不断提高刺绣作品制作水平和经济效益。

(红河州青创会成立大会)

“链式服务”培育青年创业经营主体

依托县市青年创业协会、青年创业联盟、青创园等工作载体,加强非遗行业青年创新创业指导,积极培育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和小微企业等创业经营主体。

能力提升打好“基础链”。实施“红河工匠”技能人才培育计划,依托州内职业院校共建青年技能人才孵化基地,与开远技师学院、惠民职业学校、技能传习中心开展合作培训。多形式开展青年非遗文化创业能力培训计划,举办青年创业培训69期,覆盖创业青年4630余人。现已建成青年电商直播中心和建水紫陶抖音直播基地,开展紫陶直播培训37期。与建水青年电商创业园共同推出“云陶集”紫陶供应链展播基地,已有13家紫陶企业加入“云陶集”并开始展播。

孵化培育扣好“要素链”。在全州范围内成立青年创业协会,打造“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在产业园、创业园、创业中心,吸纳紫陶、刺绣等相关行业会员19家,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平台,积极引导优秀年轻人在紫陶技艺传承人、非遗青年电商、非遗青年主播、非遗文创产品等领域创新创业,为创业青年提供电子商务产品开发、品牌设计、营销策划等服务,覆盖3.6万余人。建水县“青年创业园”以传承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140多名青年长期在园区内学习紫陶制作技艺。

金融支持打通“传输链”。红河州根据传承人考核情况,发放传承补助,其中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0.8万元、州级传承人补助从2016年起提高至每人每年0.2万元。共青团系统通过“贷免扶补”“小额担保”创业贷款为非遗文化创业青年提供贷款扶持。2019年以来,向非遗企业贷款28家,共放贷415万元,带动青年创业就业193人,为非遗行业创业青年不断补足内生动力。

“示范带动”助推非遗文旅产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及广泛的影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乡村有着深厚的根基,是红河州推动乡村振兴得天独厚的优良资源。

地域带动,促进文旅融合氛围。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城、传统村落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建成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镇村。开发元阳哈尼梯田、屏边滴水苗城、弥勒可邑小镇、河口盘王小镇等特色小镇提升民族文化内涵,以重点项目建设融民族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开发民族文旅融合的观光和体验性产品,培育和创新民族文旅体验产品,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产业带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针对民族刺绣绚丽多彩,旅游商品众多等特点,进一步挖掘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优势。依托已创建的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建水县传承紫陶店、红河州花腰新娘文化产业开发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紫陶、锡工艺品、民族刺绣、红河有礼等红河特色旅游商品。

头雁带动,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乡村“头雁青年”致富领航员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以“1+5+6+X”的模式培养一批“农创客”“乡创客”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石屏县青年带头人矣艳华,2018年加入石屏绣美彝山合作社的绣娘团队,带动村里很多妇女学习刺绣、制作刺绣,将“针线活”变为了“金线活”,带领更多村民走向致富道路。原共青团元阳县委副书记王然玄与中山大学合作制定了《阿者科计划》,规划实施阿者科乡村旅游发展,帮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年均实现村集体经济达72万元,户均分红达到5440元。

“青春注力”传承非遗延续文脉

通过团组织、新媒体、线下活动、对外交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氛围。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红河州颁发仪式)

“线下+线下”多样化宣传非遗文化。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举办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红河州颁发仪式,并拍摄制作《青年榜样说》投入团属新媒体平台,激励广大青年投身基层一线、争当先进。聚焦非遗传承领域,以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关键少数为着力点建立“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承团支部,以团组织为轴心辐射、凝聚同领域新兴青年。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直播将石屏花腰推至全国,扩大花腰彝文化影响力。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向高校、学生推送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等民族文化,组织学生团队走访、参观、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课题调研、新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大学生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青联+”促动非遗文化对外交流。充分发挥文化界别青联委员作用,以交流促融合,让世界各地感受文化的魅力。2019年,以“传统农耕文明—儒家文化服务学习体验计划”活动为契机,向云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1年,在参加“四国四校亚洲智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为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大学生,讲述包括建水历史、紫陶烧制技艺和茶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活动,让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了解中国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历史。

  创业已经不再是男士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开始寻求经济与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并走上了。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农村女性,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王芳芳,甘肃省成县索池乡大草湾村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过去在县城从事服装生意,2013年她放弃原有生意,在网上开办了成县云雾山土特产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帮助乡亲宣传和营销农特产品,走出了一条由传统产业向新电商农特产品的成功转型之路。至目前,该网店信用已经成为五星级诚信网店,销售当地核桃、土蜂蜜、松子等农特产品金额达到10余万元,使家乡大山沟里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走向了全国各地,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也为自己走出了致富之路,并多次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关怀和视察,成了远近有名的农村妇女创业成功典型。

  不懂就学,在挫折中磨砺创业意志

  最初,她作为一名农村妇女,王芳芳对电脑并不熟悉,更谈不上使用微博、微信了,如何在淘宝上开网店?买卖东西?这一切对她都是陌生的。在2013年成县的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期,她凭着自己一点QQ聊天上网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别人给自己注册了新浪微博,便开始自己的新媒体与电商之路。

  “第一笔交易是通过微博给广东的顾客发了10斤蜂蜜和20斤松仁,但当时自己还没有网店,也不会使用支付宝,然而这位顾客对我非常信任,通过银行账号给我汇钱,第二天我就认真地挑选优质的松仁和蜂蜜发给了客户。客户收到后对我们的农产品赞不绝口,通过哪笔交易,让我认识了电子商务的可行性,更加增加了我的创业的信心,随后就开始向身边开网店的朋友学习如何在淘宝上开网店、如何利用微博和微信来做营销。”王芳芳回忆说。

  然而,后来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比如对电脑知识的不熟悉、网店图片做的不美观,无人问津;不懂得如何去做营销,农产品在物流运输中出现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她曾经一度想过要放弃。但就在要放弃时,她反复问自己:难道这点困难就难倒你了吗?晚上思来想去,不能轻言就放弃。在丈夫、朋友的支持下,她参加了成县政府主办的网店培训班,了解了电子商务有关知识,掌握了网络营销的基本常识

  永不言弃,在奋斗中描绘创业蓝图

  创业的道路是曲折和艰辛的,王芳芳也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一路走了过来。初期,首先遇到的是产品物流问题,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要保持它的新鲜性和时令性,从田间摘采到客户手里,不能超过48小时,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往往新鲜的樱桃、杏子等可口的农产品到达顾客手里的时候已经不再新鲜、甚至会出现不能吃的状况,如何解决物流的问题?成了制约生鲜农特产品销售的主要问题。看到农民手中的新鲜农产品不能及时地销售,她有时吃不好,睡不着,就在此时,她曾经运用的微博开拓了她的思路,在微博上进行呼吁和求助,终于开创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即对于时令性较强的樱桃、杏子等农产品,积极与其他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将销售的中心放到周边的兰州、西安等城市,采取预订,确保采摘、物流、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48小时的快速销售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物流这个制约因素,而且通过与其他网络平台的合作提高了网店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通过这种有效模式,今年5月份她累计帮助当地群众销售鲜樱桃1000多笔,销售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使当地樱桃很快畅销一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产品买卖难题。同时,她的上门收购服务让当地农民足不出户就变卖了农特产品,既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又真正帮助农民得到了实惠,让自己丰富了销售经历和营销思路。

  然而她并没有局限于获得的满足感,当她听说成县籍的画家姚屹东在省城兰州美术馆要举办画展时,她积极与对方联系,免费为画展提供了“云雾芳果”系列家乡农特产品,成功将家乡农产特品推向了省城市场,实现了销售的多渠道,为家乡的农产品也添上艺术的色彩。

  感恩乡亲,在回报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王芳芳虽然取得了一点成功,但她没有忘记当地父老乡亲,没有忘记关心她、帮助她的当地党委、政府,没有忘记社会的支持。2014年6月,她与合作伙伴一起拿出6000多元为成县索池乡寨子小学的孩子们购置了书包、文具和图书等学习用品。同时,她也加入了成县当地的民间爱心机构--成县爱心联盟,经常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正是这样一种情怀,更加让她坚信一定要带给大家更多无污染、纯天然的农家产品,帮助身边更多困难的人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王芳芳的成功创业,为全县乃至全市广大农村妇女、青年开展电子商务、勤劳致富树立了榜样。她是广大农村青年就地致富和转移致富的模范和榜样,是全县农村妇女、青年中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佼佼者。她的创业也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全县电子商务的发展,帮助当地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助推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与“一票某决权”博弈,创业者应该知道什么?

  近日,对于ofo面临的困境,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评论其溃败的真正原因可能在于「Veto Right」。

  有媒体报道评论,在ofo内部,多家不同轮次的投资机构都拥有一票否决权,由于多次在核心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错过了与摩拜合并的最好时机,也直接导致了重大融资流产,甚至如今的困境。

  该事件把「Veto Right」送上了舆论的火山口。

  为什么会走到如此分散的困境?

  创业早期,什么样的治理结构是「更优选择」?

  借助硅谷的成熟经验以及过去的投资实践,蓝驰创投始终坚持在早期阶段尽力帮助创业者构建更加均衡的治理结构,避免公司发展后期的时候,因为不合适的治理架构阻碍创业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以下为蓝驰创投对「Veto Right」的拆解与实践。希望对早期创业者有所帮助。

  Veto Right,即「一票否决权」,在交易文件中也会称为「保护性条款」(protective provisions),常表现为:公司的某些重大事项须经某些股东(或其委派的董事)的同意。

  一般情况下,创业公司的早期投资人(尤其是各轮次领投方)或者中后期具备强话语权的投资人会享有一票否决权。

  「否决权」分散的原因?

  理论上,无论创始团队还是投资机构,都不希望企业陷入管理僵局。那么,这样的潜在风险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创业公司角度来看,存在对公司治理认知不足的现象。创业者有时更关注投资人对哪些事项一票否决;然而,对于他们之间如何协同,怎么行使一票否决权,会不会造成决策僵局,以及这些管理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创业者有时缺乏足够认知。

  此外,由于供需关系导致,某轮投资人因为所在基金有强烈的投资策略、风控需求,要求获得一票否决权,为公司治理埋下隐患,后续投资人依葫芦画瓢将有可能提出同样诉求。

  中国投资行业经过多年的野蛮生长,对周期的经验还在积累过程中,为了保护基金利益并规避风险,会存在过度依赖法律工具的现象。在业内,仍会有从业人员对一票否决权的需求和潜在伤害缺乏认知;对于不同阶段、业务的公司,哪些应该属于需要特别约定重大事项,没有清晰的界定。在投资机构内部,因为管理模式的原因,条款的谈判审核有时会和项目管理脱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会有机构通过法律工具与创业公司建立了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机制,或者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

  什么是更成熟的否决权模式?

  实操中,一票否决权的形式主要分为“分类投票”和“合并投票”两种模式。

  从蓝驰创投的实践来看,采用分类模式的公司,发展到后期,否决权会比较分散。而合并投票模式,会更利于董事会/股东会的统一决策,对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大有益处。具体如下:

  Separate Class Voting(分类投票):单一投资人独享一票否决权,或不同轮次投资人共同享有其所在轮次的一票否决权。这种模式下,伴随融资的轮次越来越多,创业公司需要出让的否决权会越来越多。

  具体来看,可能存在多种形态,举例说明:

  1、某创业公司先后完成A、B、C三轮融资,对应的领投方均享有独立的否定权,跟投方不享有;

  2、同样完成A、B、C三轮融资,每轮的多个投资方按照约定的轮次内majority比例来共同行使否决权,但每轮的否定权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Single Class Voting(合并投票):所有优先股股东(即投资人)按比例共享否决权。这种模式下,无论创业公司经过多少轮融资,否决权都将由优先股股东共同商议后做出统一决策并行使。

  1、某创业公司完成A轮融资,交易文件设立preferred majority(优先股合并投票)结构,约定A轮领投方、跟投方、以及未来所有投资方,需要按照约定比例来共同行使否决权;

  2、同样完成A轮融资,A轮领投方、跟投方设立series A majority结构,按比例共同行使否决权。一段时间后,公司完成B轮融资,经协调重新设立结构,调整为preferred majority结构,约定现有和未来所有投资方,需要按照预定比例来共同行使否决权(根据后续融资情况,比例可能不时调整)。

  根据在VC/PE领域涉猎广泛的汉坤律师事务所网上公布的《2017年度VC/PE项目数据分析》,在其2017年内所经手的项目中,仍有近三分之一的VC/PE项目是采取“分类投票”的治理结构。而根据未经完全统计的行业数据,在早期和VC阶段的项目,对「分类投票」模式的采用甚至可能高于50%。

  合并投票的优势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投资机构都是完全理性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从机构本身到从业人员,尽管大多数时候,在协商协调后,都会做出有利于公司发展以及代表大部分股东权益的理性决策;但由于入股价格、基金背景、个人认知或投资偏向的不同,碰到非常情况时,决策并不能做到100%理性,并且有利于公司发展。

  分类投票将单个机构决策放大,对公司治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而合并投票,通过投资人内部的民主制度来进行决策,所有轮次的投资人都按照自己持有股份的比例(或约定比例)来共同决定Veto Right如何行使,可以避免部分股东根据个体需求行使否决权,权力和责任将更匹配。

  依赖于更均衡的结构,可以避免因为某一家机构的个体需求,就决定了事情的走向,这会让股东会或董事会在做决策时有一个意识:任何分歧都是需要坐下来聊的,需要有沟通、交流、妥协、让步。这是一个更理性的交流氛围,也是成熟游戏规则给我们提供的一套模式。大家是要在妥协交流中找到方向,而不是根据个体需求来做决定。

  更好的选择 vs. 更高的成本

  从硅谷的经验来看,VC刚刚萌生时,曾有很多投资人因为否决权问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上吃过亏。运行了二三十年后,很多投资人、创业者及其律师都意识到:相对于合并投票,分类投票是不够合理的。

  但是矛盾在于,在早期融资就要建立这个合并投票架构,投资人和创业者双方,都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成本。

  这是因为很多创业者对于公司治理可能认知不足,所以早期投资人在早期融资主导否决权结构时,需要做大量说服工作。

  从蓝驰创投的实践来看,在决定投资一个项目前,我们通常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创始人讨论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在后续融资过程中,创业者和早期投资人需要用更多精力和下一轮领投方及其律师去沟通这样的结构,因为投资人对自身的一票否决权往往十分看重。从过去的实践经验来看,公司一旦在早期决定接受分类投票机制,到后面的轮次就很难改到合并投票的机制了。

  同时,伴随后续融资,早期投资所获股权将被不断稀释,早期投资人在提出设置合并投票结构的时候,就意味着未来大概率要出让自己的一票否决权,并担当一定风险,对早期投资人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对于蓝驰创投来说,之所以愿意冒这样的风险,是因为吸取了在过去经验中总结得来的教训,我们的被投企业也曾面临过由分类投票机制带来的困境,最终无法执行对公司和大多数股东最优化的方案。

  但经历过周期后,成熟的市场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创业公司得以设立更健康的治理结构,才能创造双赢的局面:创业者不用为公司治理而头疼,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所有投资人能够更理性的参与重大决策并,为其出资人创造更好的投资回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