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定期大额存款利率是多少?

不少储户想要找到较高的存款利率,到手更多利息以补贴生活开销。不过只要是高利率的存款,就一定值得存吗?就有人想知道,若发现附近农商行存款利率高达3.98%,要不要存?如何才能保障存款的安全呢?答案来了。

以如今的存款利率水平,4%左右的中小银行5年期存款便算是天花板级别了。从收益性来看,3.98%的利率算是较高的利率水平。

不过,在存之前,储户要弄明白几件事。其一,该产品是银行员工推荐的所谓“新型存款”之类的吗?如果是,要当心了,因为有时候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推销业绩,会将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借助话术包装成高息存款,而这些并不保本。

其二,该产品的利率是固定的,还是有一定区间的呢?如果是固定的利率,则基本可以断定是银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但若该产品的利率为预计到期利率,且有一定的利率范围,储户要小心,该产品有可能是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不保息,3.98%很可能是其上限,而其利率下限有可能很低,储户不一定能接受这种落差。

其三,该产品的利率固定达到3.98%的话,大概率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以当下的利率水平,该产品很可能是5年期的存款。若储户发现该产品是3年期的,建议具体询问一下,看该利率是不是后来又做过调整。

若该产品是5年期的,储户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有能够闲置5年,不会提前支取的资金。若没有,不建议存,因为一旦提前支取,将损失太多利息。

若该产品是理财产品或者保险,而储户的诉求又是保本,不建议存入其中;若该产品是结构性存款,由于其不保证利息,若储户受不了利息风险,也不建议存入其中。

若该产品是5年期的存款产品,储户要看自己的资金能否闲置五年以上。若能,在持有期间不会提前支取,则可以存入其中。若在持有期间有提前支取的可能性,不建议储户存入这样的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中。若该产品是可转让的大额存单,在急用钱时,储户可以借助可转让功能减少利息损失。

另外,考虑到先前几家村镇银行的事件,该农商银行本身的安全性也要考虑到。建议储户在存款之前,先查一查对应农商银行有没有黑历史等,有没有存款保险标识,且在该农商银行中所有存款的本息和不要超过50万元。这样即使对方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如储户没有能够闲置这么久的资金,或者嫌弃3.98%的收益率仍不够高,不妨找到一些稳妥的增值方式为其余资金增值。

就如对活期存款,储户可借助余额宝来打理;对于不确定闲置期限的中长期资金,储户可试着抢一抢储蓄国债,降低流动性风险。若想稳稳增值,也可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元每月得1000元商品利润,也非常安全稳妥。

总之,3.98%的利率是比较高的水平,收益率上比较吸引人。但该产品有较多的可能性,储户要具体分析该产品是什么,适不适合自己的存款需求,再决定是否要存。存的时候,不妨借助以上几种方式来保障存款安全。另外,为更好地增值,对少数资金选择一些稳妥的方式进行增值,也是颇有必要的。

今日(2021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官方微信号发布公告,官宣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公告指出,按照存款基准利率倍数确定的利率上限,存在明显杠杆效应。由于长期存款基准利率较高,执行利率也明显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个别金融机构通过多种不规范的所谓“创新”产品吸收长期存款。其他银行为被动高利率揽储,推升整体负债成本,出现了存款市场由坏银行定价的问题。

新方案实施后,机构无需大幅调整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且一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也较小,总体影响都不大。同时,新方案消除了杠杆效应,长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将有所缩窄,有利于引导银行存款回归合理的期限结构。

此外,新方案同步调整了中小银行和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二者之间仍存在合理利差,有利于维持目前相对均衡的市场竞争环境。

事实上,在官宣之前,大量消息已经充斥在市场。

上个周末,银行大额存单突然遭到抢购。

至于起因,据券商中国、中国基金报、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等媒体,此前多家银行向分行下发了调整存款利率授权管理的通知。

该动作的背景是,6月1日晚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方案。此次会议上拟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的定价方式,由现行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 基点”;在转换定价方式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设置不同的最高加点上限。

于是银行才有了这些举措。



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3.85%下调3.25%,调整60个BP。此外,一年期、两年期存款产品也将全部下调利率。


5万元起三年定期存款利率将从3.85%下调至3.5%;20万元起的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从3.9875%下调3.55%。


大额存单利率从3.99%下调至3.8%;


一款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将从3.9%调降到3.5-3.7%。


20万元起、50万元起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高于4%降至4%以下。


收到总行通知,对人民币公司存款利率授权管理进行调整

一是报价方式上,将人民币公司存款优惠利率报价方式由“基准利率*上浮比例”调整为“基准利率 基点”。各行需将本次报价方式的变更传达到各基层网点,审慎报价。

二是利率授权方面,一般公司存款方面,即日起终止前期对各二级机构人民币公司存款定价授权,各二级机构在未收到新的授权方案前,所有高于中行挂牌利率的人民币公司存款(不含单位大额存单)均需逐笔报省行审批。

三是单位大额存单方面,除网银销售的产品外,所有单位大额存单产品均需逐笔报总行审批。

通知在附件中列出了总行对广东省分行的具体授权权限:要求各分行加强与当地自律机制的沟通,及时了解自律要求变化,按照当地自律要求执行;各分行应加强存款定价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率管理要求,确保付息成本稳定。


据悉,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的调整时间已经确定,大部分银行会在6月21日左右调整利率。


一、此次利率改革的重点有哪些?

1、类似贷款的LPR加点定价模式,LPR来自央行MLF加点。

此次存款的改革是人民银行指导利率加点模式。自律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不同的最高加点上限。分档由之前的三档分为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机构两档。

整体而言,此次调整后变化:四大行是主要存款品种在指导利率基础上加点50BP,其他银行加点75BP。大额存单稍微高一点。

这个定价改革把四大行和其他银行区分开,属于首次如此规范。跟之前的存款利率上限1.5倍相比,主要变化是:


  • 四大行外,其他银行三个月和半年期略微“加息”5-10BP;
  • 占比最高的活期存款,其他银行基本没有变化;其中通知1天通知存款涨幅30BP;活期存款目前全行业规模超过80万亿,占比46-48%左右。
  • 一年期利息基本持平,其他银行略微降息5BP;从二年期开始降息比较明显,高达35BP,三年期降息高达50-70BP。

对比改革前后,到底是加息还是降息,最好看其他银行,因为大行之前也没有按照1.5倍上限定价吸收存款,股份制和城商行基本上就是按照1.5倍来吸收存款。

同时,考虑到具体执行尺度是由各地自律机制自行确定。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银行此番利率调整情况可能会存在差异。改革的结果基本上是短期利率略加息,长期限利率降息明显。


2、不同于LPR改革,指导利率将长期存在,加点改革并不是为了取消存款指导利率

未来央行加息或者降息,不至于有倍数效应。如果是目前1.5倍指导利率上限的做法,那么央行指导利率变动会直接导致最终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上限倍数变动;这和贷款LPR定价原则发生背离,其本质加大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基差风险(敞口)。2015年前存贷利率一般为同升同降,相对基差风险较低,但目前LPR较为稳定,存款利率的活动就使得基差风险的敞口得到暴露,此次加点改革之后,短期虽然加点仍然保持稳定,但是中长期可能加点会逐步给自律机制发布;

加点数是市场利率省级自律定价机制确定,也会有浮动(当然在央行货币政策司指导下工作)。

总结下来:所谓未来存款利率的上限波动可能是央行指导利率直接变动,也可能是加点数的变动。

表一:主要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占比

此次加点改革最大特点就是中长期存款降息,短期存款不变。从存款结构看,受影响最小的当然是活期存款占比最高的银行,其中招商银行活期存款占比64%,处于最高水平。四大行普遍处于50%的活期存款占比水平。其他股份制城商行普遍较低,其中城商行中宁波银行是例外,活期占比54%。

从过往央行的表态看,存款基准利率将仍然长期保留最为央行利率政策的压舱石。

存款利率制度的任何变动,都直接影响170万亿的存款定价,效果立竿见影(假设活期存款也降息的话),不论是普通定期存款,还是结构性存款,还是大额存单,存款端的收益率曲线都变得更加平缓一点

此举对货币基金影响较小,因为货基市场化程度本来就比较高,主要是类比活期存款、通知存款;此次利率加点改革中短期利率并无明显变化。


二、我国目前利率框架体系

当我们谈降息的时候我们再谈什么?

市场利率暂且不说,央行政策性利率比较重要的几个主要有:

1、为何仅调降OMO、MLF,以及和这些政策利率高度相关的LPR报价利率是不够的

虽然理论上,LPR报价利率是银行自主报价,但在当前阶段非常明显受央行引导。

OMO,MLF凸显央行短期利率政策意图,政策信号也非常强。尤其MLF现在作为银行一年期LPR报价加点的基础,是整个贷款市场仅次于LPR本身的重要利率指标。

然而,MLF的降低更多的是通过政策的信号,带动货币市场利率、同业负债市场利率的降低,影响的是边际的增量成本;而从资产端角度,假设贷款投向稳定,那么MLF的降低意味着新增贷款整体利率的下行,由于银行负债端成本的刚性,银行负债、资产端收益率下行速度将严重不匹配。银行作为市场主体,为维持息差,其选择将是信贷增速放缓。这显然不符合监管导向。

显然,银行负债端成本的刚性,同样也制约了银行进一步降低LPR报价的动力和空间。因而若要进一步降成本,在LPR改革后,压低负债成本、压缩MLF与LPR利差、压缩风险溢价是主要的三个方向。

而如果存款基准利率若能有所动作,则银行庞大的负债端成本将会有显著的下行,信用利率的传导效应也将更为通畅。

2、中国央行存款利率为何影响更大?

(1)央行存款端基准利率是唯一可同时直接影响企业、金融机构、个人三者的政策利率。

其他政策利率比如公开市场操作OMO,或者MLF,总体操作体量也就几千亿,商业银行可以不参与,或者即便参与但是不传导至企业和个人。

这次中长期存款降息影响面其实并不大,对近80万亿活期存款没用影响,对一年期以内的大部分定期存款也没有影响。1-3年甚至5年期存款在银行业占比总体非常低。但这部分中长期存款的影响立竿见影,不存在传导机制问题,也不会有时滞——这点不同于贷款,降息后传导难度较大。这也是中国特色利率管制下的结果。

央行2015年存款利率改革后依然担心全面放开后银行无序竞争,所以又主导了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的建立,每月监测各家银行利率报价水平。同时,自律组织规定银行吸收企业或个人一般性存款的报价利率,不能超过央行指导利率的1.5倍。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一方面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


  • 2013年9月,我国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并正式运行贷款基准利率集中报价与发布机制,以期对其自主确定的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避免银行业竞相揽储导致的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引导存贷利率平稳地向均衡水平过渡,为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 2015年4月,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陆续建立地方性自律机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同年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在行业自律机制要求下,各地区对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之上维持一定比例的上浮限制。具体上限由自律机制的成员单位自主确定。通常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3倍,而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较高,一般不得超过基准利率的40%。

这个格局一直延续,所以银行存款的利率价格仍然属于管制的价格。多数银行为了确保存款规模,定期存款基本都是按照1.5倍定价。

图二:利率机制对存款利率的管控示意图

2020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银发〔2020〕59号),叫停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以及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纳入自律机制监测范围,都堪称央行史上最强的监管手段,压制商业银行高息揽储冲动,从而抑制银行的负债端成本。

总结下来,央行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求银行严格定价纪律不得超出自律机制限制的范围,另一方面稳住指导价,存款利率基准仍然是央行来指导这是压舱石。


中国于1996年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放开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主要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指导思路。

其实2015年10月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形式上就可以宣告基本完成。之所以说是形式上,是因为大量银行实质上仍未具备存贷款的定价能力。为防止银行在存款上恶性竞争,全行业继续实施存款利率行业自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银行约定存款利率上浮的自律上限,对存款利率继续构成了一个无形的天花板。

并且由于种种非市场因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完全通畅,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之后,不能有效带动存贷款利率的同向变动,两套利率仿佛各行其是,半市场化的“双轨制”局面继续存在。

而2015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对于总量冲击较大的工具一直较为谨慎,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未调整。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至今再无变动。

央行在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存款的基准利率还将长期保留,作为我国利率压舱石的作用还要发挥,所以还会有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等基本面的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彼时市场整体对经济的预期仍是一季度乐观,全年也将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速。

2020年1月17日,央行公布了“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的文字实录,其中央行亦就货币政策操作的具体问题答记者问。该次发布会对于存款基准利率的表述,存在一些细微变化。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存款基准利率还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这是央行近年来首次以更“开放”的态度表述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透露出积极信号。2月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就抗击疫情的电话会议中提出,可适当下调基准存款利率,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2020年4月3日,央行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总体而言此举相当于打开了利率走廊的下限,旨在带动其他短期政策利率继续下行,包括OMO,MLF,最终引导LRP利率下行。即最重要的存款基准利率还得保持稳定,因为太重要,不能轻易动。总之,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还有很多动用选项,此次对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降息也是12年来首次。此次操作亦充分体现了其货币政策的“灵活”。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方面,文件提出:“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存款利率并轨的提法是超出预期的,毕竟任何重大改革都需要很强的外部机遇促成,这是我国金融改革不变的规律。LPR市场化并轨如此迅速,重要前提就是央行接机转移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的压力。把责任甩给银行。因为这几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直是自上而下很强的任务。

存款利率市场化并轨,此前几乎没有听说什么压力,反而是央行不断强化对利率创新产品的压制,防止高息揽储。普遍认为这是为了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进而降低LPR提供保障。

在LPR继续降息预期下,再提存款利率并轨,唯一解释就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更高层面对银行需要进一步“让利”已经成为共识。尽管从央行和银保监层面不太情愿,希望能够增厚银行资本和风险抵抗能力,从而需要保持足够利差。银行更大幅度让利(尽管疫情之下有不良上升压力),是当前疫情冲击下整个实体行业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之下的一个选项。

存款利率虽然早在2015年就名义上放开了浮动空间,但同时央行主导下成立了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各省也分别成立省级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总体将存款利率上限锁定在基准利率的1.5倍左右。从过去两年及未来几年央行和银保监会监管意图和重心看,未来存款利率管制不可能放松,反而会强化管控。央行此次利率政策改革也是意在压低中长期存款利率,同时定价机制更加灵活,不改变央行对存款利率的管控和指导。

央行和银保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任务,就是打通货币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政策实施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1、商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依然较高。

从各上市银行2021一季报和2020年报数据来看,银行负债方面,吸收存款占比最大,其中国有银行吸收存款比重最高,达85%;农商行吸收存款比重达76%;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吸收存款占比相近,约在65%。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计息负债成本率约2.2%-2.5%,明显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的1.4倍。这说明存款属于卖方市场,银行吸收存款能力较弱,议价能力不强。

从存款结构来看,住户活期存款占比存款总额为15.28%,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为12.57%,加上机关团体政府存款活期占比大约40%,这部分活期存款对应的利率为0.35%,按照1.5倍上浮后为0.525%,存款基准利率定价改革对这部分存款影响有限。

但事实上,不少银行为了揽储,采用了活期存款定期化的结息办法,乃至大幅上浮这部分存款利率,以有效争夺存款资源。此外,同业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的利率都不同程度的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央行2020年3月就通过59号文非常严厉措辞叫停此类存款创新产品。

2、中小银行或受到更大冲击。

因为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对大行而言,本就不是鼓励拓展的方向,大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并不会把之前3年期存款高成本存款作为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工具。但中小银行因为存款压力较大,总体更依赖高成本中长期存款拓展客户,这次加点改革1年期以上实际是降息,倒逼中小银行进一步缩表,因为其边际负债成本相对较高,59号文叠加降息会进一步压缩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空间。

因此中小银行应充分做好准备,巩固客户基础,稳定核心负债,找准定位并把握核心优势,保持稳健经营。

叠加此前央行9号文禁止地方法人银行异地吸收存款,总体对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负债管理压力更大。《重磅新规:城商农商行不得办异地存款!网点开户不受影响!》。


3、银行亟需健全科学内部定价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目前,各银行的贷款风险定价能力不一,这涉及很多因素,首先取决于FTP制定的科学性、及时性,能够把政策效果通过FTP传导至基层经营单位。然后,基层经营单位考核也需科学合理,从而在资产、负债各项业务上体现政策意图。银行内部价格测算不准、机制传导不畅,不仅仅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也会影响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策略的合理调整,影响效益最大化。目前,不是全部银行均已建立非常成熟的上述体现,需要尽快建立健全。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1、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你可能没有见到四大行,但你一定会见到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中是很普遍的!不过,现在很多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改制成农商行了!特别是在城镇里面的农信社大部分已经变成农村商业银行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其实是一样的!2、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水平从上表中可以看到2018年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水平是很高的。比四大行的存款利率水平都高不少。2019年也是一样的!在农村信用社存入10万元一年,利率水平是3.3%。.3%=3300元!可以看到在信用社存入10万元一年的话,可以获得的利息是3300元!当然,每个地方还会有不同的差别。但基本都在这个利息水平浮动!3、存入20万元存款利率是不是更高?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存入20万元的话,可以考虑在信用社里面存入大额存单。有些信用社的大额存单可以给到4%左右的年利率水平。这是相当高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农商银行三年大额存款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