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

从2018年1月1日起,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提高到100万元。虽然只有到年底才能计算出实际盈利水平,但企业现在就应该预估,以提前筹划,争取拿到小型微利企业减税大礼包。如果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从业人数、资产总额都符合要求,即使预计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也有一定的税收筹划空间。到年底还有半年多时间,筹划时间比较充裕。筹划的基本思路就是用足各种优惠,把应纳税所得额降到100万元以下。

  思路一:用足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优惠。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假设某企业预计今年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可以考虑扩大生产规模,购买500万元机器设备。一次性扣除后,应纳税所得额下降到100万元。当上了小型微利企业,节税140万元(600×25%-100×50%×20%)。

  思路二:用足加计扣除优惠。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50%的扣除;如果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加计75%的扣除;如果该企业安置了残疾人员,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以加计100%的扣除。

  假设某企业预计今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00万元,可以考虑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只要投入研发费用334万元,加计扣除501万元(334×150%),应纳税所得额下降到99万元,即为小型微利企业。

  如果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则只需投入研发费用286万元,加计扣除500.5万元(286×175%),应纳税所得额下降到99.5万元,即为小型微利企业。

  安置残疾人员虽然加计100%扣除,但实践中筹划空间相对较小。一方面,不是所有工作岗位都适合残疾人;另一方面,目前残疾人工资薪金水平并不高。不过,也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思路三:用足减计收入优惠。如果主要原材料、产品都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之内,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则可以减按90%计算收入。

  假设某企业生产塑料制品,预计年销售收入为150万元,各项税前扣除为4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10万元。可以考虑使用废塑料为生产原料,只要生产原料100%为废塑料,即可减计收入,收入总额为135万元(150×90%),应纳税所得额就下降为95万元,即为小型微利企业,节税18万元(110×25%-95×50%×20%)。

  以上三种思路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综合实施。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筹划,以发挥出优惠叠加的最大效应。


作者:陈逸,江西省横峰县税务干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场秋雨后,清透的秋风荡漾着丰收的喧闹与喜悦姗姗而来。9月16-18日,税务筹划实战专家叶建平老师为总裁55班带来《税收筹划与风险防范》精彩课程。

新商界高级管理主讲专家

执业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

在课上叶老师带领我们站在决策层和管理者的角度,从企业税收、征管改革趋势;了解税收筹划、提高管理水平;公司创立阶段和生产经营环节的税收管理;实用税务稽查应对技巧等几大要点做了精彩讲授。通过企业运营、业务模式、合同签订等方面作税收的筹划,更前端更安全的降低税收负担,掌握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和实际操作技巧,从而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

了解税收筹划,提高管理水平

在目前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各国税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专业。管理者如何管理财务、如何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管控企业财税风险,拥有正确的税收管理意识,已成为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的必备素质。

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存在六大管理缺失,需要根据企业现状与背景深化企业税收管理做好企业税收筹划,利用一切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来减少税收支出,以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般来说,每一家企业的存在都会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对税收进行筹划是为了找出税收法律中的税负下限,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以达到税后财富最大化、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目的。

就征管改革趋势来说,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上体现在税负上,对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如果以增值税为计税依据,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成长。另一方面,营改增对个别行业影响很大,因为企业增加值大,抵扣少,增加了企业的税负。中国的税收制度是基于财政中立、公平,效率和适度原则设计的,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有许多好处,而且个别行业增加负担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加强税务风险防范,建立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企业可以从制度上着手,针对当前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完善,设置涉税风险控制点,以构建新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把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程,并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传递制度,达到风险的自我防控。

其次,提高决策管理人员税务风险意识,作为企业的"领头羊",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税务风险的关注力度,并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制定相关的税务管理条例,对有可能引发风险的控制点做好事前、事中控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把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

然后,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企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独到的时代认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满足国家对税法政策调整的发展需要。为此,一方面,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的能力和素养。

税收筹划与风险防范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企业税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对自身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进行合理的投资、统筹,进而达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减少税收成本,降低税收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来说企业税收风险种类包括三大类,多缴风险、少缴税款风险以及发票管理风险三种。

课上,叶建平老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到,在很多公司,税收往往是产品构成成本以外的第二大成本。现在虽然有很多税务优惠政策,但落实下来很难,过程很长,而且肯定也降不了太多。而合理、成功的纳税筹划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帮助企业减少纳税支出,还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帮助企业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到内部成本外部成本双管齐下,共同收缩。所以作为创始人和企业家,在税收管理上一定要有认知和筹划。

很多创始人和企业家都不太懂财务,也不懂怎么跟公司的财务沟通,觉得也没必要管,所以往往只瞄两眼结果,可是如果财务不懂筹划,给出来的结果就是几张密密麻麻全是数字的报表,不懂也不会分析这些数字背后的问题和逻辑,老板更加看不懂。通过税务筹划的学习,认识税、面对税、会交税,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最优化。

税收筹划是指对企业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以及理财进行合理的筹划,为减轻企业税负压力,促使企业利润上升的一种活动。常见的税收筹划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人代开方案:是指根据税务机关相关规定,对于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人,临时取得收入,需要开具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为其代开发票。

在税收园区的税务大厅或者税收园区委托代征地点代开可以享受核定征收,个税核定征收后按0.5%缴纳,且划入经营所得,加上增值税1%和附加0.06%,综合税率1.56%。

适用范围:适合缺少大量成本票的公司、以及税收压力大的个人。

二、个人独资企业方案:在税收园区注册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核定后综合税率3%左右。

适用范围:适合利润虚高的企业、分红税高、以及个税高的群体。

三、有限公司方案:在税收园区成立有限公司,享受园区奖励的财政扶持返还,根据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奖励地方留存部分的50%-70%财政扶持,增值税留存40%,企业所得税留存32%。财政扶持按月兑现,企业当月纳税,财政扶持次月奖励到账。

适用范围:基本无限制,除开特定的几个行业外。

企业选择个人独资企业或有限公司的形式入驻税收园区,不用实体入驻当地,只需注册地址在当地,便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压力,提高自身利润更好的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然很多人会担心到风险问题,是的,任何企业都会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是通过业务转移、分包的形式给税收园区成立的企业来承接,正常纳税开票,这是合理合法的;但自然人代开不用成立企业,只需要提供自然人和开票信息,提交资料到税收园区即可,也是一样的,以业务的方式分包给了个人,个人代开发票给企业,合理合法。所以,避免风险的前提是要保证业务的真实性,做到基本的三流一致。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关注公众H《小羊说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做好税收筹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