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杠杆如何维持?

去杠杆和防风险,在过去两年中一直是中国宏观政策的一个主题。2018年8月8日,五部委联合印发《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宣告正式进入全民去杠杆时代的到来,但其实早在2015年末国家开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去杠杆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不过最开始的去杠杆只是企业和政府方面的,到全民去杠杆时已经是2018年了。

从全民去杠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在去杠杆和财政紧约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态势,消费低迷,投资不振。市场的焦点基本上都集中在去杠杆力度过大,后遗症正在逐渐出现,包括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5%。现在观点分两派,一派觉得去杠杆要继续,一派觉得维稳更重要。

有观点认为金融天生就是杠杆,杠杆是去不了的,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没有效率。但在微诚集团旗下的新域华南研究院看来,金融有杠杆是正常的,但是金融高杠杆是有问题的。2016 年我们的银行体系创造了 30 万亿的资产,等同于新增 30 万亿货币,但是只创造了 5.5 万亿的 GDP,多出来的货币主要流向了地产市场导致房价暴涨。正是因为金融行业天生爱加杠杆,加上过去几年的管制放松,所以才会导致中国的实际货币严重超发,地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需求转弱,我国开启了通过房地产和基建刺激内需的模式。但是刺激的同时,中国的杠杆率也大幅飙升, 2008年之后,我国全社会杠杆率从135%快速提高到2017年的250%以上,居民杠杆率远远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政府广义的杠杆率也已经远超60%的国际红线。

加杠杆主要是让金融系统吸纳进去更多的资产,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过程,同时,由于高信用等级资产的稀缺性,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信贷标准的放松。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周期性行业的产能扩张都需要资金支持,而货币创造的过程也是信用投放、债务增长的过程。在经济的起起落落中,全社会的杠杆率水平也飙升了起来。但是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逐渐下降,城镇化速度也在放缓,且存量住房、基建越来越多,经济整体对于周期性行业的需求趋于回落。企业就开始面临产能过剩、库存过高的问题,杠杆率过高的风险就逐渐显现出来。

去杠杆何时结束?从宏观上看,杠杆率的分子是债务规模,分母是GDP(即金融体系总负债 /GDP),去杠杆大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减小分子,缩减债务;另一个是扩大分母,提高收入和盈利。从1 季度部分中小银行贷款增速超过 25%,远超 10% 的 GDP 名义增速和 10% 左右的资本充足率,这也意味着这部分银行的去杠杆仍未结束。

居民加杠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买房,所以全球各国居民杠杆率均与房价走势高度相关。要降低居民杠杆率,一种方法是提高居民收入,但这个在短期内是无法现实的;另一种方法是减少居民债务,也就是债务减记。近两年在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收紧后,三四五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刺激仍在持续的进行。虽然小城市房地产库存下降了,但居民杠杆和房价飙升了起来,部分城市房价在一两年内翻了一倍。

居民加了杠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才好转起来。同时房地产销售的火爆也刺激了部分投资,拉动了一部分周期性行业的需求,对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也起到一定作用。2017年以来发生债券违约的主体也是以民营企业为主,截至2018年6月民企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较2016年底还提升了2.3个百分点。从去杠杆的整体效果来看,2018年以来全社会杠杆率稳定在250%附近,但并没有下降,居民杠杆率仍在上升,政府杠杆率走平。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企业部门杠杆率自2017年以来略有走低。

企业部门负债率略有走低,小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库存也降下来了,债务问题缓解,是不是我国的去杠杆就大功告成、即将结束了呢?微诚集团旗下的新域华南研究院认为,去杠杆还远远没有结束。

第一,居民的杠杆率和房价都已经飙升到了高位,并没有去掉,而高悬的居民杠杆率和房价导致政策刺激的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企业部门杠杆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之前主要是转杠杆,结构分化较大。从行业之间看,压缩供给导致周期品行业涨价太多、利润偏高,对中下游行业的利润构成挤压。从行业内看,行政化与市场化去产能的不同在于,“剩下”的企业可能不完全是效率较高的。

第三,政府部门杠杆率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中央对于地方隐性负债不兜底,而地方隐性负债的大幅扩张很多也是为了刺激基建托底经济。

对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加杠杆意味着国家对他们的信贷力度支持加大,也就是有了更多的发展资金。不会再因为资金问题而被迫缩小规模或保持规模了。但对于居民家庭来说,虽然购房杠杆率连续下降,但是债务风险仍然还很高,没有达到安全区域,所以对于居民家庭来说,还是要降杠杆。而且房地产的负债率仍旧很高,为遏制房地产泡沫化,还是需要继续降杠杆的。

(来源:新域财经资讯的财富号 17: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炒股加杠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