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公募基金投研和Top券商行研选哪个?

定了!辞别1500万年薪,任泽平重回证券业!出任这家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又是天价转会费?出走"绯闻"不断

曾以1500万年薪刷屏的任泽平,职业又迎来新动向,已经加盟,出任首席经济学家。

3月18日,券商中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证实了这一消息,但相关转会事宜目前尚未履行完程序。据悉,现任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将出任东吴香港副董事长及全球首席策略官,现任研究所所长、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丁文韬将回归研究领域担任东吴证券首席战略官,统筹协调东吴证券“大研究”。

时间回到2015年12月,彼时刚刚获得新财富宏观经济组第一名的任泽平,被传将从证券转投东吴证券。到2016年6月,任泽平却出任了首席经济学家,并于2017年12月,开始担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如今5年多时间过去,兜兜转转之后,任泽平终于还是选择回归证券公司——东吴证券。

任泽平确认加盟东吴证券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即将出任东吴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的消息,在3月18日晚间刷屏了金融圈。

券商中国记者第一时间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证实了这一消息。同时,经向东吴证券证实,任泽平确已加盟东吴证券,拟出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东吴证券现任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将出任东吴香港副董事长及东吴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官,现任所长丁文韬将回归研究领域担任东吴证券首席战略官,统筹协调东吴证券“大研究”。

据悉,东吴证券高度重视、持续发力研究业务,自2015年引入新财富多年排名第一的分析师丁文韬任所长、转型卖方业务以来,该公司研究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近期成为全国社保签约券商。未来东吴证券将进一步打造研究品牌,形成任泽平、陈李、丁文韬“三驾马车”发力格局。

公开信息显示,丁文韬原是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2014年度新财富、水晶球、金牛三大分析师奖项均获第一,曾就职于普华永道精算部、安泰人寿精算部、、华泰联合证券、。

陈李则于2019年年底出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此前他分别在外资和中资券商有过多年的研究工作经历,曾任瑞信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分管研究部;瑞信证券(credit suisse)董事总经理、中国策略研究主管、研究部副主管;瑞银证券中国策略研究主管,研究部副主管;嘉实基金策略研究主管、研究部副主管;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

近年来,东吴证券研究所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竞争之路,牢牢把握住长三角根据地优势,联动苏州经济产业,发挥区域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研究、优质地方资源为客户提供最专业最高效的定制服务,为机构客户、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同时,也为当地政府部门、开发区、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提供智库支持,积极参与纾困基金的设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2020上半年,东吴证券研究业务全面开花,公募佣金收入稳步提升,海外业务已基本覆盖全球知名基金且与研究所达成投研合作实现海外佣金创收,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开拓顺利。同时,研究所作为东吴证券的机构业务平台,进一步结合公司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拓展公募业务思路,与该公司各部门通力合作,提升机构客户服务质量,挖掘机构业务创新潜力。

东吴证券研究所实力也获得官方及市场双重认可。据记者了解,东吴证券研究所现布局总量研究、上游能源高端制造、大消费以及TMT五大板块,行研团队在各类外部评选中屡创佳绩,受到市场充分认可,多位分析师作为“江苏资本市场行业研究智库”成员,投研水平及影响力处于行业前列。

“研究所鼓励每个研究员都有自己熟悉的板块和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做到极致,保持一流市场口碑。”东吴证券内部人士介绍。

辞别1500万年薪,重回证券业

令人唏嘘的是,这并不是任泽平首次与东吴证券传出“绯闻”。

早在2015年12月,刚刚获得新财富宏观经济组第一名的任泽平,就被传将从证券转投东吴证券。彼时,有媒体援引“接近东吴证券的人士”的话称,任泽平加盟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基本确定,东吴证券内部都认为差不多了。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任泽平最终在2016年6月入职,出任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所MD(董事总经理)。随后任泽平又在2017年年底,以1500万年薪的惊人身价跳槽恒大,担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

如今5年多时间过去,两度跳槽之后,任泽平最终还是回到证券业,还是选择了“绯闻”公司——东吴证券。

简历显示,任泽平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随后历任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方正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最早因在2014年对股市大胆预测,且后来预判被验证,继而资本市场声名鹊起。在2015年的第13届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评选中,任泽平团队获得了宏观经济组第一名。同时任泽平还包揽了“最受公募欢迎分析师”第一名、“最受私募欢迎分析师”第一名,以及“最受保险欢迎分析师”第二名。

2017年12月4日,任泽平正式走马上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并在当天召开的恒大集团月度工作会议上亮相。彼时,恒大为其开出的1500万年薪不仅傲视券商分析师,也傲视一众券商高管,一时间震惊行业内外,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但在今年2月16日,继率先宣布全面实现线上卖房后,恒大再放大招,宣布全国楼盘75折甩卖,意在为暂停的线下销售“破冰”,进一步促进楼房销售。该政策实施3天内,客户共认购房屋4.75万套,总价值580亿元。

与此同时,一则传言也在业内不胫而走:“听说恒大集团给任泽平的KPI中有卖房?”对此,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从恒大集团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这一消息纯属子虚乌有。

最新观点:聚焦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

研究观点方面,任泽平长期以来致力于践行“实战经济学”,2014年预测“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新5%比旧8%好”,2017年提出“新周期”,2019年初预测“否极泰来”,2020年初提出“新基建”。

任泽平还率先提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成为业内经典分析框架。

在一周多前,任泽平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又提出了新观点——“2021年关键词: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

任泽平在此次专访中谈到:如果要给这轮牛市起一个名字,我觉得是“改革牛”,准确的说是由于注册制改革、鼓励创新、加大对外开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落地攻坚带来的改革红利牛市,而年的“改革牛”是改革预期带来的。

任泽平在专访中表示,从短期看,2021年的关键词是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拐点,将带来新变化。

从更长期的视角度,任泽平认为,中国在抗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展现的强大体制优势和经济韧性,尤其在面对前几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坚持更大力度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持了市场化的正确方向,把握住了历史的航道,成功化危为机。

“我们维持‘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的长期判断。”任泽平说。

至于楼市,任泽平认为,中国的楼市走向在未来将逐步分化,这和人口流向密切相关,人口向都市圈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则外迁流出,一二线的高房价和三四线的高库存并存。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来源:券商中国的财富号 00:01)

halo,大家好,好久不久,我是lilia~~今天是我的好朋友W同学的新一岁的第一天

首先祝她生日快乐啦啦啦下面她会分享在保研以及四大财务咨询、券商行研和互联网经营分析岗位实习的心路历程,看完文章的你一定会有所共鸣哒!

本科——某211财经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

研究生——top2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三年制学硕,研一在读

想好自己的路,不盲从,不攀比

经常有学弟学妹咨询我保研的问题,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分享哪些老师给分高、哪些比赛好拿奖

因为在当时我对于保研的思考就停留在路径上,而没有深入思考过为什么要保研,以及什么样的人适合保研

大一时的我对未来很迷茫,那个时候大家总是攀比高考成绩、大学甚至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我们眼里的世界是线性的,觉得谁高考成绩好,学校好,甚至专业是不是金融学谁就是更加优秀

我眼里也是这样的。那时我接触到了一些我们专业保研的学姐,他们去了非常好的学校读研,受到了学校各种嘉奖和宣传,我也想像他们那样光鲜,去更好的学校读研从而证明自己

所以,我上大学的时候精力都花在迎合保研的制度上,而没有去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从未踏出学校一步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后来当我真的保研,我早就忘了大一时谁在那里比学校的高低,只剩下对未来的迷茫了

这一点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读研本质上只是一个途径,为了提高自己

如果你本科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或者是你为了去外企工作,又或者是为了感受国外的氛围练习口语,那么完全可以选择本科就业或者出国,完全没有必要去选择保研

因为你迎合的保研制度很可能和业界所需要的能力模型不匹配

找工作需要你去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需要一些隐性的工作技能,需要匹配实习经历,有的工作也很看重海外视野。

这些事情和你追求GPA而选水课,精益求精的做无用的作业,每次课出勤去学并不实用的知识,做学生工作而不是出去实习,为了GPA下降而不出国交换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

所以我常常认为,GPA过高并不是一件好事,适度即可

我希望学弟学妹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意识到这样的弊端,而不是单纯觉得保研光鲜而盲从

并且,也要尽早地从学校的那些单一维度的评价体系中走出来,从高考后就不要再以成绩论高低

商科学生实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学校里所学其实和业界的需要严重脱轨

我们可能某一科的分数很高,但却缺乏实践,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发现无从下手,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学习一堆知识,到了大四才发现,原来工作需要的能力自己并不具备,自己具备的能力建立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

而很多人这个时候距离就业的时间也不远了,这样就会很被动

另外,实习前我们还需要每个人评估一下自己是怎样的人,适合做什么。并且多和相关的从业人员交流去排除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下面是我的实习感悟,供大家参考哟~

保研后,一开始我选择在一家券商研究所做消费类行研。我觉得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每天可以和研究其他行业的同伴交流各行各业,经常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对于不同行业,都有对应的框架,让我学到很多

我在这里做了将近五个月,但是发现做行研类的实习,在4/5个月之后就会被所研究的行业局限住,轻易不方便更换自己研究的行业

而研究所的留用又非常不稳定,我见到一些优秀的师兄师姐都没有被留用,就感觉到非常不安稳和焦虑,担忧自己如果一直研究这些特定的小众行业,是否就业面过窄

而且在与其他小组同伴交流中我也发现,我对其他组的行业也很感兴趣,我想做一个工作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行业,那样会更有趣

于是我选择去考CPACFA,因为我发现财务是一门语言可以进行跨行业的分析,我想学好财管会计去了解更多的行业

考完CPA之后,我加入了学校的咨询协会,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咨询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我又考了CPA,所以觉得很匹配财务咨询这个版块就准备去做财务咨询

当时我也听了PWC的edge计划宣讲会,他们说在这里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行业,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于是我找了四大一家的财务咨询部进行实习,在四大,这个部门一般被叫做“交易咨询”或者“财务咨询”。下面又分为估值建模、财务尽调、税务筹划、破产重组、法务、公司金融等多个小组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财务尽调,因为做财务尽调可以去各行各业的公司里尽调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但是,这个岗位几乎不招应届生,也不太适合应届生的发展,大多数都是做3年审计带着CPA跳槽的,或者有的人在美国拿到USCPA因而在做跨境并购时比较有优势

我因为读了三年的硕士,而且本硕均非财会专业,在这方面非常吃力,如果先去做三年审计再跳槽,到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感觉在拼体力的四大并不好生存,所以放弃了这条路

但是我非常支持本科毕业去四大做2-3年考下CPA,然后去美国读Accounting,在就读期间考下USCPA再谋发展,因为USCPA和HKCPA其实非常容易过,但是在中国就业却非常差异化,对于做跨境业务是一种优势

我也很看好那些外企的财务管培生计划,将来往财务分析的路上走,并了解到很多国外读会计的同学都会选择这样的路。我也接触到了很多人本科毕业在四大工作过,并实现了“财务+”的转型。但是显然这样的选择不适合当时的我了,让我觉得很遗憾

在这段实习中,我确实如愿接触到了更多的行业,并且每周都在更换。我发现,我本来以为的自己会喜欢接触不同的行业其实并不是这样

比如,我并不喜欢能源矿产基建类的行业,我喜欢的行业主要还是消费类的这些。而且当你真的一周换一个关注的行业的时候,会觉得过于疲惫,好像什么都没看明白,只是作为一个服务的中间人,而不是分析者

所以我总结出,我想成为一个能长期跟踪某类行业的分析师,沉淀下自己的洞察,并且我希望这样的从业能力模型是可迁移的,就业范围是较为广泛并且有一定需求的

在与很多人交流过后,我总结自己比较喜欢消费者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产品研究/财务分析/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用这些方法来辅助企业的经营决策

而不一定去做投研,因为我比较风险厌恶不适合做高风险投资,并且投研也不偏好应届生。我就开始把目光聚集于互联网经营分析的岗位上,并且找到了一家大厂经营分析部的实习

在这里的实习体验感觉非常好,我觉得有下面几点原因很吸引学经管的人去做互联网:

(1)氛围活跃,穿着随意,文化包容创新,像一所学校

(2)业务发展快,机(工)会(资)多

(3)工作内容有趣,贴近生活

(4)不太需要原生资源

(5)不需要经常熬夜,周末加班(相比金融)

又由于我们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硕,我所学的应用政策评估模型进行处理效应研究与互联网的基于AB-test等推断模型重合度非常高,因为我们本质上做的都是一件事:描述性统计→统计推断→结论及应用

但互联网做业务分析比我们的学术研究更加落地。我觉得自己很喜欢也习惯这样的分析思维

比如,在学校里,我们研究财政经费投入效率问题(政府医疗经费,是给医院好还是给病人好;政府的教育经费,是给学校好还是给学生好)

这就很像你去研究流量的分发是给网红还是普通人问题。还比如,我们有DID、PSM、RDD、固定效应模型来做相关性到因果性的检验,在互联网的分析中也应用类似原理的分析推断到底哪个因素影响了留存/DAU

这个时候,我发现很多学校里学的都是一种思维的培养,教会我们如何评估一件事情,如何分析一个问题,更体会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我们需要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财务管理、传播学、统计学的方法去增加我们解释问题的角度。

我一个做商分实习的朋友是学社会学的,他还经常跟我说他们做的田野调查也很像商分的工作,所以我觉得在校期间,我们也可以多跨选其他学院的课,学会从不同学科视角去看待问题,培养自己的视野

比如我选了心理学院讲消费行为的课;选了新闻传播学院学广告营销、媒介经营的课等等。尤其是很多学管理学的同学苦于自己没有技能,不像财务会计和法律

这一点我以前也很焦虑,但是我最终思考到如果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管理学sense,多学科视角并加以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其实也是一种思维的壁垒

并且,你做的工作可以帮助企业的发展,方便用户的使用,成就自己也能成就他人。我很喜欢这种为他人赋能的感觉,而不像做期货期权交易那样的零和博弈。这就是我认为的做经营分析工作的价值

我之前没有sql基础,一开始看了《sql必知必会》和《sql基础教程》,后来报名了CDA的网课学习

这些课程主要是分拆了各个语法给你讲查询语句、条件语句、筛选语句,非常基础。如果想要通过面试还远远不够,很多人建议刷牛客网、sqlzoo的题,我是刷了知乎上的一些数据分析的帖子和一些面试的题

我在面试这家公司之前,还面试了另一家大厂的商业分析,但是当时只掌握基本语法,完全无法写出多条件多嵌套的表达式,所以被刷了

因此,想要应聘这样的岗位sql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优先学习sql,而不是那些机器学习的算法。实际上,很多业务分析的岗位都不需要机器学习

sql我觉得本质上就是一种查询的语言,与编程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非计算机背景的同学完全无需担心。我认识的sql比较好的同学中也有文科专业的同学。我在学校里也完全没接触过sql

(2)其他数据分析及技能

在我看来,商业分析想要长远发展可以走技术的路线,也可以走业务管理的路线。我是本科经济学学位,研究生管理学学位,所以比较适合走业务管理的路线

面试时,也提出希望做偏业务的,算法一点都不会。学校中教的主要是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模型,而且是用的stata,其实和业界需要的不太一致,但是道理很多是相同的。但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也学习了R和Python的数据分析技巧

我觉得从做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说,不用纠结用excel还是r还是python,因为这三者数据分析的底层逻辑很类似

可以先学习excel的vlookup函数和数据透视表。然后学习r(因为我学过stata,r和stata语法比较类似,也有人不学r直接学python也可以)的dplyr,plyr和data.table的应用

最后再学习python的pandas,numpy和seaborn。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相通的,只需要熟练使用就行

除了数据分析外,我认为ols、logistics和kmeans聚类也很常用,也可以用python学一下。但是再高深的,对于找实习来说就用不到了,但是也可以学。

对于爬虫来说,有很多爬虫插件和软件可以用,python爬虫也可以不学,入门是够了

对于可视化来说,可以学excel图表可视化,tableau可视化。R的可视化有一种论文的感觉太学术了,商业场景excel就够

对于做PPT来说,islide插件和thinkcell插件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有一些设计的思维,能自己设计模板,不要套模板。

(3)对于学校数据分析经历的考察

问了一些学校里写计量论文的问题。主要考察你能不能耐心细致的做数据相关的工作,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进行分析。最好是统计学功底好一点,因为业务分析很多基于统计学的原理

问了估算市场规模的问题;还有如果A指标下降如何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这一部分需要日常积累,注重框架和结构,按照咨询的标准练习即可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小姐姐的鸭~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无论在为什么而努力,都要坚持下去呀~

毕竟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呢~fighting!!!

想获得高质量实习refer机会吗?

后台发送【refer8】即可进入实习群

可获得日均100+条实习信息

她们是两个北大girl

想做最干货最可爱的求职知识共享平台

微博:“lala实习日记本”,粉丝量 5w+

希望热爱分享和学习的你,也来到这里

如同星星,独一无二,闪闪发光

6月已至,2022年即将过半。今天是高考日,首先祝愿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到了毕业季,券商针对2022届毕业生的招聘工作也基本结束。券商中国记者专门对多家券商进行了采访,整体来看,受访券商普遍表示今年校招规模相比往年有所扩大,未出现公司主动撤岗、解约现象,还有部分券商明确表示“未设置录取比例,考核通过的学生应录尽录”

而反观互联网行业,以腾讯为代表,上周刚刚爆出大幅裁员信息,又相继推出了“升职不一定加薪”政策,一时又引起广泛讨论。


看来,和纷纷裁员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券商今年的日子还比较好过,招聘形势总体乐观。

券商:招聘人数有增无减

跟上半年频频爆出裁员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券商的日子过得似乎还不错,在人才招聘方面,多家券商表示“有增无减”。

国泰君安在5月上旬官宣,将在已完成2022届校园招聘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启动6类岗位扩招工作,计划定向招聘100名上海高校的2022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招聘岗位涉及集团总部科技类、营运类、上海“五大新城”分支机构相关岗位。


东方证券也同样有所扩招,据HR介绍,今年4月以来,东方证券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扩增岗位,涉及研究类、交易类、销售类、科技类等。

“部分已毕业学生已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上岗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毕业时间,预计全部入职工作将于2022年9月前完成。”人力负责人说。


此外,中泰证券、国海证券HR也表示,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公司尽全力保证应届毕业生招聘量,为支持金融行业稳定就业贡献力量。


很多同学关心,公司招聘有没有名额限制,是不是有明确的招录比。券商表示,没有设限,考核合格则“应录尽录”。

投行/投研岗仍是毕业生首选

尽管这两年券商在重点发力金融科技和财富管理板块,但是最受应届生欢迎的依然是传统而强势的投行/投研(投资、交易、研究)岗。

“应聘学生投递投行业务、投研业务等热门方向较为集中。”光大证券HR表示。

中泰证券表示,今年公司重点打造“千人投行团队”,投行业务条线将有大量校招岗位等待各位同学。

国元证券也表示,根据业务需要,公司总部部门中,投行总部招聘校招人员较多。

中金投行部总监表示,在中金,投行是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因为有太多名校投递简历。

“我们一般只看名校背景、专业相关(并非只是金融行业,像一些技术类组别也会招募相关理工科专业同学),并且有头部投行实习经历的候选人。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连有小秋招之称的summer intern都是这样的录取标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求职

职徒日常搜集整理大厂实习资讯


戳小助手二维码,获得领取方式哦


有的同学为了斩获中金offer,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投行股权业务,转而申请通过率稍微高一些的固收业务

职徒优秀校友小赵同学就在今年的暑期实习申请中,经过网申-笔试-两轮面试,斩获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暑期实习正式offer,还是最想去的香港office!


不过鉴于疫情影响,原本要去香港实地实习,现在变成远程支持。但这对学生尤其是留学生来讲,也未必是坏事,一来国内目前疫情防控较为严格,动辄14+7的自费隔离,还有回国的天价机票,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高。

“与往年相比,今年招聘的应届生更多具有复合教育背景,券商相关实习经验丰富等特点。应届生都是‘95后’,个性也普遍更加坦诚直接,更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光大证券HR说到。

投行之外,各券商研究所也在加大力度招人,浙商证券研究所推出了后浪计划投研精英班,进行封闭式培训,由首席一对一带教。

而在前两期(2021年7月、2022年1月)的培训中,录用率均在50%以上,研究所明确表示“名额不是问题”,承诺“考察通过即发offer”。


国海证券负责人则表示,今年研究所将应届生招聘作为重中之重,是国海应届生接收量最大的部门。大部分需求主要集中在上海,其次是深圳北京和南宁。

新形势下,如何斩获offer?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金融行业招聘,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个招聘流程线上化。

据调查,包含中金、光大在内的大部分券商,今年招聘全程采用线上方式,通过线上宣讲、线上测评、线上面试进行选拔,后续将继续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合理安排远程实习。

所以大家要适应线上求职的新形势,提前做准备,把握通关技巧。

第二,就是很多留学生不便回国,在海外找实习/找工作的比例明显增多。

有很多美国/英国留学生同学发现在求职外资投行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明明简历蛮优秀,但是投递出去之后总是没反应。

为此,职徒特地要求海外顶尖投行导师入驻,为我们的留学生群体提供1V1的求职辅导,包含不限于简历/求职信精修,笔试带练,面试辅导+模拟服务


想和导师做深入交流的同学可以戳小助手预约具体时间哦!

还没有专业中英文简历的小可爱

推荐使用「职徒简历智能神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投摩根旗下基金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