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医保的抗癌新药有吗?

据新华社12日报道,为期三天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在京落下帷幕。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价值120万元的阿基仑赛注射液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但并未进入医保目录谈判环节。

据介绍,价格较为昂贵的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仅表示经初步审核该药品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进入下一个调整环节的资格。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要接受包括经济性等方面的严格评审,独家药品还要经过价格谈判。

本次医保谈判中,最受关注的药物无疑是被称为“抗癌神药”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这也是国内首款CAR-T 细胞治疗产品。

图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吉利德生产的阿基仑赛注射液照片

今年6月22日,由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凯特”)生产的阿基伦赛注射液获批上市,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复星凯特官网显示,该公司是由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指上司公司复星医药)与美国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的合营企业,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规范化发展。

据介绍,阿基伦赛注射液是一种自体免疫细胞注射剂,由携带CD19 CAR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基因修饰的自体靶向人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制备,可以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据健康时报报道,老董是2020年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疾病进展迅速,辗转各地医院艰难寻医。2021年6月,他来到苏大附一院血液科淋巴瘤亚专科进行就诊,并接受了CAR-T细胞治疗。两个月后,老董病愈出院,成为中国最早使用CAR-T细胞治疗这一产品的获益患者之一。

不过,其120万元/针的天价让大多数患者望而却步。

就该药价格高昂的原因,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陈启宇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专访时解释道:“不同于普通药厂,一名CAR-T产品生产线上的合格员工的培训成本就要30万元人民币。”

“CAR-T细胞治疗是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药品,从细胞的采集运输到整个技术后台的培养、储备、质量控制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全过程的生产成本是非常高的。”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该如何解决?“目前,阿基仑赛注射液在中国的价格,初步定价已经是美国价格的一半,但我们也觉得这是不够的。在未来,我们希望更多地跟商业保险进行合作,然后跟医保支付方一起探索创新支付的模式,降低患者负担。”陈启宇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抗癌药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让群众十分的痛恨,但痛恨又有何用,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来监督才行。多省份下调抗癌药价格,督促加快降价让群众用得起好药,多省份下调抗癌药价格,多项配套机制待落地,最高降幅或达50%。

多省下调抗癌药价格引关注

国家抗癌药的举措不断进行改革,一些药企也开始相应号召,开始降低抗癌药的价格,使得群众能够用的起好药。多省份下调抗癌药价格,未来医保准入谈判成关键。

最近这段时间,相关部门对于国家抗癌药的举措持续不断的进行当中,一些药企已经相应号召,开始降低抗癌药品的进货价格,四川省也成为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

对抗癌药生产企业来说,无论是专项谈判还是已经持续近三年的药品价格谈判,能够以价换市场是不少企业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仿制药亦有希望入局,进一步拉动价格下调。不过在仿制药层面,一致性评价之后的药品招标、医保支付、医院准入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落地。

近日,多个省份药采平台陆续传来药品降价的消息。6月29日,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平台发布公告称,响应国家税改政策,根据企业申请,下调辉瑞15个品种、20个品规药品挂网价格,降幅3.4%-10.2%。

7月4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提醒,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已通过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自主降价功能,其中不乏抗癌药物。以克唑替尼(赛可瑞)为例,该药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于2011年8月获得美国食药监局优先审批批准上市。原挂网价5.34万元的克唑替尼(250mg规格),每盒将降价2078元,降价幅度为3.9%。

值得注意的是,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其医保准入谈判也在不断推进中。7月12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截至目前,湖北、甘肃、北京、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开始对抗癌药价格进行调整,四川是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该谈判已于7月13日启动。

财政部此前公布的103个抗癌制剂清单中,已有82种被纳入医保目录(2017年版)和36个谈判品种,这些品种也将成为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的重点。在剩余的21个非医保品种中,有17个为独家品种(13个为外企独家,4个为国产独家),这些或将是本次准入谈判的重点。

以往的天价抗癌药有望进入医保目录,患者显然能从中受益。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燕表示,是否能医保报销是不少肿瘤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而非疗效。“有些药物,越早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后,药物的效价比会降低。”

抗癌药价格下调有望纳入医保

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预测,这轮国家意志主导的“操作”,有望使得国家医保目录内的进口抗癌药物价格可能会降低10%,目录外进口抗癌药物可能会降价高达50%,这也是它们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前提条件。

2017年4月,人社部确定了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的44个品种名单。其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品种数量为22个,成为绝对“主角”。在更早前的2016年国家首批药品价格谈判中,葛兰素史克的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韦瑞德)、浙江贝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凯美纳)和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易瑞沙)3种药物的价格降幅分别达到67%、54%、55%。

进入医保目录,企业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能否进入医保目录,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资本市场一直都有重要影响。

以降价换市场,似乎并没有快速显现。以国内知名抗癌药生产企业贝达药业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埃克替尼属于国家1类新药,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进入新版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后,月均药品费用从12000元降至5500元,降价幅度达54%,销量虽然增长,但贝达药业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出现了2.42%、34.03%的降幅,但贝达药业则对埃克替尼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前述业内人士也表示,能否以降价换市场,也要看竞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情况,(医保)覆盖范围越广,就越难以降价换市场,在同一个疾病领域,参与谈判的药品种类越多,能够释放的销量红利就越小。

对一些独家品种来说,降价换市场的效果是明显的。2017年7月,罗氏药物赫赛汀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该药为乳腺癌治疗一线用药,目前没有同成分、同功效的替代品,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今年3月开始,全国多地医院开始出现赫赛汀缺货。罗氏方面称,已经向中国国家药监局申请,将供应中国市场的赫赛汀由现有生产基地转向更高产能的生产基地,以便解决用药荒的问题。

前文提到的36种谈判药品中大多为进口药,在其专利期到期后,国产抗癌仿制药亦有望被纳入到医保药品目录中。通常来说,一种仿制药的价格能够达到原研药的70%,而随着同类仿制药厂家的增多,药品价格还会继续下降,有望达到原研药的30%,甚至更低。以海南双成药业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免疫调节制剂)为例,该药原研药专利期已过,原研药与双成药业的仿制药也均已通过欧盟审批,两者在质量上并不存在较大差异。进口药在专利期满后售价600元,双成药业的仿制药售价仅为80元,两者相差7.5倍。

仿制药的水平是其中的关键。齐鲁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何平曾表示,提高中国仿制药水平和质量是必由之路。我国仿制药存在“粗放式研发和产业化”的问题,质量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创新药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基础研究、人才、经验各方面能力都有不足,且对热门领域严重跟风。

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指出,《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共289个品种,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公开表示,开展一致性评价算是一种补课,“只有把这课补好了,才有理由充分说打好了基础。”

在企业层面,一致性评价之后,还面临招标采购等系列环节。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栋表示,“需要政府完善高质量仿制药招采的配套政策,才能真正把仿制药产业带入良性发展轨道。包括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药品招标、医保支付、医院准入等多方面的政策。”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也曾表示,要真正让产品发挥作用,从招标、采购和整个医保报销、进入医院,都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

  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调整的通知》(医保办发〔2018〕4号,以下简称《通知》),下调了14种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的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并要求9月底前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都要按照调整后的新价格公开挂网采购。据悉,这14种抗癌药均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品种,其中12种是2017年谈判降价后纳入目录的,其余2种是2015年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药品。

  据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了解,2017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针对部分专利、独家药品临床价值高同时价格相对较贵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医保经办机构与药品企业的谈判协商机制,将36种高价药通过谈判降价、确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后纳入了目录范围,这些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谈判确定的支付标准有效期到2019年底。同时,在谈判协议中明确,如果因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影响协议执行的,双方可以更改协议有关内容或签订补充协议。

  今年5月抗癌药税收政策调整后,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的要求,国家医疗保障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就相关17个抗癌药涉及的12家企业进行了协商,根据税收政策变动情况重新确定了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并签订了补充协议。17个药品中有2个国产药2014年底前就已经采用3%简易计税,1个国产药未选择简易计税,本次调税对终端价格无影响,其余14个药品降幅在3%-7.8%之间,平均降幅为4.86%,在前期已经谈判大幅降价的基础上,价格又进一步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将进一步减轻。如治疗前列腺癌的阿比特龙(泽珂)价格由144.92元调整到135.57元,每个月将减少药费1100多元。

  按照《通知》要求,抗癌药相关企业将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向各省级药品招标采购部门提交调价申请,各地药品招标采购部门要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按照新价格公开挂网。预计9月起,患者可陆续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医疗保障局将指导做好新价格的落地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尽早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时,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在对部分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开展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将进一步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好的抗癌药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