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股票周一还有上涨空间吗?

“70%的人亏钱,20%的人不赚不亏,10%的人赚钱”,这似乎是A股市场散户的宿命。

既然注定是少数人赚钱,那么为什么还有无数股民对A股趋之若鹜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人押中了短线连续涨停的妖股,形成了暴富效应。这种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幸存者偏差”事件不断吸引投资者前赴后继。

地天板,徐家汇8天7涨停

很多投资者对三年赚一倍不屑一顾,而是研究每天怎么抓涨停板。如果能抓到跌停开盘涨停收盘的“地天板”,那简直会开心到飞起来。

“地天板”无疑是最富有赚钱效应的股票,如果一只股票在连续涨停后再出现“地天板”的场面,更是会被大量短线投资者高度关注。

已经连续5个涨停板的上海本地股徐家汇(002561.SH)在5月6日开盘后直接砸到跌停价,随后震荡走高,并在下午开盘后拉到涨停板,虽然在下午14点10分之后炸板,但在临收盘之前再次涨停,完成了日内“地天板”的走势。


在这个“地天板”之后,徐家汇会已经是连续6个涨停板,也是8个交易日内的第7个涨停板。


8天7涨停的徐家汇,短期股价已然不低。5月6日当天,徐家汇振幅高达20%,换手率高达28.68%。在连续多个涨停后的高位出现剧烈震荡并且放出巨量的走势,这显然是其中的资金出现分歧。

看多的会认为,地天板的走势是“弱转强”的标志,后面还有戏。而看空的人则认为,下午炸板已经明显是强弩之末,尾盘拉升向来不是什么好事,明显是诱多,主力下周可能直接低开低走“闷杀”追涨投资者。

接下来徐家汇会怎么走?多空双方谁能赢?笔者也不知道,下周看实际走势吧。

上海本地名企,著名作家持有原始股

徐家汇,全名是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从名字也能看出来是在上海市徐汇区著名的徐汇商圈里。事实上,除了徐汇商圈,徐家汇的门店还扩展到了虹桥商圈和上海南站地区。

徐家汇旗下有“汇金百货”、“上海六百”、“汇联商厦”、“汇金奥莱”、“汇金超市”这些品牌,上海市尤其是徐汇区的本地居民对这些品牌应该比较熟悉。

2011年3月份,徐家汇上市,当时笔者就关注到了这只股票,原因是上海著名作家余秋雨持有其原始股成为亿万富翁。

余秋雨是2001年作为自然人入股的徐家汇,当时的徐家汇还叫上海六百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六百彼时决定解散职工持股权,并计划将其持有的24.5%股权对外转让。于是余秋雨花费241.22万元购入了1.5%的股份,每股价格2.92元。在经历股份制改造转增股本和持有10年的分红后,余秋雨在徐家汇上市时,持股数量达到518.64万股,成为徐家汇第十大股东,持股成本也降低到0.413元/股。

用200多万博取了过亿身家,余秋雨的故事告诉我们:长期持股的确会让人暴富,但要在IPO之前长期持股,IPO时候暴富!

直到现在,余秋雨依然以385.58万股的持股数位列徐家汇第9大股东,按照当前最新的股价计算,余秋雨持有的徐家汇市值为5300万元左右。


如果找一个长期投资A股的名人,余秋雨应该榜上有名。

作为传统的商业百货类公司,徐家汇难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最近几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走低。尤其是2020年疫情之后,营收和净利润显著降低。年,徐家汇营收维持在20亿元级别,年降到6亿元左右。这两段期间内的净利润则是从2亿元级别降到了1亿元上下。


我们可以用徐家汇的财务数据为参考标准,推测一下全国各大商场百货类公司这几年的业绩表现,这种降幅或许是普遍现象。

2021年奥密克戎病毒对国内还没什么影响,因此徐家汇2021年的业绩虽然比前几年下滑明显,但好歹比2020年恢复了一些:当年公司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5.12%;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36.98%。

4月28日,徐家汇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公告。受疫情影响,徐家汇当季营收1.5亿,同比下降10.8%;净利润2109万,同比下降42.9%。


按理来说,净利润超过40%的下滑是个不小的利空,但徐家汇4月22日、26日、27日、28日股价都是涨停板,这难道是资金在把利空当利好炒作?

大家都知道,2022年以来股市各大指数整体向下,赛道股主跌,但小盘题材股却涨的此起彼伏。这几天,资金炒的或许是徐家汇的新零售概念。

徐家汇是徐汇区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引入线下百货集团供应链资源后,线上商城将和线下百货全面打通。上海目前对于线下配送商品的需求比较强,徐家汇市值又比较小,因此被游资盯上爆炒一把。当然,也不排除有资金在炒后面消费恢复的逻辑。

资金炒作徐家汇困境反转的逻辑,这跟三月中下旬地产股被炒作的逻辑十分相似。当时的地产股龙头是天宝基建,这只股票自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出现了十几个涨停板,算是被大炒特炒。

天保基建是天津保税区唯一一家区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徐家汇也是徐汇区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国资背景决定了市场资金认为其不会破产倒闭,没有退市风险,可以放心炒作。笔者认为这是两家公司被资金相中,连续涨停的底层逻辑。

面对持续炒作的股价,5月5日,徐家汇发布公告表示,经公司董事会确认,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也不存在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那么炒作徐家汇的资金都有谁呢?5月6日收盘后的龙虎榜里,有著名游资财通证券杭州上塘路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营业部,深港证券深圳分公司、赵老哥的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散户大本营东方财富证券拉萨营业部。

其中,深港证券和上塘路净卖出量比较大,拉萨路净买入量比较大。



所以,这似乎又是一起游资高位出逃,散户高位接盘的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最近60天内有个研究报告发布徐家汇(sz002561)评级,综合评级如下:

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总股本:41576.3万股

  原标题:百联股份、上海九百、徐家汇大涨!上海商业股有什么利好?      百联股份连续涨停、上海九百上攻、徐家汇躁动……

  6月19日,上海一批本地商业股持续躁动。

  免税概念?混合所有制改革?

  百联股份、上海九百、徐家汇、益民集团……十里洋场的上海聚集了一大批国资背景的商业类上市公司。

  这些商业类企业,享受过上海滩的高光时刻,但是近年来在电商经济、线上经济等的冲击下,却鲜有与时俱进的动作。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

  6月19日,上海本地商业股上演躁动。

  其中,百联股份收获涨停板,上海九百大涨5.48%,徐家汇上涨3.61%,此外前期已经收获较大涨幅的新世界,同样有不错表现,收涨3.86%。

  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收盘,本周百联股份上涨43.24%。

  而因为有银泰系掌门人沈国军联合昝圣达举牌的刺激,新世界今年春节以来的涨幅已经高达49.82%。

  资料显示,上海商业类企业有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拥有大批较早拥抱资本市场的上市商业企业。这些上市公司多是由国资体系控股,带着时代的烙印,又很早就进入资本市场,享受改革开放的新风。除了已经发生控制权变化的企业外,上述上市公司至今仍有多家由上海各区国资委控股。例如,新世界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上海九百的实际控制人为静安区国资委,徐家汇的实际控制人是徐汇区国资委,百联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则为上海市国资委。

  中证君采访发现,免退税经济成为各地商业百货上市公司近期股价躁动的触发点。

  此前,王府井因为免税牌照受到市场追捧,19日,杭州解百、百大集团等浙江百货股强势涨停,背后就是浙江省近期公布的第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名单。

  近期,上海提出,支持免税品经营企业增设市内免税店,在免税店设立一定面积的国产商品销售区,加快推进重点商圈离境退税商店全覆盖,扩大“即买即退”试点范围。

  天风证券指出,在全球疫情冲击下,消费需求回流国内免税渠道可期,同时我国免税行业有望迎来持续政策开放,免税运营主体有望扩容。同时各运营主体自身规模持续增长、渠道多元扩张驱动市场份额提升和产业议价力有望持续增强,加速海外消费回流。为全面保障海外消费回流,出入境人次较多省市国有商业系统有望受益于免税政策开放,业绩及估值有望得到双重提振。

  天风证券认为,在国家免税政策有望放开的大背景下,将出入境人数、地方国资委控股这两个条件作为筛选条件,认为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杭州、广州等城市国有商业系统有望在免税政策开放背景下参与免税运营,其中王府井、重庆百货、鄂武商A、广百股份、百联股份、小商品城、杭州解百和银座股份等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此外,上海商业类个股还有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预期。

  2017年底,上海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商业类国资国企直接关系到“上海购物”这一大品牌。

  上海市国资委出台了《关于本市国有企业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优先推进品牌企业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鼓励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二次混改”;加快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品牌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聚,打造一批彰显上海品牌的优势企业等。

  “今年是实施方案确定的收官之年。上海将继续推动商业类国资国企的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二次混改,整体的节奏是‘一企一策’、有序推进。涉及相关上市公司的,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将加速推进。虽然目前对于国有资本占比和控制权等仍有不同的安排和措施,但是商业类国资国企加速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预计今年年底前,还将能看到一大批改革措施和改革案例落地。”上海国资系统人士告诉中证君。

  此外,上述国资系统人士还指出,上海商业类上市公司,因为分属市国资委系统和区国资委系统,对应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进度也将不同,“目前,市国资系统商业类企业的改革有望更快推动,区属企业则面临多种可能”。

  银河证券营业部人士则告诉中证君,近期从营业部信息来看,上海商业类上市公司受到资金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资金比较关注,并且积极利用市场上释放的各类利好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上海股市收盘多少点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