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与施工企业,运输企业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第二节商流与物流第三节物流活动的构成第四节现代物流的作用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的概念。20多年来随着我国理论界对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企业的

大量的物流实践,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加深。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对物流的定义现代物流理念和特征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主要有两种意见、两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于1915年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

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可以叫做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发展并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得到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产生和发展了物流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叫做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第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使全世界都自然意识到,物流已经不只是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

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理论的诞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物流管理的联合化、共同化、集约化和协调化。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可以发现,该定义强调物流的流动背景、功能构成及其有机结合的理念,从中也可看出中国物流定义还比较接近美国20世纪八十年代的物流定义描述,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物流发展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CLM于2002年1月初进一步修订了物流定义,修订后的定义(简称“02定义”)为:

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它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存储所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其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

三、现代物流理念和特征

现代物流理念是指合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与方法,优化物流系统的结构与流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准时、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现代物流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服务理念物流的核心是服务观念。

随着服务理念的深化,物流服务出现了层次性变化:基本服务→增值服务→零缺陷服务→超值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流通调控的必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