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重疾险是买保到70岁好,还是买保终身的好?

第一个是,重疾险新定义已经正式落地,总算是等到了最后落地实施阶段。

后续旧定义产品将依次下架,新定义产品将会上新。

不清楚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另一个是,11月5日得到消息,旧定义重疾险将在2021年1月31日全部停售完。

这比我的心理预期起码短了半年……

看清楚了,2021年1月31日是最后日期。

这就是说,目前在售的重疾险必须在此日期前全部停售,只能早,不能晚

剩两个月时间,旧产品就真的要退出历史了。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子这两天后台收到各种问题,这里再集中回答一下。

答案:新旧定义各有优势,旧定义整体发生率更高。

总的来说,新定义有松有紧,

有一些定义较好的疾病,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采用主流治法”切心包“。

也有一些引起很大争议的改变,比如轻度甲状腺癌改为赔轻症了。

而且旧定义整体发生率更高,

由于新定义把轻度甲状腺癌降为了轻症,重疾整体发生率在下降。

图为新发生率/旧发生率

可以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新版重疾发生率比旧版发生率低。

所以,以发生率来看,其实是总体收紧了。

回答:理论上会降价,但性价比极致的产品并不会明显降价。

理论上,新定义重疾应该降价,

中国精算师协会前几日表示,重疾发生率是影响价格的最大因素。

由于这次轻度甲状腺癌归为了轻症,重疾整体发生率下降,在同等责任下,部分年龄段的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但同时,甲状腺癌的高发期在20-35岁,并非整个年龄段,对整个价格影响比较有限。

而且甲状腺癌虽然高发,但主流的重疾险都有轻症豁免,轻症赔付完后,免除后续保费,得其它重疾还能再赔,

可见甲状腺癌的成本依然很高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短期内就”亮出底牌“则面临更高得经营风险。

所以短期来看,降价乃至底价不太可能。

长期来看,会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而目前在售的很多重疾险,已经接近于底价,

尤其是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已经到极限了,几乎可称为孤品

一旦停售,几年内新定义的重疾险不会达到这个便宜程度。

回答:新产品”减量不减价“,建议可以买旧定义中的”高性价比“产品。

重疾发生率下降了,但短期内新产品难以降价,

所以理性来说,旧产品可能会更好。

不可否认,新产品也有一些定义更符合现有治疗方案的疾病。

但在《健康险管理办法》中有这么一条:

其含义是重疾定义要符合“医学发展”,这一条曾经帮过很多老百姓顺利理赔,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两个硬核法律保障

官方既然敢这么定义,是不是变相肯定了这是“官方”认可的治疗方式,

那么旧条款“很大程度”也能享受得到。

回答:2021年1月31日前必须停售,后续理赔不受停售影响。

旧产品最终停售日期已经确定,2021年1月31日前,旧定义重疾会全部下架完。

而目前最优的产品,据我收到的消息,基本会在2020年底集中停售。

还有人会疑惑,有了新定义,旧定义的重疾险怎么赔?

自购买以后,以条款为准,并不会影响后续续保和理赔。

回答:新定义已经落地,新产品随时有可能上架

新定义在上周已经发布,各保司也正在紧密锣鼓的进行产品备案上市,毕竟大家都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批新产品大概在15-20天后获得核准批复,如果顺利,大家将会在下个月看到新定义重疾险。

新产品批复快,旧产品下架速度就会快,能不能买到旧产品,真的要拼手速了。

如果您家打算过几年再买重疾险,可以再等等,几年后的新定义的重疾险也会比较成熟;

但如果考虑近两年入手,那么建议”活在当下“,现在入手比较理性。

目前的产品都是确定的,很多产品已经是多年行业竞争的结果,短期内很难再遇到了。

当然,近期有想投保的小伙伴,也切勿急病乱投医,

重疾险市场从来都是鱼龙混杂,不要在此时吃了瘪。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今天公子就会给一个应对方案,

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应对,怎么买。

因为不清楚目前在售的产品什么时候会下架,

所以这次我专门整理了,市场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重疾产品,提供一个购买顺序。

(1) 这个表分为两张,特意针对“对重疾赔付次数有不同需求”的小伙伴。单次赔付表分为4档,多次赔付分为3档,同档之间几乎不分先后顺序(略有)。

(2) 每一周更新一次,至表格内产品都停售完毕(知乎在该文更新,我还会定期发朋友圈提醒)

(3) 只要还在售,先买排序靠前的。前面买不了,依次向下排。

(4) 如果产品停售,则会如此划去。

(5) 仅排列线上产品,线下产品可以自行做表比较(容易得罪人,怕挨怼)。

目前重疾市场的标配是:单次重疾+轻症+中症

按照重疾险值得推荐程度,我将单次赔付产品分为了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里的产品,大优势是保障责任好杠杆高

首先,重疾额外赔付最高;

超级玛丽3号Max、达尔文3号在60岁前,可赔180%保额,买50万赔90万,相当于买一送一。

另外,轻/中症赔付更是做到了市场最优水准。

(由于福乐保涉及部分问题,这周会给出测评来,这款产品有些争议,我会在后续文章中具体指出。)

第二梯队的产品整体上要逊于第一梯队,它的亮点是性价比较高

除了康瑞保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享受30%保额的额外赔付外,其它产品不再有额外赔付。

个别产品轻/中症赔付有一定的下降,

但耐不住保费便宜,性价比较高。

第三梯队属于性价一般的产品,但好于市场平均。

而且要么有特色责任,要么在某些责任比较便宜,有一定竞争力。

比如康惠保2.0,它的癌症二次赔责任强制捆绑,如果保到70岁,必须捆绑身故责任,选择非常不灵活。

再比如超级芯爱,责任中规中矩、但保费较贵,性价比低。

第四梯队的产品一般我不会推荐,全部捆绑了身故责任

身故的成本占整个产品价格的1/3,加上身故,保费上涨近50%。

所以还不如买一份定寿,让重疾赔重疾的,身故赔身故的,保障全面还便宜。

很多人担心自己可能会得多次重疾,这种事充满未知性,如果有这个预算能力的话,多次赔付重疾会更适合你:

多次重疾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分组和不分组

不分组型重疾,只要不是同种疾病,就能赔;

分组型重疾,重疾被划分为几组,每组只能赔付1次,比如A组赔过1次了,该组其它疾病就全部失效了。

至于重疾赔几次最好,两次够了,多了也很难用得上。

根据值得推荐程度,多次赔付重疾粗略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三款产品,守卫者3号、健康保多倍版和康惠保多倍版。

主要亮点是重疾不分组身故责任可自由选择。

尤其是守卫者3号,不分组赔两次,保单前15年多赔50%,保费还很便宜,是目前定义下最推荐的多次赔付产品。

第二梯队的产品要差一点,

产品要么不分组捆绑身故,要么分组不捆绑身故。

除此之外,基本保障还不错,中/轻症赔付也不低。

像百年百惠保,重疾虽然分组赔,但高发重疾分开成组,分组合理,保费也比较便宜。

第三梯队的产品又要差一点,全是分组型产品

除了重疾分组外,还捆绑了身故责任,保费也贵很多。

而且个别产品还出现轻/中症分组赔的情况,这种产品就更差了,像哆啦A保。

除了这些重疾险外,没上榜的产品其实还很多,为什么这些产品就有资格拿出来说呢?

这些重疾险能被挑出来,主要依据这些参数:

按照重要程度从上至下排了个顺序,我们一一介绍:

重疾险的保额,起码要能覆盖一次重疾带来的损失,

在这之中,就包括治疗费、康复费、误工费等等。

一般来说,建议保额配置到3-5年的家庭开支。

重疾险的保额,「30万起步,50万凑合,100万小康」

而且,最近几年有这么一个趋势,

很多产品,都会在特定年龄,多赔一部分保额,

比如,60岁前多赔80%或60%,

这意味着买50万保额,在60岁前都有着90万或80万的保障,

在家庭责任最重的时期,拥有更高的保额,非常实用,

如果在保费上也很友好,“加量不加价”。

那么,这个责任就是毫无疑问的加分项,可以考虑。

其实现在很多产品都是终身标配,保定期的产品不多。

如果选择保定期,不建议低于70岁。

1)如果保障期更短,就可能没有覆盖主要的重疾发病时间。

55-70岁正是重疾发病率大幅提升的时间,建议此时需要重疾险保障。

2)70岁,意味着家庭责任的终结。

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以后,生病对家庭的影响较小,

可以把70岁当作界限,最低保到70岁。

当然如果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更建议保到终身。

以只赔一次重疾的重疾险价格为例,

30岁男,保终身,30年交的保费在4300—5000之间,再高就有些贵了。

(轻症/中症,多次赔付、身故责任均不含)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有产品能看出只赔一次重疾的保费了。

以互联网端销售产品为例,从2016年到2018年,重疾险越卖越便宜。

但是从2018到2020年,只赔一次的重疾险的保费几乎没有变化。

说明目前的互联网端销售的产品,基本就是底价了。

所谓轻症/中症,保的病,大多都是重疾的前兆,但是本身也是很严重的病。

所以,轻症/中症责任建议一定要加上。

银保监会定义的所有25种成人高发疾病,其中24种都有轻症/中症来对应。

公子把康惠保(2020版)里的轻症/中症挑出来几样,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单侧肝切除、单眼失明、单耳失聪、深度昏迷48h、极早期恶性肿瘤

发现了没,这些病其实都很严重,

并且一旦得了这些常见轻症,再得重疾几率就是正常人的7到8倍。

再加上,轻症的发病率高,治疗费用加上后期康复,通常也需要十万左右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

从保费上看,附加轻症只需要多掏25%左右的钱,增加的保费不高,却很实用。

正是因为这一点,目前的重疾险,基本都将轻症/中症绑定在责任之中。

30岁男,30年,保终身的保费在左右。

而且友情提醒一下,这些高发的轻症一定要有:

介绍完前4点必要的,后面是几个可选项,预算充足就保上:

很多人会有多次患病的担忧,现实中也确实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于是便有了多次赔付这种形态。

目前多次赔付主要有两类:

得了癌症,理赔了,几年后癌症复发、持续或新发,还能再赔。

目前的癌症多次赔明显出现了价格松动,某些产品癌症多次赔责任只要贵8%-10%。

比如之前的康惠保2020,以及超级玛丽Max2号都比较便宜。

像超级玛丽Max2号,50万保额,30年缴费,30岁男,保终身,

不含癌症二次是5515,含癌症二次是5985

大家对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已经接近癌症二次责任的成本价了。

粗略计算可以参考这篇:

重磅!2020年爆款重疾险首次测评,再上多款五星级产品

所以,如果癌症二次责任不贵的情形下(保费的8%-10%),建议尽量选上。

得了一次重疾理赔以后,再得其他的重疾还能赔。

比如老王得了癌症,理赔了,过了几年后,再得了脑中风,还能赔。

我们之前测评的守卫者三号、嘉多保,在这个序列里面,

通常加上这个责任,要贵10%-30%的价格。

在重疾多次赔的理赔概率难以知晓的情况下,癌症多次赔相比更为实用,

一是患癌后再复发的情况更为普遍,占到了实际理赔的大头。

二是癌症多次赔的价格降到了地板价,像超级玛丽Max2号只贵了8.5%。

以目前该责任的保费而言,建议有意地将癌症多次赔作为必选项。

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相当于加了半份寿险。

换句话说,得病赔;没病的话,死亡也赔。

因为人固有一死,所有带上身故责任保终身的话,一定能用上。

可是同样的,保费也要高出30%以上。

这样一来,就不如重疾险和寿险分开来买更划算。

疾病的部分交给重疾险,死亡的部分交给定期寿险。

通常来说,一份百万保额的定期寿险也就一千块。

如果不是非要带寿险责任不可的话,还是建议分开来买。

投保人,就是买保险交钱那个人。

比如,老子给儿子买,投保人是老子;

丈夫给妻子买,投保人是丈夫。

有了投保人豁免,这个交钱的人在中途出事了,比如得了轻症、中症、重疾、身故,后续的保费免了,而保障依然有效。

但是呢,投保人豁免是要加钱的,而且投保人这个人还要符合健康告知,

其实就相当于给投保人买了小保险,如果投保人得病了,这个小保险能替这人交钱。

但是自己给自己买,完全牵扯不到这件事情,

因为现在的产品都是自带被保人豁免的,万一得病后续的保费就不用交了。

投保人豁免对夫妻双方收入差距比较大的家庭意义比较大,其他的家庭,可加可不加。

接下来是8-10点,到了这个位置下面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责任,重要性都不高,千万别被忽悠了:

保监会为了防止保险公司该赔的不赔,一刀给切了25种:

规定这25种,必须赔,而这实际也占到了重疾险理赔的95%左右。

而且各大保险公司为了跟同行竞争,赔付的病种越来越多,这两年已经到了百八十种,都没啥实际意义。

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1)只有第一年存在等待期,跟漫长的保障期间比是小巫见大巫;

2)等待期内因意外而符合理赔标准的出险,保险公司也赔。

犹豫期内退保可以损失,理论上这时间越长越好。

但是如果是一个思考成熟的决策,为什么需要退保呢?

依据最关键的几个参数,产品好不好就比较清楚了。

下面,根据这十点,筛选出目性价比最高的几款重点重产品:

大家再回顾下前面的排序表:

我挑选了热度最高的第一梯队产品

近期考虑买的朋友,建议你从下面这几款选:

下面,详细介绍这几款产品:

超级玛丽3号Max是目前在售的重疾险中,可以说是保障最全面的一款产品。

重疾赔1次,50万保额赔50万;

60岁前赔付180%的保额,50万保额赔90万,相当于买一送一。

中症赔2次,每次赔60%保额,50万保额赔30万,60岁前可额外多赔15%保额;

轻症赔3次,每次赔45%保额,50万保额赔22.5万,60岁前可额外多赔10%保额。

在这个设定下,我们直接看保费

30岁男,50万保额,30年交,

保到终身,每年5855。

(考虑到60岁前赔180%保额,算是目前重疾产品最划算的)

更有优势的是重要可附加责任:

癌症二次赔和心脑血管二次赔可自由附加,第二次赔付高达150%保额,突破了重疾险一直以来的120%。

要说保障最全,达尔文3号也算一个。

基础责任和超级玛丽3号Max挺神似的,

60岁前也可以赔到180%保额

中症赔2次,每次赔60%保额,如果是中度的脑中风,还可以再多赔1次;

轻症赔3次,每次赔45%保额,约定的特定轻症能额外多赔1次,包括不同器官的原位癌,以及不典型性心肌梗塞、微创动脉搭桥术或微创动脉介入术。

而且两项重要可附加责任赔付规则和超级玛丽3号Max一模一样,第二次都是赔付150%保额。

从基础责任来看,50万保额,保终身,分30年交,

癌症二次责任,随着赔付比例的上升,保费稍稍高了些。

同样是信泰出来的产品,超级玛丽2号Max比前两款责任稍弱一点,价格也更便宜,是性价比极高的一款产品。

它的赔付力度要高于行业大部分水准。

重疾赔1次,60岁前可额外多赔60%基本保额;

买50万保额,60岁前赔80万。

中症赔2次,每次赔60%保额,50万赔30万;

轻症赔3次,每次赔45%保额,50万赔22.5万。

还有个小亮点,不同器官的原位癌(轻症)可以多赔1次。

从基础责任来看,30岁保终身,50万保额,分30年缴费,

同等条件下,如果加上癌症多次赔责任后,

可选癌症多次赔和心脑血管二次责任,除了第二次赔付力度是120%保额外,其它和超级玛丽3号Max、达尔文3号一模一样。

信泰的这几款产品基本差不多,超级玛丽2020Max依然是很优秀的产品。

重疾赔1次,50万保额赔50万;

60岁前赔150%的保额,50万保额赔75万。

中症赔2次,首次赔60%保额;

轻症赔3次,首次赔45%保额。

50万保额,30年交,保到终身,

30岁男,每年5460元;30岁女,每年5100元。

超级玛丽2020Max可选癌症及心脑血管二次赔,第二次赔付120%保额。

一般来说,男性的心血管疾病更为高发,因而男性可以考虑这款。

30岁男,50万保额,30年交,保到终身,

加上癌症和心脑血管二次责任,保费6320元。

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前面说福乐保涉及条款抄袭,目前不建议大家碰这款产品。

但作为刚拿到线上卖的“新”产品,还是要拿出来说一说的。

重疾赔1次,61岁前确诊重疾,可额外多赔70%保额;

赔付力度略低于超级玛丽3号max和达尔文3号,

50万保额,61岁前赔85万。

中症赔2次,每次赔60%基本保额;

轻症赔3次,每次赔45%基本保额;

以30岁,50万保额,保终身,分30年缴费为例,

基础保费和超级玛丽2号Max差不多,这么看还不错。

另外,可选特定重大疾病额外赔付,包含癌症多次赔和心脑血管多次赔,但缺失一项高发脑中风后遗症,有坑。

而且加上该责任贵了近21%,比同类责任的超级玛丽Max2020更贵。

30岁,50万保额,保至终身,分30年缴费,

守卫者3号胜就胜在不绑身故不分组,而且比起同类的产品便宜10%以上

重疾不分组赔2次+中症赔2次+轻症赔3次,

可选恶性肿瘤医疗津贴,

不同于癌症二次赔、癌症后的第二次癌症赔付有三年间隔期,守卫者3号仅要求一年后有治疗行为就可以赔付30%保额,最多给付三年,

拿到这笔钱的概率比通常的癌症二次责任要更高,不错的责任。

30岁男,50万保额,保终身,30年缴费,每年是8030,不加这项责任是6420。

要加费25%,定价稍微有点高,

能赔癌症二次,也能赔重疾二次,这个保费也相对合理。

如果大家想买重疾多次产品,优先考虑这款

上面几款产品基本就是目前的最佳了,想找更好的产品,短期很难。

新旧产品交替之际,市场肯定会迎来几波炒停售

毕竟13年一遇,此时不炒更待何时。

但停售归停售,大家不要乱了步伐,拿到产品反复比较,不要买到坑产品。

大家只要按照我的步骤来,肯定能避开不少的坑。

正在考虑或要买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最后的末班车,

风险不等人,最佳购买时机永远都在现在!

“险联社”专注领域独家报道。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保险资讯与产品信息。

重疾险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但很多朋友在购买时却遇到不少选择困难症。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6.34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3.64岁,女性为79.43岁。随着年龄的增大,购买重疾险自己买多久适合?定期or终身如何取舍,小编来帮你分析分析!

一、什么是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一般是保障到一个固定的年龄,现在大部分是保障到70岁,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那么在70岁之前身患重疾就能得到理赔,70岁之后这份保单就失效了。

终身型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保终身,在去世之前身患重疾就能得到赔付。

二、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的差别

定期重疾险的核心价值就是在特定的保障期限内转移万一的重疾风险。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就是为被保险人提供终身的保障。

相对来讲,定期重大疾病保险的保费因为保障时间较短,所以保费也比较便宜。在短期内性价比比较高。终身重疾险具有保障时间长,保费较高的特点。一般保费比定期重疾要高50%以上。

三、重疾买定期还是终身?

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说来,选择保障至70岁与保障终身之间,只有 2 个地方有差异:保障期间不同、保费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下面这张表格,对于这个问题会得到一个大致的结论: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在这五款重疾险中,保障至 70 岁明显要比保障终身便宜很多。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来说,毫无疑问保费与风险肯定是成正比的。保障至70岁要比保障至终身便宜 35%-40%。那也就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大约有35%-40%的风险,会在70岁以后才患重大疾病。

如果买保障至终身,我们多交 35%-40% 的保费又是否划算呢?先帮你算一笔账。以最新的康惠保为例,保障至70岁的保费是 4550 元/年,保障至终身的保费是 7650 元/年,它们每年保费差是 00 元,按20 年交费下来,我们可以节约的保费是 6.2 万。

如果购买康惠保保障至70岁,然后把每年节约的保费拿去理财,到70岁保单到期时,我们会有多少钱呢?当我们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3.5%的时候,在70岁时,我们节约的保费最终会变成16万元左右。

作为对比,我们购买的重疾险保额是50万。如果能确保年化收益率达到8%,肯定是购买保障至70岁划算,因为在70岁保单终止后虽然不再享有保障。但是我们有65.8万实实在在的现金拿在手上,并且现金比买的保额还高。

首先,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付型,出险后赔保额,拿到的这笔钱可用于:

① 手术费用支出:指治疗重疾实际需要花费的钱;

② 康复费用支出:重疾手术之后的营养费、护理费等;

③ 收入损失:对于有工作的人而言,重疾手术及康复期间,患者将因不能工作而带来工资损失,家人因照顾病者不能工作也会有收入损失。所以,在考虑保障多久之前,应该优先把保额做到足够。

关于保障期限,普遍存在两类人:一种:“买定投余”, 一开始用在寿险上,提倡买定期寿险(比如,保障30岁到70岁),因为价格比终身寿险便宜,省下来的钱,拿去“钱生钱”,直到保障期结束,也会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这观点后来也延伸到了重疾险上。等老了,70岁之后也有一笔资金和收益可以用来养老、治病。但是,买定投余也有局限。它的关键,永远在于投余,能计算的是数字上的收益和风险,而实际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资金的沉默成本,都没有考虑在账面上。

另外一种:就是不管怎样,就想直接保到终身,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出险?万一之后保障断了,身体差了,再也买不到重疾险怎么办?或者也有直接买返还型终身重疾的,这种既有重疾保障,又含有身故责任,反正最后都能赔。

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根据预算进行组合搭配:终身+定期。

定期重疾可用较低的保费来锁定一定时期尤其是收入期的重疾风险,让当下拥有充足的保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即便预算充足,也不建议把所有保费全都投入到重疾险中。不要将风险对冲在一个保险上。有多余的预算,应该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除了重疾险,还应该配置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③想做高保额,预算又不超出承受范围内:

30万终身重疾保底(解决70岁后没有保障的问题)+定期保障(补充阶段性高保额需求,保额根据自己预算调整)

综合来说,保险的配置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同时综合考虑整个家庭的保障配置,不能盲目的贪大求全,不然这些保障也会成为经济负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今年不同以往,互联网新规实施后,保险产品上新速度慢了很多,因此,从1月份到现在,大白也就没有那么频繁的更新榜单,攒了几个月,今天一次性做个更新。

呕心沥血花了两周时间整理,为了兼顾每个险种和人群,篇幅比较长,没耐心看完的朋友先收藏,也可以直接跳到个人比较关注的部分看结论。

有需要的产品,可以直接留言

这是榜单的第一篇——险篇,在后面几篇文章当中,你可以找到百万/小额医疗险/综合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寿养老年金的榜单。

成人挑重疾险,就看三点:

a.高发疾病保不保:重疾不用看,看轻症、中症
b.保额够不够:至少买够30-50万,收入越高,越需要高保额
c.易复发的重疾(如癌症、脑中风),有没有二次赔

如果是给孩子买,就再加一条:

小朋友高发的重疾(如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脑瘤等),有没有额外赔。

标准清晰了,大白直接上榜。

无论是只要基本责任,还是附加重疾多次,恶性肿瘤多次,单看保费,慧馨安2022无疑都是最优的选择,

另外,等待期180天内若患轻/中症,仅该种疾病不保,合同继续有效,后期再确诊其他轻/中症依然是可以理赔的,

PS:大黄蜂是整个轻症和中症责任都不再承保,算是一个小bug了,比较介意这一点的还是建议买慧馨安2022,不过如果宝宝非常健康,180天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11种高发轻/中症(上表中标红疾病)都没有缺失,整体来看,慧馨安2022和大黄蜂6号把更多轻症提升为中症理赔。

如果比较看重品牌,或者想要重疾赔付后,轻/症继续有效,买青云卫1号。

单次赔-成人重疾Top3:

以30岁男性为例,投保50万基本保额,

预算充足,建议保终身,

只要基本责任,每年仅5775元,虽然比达尔文6号/超级玛丽6号只贵了一两百块钱,但多了3项额外保障,

轻症理赔后,同组重疾保额增加30%
5大高发老年特疾津贴,最多可拿30%保额
运动也能同时再涨最高25%保额

若加上重疾额外赔付,疾走豹1号比达尔文6号贵了近1200元,但多了60岁之后的重/中/轻症额外赔付,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60岁后的重疾出险率直线升高,且保额随着时间推移也会缩水,有这个预算的朋友,也可以买它。

预算紧张,还是建议优先考虑60岁前家庭负担最重的阶段,选择达尔文6号或超级玛丽6号都可以,

两款产品非常相似,都有重疾二次赔付机会,达尔文6号是自带,超级玛丽6号是可选责任,

触发以下条件,就会启动重疾二次赔偿,

60岁前发生首次重疾赔付+第二次发生合同约定的其他109种重疾,也在60岁前,

按照两次间隔时间不同,赔付金额不同,间隔超过1年以上就可以理赔,从20%~100%。

60岁前发生首次重疾赔付+第二次发生合同约定的同种/其他重疾,未限制必须60岁前出险,

间隔必须超过3年以上,可以理赔基本保额的80%。

各有利弊,看更加喜欢哪种。

PS:如果家族有癌症病史更关注这方面保障,建议考虑达尔文6号,癌症可以无限次赔付,简直无敌!

刚毕业或者目前处于家庭组建期,收入不高,想先有一份保障,可以保到70周岁,也更建议买达尔文6号,不加重疾额外赔,每年只要3390元,

注意:超级玛丽6号青春版保至70岁,最长交费年限只能选择20年,没有保费优势了。

多次赔-成人重疾Top4:

  • 富德满天星(即橙卫士1号)
  • 富德康顺人生(尊享版)
  • 富德康瑞人生(尊享版)

保至70岁,首选康顺人生,

价格超底价,保障简单实用,

3次重疾,不分组间隔1年,每次100%保额;
2次中症,不分组无间隔,每次60%保额;
5次轻症,不分组无间隔,每次30%保额。

保终身,只基本责任,推荐阿波罗1号/康瑞人生,

两者保费相差不多,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可根据需求选择。

60岁前额外赔付保额,选阿波罗1号,

自带60岁前首次重疾/中症/轻症额外赔付,不捆绑身故责任,消费型保单。

如果不想保费存在消费掉的可能,可以考虑康瑞人生尊享版,

去掉了重疾关爱金捆绑,变成了储蓄型保单,比不含身故的阿波罗1号保费略贵了几百块,但是因为捆绑了身故,100%可以获得40万保险金(重疾/身故赔其一)。

如果想要恶性肿瘤/特定心血管疾病二次赔,推荐满天星重疾险,

恶性肿瘤-重度、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间隔3年,再次确诊可以获得100%基本保额。

非标体-成人重疾Top3:

  • 同方全球凡尔赛Plus

如果有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癌等身体健康异常,投保其他重疾险基本都会被,不妨尝试一下这几款。

亮点在于:对非标体人群友好,价格也比较亲民。

对于三高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癫痫、乙肝大小三阳、肺结节、甲状腺癌术后,都有承保机会;

价格方面,因自带身故赔保额,与超级玛丽6号/达尔文6号做同等条件对比,保费也没有贵很多。

如果因身体问题,已经试了不少产品都买不上,这款绝对值得一试。

i无忧的保障上面没有特别亮眼,

基本责任含120种重疾,只有保单前10年出险有额外50%赔付,捆绑了身故赔保费责任,

可以附加轻/中症,无恶性肿瘤二次/心血管二次。

亮点在于:健康告知宽松,核保宽松,

大多数重疾会拒保/除外的情况,它都有标体投保机会。

一般的重疾险都会问到1-2年内的体检异常,也就是体检报告上有一点异常,类似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里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项目,都得如实告知。

i无忧没有问到这些普通的体检异常,

所以,如果你只有一些个别指标异常,比如肿瘤标志物异常,没有其他疾病,就可以直接投保,

PS:肿瘤标志物异常,基本大部分公司直接拒保,也有运气好可以承保的案例(但一般要求指标复查恢复正常),总之,它的核保是门玄学。

另外,有些疾病或体检异常(比如血压/血糖/乳腺结节等),虽然健康告知有问到,但i无忧约定了一些例外事项,符合这些情况,也是可以直接投保的,

比如,乳腺结节3级,以及甲状腺结节(可以穿刺或做核素检查),其他重疾险最好结果也都是除外,它有机会标体保上,对女性非常友好~

还有一个也值得拿出来单独夸一下,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在老版的康惠保2.0里面,都已经达到了前症的赔偿标准,由此可见保司对它的核保态度,想除外承保都是很难的,基本都是直接拒保,

而i无忧只要做了手术切除,也是可以直接投保的,

像其他的高血压、乙肝人群,也都有机会投保上。

最后,i无忧有两种保障阶段,但是如果选择保到70周岁,保费只能选择10年交;因此如果买的话,建议大家选择终身。

接保司通知,人保寿险i无忧重大疾病保险(互联网专属)的健康告知将于6月16日18点进行修改,在此之前购买的客户不受影响。

调整以后,乳腺结节3级将被拒保,乙肝投保限制也更严格,还在观望,有健康异常的小伙伴,建议抓住机会,趁健康告知未改动之前及时配置起来。

凡尔赛Plus三大产品亮点,

不问女性怀孕,新生儿出生体重不低于2公斤(其他产品要求2.5公斤)、孕周不小于35周(其他产品要求36周以上),就不影响;

另外,虽然问到体检异常,但是没被医生要求治疗、且复查正常的情况也不用告知;

2、智能核保/人工核保宽松,

像肺结节、肺气肿、肺大泡、磨玻璃结节、慢性萎缩性胃炎、癫痫、抑郁症、焦虑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大三阳、血尿、哮喘等“拒保”大户,都有机会买,

(具体要求整理在表格里了,大家对号入座,满足就大胆试试)

就算智能核保被拒保,也可以尝试下走人工审核,很多情况都是有机会通过的,大白这边有甲状腺癌术后/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核保通过的案例,

如果担心拒保留痕,可以告诉大白帮你挑选多个产品一起提交审核,多给自己一个选择。

3、承保公司和服务给力

同方全球,2003年成立,注册资本24亿,资产规模超过146亿元。

一个是清华同方(清华大学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之前是教育部现在由GWY国资委实际控制),
一个荷兰全球人寿,成立于184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人寿保险集团之一,总资产超过4400亿欧元,世界500强排名第139位,被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评选为全球九大“大而不倒”的保险机构之一。

提供10大高发重疾和轻症先行赔付,

一般保险的理赔流程,都是保险公司收到客户提交的完整资料后,才会启动后续给付保险金服务,

确诊或疑似合同列表内的轻/种/重疾,保单有效期内都可以提供绿通服务,

全国700多家合作医院,国内公立三甲医院排行榜前百强覆盖98%,像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顶级医院都在名单内,

7个工作日安排住院/手术,就连全国手术量最大的华西医院也可以1个月内安排上,大病最忌讳等太久,耽误最佳治疗时间,这项绿通服务多有含金量不言而喻。

已有重疾险,目前想要追加一份纯重疾(不要轻症责任),买无忧人生2022就对了,

30岁男性,只保100种重疾,50万保额保障到70周岁,只需要2890元/年;

另外,针对4-40周岁的人群,这款产品最高可以买到90万,满足高保额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疾保到70岁还是终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