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克黄金花了67.85元,算黄金多少钱一克?

保靖县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楚威王三年(公元前337年),建黔中郡,因黔山得名,当时辖境有今湖南省西部及贵州省东北部。公元前280年,秦攻取楚黔中,但不久被收复。公元前277年,秦又攻取巫郡、黔中郡及江南地,设置黔中郡,辖境包括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四川省(现为重庆市)黔江流域,保靖在黔中郡中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将湘西五溪地置迁陵县,其治所在今迁陵镇东酉水北岸的乳香岩,地名“四方城”。西汉后期,王莽改迁陵为迁陆。东汉复迁陵,仍隶武陵郡。三国、两晋时期,仍属武陵郡。南北朝时期,宋孝建元年(454年)置武陵太守,齐复武陵郡,改迁陵为零陵县。梁置沅陵郡,设大乡县,零陵析入大乡,隶属沅陵郡。隋唐因之。唐贞观九年(635年),析大乡部分地域置三亭县,因县西有三亭古城故名,其治所堡子街(今迁陵镇后街坡),隶属辰州。武后天授二年(691年),析辰州大乡置洛浦县,以县西洛浦山故名,其治所在保靖县西南,地名“西洛”(今大妥乡甘溪村),隶属溪州。天授三年(692年),分大乡、三亭两县隶属溪州。长安四年(704年),改属锦州。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又复三亭县,仍隶属溪州。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三亭县为保静州。宋太祖建隆六年(960年)改为羁縻保靖州,隶属于荆湖北路。元初改称保靖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为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改安抚司为宣慰司,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升为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直属湖广布政使司管辖,后改属湖广都司,领长官司二,即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今凤凰地)。雍正四年(1726年)设同知,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革除土司世袭,实行派任流官的制度),废除土司制,设置保靖县,县治迁陵,隶属永顺府。

1949年11月至1952年10月,属永顺专署。1952年10月,永顺专署撤销,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3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称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苗族自治州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均属其管辖。

1986年,全县设置5区25个乡镇,其中4个乡级镇(复兴、毛沟、水田河、葫芦镇)、1个区级镇(迁陵镇)。全县分为五大片区,即比耳区(下辖比耳、马王、黄连、拔茅、隆头5乡)、毛沟区(下辖野竹坪、毛沟、簸萁、清水4乡镇)、复兴区(下辖复兴、大妥、龙溪、昂洞、普戎5乡镇)、阳朝区(下辖阳朝、梅花、水银、涂乍、仙仁5乡)、吕洞山区即水田区(下辖水田河、葫芦、中心、堂朗、夯沙5乡镇)。

1995年10月,撤销比耳、毛沟、复兴、阳朝、吕洞山五个区级行政机构。1998年9月,撤销毛沟、比耳、复兴、阳朝、水田5个区公所,保留25个乡镇。11月,野竹坪乡撤乡建镇,原野竹坪乡重新命名为野竹坪镇,镇政府驻野竹坪村。1999年1月,黄连乡撤乡建镇,原黄连乡重新命名为清水坪镇,镇政府驻清水坪村。7月,比耳乡、普戎乡撤乡建镇。原比耳乡重新命名为比耳镇,镇政府驻比耳村;原普戎乡重新命名为普戎镇,镇政府驻普戎村。

2005年5月,调整乡镇村行政区划。6月20日,全县368个行政村撤并为195个行政村,其中保留原建制村68个。6月23日,25个乡镇(9镇16乡)调整为16个乡镇(10镇6乡),即保留原建制野竹坪镇、清水乡、大妥乡、复兴镇、普戎镇、水银乡、涂乍乡、夯沙乡8个乡镇。新组建清水坪镇(撤并原马王乡、清水坪镇)、比耳镇(撤并原隆头乡、比耳镇)、碗米坡镇(撤并原昂洞乡、拔茅乡)、毛沟镇(撤并原簸萁乡、毛沟镇)、迁陵镇(撤并原龙溪乡、梅花乡、迁陵镇)、阳朝乡(撤并原仙仁乡、阳朝乡)、水田河镇(撤并原中心乡、水田河镇)、葫芦镇(撤并原堂朗乡、葫芦镇)。行政区划调整完毕后,保靖县下辖16个乡镇、195个行政村、6个社区。

2015年11月30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114号)批复同意保靖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撤销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野竹坪、比耳、清水坪、碗米坡9个镇以及阳朝、水银、涂乍、清水、大妥、夯沙6个乡,新设立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比耳、清水坪、碗米坡、吕洞山9个镇以及阳朝、长潭河2个乡。调整后,全县辖10个镇、2个乡:迁陵镇、水田河镇、葫芦镇、毛沟镇、普戎镇、比耳镇、清水坪镇、复兴镇、碗米坡镇、吕洞山镇、阳朝乡、长潭河乡。

保靖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与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花垣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国土总面积1753.5平方公里。

县境区域,代有变化。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辖今保靖、花垣地及重庆秀山县之洪安、石堤。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辖今保靖、花垣、古丈等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辖今保靖、花垣、古丈、凤凰、龙山之南部。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为保靖县,县治迁陵,其疆域东西长170里、南北长140里。县城东至永顺界田家洞35里;南至乾州喜鹊营120里;东南至永绥厅狮子桥26里;西南至今重庆秀山界太平坝135里、烂泥湾130里,东北至永顺县界惹毛塘35里。民国时期区域与清末大致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5年,保靖县疆界有变动,县城东至古丈县断龙白溪关30里;东北至永顺县白杨38里;西至与重庆秀山交界的汇酉桥130里;西南至重庆秀山县交界太平坝135里;南与花垣县交界的狮子桥26里;北至永顺县对山寨80里;西北至龙山县隆头大喇司70里。

地质构造:保靖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端,武陵山脉的中段,为沅麻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属中国新华夏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西南段,武陵山二级隆起中段,湘西北弧形构造西南端内弯处。构造走向由北北东转北东,属台地型类型。

县境地层:西北为泥盆系、志留系、二迭系和三迭系,中部为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东南部为板溪群、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主要由沉积岩组成,面积达239.9049万亩,变质岩不多,有1.3562万亩,岩浆岩很少,只2212亩。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不甚发育,占18.4964万亩。比例依次为90.48%、0.51%、0.08%、7.01%。出露岩石砂砾岩28.07万亩,砂页岩73.8万亩,石灰岩138.03万亩,变质岩1.57万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18.49万亩,水面4.12万亩。比例依次为10.63%、27.94%、52.26%、0.60%、7.01%、1.56%。

保靖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境内群山起伏,高低悬殊。西北部为武陵山中支的一部分,最高海拔——白云山1320.5米。中部为中低山谷地,多溪谷平原和岗丘阶地,地势较平缓,海拔在300~500米之间。最低海拔为县城迁陵镇原水文站200.5米。东南部为武陵山南支的一部分,多是切割破碎的中山山地,最高海拔——吕洞山1227.3米。显现出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貌轮廓。

县境石灰岩分布广,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出露多的有迁陵、阳朝、水银、涂乍、复兴、毛沟、比耳、水田河8个乡镇,出露部分的有碗米坡、普戎、大妥、清水4个乡镇。这些石灰岩地区,长期经受浸蚀、溶蚀,形成以溪谷,平原、溶洞,石芽,峰耸、洼地、漏斗、阴河、天生塘、自生桥、伏流河、断头河、岩溶泉水、岩溶瀑布、化石为特征的岩溶地貌,显现出以山地为主,山丘、岗、坪交错,河流成树枝形分布的多层地貌景观。1983年,县农业区划统计,全县总面积264.0976万亩,其中中低山、中山面积224.1838万亩,丘陵1.30127万亩,岗地4.2822万亩,溪谷溶蚀平原18.4964万亩,水面4.1225万亩,依次分别占总面积的84.88%、4.93%、1.62%、7.01%、1.56%。20世纪60年代初探明,全县有溶洞296个,有地下阴河、岩溶泉39处;有大小山头4965个,其中900米以上的有563座,以牛角山、白云山、香火山、天塘坡、向家坡、吕洞山为最大,人称“六大山脉”。

牛角山位于县西,呈东西向,东至比耳镇隆头,西至清水坪镇黄连树。因山顶尖秀而得名,海拔907.4米,地处比耳镇西南部。

白云山(后汉书为黔山)位于县西,呈南北向,南至野竹坪镇小牙口,北至碗米坡镇马蹄库。千米以上的山峰有磨鹰嘴海拔1047米,地处清水坪镇南部。四尖山海拔1169.7米,打猎山海拔1113.7米,均处野竹坪镇西部。高远山海拔1068.6米,天台山海拔1100.4米,青峰山海拔1113.6米,均地处毛沟镇西北部。神仙堡海拔1205.4米,地处毛沟镇东北部。白云山最高点白云寺1320.5米,为保靖第一高峰。麦杀枯列海拔1114.3米,大盖顶海拔1079.1米,均地处碗米坡镇西南部,杀鸡坡海拔1023米,地处碗米坡镇西部。

香火山,位于县西北,呈南北向,南至大妥乡西部,北至普戎镇西北部。千米以上山峰有土地坳海拔1138.9米,杉木湾海拔1096米,均处大妥乡西南部。何家柯海拔1035米,香火山海拔1127米,均处大妥乡西部。冲天坡海拔1083.8米,地处碗米坡镇中部(原昂洞乡西南部),世方山海拔1132米,地处普戎乡西部。万云山海拔1038.9米,地处普戎镇西北部。

天塘坡山,位于县北,呈西南、东北向,西南至碗米坡镇天塘坡,东北至迁陵镇斗篷山。

天塘坡,因山顶有一池塘,塘水碧绿,大旱不涸而得名。

向家坡山位于县东南,呈南北向,南至水银乡扁槽坡,北至迁陵镇向家坡。扁槽坡为县畜牧场所在地。

吕洞山位于县东南,呈东南向,东至阳朝乡仙仁,东南至夯沙乡西部,干米以上山峰有排捧山海拔1083.3米,地处水田河镇南部。吉比蒙山海拔1138.1米,葛尖仙山海拔1038米,均处水田河镇东部。吕洞山海拔1227.3米,为保靖第二高峰,地处夯沙乡西南部。吕洞山,山岩间上下有两个穿孔,形似吕字,故名吕洞山。阿公山海拔1125.2米,地处夯沙乡西部。喇叭山海拔1026.3米,地处阳朝乡仙仁中部。

保靖县境内重山叠峰,岭谷相间,地貌类型齐全,山、丘、岗、坪交错分布。全县总面积1760.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494.6平方公里,占84.9%、丘陵86.8平方公里,占4.9%、岗地28.5平方公里,占1.6%、平原123.3平方公里,占7%、水面27.5平方公里,点1.56%,属以中山、中低山为主的山地地貌。县境西北有川河界、白云山、香火山、灵角山四大山脉绵延,其间,海拔900米以上山峰达331座,白云山主峰白云寺海拔1320.5米,为全县群峰之首;中部为中低中谷地,地势比较平缓,海拔在300~500米之间,最低海拔为县水文站水准点,即凤滩电站水库最高水位线200.5米;吕洞山脉盘县境东南,山体破碎、切割深密,向有“峡谷一线天”之说。海拔900米以上山峰232座,吕洞山主峰阿婆山海拔1227.3米,为全县第二高峰。这种起伏的地势构成了县境四大地形带,即西部滨临酉水的牛角山中低山区;西北部川河界——白云山——香火山——灵角山中山区;中部天塘坡——向家坡中低山谷地;东南部吕洞山中山区。复杂的地象性状使保靖境内气候因地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地势高差悬殊的中山地带,呈现出地跨三带的主体气候特征,“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6 ℃,无霜期缩短5天,不同高度的季节也就有了差异。年平均气温为16.1 ℃,气温最低月为1月,日均温为4.7℃~2.5℃,最高月为7月,日均温为2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7℃,极端最高气温为39.9 ℃,无霜期288天左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降水:保靖县座落在北亚热带和风区北缘,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20~1620毫米之间,在省、州内属偏多的县份之一,但时空分布不均。4~6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40%以上,7~9月则干旱少雨。在地域分布上南、北偏多,中部偏少。年际变化也大,年降水量最大达1869.7毫米(1980年),最小仅877毫米(1989年后),比值达2.13倍。

河流:境内水系发达,溪河密布,有大小溪河150余条,分属酉水和武水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634.1平方公里和136.55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在5公里以上或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溪河达61条,其中: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29条、四级支流13条、五级支流2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灌溉、航运、渔业之利。

酉水又称白河,属沅水一级支流,从县境西北部清水坪镇大桥村入境,经迁陵镇杨家村出境,县境段长81.1公里,年均流量453.6立方米/秒,可开发水能资源80.61万千瓦。2001年动工修建、2004竣工发电的碗米坡电站装机容量24千万,年发电7.92亿度。花垣河系酉水最大支流,流经保靖县境50.1公里,年均流量75.8立方米/秒,可开发水能资源5.61万千瓦,已建成双溶滩、狮子桥、竹篙滩三座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8000千瓦、9600千瓦和125千瓦。

酉水和花垣河的梯级开发尤其是碗米坡电站的建成发电,促进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层层水库的浩瀚碧波,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秀丽的酉水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淳朴的民俗风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使保靖逐渐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佳境。

耕地:县内山峦起伏,耕地比重小,1986年面积为25.235万亩。随着耕地垦复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逐年增长,1992年面积为29.952万亩,1996年为29.725万亩。21世纪初,实施退耕还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到2005年末,耕地面积为22.71万亩,其中水田1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9.45%、旱地9.2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55%。全县耕地主要分布在大妥、阳朝、复兴、水田、清水坪、毛沟6个乡(镇),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7亩。耕地水田有平洋田、梯田、溪边田、山垄田等,旱地中则分有坡地和平地。

园地:全县园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1986年,园地面积为2.74万亩,其中:桑园20亩、茶园6073亩、果园2.13万亩,1992年面积为2.96万亩,1996年面积为3.46万亩,到2005年末,面积达29.3万亩,其中:果园24.615万亩、茶园2.23万亩、花椒园2.13万亩、其他园地3250亩。果园中柑桔面积17.18万亩,占绝大比重,相对集中于比耳、清水坪、阳朝、碗米坡、大妥5个乡镇。

林地:全县林地面积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围绕“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保靖”工作,保靖相继开展重点工程造林、全面义务植树、封山育林与天然树更新、退耕还林等工程,林地面积得以增加。1986年全县森林面积为62.82万亩,油茶面积11.35万亩,宜林荒山34.32万亩,封山育林15.13万亩。1992年面积为17.83万亩,1996年面积为177.93万亩,到2005年末面积为190.05万亩,其中经济林4545亩,防护林5.55万亩,苗圃825亩,幼林58.55万亩,母树林1050亩,种子园195亩。全县林地主要布在野竹坪、毛沟、碗米坡、普戎等乡镇。

牧草地:全县牧草地面积逐年略有上升。1986年面积为865亩,到2005年,围栏改良天然草原3.8万亩,新建人工饲草(料)基地2万亩。全县牧草地主要分布在复兴镇扁朝牧场、碗米坡镇白云山牧场等。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逐年上升。1992年面积为6.57万亩,1996年面积为6.61万亩,2005年面积约为7万亩,其中城镇居民点用地43亩,农村居民点用地823.58亩,全县人均居住面积18.37平方米。

交通用地:交通用地面积逐年上升。1986年面积约为900亩,1992年面积为4558.7亩,1996年面积为5129亩,2005年末面积约为6100亩。

水域:水域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1992年面积为4.14万亩,1996年面积为4.21万亩,2005年末面积为6.5万亩,主要是沟渠、河流、水库、池塘等,其中河流面积分别为6.26万亩、水库3457亩。

未利用地:1986年以来,全县未利用地逐年减少。1992年面积为39.56万亩,1996年面积为39.43万亩,2005年末面积为38.67万亩,其中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20.4万亩,主要是田埂和荒草地,其他分别为裸土地、沙地、沼泽地,以及其他未利用地。

境内核算总水量124.86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5.19亿立方米,有干流长大于5公里或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1条,分别属酉水和武水两大水系,其中酉水河是湘西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为1634.0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92%。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4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发电量达44.5万千瓦。全县已开发水电站29处41台,总装机容量28.9万千瓦,其中碗米坡水电厂总装机24万千瓦。

酉水河上游有三大支流。中间支流发源于四川省池铺犀牛潭,伏流10公里至泉孔流25公里出蒲海场,过梅树、龙潭,经溪口至鸳鸯嘴与秀山县大溪合流,出石堤进入酉水。北部支流由湖北宣恩源山而来,南流至川天河入来风县,东至湖北的卯洞伏流而出,经来凤县白福司老家场、大溪口至石堤,与中支汇入西水。南部支流由贵州松桃县而来,发源于平头司,左右两支合而东流,经云罗屯堡、达松桃县城而下,与花垣合米、糯术树诸水汇合,流向东北,经花垣河、保靖狮予桥、复兴至江口汇入酉水。酉水河总长477公里(湖北宣恩源山至沅陵张飞庙),流经县境黄连、比耳、隆头、拔茅、昂洞、复兴、大妥、迁陵、龙溪、梅花等八乡两镇,长达81.3公里。西水河常年平均流量453.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1.52万立方米/秒,枯水季节流量33.9立方米/秒。坡降为2.14‰。含沙量年平均每立方含沙0.331公斤,从1~12月各月依次分别为0.004、0.068、0.057、0.235、0.383、0.476、0.590、0.477、0.317、0.085、0.055、0.009公斤。

酉水多滩,保靖境内有46滩,平均1.7公里一处。其中以“猫儿滩”最险,清时叫虎滩,因浪头暴起,似猛虎下山而来,海事时有发生。“船到猫儿滩,人到鬼门关”,是对猫儿滩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西水进行全面治理,加之1972年风滩电站建立,上至猫儿滩之尾水,其下险滩皆被淹没,常年可通20至30吨位船只。2001年,碗米坡水电站建立,电站以上酉水形成高峡平湖,险滩皆被淹没;电站以下至碗米坡镇陡滩村,因为水少已不能行船,以下酉水不存在险滩。

花垣河是酉水南部支流,为县境第二大河,流域面积2797平方公里,长77公里,流经保靖县境50公里,常年平均流量75.8立方米/秒。

长潭河为保靖二级支流,流域面积515平方公里,河长59公里,河流坡降为6.091‰。

泗溪河为县境二级支流,发源于普戎乡大人坳,流域面积392平方公里,经陈家寨犀牛洞、撮立坡、下虎娘至泗溪口,河流总长为42公里,坡降4.8‰。

艨艟溪为县境二级支流,发源于普戎乡万世山,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经谢家坡、择碧、皂枯、两岔河至艨艟溪,总长23公里,坡降为15.4‰。明嘉靖年间,土司王彭荩臣奉调抗倭,在此制造艨艟战船,艨艟溪以此得名。

水位:保靖水文站以长江吴淞口为零点,测定保靖水位高层为200.5米。

降水:县境降水分布,南部、北部、西部自云山地段偏多,中部偏少。年降水量,年平均1343.0毫米。1~12月,各月依次为30.7、42.1、81.9、159.4、203.7、197.3、185.0、143.3、98.2、110.4、58.1、32.9毫米。汛期为4~9月,占全年降水量72.5%至76%。最大汛期发生在4~7月,多年平均为745.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55.5%。

径流: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63.0毫米,河川径流量15.1947亿立方,平均径流系数为0.62。最大年径流深为1208毫米,最小年566.7毫米。一年内径流集中在4~9月,4~7月最为突出,占全年57.8%。

蒸发:平均为3785.3毫米,7~8月蒸发最大,为全年蒸发量32%。

泥沙:历年浸蚀模数为295.4吨/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1760.65平方公里,年悬移质含沙量320万吨,浸蚀面积14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5.84%。320万吨泥沙位移,相当3700亩耕作层被冲毁,致使地面年平均降低0.15毫米,近20.5万亩耕地日趋沙化。位移泥沙中,有280万吨流入溪河山塘水库。

水资源:地面水总量124.858亿立方,其中酉水和花垣河流经县境的客水为109.32亿立方,县境自身为15.538亿立方。县境碳酸盐岩面积10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25%,有常年流量0.57立方米/秒地下阴河、岩溶泉39处,大小井1492眼,动储地下水2.94亿方。不计客水,全县人平有水6893立方米,耕地亩平4598立方米,水面亩平1.133万立方米,总面积亩平588立方米。

水能:全县有汇水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干流61条,水力资源可利用藏量为48.42万千瓦,其中酉水河干流40万千瓦,花垣村干流2.78万千瓦,其余59条河流5.64万千瓦。地下阴河8处,总流量17.8立方/秒,装机容量可达4180千瓦。

水质:1982年测定,地面水水质,除县城南门河酚类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饮水标准外,其余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地下水物理化学特征良好,酸碱度一般为6~7.5,总硬度为1.15~15.15(法国度),矿化度每公升0.03~0.274克,其中复兴镇圩场大水井,微量元素氧化磷(PO4)每公升达0.10毫克。水银乡圩场大小水井汞、砷、氧化磷每公升分别为0.30、0.92、0.30毫克,均超过饮水规定的标准。

水温:地表水温年均23℃(比耳镇比耳村)至17.5℃(复兴镇普溪村)。地下水温年均存17℃至19℃之间。

烟煤:主产地分布在野竹坪镇的小雅口、木山、腊洞、太平坝、煤炭湾、杰坳、黄连洞、丰坡、关帝庙、大坪、彭门、牛积阿沱、打夯寨、白岩、龙上、龙下、白泥塘、落水洞、熊家、塘边、清水坪镇的白岩洞、白云山、滑岩板、岩门坡、会溪、棋盘岩、碗米坡镇的水扒洞、杉木溪、马蹄、母沙、索米、补足、湖革、岩上等地。煤层厚度一般为0.3~0.6米,发热量在6000卡/公斤以上;蕴藏量未作具体探测。仅野竹坪就有163万吨,煤层薄,斜度大,提升和排水困难,因此,开采时不宜机采。

高炭石煤:主产地分布野竹坪镇的大坪、龙塘、老场、打谷冲等地,平均厚度2.1米,储量2426万吨,发热量3565.98千卡/公斤至6718.8千卡/公斤。分布在水田河镇、葫芦、夯沙乡境内,沿吕洞山山脉和其支脉均有出露。矿带长20余里,宽5公里,厚300余料、尤以葫芦、尖岩、半白、耳容、张湾、夯沙、中心等地最为集中,储量约为3.5亿吨。石煤富含镍、钼、铀、钒、硒及铂族等稀贵元素,普遍含有磷、钾元素。

根据保靖石煤资源分析,初步估计县域稀有金属的储量是:五氧化二钒4.01万吨,镍0.7662万吨,钼1.2万吨,铀334.43万吨,五氧化二钇173.72万吨。除以上稀有金属外,还可回收铂、金、银等重金属副产品。

铁:主要公布于比耳、土碧村、他沙、品质较好但储量极少。矿石土红仅用于建筑染料。

锰:矿石公布于葫芦镇的排花木、桃花坪、鸡公坡、堂朗、储量为190万吨,目测品位20%~30%左右。

汞矿、辰砂(朱砂):矿资源分布于水银乡的朱砂洞、马福寨、羊角山、水田河镇的孔坪、百合等地,属于低温热液矿。矿体产于中寒武系鳌溪组结晶白云岩地层中,储量药33.728万吨。

铅锌矿:矿点分布于水田河镇的吉铁、夯栋国、百合,葫芦镇的老虎冲、尖岩、木耳,水银乡的扁槽,复兴镇的鳌溪,迁陵镇的向家坡、魏家、三联、尚家、田家湾,清水乡的那冲,清水坪镇的坝木等地。其中吉铁、扁槽、老虎冲的矿藏较丰富,储量340万吨。另外,武陵北麓有大量铅锌矿藏发现。

铜矿:主要有黄铜、辉铜、铜兰等,分布在葫芦镇大岩、阿着、尚仁、傍海等地,矿化带代4条,长1400米~3500米,厚0.4~5米,深度和储量尚未探明。

铝土矿:主要是地豆状、鱼面状铝土矿,分布在太平坝、白云山、水扒洞等地,属沉积性矿床,长18公里,宽3.5公里,厚2~4米,储量2.23亿吨,含二氧化铝31.01~45.05%、二氧化硅45.31~78.55%、三氧化二铁7.06~1.36%。

镁矿(即白云岩):全县60%乡镇均有分布,开采条件好、品位高的主要分布于龙溪、昂洞、普戎一带。白云岩厚1000余米,储量13亿吨,氧化铁含量超过理论值,是全国最好矿石之一。

硫:含于硫铁矿中,分布于葫芦米塔、排花;夯沙张湾、蜂糖;碗米坡首八洞、马蹄等地。由于武陵山山体破碎,断层发育,矿区被切割成若干块段,储量约100万吨,含硫11.66~42.18%之间。

磷:矿产分布于葫芦镇与夯沙乡,矿石储量322.18万吨,磷含量15~30%之间。

钾:分布于葫芦、印山、尖岩、耳容等地的石煤层中。

石灰石:分布于全县各地,储量2亿吨以上,不仅可做建筑材料,还可做电石,是制碱、制塑、尼龙等人工合成纤维的原料。

陶瓷土:陶瓷土分为高岭土和紫砂,是陶瓷业生产的主要原料。矿藏分布于清水坪镇、野竹坪镇、毛沟镇、清水乡、大妥乡、复兴镇、迁陵镇、碗米坡镇等乡镇。全县矿藏储量在1亿吨以上,可供开采百年,多为露天矿。

石英、蛋白石:是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分布于葫芦镇大岩、夯沙乡夯吉等地,有2米以上的层次大量出露。

石棉分布于葫芦镇阿着一带,为透闪石石棉,规模和用途有待勘探和研究。

辉绿岩:分布于葫芦镇大岩、阿着一带,是耐酸、耐碱、耐高温高压的建筑材料,也是制造耐酸水泥的重要原料。

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虎甲、步甲、龙虱、角甲、萤、尾甲、肩甲、叩甲、长蠹、坚甲、瓢虫、芜菁、金龟、锹甲、天牛、叶甲、跳甲、龟甲、卷象、小蠹、齿蛉、褐蛉、蚁蛉、草蛉、鳞翅蛾类、鳞翅目螟类等。

脊椎动物门:保靖县有淡水鱼类6目11科50属59种,主要有南方马咀鱼、黄刺骨、黄鲤鱼、青鱼、、稀有白甲鱼、华鳊铜鱼、泉水鱼、银飘、园吻鲴、四须盘、中华倒刺鲅、麦穗鱼。两栖动物2目8科40种,主要有水蛙、弹琴水蛙、泽陵蛙、虎纹蛙、棘胸蛙、金秀小树蛙、斑腿树蛙、大树蛙、峨眉树蛙、经甫树蛙、黑点树蛙、粗皮姬蛙、小孤斑姬蛙、饰纹姬蛙、花姬蛙。爬行动物3目12科53种,主要有蛇、鳖、乌龟、黄缘闭壳鱼、绿背树晰、丽纹龙晰、多疣壁龙、光晰、石龙子、兰尾石龙子、渔游蛇。乌类16目46科250种,主要有锦鸡、野鸡、竹鸡、布谷、杜鹃、小?、凤头?、斑咀鹈鹕、普通鸬鹚、苍鹭、草鹭、绿鹭、池鹭、牛背鹭、白鹭,鹌鹑。哺乳纲动物8目25科50属58种,主要有猕猴、中国穿山甲、狼、赤狐、貉、豺、青鼬、黄腹鼬、黄鼬、鼬獾、狗獾、猪獾、水獭、大灵猫、小灵猫、花西狸、食蟹獴、豹猫、云豹、野猪、林麝、牙獐、毛冠鹿。

洞泡山哺乳动物化石:198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20卷、第4期刊载:保靖龙溪洞泡山深洞发掘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计6目18种:灵长目长臂猿、猕猴;啮齿目扫尾豪猪、华南箭猪、硕箭猪;食肉目中国黑熊、大熊猫武陵山亚种、猎獾;长鼻目似锯齿嵌齿象、嵌齿象、东方剑齿象;奇蹄目中国犀、中国貘;偶蹄目小猪、野猪、麂、鹿、水牛。这些化石对古生物科研部门研究同类动物在时空上的分布及其演变提供了新的依据,对探讨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阶段划分有重大意义。

重点保护动物:保靖野生动物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中国穿山甲、大鲵、狼、豺、青鼬、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牙獐、白腹锦鸡、白鹇、黑鹳、草鹄、红角鹄、领角鹄、黄脚渔鹄、领鸺鹄、长耳鹗、短鹗、滑鼠蛇、眼镜蛇等330种。

保靖县地处中亚热带,水利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复杂,为各类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0年,县林业局对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全县有高等植物2741种,其中:苔鲜植物58科97种、蕨类植物30科135种、木本植物114科338属1000种、被子草本植物103科549属1232种、真菌54科122属277种。

人工和天然用材林资源 全县人工林和天然林有林地面积6.98万公顷。以杉木、马尾松、柏木为主体的用材面积2.65万公顷,占有林面积38.08%,活立木蓄积量91.57万立方米。

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淀粉、糖料植物主要有苦槠、甜槠、栲树、钩栲、青风栎、青桐、石栎、锦河、连座蕨、金毛狗脊、葛、千金藤、山龙眼、薜荔、薏苡、红蓼、枳棋、何首乌、羊蹄、慈姑、野山楂、乌饭、桑、金樱子、黄独、署蓣。油脂植物主要有香榧、竹柏、野核桃、山核桃、山白果、亮叶水青风、巴山香榧、毛林、鹅耳枥、猴欢喜、钩栗、春叶树、山胡椒、光皮树。含植物蛋白植物主要有木耳、银耳、鸡油菌类、蘑菇类、猴头、牛肝菌类、香菇类、平菇类、密环菌、鸡纵、乳菇类、嗽叭菌、羊肝菌竹荪等36科120多种。维生素植物主要有蔷薇物、芸香科、鼠李科、葡萄科、猕猴桃科、桑科、胡颓子科、山茱萸科、木通科的植物果实,共80多种。饲料、饵料植物主要有各种牧畜、鱼类采食草、木本植物23科231种,其中狗芽根、看麦娘、早熟禾、草稗、假俭草、荩草、牛筋草、野古草、茼草、白羊草、雀稗等禾本科植物69种,富含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蛋白质均在9%左右,草质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紫云英、鸡眼草、紫花苜蓿野葛、白三叶、野碗豆、野扁豆、草木樨、田皂角、胡枝子、山蚂蝗等蝶形花科植物25种,蛋白质,糖、矿物质和钙的含量很高;野菊、鳢肠、鼠麯草、苦卖菜、蒲公英、野艾蒿、碎米荠、藜、羊蹄、荠菜、金鱼藻、黑藻、竹叶眼子草、空心莲子草、凤眼草、水鳖、野荞、芦苇、水车前、无根萍、浮萍、满江红等双科138种,分布广、数量多,是家畜、家禽和鱼类的良好饲料、饵料。县境内可开发的野菜有白花碎米荠、莼菜、刺五加、地笋、东风菜、附地菜、葛仙米、蔊草、荠草、决明、莲子草、柳蒿、蕺菜、马齿苋、牡蒿、鼠麯草、水芹、茴芹、唐松草、薇菜、蕨菜、香棒等56科110多种。

201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1.12万人,其中男性16.29万人,女性14.8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9%。人口出生率12.45‰,死亡率5.42‰,人口自然增长率7.04‰。人口年龄构成中,18岁以下、18-60岁、6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22.0%、58.4%和19.9%,与上年比较,18岁以下人口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18-60岁人口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常住人口29.46万人,城镇化率3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保靖县历史悠久,据清代同治年间《保靖县志》记载:“保靖地本属贡荆州之城,唐、虞、夏、商、周为荒服,乃蛮蜒所居。春秋时为楚,秦为黔中郡。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始置迁陵县。”几经变迁,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设同知,雍正七年(1729年)建立保靖县,治所迁陵镇。民国时期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7日全县解放,属湘西行署永顺专区,1952年8月改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相沿至今。

保靖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并聚居着瑶、回、满、白、壮、侗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迁入的时间先后不等,瑶族是明代迁入,回族为清代迁入,其他多数是建国后因工作和投亲靠友或从事商贸活动而来,并大多数居住在城镇交通方便之地。

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  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0.68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344元,增长10%。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5∶35.1∶46.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7%,与上年持平;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11.41亿元,占生产总产值比重为25.6%,比上年增加1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3.68亿元,增长21.6%。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43.6%和51.1%。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建筑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7%。能源消耗合计3.32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0.613吨标煤/万元;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393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4.1%。

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为81.5%,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19件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县财政总收入3.69亿元,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增长26.9%。其中财政收入中本级税收收入1.63亿元,增长19.9%;非税收入0.72亿元,增长47.6%。从征收部门看,国税收入1.21亿元,下降0.5%,地税部门收入1.86亿元,增长20.7%,财政部门收入0.63亿元,增长44.8%。财政支出21.43亿元,增长21.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9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民生建设财政投入资金10.67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49.8%。

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农业增加值6.29亿元,增长4.03%;林业增加值0.27亿元,增长4.52%;牧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3.07%;渔业增加值0.14亿元,增长3.96%;服务业增加值0.04亿元,增长8%。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5%;油料种植面积0.73万公顷,增长3.2%;蔬菜种植面积0.66万公顷,下降10.1%。全县粮食总产量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水稻5.04万吨,增长1.3%;薯类1.04万吨,增长2.6%;豆类0.3万吨,下降7.7%。肉类产量1.21万吨,增长1.9%。水产品产量0.22万吨,增长0.02%。

全县农业支柱产业稳步推进,茶园总面积0.44万公顷,增长3.2%,其中新开发面积0.15万公顷, 茶叶产量303吨,增长61.7%。烟叶种植面积0.15万公顷,增长18.6%,烟叶产量0.24万吨,增长40.6%,柑桔面积1.13万公顷,增长3.8%,柑桔产量12.38万吨,增长10.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58家,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州级1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89个,增加80个,合作社成员4.3万人,带动农户2.8万户,其中国家及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1个,年销售收入10.97亿元。

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8.42亿元,增长1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0.52亿元,增长8.8%;集体企业0.11亿元,增长35.1%,股份制企业6.05亿元,增长38.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18亿元,下降20.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48.6%;重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增长9.1%。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0.7%;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6.62亿元,增长30.2%;省级工业集中区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27.0%;技工贸总收入15.90亿元,下降0.8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0%。

全县规模工业统计的7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白酒产量2721千升,增长279.0%;发电量7.25亿千瓦时,下降13.5%;日用陶瓷3767万件,增长497.2%;电解锌4.74万吨,增长30.9%;硫酸7.26万吨,增长23.4%;软饮料0.30万吨,增长13.7%。

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税0.22亿元,下降62.3%。全年规模工业产销率91.82%,下降2.7个百点。

全县建筑业总产值3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建筑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2.7%,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5%。房屋施工面积21.75万平方米,下降2.2%;房屋竣工面积14.00万平方米,增长47.8%。

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10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6亿元,增长14.7%。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38亿元,增长13.1%;零售业零售额7.17亿元,增长10.2%;住宿业零售额0.68亿元,增长16.1%;餐饮业零售额1.75亿元,增长12.1%。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7%,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0.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6.3%。

按照“两山、两镇、两村、一水”规模区域布局,以扩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目标,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两篇文章,旅游事业取得新进步。吕洞山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普戎镇亨章村实现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初检;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白云山);三星级酒店1家。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0.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7%和48.5%。

全县货运周转量18688万吨,同比增长58.7%。旅客运输量31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9660万人公里,下降27.3%。货物运输量106万吨。客船拥有量79艘,货船拥有量4艘,以上船只均属私人。

年末全县载货汽车拥有量365辆,其中,营运汽车365辆。载客汽车拥有量229辆,其中:营运汽车229辆。公路通车里程达1576公里,河道通航里程达125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2.00亿元,增长2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16亿元,增长14.3%;电信业务总量1.84亿元,增长23.5%。年末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7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9万户,其中:城市宽带接入用户1.44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0.45万户。

全县有各类学校4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教育1所,小学27所(教学点81个),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全县共有教职工2551人,全县专任教师2414人。专任教师203人;小学教职工1375人,专任教师1311人;普通中学教职工795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732人,高中教职工(专任教师)263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人数118人,专任教师108人。2015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共计40614人,其中幼儿园在校学生数8164人,小学在校生17777人,初中在校生9526人,高中在校生3694人,职业学校在校生1453人,幼儿园34所,幼儿园教职工361人,专任教师203人。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小学升学率100 %,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92.35%,提高2.1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98.37%,下降0.2个百分点。高考参考人数1030人,比上年减少42人,本科录取512 人,比上年增加60 人,录取率49.71 %,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本一录取144 人,本二录取327人,本三录取41人,较上年分别减少51人,增加91人,增加3人。

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为96.5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42万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3.21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15.24万平方米。藏书65.38万册,配备计算机2653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1903台。全县中小学固定资产总值2.36亿元,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固定资产总值0.10亿元。

2015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0.05亿元,同比增长26.9%。全年实施科技成果10项,州级以上科技成果12项,其中省级4项,申请专利40件,引进新项目、新技术3项。科技培训有声有色,共开办各类科技培训8期,培训人数达1.2万人次。送科技下乡倍受青睐。全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3次,无偿向农民发放各类技术资料和科学书籍2万多册。年末拥有各类科技人员4725人,其中事业单位4639人;企业86人。高级职称272人;中级职称1918人;初级职称2361人;未评职称174人。

全县19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科普小组,配备科普员348名。新发展和培育各级科技示范户5户,其中州级3户、县级2户,累计748户。新增各种农村科技协会组织2个,累计39个。新聘农村科学技术特派员47人,累计96人。

全县文化广电服务站12个。2015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43个,文化馆1个,全年演出2072场次,其中送戏下乡60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50万册,年接待读者人数3400人次。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用户2.46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解决广播电视盲村收视问题290户,累计2.96万户。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8个,省级保护目录9个。建成农家书屋共19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183个。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四方城、魏家寨),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州级2个、县级17个。

全县卫生机构(含计生)74个,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卫生机构(含计生)43个。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1193张,卫生技术人员0.1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4人,注册护士367万人。总诊疗人次49.26万人次,住院3.84万人次。年末有私营医院6个,个体诊所26个,私营医院及个体诊所从业人员239人;村卫生室358个,乡村医生358人。

全县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0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29个,累计196个。全年共获得世界冠军1个。输送19名运动员进州队训练。体育场地148个,其中体育馆1座,标准运动场3个,篮球场134个,游泳池2个,各种训练房10个、800平方米。

201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060人,失业人员在就业10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5%。2015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4.34万人,参合率达95.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范围内补偿率75.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8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0.69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2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3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 1.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0.8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12人。年末各类敬老院18个,床位690张,集中供养五保老人591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年标准达6120元,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533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年标准达2700元,比上年增加60元;改造农村危房1900户,比上年增加700户。发放城镇低保人数0.75万人,发放城镇低保经费2121万元。发放农村低保人数2.6万人,发放城镇低保经费3089万元。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达241元和100元。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1个,其中社区综合服务用房7所;日间照料中心5所;农村幸福院59所。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91万元。建设完成廉租住房2000套,累计4402套。

全县已发现矿种30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6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1个。耕地面积21.27千公顷,人均1.09亩。森林面积105.28千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86.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85%。

2015年,污水处理率达72.1%,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8.1%。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20个,累计达27个。加强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对29家企业进行日常执法检查,COD减排1.35吨,氨氮减排18.19吨。全年收缴排污费55.91元。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达到III类标准的比重为95.8%。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2.01万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成功申报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3.72万公顷。

酉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地域文化,是生活在酉水流域的人们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地理范围为酉水与支流(洗车河、清水江、石堤河、茄通河等)分布区,包括湖南省湘西,贵州省松桃,重庆市秀山、酉阳,湖北省来凤、宣恩。酉水文化发源于史前酉水流域聚族而居的土著民族文化。保靖县碗米坡镇东洛、押马坪等地出土的各类石器和旧石器时期遗址、新石器时期遗址证明,3万年至1万年前酉水流域的土著民族已经诞生,区系文化类型框架开始建立。考古发现,保靖县拔茅、隆头、比耳是商周时期人类活动地,尤以拔茅一带人类活动频繁。春秋战国时代,酉水文化已有很大的发展。1974年11月,保靖县龙溪竹子坪出土西周铜钟残件,重5.3公斤。

酉水文化是多元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参加过武王伐纣战争的濮人,与中原民族关系融洽,战国(公元前475年至221年)后退出历史舞台,在酉水、沅水、澧水一带活动。随葬品中以“豆”为主,还有宽格青铜短剑(濮人兵器)的古墓,是濮文化的遗存。保靖县拔茅沙湾、柳树湾等古遗址属濮文化类型,出土文物有典型的中原文化色彩,又有强烈的地方文化风格。战国中晚期(公元前278年以后的200多年),酉水流域曾是楚国领地,大量的楚墓留下楚文化不灭的踪迹。酉水流域是巴、楚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地方。汉代迁陵县城遗址出土的柳叶剑是巴文化的典型器物。当地出土的柳叶形花纹砖,有土著民族文化特征,又具有典型的巴文化特征,从烧造技术上生产的是红砖,文饰中有回纹,具有中原文化因素。有史记载以来,土著民族文化特征才趋明显。

保靖县是酉水文化集中体现的地域。物质文化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各类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68件,陶、滑石、青铜、瓷、铁、玉、金、银等质地出土文物3000多件,包括国家级文物85件。古遗址93处:5至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遗址点,押马坪新石器时期遗址,东洛、沙湾、柳树湾等商代遗址,汉代迁陵县城遗址(四方城),魏家寨古城遗址等。古墓群:清水坪古墓群,四方城古墓群,洞庭古墓群,沙湾、水坝战国、晋代墓群,酉水崖墓和依子卡崖墓群。还有战国粮窖、青铜冶炼场遗址、八部大王庙遗址、摩崖石制“天开文运”、钟灵山宝塔、袁吉六先生衣冠冢,以及土家族吊脚楼和苗族特色民居。非物质文化有:作为民族符号的语言——汉语、土家语、苗语;与各民族年、节、丧、起居、造船、架桥、修路、看月、祝寿、祭祖、禳灾还愿等相关的风俗习惯,如土家族提前过年、正月调年、社巴日、四月八、哭嫁,苗族闹春、挑葱会、赶边边场、调秋,各族同庆的春节、端午节;与以上风俗习惯相因的各种艺术活动玩龙、舞狮、跳摆手舞、演茅古斯、唱山歌、吹木叶、打镏子、吹锁呐、吹咚咚奎、吹树皮号、玩花灯、彩蓬船、蚌壳灯、扎烟火架、放孔明灯、放河灯、打渔鼓、唱汉戏、酉戏、阳戏、打围鼓、打八人鞦、打苗鼓、唱苗歌、表演武术、先锋舞、木偶戏等;劳动中的挖土锣鼓、薅草锣鼓、酉水船工号子、拖木号子、放簰号子,还有土陶制作技艺、剪纸、苗族服饰绘画、竹编技艺、松花皮蛋制作技艺、酸苗制作技艺、酱油制作技艺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等,各族民间口头文学难以数计。酉水文化中,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是其核心,约定俗成的风俗制约人们的行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制度。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而有的地方相传是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寻得种子回来,种五谷获得丰收,于是苗族先民称这对男女为秋公秋婆,赶秋节就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汉族人的服饰与外地无异,土家、苗家人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家族男子老人,穿无领大袖满胸衣,青年人,头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着对胸衣,多排布扣,裤子为青、兰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妇女,头结发辫,缠以白布帕或青丝帕,不包人字路。未婚女子,有的将发辫垂于背后,而更多的是盘于头上,婚后则将发辫改挽成髻,束于网套。衣长大无领,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边开襟胸,襟胸和袖口滚有寸宽五色花梅条或丝绣花条。裤亦喜兰、青布,白裤腰,裤脚大而短,口沿上端贴花梅条,或丝绣花条。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绣花。劳动妇女不习惯穿袜,多用青、白布裹脚。耳上吊金银质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银戒指,胸前挂“牙钱”,上系有银练、银铃、银牙扦、银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时叮当作响。苗族妇女喜在颈上戴银项圈,上系有银练、银牌、银铃等,头裹青花布帕子,比土家、汉人的长。

土家族小孩(包括汉族)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巴”“风帽”。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成“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喜”等图案和美术字外,还在帽子的前沿缀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帽后吊银牌、银铃。不论男女,小手腕都戴银圈,银圈上吊有空心银锤和银铃。

这些服饰,近年来只有在小孩和妇女盛装或大喜大庆之时才能看到,一般已不常见。

保靖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湘西州中部。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迁陵县以来,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丰富多彩、优秀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全县以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居多,其中土家族人口15.6133万人,苗族人口6.2399万人。在湘西自治州八个县市中,保靖县同时拥有土家族和苗族两种文化生态,并保存完好,相互交映。

居住在保靖县境内的土家族人自称“密基卡”,主要分布于我县迁陵镇、碗米坡镇、比耳镇、野竹坪镇、毛沟镇、清水坪镇、普戎镇、复兴镇、清水乡、大妥乡、阳朝乡、水银乡、涂乍乡等乡镇。1957年,土家族被国家民委正式确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之前,拥有过夏商时期的“蛮蜓”,周朝时期的“南蛮”,两汉时期的“武陵蛮,“酉溪蛮”,隋唐时期的“五溪蛮”,宋元明清时期的“土人”和“土民”等众多称谓。土家族文化也在朝代的更替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其文化之精髓,皆已融入到土家族特有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医药及各种民俗事象之中。

土家族民间文学种类繁多,有歌谣、神话、传说、故事等多个类别。其中我县土家族山歌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是土家族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素有“山歌之乡”之称,“山歌大王”田茂忠便是我县原马王乡人,他曾经将土家族山歌唱进了北京和中南海。土家人在特定的山地自然环境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把本民

族历史记忆、民族发展、民族情感、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内容传承下去。土家族传统音乐活泼欢快,符合土家人民的真性情,多喜用锣鼓、钹、唢呐、牛角、长号、木叶、竹子等乐器,“咚咚喹”便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古老单簧乐器,简单易学。它用一节长约12厘米且笔杆粗细的竹子做成,受到土家族青年的喜爱。“打溜子”在土家族地区也备受群众喜爱,逢年过节、婚娶喜庆时,在打溜子的锣、钹敲打声中,喜气洋洋,和谐美满。此外,酉水船工号子作为土家族特定人群的生活情形和思想情怀的艺术化体现,也得到了众多关注。

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毛古斯舞等等民间传统舞蹈,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大部分是在土家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及原始鬼神信仰中逐步演化而来。

早在清朝同治年间,保靖县土家族地区就有汉戏、高腔戏、酉戏、花灯戏、渔鼓、九子鞭、三棒鼓等众多民间剧种和曲艺。进入二十世纪后,阳戏在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民间也称为“柳子戏”或“杨花柳”,有生、旦、净、丑的角色,乐器齐全,剧目繁多,其中由土家族神话改编的《春哥与锦鸡》,深受土家人民喜爱。

土家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妙手巧思在土家织锦上得到了完美体现。织锦由红、黄、白、蓝、黑五色线织制,图案多种多样,以禽兽、花鸟鱼虫、人物为主。作为传统技艺的经典,织锦从寻常土家人家走进大众的视野,同时也成为了特色商品远销国内外。除了织锦之外,土家传统技艺还有刺绣、竹编、雕刻、土陶、布鞋以及一些土家传统美食松花皮蛋、杠子面、黄金古茶制作技艺等等。

土家族也有许多绘画能手,近代以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画家,具有代表性的是民国时期的邓恬、邓泽恢,在动植物的绘画上尤为精湛。

土家族传统游艺体育项目简单有趣,受到地形的限制,多为力量型的小范围活动,如扳手劲、打石界鸡、打碑、追鸭子等等。

早期,土家族治疗伤病多求助于神灵,随后逐步开始尝试用一些花草植物,从中总结经验,善于发现,于是有了专门治病的土医。他们医德高尚,有酒菜招待便可出诊,遇到贫困人家,一切可免。目前土家族民间土医常用药数目多,为中医用药提供了宝贵资料。

土家族民间信仰、民族语言、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都是土家民风民俗中的重要成员。土家人保有原始的神鬼信仰,他们把掌控敬神驱鬼仪式,能够通灵的巫师叫做梯玛,每逢正月初三至十三或六月初六,在八部大王庙遗址前,由梯玛主持大型的“八部大王”祭祀活动,以此来缅怀自己英勇的民族先祖——涅壳赖。此外,向老倌人、田好汉、土地神、灶神、四官神、五谷神等都是他们信仰和祭祀的对象。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在改土归流之后,土家语受到了汉语的冲击,如今很大一部分土家人不会说土家语言。这也引发了一些专家对土家语的研究,他们收集整理大量的土家语言,并进行语音标注。今年我县出版的《保靖土家语实录》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著作,堪称土家语百科全书。

土家男女追求恋爱自由,通过节庆活动相互认识和组建家庭。在土家人早期的丧葬习俗中,有一种特别的葬法——悬棺葬,在我县龙溪、梅花、迁陵、毛沟等酉水河沿岸的崖壁上,有悬棺30多处,是湘西州崖墓葬最多的地区。

土家族岁时节令,是土家族文化展演和传播的重要“舞台”和载体。土家族调年会、土家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都是土家人喜爱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土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至二十九之间,土家人杀年猪、制作灌肠粑、腊肉、炸糖馓、

推豆腐、舂米、打糍粑,同时也举行扫阳尘、贴春联、门神、祭土地神、敬四官菩萨、给树过年、吃年饭敬祖先等祭祀活动。娱乐活动也十分丰富:跳摆手舞、玩狮、耍龙、演蚌壳灯、跳拱子马、抵杠、搬手劲、标芭茅、下打山棋等等。

保靖县土家族调年在《保靖县志》(清同治版)里就有记载和描绘,建国之后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一度沉没。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八十年初期,土家族调年在我县重新兴起,每年在迁陵地区举办的大型土家族调年盛会可谓是盛况空前,曾一度影响到四省边区的土家族群众前来参加和观摩,并成为当时湘西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保靖县苗族主要分布在吕洞山区的葫芦镇、水田河镇、夯沙乡等乡镇。关于苗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比较常见的有“蚩尤说”、“三苗说”、“九黎三苗说”、“髳人说”、“盘瓠说”以及外国学者的“南来说”“西来说”等等。苗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没有摆脱“蛮”字的追随,从南蛮、荆蛮、黔中蛮再到武陵蛮、盘瓠蛮。

苗族文化也在多年的酝酿和沉淀中,成为了56个民族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生态之一。苗族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及各种民俗事象都是本民族文化的外在体现。

除了气势恢宏的《苗族古歌》之外,保靖县苗区还流传着一部叫做《休巴、休马》民族史诗,它长约5000行,分为开天辟地、民族迁徙、定居生活三大部分。苗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也是苗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天水》、《奶鬼父狗》、《椎牛辞》、《吃牛歌话》、《苗王石生富据钱》、《龙廷九神兵》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苗族人性格豪爽,喜爱唱歌,在歌声中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意,张三姐、石天学、龙三才、龙俊华、石荣昌就是近现代以来涌现出的优秀苗歌手。

苗族传统音乐感染力强,腔调分为“高腔”、“平腔”两大类。在乐器的使用上,多用牛角、锣、鼓、钹、椿皮号、唢呐、木叶、竹子等乐器,“椿皮号”,是苗族地区的土乐器,巧妙的用椿树皮做成,也可以说是一种苗族青少年喜爱的玩具。苗族鼓舞是苗族传统舞蹈中最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多人表演,鼓的数量也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变,现年79岁的洪富强老人,是保靖县苗族鼓舞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苗族鼓舞在除保靖苗区之外的其他地方,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苗族戏剧宗教色彩浓烈,多用苗语演唱,傩戏就是其中的典型,苗人多称之为《还傩愿》,由苗族老司进行表演,剧目繁多,乐器服装相互配合,有时需要带上面具,神秘感强。

纺织、刺绣、编织、剪纸、蜡染、银饰制作都是苗家传统技艺的体现。苗族人喜欢织花带,特别是苗家姑娘常常把自己亲手编制的花带送给情郎。而苗人善于利用各种常见的材料编织他们的生活日用品,例如竹编的箩筐、背篓、饭篓、斗篷等,麻编的渔网、鸟网,草编的鞋子等等,这些都是苗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苗画最初作为苗族服饰上的绣花底稿,现在已经扮演着新的角色。苗家民间艺人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领悟转化成笔下生动的花、草、树、虫、人、动物等等,不单单是底稿,是一幅画,更是一种风情。

苗家人性格刚烈,喜爱习武,主要涉及拳术,器械两个方面。他们常常演练于田头屋前,用以强健体魄,保家护园,抵御外辱。舞狮子、玩龙灯也是苗人喜爱力量型活动的体现。上刀梯、下油锅、踩铧口,证明了苗人的胆识,同时也是他们对神巫信仰的坚持。

流传于我国众多地区的药王传药传说,在保靖县苗族地区也有地方化的表述,相传药王能飞,为苗民遍尝草药,这同时又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附会。苗医在治疗跌打损伤、烫伤方面效果显著。他们大多亲自尝药,对本地草药药性了如指掌。外地游医也曾到夯沙、中心等地看诊带徒,培养了许多苗族名医。使得苗族医学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较高的评价。

“祭、巫、卜、宗、医”这五个方面在苗族文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特别在民间信仰中得到全面的展示。苗族的信仰祭祀活动繁多,36神,72鬼都进行祭拜,其中规模大、有特色的要数“椎牛”、“吃猪”、“接龙”,而苗老司就是一切祭祀活动的掌控者及核心人物。

苗语有五大方言区,保靖县苗族语言属于东部方言的西部次方言,解放前会说汉语的苗人很少,现在大多数苗民已经掌握了苗汉两种语言。

苗族男女交往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其婚俗也有特别之处,如:同姓不婚,家有丧事,或椎牛祭祀,女子不出嫁,一年不嫁二女等等。在丧俗方面,苗族与土家族不同,历来实行土葬。

节庆活动作为民族习俗的载体,格外丰富多彩。苗族特色传统节日主要有苗年、吃新节、赶秋节、苗族四月八、挑葱会等等,其中以每年农历节气之冬至到立春之前的苗年最为隆重,他们要祭祀祖先神灵,准备丰盛的食物,还会举行热闹的活动。苗年是苗族同胞舒缓一年辛勤劳作的疲惫,使身体和心灵得到调整的时刻,他们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满圈。

茅古斯舞:土家族的摆手歌舞活动中穿插进行的一种原始戏剧活动。表演者结草为服,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现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生活内容。

铜铃舞:梯玛(土老司)在祭祖仪式活动中的肢体活动。其时吹起牛角,土老司头戴凤冠,身穿八幅罗裙,一手持司刀,一手拿“八宝铜铃”边唱边舞。土家族人民喜欢这一种舞蹈形式,并将它从宗教活动场所搬上了舞台。

镏子和唢呐:打镏子、吹唢呐是土家人喜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种乐器。镏子,土家族打击乐,又名“打家伙”。最常见的是四人镏子,由土制的铜质马锣、大锣和两副钹组成。大锣厚,音色低;马锣小,音色高,二者对比强烈,两副钹以闷钹快速演奏为主。有传统曲牌200余首,分单曲、套曲两类,风格古朴、独特。唢呐,吹奏乐,其音清脆、嘹亮,曲牌欢快、流畅,常与镏子同时演奏,凭添无限欢悦。

糖馓茶:“糖馓当茶敬客人”,土家族特有食俗。糖馓茶用糯米制作而成。蒸熟的糯米挤压定型,凉干成饼;油炸蓬松、香脆、雪白,土家人称之“糖馓”。糖馓加少许蜂蜜冲泡、闻有香味的吃法,称为“喝土家茶”,凡当贵客来临,土家人便以此款待。。

迎亲嫁女:土家族的婚嫁习俗有:哭嫁、迎亲、拦门、摸烟灰、哥背妹、丢筷子、退轿煞、抢火把等。苗族的婚嫁习俗有:拦门、修眉、辞爹娘、打“窝窝伞”、烧亲、婚夜不婚,烧“中堂火”,唱“烧火歌”等。

其他的民俗文化还有土家族的摆手、调年、唱山歌等,苗族的挑葱会、赶秋节、赶边边场、唱苗歌、打苗鼓等。

:已有60余年的制作历史,在湘西地区及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享有盛名。保靖酱油选用优质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引用城南断龙山优质泉水,采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流程精酿而成的三伏酱油,不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剂,原汁原色,红褐鲜亮,天沉淀悬浮物,酱香味浓,余味醇厚悠长,风味独特。多次在省、州评比中被评为同行业优质产品,1987年获湘西州龙凤奖和建州30周年大庆十佳产品奖,1988年获湖南省首届青年技术星星博览会优胜奖。1987年湘西州标准局质量检测中心对保靖二级酱油内含理化测定,11项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氨基酸态氮每百毫升值1.24克(国标不低于0.8克),还原糖以葡萄糖计算每百毫升达6.00克(国标不低于4.00克),砷、铅、菌总数、大肠杆菌等项指标都在国标之下。每百毫升砷只有0.05克,铅0.88克。由于质量上乘而深受消费者亲睐。

保靖黄金茶:是湖南省保靖县古老、特异、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原产于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黄金村至今仍存有400多年、被人们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的古茶树。该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有性群体品种,具有五大显著特点:一是发芽早;二是发芽密度大、整齐,持嫩性强,产量高;三是抗性强;四是品质优;五是效益高。保靖黄金茶使用卷曲型名优茶工艺,结合现代科技设备,完美实现了茶叶加工全程清洁化、标准化。保靖黄金茶所制绿茶翠绿有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长,滋味鲜爽,具有“三高一适中”(氨基酸、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成品茶氨基酸含量是一般名优绿茶的两倍以上)和“四绝”(香、绿、爽、醇)的品质特点。

保靖陶瓷:保靖县境内紫砂陶、镁质陶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毛沟、大妥、野竹坪等乡镇,储量达35亿吨以上,陶土质量上乘,收缩性小,强度高,耐酸性好,是全国著名的“紫砂陶土”之乡。保靖陶瓷工艺已有百年历史,陶瓷产品闻名遐迩。现有13家民营陶瓷生产企业规模生产。陶瓷产品种类发展到酒业陶瓷包装瓶、高档镁质强化瓷餐具茶具、工艺美术陶瓷等品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享有盛名。

保靖粗米粉:米粉洁白,圆而细长,形如龙须,象征吉祥逢年过节,吃食米粉,以示往后岁月,一家人有如米粉一样团团圆圆;过日子,有如米粉一样,细水流长。二者米粉食用方便,经济实惠,把米粉买回去后,只要用开水烫热,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加工简单,清洁卫生;饮食店销售的米粉,油码多样,经济实惠,味鲜可口。

保靖油粑粑:耳糕是土家族地区一种风味小吃,将米浆油炸而成。食用时,可现炸现吃,其味香辣脆软,亦可放入锅中煮软了吃。每逢年节之际,土家族人都会制作耳糕,以祭祖敬神,或馈赠亲友。在土家族人家庭里,几乎户户都有人会炸耳糕。炸耳糕工序相对简单,很合土家族人口味,且耳糕呈圆形,象征“圆满”;色泽金黄,象征“富贵”,所以耳糕已成为土家族人逢年过节敬神赠友必不可少的食品。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为霍山独有,传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将新鲜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团,然后用木棍将蒿子的汁水敲打尽;将腊肉切成小方块,先放在锅里炒,腊肉出油时,将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进锅里拌匀,添适量凉水焖一会盛起;将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状,要薄厚均匀,做好后放入锅内加盖,小火炕,约15分钟左右即可。

保靖皮蛋:保靖松花皮蛋是湘西保靖县传统名产,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配料、制作工艺讲究,蛋体饱满、晶亮,蛋体有弹性,蛋白有弹性、蛋内有如松枝的银灰色图案,宛如镶嵌在翡翠里的玉花。食之肉质清爽、醇香、易消化,多食不腻。具有清凉明目、平肝开胃降血压等作用,是家常食用、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古称酉溪,是沅水最大支流,三源汇流:主要出于湖北省宣恩、鹤峰之间,西南流至来风县,称白水河。后入我省龙山县,合果利河。复曲折至湖北省来风的漫水,伏入卯洞,出百福司入重庆市酉阳县,称北河。折转东与重庆市秀山县出的中源水东北流来,汇于两江口,入保靖、龙山,称酉水,途中受龙山洗车河水。南源出贵州省松桃县西,东流达重庆市秀山县,入花垣、保靖两县,曲折趋保靖西8公里处的江口汇入主源。又流经永顺、古丈两县,在沅陵县溪子口注入沅水。主源流程477公里,先后汇纳洗车河、花垣河、猛洞河、古阳河、小酉溪等主要支流,流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3.6立方米/秒。湘西境内流程为201公里,保靖段81.3公里,是湘西自治州流程最长的县。酉水自保靖县西北角的清水坪镇大桥村进入县境内,流经清水坪镇、比耳镇、碗米坡镇、大妥乡、复兴镇、迁陵镇,从东北方的迁陵镇杨家村白溪口出保靖县境。酉水两岸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又有自然旅游资源,是土家族发祥地之一,素有“湘西小三峡”之美称。境内茂林深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鱼吓成群,果食满山,又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据考证:从禹、商、周朝代直至明、清,酉水两岸的人类活动无断层断代现象,发现的历史文化遗址有近百处。有东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押马新石器朝代遗址,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汉代古墓群,古迁陵县城遗址“四方城”、战国粮窖、汉代青铜冶炼场遗址,碗米坡八部大王庙遗址,随唐时期的崖墓葬,史称“东南战功第一”明代抗倭英雄彭荩臣营造战舰的艨艟溪遗址,最大的湘西摩崖石刻“天开文运”,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墓,钟灵山宝塔等。民族风情有土家族的调年节、梯玛神歌、摆手舞、茅谷斯、哭嫁歌、打溜子、咚咚奎、唱山歌,苗族的挑葱会、五月年、赶边边场、赶秋、苗族鼓舞等。自然旅游资源有清水坪溶洞群、跨湖溪、梯玛公园、黔山、磋比沟、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碗米坡平湖、砂磨岩、盘龙洞、松溪峡谷、犀牛洞、酉溪森林公园、“华峰仙掌”、乳香岩、龙栖洞等。

迁陵镇:迁陵镇为保靖县治所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城区面积18.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6平方公里。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龙溪乡、梅花乡并入迁陵镇。迁陵历史悠久,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始建迁陵县,迁陵得名于此,县治设乳香岩(原龙溪乡政府驻地),又称四方城。环城不到10平方公里,就有多处品位很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如迁陵老八景——“烟霞浣翠”、“佛阁晓钟”、“石山从桂”、“月坡春艳”、“石楼仙洞”、“龙潭掩钓”、“华峰仙掌”、“狮洞樵歌”,汉代“四方城”,明代制造抗倭战船“艨艟溪”,清代“钟灵山宝塔”,风筝坪土司王墓,“天开文运”,崖墓葬群,以及毛泽东国文老师袁吉六先生陵墓、酉溪森森公园、砂磨岩、松溪峡谷、犀牛洞、盘龙洞、龙栖洞、天堂坡、白鹤公园等景点。

酉溪森林公园:公园距县城中心仅1公里,占地1030亩,三面环水,一面倚山,成南北走向,俗称中南“不二园”。园内丘陵起伏,林木葱郁,奇花导草将公园点缀的四季分明,更有植物化石伊桐遍布园区。主峰上矗立毛泽东业师袁吉六先生之墓,墓碑正中嵌的大理石上刻有毛泽东手书碑文“袁吉六先生之墓”七个金光大字。西侧绝壁上有隋唐时代凿就的岩墓葬穴眼,神秘诱人。崖壁石洞的地母庙香烟缭绕,公园之东频临酉水南去北还的九十度弯度之岸,凸起一山丘,似扭头回看迁陵古镇,名望乡台。与此相依的对岸是原迁陵老八景之一的“石楼仙洞”和挺拔高耸的“孝子岩”。园内中心有一较高的山坡,名“将军山”,曾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将军彭荩臣练兵闲暇时,与官兵谈心散步的去处。园内有大型体育广场和为纪念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杨霞而建的杨霞体育馆。

狮洞樵歌:狮子庵在保靖县西,酉水河对岸天堂坡的半山上,隔河可望洞岸一壁悬崖,有石磴盘桓而上,走过小石桥,巨石凸起。据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王图在这里建房三间,为士子藏书游息之所,后来供上观看佛像,改修成庙宇。下数十步石阶,洞内豁然宽敞,似入厅堂,可容数百人,洞高数十丈,洞厅中央一大石柱,直撑洞顶,人们称它擎天柱,四周钟乳林立,千姿百态,有千丘田、小夹山、神仙路、钟鼓楼、画眉笼、狮子脱壳、白虾子等奇观,还有几道小洞,游人走尽,不知其底。狮子庵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在此玩牌动棋,吟诗作画,尽享雅静清幽。唯有樵夫时来进去,伴歌而行,丝丝幽情,总扣人心。“狮洞樵歌”之名,大概就是取意于此罢。

砂磨岩:位于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酉水南岸,有一面积为200亩的发育十分明显的岩溶地貌,在临河的孤峰绝壁顶上有一对巨石就像两头蹲伏地酉水河边的巨狮,称为“双狮山”。区内有许多孤峰、石芽、石墙、石洞、溶沟犬牙交错,迥廊四旋,迷宫座座,藤蔓绕人,仿佛一座巨大的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城堡,默默地沉睡在酉水岸边。

碗米坡水电站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是湖南省“十五”期间重点工程,也是湘西自治州最大水电站。水电站库区酉水河从碗米坡镇到清水坪镇和龙山里耶镇形成高峡平湖,全长37公里。这里有水的灵秀、水的仁厚、路的崎岖、崖的高险、树的珍稀、洞的奇异、云的虚幻、林的静幽、屋的古旧、传说的神奇。自大坝而上,沿途可尽赏酉水风光,有土家族吊脚楼、梯玛公园、柳树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八部大王庙、黔山、跨湖溪、一线天、魏家寨古城遗址、汉代古墓群、清水坪老街、里耶古城、秦简古井等景点和独特的土家民族风情。机动船、快艇、木船、脚踏船等交通游览设施,一应俱全。

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约20公里,可通白溪关口,入王村、古丈坐龙溪、猛洞河火车站。小寨沟流经鱼塘、大坝、小寨、卡道四个自然村寨,其间5公里,两岸高山对立,绝壁相对,有的似人似兽、异石林立、重重青山叠嶂,小河流水清澈,时而水花飞溅,时而激流入潭,青山与溪流之间芳草落英,鸟雀欢鸣。有一山塘约60余亩,无出水口也无入水口,却一年四季无论暴雨还是久旱,水位始终不变,是消暑避夏的极佳处所景。有一山体似装墨水瓶子和笔,“笔”的后面有一山体形似一个认真看书的学者,称“仙人看书”,其左侧有一山柱,高约数百米,与旁边山体相距两三米,称“天柱山”。景区内还有景点古南长城遗址、望乡台、灶锅塘、龙洞、龙洞潭、一线天、鸡公山、火把山等20余处。

吕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保靖、古丈、吉首边境地区,距县城约60公里,距德夯风景区约十几公里。吕洞山海拔1227米,系保靖县境内第二高峰,因山峰上两个天眼竖立,呈一个“吕”字而得名。当地苗族人视其为“圣山”。该地区由于年代久远,受侵蚀、溶蚀形成多级剥落台阶,加上切割剧烈,形成深山峡谷,悬崖峭壁,奇峰异石叠出,众多溪流以放射状发源于吕洞山,河流切割密度大,深度大、飞瀑喷玉、溪流涓涓。吕洞山脉形成的自然景观有“十里画廊”、“百米石龙”、“李白醉月”、“鸡畜对话”、“猴狮会”、“瀑布群落”、“不二门”等。

金洛河:一条清澈透亮的小溪,位于吕洞山西边。岩溶地貌形成峰峦叠嶂,沟壑深谷,弯转曲折的山梁,构绘出一幅波涛汹涌的山海图及与之伴随的溶洞。主要有:鸡公山、鸡婆山、灯笼山、孔雀山、雷公洞、白岩洞、苗王洞等奇山幽洞,峭壁绝顶上石块形态各异,有“玩童戏狮”、“祖孙赶集”、“水纹人面像”、“百米石龙”等景观和一日三次潮的间歇泉。

大峰冲:大峰冲位于夯沙乡大峰村境内,纵深约五公里,十多道瀑布构成了这里的瀑布世界。第二道瀑布,水流从80米的山腰处分三股扑下,形如“川”字,后三股合为两股,如白练高挂,秀美飘逸,称“川字瀑布”。第三道瀑布,一股急流从40米高处急冲直下,将一块厚约一米的巨石冲出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圆孔,直冲底潭,风呼水吼,奇伟壮观,称“指环瀑布”。第五道瀑布高60米,缓坡流下,将岩石溶成齿牙状,腾起的细波恰如银蛇在爬行,称“神龙瀑布”。第九道瀑布,从30米高的石壁上呼啸而下,气势磅礴,因其处于一座驼峰式的高山下,故称“驼峰瀑布”。第十道瀑布高约80米,陡如刀削的岩壁上,水流从脸盆大小的圆形泉眼中喷射而出,飞流直下,美妙绝伦,名为“涌泉瀑布”。

吕洞山穿孔石:吕洞山西南方的格如、排捧村,出产一种奇特的石头,石头呈单块独立状分布,长约1.5~3尺,宽约0.8~1尺,石头呈多层重叠,中间有若干穿孔,形成多种造型,有的像高楼大厦,有的如精美小别墅。

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位于保靖县城西边约45公里,2005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晋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茫茫林海,十分壮观。区内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主峰海拔1320米,为保靖县最高峰。境内层峦叠嶂,溪谷纵横,山上空气清新,绝少污染,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植物资源181科1518种,有珍贵树种红豆杉、珙桐、银杏、钟萼木、闽楠、樟树、油樟、香果树等10科20余种,动物资源55科163种,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的有穿山甲、娃娃鱼、大灵猫、花面狸等,还有竹鸡、华南兔、蛇类等15种三类保护动物。

主要景点有白云山知青场、白云寺、大水井、白云山知青纪念碑、白云山避暑山庄、狩猎场、植物园等。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是经湖南省地方金融证券领导小组办公室湘金证[2001]01号文批准,由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原股东以发起方式设立。上述发起人分别以其持有的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股权,按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00年12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2,400万元1:1比例折股变更为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号为283。股份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400万元,2002年11月公司用未分配利润每10股送红股3股,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3,120万元;2004年2月公司用未分配利润每10股送红股3股,同时天和时代投资有限公司向公司增资1,244万元,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5,300万元;2004年9月公司以2004年7月20日在册股东为基数用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5股,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6,625万元;2006年6月6日以2006年3月30日在册股东为基数用未分配利润每10股送5股,注册资本增至9,937.5万元;2006年12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3,320万股新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资本增至13,257.50万元;2007年度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13,257.50万元,其中资本公积转增10,606.00万元,未分配利润转增2,651.5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止公司注册资本为26,515万元。
  2008年1月15日增发新股915万股,注册资本变更为27,430万元。本公司2010年度以公司总股本274,3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2股,增加54,860,000股;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增加82,290,000股。实行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增加股本9,000,000股。
  2011年12月实行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增加股本1,000,000股。
  2012年3月23日公司执行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公司关于终止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暨回购并注销已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回购公司19名激励对象因股权激励授予所持有的公司限制性股票1,000万股,并予以注销。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4】12号)核准,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3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股票9,210万股。2014年7月1日,中审华寅五洲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募集资金到账事项出具了CHW证验字【2014】0015号《验资报告》,确认募集资金到账。
  2015年5月22日股东大会审议,以公司原总股本503,550,0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截至2015年12月31日总股本增至755,325,000股。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64273J。
  注册地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湘中路16号。
  总部地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湘中路16号。
  股本:人民币柒亿伍仟伍佰叁拾贰点伍万元。
  法定代表人:何清华。
  公司行业性质:机械制造。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号)核准,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8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股票300,743,465股。2017年9月21日,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发行进行了验资,并出具了CAC证验字[号《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实收股本的验资报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总股本增至1,056,068,465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09克黄金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