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至35岁成保健品重要消费人群”的问题在五四青年节再被提及,你怎么看?

并非是现在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粉上、宣传“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热搜,点进去着实有被惊艳到!

  居然有人把《甄嬛传》中华妃的头饰用易拉罐做了出来,这操作有点秀啊

  毕竟当年华妃这个角色出圈,她在剧中的那些点翠头饰也功不可没。
  戴着“点翠凤凰旗头”一出场,那种霸气、极尽奢华的气场扑面而来。
  谁看了不想感叹句:好一位风头正盛的娘娘!

  热知识:华妃头上佩戴的点翠是从收藏家那里借来的,价值100多万...

  这位花了2个月还原华妃头饰的年轻女孩,是来自成都的手艺人雁鸿,她原本是个护士,后来转行当了化妆师。
  在工作期间接触到这类古代传统头饰后,便一发不可收的爱上了。
  2019年时,就因为用易拉罐制作了京剧头冠而在网络上走红。

  2019年更是因此受百度“超级作者日”活动邀请,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演讲。
  当时她制作的中国古风头饰,精致程度更是让围观的学者纷纷感叹。

  之后随着在实操中逐渐积累经验,她的作品除了一次比一次惊艳外。

  也更加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内涵。
  头饰制作的灵感样式,从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异兽

  到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像

  再到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衍生头饰,应有尽有

  前段时间还被海外设计师邀请,负责品牌在米兰时装周秀场头饰造型的设计。

  因为热爱,所以她希望让更多人深度的了解、认识到古代头饰的美和历史。
  所以如今的她,还在制作古风头饰的视频中加入了历史知识。
  就如她所说的那样“希望大家能透过视频,看见隐匿其中的文化根脉。”

  看到小姐姐对传统文化如此喜爱,让羊不禁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

  对此,羊只想说:并非是现在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粉上、宣传“传统文化”。

  以前偶尔看到一个人穿着汉服上街,虽然知道这是咱们国家的传统服装,可大部分人依旧会觉得“是不是在玩cosplay”。
  但如今汉服有多火应该不用羊说。
  前段时间郭晶晶就身着汉服出席了活动,一身半袖交领汉服尽显国风素雅。

  大部分人都是因颜值入门汉服圈,但被内里蕴藏着的文化圈粉。
  而汉服如今的出圈,除了喜欢汉服的个人外,也离不开许多企业、文化界的支持。
  他们开展的汉服节日、活动,也使得更多人能够看见汉服的美。

  像是“中国华服日”,就是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
  日期定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日农历三月初三,到如今已经有三年之久了。
  今年4月14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华服日·海镜云裳”活动,更是前往澳门举行。

  也通过澳门这一中西文化交融共存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服饰文化的魅力。

  还有“华裳九州”,它也是由几家文化公司和华裳领域人士联名发起、旨在弘扬中国华服文化的文化推广活动。
  每次在活动现场看到个个身着汉服的男女,仿佛时光回溯千年。

  如今随着汉服文化被各界认可推崇,加上年轻人对汉服的了解、喜爱日益加深,还促使不少大学还成立了汉服文化相关的社团。

  汉服文化的发展,也就随之由“小圈”入了“大圈”。

  今年“五四青年节”,“华裳九州”还联动了刘雨昕、杨紫和来自全国各所高校的学生,完成了汉服走秀《山水衣恋》。

民乐——联动创新、不拘泥平台
  而传统服饰存在感提高的同时,咱们的民族乐器也没落得下风。
  去年选秀节目《明日之子乐团季》中,闫永强的唢呐就出了圈。
  不少人看了节目后感叹,总算知道为什么说“唢呐一出,谁与争锋”了。

  对于民族乐器这一传承发展。
  现代的年轻人更多的则是用到了新的视频网站平台,而且并不局限于只在场馆内演奏。

  担心观众单听古典曲子没代入感?
  各位up主各显神通,曲子服装都配齐了,就问你能不能带入!

  B站up:共青团中央 等联合创作

  在演奏内容上,也更加注重和新时代的曲目融合。

  像是日本的《打上花火》,用民乐居然能演奏出不同的风格,就问你们好不好奇,想不想点进去

  B站UP:民乐也疯狂
  现在的年轻人都做到这份上了,你还能说他们不喜欢传统文化吗?
相声——进入粉圈、市场化

  说到现在受众人群颇多的传统文化,那羊就不得不提到相声了。
  有人觉得相声并不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对于这点羊要辩解一下。
  先不说,教育部办公厅已经公布天津师范大学为“相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还确定了相声保护单位。
  而且咱们回顾1991年的《曲苑杂坛》,也是以相声、小品、评书等内容为主,宗旨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显民族艺术瑰宝”。

  另外关于相声的内容形式也大有来头。
  单口相声中不乏《秦琼卖马》《黄鹤楼》《学评书》之类的戏曲相关相声,且《八扇屏》中的贯口几乎是典故合辑。
  而且它还和大鼓、评书等传统艺术都有渊源,是中国曲艺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即使相声的发展年头虽不算太长,但它还真是门传统文化

  如今相声界的翘楚当属德云社,“弘扬传统文化,振兴相声艺术”是他家的口号之一。
  德云社在发展这项传统文化的时候,紧跟时代需求运用了粉丝文化相声市场化
  因为德云社早些年郭德纲允许观众现场拍摄,也允许在网上发布,所以极大扩宽了相声的传播途径
  还在相声中加入了顺应时代的内容段子,增加了观众的共情心理和感染力
  而且现如今成员的颜值也在粉圈女孩审美上蹦跶,“德云女孩”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现象,对于相声而言其实是件好事,相声的受中人群更加年轻化。
  而且相声本就和戏曲相关联,很多年轻的粉丝就是通过相声,也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戏曲。
  羊在网易云点开个戏曲,评论中很多人都表示”从德云社、郭德纲的相声那被安利来的“。

  而且羊觉得,虽然“德云女孩”说是粉丝文化的产物。
  但是相比于单纯的艺人粉丝,粉上相声的女孩,传统知识储备量那也是肉眼可见的提高。
  因为她们热衷接词,所以即使《锁麟囊》《大西厢》的词曲再难背,她们也能硬磕下来...
  还总结出了德云女孩作业本

  还有很多“德云女孩”表示:“耳机一戴,谁都看不出我这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居然在听太平歌词,京剧...”
  虽说德云社这一传承方式算不上传统,但却能让更多的人愿意主动了解、爱上这些传统文化。
  所以于情于理,都是件好事。

  羊之前看到有小伙伴在评论中说“现在的国风很多都是现代元素乱搭配古典元素,四不像,感受不到纯粹的古典美”。
  这个观点羊存在不同看法。
  作为传统文化,它们在快速的时代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下去”,而存活必要条件,则是要让年轻人们接受它
  如今我们离真正的历史、传统太远,所以大部分人看到纯粹的古典传统文化、作品是觉得美。
  但那种美或文化和我们存在距离。

  而文化本应与我们没有距离感,所以更应该:考古式继承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精华中加入创新后传承。
  把现代的某些元素融于古典、或以新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那么,传统文化也就不再只存于历史之中,而会变成更生动、更易于让新生代人群接受的存在。
  偷偷说一句,咱们老一辈的国家队都开始融合+创新了

  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壁垒变薄,使年轻人更热衷于学习传统、爱上传统。

一般来说,编导艺考培训学习内容大致包括视听语言、面试技巧、即兴评述、影视评析、电视节目解析、故事写作、策划与创意、散文写作、文艺常识、朗读、故事创作、声画组合、小品创作、广告策划、摄影基础、影视照明、影视造型、剪辑基础、影视制作等。 下面就通过梳理盘点一下编导类专业需要考什么来概览一下面试和笔试备考内容,为深度掌握院校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考试科目和内容做准备。

文艺常识是编导艺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大部分编导类专业考试都包含这一科目,主要考查最基础的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以及基本的生活常识。与其他科目相比,此科目较容易准备,主要以记忆为主。由于编导类专业要求考生的知识面广博,所以艺术方面的考查范围涉及多个门类,包括电影、广播、电视、文学、戏剧、戏曲、音乐、美术、舞蹈等。

真题示例:【2020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素养测试:文学选择题部分】

1:李白的诗歌往往具有豪迈飘逸的风格,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这种风格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钟鼓僎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2:慷慨悲凉是建安文学的典型风格,下列选项中,没有此体现的是( )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3:“峰高华岳三干丈”是长城某城楼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下联( )

4:有些诗句虽不出现“柳”字,但在咏柳的诗中仍有柳的意境和情感,下列选项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是( )

5: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人与自然互动式亲和关系,下列选型中最能体现此关系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中的四书是( )

A:《易经》《大学》《论语》《中庸》

B:《尔雅》《礼记》《孝经》《论语》

C:《诗经》《尚书》《论语》《孟子》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7:《子夜四时歌》借四季之景抒发内心情感,下列诗句中属于夏季景色的一项的是( )

A: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

B: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C: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

D: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8:“咏史怀古”是我国诗歌的一大主题,下列不属于怀古诗的是( )

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B: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9:有关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ー人”中提及的赏菊、登高、插茱萸等,都是重阳节的习俗。

B:《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他们开创了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C:在《游褒禅山记》中感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江南三大名楼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吟诗作赋,其中关于岳阳楼的就有杜甫的《登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0:下列汉代诗歌中,属于由文人创作的一项的是( )

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B: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C: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D: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11:词为诗余,曲为词余,诗词曲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下列属于曲的一项的是( )

A:倚危栏,恨如芳草。

C: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D:南亩耕,东山臣,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12:杜甫的诗常常表现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下列不具有此特点的一项( )

A: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下列四幅图中,符合词中意境的一项( )【这是晏殊的一首婉约词;无法提供选项图片】

14:《离骚》的“骚”一般理解为忧愁之意,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们常常用诗歌表达心中的忧愁,形成中国文学中“发愤著书”的传统,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C: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D:时不可兮骤得聊道遥兮容与。

15: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其中描写的意境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符( )

1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作者是谁( )

17:王维有“诗佛”之称,其诗多有禅意,下列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影视作品分析是编导类专业考生必须准备的一门考试科目,几乎所有院校的编导笔试都会涉及,主要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看片评论和默评是考查的两种方式。看片评论要求考生看完片子后当场分析,而默评的考查方式一般会给出多部作品,要求考生从中挑选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作品类型涵盖电影、纪录片、电视栏目、微电影、广告等,一般会现场播放视频,还有的院校会直接给出电影的名字。

真题示例:【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影视作品分析(影评写作)考题】

观摩影片《冥王星时刻》从叙事、视听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影评文章。(更多真题案例查看编导艺考培训资料网)

即兴评述/命题讲故事/自选朗诵等

根据专业方向、报考院校的不同,考试内容也各不相同:即兴评述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快速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临场不慌的心理素质,要求考生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强,同时也是对考生文化功底和文化素质的检验。命题讲故事或自选朗诵时,考官会事先让考生抽签,按照题签上提供的条件(如词语或物件)生发出故事情节,编出一段有声有色、有头有尾的故事来。

命题演讲真题示例:【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片真题】

编导艺考培训资料网)。

才艺展示是面试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各院校各专业在才艺展示上的要求不同,大部分专业对内容不做限定,范围很广,既可以是音乐类,如器乐、声乐、舞蹈等,也可以是其他类型,如朗诵、相声、表演等。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这个词组沾边

多少名校都将奥数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

近日,某媒体发布了一篇题为

《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文章


文章中的主角,是曾摘得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的满分金牌,凭借出色的竞赛成绩被保送至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付云皓。然而,他却因在大学期间大部分科目“挂科”而无法顺利毕业。

得知无法毕业后,付云皓独自度过了自甘堕落的两年。随后,时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朱华伟“拯救”了他。后来,付云皓考上了广州大学数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现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任数学老师,似乎淡出了学术界。

媒体报道《奥数天才坠落之后》

字里行间流露对付云皓的遗憾惋惜↓


付云皓——这个曾占领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高点的、备受期待的奥数天才——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意外地在学术界消失了。天赋曾经给付云皓带来过好运气,又让他在之后的人生中吃尽苦头。

采访|吴呈杰 史千蕙 万嘉琳

上课铃像阵雨一般突然而至。刚刚还在和记者热烈交谈的付云皓先生扭头冲进了教室,没说完的半截话头被尴尬地甩在了门外。

他一屁股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抚平呼吸、打开公文包、掏出讲义,像台机器似的熟练地往外蹦词儿,「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幂的定义,以及跟它相关的根轴和根心的概念……」

教室里电扇呼啦啦转,窗外是广州郊外茫然一片的田野。清明午后的时光总让人不知如何打发,正在上课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同学们都有些昏昏欲睡。在这所以培养小学老师为目标的二本师范学校,正在讲授的初中数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太难了,而这些是付云皓在小学就轻松掌握的知识。

《人物》记者问旁边一个一直埋头刷微博的女生,「知不知道这个老师是谁?」没等她回答,坐在前排的女生突然回过头说,「很崇拜他,很厉害啊。」她瞟了眼那个正在奋力把黑板上的公切线和对顶角擦掉的数学系助教,神神秘秘地说,「就是那个两届奥数冠军啊!」

「那个两届奥数冠军」——尽管不够准确,也大体概括了付云皓前33年的人生里取得的最高成就:他是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和2003连续两年的满分金牌得主。在中国国家队三十余年的参赛史上,取得这一成绩的选手只有三个。IMO有「相对困难」和「相对简单」的难度区分,付云皓是唯一一个征战了两届「相对困难」的中国选手。奥数教育权威朱华伟评价付云皓:「他是中国数学界标志性的人物。」

某种程度上,有资格踏上IMO战场的年轻人能代表那一代最杰出的数学头脑。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连任两届IMO主席的雅科夫列夫教授下过著名断言:「现在参赛的学生,10年后将成为世界上握着知识、智慧金钥匙的劳动者,未来属于他们。」

IMO参赛者成年后大多会继续从事数学研究,2000年以后的14位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得主中,至少8位都有IMO的获奖记录。但付云皓——这个曾占领IMO高点的、备受期待的奥数天才——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却意外地在学术界消失了。

有网友翻出一个名为《付云皓,一等牛人》的旧帖,留言打听付云皓的现状。像是引燃了好奇心,那些曾听闻其名声的人们,纷纷在底下互相询问着:付云皓去哪了?

52岁的杨建生头发灰白,坐在位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办公室中回忆起当年。他曾担任过三届数院学生的班主任,当记者问起对哪个学生印象深刻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了,付云皓。’

2003年,付云皓凭借出色的竞赛成绩被保送至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刚入学时,他就是同学中名气最大的那一个。名气迅速兑现为‘特权’,杨建生指定付云皓当了班长,学院则指派他担任迎新晚会的主持人,同学们第一次把传说中的两届IMO满分金牌获得者和眼前这个胖胖的、由于紧张不停拭汗的小伙子挂上了钩。

数学语言中有个术语是‘显然’,指某样事物非常容易被理解,不需要过多解释,有些恃才傲物的意思。比如,矩阵是显然的,微分中值定理是显然的,以及,‘有天赋就能学好数学’也是显然的。

数院在北大以刻苦出名,宿舍11点钟断电,很多同学会端着小板凳到楼道里借光看书。通过高考升学和通过竞赛保送的同学们划分成两个阵营,‘高考党’羡慕‘竞赛党’的高起点,而在‘竞赛党’的圈子里,付云皓又是那个被仰望的对象。在杨建生的记忆中,这个前奥数明星就连讲话也带上了一锤定音的效果,‘好像他说的什么都是对的,也未必能听到别人不同的意见。’

靠着数学竞赛的功底,大一上的‘三高’(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付云皓轻松上了九十。大一上学期,同级同学还常看到付云皓和孙洪宾、万昕等‘大神’聚在一块讨论高年级课程。从北大毕业后,孙洪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完博士,前往罗格斯大学任教,万昕则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不出意外的话,付云皓的人生轨迹也应如此运转下去。

但在大学里,总有一些不那么‘显然’的事情。

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付云皓面前展开。原来除了数学以外,还有那么多新鲜的玩意儿——比如游戏。游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亘古不变,入学第一年,非典的余威还没完全消退,北大建立了严格的进出审查制度,躁动的学生们无处可去,把荷尔蒙都挥洒在虚拟时空的战场上。那是《星际争霸》最火热的年代。

比付云皓高一级的邓杨拥有一台当时罕见的4G内存的高配置电脑,这让几乎从未接触过游戏的付云皓深深着迷。在游戏的诱惑下,他成了邓杨宿舍的‘第五人’。邓杨一个舍友的描述是:‘当当当’打开门,发现我床上睡了一个大胖子,还在那打呼。

新鲜玩意不止游戏,对付云皓来说,大学除数学外的必修课也是第一次接触。高中三年,他几乎没学过数学课以外的科目。付云皓对文科的理解是,需要大量背诵,需要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观点全都堆上去,而他不愿也不屑这么做。‘上课就上呗,考试什么的也没那么太当回事。’付云皓说,他醉心于《星际争霸》的种族搏杀,从未尝试同学们考前挑灯夜战的复习方式。第一个学期结束时,他发现自己‘军事理论’课的成绩是个耀眼的红色数字,他考了不及格,并且是全年级的唯一一个。

受追捧的生活出现了一丝罅隙。但19岁的付云皓并不重视,‘这种课又不是数学课。’随着游戏水平的日益精进,紧接着,他又挂了政治、英语、物理这些‘扯淡的课程’,加起来满了十学分,收到了一个学术警告。在付云皓的判断中,它们并非是需要引起担忧的挂科。他心疼的是和当时物价水平并不匹配的重修费——一个学分200块,一门5学分的课就要1000块——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来自学校的惩戒。

因此,尽管早有预警,在付云皓眼里,那场改变命运的‘意外’也是一瞬间发生的。大一下学期他的物理课是56分,需要重修。当他一年后重修这门课时,一共只见过老师两次,第一次是第一周下课时,申请由于冲突选课不能来上课,第二次是考试前,把所有作业都补交了上去。最后他的分数比去年提高了1分,57分。

得知成绩时他在任课老师的办公室,‘当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的第一反应是规则的不合理,在付云皓的想象中,学生任何一门课出了问题,所有人都要想办法去补救。他对老师说:‘要是55分以下,我一句话都不会说的,我认了。’他的潜台词是,只差了3分,‘老师完全可以提交一份申请,把这个分数改一改。’

老师并没有这么做。让付云皓无言的是老师不通人情的态度,他揣测‘人家可能就看你不顺眼’。那时他并不确切知道要为此事承担的后果。‘我要是那个时候就懂这些东西,也太不符合年龄了。’付云皓说,事后他才得知,北大的规定是,一门课重修不过即拿不到毕业证,视同肄业。

大二结束的那个夏天,付云皓都希望能要到个说法。有一整周,他每天穿越车流汹涌的中关村北大街,到马路对面的物理学院寻找老师的踪迹,得到的消息总是冰冷的‘老师不在’。他最终没有看到那张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试卷,也再没有见到过那个老师。他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邓杨是那时付云皓最重要的朋友。他把付云皓比作《小李飞刀》中的阿飞,毫无招式,不谙世事,但快剑凌厉绝伦,最终练成了‘天下第一快剑’。问题是,‘剑总有特定适应的领域,你不能用来干别的事。’

离开奥数的庇护后,一切都变了。只是付云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好比刚才还在赤道吹热风,瞬间给发射到了北极。’付云皓的发小耿悦形容大学肄业对付云皓人生的改变。

在生命的前十八年里,数学天赋是付云皓王国的主宰,他一直生活在一种类似于在赤道吹热风的沸腾的亢奋中。

如果说有‘注定’,那付云皓可以说是‘注定’为奥数而生。第一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959年在罗马尼亚举行,初衷是发现和选拔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少年,并加以特殊培养。当文革结束、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后,奥数同样走进了它在这个国家的黄金时代。在付云皓出生的1985年,中国第一次选派两名学生参加IMO,这被标记为奥数在中国的发轫。

1990年,第三十一届IMO在北京举行,初中语文课本详细描绘了那届IMO的盛况,其中重点写了中国队年纪最小的金牌得主王菘,‘王菘老是拖着长鼻涕,也不擦。上课时一定要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不看黑板,好像睡着了一样,其实听得极其认真。’王菘因为获金牌得到了一位中央领导的接见。

在典型故事的感召下,家长们信奉一套‘天才可以培养’的理论,各种类型的奥数班应运而生,迎春杯和华罗庚金杯这两项少年奥数比赛成为被哄抢的香饽饽。

付云皓在高校云集的北京海淀区出生和长大,那里也是奥数浪潮最先席卷的地方。他的祖父辈都是清华大学的职工,父母是中学教师,教育几乎是这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头等大事。还是个幼童时,父母就让他尝试了绘画、练字、钢琴、少儿英语,都是半途而废,数学上的天赋却出乎意料地显露了出来:这个还不会流利说话的男孩儿拾来外婆裁剪衣服用的粉笔,趴在石板上写歪歪扭扭的数字,大人们研究了半天,发现小付云皓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四则运算。

6岁前付云皓就学完了小学数学课本,父母并没有放过这个令儿子充分施展天赋的机会。除了就读清华附小外,他们还为一年级的付云皓报考了华罗庚数学学校,这是一个校外培训性质的超常教育实验基地,倡导对学生实施高速度和高难度的教学,从四年级才开始招生。在插班生考试中,四题付云皓答出了三题,于是成为了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学生。那时付云皓会认字但不会写字,母亲李淑荣还跟到班上帮他记笔记。

在自小长大的清华大院,付云皓是令旁人歆羡的数学神童。‘这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和付云皓同龄的耿悦说。人们一提到付爸爸或付妈妈,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付云皓的名字。在一次奥数比赛获奖后,他父亲有个刚怀孕的同事找到他母亲,询问怀着付云皓的时候爱吃什么,他母亲答,‘爱喝玉米粥’,孕妇立刻去超市买了一箱玉米面。

绝大多数孩子会在攀登奥数高峰的半山腰掉下悬崖,付云皓是那个稀有的幸存者。在和奥数相伴的青少年时代,他参加过四十次左右的大型比赛,得了二十多项大奖。与奥数相关的书籍叠起来比他本人还高。他享受解题的快感,也在轮番的奖项轰炸中体会到了荣誉的滋味。

二年级时,付云皓代表学校参加面向六年级的迎春杯数学比赛,一等奖有十个,他离分数线差了两三分,组委会又意外又惊喜,给这个矮矮的小朋友颁发了一个一等特别奖。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付云皓始终离一等奖有些距离,这被视为他奥数生涯中难得的屈辱。原因怪异得让人发笑:比赛中总会出几道应用题,但按照付云皓那个年龄段的心智,并不能完全理解题意。因此,那几年付云皓把重心放在反复练习一本《小学应用题大全》上,‘刷的我恶心了。’

终于,短板补上了。六年级他拿了华罗庚金杯赛的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初一拿了迎春杯初中组第一,初中奥林匹克数学联赛也是北京市第一。每到比赛前,付云皓的热情会从100分蹿升至150分,智力竞赛的短期激励机制太有效了,他开始战无不胜。

与此同时,北京几家著名中学都对小学即将毕业的付云皓展开了争夺战。面对人大附中等排名更高的对手,清华附中给出的条件更具诱惑力:为了让付云皓到高中部上数学课,可以把初一和高一数学课排在同一时间;为付云皓安排高中部的宿舍床位,通过和高年级同学交流以提高数学水平。学校还为付云皓一个人提前推行‘一条龙’教育,无论小升初、中考考得如何,他只要数学成绩过硬,就能一路直通上高中,而‘一条龙’教育在付云皓下一届才全面推行。

这些特殊待遇让付云皓的父母感到满意,他们为付云皓选择了清华附中。在日后夺得两届IMO满分金牌的新闻报道中,清华附中时任校长赵庆刚说:‘付云皓的成长就是清华附中“一条龙”教改试验的一个成功写照,他的成功就是我们“一条龙”教改试验的最好证明。’

付云皓得奖后不久,他和赵庆刚的合影就被装裱在新建教学楼的校史展览栏中。‘对学校来讲,根本不看重你其他的。’付云皓说。他和学校达成了某种默契:通过特殊人才培养,付云皓确认了自我价值,学校也获得了名声。‘付是个天才,在当时教育制度下被呵护、青睐。’耿悦说,‘这使得他有孩童般的纯净,也有孩童般的简单和幼稚。’

付云皓在数学竞赛的道路上流连忘返,他并没有注意到,这条路上的同行者越来越少。IMO是初等数学的顶峰,但数学研究更广阔的风景在高等数学。数学竞赛能培养出的能力类型,也只是做数学研究需要的能力类型的一小部分。更早两届的IMO满分金牌得主恽之玮拒绝再次征战奥赛,他申请提前毕业,早一年去北大报了到。十余年后恽之玮在耶鲁大学担任教职,成为几何表示论领域的领军人物。

最近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青年数学家许晨阳当年甚至没能够进入国家队。‘我认识的一些优秀数学竞赛参加者,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认识到了数学竞赛的这种局限性,而选择了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为后来成长为杰出数学家奠定了关键的一步。’许晨阳在一篇讲述数学竞赛的文章中写道。

早在国家集训队的一个月训练里,许晨阳就发觉,自己已经获得了数学竞赛能给予他的所有东西,需要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了。

‘运气好。’在若干次采访中,付云皓总是习惯性地这么解释当年的成就。对付云皓来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几乎是种宿命,他的好运气屡屡奏效。

代表国家队征战IMO需要经过残酷的层层选拔,首先是一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试卷——在10万个参赛高中生中,只有180名左右可以进入冬令营,之后其中30名入选国家集训队,最后经过一个月的封闭训练,选出最出挑的6名同学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

2001年付云皓高一,差一分没进冬令营。但那年国家队在他的学校清华附中集训,特批他旁听,那会就被早早地视为后两年的后备力量。高二他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实力在队里只能排到第四,‘作为一个高二的同学去的时候没想那么多’,结果是中国队拿满分的两人之一。最后一题是最难的组合几何,付云皓在考场上如有神助,当他回国后试图和同学们讲这道题时,却发现怎么也讲不明白。

运气好的事不只一件。不同于由各国教育部长颁发金牌的传统,2002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IMO,金牌由安妮公主亲手颁发,伊丽莎白女王前一年刚过了75岁大寿,那枚金牌的背面还刻上了一顶小小的王冠。第二年来到了日本东京,颁奖人又成了皇太子明仁。这两次与权势人物的近距离接触让付云皓感到不可思议。两枚金牌被擦拭干净,和另外十几个奖牌和证书一起安置在他家的橱柜里。

21世纪初,北京刚刚申奥成功,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连带着被寄予厚望,‘为国争光’是被主教练在集训队开幕式上反复提及的信条。在拿了第一块金牌后,付云皓曾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最终轮面试。按照他的竞赛成绩,拿到offer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是板上钉钉的事。面试官看上去也很喜欢他,但却没等到任何通知便结束了。付云皓猜测,可能是他的英语不好,也可能是非典的肆虐,使麻省理工在那一年缩减了中国留学生的名额。

这让付云皓再次确认,自己在数学竞赛以外的领域并不受到命运眷顾。这时,急需老队员来带新队员的国家队召唤他归来,他想都没想就回去了。‘为什么不在高中再待一年呢?’付云皓对未来没太多规划,能上个好大学固然不赖,再拿块金牌听上去也不错——他又把机械的刷题时光重复了半年。

在辉煌的奥数战绩面前,其他学科似乎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付云皓高中就读的是全国理科实验班,更通俗的说法是‘竞赛班’。从高二起,班内就很少有统一的教学安排,事实上也几乎不需要:奥赛选手们像候鸟一般随季节迁徙,12月参加冬令营,3月参加为期三周的集训队集训,6月参加一个月的国家队集训,每段间隔的时间都是在为下一个节点冲刺。

很难评估这一阶段付云皓的综合成绩。他的语文是‘一直拖后腿的’,英语也挤不进年级前列,但这些科目都不重要,他的课内学习停滞在高一以前。他凭借竞赛成绩获得了保送资格,不用参加高考。而在当时起步不久、尚显混乱的保送制度下,他甚至没有参加会考,普通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曾涉猎的学科,比如历史和政治,对他来说纯然陌生。奥数填满了他的高中生涯,邻居们也很少听到付云皓的父母提及他在奥数以外的生活。

两届IMO满分金牌是付云皓的一个高峰,但在父母的期待中,这远远不该是他的顶点。因此很容易能想象到,一个自幼被精心呵护的孩子在大学遇到成绩的滑坡,会对这个家庭造成多么剧烈的震动。

得知儿子挂科的消息后,付云皓的母亲李淑荣匆忙赶到学校。班主任杨建生记得,这位清华附中的化学老师强势而又着急,她追溯了一遍付云皓从小到大的数学竞赛经历,并解释说‘主要是靠数学竞赛来上大学,别的课程相对来说肯定会花的时间少一些’,她还有意无意地提到:‘因为他那个数学太突出了,别的老师可能就会迁就。’

‘但大学的管理可不一样。’杨建生回答她。这次交流并没得到什么结果。

几天后,付云皓冲进了杨建生办公室,‘他一来情绪就不对’,愤怒的表情都写在脸上,进门第一句就是:‘你背后说我坏话。’杨建生意识到,李淑荣把自己‘掏心掏肺的话’‘转述’给了付云皓,他的善意被出卖了。

面对眼前怒气冲冲的年轻人,杨建生感到悲哀和无奈,谈话在几分钟内迅速结束了。‘我本来还有意愿跟他多聊聊天,但他还是主观上认为他各方面都牛。’杨建生说。他决定不再插手付云皓的一切事务,因此,在日后付云皓面临无法毕业的困境时,作为班主任的杨建生并没有试图拉他一把。

因为挂科,付云皓的评优资格被取消了,大一升大二的班长换届时,他也落选了。‘看不到他人。’同学们反映。‘后面情况就越来越坏了,’采访时,刚刚还笑着的杨建生突然停顿了下来,‘但是我无能为力了。’

付云皓的好运彻底终结。

在得知无法毕业后的两年,付云皓过上了一种自甘堕落的生活。同级同学很少再见过付云皓,偶然碰到时也会诧异于他急速膨胀的体型。年级里流传着‘付云皓打游戏打到人丢了,家长来学校找’的传闻。连最亲近的朋友都不清楚付云皓发生了什么。

13年后,当记者见到付云皓同级中关系最好的同学黄漾,告诉他付云皓并没有拿到北大的毕业证时,他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我没想到会到没有毕业证这种程度。’

和付云皓不同,绝大多数北大数院学生都安然度过了大学四年。‘一路吹捧,他觉得这个社会就应该惯着他,其实可不是。’付云皓的一位同班同学回想他在北大的境遇时说,‘他的认识就是歪曲的认识,没有理解这个社会的现实残酷。’

2007年7月,2003级的同学们陆续离开了学校,有些人下海,有些人换了专业,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深造。付云皓对未来感到迷茫。直到这时,他才把自己肄业的事实告知父母。那段日子过得黯淡无光,‘如果说换个人可能就直接死了。’付云皓形容。

《星际争霸》不再流行,需要多人对战的《魔兽世界》的出现适时抵御了他的孤独感。像一场沉默又立场坚定的对抗,他把全部时间都投入进了《魔兽世界》。

‘悲哀、疯狂、堕落’,付云皓总结那两年。他以为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那个曾庇护他的奥数王国却在这时回来了。

朱华伟是那个救世主。当付云皓沉溺于游戏的虚拟时空时,是朱华伟把他从泥潭里打捞起来。朱华伟时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他更为人知的身份是从业超过三十年的奥数名师,曾一手开创了国内竞赛数学三大流派之一的‘朱派’。

朱华伟对付云皓肄业的事异常愤怒:‘他某一方面不行,在其他方面优秀,为什么不能给他发毕业证呢?’朱华伟重重地拍了下茶几,‘这就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不能说明付云皓有问题。’

朱华伟决心把付云皓从这个不懂爱惜人才的学校里拯救出来。按照国家政策,肄业生考研会面临重重限制,朱华伟找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北京大学党委常委王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张继平,联名给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写信,再与广东省招办和广州大学打好招呼,为付云皓一人开设了广州大学‘数学教育与数学奥林匹克’的硕士学位,‘费了很大很大的劲’。

但这个教育方向的硕士也意味着,付云皓可能从此都和学术研究无缘了。他还拥有另外两个选择:再等一年,考北大本校的硕士,继续数学研究;或者投身刚刚兴起的教育行业,加盟奥数培训机构。无疑,这两个选择都蕴含了全盘皆输的风险,而过往经历的‘意外’教会付云皓的,恰恰是用低风险低期望的眼光审视未来的道路。‘你可以理解成(担心)夜长梦多吧。’付云皓说。

2008年5月,那场破坏力巨大的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付云皓的命运。他从电视上看到死亡数字不断攀升,经常联系的网友也突然中断了状态更新。他感到无能无力,并开始质疑数学的意义。

在人人日志上,他写道:‘我贡献出了什么?两块圆形的金子?两张试卷?或许仅此而已。就算我以后能够站在世界最高的讲台上演讲我的成果,又能如何?得到的,不还是一纸虚名?’

付云皓接过了广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此前23年里,他的生活半径从未超过5公里:在清华大院出生和长大,从清华附小念到清华附中,又在家门口念了大学。‘你也是时候该离开我们了。’父亲对他说。

9月,付云皓坐了21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广州。北回归线以南的初秋依旧酷热,宿舍还没通冷气,他每晚只能抱着电扇入睡。上课回来后,后背总是一层由汗水凝结成的盐巴,看上去白花花的,像沾满了墙灰。但他的心情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了,这里的一切都和北京不一样,大学四年‘不好的记忆’被永远封印在家乡干燥的夏天里。

这所非211高校的硕士课程大多是本科的翻版,难度上甚至会降一个等级。如同‘数学教育与数学奥林匹克’的专业名字,在导师朱华伟的带领下,付云皓开始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数学竞赛的培训上来。到各地集训时,总会有几位当地老师喊着‘付老师’来敬酒,付云皓一开始还不习惯,之后就能应对自如了。‘从台前到幕后,还是有很大一段路等着我。’他在日志中写道。

2009年,朱华伟担任IMO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付云皓作为观察员一同赴德国不莱梅参赛。观察员的角色主要是负责‘陪玩’,没多少付云皓的事儿。开幕式那天,他从高处拍摄了一张会场的照片,六位穿红色队服的中国队队员在台上站成一排,身后的屏幕放大了他们年轻的、局促不安的面孔。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七天后他们将在领奖台上接过六枚沉甸甸的金牌,并庆祝中国队再次夺得世界第一。

付云皓站上过两次领奖台,却没等来更大的舞台。顺流而下的时候,他不是没想过转身撞击下自己的命运。2011年,他硕士毕业,报考清华大学的‘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学位,这是他离开北大后试图回归学术之路的第一次尝试。考试都是他曾经学过一遍的内容,付云皓拿出过去几年从未有过的认真劲儿,但当年能够轻松拿高分的试卷,现在看来却是一片陌生。‘容易捡了这个,丢了那个,我感觉就没有办法在这些领域里面去通学。’付云皓说。

最终,他没有考上。付云皓把这次失败归咎于过度的数学竞赛训练。他把数学竞赛比作‘用手抓饭’,数学研究则是‘用筷子吃饭’,前者依赖技巧和爆发力,后者则需要耐心和创造性。一个习惯了用手抓饭的数学竞赛从业者,往往会在被迫用筷子吃饭的时候无所适从。

像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惩罚,他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是天才了。

人们总是期待进化的发生

2017年8月26日上午9点,2003级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校友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母校,参加毕业十周年返校聚会。当年男生中不少‘瘦竹竿’已经腆起了松软的肚子,女士们则裹着小短裙、脚踩高跟鞋,化上了精致的妆容。

到场的校友占一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有很多校友没能赶来。有在美国的校友特地研发了一款视频会议系统,像是星星们受到月球召唤,一个个散落在不同坐标的面孔在投影屏上亮了起来。

付云皓说,由于太忙,他并没有参加这次线上聚会。但黄漾记得,付云皓上线了一会,很快又下线了。‘基本上我在大学同学眼里就是失联的状态。’付云皓说,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去了又能干什么呢?’

他总还存有几分比较的意思。‘当年在他身后的那些同龄人,现在有些人已经走在他的前面’,这是邓杨观察到的付云皓的心结。

清华的博士没考上,付云皓留在广州大学继续念教育数学的博士。博士二年级时,他来北大和清华听讨论班,想了几个组合领域的问题,最快的一天就想明白了,最慢的也只花了半个月。有人劝他发论文出来,他没听,‘在我看来是芝麻就不要发了。’

不少数学研究者都珍惜做出来的微小成果,但付云皓觉得这没太大意思,‘做出来的东西都好像是别人家的lemma(引理)’,为他人作嫁衣裳似的,发出来丢脸。倒是有两个问题他始终没想明白,拖到博士毕业,拖到结婚生子,也就主动或被动地遗忘了。

《人物》记者第一次采访付云皓是在珠江边的一家茶馆,所坐之处正对着一大面密密麻麻的书橱。付云皓举起手,作出打枪的动作:‘每个人有一把枪,你对着后面这一排书,只有一本是你应该打的。打中了,就相当于你做出很有本质意义的东西,打不中,那就是琐碎的。’

没天赋拿的是一把左轮,有天赋拿的是一把霰弹枪。但是,‘如果有一千个拿着左轮的人,他做出东西的概率是不是比一个拿着霰弹的人还要高啊?’付云皓总结:‘天赋很重要,但运气也很重要。’

天赋曾经给他带来过好运气,又让他在之后的人生中吃尽苦头。在做数学研究的路被彻底堵死后,付云皓来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一周要教三节‘高等数学’课和六节‘数学竞赛’课,还有平均每三天一项的行政任务。‘饭堂与熊孩子,从此三点一线。’付云皓在朋友圈写道。其余的时间里,他是一位为各大奥数比赛出题、阅卷、颁奖的奥赛教练,一个月要完成十道以上的竞赛题。

多数数学研究者随着年龄增长,‘意识’会变好,‘操作’会变差,但长期的一线工作让付云皓的操作始终如一。数学竞赛教练圈子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这道题付云皓20分钟做不出来,那一定是道难度超纲的题。他取得了一些地位,也有想学奥数的孩子特地赶来广州找他。

几乎周围所有人都认为付云皓对现状满意,相信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竞赛教练,但付云皓对现在从事的职业拥有更为复杂的感受。有时候他会说‘肯定是好好做数学比做数学教育意义大’,但有时候又会改口,为数学竞赛勾勒出远大的图景。

朱华伟也被问过这个问题。2010年,朱华伟去江苏金坛做了场名为‘漫谈数学竞赛’的报告,提问环节有人递上来一个条子,问为什么国家培养的个别IMO金牌得主没有成为数学家,反而回来又搞数学竞赛,重复曾经的老路。条子里还特地点出付云皓的名字。

朱华伟有些尴尬,但还是回复了提问者,大意是国家队队员的天分也有高低,要尊重不同的选择。不过,朱华伟也承认,‘他如果没有那个事(北大肄业),说不定正在美国,在一定程度成为很卓越的数学家了。’

今夕非往昔,那个为国争光的年代已经远去,现在学奥数的孩子们都早早规划好了未来,也不会把拿金牌看作多么至高的荣耀。作为奥赛教练的付云皓,既佩服后生们的早慧,又感到奥数教育的举步维艰。

拍摄那天正值日落,记者和付云皓同坐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宿舍区旁的一把长椅上。正对着一面湖,浮萍青绿,穿短袖的学生们三三两两走过,白天正在消退,柳絮开始飘了。

‘可能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一段时间的静默后,付云皓突然说。

‘自己作为选手到达过比较顶层的地方,对于这种东西的期待就没有那么大了。’付云皓说。他陷入了每个普通人都会面对的庸常的困境:作为一名刚入职两年、没多少话语权的低级别助教,他会被指派无穷无尽的待处理事项——第一次见面的周日,付云皓把采访时间定在了晚上七点,‘今天大周日的还在整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办法。’

他理想中和数学的关系是,一直拥有,但不能时刻相伴。现实是,他做竞赛教练十年了,天花板肉眼可见,每道竞赛题都要拆解成一行行没有生气的解题步骤,重复的讲课和做题让他的思维不得不拉低到学生层面。数学总是以一种毫无美感的面目占领付云皓的生活,他很久没有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了。

‘数学竞赛史就是一部由光环构造出来的历史。’邓杨说。就和历史书一样,人们只是在流传一个又一个英雄的传说,看到他们身上耀眼的光芒,而对付云皓的解读,‘更多人只会关注两面,一面是他的光环,一面是他的失意。’邓杨说,根本原因是,面对天才,人们总是期待进化的发生。

刚和记者见面时,付云皓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张益唐的名字。张益唐在赛百味打工,出人意料地破解了孪生素数的猜想,轰动了沉寂许久的数学界。付云皓说,有一天他也想像张益唐一样,潜心闭关数月,做出个至少对得起自己的学术成果。像是对18岁的自己的一个交代,也像是为了抚慰心里那座喷薄的火山。

采访进行到末尾,付云皓再次提到了张益唐,‘也许有几百个像张益唐这样的人没有出来,但可能他们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也是幸福的,做了该做的事情。’

手机在这时响了起来,妻子催促他‘回去陪小朋友睡觉’,关于张益唐的话题就这样结束了。付云皓挠挠头,露出了一个抱歉的笑容。

难道在二本师范当老师就是坠落?

有人气愤,也有人“伤仲永”

当事人付云皓表示不服!

昨天,付云皓在知乎专栏发表了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 付云皓自白书》的文章,用略带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其对某媒体所作报道的看法,以及时隔多年“第一次说出”自己的“天才”往事。


是否意味着“奥数天才”的坠落?

文章中提到:教育方向的硕士也意味着,付云皓可能从此都和学术研究无缘了
付云皓: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

在自白书中,付云皓说他并不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价值观:“该文章的作者笔下传递的观点是: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得过IMO冠军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征途就一定是高等数学的星辰大海,而不是给一群‘二本师范生’教初中数学知识,如果成了付云皓这种去给‘二本师范生’讲课的人,那就是天才坠落了。”


付云皓并没有觉得自己在陨落,或者是已经陨落。他认为如果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衡量,他和很多本科时期同在北大的同学确实有不少差距,但是现在的他,正踩在基础教育的路上,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这所以培养中小学老师为目标的学校。

“我们一届算100个师范生(实际上一百多人),80个去中小学,每个学生平均带10届学生,每届算两个班60人。若真能帮助这些师范生提升能力,那一年的教学里能间接帮助多少小孩子呢?我的理想没有什么星辰大海,没有太多高远的学术理想的宣扬,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正确的引导。”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方向的硕士也意味着,付云皓可能从此都和学术研究无缘了’,似乎暗含着一种专业歧视,教育方向和学术研究是两条平行线,似乎优秀的研究者都不能从教师中产生当了教师就没办法做研究了?我想国内外大部分学术大奖得主可能会表示很遗憾,因为他们推动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学术进步,同时他们也是被作者和学术隔离了的这个群体——老师。”


有媒体评论认为,很多人内心的预设观点是,奥数是数学能力的体现,奥赛金牌得主就应该站在数学殿堂的制高点。竞赛表现良好,固然是学科能力的体现,却未必与学术创新能力画等号。

成:付云皓作为奥赛冠军一路绿灯保送进名校。败:文中暗示他中学阶段参加学科竞赛,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成为进入大学之后挂科的因素之一。
付云皓:并非除了数学其他都不会

作为“过气坠落天才”,付云皓还作了一些补充说明,就是文章中关于他除了会数学其他都低于正常水平的暗示。


付云皓说,他在初中的学习中,一直是班级前五名,是由中考正式考进了清华附中高中部,在高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中,他在全理班也都排在前五名。高二在冬令营(1月)得到保送资格及拿到北大的保送协议后,他才正式停止了其他科目的学习。

“读过高中的都知道,高三一整年都是复习阶段,所有的新课在高二第2个学期刚过期中没多久就结束了。停止不足半年的新课学习便被作者视为不全面发展,还要和我在大学的学习挂上钩,这是不是过于牵强呢?”

按照报道中的说法,付云皓并不重视数学课以外的科目,还认为给自己挂科的老师不通人情。

付云皓在“自白书”中否认自己严重偏科,只承认物理真的不好,所以才没有通过重修后的考试。对于大家都关心的,付云皓在北大挂科的往事,他认为自己占主要责任。

做什么职业是自己的选择

绝大多数的网友“声援”付云皓。网友们声称,做什么职业是自己的选择,旁人不应该过多的评价,无论做顶尖科研还是普通教育,都值得尊重。


与此同时,有一些网友还表达出感激之情,他们表示,当前的普通教育还有很多不足,缺乏一些优秀的教师,有付老师这样的人愿意躬耕普通教育,十分感谢。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记者多方采访的稿件本身没有问题,文章呈现的人物与受访者内心的自我有一定距离也实属正常,不应该苛责记者。

而且付云皓代表国家队征战IMO,享受了常人所无法享受的良好资源,应当在科研上走得更远,国家当然需要优秀的教师,但同时也需要顶尖的科研者。

付云皓对媒体报道进行自白

《在脚踏实地处 付云皓自白书》

自己当下并不是“天才坠落”↓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人物》杂志社实习记者吴呈杰同学对我的专访刷屏了。专访文章一出,有人怒骂,有人惋惜,有人气愤,有人伤心。而我,第一反应是:文章里居然把我每一张照片都弄成黑白的!虽然黑色比较显瘦,我也非常感谢吴记者对我体型的考虑,但是还是觉得怪怪的,每一张都是黑白的,浓浓的过气网红既视感。我想笔者是想借助图片的黑白用来烘托悲凉伤感遗憾的气氛?或者想表达我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不满?

言归正传。我的第二反应是:对文章内容的略微惊讶。因为吴同学从3月底联系到我之后,于3月28日中午12时30分-下午1时对我进行了电话采访并约定了面对面的采访时间,又于4月1日-4日进行了面对面采访(4月1日晚6时30分-约11时,4月2日早10时-约12时,4月3日晚5时-6时,4月4日下午1时-2时),之后又在4月20日晚7时-8时进行了电话补充采访。但是,读完整篇文章后不难发现,对我进行的约10个小时的采访在文章中展现出的东西少得可怜,反倒是对我的学校老师,同学的采访以及作者自身的观点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篇幅。对我的采访,我回答的自然是作者想问的问题,但为何几乎都没有用上呢?在采访中,我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状态,并对当时的数学竞赛和现在的数学竞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若是采访人物,这些资料似乎是必须的,但是却被掐头去尾。纵观全文,作者的主旨思想似乎是在学科上有天赋的孩子必须要去做学术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才叫做成功,除此之外的道路都叫做不成功。按照这种思路审视,自然明白为何我自己提供的材料几乎没被使用——我作为一个作者笔下“不成功”的例子,却活的很快乐很充实,这些貌似没有必要写进去。所以,我有一点惊讶,这篇采访到底是记录我本人,还是记录大家口中的我呢?

第三反应:对该报道所传递价值观的不理解。该文章的作者笔下传递的观点是: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得过imo冠军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征途就一定是高等数学的星辰大海,而不是给一群“二本师范生”教初中数学知识,如果成了付云皓这种去给“二本师范生”讲课的人,那就是天才坠落了。虽然我否认自己是天才,但仍然谢谢吴同学搜集了我曾经是天才的事例,他很用功,值得表扬。然而,他传递的价值观所带来的负能量,让我不得不发声,我不是为了自证清白而发声,我只是为了朗朗乾坤的正能量弘扬而发声。首先对于写出这样价值观的吴同学来说,我表示理解作者作为一个还未完全迈出象牙塔的大四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在他的认知体系里:学术研究才是上品,普通工作都比较low,给二本师范生讲课,更加是向着地心加速靠拢。如果一个曾经很成功的天才在后来没有做出经天纬地的成就,而是平平淡淡地生活,那就是失败!在吴同学对我的报道里,在采访的过程中,这样的倾向很明显。在4月1日的采访中,我甚至提出了张益唐先生的例子来提点他,并同时提到了,有许多研究者学术能力很强,却始终棋差一招,终其一生也没能攻克想攻克的问题,但他们依然是快乐的,充实的。那些我花费十天半个月想明白的事情或许没有很大的价值,但多少是一些有意思的结论。而且,抛开研究的结果,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了。作者虽然没有忽略掉这一段,在文章的最后略微提及,但可能在他的眼里,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在采访者面前平衡一下自己从天才冠军到“二本师范”学校老师的心里落差吧。然而现在的我并没有这种心理落差。年少时期经历学业上的打击,到很颓废的那段时间是有一些落差的,但这些都已经化解。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活,让我明白了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有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人去身体力行。若你头顶光环,身处高塔,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只有脚落实处,做好每件事,才能积少成多,为社会真正贡献你的力量。2003年与我同行的五位队友,有两位还在数学的大海中遨游,另外三位则投身了金融行业,这点我在采访时有提到。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我也没有。

说了那么多观后感,接下来谈谈现在的我吧。现在的我是一名普通师范院校的教师付云皓。

如果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衡量,我和很多本科时期同在北大的同学确实有不少差距,陨落这个词送给我,不足为过。但是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衡量,我并未觉得自己在陨落,或者是已经陨落。我的观感是:现在的我,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这所以培养中小学老师为目标的学校。这位作者能考进北大,算术水平不会差,我们算笔账好了。我们一届算100个师范生(实际上一百多),80个去中小学,每个学生平均带10届学生,每届算两个班60人。若真能帮助这些师范生提升能力,那一年的教学里能间接帮助多少小孩子呢?不知道这个微薄的数字能不能入得了作者的法眼?13级的春燕同学曾经问我,为什么来这里工作,我的回答之一是,让广东省多几个靠谱的中小学老师。嗯,就是很简单的想法,没有什么星辰大海,没有太多高远的学术理想的宣扬,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正确的引导。学术呢?如果说学习是去吸纳前人的经验的话,学术就是将吸纳的经验经过总结探索升华成新的有推动意义的成果。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会放弃学术,难道教“二本师范生”就不配搞学术吗?学术何时分了高低贵贱?学术何时端起了架子?学术何时只存在于“高堂之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方向的硕士也意味着,付云皓可能从此都和学术研究无缘了。”似乎暗含着一种专业歧视,教育方向和学术研究是两条平行线,似乎优秀的研究者都不能从教师中产生,当了教师就没办法做研究了?我想国内外大部分学术大奖得主可能会表示很遗憾,因为他们推动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学术进步,同时他们也是被作者和学术隔离了的这个群体——老师。我认为学术研究不在殿堂之高,不在噱头汹涌,不在专业名称有多“学术”,不在经费充裕或者有没有所谓的“关系”。我认为学术,就是学术本身。是因为有热情,所以才去钻研,是因为有碰撞才有火花,是因为有执着所以才耐得住寂寞。作为一个被全程配图皆是黑白照片的“过气坠落天才”,我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会在学术上有惊人的突破,但是我可以说对于学术的追求我没有一刻会懈怠。

作为一个略微傲娇的“过气坠落天才”我还有一些补充说明,就是关于我除了会数学其他都低于正常水平的暗示。在作者的观点里,付云皓因为竞赛而放弃一些其它课程是不可取的。我在20日的电话采访中说到了如下事实:虽然我通过了全理班的考试,但还是由中考正式考进了清华附中高中部,尽管当年清华附中还不是最顶尖的学校,但那分数也不是白菜。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一直是班级前五名,在高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在全理班也都排在前五名。高二在冬令营(1月)得到保送资格及拿到北大的保送协议后,才正式停止了其它科目的学习。读过高中的都知道,高三一整年都是复习阶段,所有的新课在高二第2个学期刚过期中没多久就结束了。停止不足半年的新课学习便被作者视为不全面发展,还要和我在大学的学习挂上钩,这是不是过于牵强呢?

我的语文是不太好,凑合能写出2016年那三万字,也凑合能写出这篇文章;

我的英语是不太好,凑合能写点英文文章,凑合能拿英文讲讲课;

我的化学是不太好,凑合能帮我那个当化学老师的母亲做做卷子;

我的生物是不太好,凑合能帮我那个当生物老师的父亲做做卷子;

我的物理是不太好……算了我物理真的不好。可是讲真,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真的是一个东西吗?

最后老生常谈,翻一翻陈年往事。对于我在北大的经历,既然我选择了说出来,那凡是以我为视角述说的,就全部是真话。至于其他人说的些许出入之处,毕竟过去十几年了,许是我记错了,许是别人记错了。最少,我的母亲没有在清华附中教过书,这我不会记错,也有案可查。我在北大发生的事情,我自己占主要责任。年少轻狂。所以希望在看文章的你,特别是大学生,切记不要挂科,我挂科的事,每次都会被揪出来炒冷饭。我在采访中说到了,那时的试卷是不允许给学生看的,但是既然任课老师给你的成绩是50多分,那挂就挂了。院系里的老师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知为何作者会写出“付云皓认为大家都该来帮他”这种话。作为整个采访都很平静的我,会在这种地方毫无来由地这么说一句?

这样的50多分挂科的经历对我有影响吗?我在采访中曾举到了两个例子。一个该毕业但有课没过的同学选了我的课重修,平时成绩打满后,期末成绩还差几分才能总评及格,我就在试卷上给他加了几分,毕竟若是挂他,他要再等一年去重修这门课才能拿到毕业证;在某次数学竞赛结束后,一名参赛选手及其家长对成绩不满意,找到了主试委员会,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我拿出试卷为那名选手讲解给分和扣分的原因,解释到那名选手满意为止,毕竟孩子参加一场竞赛,最需要得到的是公平对待。

不管是在大学还是在赛场,学生相对于教师,永远是弱势群体。与其让学生挨一刀,不如自己蹭掉块皮,这就是那段经历让我明白的道理。

至于我现在的职称和工资,与上面所有的东西相比,都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某个体育奥运冠军退役后做同一项目的教练,你会关心那个教练的级别和工资吗?

虽然作者的整体构架和思路与我的想法大相径庭,但我还是要感谢作者,至少他把很多事实公开了。从此这世上只有对我的议论,而少了对我的无端猜测,毕竟对未知的猜测远比对已知的议论可怕。

很高兴屏幕前的你耐着性子读完我的长文,这是我第一次有勇气在公众面前把往事一一陈列。现在的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付云皓,也许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们依然认为我是坠落的天才,那么我也欣然接受,因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的进步,让人成长得更接地气些。也许的曾经“好运气”让我漂在空中,后来的“坏运气”也让我飞流直下,然而现在的我就是稳稳地在平地耕耘的我。没有所谓的自甘堕落,没有所谓的“伤仲永”,关心我的人,请不要担心,我在以自己的步调努力和这个时代一起前进着。我的学生们,老师很抱歉让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被小小黑了一下。在这里老师想对你们说一声不好意思。吴同学文章的开头提到“以培养小学老师为目标的二本师范学校,正在讲授的初中数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太难了,而这些是付云皓在小学就轻松掌握的知识。”,那么你们其中有谁搞不懂初中问题的,请大胆来问我,开小灶都没问题,一定要搞懂,毕竟你们出去后都是战斗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最后想说一点:任何志存高远的学术理想,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当然想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才该走什么路才不算坠落?

有媒体评论认为,在历史上的奥赛奖牌得主中,有不少并没有走上学术之路,2003年与付云皓一起参加奥赛的队员,有的后来进入了金融业。

一个人在开展职业选择时,既要结合学生时代的学科特长,也要结合自身的职业理想与志向。奥赛奖牌不应该成为选手头顶的魔咒,谁也没有权力要求他们按照某种约定成俗的固定路线走下去。

当一名师范学院的教师没什么不好,他依然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哪怕从世俗意义上看,付云皓也谈不上失败。


评论认为更应该反思的是当年塑造付云皓的这套教育理念,为培养所谓专才而忽视通识教育,并且把组织学科竞赛错误地等同为选拔创新人才。

作为一种学科思维的训练,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兴趣、遴选未来的学术人才,依然能够发挥有益的作用。不过,学科竞赛终究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更不能凌驾于大众教育标准之上。忽视全面发展、片面推崇“专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更全面的通识教育、文理不分科已成为必然的要求。

在自白书的最后,付云皓这样写道↓

“也许曾经的‘好运气’让我漂在空中,后来的‘坏运气’也让我飞流直下,然而现在的我就是稳稳地在平地耕耘的我。没有所谓的自甘堕落,没有所谓的‘伤仲永’,关心我的人,请不要担心,我在以自己的步调努力和这个时代一起前进着。

最后想说一点:任何志存高远的学术理想,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当然想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看待教育部屡禁不止的奥数乱象?

奥数本来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科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好经”,但在功利诱惑之下,却明显被学校及家长念歪了。学科竞赛本来就属于“小众运动”,却变化成了“大众项目”,尤以奥数为甚。初、高中择校乱象,高考加分及保送制度,使很多学生参与奥数的功利性被强化,动机和行为被扭曲,违背了奥数竞赛的初衷。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把奥数成绩与升学、分班挂钩,但奥数与升学间的藕断丝连,仍延续着过去的惯性,“指挥”着家长们的选择。尤其是近年来一度遭到“封杀”的奥数陡然升温,民间奥数成了“香饽饽”。

奥数始终“高烧不退”,原因在于社会对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四个过度”:过度关注考试成绩、过度关注执笔测验、过度关注横向比较、过度关注尖子生。

尽管孩子们成长是多方面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家长、学校、地方政府更关心的是学生成绩。由于应试教育仍然存在,一次次“封杀令”的实效被应试教育消弭得所剩无几。

“奥数热”之所以疯狂到如此境地,固然需要从切实推进教育公平,破解“择校热”等机制建设入手,但不论各地如何喊停奥数,它始终热度不减的根源在于畸形的社会评价。

一方面,在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还在依靠考试选拔人才的当下,改变应试教育氛围殊为不易。不仅学校不愿“减负”,家长也普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方面只考虑增加营养,即使家长心疼孩子太苦太累,但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也不愿意给孩子“松绑”。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家长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往往简单聚焦于当年高考的升学率、一本上线率甚至上“清华北大”。这种高度量化的评价机制有着简明、强势的特点,而这一系列数据的校际比较、区域比较,使得奥数成为一些家长眼中升学的敲门砖。

奥数本身并无对与错,理应有其存在的一席之地。可以说,不以功利主义为导向,正确利用奥数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激情,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家长花重金,苦;孩子忙培训,累。孩子们减负不成反增负。

社会各方还需对“奥数热”来个冷思考。一方面,要终结奥数乱象,关键在于教育部门要健全教育监督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当认真思考如何斩断这“剪不断”的奥数热背后的利益链条。

除了发布相关规定外,更要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奥数培训行业良性发展,真正减轻孩子负担。一言以蔽之,只有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学校“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别”,才能让“奥数热”降下温来。



超治愈系微表情,全世界无障碍沟通全靠它!

世界上最辛苦最难招聘的工作,TA的节日要来了

与山口百惠齐名的明星妈妈将3个孩子送入斯坦福大学

期中试卷错误一堆,这样分析,成绩才能一次比一次好!家长必看!

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成人礼,这些你都要知道!

暴力事件致学生屡受伤害,学生们们的权益,谁来保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5岁到45岁人群消费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