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会对纺织品配额限制严重?

 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上调幅度为2%。我国出口创汇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行业出口依存度达50%,加上我国出口的纺织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业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纺织业;出口;汇率 【分类号】:F752。62   2004年,全国纺织服装进出口总额达1119。
7亿美元,增长18。5%,占全国货物贸易的9。7%。其中出口951。3亿美元,增长20。6%,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16%;进口168。5亿美元,增长7。8%,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口的3%。实现顺差783亿美元,是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的2。4倍。2004年,纺织服装进口168。
5亿美元中,面料、纱线为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分别进口88。6亿美元和40。6亿美元,增长幅度分别为8。3%和3。3%,其中丝、毛、棉制的面料和丝纱线的进口增长最为迅速,增幅均超过10%。服装成衣和制成品的进口额分别达到12。8亿美元和26。2亿美元,服装增长最快,增幅达17。
8%,超过进口平均…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纺织行业出口影响深远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出口增长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性   绍兴传统纺织业出口产品主要为棉、丝、化纤布及其制成品。目前绍兴纺织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是无序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应对印度等地潜在市场竞争者的能力弱,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对等使企业在出口谈判、定价时处于劣势等。
因此,价格低廉是绍兴出口纺织品的主要特点,绍兴出口纺织品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纺织品出口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一方面由于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低,可替代性较强,市场竞争激烈,无法通过提高商品单价来弥补汇率调整后的损失;另一方面,目前绍兴纺织品出口平均利润仅维持在1—5%之间,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利润空间大幅下降,进一步影响出口。
如浙江某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2005年因人民币升值减少利润120多万元,目前该企业部分产品由于无法在价格上与外方达成一致而不得不放弃出口,同时,因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凡2个月以后结算的订单都不敢贸然接单。   (二)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无利甚至亏损   嵊州是领带的全球原产地,迄今为止虽尚未遭遇配额限制等贸易摩擦,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已成为企业经营困难的主导因素。
2004年以来,领带的主要生产原料白厂丝价格飞涨,从15万元/吨涨到目前的33万元/吨,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大部分领带出口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和有关优惠政策维持出口。与此同时,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大部分需企业自行消化,企业普遍感到经营压力增大。
如我国最大的某领带生产、出口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已亏损569万元;另一家领带龙头企业也出现建厂10多年以来首次亏损,一季度亏损300万元。一些小规模的领带企业生产经营已陷入困境,领带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三)纺织品配额限制、人民币升值使企业举步维艰   2006年国家对纺织品出口实行配额管理,纺织品配额僧多粥少,配额限制无疑成为影响企业出口的瓶颈。
如第1次招标中,占全国输美袜子总量30%左右的诸暨市企业中标数量只占全国可招标数的6。1%。诸暨某针织有限公司是该市出口美国最多的袜子企业,分到的配额只能满足半年的出口量,剩下的缺口只能通过购买配额解决。配额限制一方面导致出口库存增加,资金占用上升;另一方面购买配额出口又提高了出口成本,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若因成本增加而提高出口价格,则极有可能失去一大块出口市场,被印度等不需要配额的东南亚国家取而代之。   受人民币连续小幅升值及继续升值预期的影响,一些规模较大的袜子企业开始减少出口、增加内销,并在接受客户订单时考虑汇率因素,不再接收汇时间超过3个月和利润率低的订单。
据统计,2005年末,诸暨市袜子出口企业l 17家,其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约占20%,出口额在100—500万美元之间的企业占70%,由于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纺织品配额限制、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部分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四)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内外销比例失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汇率风险凸现   绍兴纺织品出口结构比较单一,如绍兴县出口产品集中于棉、丝、化纤等的布料以及窗帘、衬衫等小部分制成品;嵊州领带出口量占销售量的80%以上,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地,结算币种主要为美元。
同时由于领带时尚性的特点,客户平均单笔订单金额较小,结算方式单一,以货到汇款为主,收款期限一般在40—60天之间。绍兴纺织企业高度依赖国外市场,贸易方式、结算币种和方式又过分单一等特点,使汇率波动导致的汇率风险对绍兴纺织品出口企业影响巨大。   (五)纺织品出口收汇时间长、汇路不畅,汇率波动使汇兑风险增大   绍兴提花布(贡缎)主要出口贝宁、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出口企业普遍在西非国家设立了境外贸易公司,并以此作为销售仓库进行直销。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货物出口到贝宁科努特港口需要45天左右,若再转口到尼日利亚还需20天时间(因尼日利亚从2004年开始禁止我国提花布产品直接进入),货款汇到时间一般需要4个月。企业先后要进行两次换汇,换汇成本提高,直接造成汇兑损失。如西非法郎与美元的汇率低时780∶1,高时550∶1;尼日利亚奈拉与美元的汇率低时149∶1,高时138∶1。
据某贡缎出口企业调查问卷反映,汇改后该公司换汇成本由7。6元/美元上升到7。8元/美元。为缩短收汇时间,部分出口企业甚至通过当地私人汇兑公司或者地下钱庄兑换并汇款,虽然时间较快且兑换数量限制相对宽松,但隐藏的风险更大。   二、企业在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困难   (一)汇率风险意识较弱,避险意识和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企业已习惯盯住美元汇率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模式,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企业经营人员对国际金融市场动向不敏感。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普遍感到无法适应。同时,部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浓,希望政府管理部门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或措施,如减少税收、提高退税率、及时向企业传递汇率变动信息等,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这种惯性思维和对政策的过分依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经营的主动性,也反映了企业对实施汇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欠缺。
  (二)普遍缺乏应对汇率变动、规避汇率风险的专业知识和人才   据调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人员对各种贸易融资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了解程度不高,基本上只是单方面接受银行提供的一些服务,很少有人对如何规避汇率风险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汇率避险工具的运用。
  (三)企业无法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以至在外汇理财中出现亏损户   外汇理财产品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外汇市场的分析判断。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企业对外汇汇率走势缺乏分析能力,从而失去了应用外汇产品降低汇率风险的机会。
  (四)汇价管理政策调整及连续升值给企业增加了操作难度   汇价管理政策调整后,汇率实行一日多价。对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择机进行结售汇,否则就会带来汇率损失从而增加经营成本。如绍兴某印染厂年出口涤纶、棉布1000万美元以上,按照纺织企业出口惯例,始终有约10%左右的资金在途,汇率持续升值,这部分在途资金将直接面临汇率风险。
  三、目前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避险工具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银行产品设计、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多层次的需求   对基层商业银行而言,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局限在常规的远期结售汇业务、福费廷业务、贸易融资等几种,且受自身业务能力限制,难以进行组合理财,银行通过外汇理财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和成本的能力受到挑战。
同时,银行分支行没有定价权,创新空间小,不能按不同客户和风险制定不同价格。不少银行反映,基层行只能在上级授权范围内办理外汇衍生品交易,营销也仅局限于总行开发的产品种类,无法视不同客户情况分别定价和设计产品。 (二)上级行对基层行缺乏业务培训与指导,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基层展业积极性   一方面,上级行推出新产品时缺少详细的操作规程以及会计操作说明,基层行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对汇率风险规避手段的掌握比较肤浅,对如何选择使用汇率避险工具仅停留于上级行规定,不能根据当地企业的业务特点、业务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银企双赢方案;另一方面,基层银行受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在向上级行叙做汇率避险业务时操作程序繁、审批环节多、传递时间长,使基层行提供汇率避险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银行提供的外汇避险业务对企业而言成本较高,缺乏吸引力   目前远期结售汇业务,按照各行操作规程均需交纳3%—5%不等的保证金。在实际操作中,随着交易风险程度的提高,保证金的比例也会随之升高。对利润空间较小、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纺织企业来说,交纳保证金和手续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积极性。
企业普遍反映,运用汇率避险工具现实成本高,避险作用不明显。   (四)外汇融资产品利率偏高,国际贸易融资吸引力减弱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汇率风险,以最快速度回收资金,企业往往会采取信用证出口押汇、保理、福费廷等方式。目前商业银行对一般国际贸易融资的利率定价普遍为LIBOR加点,如某市农行的平均水平是LIBOR+1。
2%,由于近阶段美元利率持续上扬,如4月10日三个月LIBOR利率达5。02813%,国际贸易融资利率为6。22813%。但同时,当前6个月以内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5。22%,国际贸易融资利率比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高1个多百分点,相当于人民币利率上浮19%。
而外汇融资产品利率与人民币融资利率利差只有小于人民币升值幅度时,才能起到降低融资成本、降低汇率风险的作用。实际上,很多进出口大户人民币贷款享受的是基准利率或上浮10%,因此,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对企业的吸引力趋于弱化。   四、应对汇率风险的对策措施   1。
尽量选择多币种进行结算,规避单一货币的升贬值风险。针对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体现在美元与人民币之间,出口企业要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政策和惯例,在结算中尽可能选择非美元货币,如汇率波动较小的欧元结算等。   2。切实增强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积极运用远期结汇等避险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要采用出口押汇、进口延期、远期付汇等贸易信贷方式,尽量减小汇率变动风险。同时,要加快外汇结算速度并尽快结汇,并注重本外币资金置换,尽可能增加美元负债。   3。提高管理水平,内部挖潜压缩成本以抵消因汇率变化带来的部分损失。加强采购、生产、销售、资金运作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扩大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转移原产地,选择合适的第三国投资办厂,规避贸易壁垒和汇率风险。   4。外汇指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上级行要鼓励基层行加大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运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避险工具。切实加强外汇资金产品营销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提高经营运作能力。
  5。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正确认识汇率风险。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提示、讲座培训、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把握最新的外汇政策,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发挥行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避免行业内部相互杀价的恶性竞争。   6。
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一方面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速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注重自主创新,发展自有品牌;另一方面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加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替代难度大的产品出口,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7。适度调整内、外销比例,扩大对内销售。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中小型出口企业要改变专营出口的模式,努力拓展国内市场,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兼顾,以期“西方不亮,东方照亮”。

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的研究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人民币升值和贬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