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想在自家岭地上建农家乐可以吗?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现在很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那么有哪些政策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

  2017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通知提出,到2020年,力争使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农民工等人员都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有效提升创业能力。

  同时,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也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重点。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的要求,全国创建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等。

  此次通知也明确,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以及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等,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推动农民工等人员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办和发展企业,利用互联网拓宽扩展产品销售渠道。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哪些优惠?

  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和优惠?对此,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减免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除税费减免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将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经营范围,鼓励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在创业担保贷款方面,未来将对农民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同时,人社部明确,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创业人员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干什么?

  据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同时,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创业正在农民工群体里兴起。

  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做什么?据人社部介绍,将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创业空间。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平台和载体,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创业。

  同时,此次通知也对哪些适合创业的项目展开培训进行了明确。通知提出,创业培训将结合适合创业的绿色农产品经营、民族传统手工艺、乡村旅游、家庭农家乐或输入地市场与输出地资源能够有效对接的项目等。

  为何国家要实施这一行动计划?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林江介绍,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调整,东南沿海的农民工返乡趋势不可逆转。“把输出省份的产品和输入省份的市场结合起来,过去在沿海为老板打工制造出口产品的,就可以变成在家乡制造,在沿海销售。这样,一些内陆省份的特色产品的加工制作就可以转入内需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鲁全表示,通常认为农民工是城市的弱势群体,但相比农村人口而言,他们相对有资源。重新引导回传统的农村地区去,可以形成比较良性的城乡的双向流动。

  “城镇化需要产业带动,农民工在城市积累了技术和资本,回到家乡创业,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路径。”鲁全认为,农民工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面临着抚养孩子、就业等压力,他们从大城市回到小城镇,生活质量并不一定会下降。

  鲁全表示,人口流动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一方面是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政策可以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但最终做出如何去留的选择肯定是农民工本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指出,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政策的导向是好的,但要切忌生拉硬拽。农民工常年打工,对于创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在引导其回乡创业时要加强创业方面的培训和支持。

  2017新优惠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扶持给予补助

  1、首先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的政策,只要是符合政策规定,是可以享受到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等等税费减免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等人去参与其中。

  2、降低了返乡创业的门槛,可以鼓励更多人去创业。

  3、国家加大了财政的支持力度。而且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有符合享受支农惠农、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规定的条件可以纳入扶持的范围;而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们从业人员,当然也可以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而没有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也是能够同等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的。让他们觉得平等的受到待遇。

  4、对于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可以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去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去创业,这样方便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可以加大的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要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让他们更加的放心的大胆去创业。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相关文章:

  中工网记者 谷永光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武隆区,山高沟深,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造就武隆一方“世外桃源”的同时也把贫瘠的土地给了它。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脱贫攻坚的深入,这些守着大山的村民们靠着自身的努力以及政府的帮扶,开农家乐、养蜂、创办生态农业公司……他们扎根乡村创业,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90后犟媳妇酿出“甜蜜生活”

  中岭村位于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武隆区后坪苗族土家族乡(以下简称后坪乡)。从武隆城区到中岭村家中,黄江萍和丈夫赵朋需要颠簸两个多小时。“山高路陡,泥泞难行,位置偏僻。老屋里面灯光昏黄,遍布尘土和蜘蛛网……”黄江萍说第一次来婆家就想“逃跑”。

  赵朋的母亲是个盲人,父亲也干不了重活,老两口是中岭村典型的贫困户。为了他们家脱贫,驻村第一书记胡庶红劝说在外打工的赵朋回家乡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来自广西柳州的黄江萍就这样跟着丈夫回来了。

  “起初,我们养了30桶蜂,由于没有经验,损失了10多桶。胡书记知道后,特地带来了有着十几年养蜂经验的老专家给我们指导。慢慢地,我们的养蜂技术大有长进。”黄江萍说。“去年一共养了90多桶,赚了6万元。”

  政府有补贴、管培训,还提供创业资金。今年黄江萍夫妇又扩大了蜜蜂养殖规模,喂养了270桶中蜂。“目标是收割2000斤蜂糖,好好在家乡发展,把中蜂养殖产业做大做强。”黄江萍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路修通了,基础设施变好了,中蜂养殖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在农村同样可以大有可为。”

  黄江萍甜蜜幸福的一家。

  如今,他们的孩子出生了,犟媳妇也不再坚持要回城里了。赵朋家的老屋前有一棵粗大茁壮、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是赵朋父亲出生那年栽下的。望着它,黄江萍感到,自己现在也像这棵银杏树一样,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了。

  留守妇女撑起脱贫“半边天”

  在武隆区后坪乡白石村,“九个山嫂”的故事在当地老百姓口中广为流传。“九个山嫂”之一的“头嫂”张树学一家曾是村里贫困的典型。家里两位老人相继病重需要医治,两个孩子上学需要供养,虽然吃苦耐劳的张树学把农活干得很漂亮,但仅够一家人“糊嘴”,唯一的经济来源就靠丈夫李明江外出打零工。

  2018年,一位福建蔬菜老板来到村里,当即决定在该村大力发展有机无公害蔬菜产业,张树学感到,摆脱贫困的机会来了,自己家的2亩地不够,想方设法另租了40亩地,信心百倍地种上苦瓜、丝瓜、黄瓜、香瓜、萝卜、大白菜等多个蔬菜品种,结果“菜老板”跑路了。

  张树学(右三)和白石村的“山嫂子”们。

  “三嫂(大家对张树学的日常称呼),你来当带头人,我们跟着你干。”,在村民们的鼓励下,张树学决定当个“菜司令”,挑起蔬菜种植领头羊的担子,带领乡亲们把蔬菜产业发展下去。

  这支队伍如何发展?“菜司令”明确,每个成员都要投入土地和劳动力,土地多少不计算,但每天的劳动按小时计算,15元/小时。蔬菜销售后除去成本再谈分成。为了方便联系,张树学还创建了蔬菜微信群,每天务工的人、每人的工时都在群里公布,公开透明。渐渐的,张树学的嫂子蔬菜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信任。村民黄光华外出务工不在,直接打电话给张树学:“我家的地免费给你们种菜。”

  “三嫂”张树学在田间劳作

  到去年年底,“菜司令”张树学带领大家共种植了80亩地,收获白萝卜5万多斤、包包菜1000多斤,白菜500斤,还加工制作了苦瓜干、红苕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地建农家乐申请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