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员工可以开公司吗

5月29日,央视《新闻30分》栏目播出《广东东莞:共享员工调余缺,力保用工稳就业》,讲述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创新实施“共享员工”,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据了解,东莞在全省率先制定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指引,组建共享员工法律顾问和就业服务专员两支队伍, 288家企业开展“共享员工”对接;今天正式开发上线“共享员工信息平台”,19家企业发布1936个岗位用工需求。

精准服务企业用工、稳定员工就业

疫情发生以来,防疫物资保障企业,比如口罩、防护服等生产企业,受到缺工困扰,部分企业又因为疫情的影响,开工不足。东莞人社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借鉴“错峰用工”和共享经济的理念,创新共享员工互助调剂模式,首先在医疗物资保障企业开展试点,指导企业用工余缺调剂,较好解决了防疫物资企业的生产用工问题。比如,黄江的一家医疗制品公司、长安的一家医疗科技公司,都受益于共享员工,较快地复工达产,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物资保障、作出了贡献。

从2月推出以来,不仅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其他的行业、企业都非常关注和认可,不少企业都用上了“共享员工”;线上平台开发运用短短一个月内,企业在线上平台发布超过1200个岗位需求。

东莞是就业大市,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就业规模,人力资源市场非常活跃。多年来,东莞制造业企业用工存在季节性、临时性的需求变动大的特点。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广共享员工,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季节性、临时性缺工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实现共享企业与员工的多方共赢。因此,“共享员工”不仅是特殊时期精准服务企业用工、稳定员工就业的创新,更是新业态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有益探索。

提供明确的指导和配套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主要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配套服务,帮助解决后顾之忧,重点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组建了两支服务队伍。一支是法律服务专员,为企业做好政策解读,指导签订协议,做好法律服务保障。一支是就业服务专员,为有需求的企业穿针引线,做好线下就业用工服务对接。

二是开发了线上对接平台。开发“东莞市共享员工信息平台”,指引全市范围企业通过平台发布需求,及时进行洽谈对接,进一步推进了跨镇街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三是保障好“共享员工”的权益。为此,东莞借助劳动法学会等专业力量,在劳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制定了人员借用的三方协议样本,明确共享员工企业双方以及员工在借用时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权利义务,预防和避免争议发生。

“共享员工”大部分集中在同行业

“共享员工”目前哪些行业用得比较多?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行业来看,“共享员工”大部分集中在同行业,也有跨行业成功共享的案例。主要分布在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还有器材生产、玩具、服装、机械装备等制造业企业,另外,服务行业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包括受疫情影响的酒店住宿与食品制造等企业共享。

“共享员工”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用工服务模式,东莞一直在大力宣传和推广,前期总体来说也比较顺畅。接下来将边实施边完善,继续积极探索,及时研究推进中遇到的困难,为有关法规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重庆铁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央视栏目专访马小利《向幸福出发—为爱而歌》

  时间:  点击量:   

5月13日,重庆铁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央视栏目专访马小利《向幸福出发—为爱而歌》,了解学习马小利同志的先进事迹。

光彩熠熠的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奋斗的蓄势待发,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苦干实干。马小利的先进事迹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无论从事什么岗位,只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把学习成果付诸于实际行动,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就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党支部书记刘建文在观看结束后表示,全体员工要积极学习马小利扎根现场、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精神,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不断在工作中创新,在实践中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企人员能注册公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