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农业银行不办理刷脸存钱?

  取款无需银行卡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不只iPhone X 招行、农行进入刷脸时代

  ■IT时报记者 吴雨欣

ID成为最大亮点,用户只需看它一眼,就能解锁。

  从“手”到“脸”,人脸识别技术这两年发展迅速,刷脸吃饭、刷脸买保险、刷脸住酒店、刷脸进机场……就连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保守的银行也陆续推出远程刷脸开户、刷脸取款等服务。近日,农业银行宣布上线刷脸取款,并计划在全国推广。

  作为首家支持刷脸取款的银行,在上海已有23台支持人脸识别的ATM机。9月13日,《IT时报》记者亲自体验了这种新奇的取款方式,不需带银行卡,便直接取款成功。

  不过,多位专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处于探索阶段,只靠人脸识别做安全认证仍存在风险,需要其他安全认证技术做支撑。目前,在银行业,人脸识别还只是身份核实的辅助手段。

  前几年,人脸识别技术刚刚火起来,就有思维超前的银行找徐伟谈刷脸取款。徐伟是全国安防标委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也是深圳脉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从事生物特征识别十几年,有机构想上人脸识别项目,总会先找他聊一聊。

  “那时银行的想法太虚,做不了,一是技术障碍,二是银行雷声大雨点小,纯靠软件搞人脸识别,不用专业设备,不仅中标金额太小,厂商之间还打价格战。”徐伟告诉记者。没想到,短短两年间,多家银行陆续上线远程刷脸开户、取款,人脸识别火了。

  9月13日,记者来到招商银行中远两湾城支行体验刷脸取款业务,在一台贴着“本机提供刷脸取款”标识的ATM机前,无需携带银行卡,只要对着摄像头看一眼,就能操作账户。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抓拍现场照片,与银行可信照片源进行比对,然后输入手机号码进一步确认身份,之后便可输入密码取款,整个流程方便快捷,脸部识别在1~2秒间就可完成。

  “支行安装刷脸取款ATM机后,有不少来尝鲜的用户,已经开通刷脸取款功能的用户可以直接取款,没开通的老用户,补开通后也可以享受这项业务。” 中远两湾城支行副行长施源告诉《IT时报》记者。

  招商银行在生物识别领域走得比较早,早在2013年,便开始研究生物技术,指纹、人脸、声纹、静脉、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都在探讨之列。招商银行上海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终选择人脸识别作为首期应用的生物特征数据,主要考虑到人脸识别技术的普适性和易用性两大特点。

  除了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也都宣布要试点推广刷脸取款。

  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的刷脸取款ATM机分布在徐汇漕河泾开发区支行、浦东农银大厦支行,按照农业银行总行的计划,将会为全国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柜员机、10万个ATM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建设银行则相对谨慎,客服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ATM机刷脸取款仅向活跃用户开放,新用户无法体验该服务。

  “只要你父母还认识你,机器没问题”

  “银行选择厂商有两个指标,一个是代表用户安全的认假率FAR(false accept rate),要能抵御纸张照片、手机照片、视频以及面具的攻击,不能把假的认成真的;另一个是代表用户体验的拒真率 FRR(false rejection rate),不要把真脸识别成假脸。”徐伟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度是,当认假率在万分之一时,拒真率在百分之五,这个数值与指静脉识别精度还有一段距离。指静脉识别精度是认假率在百万分之一时,拒真率在万分之一。

  活体识别技术正在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和安全性,农业银行的供应商是在业界颇有知名度的云从科技,除了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云从还拿下了中国银行总行订单。

  农业银行的项目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启动,这两年,刷脸取款ATM机看似普及慢,实际上各个公司及银行都在对技术进行改进和验证,为今年几家大型银行正式采用刷脸取款做铺垫。云从科技的工作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云从科技给农业银行提供的红外双目摄像头安装在ATM机上,一台旧机具改造费用数千元,用户在ATM机上刷脸,红外活体检测时间小于1秒,识别率超过99%。

  之所以采用红外双目摄像头,是因为在人脸活体检测研究中,图片和视频画面或者面具的表面是没有温度的,而根据人体温度产生的人脸红外感应成像就成为一个新的人脸活体检测研究热点。由于人体血液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温度,会被皮肤发散,从而使皮下血液系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部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被红外照相机获取,提高识别精度,防止恶意用户欺骗系统。

  对于整容和双胞胎该如何识别,云从科技的工作人员直言:“整容和双胞胎在全世界人脸识别学界都是重大难题,但机器识别准确度绝对比人眼识别高,通过双层异构深度神经网络和矢量信息表达等方式进行针对性优化,只要你父母还认识你,机器是没问题的。”

  招商银行采用的则是依图科技的人脸识别和双目活检技术。招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两项技术利用核心算法对人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将误识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同时保证识别的准确率。

  十万个人只能错一个

  稳定、安全是银行尝试新鲜事物最基本的要求。比如,银行的要求是十万分之一误识率,也就是十万个人里面只允许错误识别一个人,包括错误识别、无法检测、无法识别等各类异常情况。

  任何前沿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到实际应用都会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系统问题和工程问题,例如刷脸取款在实验室识别稳定准确,但拿到实际应用场景就有可能因为光线、角度、服务器配置等其它因素让系统受到干扰。比如,在室内光线稳定的环境下,云从科技的1:1人脸识别可以达到99.8%以上,到室外则会降到90%以上,1:N(即是在海量的人像数据库中找到与当前使用者人脸数据相符合的图像)识别则稳定在70%以上。

  “活体识别还是有漏洞,我们曾经做过测试,极少数的照片依然可以通过系统识别,所以ATM刷脸取款只能是银行验证身份的辅助手段。”徐伟说。

  目前,银行使用人脸识别在常规辅助开户身份核实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监管层的意见支持,但在明确性支持方面仍有不足。例如并未对人脸识别场景应用做有效性界定,同时也缺少在开户、支付等方面的统一行业标准和指导意见。因此,除了在开户身份核实辅助、刷脸取款、智慧网点等部分场景开始有大范围应用外,其余场景银行仍以试点为主。

  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也需保密

  除了账户安全,银行或供应商会如何处理采集的照片、视频,个人隐私信息是否会被泄露,也是用户关心的问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刷脸取款留下来的影像资料都会经过加密由银行保存,只有少数有权限的人才能查看。云从科技则从采集阶段就注意合规,公安联合实验室的数据存储在公安内网上,云从只训练,不带出,自行采集的数据会采用物理加密方式存储在保密机房中,现在正由科学家牵头研发量子加密技术。

  这些刷脸留下的影像资料如果泄露,是否会对用户造成危害?《人工智能学家》主编、《互联网进化论》作者刘锋表示,泄露的风险不大,一是银行或企业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在行业里已经比较成熟;二是这些图像和视频即使泄露,也并不属于危害非常大的信息。徐伟则告诉记者,不能因为技术的隐忧而否定人脸识别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只有和信息安全技术结合才会有发展,这是从业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部分银行推“刷脸取款” 使用率不高

消费者在农业银行取款机前体验“刷脸取款”。

  新京报讯 (记者侯润芳)近日,建行、农行的部分网点推出“刷脸取款”业务,此前已在全行推出该功能业务。但目前“刷脸取款”的使用率较低。

  “刷脸取款”的重要环节为“人脸识别”,农行、招行均表示,只要客户没有化特别夸张的浓妆,一般都可以通过验证。但如果客户做过整容并且整容幅度较大,可能无法通过刷脸验证。

  “刷脸取款”每日有限额

  近日,中国贵阳中南支行的两台ATM机上,已正式开通刷脸取款功能。据农业银行向新京报记者介绍,2017年6月,农业银行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启动了ATM“刷脸取款”项目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农业银行16家分行已完成470台ATM“刷脸取款”上线工作。

  9月9日,“刷脸取款”业务在深圳分行上线。而据招商银行介绍,早在2015年年底,招商银行率先在银行业推出了“刷脸取款”业务。“2016年,招商银行43家分行机构已经将该功能推广开来,每个网点都有一台刷脸取款机器,全国有800多台。”招商银行一工作人员介绍。

  在取款额度上,各家银行都做了限制。

  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客户使用“刷脸取款”每日可最多取款3000元,建设银行客户使用该功能每日最多取款2500元。另据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介绍,一般一笔“刷脸取款”业务完成的时间分别为20秒、一分钟之内。

  目前“刷脸取款”的使用率较低。“从每日交易数额上看,目前‘刷脸取款’的交易占据所有卡交易的10%左右,占比并不多。”上述招商银行人士表示。

  双胞胎、微整容者也可识别

  据悉,目前各家银行“刷脸取款”的第一步为“人脸识别”,即机器系统自动抓取取款人现场照片,与银行可信照片进行对比。除了要求人脸识别外,还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码进行身份确认,最后输入账号的密码后才能取款。

  “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有多高,风险是否可控?农业银行回复新京报记者称,目前暂未统计“刷脸取款”的准确识别率。招商银行则表示,业务上线以来,尚未发生一起风险事件,误识率为十万分之一。

  “‘刷脸取款’采用特殊技术,除了判断取款人和账户户主是否为同一个人,也会通过硬件设备来判断取款人是否为活体。”招商银行上述人士表示,如果取款人拿着别人照片或者录制一段其他人视频从而冒充其他人取款,这些情况都能够被有效识别为“伪冒”。

  “用户为双胞胎,或者化淡妆、整容微调,这些情况下,机器依然能够做出准确的识别。”招商银行上述人士介绍,用户在化淡妆或者稍微浓妆、整容微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识别出为同一个人,也可以从双胞胎客户中准确分辨出真正的账户户主,这是因为用户的骨骼、眼角开度、眉间距等数据是一定的。“除非客户整容过度,这个可能没办法识别出是本人。”

  昨日表示,今年年内将推出“刷脸取款”功能的业务。

  “未必所有银行将推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运用在支付领域,银行这一行为是为了改进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多一种取款选择。

  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也持有类似看法。“万一有人去银行没有带卡,这个功能可以提供便利,目前还是有这个需求。”

  “刷脸取款”是否将成为银行业的趋势?“如果成本不高、技术成熟,大多数银行可能会推,但一些小的银行未必推出该业务。”董希淼举例,一些农商行更多面向农村客户,或许农村客户不喜欢或者不习惯这一取款方式。“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银行参与其中,但是更多取决于各家银行的客户群体和需求。”

  黄剑辉则表示,各大银行战略不同,而且需要考虑到成本、技术等问题,很难讲“刷脸取款”是否将成为一种趋势。“‘刷脸取款’只是一种附加性的便利方式,而不是对客户强制性的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银行刷脸转账怎么取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