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金融杨大勇在疫情期间有什么动作吗?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摩擦在最近几周已经加剧,现在又扩大到了另一个领域:股市。

随着冠状病毒危机的加剧,两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两国相互指责冠状病毒疫情的真实程度和来源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月再次威胁要对中国征收关税。

美国参议院上周三通过了一项立法,限制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或向美国投资者融资,除非它们遵守华盛顿的监管和审计标准。

尽管该法律可能适用于任何寻求获得美国资金的外国公司,但议员们表示,此举是针对北京的。受此消息影响,中国巨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下跌逾2%。

分析人士说,随着美中紧张局势成为焦点——在11月美国总统选举之前,这个问题仍将存在争议,届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试图保住白宫。

投资银行华兴资本(China Renaissance)的分析师上周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过去几个月,美国政界人士提出,要以不同的标准将中国企业从美国证交所摘牌,并限制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敞口。”

“我们预计这场辩论仍将是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话题之一。”

发起该法案的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将要求公司证明“它们不是由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这位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成员在推特上写道:“《外国公司责任法案》将阻止他们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作弊。”

根据华兴资本的说法,除了将中国公司摘牌,美国可能采取的其他行动还包括通过政府养老基金限制美国人在中国市场的风险敞口,以及限制美国公司管理的股票指数中的中国公司。

分析人士说,这种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多中国企业转向其他地方。这些公司中有很多传统上都选择在美国上市,因为美国的声誉、更有吸引力的环境、更高的估值和更有见识的投资者基础。

“这肯定会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在大中华地区上市。”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副经济学家吴天军表示。

*更多中国公司将涌向香港*

尽管美国正在收紧相关规定,但香港一直在让在美国等其他地方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公司更容易在香港证交所上市。

就在上周,香港基准的恒生指数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中国巨头扩大在亚洲的交易规模铺平了道路,并让更多投资者投资于它们的股票。

香港恒生指数将首次允许在其他地方进行一级上市的公司,以及拥有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被纳入这一有50年的基准指数。此前,香港证券交易所也在2018年采取了类似举措,允许二次上市。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更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会利用此次宽松计划在香港二次上市。

该公司指出,据报道,一些此类公司,如京东和携程,已经计划在中国二次上市。摩根士丹利表示,鉴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日益严格,预计这一趋势将会持续。

中国巨头百度上周四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它正在“讨论在香港或其他地方二次上市等选项”。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如果是一家好公司,有很多地方可供选择。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那次采访中表示:“这并不局限于美国,所以我们并不担心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根据华兴资本的数据,有36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有资格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中国企业可能会失去“品牌溢价”*

首先,随着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市场,香港将从这些发展中受益。

摩根士丹利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应该有助于留住并吸引更多资本流入香港市场,并有助于加强中国企业在亚洲的交易和投资基础。”

但中国企业最终可能会受到不那么直接的权衡的影响。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将意味着失去在美国上市的品牌溢价。经济学人智库(EIU)的吴天军表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美国股市比大中华地区的本地市场要透明得多。”

至于美国的散户投资者,他说,在美国,他们可能有“更难以获得的方法”来获得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敞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文宏为疫情做过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