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人退休后国家给年令补贴吗、如有的话如何去领取?

国有企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

  有很多的员工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退休,这时候企业如何管理员工退休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员工退休管理办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坚决制止企业违反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的行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依照劳动鉴定程序经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或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曾从事过两个以上提前退休工种工作的人员,其从事某一提前退休工种的工作年限达不到提前退休的工作年限,可以将从事两个以上提前退休工种的工作年限相加,并按从事提前退休工种要求工作年限长的年限执行。

  对于国家规定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和条件,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降低,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扩大适用范围。今后,凡是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已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职工要清退回企业,并追回已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这部分人的基本养老金。

  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加强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明确审批权限,规范审批程序,统一审批标准,认真做好企业职工退休的审批工作。

  (一)企业职工退休的审批工作,按照养老保险费的缴拨渠道实行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制度。未实行养老保险费缴拨属地管理的企业和中央在京11个行业、16个系统的企业,职工退休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已实行养老保险费按区、县属地缴拨的企业,职工退休由其所在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二)对于职工出生的时间难以确定的,以居民身份证与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认定,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三)企业在申报职工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办理退休、退职时,须持有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出据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职工劳动鉴定表》),否则不得批准其办理退休、退职。

  (四)提前退休工种的范围,要严格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8号文件规定的“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新的特殊工种名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审定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暂按原特殊工种执行”要求进行认定。经批准的行业提前退休工种和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本行业所属企业,其他行业和企业不得参照,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扩大提前退休工种的范围。

  企业应根据原劳动部或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提前退休工种标准,将适用于本企业的提前退休工种的岗位名称列出明细,经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局、总公司劳动处汇总确认后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业卫生监察处和养老保险处审核。经确认后,按养老保险缴拨关系报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企业对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人员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统一填写《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表样附后),严格记载职工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工作时间及变动情况。

  企业在申报职工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退休审批时,要按照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加强对提前退休工种审批工作的通知》(京劳险发〔1998〕89号)的要求,填写《职工提前退休审批表》一式三份并提供职工的档案。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核时,要对照职工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名称和档案记载的从事该工种的工作时间,经审核完全符合条件的方可批准其办理提前退休;在职工档案中没有《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或表中记载不全的',不得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提前退休。

  (五)对于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按提前退休工种退休的职工,企业要严格把关,必须履行民主、公开、监督的程序,接受职工监督。对于在申报、办理提前退休中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发现除将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退回原单位,还要追回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这部分人的全部基本养老金。

  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认真核定提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根据国办1999年10号文件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8号文件,对于部分提前退休的人员适当减发养老金的有关规定,按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和按三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其基本养老金按本人距正常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年限(计算到月,保留一位小数),每提前一年减发基本养老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即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额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当基本养老金低于本市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时,按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发给。

  企业核定职工退休条件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时,要严格按有关政策及标准执行。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据政策严格把关审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退休职工待遇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时要进行复核,对于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办理退休的,要有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鉴定表》,对于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退休的,要有经批准的《职工提前退休审批表》方可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企业职工退休年龄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具体规定是: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公司员工的管理方法

  也许你不记得曾经无意间对人许过什么诺言,或者你认为那个诺言根本不重要。但你要记住你的员工会记住你答应他们的每一件事。身为领导的你,任何看似细小的行为随时都会对组织的其他人产生影响。你要警惕这些影响,如果你许下了诺言,你就应该对之负责。如果你必须改变计划,你要向员工解释清楚这种变化。如果你没有或者不明确地表达变化的原因,他们会认为你食言,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的话,员工就会失去对你的信任。对丧失信任通常会导致员工失去忠诚。

  成就感能够激励员工热情工作,满足个人内在的需要。在长期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奖励的要点:公开奖励标准。要使员工了解奖励标准和其他人获得奖励的原因。以公开的方式给予表扬、奖励。表扬和奖励如果不公开,不但失去它本身的效果,而且会引起许多流言蜚语。奖励的态度要诚恳,不要做得太过火,也不要巧言令色。奖励的时效很重要。奖励刚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已经被遗忘的事情,否则会大大减弱奖励的影响力。

  要对员工有益的尝试予以信任和支持,他们能够帮助我们的企业有所创新。不要因为员工失败就处罚他们,失败的员工已经感受到非常难过了,我们应该更多的强调积极的方面,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在失败中进行,和他们一起失败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批评或惩罚有益的尝试,便是扼杀创新,结果是员工不愿再做新的尝试,这样反而不利于企业的人员管理工作进行下去。

  订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对每个企业都是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对各个岗位做详细的岗位工人描述,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向谁汇报,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责任。当然这种限制不应过于严格,但一定要有。建立合理的规范,员工就会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当超越规定范围时,应要求员工在继续进行之前得到管理层的许可。


【国有企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相关文章:

大多数人辛苦忙碌了大半辈子,就是期盼着退休时间的到来。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加重,国家也做出相关政策的调整,为了社会生产发展不会出现空档期,针对人们退休的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正常的55岁退休年龄更改为60岁才能退休。

因此,关于退休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不仅对退休的相关制度细节进行了一番争论,同时也将目光望向退休金的变化。在知晓退休年龄有所变动时,不少人也提出过疑问:“延迟5年退休是否也将意味着要多工作5年,同时也会少拿5年的退休金?”

为了让人们在辛苦工作后能够安享晚年,近期国家的养老金也有所上涨,大约涨幅在5%左右,具体涨幅也因所在城市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江苏地区,一般退休金涨幅大约5.5%左右,但事业单位的涨幅相对会低一些,不超过4%。

退休金的调整令不少老年人欣喜不已,毕竟这与他们养老生活的品质息息相关,从退休后,养老金也将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退休金发放还有这样的争议。

众所周知,职工每个月的工资薪酬都会有一部分是用于缴纳社保,保障退休后的福利基金,一般来说退休后能够领取多少退休金也与所缴纳的社保息息相关,但是与此同时,农民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是否也能领取到退休金呢?此前提过的“公粮金”又是怎么算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赞同给农民群体制定相关退休保障制度的,自小就深受粮食得来不易的教育,大家都知晓农民们的辛苦,同时他们也为我们日常的粮食供应下了不少苦心,到了退休年龄也该好好享个晚年。

但同时,也有人对此提出疑虑,既然要成立农民退休保障制度,日常也不需要缴纳社保,最后发放时保障金又从何而来?难道与正常职工缴纳的保障金共用同一资金池吗?可实际上,农民们也曾缴纳过“公粮”。

在2006年之前,我国农民群体一直坚持缴纳“公粮”,每年他们都会进行两次缴纳,分别在夏秋季节,而这也都是丰收的最佳时机。每到那时候,就常见到农民们起早贪黑地忙碌身影,他们会特意选择大清早的时间,因为那时候是一天较为凉爽的时候,尤其是在夏季,若是在白天烈日当头下收割,那无论男女老少,身体都是吃不消的。

而且那时候的科技不像如今的先进,并没有机器可以协助收割,人们只能用人力进行粮食收割,这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而缴纳的“公粮”也是根据每家每户的人头数来定的,除了数量要求以外,对质量也会有所要求,并不是随随便便上交完便了事,要求所上交的“公粮”必须做到稻谷无叶,谷物无虫。倘若没有及时缴纳“公粮”,甚至还会影响到家里孩子的上学问题。

尽管要求多多,但农民们始终按时按点地上交优质“公粮”,也不曾听到过半句怨言,一直到2006年,国家为了减轻农民们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最后决定取消农业税收,这时农民们的生活压力才稍微缓和些,可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的压力依旧巨大。

由此可见,农民们其实也是一直在默默地付出,勤勤恳恳遵守规则,按时上交“公粮”,虽然他们并没有缴纳社保,但这样的形式其实与缴纳社保也算雷同,只是转换成了农业税收的形式。

而今,当年缴纳“公粮”的这部分农民们大多也到了退休年龄,可对他们来说,退休后的日子似乎也更加艰苦,对此国家也引起了重视,特地推出新农保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给这部分农民老年群体提供一份保障。

再后来,又出现了公粮金抵养老金的说法,针对当年缴纳公粮的那部分农民群体每月发放一定的补贴金额,但具体标准政策并没有明确表示这一说法,最后公粮金的说法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重视的话题,其实从实质性上讲,“公粮金”和“养老金”并不能混为一谈,起初农民之所以需要交纳“公粮”大多相当于征用土地时付给国家的费用,与交纳社保还是有点不同。但农民养老始终还是国家所关心的话题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善出更完整的农保政策,让农民们也能安享晚年。

今日话题:农民退休金引起热议,工人可以领退休金,农民可以领“公粮金”吗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退休政策栏目,提供与退休政策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这次出国留学网带来了好消息

江湖中一直流传着“延迟退休”的消息,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时

再次提及到了延迟退休的问题:

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

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

这项关乎所有职工就业生活的重要政策

事实上,肯定有小伙伴记得,

在去年的时候人社部曾明确提出过

要在2017年年底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

并且还将通过5年的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然而眼看着2017年都过完了,

  申请美国移民的人士不少,那么美国移民退休政策是怎么样呢?这是很多出国人士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和出国移民网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美国移民退休政策解读

  在美国,正常的退休年龄是67 岁,提前退休是62 岁。美国鼓励延迟退休,如果一个人选择在70 岁或70 岁以後退休,那麽每个月能拿到132% 的退休金。由於美国的退休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少老人选择延迟退休,生活中也常会见到不少老年人仍工作在各类服务行业、私人公司和政府部门中。

  一个人年满62 岁就可以开始领退休金,但要打7 折,每推迟一个月领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

  1937 年和1937 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龄是65 岁;

  1943 年到1954 年之间出生者,退休年龄是66 岁;

  1960 年和1960 年以後出生者,退休年龄是67 岁。

  在“正常”退休年龄内退休的人,可以领取全额退休金。

  在美国,人们选择延迟退休的理由很多,有的人是喜欢工作、愿意发挥余热,更多的人是为了多赚点钱,好让自己能过一个更安定、富足的晚年。

  选择延迟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础上还能获得奖励性的收益(Delayed Retirement Credits) 。如果一个人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6 岁,其选择在67 岁退休,那麽他每个月能拿到108% 的退休金;如果其选择在70 岁或70 岁以後退休,那麽他每个月能拿到132% 的退休金。

  这种以自愿为原则、渐进式的退休制度,让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而拉开档次的退休金获得比例,特别是对於延迟退休的奖励性收益,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美国人延迟退休。

  美国劳工局(US Department of Labor )的数据显示, 2013 年,65 岁以上的美国男性之中有24% 的人仍在工作,65 岁以上的女性中有15% 的人仍在工作。

  退伍军人退休政策2017

  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改革完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改革意见,总后勤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印发了《关于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军人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改革完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模式、人员范围、计算标准、转移接续办法等做出了规定。明确从2015年10月1日起,军人退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军人退役离开部队时,由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一次性计算给予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和军人职业年金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通知》规定,军人退役参加企业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按本人服役期间各年度月缴费工资和相应的标准计算;军人职业年金补助,按2015年10月1日以后本人服役期间各年度月缴费工资和相应的标准计算。军人退役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和军人职业年金补助,按2015年10月1日以后本人服役期间各年度月缴费工资和相应的标准计算。

  《通知》规定,军人退役参加企业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开具转移凭证交给本人,将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通过银行划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军人职业年金补助交给本人。军人退役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由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开具转移凭证交给本人,将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和军人职业年金补助资金通过银行划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军人退役后,由安置单位或本人持军队开具的转移凭证,到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为确保退役士兵养老保险待遇落实,《通知》规定,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直接向退役军人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邮寄转移凭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此主动为退役军人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

  《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待遇的贯彻落实。

  关于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军区、各军兵种、总装备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和《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维护军人养老保险权益,实现军地政策顺畅衔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现就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军人退出现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家给予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军人服现役期间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中央财政承担,所需经费由总后勤部列年度军费预算安排。

  二、军队各级后勤(联勤、保障)机关财务部门(以下简称财务部门),负责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建立、转移和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人退休后死亡补多少月工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