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家大集开了吗?

原标题:长春宽城:“1+2+1”模式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贵在让十九大确立的新思想、新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级党委如何围绕这一核心,创新开展工作,凝聚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基层党委,长春市宽城区以“新时代传习所”为依托,探索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1+2+1”工作体系,创意独特,科学有效,值得借鉴。

设立“新时代传习所”,是党的十九大后吉林省委作出的重要决定,旨在深入推动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落地。为此,宽城区按照省、市要求部署,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在全区建设起186个“新时代传习所”,组建区委宣讲团、“草根”宣讲团、十九大文艺宣传队“三支队伍”。从区委书记郝晶祥、区长吴相道,到基层街道社区普通党员干部,每个人都是宣讲员,他们运用多种形式,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实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覆盖。

“实践证明,‘新时代传习所’在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宽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东亮说:“经过探索,区委构建并推进‘1+2+1’工作体系,主要目的就是紧紧依托‘新时代传习所’这一重要阵地和平台,充分运用线上‘新时代传习所’及线下‘平语近人’主题活动两个重要载体,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实现把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广大党员干部和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这一最终目标,从而做到知行合一,把力量凝聚到十九大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中来,全面开启长春北部核心区建设的新征程。”

“新时代传习所”,全省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主课堂、主阵地。如今,在长春市宽城区的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络,这样的传习所已发展到186个,实现了区域全面覆盖。

每个传习所里,不仅有固定场所,有专人管理,有活动内容,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这里创新开展的“1+2+1”工作模式,更是在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中,以听得懂、用得上的方式,把十九大精神化作党员干部、百姓群众为更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凝聚成这个长春北部核心区致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打造一个平台,186个“新时代传习所”覆盖全区

2017年11月20日,宽城区首个“新时代传习所”在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正式揭牌;

2017年11月22日,宽城区第一家非公企业“新时代传习所”在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揭牌;

按照省委“把‘新时代传习所’打造成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平台、主阵地”这一部署,宽城区严格遵循“五传五有”标准,在全区掀起建设“新时代传习所”的热潮,系列宣讲活动随之接连不断地开展起来。

在宽城区委宣传部,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份密密麻麻的“新时代传习所”日程活动表:2017年11月20日,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区委党校高级讲师张福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讲……2018年1月23日,团山街道福山路社区,迎新春走进新时代文艺汇演……

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十九大闭幕以来,在区委统筹下,依托“新时代传习所”这一平台,宽城区形成了围绕十九大精神,领导干部带头讲、聘请专家学者讲、职能部门专题讲、“草根”宣讲员灵活讲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专题宣讲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如今,全区186个传习所,已成为传递十九大精神的“速达通道”、干部群众政策理论学习的“家门口学校”。

寒冬腊月,正是北方最寒冷的季节,长春市宽城区荣发农业观光园内却常常热闹非凡。1月18日,这里的“新时代传习所”内,一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吸引了200余名百姓前来参加。科普大集、科学种植知识讲座、参观绿色蔬菜大棚……活动中,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张晓明和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孟洪涛围绕“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主题,分别就“绿色食品西红柿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绿色食品生菜、菜心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了宣讲。同时,科普大集不仅为村民现场发放农业科技、科学生活等资料及相关书籍,还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一次实地参观,面对面的与专家交流活动,让广大农民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学会了不少实用的现代农业知识,解决了不少以往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耕作难题。宽城区兰家镇姜家村村民王丽说:“我以前也参加过几次传习所组织的活动,每次都能学到很多种植方面的知识,尤其今天既有科普大集活动,又有专门的老师讲课,很多知识我们都能用得上。”

这样的活动此起彼伏、接二连三。

1月23日上午,来自市文联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走进团山街道团山街社区“新时代传习所”,为居民们送春联、送文化、送祝福、送温暖。只一会儿功夫,一幅幅散发着清新墨香的喜庆大红春联铺满了桌子和椅子,既有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也有歌颂党恩、宏图大展的励志高歌。大红的福字,凝聚着书法家们的声声祝福,映照着居民们灿烂的笑容。一副副满含祝福的春联,赢得居民的一致夸赞。

1月26日,凯旋街道一匡街社区文艺宣传小分队开展的“放歌新时代、走进新征程”主题活动赢得居民掌声不断;1月29日,凯旋街道凯旋路社区,不忘初心服务居民宣讲深入人心;1月30日,站前街道青岛路社区十九大知识竞赛气氛热烈;1月30日,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开讲,关注民生、关注食品安全知识问答活动现场精彩纷呈……

建设传习所,全民学习热。一改过去听听讲座、读读文件、看看视频的传统模式,宽城区各个传习所精心组织,把十九大精神编入微电影、情景剧、说唱快板、诗朗诵等近生活、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精彩的表演、生动的表达,让群众轻松娱乐之中领会了十九大精神,也让这里成了群众愿意来、经常来的学习场所和活动阵地。

用活两个载体,线上线下互动,横向到底、纵向到边

边学习边宣讲,边宣讲边创新。经过探索,宽城区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和谐宽城”政务微博、“宽城印象”微信平台,把“新时代传习所”搬进网络,形成线上线下两大载体融合互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学习宣讲格局。

线上,传习所故事汇、网络直播、宣讲员开讲啦、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亮点纷呈;线下,企业、机关、社区宣讲全覆盖,进部队、进学校,把宣讲的声音传到四面八方。通过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宽城区把十九大精神宣讲,演变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传到群众心中,用最短时间把十九大精神传遍大街小巷,做到让大家学懂、弄通、做实,引导居民群众原原本本学、原滋原味学,在深学细悟中学以致用,提高认识,提升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发展。

春节将至,宽城区北七条社区居民金得烈高兴地从区委宣传部捧回一盆鲜花——水培风信子。这是他参与“每日一题在宽城、学思悟践十九大”有奖问答活动获得的奖品。这一活动依托“和谐宽城”政务微博,从今年元旦开始,周期三个月,累计推送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100道题。设立“最佳答题奖”,每天评选一人。每天十点根据官微推送的活动问题,在评论区写出正确答案,最先写出正确答案者为当日获奖者。获奖者提供答题新浪账号领取精美礼品。目前,社会各界参与度极高,每天浏览达1.7万人次。

“每日一题在宽城学思悟践十九大”有奖问答,只是宽城区推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系列线上活动的一个剪影。发挥网络资源的开放性、自主性和便捷性特点,借助网络媒介,精心组织各种学习宣传活动,延伸了学习宣传触角。如今,全区四个线上活动已吸引广大群众和网民参与达到27万次。

在官方微博“和谐宽城”进行微直播的同时,与新华网合作探索新媒体宣传新模式,是宽城区创新宣传十九大精神的一大亮点。依托新华网直播平台,精选有代表性的传习所活动进行网络直播,在新华网导读栏设置醒目链接,直达直播页面。这种通过图文、微视频等信息生动呈现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月18日,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局、区科技局、区科协组织,在荣发农业观光园“新时代传习所”举办的送农业科学技术下乡活动,是宽城区线下线下结合宣传十九大精神的经典活动之一。现场开展的绿色蔬菜生产农企对接,学者专家讲解西红柿标准化种植技术、叶类标准化种植技术等活动,由新华网全程直播,区官方微博“和谐宽城”同时进行微直播。这次活动中的科普大集、农业技术宣讲及采访画面,以微视频的方式在直播中精彩呈现,累计发布信息29条,获得网友们的纷纷点赞。

此外,宽城区还同时依托政府网站、“和谐宽城”政务微博、“宽城印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宽城宣讲员开讲啦”等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基层宣讲员在“新时代传习所”专题报告会、宣讲比赛等活动中的关于宣传十九大精神的优秀宣讲稿和精彩宣讲视频,扩大传播力。同时,向公众分享知名专家学者、网络大咖宣讲十九大精神的精彩瞬间,用最生动的方式宣讲十九大精神,打造网上学习的阵地。

四个线上活动引人入胜,两个线下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建好‘新时代传习所’是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前提基础,用好‘新时代传习所’,让广大党员群众在传习所有所学、有所得,才是最终目标。”对此,宽城区深知践之。全区在“新时代传习所”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线下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传习所的实际效应。

积极开展三支队伍送理论下基层活动。为加强十九大精神的传播力量,建立了区委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团、宽城区“草根”理论宣讲团和十九大精神文艺宣传队三支队伍,20多名宣讲员和11支文艺宣传队深入到基层一线,在“新时代传习所”开展宣讲、宣传活动,形式鲜活生动,主题鲜明,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到目前,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达到150多场次,使“新时代传习所”在推进十九大精神进基层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创新开展“平语近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突出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作用和工作指导作用,创新学习宣传方式,在全区各级部门,扎实推进“平语近人”主题活动。将十九大报告按照行业领域、工作性质划分,各级单位和部门结合各自工作的任务目标,确立相应的学习主题。其中,兰家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各街道、社区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主题;教育系统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主题;卫生系统以“健康中国”为主题……各部门积极响应,以读书汇报会、学习研讨会、主题宣讲会等形式开展针对十九大精神的专题学习研讨,使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更加深入,研究更加有的放矢,更加透彻,促进全区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截至目前,各部门已开展学习活动达到30多场次。

宽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于立群说:“今年,宽城区将紧紧依托‘新时代传习所’这个重要平台,创新设计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真正让十九大精神在宽城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突出一个目标,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这是省委建设“新时代传习所”的核心目标,也是宽城区委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用双手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生活,建设长春北部核心区的重要抓手和行动指南。为此,宽城区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草根”宣讲团层层突击,务求把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人人心中有憧憬、有目标,形成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7年11月22日,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带领区委宣讲团一行来到站前街道白菊路社区,观看“新时代传习所”文艺演出,调研宽城区“新时代传习所”建设情况,并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宣讲十九大精神。“滚动实施了140个‘四个一批’项目,加快推进53个老旧散小区、57条重点街路等旧城改造……”围绕宽城区发展,郝晶祥实实在在的阐述,用身边的发展变化实例,让基层百姓看到了长春北部核心区的未来,以宽城的发展实际和奋斗目标,加深了群众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领会。

区长吴相道动员各单位各部门,以全区“四个一批”项目为抓手,加快新项目建成投产;加大项目储备力度,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美化绿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谱写宽城振兴发展新篇章。

与此同时,宽城区委宣讲团分赴全区各街镇、社区(村)和企事业单位、中小学、驻长部队开展集中巡讲活动,引导全区群众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

宽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丽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和教育工作者,将带领团队稳扎稳打,不断前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宽城教育的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宽城区房屋征收工作管理办公室助理调研员焦阳表示,征收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将按照十九大精神依法合规热情服务,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宽城区重点项目办主任马鑫表示,将紧跟祖国的发展脉搏,让拼搏成为青春节奏,在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将有限的青春奉献到无限的经济项目建设中去;

随着系列学习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在宽城,不仅广大党员干部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工作动力更强,干劲更足,普通社区群众、乡村村民,也在传习所里的活动中了解了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从而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希望。

“这个传习所办得好,让我觉得离党中央更近了。”说起“新时代传习所”,宽城区欣园街道五星村村民杜一宝赞不绝口,“说实话,我们农民对十九大都特别关心,就想知道都有啥新政策,对老百姓能有啥实惠。通过看电视也了解一些,但是对有些政策还是不太懂,到传习所感觉就不一样了,不光有人用老百姓的话讲,还通过演节目讲,非常生动,一听一看就懂了。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的好,我相信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就能致富,就能奔小康。”

“十九大报告中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我们农民最大的财富!”冬闲时节,兰家镇蔡家村的宣讲员肖忠臣逢人便讲,“就说我们蔡家村,前些年,收入很少,很多土屋泥墙,路也不平,现在好了,村委会1500多平方米的综合大楼,有便民服务大厅、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有党员活动室。老百姓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很多家都开上了小汽车。好日子从哪来?还不是党的政策好嘛!”

“土地自由流转,农民打工挣钱。劳动十分体面,生活更有尊严。老来不愁吃穿,国家养老保险。义务教育免费,大学可以贷款。合作医疗报销,减轻个人负担。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同是“草根”宣讲员,秦文老先生则在宣讲十九大精神,宣讲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同时,自创小诗与群众共勉:“工人造机器,农民种好地。当兵保家国,治学要严格。经商守信用,科技解迷惑。当官做廉吏,做事讲实际。感恩共产党,做好我自己。”

把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振兴发展作为头等大事,以“新时代传习所”为依托,长春宽城,扎实推进“1+2+1”工作体系,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搭建起基层群众思想交流、文化滋养及道德传承的特色基地,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学习态势,真正达到了让广大党员干部“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目标,促进了十九大精神在宽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版撰稿:王英 王焕照 孙晓东

时间: 10:14来源:区司法局

【字体: 打印

  “这些宣传品太实用了!是真真切切地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一位群众在领取宣传品后这样说。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宽城区司法局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实践活动,坚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堵点上下真功夫。

  近日,宽城区司法局兰家司法所、欣园司法所在凯旋公园开展了“法治宣传赶大集”普法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标语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品和手册读本等形式开展宣传,并邀请到泉商律师事务所两名律师,针对群众提出的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法律咨询进行了解答。活动现场,共发放普法宣传单页200余份,民法典读本400余本,指甲刀、漱口杯、围裙、手巾等普法宣传品400余个,现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0人次。

  “法治宣传赶大集”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拉近了司法行政队伍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下一步工作中,宽城区司法局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以更接地气的形式,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为民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阳市大集时间地点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