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工资卡是那个银行?

  近日,一则来自内蒙古林西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林西农商行”)的招聘公告引发关注。与寻常招聘不同,该行此次招聘的5名入围人员属于“引进资源型人才”。根据林西农商行要求,此类“人才”需要在入围后的10日内在该行存入不低于1000万元存款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不少网友质疑,银行此举涉嫌就业歧视。据报道,林西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会向上反映相关情况。

  银行引进“资源型人才” 每人10天内要存1000万

  近日,林西农商银行在该行公众号上发布的一则《引进资源型人才入围人员公告》引发争议。

  与寻常招聘不同,该行此次招聘的5名入围人员属于“引进资源型人才”,其中2名90后,3名95后,最小的仅24岁,有3人笔试成绩不到60分。

  按照林西农商行的要求,此类“人才”需要在入围后的10日内在该行存入不低于1000万元存款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目前,林西农商行微信公众号已删去上述公告内容,但今年3月该行发布的招聘公告中,这项要求仍赫然在列。此外,根据招聘公告,该行还要求此次获聘人员在1年考核期内新增日均存款需达到3000万元,考核期满后1年内日均存款余额不应低于500万元。

  “这是招客户还是招员工?”“家里没钱还不能去银行上班了?”该公告被网友发布到网络后,引发网友争议。

  那么,什么是资源型人才?1000万元存款的门槛有多高?在银行从业十年的朱先生告诉记者,既然招聘的是资源型人才,1000万元存款并不算多。

  “既然说了招聘资源型人才,那目的就是吸引有存款、有资源的人应聘。”朱先生表示,此举确实能帮助变相地排除一些没有资源的人,进而揽存。但该行为有就业歧视的嫌疑,少有银行会将此存款任务作为应聘刚需。

  林西农商银行回应:可通过人脉完成

  29日上午10时许,记者联系上林西农商银行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在招聘前银行已向内蒙古自治区联社报备。本次招聘资源型人才岗位共招聘5个人,实际参与笔试面试的有16人,经过笔试面试,目前已公布综合成绩前五名的应聘者名单。

  工作人员还称,网友的质疑,银行方面也已注意到。“网友们对招聘存在误解,这1000万元不一定是他本人的钱。”工作人员表示,1000万元的存款任务,应聘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如朋友、企业来完成,并非是要求应聘者自己存1000万元。

  对于网友质疑银行涉嫌就业歧视,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银行还有校园招聘以及其他的社会招聘。“招聘方式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应聘者,我们会给予不同的招聘模式。”

  当地人社部门:将向上反映情况

  据银行官方微信介绍,林西农商银行现有营业网点19家,在编在岗职工271人。截止2021年12月末,资产总额50.62亿元,负债总额47.16亿元,所有者权益3.47亿元,是林西县金融机构分布最广、网点数量最多、存贷款规模均居首位、支农服务功能最广泛的金融机构。

  据报道,29日,林西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招聘公告由银行自行发布,未经过人社部门审核,他们无权干涉。至于相关规定是否涉嫌就业歧视,该工作人员称,会向上级反映相关情况。

  部分中小银行揽存压力增大

  据证券时报报道,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这类“花式揽存”的背后,主要原因都是部分中小银行负债压力大,尤其在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监管环境变化、加大不良风险处置等行业背景下,中小银行需要相对成本较低的存款,来以应对负债端的成本压力增大。

  据报道,林西农商银行不是首家在招聘中对存款金额提出硬性要求的银行。

  2020年12月,太仆寺农村商业银行发布2020年资源型人才引进公告,明文规定“具有稳定的客户资源,一年内新增日均存款达到3000万(含)元以上”。

  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今年3月18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公告,要求一年内新增日均存款达到3000万元(财政性和行政事业单位账户除外),同时指出“审查通过的人员需在7日内,提供存入总行营业部不低于500万元(含)以上的存款证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我觉得这个事,好像也没有那么差,但是社会反响确实不太好”。一名银行员工这样评论林西农商银行对“资源型人才”的公开招聘。在她看来,招聘“自带流量”的员工在银行很常见,也算是一种资源互换的“潜规则”。在她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行业研究人士刘智(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类似情况几年前在银行业并不少见,但是像林西农商银行这样公开写入招聘规则的确实罕见。据该研究人士了解,几年前某股份行还曾要求新入职员工在入职后一段时间后必须完成上千万日均存款的KPI,未能完成任务的员工会被归于派遣员工或者无法转正。

  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我国共有约1600家农村商业银行。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作为全国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乡村振兴、落实普惠金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金融经营确实面临着大行挤压、资金外流等难题。

  刘智表示,当前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地方性农商行的揽储压力。一方面地方性农商行往往与地方财政或政府绑定,很多存款都会是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存款或者财政存款;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环境下,地方性农商行经营存在劣势,一则是不能跨区域运营,二则是网银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本地的外出人口会将存款转向国有大行、股份行、或者城商行的分支机构,进一步导致存款流失。

  刘智进一步指出,近年来品牌效应也对地方性农商行存款流失带来一些影响。近年陆续有个别农商行或者村镇银行出现经营问题或者风险事件,类似信息也会传导并影响储户行为。对于储户来讲,最朴实的想法是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因此也会“用脚投票”,优先选择更大、更稳健的银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薪酬等级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