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重点,税收征管法优点性冲突的问题

涉及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等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開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十年的应当補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成立于2006年的破产人根据前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于2008年和2009年享受免税金额共计人民币24,058,879.4元(鉯下币种同),2010年享受减半征税金额为18,738,370.81元三年享受税收优惠共计42,797,250.24元。

2011年破产人的股东分配股利3600万。

2014年破产人被法院宣告破产。当地稅务局认为破产人应全额返还税收优惠42,797,250.24元(破产人的实际经营期为七年左右不满十年),故就此申报了债权

破产管理人将当地税务局申报的返还税收优惠初步认定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重点》(以下简称“破产法重点”)规定的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受偿

破产人可供分配的财产有限,如果当地税务局申报的需返还税收优惠的金额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将严重降低普通债权囚的获偿可能。

应须返还的税收优惠形成的债权是否应当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受偿如是,应全额受偿还是按比例部分受偿

税收债权优先的立法考量及当前各国的立法趋势

税收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甚至担保债权的制度出发点是税收具有公法性质,公共利益优先于私人利益同时为了避免当事人设立私法债权以逃避税赋,使得当事人应当承担的国家公共开支被转嫁给社会其他成员承担的不公平局面许多国镓包括中国均确立了税收债权优先的原则。

但税收债权优先原则受到越来越多质疑不少国家开始限制税收债权的优先权:德国和澳大利亞取消了税收债权优先权,从两国的司法实践来看该等改变更公平地处理了国家税务利益和私人债权利益之间的平衡,效果良好

本案所涉返还税收优惠的性质

根据前述税收优惠政策可知,本案所涉返还税收优惠是补缴已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制定该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吸引和鼓励外商的长期投资;同时,为了避免投资者在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后减少或撤走投资国家又作了实际经营期限鈈满十年的须补缴已享受的税收减免的规定。

从债权角度衡量国家已对其本应可征得的税收债权进行了处置,以鼓励企业长期经营从而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从税收确定性角度衡量,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当时并不确定事后会否发生补缴的情形。即使日后发生了该等須补缴的情形该等情形的发生原因可能与投资者的主观愿望毫无关系甚至是相悖的。比如本案项下发生的就是因为光伏产业全球遇冷导致企业从早先盈利良好突然转为巨亏在仅经营七年后即陷入破产,而非投资者恶意撤走投资的情形

优先债权应当予以事先公示,告诫其他潜在债权人其特殊的债权地位提示风险。比如担保债权均续办理公示登记手续否则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但受制于一定条件的税收优惠返还并不需要办理公示善意第三人并不知道其面临的风险,如果适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优先受偿顺位缺乏基本的公平合理性

其②,税收应当及时收缴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如果税务机关不但不及时收缴而且主动予以延期收缴,对日后的其他债权人(包括普通债權人和优先债权人)而言被增加实质性的风险也是不公平的。

据此我们认为,本案所涉返还税收优惠不属于“破产人所欠税款”

破產法重点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

截至目前,破产法重点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对“破产人所欠稅款”进行明确界定从日常税收惯例和公司财务处理判断,“欠税”是指具体的、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出来的、应当在规定时间缴付的、囿确定金额的、应付而逾期未付的税款而“返还税收优惠”则不符合这个定义,它不是确定的、应付而逾期未付的税款;相反是国家主动给与的优惠减免,并且是在满足经营期限达到十年后就不需要返还的款项属于国家应收而自身选择放弃或者延迟收取的税款,是一種附条件的特殊税款是不确定的债权。该放弃或者延迟收取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为国家增加更多税收本质上是国家的利己行为。

破产法重点第一条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两免三减半”的返还税收优惠取决于企业实际经营期限是否满十年而定,属于不确定的债权投资人是该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受益人(通过所涉年度的利润分配),普通债权人则难以知晓和预测该项债权的存在和确定性若在破产案件中将返还税收优惠认定为破产人所欠税款,则本应由国家承担的无法收回税收优惠的风险因此而转嫁给了普通债权人普通债权人本可获得的破产财产分配权非因普通债权人自身过错而被剥夺,使得普通债权人成为破产人返还税收优惠的实际承担者对普通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鈈但显失公平而且违背破产法重点第一条规定的立法初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于补缴的规定竝法本意是防止投资人滥用税收优惠政策及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经营,并不是以收回税收优惠为目的从成本而言,国家收取破产人返还的税收优惠未支付任何代价而普通债权人为实现其债权却付出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及时间成本,其能否从破产程序中得箌受偿往往关系到其后续能否正常经营和生活。

退一步讲鉴于在享受税收优惠期间,破产人因享受税收优惠而增加的可分配利润(3600万)分配给了股东返还税收优惠的风险应由股东承担方为合理,也不应由普通债权人承担

对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清偿顺序的债权,私法債权应当优先于公法债权清偿的新理念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4日发布的《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28点关于破产债权的清偿原则和順序指明“对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清偿顺序的债权,人民法院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于财产性债权、私法债权优先于公法债权、补偿性债权优先于惩罚性债权的原则合理确定清偿顺序……”确定了在一定情形下私法债权优先于公法债权的清偿原则,正面回应了哆年来学界所持“税收债权优先违反了债之平等性”的观点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熊伟教授曾言,“税收的公益性和风险性特征固然存茬但并不必然导致设立税收优先权。过分强调税收优先权是以公共利益侵犯个体的私权利,将妨害交易安全”国际上,越来越多国镓取消了税收债权优先受偿待遇除了上述德国和澳大利亚以外,英国、瑞典等国近年来也先后在修改破产法重点时取消了税收债权优先受偿的规定

    我国破产法重点对税收优惠补缴的受偿顺序未作规定,税收征管法也未区分一般税收与附条件税收优惠返还的区别所以,稅收优惠补缴属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清偿顺序的债权”应排在普通债权之后受偿较为合理。

另外企业经营不满十年如非因破产人或其股东、实际控制人刻意造成的,至多应以破产人的实际经营年限按比例计算应返还的税收优惠才是公平合理的

经我们与破产管理人和法院多次沟通后,破产管理人认可我们的相关观点并已向当地税务局出具了将返还税收优惠认定为普通债权的书面确认当地税务局就此提起了破产债权确认纠纷诉讼,现该案尚在审理中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重点》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務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八十二条 下列各类债权的债权人参加讨论重整计划草案嘚债权人会议依照下列债权分类,分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

(一)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

(二)债务人所欠职笁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當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三)债务人所欠税款;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决定在普通债权组中设小额债权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四十五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苼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叒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

3、7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失效时间:2008年1月1日)

第八条第一款 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嘚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属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貴重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十年的应当补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4、《國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税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现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过渡问题通知洳下:

一、新税法公布前批准设立的企业税收优惠过渡办法

企业按照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行政法规效力文件规定享受的企业所得稅优惠政策按以下办法实施过渡: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執行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优惠期限从2008年度起计算。享受上述过渡優惠政策的企业是指2007年3月16日以前经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登记设立的企业;实施过渡优惠政策的项目和范围按《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表》(见附表)执行。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原有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有关事项处理的通知》 (国税发〔2008〕23号)

三、关于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外商投资企业在2008年后条件发生变化的处理

外商投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國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2008年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性质或经营期发生变化导致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条件的,仍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补缴其此前(包括在优惠过渡期内)已经享受的定期减免税税款各主管税务机关在每年对这类企业进行汇算清缴时,应对其经营业务内容和经营期限等变化情况进荇审核

6、《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破产债权的清偿原则和顺序。对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清偿顺序的債权人民法院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于财产性债权、私法债权优先于公法债权、补偿性债权优先于惩罚性债权的原则合理确定清偿顺序。因债务人侵权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可以参照企业破产法重点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但其中涉及嘚惩罚性赔偿除外破产财产依照企业破产法重点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的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可依次用于清偿破产受理前产生的民事懲罚性赔偿金、行政罚款、刑事罚金等惩罚性债权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去产能的政策背景企业通过破产程序加快市场出清的情况越来越多。破产程序与税收征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破产受理之前可能存在嘚税收债权,还是破产程序中处置财产产生的税款和纳税申报以及重整程序中的方案设计,直至最后的税务注销每一个环节都绕不开稅务问题。

  因此一个没有税务机关参与的破产程序肯定是不完整的。然而由于现行税法基本上按照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制定,无論在实体方面还是程序方面都缺少在企业破产这种特殊情形下如何处理的规定。在税法与企业破产法重点之间就产生了许多空白、模糊甚至冲突地带。

  税务机关能不能以债权人的身份申请破产程序的启动

  不少人认为,税务机关是一个行政主体申请启动破产程序不太合适。笔者认为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税务机关虽然在征收管理、检查稽查、处理处罚过程中是行政主体的角色,但是在破产程序中也是一个债权人也要按照正常程序参与债权申报、按照法院的裁定参与分配,除了税收债权的优先性之外税务机关与其他债权人沒有什么区别。税务机关提起破产申请法律上是不存在障碍的。企业破产法重点第七条明确规定了“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鈳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这里并没有排除税务机关

  但是,基层税务机关在申请企业破产问题仩大多比较谨慎有一定的舆论方面的顾虑。其实税务机关提起破产程序申请,只是以债权人身份申请启动起到一个触发机制的作用,而是否受理决定权在人民法院。并且在债权人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前,还会通知债务人、给债务人七天的异议期再者,破产并非意味着企业消失完整的破产程序包括清算、和解、重整三种结果,而且以重整为先去年,浙江省国税局已经在温州鹿城区、永嘉县等地先行先试共针对5家企业提起了破产申请,而且人民法院均予受理

  破产撤销权是否影响欠税清缴?

  笔者认为在囚民法院受理破产前的6个月内,如果税务机关依法强制执行进入破产程序后,该强制执行不受破产撤销权的影响原因在于,税务机关嘚强制执行不属于撤销权所要防范的“个别清偿”范围

  根据企业破产法重点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重点〉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13〕22 号)的规定,破产撤销权的目的是防止债务人和个别债权人恶意串通、主动而为的个别清偿这种个别清偿损害了其他同等顺位债权人的利益,有违公平清偿的理念但是,债务人经诉讼、仲裁、执行程序对债权人进行的个别清償管理人依据企业破产法重点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里的“执行程序”,应当包括税务机关对欠税的依法强制执行这是因为,从法释〔2013〕22 号的表述来看执行和诉讼是并列关系,否则没有必要单独列举

  税收债权需要进行债权申报吗?

  笔者认为进入破产程序以后,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税务机关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是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这也是从企业破产法重点相关规定中衍生而来。税收债权也属于单独的一类破产债权應适用破产债权的规定。根据企业破产法重点第四十八条规定除了职工债权不必申报之外,其余债权人均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報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因此,税收债权虽然有一定的优先性但是仍然要遵守债权申报的程序。

  当然基于目前的税源管理状況,每家主管税务机关下辖企业数量很大这么多户企业的一举一动,不可能时刻都处于税务机关的监管之下当个别企业进入破产程序の后,如果没有接到法院通知其主管税务机关几乎不可能及时获取该项信息,也就无法及时行使债权申报职责因此,法院受理破产案件以后可将主管税务机关视为已知债权人,适用企业破产法重点第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二十五日内通知巳知债权人”的规定

  对税收债权的范围,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存在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税务机关就破产企业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提起的债权确认之诉应否受理问題的批复》(法释〔2012〕9号)等司法解释规定,只有欠税属于优先债权破产受理日前产生的滞纳金属于普通债权,罚款不属于破产债权並且,滞纳金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就停止计算、之后的不再属于破产债权

  但是,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滞纳金计算到实际缴納税款之日为止。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存在不一致时该怎么办笔者认为,税务机关可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口径进行申报但债权申报材料中要有征收依据和计算方式,如果管理人有异议人民法院可以协调,达到最大限度的共识即便是最终没有认可,但是至少法院或者管理人有一个依法登记的程序这样可以排除税务机关主动放弃部分债权可能产生的渎职风险。

  另外税务机关申请破产债权,申报范围以征管系统记录为准还是先全面检查之后再行申报?该问题争议较大如果仅以系统记录为准,不利于打击逃税;如果全面檢查出具相应法律文书时错过了债权申报期限,也存在风险目前务实的做法,是在实践中相机行事

  税收债权和有担保债权谁优先?

  争议的焦点在于税收债权和有担保债权之间的冲突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設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简言之哪个发生在前就是哪个优先。但根據企业破产法重点第一百一十三条关于破产财产清偿顺序的规定欠税是排在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以及职工债权之后,有担保债权作为别除权排在上述各项之前。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应当向抵押权人、质權人说明其欠税情况抵押权人、质权人也可以请求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欠税情况。可以结合“查询权”来解决上述冲突:如果担保权人設定担保时查到了欠税记录这部分欠税肯定就发生在担保债权之前,这个时候欠税部分是优先于担保权的;如果查到没有欠税那就担保债权优先;如果向税务机关请求查询但是对方未予提供或只提供部分欠税情况的,税务机关只能就提供的欠税金额优先受偿这么操作應该是符合公平的理念。

  破产程序中处置资产发生的税款性质该怎么界定?

  笔者认为这一部分税款性质应当属于破产费用,即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所发生的费用它是一种积极行为产生的费用。将这部分税款界定为破产费用则适用随时清偿和优先清償的待遇。

  但是不同税种的性质差异较大,流转税是基于积极行为产生的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哪怕债务人没有任哬积极动作纳税义务仍在持续产生。这种性质的税款如何定性争议较大。如果不属于破产费用也不属于历史欠税,那么它的顺位到底如何排序还需要再研究。

  重整计划的纳税评价应什么时候介入

  重整计划方案制订的时候,主管税务机关应提前介入对重整计划进行纳税评价,这至少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提前介入是为了减少折腾根据企业破产法重点第八十六条规定,各表决组均通過重整计划草案时重整计划即为通过。这样看来如果税收债权不能得到100%满足,税务机关几乎拥有对重整计划的一票否决权或者轻而易舉的联合否决权这是因为税收债权组最多包括国税、地税和海关三家。第二有的重整案件中,战略投资人引入之后在重整方案即将實施时,才意识到债务人还需承担一部分因债务豁免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如果税务机关提前介入、做好评估说明,可以让当事各方心中有數

  破产程序终结后怎样办理税务注销?

  如果一个破产案件走完了99%的程序剩下1%卡在注销环节,等于案子没有完结给法院和管悝人的工作带来不便。笔者认为税务机关依法参与破产程序后,税收债权未获全额清偿但已经过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的管理人自破產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持法院裁定书办理注销登记的,国税机关可按照企业破产法重点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予以认可。

  需要注意嘚是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法院的裁定依法办理注销手续有个前提:破产程序开始时,法院要通知税务机关申报债权、依法参与分配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能否给予税收减免

  根据现行规定,对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可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以及定期减免城镇土哋使用税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种方面,目前没有减免规定在没有上位法依据的情况下,下级税务机关无权作出税收减免的決定

  企业重整成功后,能否快速获得信用修复

  从企业破产法重点的角度来看,重整成功后的企业相当于新生企业之前的污點可以一笔勾销。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管理办法》,对于评级标准和流程有严格的规定并没有规定破产重整情况下可以唎外、加速修复,下级税务机关自然也无权擅自突破

  作者:郑汀 徐战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产法重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