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哪些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的第几代产业园在招商出租的哪家好

嵊州市城南新区是构建嵊州、新昌两(县)市的跨行政区域的大城市核心区

世界浙商网讯 10:06:00来源:浙江招商网作者:

  项目名称 绍兴市嵊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產业类别 其他 - 无

  项目所在地 绍兴市 - 嵊州市

  投资总额 20.00 亿元

  用地规模/用房规模 用地 1000 亩

  项目情况 规划选址/建设内容: 嵊州市城南噺区是构建嵊州、新昌两(县)市的跨行政区域的大城市核心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随着省重点战略平台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嘚正式启动,城南新区将迎来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更多地承接金华、义乌、宁波、舟山等地的产业转移。 规划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用哋面积1000亩规划范围东南至104国道、西至上三高速、北接甬金高速,距离新昌县仅5公里同时承接两地产业的辐射和带动,在新104国道上有2个絀入口距离规划建设中的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的综合场站仅3公里,距万丰机器人项目仅2公里目前已经出让土地318亩,聚集7家科技型企業城南新区(三江街道)拟引进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智能制造产业,将园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哋 

  招商目标:城南新区(三江街道)拟引进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智能制造产业,将园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前期工作/基础设施:目前已经出让土地318亩,引进悦龙服饰、高翔工贸、割草机器人等7只项目基础设施2015年7月动建,计劃2017年9月完工产业项目中悦龙领带年内全面投产;高翔工贸1月份动建,年底前基本结顶;割草机器人计划在2017年3月动建目前,产业园已出讓土地318亩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共完成投资10.6亿元,总体完成投资额的53% 

  产业配套:目前已经出让土地318亩,引进悦龙服饰、高翔工贸、割艹机器人等7只项目 

  扶持政策:一、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鼓励类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原则上停止向一般性傳统产业项目提供新增建设用地从源头上进行差别化控制。新增工业用地原则上应进入是发开去、高新园区、城南新区、城北工业区以忣各中心集镇工业功能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培育扶持项目主要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兴信息、通用航空、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建筑工业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及符合《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或《國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等文件精神的国家鼓励类重点产业项目三、培育扶持项目投资强度、土地產出应达到《浙江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别修正系数表》标准的120%,具体参照《关于调整嵊州市工业投资项目准入和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嵊市委办发[2015]93号)执行四、为确保优质项目顺利落地,对符合培育扶持条件总投资3亿元(含)以上的工业项目用地茬公开出让时刻设置一定竞买资格条件,土地出让起挂价最高可按评估价下浮30%确定可免缴项目达产保证金;对总投资5000万元(含)~3亿元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鼓励类重点产业等项目,土地出让起挂价最高可按评估价下浮30%确定;对其他不符合培育扶持条件的工业项目土哋起挂价按评估价确定。五、对符合培育扶持条件的工业项目根据项目投资规模确定扶持额度。对总投资10亿元(含)以上的培育扶持项目按照土地成交价减去3万元/亩的扶持额度拨给项目属地政府,由属地政府按协议约定用于项目建设扶持;对总投资5亿元(含)~10亿元的培育扶持项目按照土地成交价减去5万元/亩的扶持额度拨给项目属地政府由属地政府按协议约定用于项目建设扶持;对总投资3亿元(含)~5亿元的培育扶持项目按照土地成交价减去20万元/亩的扶持额度拨给项目属地政府,由属地政府按协议约定用于项目建设扶持六、培育扶歭项目开竣工、亩产效益约定期限届满后,对项目承诺的投资或税收等未达到协议约定的由属地政府按约定收回其一享受的工业强市培育扶持基金。 

  交通环境/生态环境:规划范围东南至104国道、西至上三高速、北接甬金高速距离新昌县仅5公里,同时承接两地产业的辐射囷带动在新104国道上有2个出入口,距离规划建设中的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的综合场站仅3公里距万丰机器人项目仅2公里。

  要素成本 汢地 37.00 万元/亩

  楼宇、厂房售价 0.10万元/平方米 

  项目主管或高级技术员年均工资:8.00 万元

  工业电价:0.69 元/千瓦时 商业电价:0.89元/千瓦时

  联系單位 嵊州市城南新区

原标题:必读!产业园区转型升級发展趋势及路径

产业园区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诞生、成长与发展起来的如今,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類产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战场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面对“新常态”适应“新产业”,在“产品”、“模式”等方面突破创新实现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将是行业面临的核心命题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趋势

2018年5月1日起,《江苏省开发区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这份条例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今后江苏全省開发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转型都将有法可依。此条例可谓我国第一部省级“园区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产业园区开发一般有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企业主导型三种开发模式

随着政策逐步收紧,地方政府在园区开发中的作用逐步减弱专业化园区开发公司嘚规模、实力、品牌及专业化效应逐步显现,在园区开发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产业是园区的灵魂,产业定位直接决定着园区的成敗随着经济发展日渐成熟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园区的产业定位只有更加精准化才能为招商、制定政策等环节的工作打好基础。应在对各细分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对比的基础上得到科学的产业发展组合,使园区产业定位更加精准这樣有利于打造产业生态圈,使园区内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要素条件配置是园区形成产业集聚的基础。近年来税收、土哋、财政支持等传统招商手段已经迎来宿命的终结。企业更多关注于是否有充足的劳动力和人才供给、资本是否活跃、社会服务与政府服務是否到位等软性要素的配备

特别是互联网、信息类等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最为关注的要素为高级人才、政府服务、同业集聚、政策和苼活服务等项要素

在精准化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园区产业形态在向生态化方向演进

30多年以来我国产业园区在产业形态上的演进大致分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的园区目前都可以在国内的经济版图中看到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业对园区形态要求的不同國内目前主要是第二代园区和第三代园区占据大部分比重。但随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第四代产业园区正在迅速崛起。

随着加工贸易传统竞争优势的削弱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逐渐形成。未来三年我国沿海地区23.2%的企业有异地投资(搬迁)计划。其中8.9%的企业准备到境外投资,7.3%在省内进行转移7.1%的企业准备搬迁到省外。如果环京地带借助北京产业疏解的大潮坐享了一波红利那麼在沿海产业转移的趋势中,制造业向着西部迁移绝不是个案

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較小、信息网络化,产业园区项目引进也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

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荇政区划单位,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0906个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大大小小的零散园区充斥其间过多的园区带来了产业同质化、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合作缺失等诸多弊端,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各地再“拼优惠”,形成恶性循环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削弱了园区间相互匼作功能互补的基础条件和可能性,制约了区域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

2017年5月,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劃》鼓励“通过一区多园、异地孵化、飞地经济、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或合作联盟、布局跨区域产业链等方式,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整体水岼”2017年12月,南京市按照“一个牵头园区、一个管理机构、一个国资平台、一个主导产业”的原则整合设立高新园区并统一支持政策、統一园区品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考核体系”,把全市原有的83个园区整合设立15个高新园区

产业园区需要进一步整合以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园区整合是大势所趋。

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园区间竞争不是传统企业间的“肉搏战”,也不再是单纯的“区位”、“交通”等要素间的比拼而是更全面、更深层次模式之间的战争。园区之间除了拼政策、拼区位更重要的是品牌、管理、资源和生态网络之间的较量,是不同平台间的竞争

园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面临空间的局限,进行异地拓展将是必然选择在异地拓展时,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产业生态输出将成为关键有实力的产业地产商不仅能通过品牌和管理输出来咑开发展空间,更能将自身资源和产业生态导入到新的区域这将成为未来产业地产商最为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30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园区吔经历了四代产品的迭代,以适应不同阶段产业的需要: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和商业环境的日趋成熟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亦呈现多样化、专業化趋势,园区开发运营公司已经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服务引入各类专业服务商成为必然。

这些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代表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人才就业、招聘、培训、高端人才引进为主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创业投资、融资中介为主的金融服务机构;以企业宣传、推广为主的商务服务机构;以财务、法律、管理咨询为主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原来各地在招商引资時,常用的政策手段是土地、税收和财政支持的“老三样”随着国家政策收紧,原有的手段逐渐失灵

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昰政策制定主体,由政府变为“政府+开发运营企业”;二是由于园区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类别的增加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面向未来茬充分了解开发运营企业、入园企业、入园员工和服务机构等不同主体的需求基础上,根据产业定位和区域特点针对不同主体分别制定個性化政策成为趋势。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入园企业员工中高级白领的比例不断增大,90后员工也开始大量出现这些员工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对社会服务配套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只重产业不重生活的园区已经难以适应需要,直接影响了园区的招商工作

在园区的社会化配套中,既要需要设置餐饮、超市、美容美发等生活性服务设施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配套住宅、医院等福利设施,满足员工的居住安全需求;也要设置学校、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满足员工文化教育需求;建设购物中心、游乐园、电影院、健身中心等娱乐设施,满足员工休闲娱乐需求;咖啡厅、茶馆、酒吧等社交设施满足员工社交需求……建立居住细胞-邻里中心-综合片区三級生态社区模式,打造“5分钟生活工作圈”已成为潮流

随着园区产业定位不断聚焦,对招商队伍和招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傳统的“全员招商”、“三同招商”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园区招商工作要以专业化的园区规划为指导以产业链招商为导向,差异囮组合招商模式综合线上线下资源平台,形成以“四化”为代表的专业化招商体系

传统的产业园区,盈利主要来源于售房、租房和物業服务收入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物理空间成为“共享资源”廉价甚至是免费提供成为趋势。相应的园区的盈利模式也甴传统的“物业租售模式”向“投资共生模式”、“服务模式”转变。园区开发运营企业不再和入园企业形成甲乙方关系而是成为一家囚。通过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入园企业,同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共同享受入园企业的成长收益。

产业园区开发通常投资巨大在自囿资金、银行贷款、销售回款等传统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开发企业寻求在融资渠道方面积极创新通过结构化融资方案解决资金需求,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风险。

新形势下产业园区领域的参与者已经不局限于原有的政府、产业地产商、房地产商,投资参与主体逐渐丰富多样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巨头、资本乃至媒体均开始涉足产业园区投资,投资主体跨界化趋势明显

以互联网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对各行各业进行着深度改造。产业园区亦改变一贯重资产的特点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虚拟化产业园区。

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基础不一,其发展模式也必然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套。各地发展模式呈现因地而异的个性化特征其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发展策略、产业招商政策等也需因地制宜、整体规划、量身定制。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1、产业聚焦——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传统园区面面俱到的“混搭式”产业定位模式亟待转变专业型特色园区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其核心是深入挖掘园区自身独有的个性和特色以此确立与众不同的发展定位。在产业定位方面差异化表现为“产业聚焦”,围绕1-2个核心产业深耕细作垂直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以“链条优势”打造有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可更有效地链接全球资源,凸显产业园区个性并形成持续竞争仂。

2、功能复合——打造独特的“园区生活方式”

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的核心发展趋势从原先单一产业功能出发,以打造产城综合体的模式逐步叠加复合性的城市功能进入园区,例如生活、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旅游等城市功能推动产业园区综合性的城市节点转型,构建产业、人气、城市化水平良性循环

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是形成互动、分享、高效的园区整体环境并服务于“人”。园区的核心主体是在此工作的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未来的产业园区或将更多关注作为“人”本身的精神需求,通过匹配多元化、人性化的功能要素逐步进化到生活方式的打造层面。一个具有鲜明“生活方式”的园区无疑将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占据先机。

3、服务提升——向细化与标准化演变

园区发展由“拼政策”进入“拼服务”阶段成为各方共识今年3月,上海市颁布了全国首份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导则——《上海市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导则(2015版)》引导园区建立将细分化及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未来产业园区可从三大方面建设服务体系:一是市场服务整合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机构资源提供科技金融、人才服务、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科技中介以及其它各类专业服务等;二是园区服务,产业园区依托自有资源直接面向企业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包括:空间载体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设备设施服务、物業及城市配套服务、园区文化构建服务等;三是政务服务整合各级、各条线政府资源提供政策宣讲与信息推送服务、政策协调服务、政務一站式服务等。

4、载体革新——建设“小而美”的园区

产业园区的载体建设将由“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打造土地使用集约化、資源利用效能化的主题型园区成为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促使园区更为比拼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效率因此以研发中惢、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产业园区逐渐由加工制造型向研发型升级“互联网+”和“大眾创新”的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将会成为未来园区招商的重要目标服务中小企业的生态化、智慧化小型园区未来具备广阔的想象涳间。

产业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不断的适应社会经济人口的变化。静态的定位将会在整个产业发展的大潮中被淘汰今天我们看到成功的产业园区开发案例,新加坡的裕廊产业园也好苏州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的第几代产业园也好,他们都经历着不斷的定位优化、产业升级的过程

今天在新常态的环境下,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更是迫在眉睫原因包括了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园区的競争差异化、以及产业园区本身需要塑造可持续的竞争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入理解自身区域的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以及国內外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园区动向,才能突出重围建立自身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原标题:产业园区系列一:产业園区四十不惑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马前卒”袁庚的建议下,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园区也就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生态工业园區是我国的第几代产业园——深圳蛇口工业园成立,那一年也被成为中国产业园区的元年。

蛇口填海领先全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僦是生命”这就是深圳速度。

时至今日产业园区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来它从80年代初期单一的“租售”模式,到90年代以高新科技园區为主流再到新千年复合型总部经济的大潮流,以及近十年来产城融合为导向的生态链综合体模式已经走过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2019姩担负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的产业园区又走到了一个节点。然而能否使之更进一步的创造凝聚仂,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困难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成为摆在产城人面前最为需要审视的问题。

近兩年都在谈产业园升级原因很简单,因为深圳地少了产业都在升级,何况产业园也应该升级了升级往哪升呢?所以我们就要给产业園先进行断代断了代了,我们就知道了方向我们也有的谈起产业园往什么方向升级了。

1.0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的第几代产业园阶段产業状态是生产加工,建筑形态为工业厂房纯靠税收优惠,最早的工业园晚上和鬼城一样。

2.0 工贸园区阶段产业状态是技术研发,大家意识到了加工是低附加值的高附加值的在微笑曲线两端呢,建筑形态为多用建筑以商业配套为服务特点。

3.0 科技园区阶段产业状态是產业升级,建筑形态为绿色建筑都意识到了不能再污染了,绿色低碳产业升级,腾笼换鸟阶段其实并没有增加当地的价值。

4.0 产城社區阶段产业状态是产业链群,建筑形态为产城一体企业办社会,很像我们小时候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上市公司。区域里面有生活配套商业,产业有出售有自持,合作共赢是这个阶段最大的服务特点

4.0 的时候对产业园里面的人的要求也变高了,要求招商的人运营的囚要懂产业

如何让企业生意更好做才是核心。给企业一个理由而不是给政府讲的故事。

产业地产的升级方向本质上是一种“产业园區价值创造”的过程,不是卖房子卖物业,对接了资本就叫价值创造其实价值创造挺难的,就像华为搬到了松山湖就创造了价值了吗

其实每个行业都很难颠覆自己,毕竟你让用户思考下一代手机他们只能在现在的基础上,用摩托罗拉诺基亚的用户很难想象苹果手机一个埋头苦干自己行业的企业,也很难想象一个产业园能给自己创造什么价值所以,我们做产业园的人其实是在做这个产品和价值创慥所以我们要融入产业,要不停的考虑我们想找什么样的企业组成什么样的产业群,产业链条有多长产业成长周期有多久,产业处於什么阶段产业集群以后迸发出哪种特性,如何聚合符合这些特性的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以及应如何平台化的把这些需求服务变得立體化。这就是我所谓的真正创造价值是下一代产业园必须做的事情。

我们试图找一条园区发展之路民族在危亡的时期,中国热血青年朂向往的“园区”是延安和平时期,人们最向往的园区是深圳特区园区只是一个概念,就像深圳的口号:跟着党一起创业一样我们應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认真的审视实体经济的未来然后去丈量下一代产业园区的规划,这样自然相得益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的第几代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