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中股份支付有关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怎么算可税前抵扣,那为什么还要应纳税所得额还要➕50

 该计划为一次授予、分期行权嘚计划费用在各期的分摊如表:

  A公司一次授予、分期行权计划费用分摊情况   单位:万元

(1)第一期解锁部分所对应的股权激励費用应该按照股份支付计划作废来进行会计处理,2015年度不确认与这一部分相关的股权激励费用原因是,在2015年年底由于未能达到可行权條件“2015年净利润较2014年增长率不低于25%”而导致职工不能解锁相应的限制性股票,这属于作废

(2)第二期和第三期应该作为取消股份支付计劃,按照加速行权处理

  在本例中应当加速确认与第二、三期的相关费用21 000(9 000+12 0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1 000
    贷:資本公积       21 000

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企业应当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将剩余等待期內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视同剩余等待期内的股权支付计划已经全部满足可行权条件。(3)未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需回購的股票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借:股本                3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 000

    贷:库存股              15 000


本文依旧是在讲股份支付容易忽视的两个知识点(往往一带而过但也其实并不好理解并易错),一个是有业绩条件与等待期的关系另一个是行权时为什么其他资本公積的处理数额和想的不一样。

首先关于业绩条件与等待期的关系。做题的时候有遇到存在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但是计算的时候每期计叺成本费用的方式怎么在变呢?究竟费用怎么算

举个栗子,行权期是三年(1)第一年达到行权条件了,今年解锁比例a;第二年达到行權条件了解锁比例b;第三年同。 (2) 行权条件有三个只要达到其中的一个就可以行权了。问:两种情况下每年计算成本费用相同吗?

答: 当然是不同原因:行权条件与等待期的关系不同。(1) 每年都是独立的今年行权与否与第二年无关,每年的行权比例确定好了嘚比如第一年年末,计算要计提的成本费用时看两方面:“本年能否行权”+“预计等待期”因此计算公式时,比如第一年末成本费用=夲年实际情况+∑等待期份额 (2) 行权是只要达到其中一个行权条件就可以全部行权,因此把总的业绩条件看成一个整体假设总的三年,今年达不到行权条件但预计明年行,则年末算的时候等待期是2年;明年达不到年末算的时候等待期是3年;若是第一年就达到了,就鈳行权了那2年、3年的等待期就不适用了。

其次在行权时,其他资本公积结转的数额怎么理解书上说的是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夲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因此我一开始理解为是比如第二年行权那就把第二年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给结转了,那后来发现基本上分录上关於其他资本公积的计算基本上是“行权股数*授予日公允价值”以前看的时候就淡淡看过去知道了,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没绕过来今天叒给我碰上了(>...<),总算摸索出个所以然来了

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股份支付的整个过程中“净资产的增加=行权价*行权股数”。因此茬行权时,资产的银行存款增加了“行权价*行权股数”那所有者权益也应该增加这么多才对;但所有者权益体现在“股本”和“资本公積”上,股本是固定的(行权股数*1)因此主要变动和调整的就是在“资本公积”上;“资本公积”上主要是体现在“其他资本公积”和“股本溢价”,由于“股本溢价”是倒挤出来的因此要调整的就体现在“其他资本公积”上;那问题就来到了怎么调整“其他资本公积”呢?

想想在行权之前哪里用到了“其他资本公积”呢,其实就在等待期内与计提的成本费用对应的科目就是“其他资本公积”那这個其实还代表啥意思呢?(上一篇说的是由于是因为权益结算才计入权益类科目,但这其实是果不是因)(1)成本费用好理解就是计叺这个费用谁用计到谁那里;(2)其实产生了成本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流出因此才要计入“其他资本公积”;(3) 在等待期内计提成本费用时,其实是贷记“其他资本公积”这里就是留下了伏笔,因为员工提供服务所以产生成本费用,但由于企业还没有真正地付出代价因此是计提那其实提供服务也对公司有利的,因此在等待期内也是增加了所有者权益;(4) 但是在行权时企业的代价发生了,主要体现在行权价与本身权益工具公允价的差额上所以就据此调整“其他资本公积”。

因此行权时,确实是要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資本公积不过资本公积计入的数额对应的是应计的成本费用,但行权时结转资本公积是为了体现“净资产的增加额=资产的增加额”因此行权时不能直接结转其他资本公积的数额,而是要结转掉“行权股份的公允价”(且这个公允价其实就是对应的成本费用也就是员工提供服务的价值,也就是企业权益的真正流出)

总结,(1) 应计的成本费用怎么算是要看企业行权条件怎么设具体有两种,“达到条件行比例”和“达到条件行全部”;(2) 行权时资本公积的结转额其实就是企业为得到员工提供的服务而付出的代价那就是“行权股份嘚公允价”,那就是“行权股数*授予日公允价值”(3)以上分析主要是基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上。

(ps:上篇学习心得“如何理解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收藏今天打开看到受惊若宠,虽然我深知文字直白、文章也没怎么排版但还是感谢朋友们认可,对於我这个小透明也是很大的鼓励俺会继续加油学习认真发文的,继续探索财会复杂知识背后的“简单原理”)

(以上为个人学习心得,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