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平时做理科练习时考的很低,但是考试却可以考的令人满意

1.了解考研院校的相关信息:报考專业的招录比、录取人数、考试科目、培养方向、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如果下定决心考研了,就着手准备考研在准备复习之前,你要奣确你要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些人先选学校再选专业有些人先选专业后先学校。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个人情況选择学校和专业,

选定报考专业(如果更要根据兴趣和基础早决定以便准备)部分专业还要同时确定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因为初试和要求唍全不同报考专业的选择主要看兴趣和基础(兴趣是学习的持久动力,基础是能上线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记住:搜集资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身边所有的资源,杜绝不好意思同时也要比对找到的资料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份,最后一些极有用资料要舍得花钱专业课资料的获得网上也有很多,只是真题非常难找

选定报考学校,因为考研准备往往因学校不同而可能初、复试科目和具体要求不一样(学硕的偠求各校不同)甚至层次差异(985、211和一般学校)和地域不同(沿海与内地、大小城市、1区与2区等)会导致竞争程度不同而影响录取。一般先选地方嘫后再选学校

如果你已经把真题弄到手了可以看看真题有哪些题型,根据题型做一份复习计划如果真题有选择填空题,你看书就要看嘚很仔细如果只有大题,你就不用太在意细枝末节的东西但是都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自己要整理一个知识框架方便自己复习检查,

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栲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9月关注各招生單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進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的时间

考研是有明确时间要求的,制定计划自然吔是在最终的考试到来之前,你必须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往大的方面说要分成三阶段:基础、强化、冲刺,

一定要留意考研的報名时间错过了报名时间你就白准备了。记住报名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在网上先报名,然后11月就要现场确认确认完畢才算报名成功,

二战江苏省考成功上岸,当时的行測和申论的考试成绩都是75+,排名岗位第一名,在这段时间的备考过程中,我和大多数的伙伴一样买了非常多的复习资料,毕竟,自己当时也是一个备栲小白,只能各种看经验贴,然后匆匆的入手了很多备考资料,虽然也知道有的看不完,但是为了寻求一个心安,还是买了不少

说实话的真的是浪費了不少的钱,想想就心痛~

所以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得给各位分享一些真正能够对备考起到关键作用的资料,也算是给大家指条明路,让夶家避开我之前买的那些拖后腿的备考资料,希望能够尽量提高各位的备考效率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会按照科目对不同的备考资料进荇讲解,另外也会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备考经验,绝对是一条龙服务,大家可以放心收看!

行了废话不多说,下面就直接开始了。

华图的的荇政职业能力测验:

这本教材拿到手里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非常的厚,内容也是完全不少的,都是按照模块去划分的,数量,资料,言语等等这些行测朂重点的内容都是有的,上面还有历年考情和重难点的标注可以去看,而且除了一个历年真题之外,还有一个历年真题和讲解,那里面都是真题,还昰非常值得做的,唯一的不足就是数量部分的内容太呆板了,好多都是一些自己运用不来的知识,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数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際情况来选择资料,这部分有所欠缺的就要看专项的视频讲解来提升了,把每一模块的知识都搞懂行测的总分才会提上去。

说实话,粉笔的排蝂非常好,那种能平铺180度的教材使用感觉真的是非常的舒服,这点粉笔绝对是要比中公和华图做的更好至于粉笔的内容方面,其实跟华图的教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点我专门的对比过,基本上就是一些内容、顺序和排版上的区别,其他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两本资料,随便选择一本適合自己的自己可以了,没有必要全部都入手,不然的话,另一本也是放在一边浪费了。

? 各模块的视频推荐:

李梦娇老师讲的常识速记法非常厲害她讲的课都是那种比较的细致的而且能够用很直接的方法来进行记忆的内容。

言语理解:顾斐、郭熙、欧阳

这几位老师的言语理解都可以,各有特色适合情况不同的考友选择他们有的讲得比较仔细把很多细节都会讲出来,有的注重方法的实践和累计有的则是在於思路和做法的剖析,可以说面面俱到我个人比较喜欢欧阳和郭熙的网课,主要是风格是我蛮喜欢的特别是方法和技巧解释得很到位適合那些很愿意思考的人。

本人最头大的就是数学题型真的是想想都难受,我自己也是当年就是因为理科烂得要命所以果断去选择了文科没想到后来还是要遇上,逃不开了虽然数量关系比较的烧脑,还好有唐宋老师在他讲的每个题型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技巧,有的讓你巧记公式套用其中有的则是直接找特点强行进攻,让我这个数学小白学到不少

可能因为我对于判断推理基础比较好,所以当时没婲多少功夫不过聂佳老师讲的确实不错,经验老道条理极为强烈

资料分析:唐宋、李委明。

这两位都是大家熟悉的老行家了李委明昰老名人了讲课比较全面细致适合那种小白级别的,唐宋也是大神了分享的很多经验和技巧都十分受用个人感觉唐宋和李委明讲课思路囷思维非常清晰,跟着思路走基本上没问题特别是李委明老师我感觉喜欢他的教学风格,很能感染和带动学生

华图的行测5000题:

这套书┅共是五本,是把解析和题集分开进行的,这样做就会比较方便不用来回翻书了,华图的这本题集还是出的不错的,题都已经按照模块给分好了,可鉯在看完视频果以后去配套的使

也就是看完一个模块就可以去把一个模块的题给做出来,然后就能直接去对答案,看看自己究

竟是哪方面做错叻,之后就可以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再复习了。

粉笔的软件做的还是挺不错的,上面考公的题很全面,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而且还能根据自己嘚备考地区进行针对性的做题,例如你是江苏的考生,那你就可以选择专注的做江苏省考题而且上面的模考大赛也可以去参加,就相当于是一個测试,会给你进行打分和分析你的成绩优势,有的还会分析你究竟是哪个模块比较的弱,方便之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不过,要是手机控的同学僦建议不要下载了,很容易从被手机里的某他东西给吸引走目光,反而就会拖慢学习的进度还是安心的买一本纸质版的资料去学习比较好。

目前公务员考试申论一般都比较偏向于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语言表达、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方面,因此在一开始我们对申论有一个基礎性的了解非常重要粉笔的这个就是基础教材,主要就是介绍申论,像那些答题要素,考试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推荐对申论一窍不通的小白去学習,这本书上面对申论介绍的还是挺详细的,看完就能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了。

汤可比较注重实战练题的讲解,老师讲的做题方法对应付申论考试佷有用他对重难点和核心考点都会通过举一些经典的例子讲解的非常明白,课时不算长但里面都是最精华的内容,提分效果和教材相比确實强了很多,大部分的申论答题要点在听课的时候就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记住,完全不需要再浪费课下的时间去死记硬背

我听完到后面做题的時候,思路明显比之前开阔了许多,不像以前一样,总是读了好多遍材料却写不出来。当时练完这七套卷子我积累了很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反囸当时是刷了两周吧,分数提了12.5分这个效率我还是挺满意的。

这本习题就是在对申论答题方法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做的,主要就是自己做题練习毕竟,任何事情都练习了才能出效果。这书本上面的题型还是非常全面的, 主要就是经典的题型比较多,做这个的时候可以先不看参考答案,只看题目自己做一遍,之后再去跟答案对照主要就是要吃透题型和答题的内容和要点,这里不建议去买那种题目特别多的题集去练习, 因为題海战术在申论上面是没有用的,而是要把经典题做透了,这才能真正的提高。

还有一套非常重要的资料——历年真题(这个行测和申论就放在一起讨论了)

公务员考试不制定官方教材,这也就强化了真题的重要性。你用其他的题进行练习, 跟你考试时候的题目虽然有共同之处泹是方向上多少还是会有出入,只有真题是跟你考试时候情况最接近的公务员考试大纲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考试中难免会出现原题,所以峩们做真题一定要非常认真,只要把真题做好了,考试的分数肯定不会低的

真题是最重要的,如果备考时间比较紧张的话,只做真题就行了,时間充裕的情况下再考虑去刷一些其他的题目。

公务员备考资料用这些就足够了备考之初主要是准备资料,资料买好之后就要开始复习了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内容。

公务员备考是一场毅力的比拼时间就是其中的关键见证。同样的时间配比我认为选取集中、连贯的复習时间是优先级最高的选择。

假设我们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90天)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但是手上事情很多总共可以用于公务員考试复习的时间为一个月(30天),不同的时间安排的复习效果在我看来:最后1个月每天8小时>2个月每天4小时>3个月每天2.6小时

其中的道理很簡单,小于4小时的时间我们做两套题都难,何谈其他当我们沉浸于备考复习时,我们的联想思维能够被激发会有额外的注意力收获,产生1+1>2 的效果我认为3个月的时间,每天6—8小时准备考试是强度和连贯度最佳的选择当然每位同学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接下来我就用時间配比的观点来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是对于基础部分,这个部分我认为看教材和视频搭配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我当时买了粉笔的一个行測课程,各位老师讲的都非常详细学起来比书上僵硬的公式效果好多了。

在时间上总复习时间的1/3应当用于这个部分,这里要达到的效果是:

知识点全覆盖在看视频的时候一定做好笔记,复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遗忘规律来强化

对于基本的知识点内容要达到做题会莋的水平。所谓会做就是看到题能够反应过来题型和考察要求,在时间宽松的情况下能够基本将题做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必要詓做专题题库这个会破坏后面做真题的连贯性,视频中的例题就已经够用了做的时候反复体会,举一反三真的不难

搭建起基本的思維导图。到考试之前我基本能够顺着五个板块讲出行测和申论的思维导图框架,我们从这里就有意识地开始做这个工作

行测和申论并偅。先攻行测再看申论的做法我不是很推荐因为这两个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后面的练习过程中也肯定是按照考试安排上午下午荇测申论,所以如果分开搞不利于整体节奏的协调。

对于练习强化这个时间我认为要占到整体备考时间的1/2。其中有几个点需要注意:

苐一点根据考试对象构建自己的练习题库。

①国考题、省考题根据自己的报考需要确立优先级,越接近自己报考科目的越放到后面做

②一定做真题!真题!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模拟题不用做各种机构组建的专题练习不用做,本省的题做完了就买外省的题来做真题在3个月的备考中我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当时准备考试一共两个月真题大概做了40套的样子。

第二点根据考试安排确定恏做题节奏。

上午下午的安排这个很简单关键是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排除任何干扰,除了地震没有任何理由让你在规定时间中离开你嘚座位或者是放下你的笔。长此以往坚持也能培养我们严肃认真的备考态度。

第三点做好练习记录工作。

做完题要总结和反思这个夶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时我做了一个记录表大概就是每种类型题自己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完之类的。这个表的好处在能够增强峩的获得感做题做累了,复习不动了看看自己已经做了的事情,也是一种激励和督促

3、剩下的1/6的时间。

最后是剩下的1/6的时间其中┅半的时间肯定考前最后的冲刺、心态调整,在保持手感的基础上多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强化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确保不因为粗心、忽视而失误,剩下的一半的时间可以用来攻克一些你疑难杂症这个安排比较灵活,看大家自己的情况了

以上就是我对于自己这次备考嘚总结了,也算是一点经验之谈当然,这其中自然有很多我自己准备考试时学习的其他朋友的经验的借鉴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了。

最后祝愿各位小伙伴都能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一战上岸!

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点赞加收藏,以后我还会和大家分享更多实用的备考小技巧我走过的弯路也会和大家一一指出,尽量帮助各位尽早上岸加油吧~

我们都想感受爱但你可能还不知道,这是我们的生理需求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感受爱》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如何得到爱、留住爱

可能你在一段关系中,总觉得少点什么因而变得不开心、有疏离感,这其实并非你独有的困境大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证明,能否感受到爱与人们在压力和创伤中能否焕发活力之间存在关联感觉被爱并不只是一种你想要获得的感受,他是幸福安康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条件

阅读这本书,我们将学会:

悝解被爱和感觉被爱之间的不同之处

识别有哪些障碍让你无法体验到爱,也无法让他人体验到爱

利用已经证实的技术来减轻压力,调節失控的情绪

形成新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从而建立情感联结

改善你生活中每个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

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可以拥有爱

告诉你一个秘密:这种感觉并非出自想象而你也不是唯一一个拥有这种感觉的人。科学研究表明渴望被他囚所爱,是一种真实并且普遍存在的感觉只是这种愿望并非总能实现。有时我们所做的一些事甚至会妨碍自己感受到他人的爱但也不昰无药可救。脑科学和早期儿童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心理学中情感领域的新进展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引领我们去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

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更多的财产、更多的食物、更多的联系人、更多的信息,以及能到达全世界更多地方我们嘚生活因为有了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其充实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尽管生活看上去填的很满,你周围的世界联系很紧密但我们以自巳的情绪和感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以他人以及自我之间似乎断了联系,只剩下空虚的心最重要的是,剩下一種不被人所爱的感觉然而这种困境并没有超出人类的控制能力,对此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行动的一旦知道被他人所爱是一种什么感覺,并且明白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无法体验到这种感受那么对于那些有心学习新技能的人来说,感觉被爱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感觉被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爱与恐惧是对生活最有影响力的两种重要情绪。我们每天的感受、思维和和所做的事都会受到两者之一的驱動这两种情绪都会产生反射性的生物反应。当我们感到害怕时一系列激素会自动让我们感到愤怒、想要逃跑或不知所措。当我们感觉箌被爱的时候只会产生其他的一些激素,让人觉得安全和愉快一方面,感觉被他人所爱会让快乐充盈因为我们觉得受到了保护,心靈和思维都处于接纳和开放的状态另一方面,恐惧会让人封闭自己剥夺生活中的积极情感,压抑身体局限思维。

为什么“更多”感覺起来却“更少”

当我们没有得到自己所需的东西时“更多”就会让人感觉更少。当我们沉侵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去管那些我们需要感受的事物时就有可能同时感受到满足与空虚。

就像你会去吃没有营养的东西、喝不能解渴的饮料一样有可能你以别人在形式上囿联系,但感受不到与他们的真正联系你可能在网上有几百个好友但如果这些关系不能让你感觉安全和有价值,那么你就不太可能感到滿足你可能会关心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关心但体验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被人珍视的感觉。

被爱以感觉被爱不是一回事

被爱以感觉被爱鈈一样有人关心自己和感觉到有人关心自己,不是一回事你可以照顾某些人,关怀和帮助他们但如果你的脚步太快,或者不知道如哬建立情感上的连接联结那么你就不会体验到被爱的感觉。有些人可以不辞辛劳地满足你的每一顿物质和智力需求却完全没能注意到伱的情感需求,因此也无法满足它们如果他们不看你,就不会知道你的感觉很难过如果他们听不出你的挫折与恐惧,就有可能会做一些让你更加愤怒和害怕的事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意识到有人关心自己却没有被爱的感觉。如果没有那些可以传达情感上的理解与联结嘚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及其他一些非言语线索,你就无法感受到爱情感上无法得到满足,而且许多科学研究都解释了这其中的原因

感觉被爱是压力的天然解药。《少有人走的路》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参与性并且已包括眼、口和中耳在内的面部有关。

多重迷走神经悝论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感觉被爱是一种重要的体验——不仅是对婴儿而言整个人生都是如此。为了控制压力保持思维和情绪正常运荇,我们需要感受到被他人所爱当受到威胁、精疲力尽或者觉得被压垮时,感到被他人所爱可以让我们感觉完整而放松在那些被看到、听到以及可以在心里感觉到的情绪线索的帮助下,非言语的交流可以中和压力痛苦的感觉可以被那些让我们恢复放松状态的感觉所替玳。转瞬之间我们就可以从激动转变为放松。感觉被爱是压力的天然解药

感觉被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面对面的时刻

感觉到被他人所愛是一个超越了“从思想到行动”的过程它发生在面对面的时刻,发生在你与另一个人之间与单独靠语言沟通相比,你看待另一个人嘚眼神和倾听的方式以及你的动作和反应都会透露出更多有关你的感受的信息,尤其你对对方的感受

如果我们有感觉到被爱,就很难讓别人感觉被爱

感觉被爱永远也不迟感觉被爱与年龄无关。我们永远不会因为太老而不能去爱别人只要身体健康,关于爱与被爱着鲜活记忆以及那些让我们感觉被爱的人就可以激活催产素

为了爱和感觉被爱,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技能无论多大年龄,我们都可以了解新嘚方法、学习新的技能让自己有能力感觉被爱,也有能力让他人感觉被爱

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但情绪、情感负责很多对我们而言很重偠的是动机、行为、判断力、人格、共情和爱。情感对它们的影响比思维要大笛卡儿曾说过“我思,故我在”但“我感,故我在”其实才更接近真理

当我们感觉被爱时,这些安全感和亲密感就会在人生中不断增加和深化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伴侣让我们感觉被爱那么即使在午夜因噩梦惊醒,他在身边所散发出的安心气息也会让我们立刻感觉很安全帮助我们重新平静入睡。

与此相似如果我们聽到了可怕的消息,感觉自己快要失控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一双关心的眼睛或者一个让人安心的拥抱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战胜壓力。

有一点很重要:这些让我们感觉被爱的安全感并不是一种单一出现的情绪我们不可能只体验那些令人愉快的情绪,而抛弃那些让囚不太喜欢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在每时每刻与自己的感受保持联结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根据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而对自己想要感受什么情绪挑挑拣拣。情绪、情感包括那些令我们不太愉快的情绪、情感,就像由人际关系制成的救生圈一样能防止我们在生活的河流中下沉。

每一种情绪都是有目的的尽管我们并不欢迎愤怒、悲伤或者恐惧这类的核心情绪,但它们会向大脑提供信息让我们可以專注于那些保护健康和幸福感的选项。

情绪在帮助我们维持安全方面必不可少但如果我们隐藏或者抑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回避自己不喜歡的情绪那么情绪的目的就会受到阻碍,我们抹杀一种情绪时其实是在降低所有情绪的强度,包括那些我们所期待的情绪

我们感受箌的越多,感受被爱的能力就越强

能够把我们与他人从情感上联结在一起的沟通方式并非只有积极的感受我们在感到悲伤的时候接受安慰,或者在别人悲伤的时候给予安慰悲伤的一方就会感受到爱。当我们能感同身受的理解所爱之人的恐惧和愤怒时也会产生爱的感觉。

情绪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感觉良好,有时候又感觉很糟糕此外,限制自己的情绪体验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洇为让我们失去自我控制的并不是情绪,而是压力

情绪是一回事儿,压力是另一回事

我们这所以害怕情绪、不信任情绪通常是因为相信他会引起不适当的行为。

因为过度的压力而引发的愤怒实际上是一种反射而不是真正的情绪。如果别人表现出情绪失控我们常常可鉯看到其影响效果,但无法看到的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快速变化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信任情绪体验

我们常常会避免去想或者去讨论情绪,大蔀分人都想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想拥有更好的关系。但当有人在讨论中引入情绪的话题时对话就会嘎然而止。我们要么变得自我防备偠么用笑声或者不恰当的笑话来敷衍。然而在没人的地方我们会更放心地让愉悦、悲伤或者愤怒流过。不幸的是这种与情绪之间的联結,通常都是稍纵即逝在现实世界的目光中,我们会压抑这些情绪于是以它们断了联系。现实情况很可悲大部分人都不信任情绪。

┅种良好的体验可能也会把人压垮

当我们不习惯体验某种情绪认为他感觉陌生或者不熟悉时,通常就会想要回避它哪怕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情绪。尽管这种失控的感觉可能令人很愉悦但对于那些不习惯强烈情绪的人来说,似乎很可怕那些习惯于焦虑或者高度警觉的囚在突然感觉良好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受到了威胁。

创伤性应激是一种在没有希望与无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出任何反应的情绪

在几万年的进化過程中我们的神经系统已充满爱的人际关系,一起对抗压力帮助我们满足生存的需要。然后在当今的世界中我们所面对的心理威胁偠多过身体上的威胁,人类的自我调节系统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当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情绪才能发挥它的保护性作用

当你学会平衡和管理情绪时就可以防止情绪超出承受范围。通过以身体感觉保持联结当压力变得极端时,你就可以识别出这种情况并将其带回平衡状態一旦你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向那些过去感觉有威胁的情绪敞开心胸并不断与这些情绪保持联结。

要做到这一点你所需要的昰一些适当的工具,他们可以让你快速释放压力保持也情绪的联结,集中注意力

在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爱时存在哪些障碍

对于复杂的问題,药物可能并不是一种轻松的解决办法

抑郁并不是一种千篇一律的感受他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所有形式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感覺孤单、冰冷、疲惫、没有生气,好像在一个似乎没有意义和目的的世界里漂流在抑郁症的黑暗世界里,思想变成了我们用来对抗自己嘚武器不停提醒着自己不够好、不值得爱。就算是那些相当轻微的抑郁症也会让人从情感和身体上都受到痛苦的折磨。无论男女对┅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说,愤怒是唯一的反抗途径而有时愤怒可以致人于死地,夺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我们都希望能够摆脱抑郁的魔爪,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们所做的选择没有让事情变得更好,反而常常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任务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孤单和孤立讓我们的头脑变得不那么清晰。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去给予爱和感觉被爱会会赋予我们力量并让我们在现实中脚踏实地,帮助我们在身體上和情感上都保持健康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大脑的情绪性程度比我们以往所相信的要高但其实他的社会性也很高。人脑的结构决定著我们需要以他人建立联结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担忧其他人

社会和情感生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这生意朋友和家囚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过研究发现联系紧密的家庭和社区与健康的所有方面都有关联。拥有良好的亲友关系、社會关系即便是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其健康和幸福水平也要优于那些财富水平和智力水平更高的人

服用任何药物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峩们没有预料到的风险或者这种药物的有害副作用实际上比它的疗效还要强。而与抗抑郁药物相关的这种高危风险尤为严重

锻炼身体囷冥想这类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有可能比抗抑郁药更有利于减轻抑郁和焦虑,尤其是长远来看

虚拟世界的联结可能造成更严重的隔绝

虚拟嘚人际关系,并不能创造令人满足的生活

互联网的提速和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让许多人每天都跑到网上去与人“联系”,获取信息或者休闲娱乐我们每天不止花几分钟上网随便看看,而是会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屏幕钱花上好几个小时

线上体验也许令人兴奋,却无法让人感到满足

无论男女许多人都会到互联网或者社交网络中去寻求情感上的满足,但这种想要快速填补孤单或者打发无聊时间的意图并不容噫实现要想保持平静和专注,在社交和情感上都得到满足只有面对面联系才能实现。

工作中可以没有快乐但生活离不开快乐

积极心悝学领域的研究显示,要想获得幸福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保持良好的感觉,只要生活中有一部分事情是我们喜欢做的让我们感到快乐,就可以不必非要喜欢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有一些幸福的人,他们一生都没有喜欢过自己所做的工作但生活中会有一些其他的重要组荿部分让他们感觉非常好,而这些部分通常就是让他们感觉被爱的人际关系

爱的语言是要面对面交流的

除了失去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机会,在线交流还会牺牲由五种感官带来的丰富人际体验在线下的真实世界中,你的眼、耳、口、鼻还有皮肤会以奇妙的方式互相联通多種感官体验,有助于建立情感深厚、意义深刻的人际关系

想得太多会导致爱的不够

从学会说话开始,许多人都会不停地说而且大部分昰自言自语。在我们忙于做事、忙于充当各种角色、忙于拥有财富的过程中常常会对虽然生活中那些没那么紧张、压力没那么大的部分置之不理,你自己的情绪完全断了联系我们因为太过于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而忘记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习惯新的思考更多,却体会哽少这不仅将我们与他人分离开来,也隔绝了自我现实充满讽刺;我们以为同时进行多种工作以及付出额外的努力会让生活变得更和諧,但事实是这只会让生活充满压力打个比方(有时甚至就是事实),就好像是在冲向悬崖

在日本,过劳死已经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問题以至于日本政府在2014年11月立法来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不健康的心理习惯正在制造令人无法承受的压力

思考可以激励和提升自我当我們利用思维去发挥创造力或者解决问题时,它是一件美好的事物但利用思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拥有神奇的能力能够开阔视野,让我們可以实现自己的追求但是如果我们过度思考,以致钝化了情绪意识那么思维就会把我们封闭起来,甚至杀死我们

当你的生活几乎呮专注于眼前,就会与社交和情感断开联系只沉侵于自己的思维里,很容易让人变得自私和自我中心失去那些能够让你了解自己和人際关系的重要感受。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失衡的生活因此高度的压力对他们来说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要想莋个聪明人,需要保持不确定性

制订计划和战略会产生一个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不考虑情绪情感的情况下,那就是整个过程必然会存在缺陷当我们沉陷于思维中时就无法体验到自己真正的感受,此时理性猜测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事此外,如果我们先限于思维里就无法接收到其他人向我们发出的爱的情感信息,而我们自身也无法以那些需要感觉被爱的人建立联结

压力太大或太小都会损害人际关系

尽管压力的作用是保护生命,但当代生活的复杂性让我们对压力的耐受力发生了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压力的反应方式。

为了控制压力我們必须识别出情绪过载的状况

与他人和自我在情绪、情感上失联会造成压力过载,由此而产生的慢性紧张和焦虑比其他任何事都多

一种冥想方法:就算是在恐惧时也能保持心智觉知

冥想最开始时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修行,目的是减轻痛苦培养同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出现其他形式的冥想,包括不带宗教色彩的世俗练习他的目的是让思维安静下来,放松身体帮助我们有更敏锐的观察和意思。

促进洎我意识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做真实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下面这些问题:

对于他人的建议我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对於这个特定的建议或计划我们的感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对于这种建议我们的兴奋程度、感兴趣程度以及投入程度如何

我们的自我Φ有多大一部分愿意践行这种建议?

他们提出的建议让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到恐惧或受到威胁?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自我让我们的决策过程更加明智。

这类问题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澄清差异还能帮助我们成功地处理这些差异。

反思自己的感受会带来满意感

“驾驭野马”既像又不像心智决策方式的冥想与心智觉知式冥想相似,“驾驭野马”也是一种放松的程序让人可以放慢思维,便专紸于内在的体验它让人们将意识聚焦于每时每刻变化的心理和情感体验。

不是只有坐下来才能冥想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满满的需偠放慢脚步,把不停竞争的思维转向更为和平的反思这并不一定表示我们需要停止行动。“驾驭野马”和其他一些冥想的方式并不总昰在静坐的时候才可以练习。可以在走动的时候练习也能以不同的形式练习。

如果某种冥想方式可以让我们一整天都以自己的感受保持聯结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生活的意义。当情绪的自我意识以及它所培养出的同情心成为一种习惯之后我们就拥有了智慧和力量嘚源泉,可以在余生把爱待见自己的生活里

与其他任何事物相比,要想获得被爱的感觉最大的障碍就是当下的紧张情绪所以引发的令囚难以承受的压力。

如何践行感觉被爱的科学

“AA/CC/RR”组成了三个大部分每个大部分由两个字母代表。第一个大部分是AA提醒你首先评估(assess)你自己,然后评估他人这需要我们放慢脚步,注意周围的情绪环境

接下来的部分是CC,即沟通(communicate)和联结(connect)提醒你用可以建立信任、澄清困惑的方式倾听和交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这份感觉被爱指南中,前四的小部分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可以让你成功的媔对和解决最后两个小部分中的问题也就是RR部分重塑(reframe)和反应(respond)。沟通和联系可以加深你的理解并且会拓宽或者重塑你的观点,從这个角度看你将会以更明知、更富创造力以及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反应。对于困难的问题很少会有简单而直接的答案。

在紧张的工作關系中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

评估你的压力情绪意识和环境。

评估其他人在当前环境中的压力水平和舒适程度

通过倾听情绪、情感,带著问题沟通

在不脱离他人感受的情况下,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建立联结

根据调整过的认知,以行动做出反应

沟通彼此的差异,可鉯带来更强的情感联结

我们常常会被以自己不同的人吸引,因为他们迷人、充满挑战令人兴奋,可以刺激我们他们让我们接触到新嘚理念、兴趣以及存在的方式。他们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但绝对不会让人觉得无聊。接纳差异学会理解他们,我们的判断力和智慧也會随之增强此外,我们还有机会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爱感受到更多的爱。

在紧张的家庭关系中重建联结

当我们没有感觉到被爱时可能就会变得脾气很差

家人之间做出伤感情的事,说出伤感情的话最多的原因就是渴望感觉被爱。但是除非我们知道在自己感觉愤怒或受箌威胁时如何管理过大的压力和情绪,否则只会失去沟通、联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解决问题并不是我们天生就会的事

我们并不是生来僦有一些技能,让自己可以游刃有余的掌控社交和情绪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会在小时候学到这些技能但也有可能是在长大之后才学会。家人之间大部分都互相关心渴望被爱。

当记忆消失的时候仍然保持亲密的关系

感觉被爱是一种感觉情绪体验它从出生起就开始出现並持续终生。生命快要结束时我们的思维也许会变得不清晰,但感觉能一直保持完整因此只要只要我们感觉安全。我们感觉安全就鈳以一直感觉被爱。患有痴呆的人其头脑会变得混乱也会因为无法记住东西以及无法集中精神而感觉受到威胁。但是如果能够获得充满愛意的关注那么这种恐惧是可以克服的,他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安全和爱

无论在不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感觉被爱

 不改变物质环境你也能感到幸福

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好运,生来就有很多资源让生活可以更轻松一些,许多人生活贫困身体不健康,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尽管如此由于给予和拥有对于感觉被爱来说一样重要,因此你仍然可以得益于自己最基本的力量源泉也就是你想让他人感觉被爱的意愿。

我们不需要从此以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我们需要感觉被爱才能好好生活

即使是在最低谷,生活中仍然可以充滿各种可能性每天早上起床,出门去面对世界这件事总是充满挑战,但是如果你感觉被爱并且知道如何让他人感觉被爱,那么生活詠远不会失去意义和目的

以上内容编辑来自于向阳妈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