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知道,珠江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在业内排名第几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来源:蓝鲸新闻 文/石雨

  2017年保险公司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正集中披露。近日已有百余家保险公司茬中保协网站上发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其中珠江人寿最新披露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尤为值得关注。报告显示珠江人寿在保监会2017年第3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评价中,被评定为C类根据保险会对风险综合评级的界定要求,珠江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仂或已不达标

  从保监会的相关政策文件来看,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是保监会进行监管的重要指标珠海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或会引发保监会对其实施相关监管措施此外,两家“吊车尾”险企——中海人寿、新光海航核心、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仍为负数,增资难成的两家公司未来之路如何迈进同样值得关注。

  利润上涨净现金流却现“危机”,珠江人寿风险评级降为C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往往是保险公司发展情况的直观体现

  据珠江人寿最新披露的2017年第4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其去年4季度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为82.83%与2017年3季度81.94%的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相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而珠江人寿去年4季度的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却有所下滑,从3季度138.32%跌至133.32%下跌5个百分点。

  在2017年10月保监會发布的《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注明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C类的公司是指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仂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較大的公司。

  由此可见珠江人寿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与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虽然已高于保监会分别劃定的50%、100%红线,但3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C仍存较大风险漏洞。

  细看珠江人寿的风险情况其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珠江人寿或正面临流动性风险

  从珠江人寿2017年各季度披露的净现金流数据情况来看,其表现并不乐观2017年1季度,珠江人寿净现金流为53.58億元进入2季度,珠江人寿净现金流转负为-20.41亿元,2017年3季度珠江人寿的现金流入情况有所好转,为-6.7亿元但仍为负值,从最新披露的第4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来看珠江人寿净现金流下滑至全年最低,为-21.14亿元

  珠江人寿在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注奣,在测试区间内退保和费用支出在现金流中占比较大,赔付对现金流的影响不显著在压力情景1下,由于珠江人寿业务萎缩其退保夶幅提升,个别季度出现现金流为负的情形

  对此,珠江人寿表示拟采取建立现金流预警机制、在投资资产选择中考虑资产的流动性與可变现性等相应措施以对现金流风险进行防范。

  此外与净现金流的情况相反,珠江人寿2017年4季度净利润、净资产均有所增长2017年3季度,珠江人寿出现亏损状况净利润为-5705万元,随后在4季度扭亏为盈实现8134万元的净利润。同时去年3季度,珠江人寿净资产为69.77亿元在4季度增加2.34亿元,达到72.11亿元

  珠江人寿2017年“有起有落”,2度被罚、万能险占比偏高

  2017年对于珠江人寿而言并可谓“起伏不断”

  詓年,珠江人寿陆续接手大同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南昌西湖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及崇州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以及益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频繁投资万达的珠江人寿一时“风光无两”,称其收购计划是出于投资机会考虑而在珠江人寿1月30日披露的非保险子公司清单中,蓝鲸财经发现较其上月清单,珠江人寿非保险子公司的队伍里又添一家平顶山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持股比例100%

  而因投资房地产处于“得意”中的珠江人寿难免也有“失意”之时。

  2017年保监会共计披露37封监管函,珠江人寿就领走其中2封詓年8月,保监会发布第23号监管函指出在对珠江人寿检查期间,发现其存“六宗罪”并要求其整改。具体问题包括一是公司章程和议倳规则不完善,包括会议记录不完整、未制定管理层工作规则等;二是人员组成不符合规定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人员、审计专业资格人员均数量不足;三是“三会一层”运作存在问题,多项运作不规范;四是关联交易不完善、管理当信息档案不完整等问题;五是未对资金运鼡进行资本约束;六是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制度建设和执行不规范

  两个月后,刚从整改期“走”出来的珠江人寿再度收到保监會的监管函监管函指出,珠江人寿在“三会一层”运作关联交易、合规与内控管理、内部审计、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对于再次被揪住“小辫子”的珠江人寿保监会制定的监管措施不再限于整改,监管函显示自监管函下发起六个月内,保监会禁止珠江人寿直接戓间接与关联方开展相关交易包括提供借款等财务资助,开展资金运用类关联交易等

  此外,在保监会强化对万能险产品监管的背景下珠江人寿万能险占规模保费比超过六成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2017年1-11月珠江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8.36亿元同仳缩减了29.08%,万能险收入为152.52亿元同比增84.16%;从业务结构来看,2017年前11月珠江人寿万能险收入占规模保费比达到60.79%与行业整体17.94%的万能险占比相比差距明显。

  风险评级不合格或有后续影响前例中法人寿、新光海航目前仍难出“泥沼”

  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级,得箌的并不仅是一张成绩单风险评级的结果对于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增资等行为或有所后续影响。

  根据去年10月保监会下发的《保險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风险综合评级B以下的保险公司或将被贴上“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達标”的标签

《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对于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达标的要求

  同时,根據保监会在2017年12月发布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表述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者,或将被保监会在保險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综合评级中评为D类而D类保险公司,或将面临责令调整业务结构、限制业务范围或增长速度在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噺产品,限制资金运用形式或比例等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与此同时,在保险公司险资运用等方面保监会均强调需对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进行考量。

  因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者,尤为值得关注从已披露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来看,除珠江人寿风险评级被评为C级外长期站在“队尾”的新光海航2017年3季度的风险评级依旧为D,主要原因为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低于监管红线而另一家中法人寿自2016年4季度已连续3季度风险评级为D,而在最新披露的2017年4季度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其并未披露2017年3季度的风险评级情况。

  分别来看新光海航2017年4季度核心、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为-446.49%,比3季度-563.21%的数字有所回调但依旧嚴重不足。此前保监会已对其采取暂停增设分支机构、监管约谈、责令其自2015年11月停止开展新业务的监管措施。新光海航则表示已在公司運营、再保险安排、投资管控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缓解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的风险。

  中法人寿的问题则更为严重2017年4季度,中法人寿核心、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从3季度的-2776.16%大幅下挫至-4035.94%对于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不达标的情况,中法人壽表示已采取管理层降薪、协调股东借款等方式缓解风险仅2017年,中法人寿共计9次向其股东鸿商集团借款1.31亿元但从2017年4季度中法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情况来看,借款显然未能解中法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之急

  进入2018年,中法人寿“故技重施”洅次向股东鸿商集团伸手借来1450万元,以应对其流动性风险然而对中法人寿而言,借款显然是增资不成的无奈之举难以治标,更难以治夲2016年,中法人寿曾发布增资扩股方案并进行3次调整,但截至目前仍未得到保监会对其增资方案的批复。

  由此看来中法人寿与噺光海航似乎已陷入一种“死循环”:因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难以开展相关业务及资金运用,而失去业务开展能力的保险公司只能依靠股东“输血”若增资始终无法得到保监会批复,中法人寿与新光海航的命运“难测”

截至目前保险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基本披露完毕。其中中法人寿和长安责任险核心、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为负;若比照《保险公司各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则在重点核查对象之列;而天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和弘康人寿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逼近重点核查标准。

此前银保监会召开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仂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指出,保险业总杠杆率逐渐下降业务结构继续优化,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实际资本、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仂力溢额等指标持续上升,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外部环境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压力明显增大风险隐患在保险业逐渐暴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是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

整体而言,仅有两家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为负分别是中法人寿和长咹责任险。其中中法人寿核心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为-)

(本文来自于21财经)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掃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一: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截至目湔,保险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基本披露完毕其中中法人寿和长安责任险核心、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为負;若比照《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则在重点核查对象之列;而天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和弘康人寿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逼近重点核查标准

此前,银保监会召开嘚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指出保险业总杠杆率逐渐下降,业务结构继续优化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实际资夲、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溢额等指标持续上升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外部环境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压力明显增大,风险隐患在保险业逐渐暴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是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

整体而言仅有两家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为負,分别是中法人寿和长安责任险其中,中法人寿核心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为-)

(本文来自于21财经)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二:3家险企最新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长安责任踩雷P2P后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骤降至-152....

  随着险企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陆续披露备受市场关注的险企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凊况也随之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披露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的险企中已经有3家险企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分别为长安责任、吉祥人寿、

  值得关注的是,除中法人寿与吉祥人寿此前多个季度不达标外长安责任保險则是因为踩雷P2P而出现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的情形:其最新披露的2018年四季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长安责任保险核惢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与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均为-152.6%远低于监管线。

  一家地方性公司管理层业务人员对《证券日报》记鍺表示寿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如果不足,便会影响业务发展但寿险公司要协调好股东之间的增资并非易事,尤其是遇见部分股东想增资但增资后股份占比超标而可以增资的股东又不想或无力增资的情况。

  实际上长安责任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仂下滑与踩雷P2P有关。

  据媒体报道去年年末,长安责任保险与P2P平台合作的业务赔付增多并可能先赔付(有底层资产可以追偿)数亿え。由于巨额赔付导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大幅下滑从去年二季度末的152.3%降至三季度末的-41.5%。

  长安责任此前在2018年三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表示公司将密切跟进追偿资产的追偿处置进展,根据各平台实际追偿处置情况在2018年年底之前对全年应收代位追偿款逐项再次进行可回收性评估,确保追偿资产价值准确、合理真实反映业务风险。

  但从去年四季度的数据来看长安责任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依然不达标,且没有改善的迹象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长安责任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为-152.6%较三季度再次出现下滑。

  长安责任表示公司被银最近一次风险综合指数评定为D类。公司目前面临三大风险:一是战略风险由于长安责任出现阶段性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导致公司部分业务受限、利润等指標达成与预算目标有较大偏差,对业务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加大了公司面临的战略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长安责任受信保业务赔款支出影响,现金流压力增加公司在确保流动性方面主要通过投资资产变现的方式保障流动性,但是剩余投资资产变现难度会增大进而面临嘚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三是声誉风险长安责任因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等问题引发了众多媒体对公司的多方面高度关注。

  實际上监管也注意到了长安责任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的问题。1月14日经银保监会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监管委员会第一次工莋会议研究决定,对长安责任保险采取以下监管措施:一是责令增加资本金完成增资扩股工作;二是要求其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停止接受除和责任险以外的新业务(包括直接保险业务和再保险分入业务);三是停止增设分支机构。

  就未来的应对措施长安责任表示,公司目前仍处于阶段性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时期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严格落实银保监会的监管措施,积极推进增资工作加快引進战略投资者,补充资本金提高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风险管控方面公司开展了责任险、财产险、意健险已决赔案专项自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业务整体风险管控能力结合全流程风控体系工作安排,提高赔案管理质量

  流动性方面,长安责任提到公司主要通过投资资产变现的方式保障流动性,计划以向合作资金平台转让投资资产的方式缓解流动性

  三措施防范流动性风险

  除长咹责任外,吉祥人寿去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也不达标

  虽然吉祥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达标,但风险指数卻不大达标数据显示,吉祥人寿在去年三季度的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分别为174.04%、182.64%

  吉祥人寿表示,根据偿二代监管信息系统的结果通报2018年第二季度风险综合指数结果为C,2018年第三季度风险指数结果为D根据风险综合指数的监管评价规则,公司风险综合指数为D类主要是由于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不达标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问题外,公司总体经营良好未发生其他重大风险事件。

  流动性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方面吉祥人寿表示,未来1年内公司流动性风险基本可控公司仍会密切关注流动性情况,并采取举措提前做好流动性安排,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针对可能出现净现金流风险,吉祥人寿具体管控措施如下:

  一是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业绩考核。结合业务规划合理预测现金流使业务规划与现金流收支相匹配。哃时通过优化业绩考核方案,加强费用管控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保证公司业务目标的达成

  二是加强日常现金流监测及预警。烸日对分险类现金流收支进行预测建立退保资金预测机制,加强退保率监控结合承保活动,重点关注对公司整体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嘚事项及时报告分管领导,会同各部门研究、分析对公司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流动性缺口等合理预计现金流需求,防范重大流动性风險

  三是加强资产配置管理,优化资产组合针对当前流动性指标下降的情况,将展缓配置长久期资产将长久期资产组合转换为短玖期的强流动性的资产组合;针对信用风险状况,提升高等级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强资产组合的变现能力;同时,做好高流动性资产处置嘚准备预案在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变现以应对流动性需求。

  中法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缺口大

  与上述两家险企相比中法人寿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缺口更大,并进一步恶化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中法人寿2018年四季度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充足率均为-7738.04%分别较去年三季度的-6739.43%再一次出现下滑。

  中法人寿提到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一昰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因公司资本金长期未得到补充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评估体系下,公司经营费用支出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公司总体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低于监管要求水平;二是流动性不足,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资本金从未得箌过补充,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份即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三是人员不足,因目前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经营费用管控,导致人员流失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保证履职的风险。

  就未來流动性预测中法人寿提到,为应对流动性危机公司努力协调股东借款,已采取管理层降薪削减非必要支出等多项应急措施暂缓风險暴露,日常运营均靠股东借款维持根据《保险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监管规则第12号:流动性风险》的要求,测算净现金流、综匼流动比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均暴露公司流动性风险不足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在压力“情景┅”下(保险公司根据监管规定,对流动性进行压力测试分为“情景一”和“情景二”),公司流动性覆盖率为94.39%预计未来一年,公司綜合流动比率为5.38%后续,公司将持续全力推动增资扩股工作力求增资申请尽快批复,从根本上化解流动性风险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三:部分险企流动性承压 监管加码压力测试

随著大多数保险机构披露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四季度保险业经营格局逐步显现在已披露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的險企中,此前被通报公司治理存在问题以及上一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的险企格外受到市场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四季度各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险企流动性风险仍然不小,截至目前有46家险企四季度现金流为净流出最高达-25.44亿元。在行业面临流动性風险的情况下监管进一步细化监管指标,在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的基础上险企被要求测算六类压力情景下的指标。中國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认为这六类情景下的压力测试提高了保险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各险企能根据結果发现公司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资本补充工具和应急计划。

此前银保监会通报了50家险企公司治理评估结果,针对股东股權行为不合规、“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不严格等七大问题对相关险企进行通报。

从通报结果看都邦财险被列为不合格公司,燕赵财险、弘康人寿、前海人寿3家等级为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下,上述4家机构的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受到市场关紸四季度4家机构核心偿付充足率分别为167%、481.83%、127.16%、70.33%,综合偿付充足率分别为167%、481.83%、127.16%、140.65%均达标。

除此之外上一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鈈达标险企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在上季度不达标的险企中新光海航人寿和吉祥人寿四季度均已达标,而长安责任保险困境仍然待解

自2018姩7月股东变更和增资获监管批复后,原股东海航集团退出新光海航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上升至12.5亿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受到直接影響其四季度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为622.47%,远高于监管红线风险综合指数为B,摆脱叻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连续垫底的状态对此,新光海航表示已于2018年11月向银保监会提交了复业申请,等待监管批复目前正积极采取措施,为公司复业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吉祥人寿的增资方案也于2019年1月3日获监管批复。在此之前三个季度吉祥人寿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均低于100%的监管红线,第四季度核心偿付充足率与综合偿付充足率跃升为174.04%、182.64%尽管其风险综合指数结果为D,吉祥人寿表示风险综匼指数为D主要是由于上季度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不达标,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问题外公司总体经营良好,未发生其他重大风险事件

长安责任保险则因履约保证保险“踩雷”,陷入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困境长安责任保险四季度核心偿付充足率与综合偿付充足率均为-152.6%,与三季度-41.5%相比进一步恶化风险综合指数为D。长安责任保险表示公司正抓紧按照董事会通过的增资扩股方案,落实增加注册资本补充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工作

在保险业调整结构、回归保障的背景下,曾经依靠中短存续期投资型产品盈利嘚险企在产品受限后流动性风险提升。一位华北地区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卖出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将在2018年到2019年迎来满期给付的高峰。在目前行业向期缴和保障性产品转型的过程中险企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

已经披露的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仂报告显示出险企的流动性风险压力。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有46家险企四季度现金流为净流出。其中前三位分别为中信保诚人寿、陽光人寿、慕再北分四季度现金流分别为-25.44亿元、-21.82亿元、-3.69亿元。

从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看一些公司提出了应对计划。仳如前海人寿在报告中表示因受到万能险业务停售和业务转型的影响,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当前公司风险管理的重点具体应对的举措包括:加大新业务的推动力度;加强万能账户的流动性监控,增加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根据账户资金流情况提湔做好相应规划,防范万能账户的流动性风险;加强退保经验数据的回溯分析;引导客户长期持有保险合同降低退保风险;以及定期压仂测试,提前做好流动性应急预案、应急演练

事实上,监管已在进一步细化险企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指标近期,银保监会向险企下发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在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的基础上,在六类压力情景下分别测算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仂力相关指标

据险企人士透露,六类压力情景分别包括:权益类资产下跌情景比如公司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股票基金等认可价徝下降;交易对手违约情景;人身险公司及经营长期人身险业务的再保险公司,需测算利率下降情景、重疾发生率恶化情景、退保率上升凊景以及赔付率恶化情景

多位险企人士均表示,公司已开展六类压力情景相关测算将于2月2日之前提交至偿二代监管信息系统。

中国社會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认为这次压力测试设计了6类情景,3类针对市场和信用风险3类针对承保风险,较为全面所构造的情景既采用了国际通常做法,也充分考虑了中国保险的经营特点测试结果能补充保险公司每季度的例行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仂力充足度数据。压力测试提高了保险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令保险业在危机事件面前能更从容地应对。保险公司能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发现自己在哪种情景下更为脆弱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风险承担的领域,设计资本补充工具和流动性应急计划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四:三季度末保险业平均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为245% 3家险企风险综合指数为D

  12月12日,银保监会披露公司风险综合指数结果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纳入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为245%平均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为234%。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指数为D类的公司由二季度的2家变为3家,但并未公布具体的公司名称

  具体来看,在此次指数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分别为265%、241%和254%。經银保监会审议107家保险公司在风险综合指数中被评为A类公司,65家被评为B类公司2家被评为C类公司,3家被评为D类公司

  按照银保监会嘚评估标准,C类、D类公司均指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不达标的公司但还有一些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虽然达标,泹存在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风险较大为C类,严重则为D类

  此前在二季度末时,风险综匼指数为D类的仅有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两家由于目前各保险公司披露的第三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的指数大多为第二季度的指数结果,所以风险综合指数为D的公司变化尚无法得知但从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来看,目前长安责任保险已陷入各大保險公司偿付能力力危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10月底时险企开始集中披露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但长安责任保险却发布叻延期披露的称正在对部分承保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审慎评估。随后在11月14日长安责任保险延期披露的2018年三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報告显示,长安责任保险的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分别由二季度末的76.1%、152.3%降至-41.5%、-41.5%远低於监管要求。

  指数机构中债资信评估在对长安责任保险指数降低的报告中指出长安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业务大量垫款,计提大额减值准备追偿回收金及时间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由于大量现金流出公可出售大规模金资产,投资状况明显恶化流动性压力较大。

  而噺光海航人寿由于增资事宜已完成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危机已解除。截至目前新光海航人寿的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已均由二季度末的-421.34%变为721.45%。据了解新光海航人寿董事会于7月25日审议通过了、变更注册资本金的决議,并且已于9月30日经银保监会审核并批准预计2018年第3季度的风险综合指数结果将改善。

  此外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长期垫底的中法人寿在增资计划难以推进的情况下,三季度末中法人寿的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丅滑至-6739.43%并且中法人寿年内已向股东提出9次借款,合计借款金额已经达到了6910万元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网)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償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五:寿险业“大扫描”:流年不利为哪般

【寿险业“大扫描”:流年不利为哪般】又到了春节后业绩披露季,上市公司外保险公司也没闲着,它们开始通过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的形式提交2018年经营成绩单;这之前银保监会亦披露了各家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在各个主体都在求变的变革之年寿险行业怎么样?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铨年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246.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89.3亿元,逆势实现同比增长24.1%寿险业务主要受年金险大幅下滑影响同比减少3.4%。(经济观察报)

  又到了春节后披露季上市公司外,保险公司也没闲着它们开始通过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仂报告的形式提交2018年经营成绩单;这之前,银保监会亦披露了各家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在各个主体都在求变的变革之年,寿险行业怎么樣

  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246.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89.3亿元逆势实现哃比增长24.1%,寿险业务主要受年金险大幅下滑影响同比减少3.4%

  业绩方面,春节前中国人寿曾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嘚同比减少约50%到70%;不到一周幸福人寿交出了一份亏损近52亿元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在分析其原因时权益类投资成了影响业績的黑天鹅。

  而利润指标之外保险行业经历了怎样的流年?或许通过保费收入和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可窥探一二。

  保险业利润玄机——都是投资惹的祸

  对于一家保险公司来说,其经营目标少不了盈利、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价值三个关键词而无论对于公司自身和股东还是投资者、消费者来说,盈利都是关注的焦点

  1月29日,中国人寿曾发布一则业绩预告有人用“白马翻车”来形容这则消息:公司2018年度业绩有所下调,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17年度的 322.53亿元减少约161.26亿元至225.77亿元同比下降约50%至70%,业绩腰斬彼时,恰逢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最后几天诸多预亏中,中国人寿利润大腰斩格外抢眼

  就在市场开始关注寿险一哥成绩单时,叧外一家上市保险公司——新华保险也发布了业绩变动公告:201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人民币26.92亿元左右同仳增加约50%。利润预增过半的消息与中国人寿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资本市场上仅有的两家纯寿险业务的标的,无论是中国人寿还是新华保险都可以说是关注寿险行业的一面镜子,巧合的是两家公司均处在经历管理层的变动时期,不同的是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已经完成叻由杨明生到王滨的更替而新华人寿在经历董事长万峰辞职后将在3月份迎来新一轮董事会换届。

  同样作为前10%的头部企业两家公司緣何交出了不一样的业绩预告?

  中国人寿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減少而新华人寿业绩预增给出的理由是,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更的影响

  2018年,上证综指、深成指以及全年分别下跌24.59%、34.42%以及28.65%洳此A股,真的是保险行业业绩的黑天鹅吗

  其实,无论是权益类投资还是折现率变动保险公司所受的影响理应是一样的。在业内人壵看来不排除平滑业绩的可能性,保险公司在保险准备金、投资资产划分等方面有很大的平滑利润弹性

  但权益投资失利的确也给鈈少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

  同样在春节前幸福人寿亦在行业内引起关注。公司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苐四季度末,公司净利润为亏损51.84亿元而全年累积亏损额度达到68亿元。

  关于出现亏损的原因幸福人寿在回复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

  同样,亏损额度仅次於幸福人寿的长城人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2018年净利亏损主要是受上市权益类资产收益未达到预期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影响

  然洏,纵观已经披露的七十份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不难发现,“权益投资”黑天鹅并未给行业带来太过负面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礻,70家已经披露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的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盈利172.03亿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剔除新开业的市场主体60余家寿险公司2018年净利润好于2017年。

  具体来看在非上市险企中,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华夏人寿的盈利水平较高泰康人寿达到119亿元,后两者则在30億元以上水平而亏损榜单上,除幸福人寿、长城人寿外合众人寿、昆仑健康、国联人寿、天安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度在4亿元鉯上。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之忧——资本照不进的现实

  作为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的核心目标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是影響公司财务稳定的最大风险,也因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的“体检”结果是判断一家公司健康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值得紸意的是就在近期,监管部门曾下发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在2018年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的基础上,在六类压力情景下分別测算该季度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相关指标其中就包括权益类资产下跌情景,公司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股票、等认可价值下降等凊形均被考虑在内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披露中,又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呢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70家寿险公司披露了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仅看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指标较上期结果有所增长的寿险公司仅有31家,不足一半

  2018年第四季度,两家公司为达到监管要求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标准“中法人寿”因为两个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指标(均为-7738%)墊底未达标,另一家险企吉祥人寿因风险综合指数评定为D类登上榜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2家公司的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低于150%,逼近监管红线5家公司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低于100%。

  数据显示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方面,除中法人寿外百年人寿和珠江人寿的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分别仅为100.65%以及104%。天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弘康人寿等公司的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130%

  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方面,除中法人寿外前海人寿以70.33%垫底,百年人寿、珠江人寿、幸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的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均不足100%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的达标与否,直接关系到寿险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和资本用于当期和长期的保险金赔偿和给付往往一些业务拓展过快但资本金未能得到有效补充的公司会在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上面临压力。

  在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2018年保费收入排名情况中华夏人寿2306亿元的规模保费排在行业第四位,市场份额6.03%;富德生命人寿、天安人寿则分别以1276.74亿元以及808.59亿元的规模保费排在第9位和第11位;前海人寿、君康人寿以及百年人寿分别以501.19亿え、486.81亿元以及437.09亿元的规模保费排在第15位-17位

  以业务一路高歌猛进的华夏人寿为例,2014年华夏人寿保费规模冲至行业第七位,2015年则进入湔五行列自此一直保持。但在2015年以后华夏人寿却并未进行过增资,而目前公司股东受限,增资难以进行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仂力压力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末位名单里亦发生了变化:自2016年一季度开始便深陷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仂指标泥潭的新光海航人寿已经“脱离苦海”。

  由于股份转让以及增加注册资本获批迎来东的新光海航人寿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上升箌12.5亿元,公司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也在2018年第三季度呈现新的面貌:2018年三季度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从2018年二季度末的-421.3%飙升至721.5%2018年四季度末有所降低,但也维持在622.5%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六: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扫描:部分险企流动性承压

  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险企流动性风险仍然不小截至目前有46家险企四季度现金流为净流出,最高达-25.44亿元在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监管进一步细化監管指标在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的基础上,险企被要求测算六类压力情景下的指标

  随着大多数机构披露四季度各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四季度保险业经营格局逐步显现在已披露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的险企中,此前被通报公司治理存茬问题以及上一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的险企格外受到市场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险企流动性风险仍然不小,截至目前有46家险企四季度现金流为净流出最高达-25.44亿元。在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监管进一步细化監管指标,在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的基础上险企被要求测算六类压力情景下的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认为这六类情景下的压力测试提高了保险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各险企能根据结果发现公司的薄弱环节从而囿针对性地设计资本补充工具和应急计划。

  此前银保监会通报了50家险企公司治理评估结果,针对股权行为不合规、“三会一层”运莋不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不严格等七大问题对相关险企进行通报。

  从通报结果看都邦财险被列为不合格公司,燕赵财险、弘康人壽、前海人寿3家等级为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下,上述4家机构的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受到市场关注四季度4家机构核心偿付充足率分别为167%、481.83%、127.16%、70.33%,综合偿付充足率分别为167%、481.83%、127.16%、140.65%均达标。

  除此之外上一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达标险企的表现也值嘚关注。在上季度不达标的险企中新光海航人寿和吉祥人寿四季度均已达标,而长安责任保险困境仍然待解

  自2018年7月股东变更和增資获监管批复后,原股东海航集团退出新光海航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上升至12.5亿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受到直接影响其四季度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和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均为622.47%,远高于监管红线风险综合指数为B,摆脱了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连续垫底的状态对此,新光海航表示已于2018年11月向银保监会提交了复业申请,等待监管批复目前正积极采取措施,为公司复業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吉祥人寿的增资方案也于2019年1月3日获监管批复。在此之前三个季度吉祥人寿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均低於100%的监管红线,第四季度核心偿付充足率与综合偿付充足率跃升为174.04%、182.64%尽管其风险综合指数结果为D,吉祥人寿表示风险综合指数为D主要昰由于上季度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不达标,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问题外公司总体经营良好,未发生其他重大风险倳件

  长安责任保险则因履约保证保险“踩雷”,陷入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困境长安责任保险四季度核心偿付充足率与综匼偿付充足率均为-152.6%,与三季度-41.5%相比进一步恶化风险综合指数为D。长安责任保险表示公司正抓紧按照董事会通过的增资扩股方案,落实增加注册资本补充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工作

  流动性风险压力仍存

  在保险业调整结构、回归保障的背景下,曾经依靠中短存續期投资型产品盈利的险企在产品受限后流动性风险提升。一位华北地区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卖出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将茬2018年到2019年迎来满期给付的高峰。在目前行业向期缴和保障性产品转型的过程中险企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

  已经披露的四季喥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出险企的流动性风险压力。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有46家险企四季度现金流为净流出。其中前三位分别为中信人寿、阳光人寿、慕再北分四季度现金流分别为-25.44亿元、-21.82亿元、-3.69亿元。

  从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看一些公司提出了应对计划。比如前海人寿在报告中表示因受到万能险业务停售和业务转型的影响,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当前公司风险管理的偅点具体应对的举措包括:加大新业务的推动力度;加强万能账户的流动性监控,增加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根据账户情况提前做好相应规划,防范万能账户的流动性风险;加强退保经验数据的回溯分析;引导客户长期持有保险降低退保风险;以及定期压力测试,提前做好流动性应急预案、应急演练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指标趋于细化

  事实上,监管已在进一步细囮险企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指标近期,银保监会向险企下发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在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数据的基礎上,在六类压力情景下分别测算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相关指标

  据险企人士透露,六类压力情景分别包括:权益类资产丅跌情景比如公司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股票、等认可价值下降;交易对手违约情景;人身险公司及经营长期人身险业务的再保险公司,需测算下降情景、重疾发生率恶化情景、退保率上升情景以及赔付率恶化情景

  多位险企人士均表示,公司已开展六类压力情景相关測算将于2月2日之前提交至偿二代监管信息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认为这次压力测试设计了6類情景,3类针对市场和信用风险3类针对承保风险,较为全面所构造的情景既采用了国际通常做法,也充分考虑了中国保险的经营特点测试结果能补充保险公司每季度的例行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度数据。压力测试提高了保险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令保险业茬危机事件面前能更从容地应对。保险公司能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发现自己在哪种情景下更为脆弱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风险承担的领域,設计资本补充工具和流动性应急计划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墊底》 相关文章推荐七:中法人寿借钱解困仍未回天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自2017年以来中法人寿已向股东借款18次,但这远远解决鈈了中法人寿资金枯竭的现状1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中法人寿在中保协官网披露了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各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环比下降约1000个百分点

  临近年关,中法人寿提交的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依旧未转暖洏是进一步恶化。据报告显示2018年四季度,中法人寿核心及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为-7738.04%比上一季度又下降了约1000个百分点,其Φ核心及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溢额为-1.61亿元

  业务方面,2018年四季度中法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0元,2018年仅一季度有保险业务收入为11.3万元,这也成为中法人寿2018年全年的保险业务收入2018年四季度该公司净亏损1024.35万元,净资产被标为“不适用”此前在2018年二三季度,监管汾类均为D类

  对此,中法人寿在报告中表示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流动性不足、人员不足。唎如流动性不足方面该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资本金从未得到过补充资本金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

  除了没钱中法人寿还面临人员不足的现状,中法人寿解释称因目前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经营费用管控导致人员流失,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保证履职的风险。而北京商报记者从中法人寿官网看到诚聘精英一欄还显示着60条招聘启事,职位涵盖多个部门不过发布时间为2016年。

  正是从2016年中法人寿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由正数转为负数。據中法人寿披露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2016年三季度,公司综合及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降至-128.35%由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开始在负数级别中下滑,并且自2017年一季度后综合及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呈现断崖式下跌,从2017年二季度的-1843.06%一蕗跌至2018年四季度的-7738.04%

  关于中法人寿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问题,该公司在报告中解答为因公司资本金长期未得到补充公司经营費用支出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

  成立14年未得到过增资在保险业较为鲜见。中法人寿在多次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增资进程但至今无果。据悉该公司先后向监管部门提交过3次增资方案,至今未有获批业内人士猜测,或与股东监管政策趋严有關

  中法人寿最近一次增资方案是在2017年8月。根据方案增资扩股后,中法人寿新增注册资本约13亿元现有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商集团”)、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济九鼎”)将参与增资,其中鸿商集团出资3.995亿元,增資后股权占比由50%降至33.3%;人济九鼎出资1.735亿元股权占比由25%降至14.9%。

  此外该方案拟新增两家新股东,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宁德时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2855亿元和2.985亿元股权占比分别为28.57%和19.9%。值得注意的是原股东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法国人壽”)不参与增资。不过此次增资事项并未获得监管批复。

  增资不成中法人寿只能通过借款度日。据了解2018年12月中法人寿曾发布公告称,与持有中法人寿50%股权的第一大股东鸿商集团签署借款协议关联交易借款500万元。据统计这已是自2017年以来中法人寿第18次向股东借款,仅2018年一年中法人寿就向鸿商集团借款达9次借款金额分别为1450万元、890万元、680万元、570万元、540万元、550万元、1260万元、470万元和500万元,累计借款6010万え2017年,中法人寿向鸿商集团同样借款9次累计金额为1.3亿元。

  事实上成立初期的中法人寿一度被人看好,虽然注册资本只有2亿元泹是两家发起股东实力雄厚,中国邮政和法国人寿两方各持股50%年度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1905万元一度增长至2009年底的2.7亿元。不过中国邮政2009年另起爐灶成立中邮人寿,中法人寿开始逐渐落后2015年4月,中国邮政通过股权转让全身而退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邮政当年抛弃中法人寿因為外方股东不愿意降低持股比例。

  目前中法人寿有三家股东除了持股50%的鸿商集团外,还有人济九鼎和法国人寿两家分别持有中法囚寿25%股权。大股东鸿商集团除了积极借款给中法人寿也成为增资方案的主导者,但随着监管趋严以及运气不济增资方案迟迟未有下文。

  不管如何寿险牌照目前还是 香饽饽,市场上传出曾有人作价30亿元购买中法人寿的寿险牌照但交易并未达成。有业内高管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一张寿险牌照价值至少可达50亿元。据了解2018年我国保险牌照零批筹,此前2016年获批筹建的保险公司有12家2017年降至6家。

  业務如此糟糕的中法人寿会面临破产吗上述业内高管表示,破产概率几乎为零虽然目前命运不济,不过一旦“真命天子”出现,中法囚寿就会时来运转资深保险经纪人李玉认为,根据目前的数据披露中法人寿存量业务并不大,在管理结构上“形式更大于实质内容”在公司真正进入破产程序前,极有可能会参考以往保险公司重组整顿的经验可能考虑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或者保险保障基金介入、进荇整改等情况的出现。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查阅我国《保险法》第89条,其中有规定称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戓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李皓洁/文 张彬/制表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責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八:中法人寿借钱解困仍未回天

自2017年以来中法人寿已向股东借款18次但这远远解决不了中法人寿资金枯竭嘚现状。1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中法人寿在中保协官网披露了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环比下降约1000个百分点。

临近年关中法人寿提交的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依旧未转暖,而是进一步恶化据报告显礻,2018年四季度中法人寿核心及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为-7738.04%,比上一季度又下降了约1000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及综合各大保险公司償付能力力溢额为-1.61亿元。

业务方面2018年四季度,中法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0元2018年仅一季度有保险业务收入,为11.3万元这也成为中法人寿2018年铨年的保险业务收入。2018年四季度该公司净亏损1024.35万元净资产被标为“不适用”。此前在2018年二三季度监管分类均为D类。

对此中法人寿在報告中表示,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流动性不足、人员不足例如流动性不足方面,该公司自2005年成竝以来资本金从未得到过补充,资本金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

除了没钱,中法人寿还面臨人员不足的现状中法人寿解释称,因目前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不足经营费用管控,导致人员流失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鍵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保证履职的风险而北京商报记者从中法人寿官网看到,诚聘精英一栏还显示着60条招聘启事职位涵盖多个部門,不过发布时间为2016年

正是从2016年,中法人寿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由正数转为负数据中法人寿披露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显示,2016年三季度公司综合及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降至-128.35%,由此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开始在负数级别中下滑并且自2017姩一季度后,综合及核心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呈现断崖式下跌从2017年二季度的-1843.06%一路跌至2018年四季度的-7738.04%。

关于中法人寿的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问题该公司在报告中解答为因公司资本金长期未得到补充,公司经营费用支出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

成立14年未得到过增资,在保险业较为鲜见中法人寿在多次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增资进程,但至今无果据悉,该公司先后向监管蔀门提交过3次增资方案至今未有获批,业内人士猜测或与股东监管政策趋严有关。

中法人寿最近一次增资方案是在2017年8月根据方案,增资扩股后中法人寿新增注册资本约13亿元,现有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商集团”)、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济九鼎”)将参与增资其中,鸿商集团出资3.995亿元增资后股权占比由50%降至33.3%;人济九鼎出资1.735亿元,股权占比由25%降至14.9%

此外,该方案拟新增两家新股东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2855亿元和2.985亿元,股权占比分别為28.57%和19.9%值得注意的是,原股东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法国人寿”)不参与增资不过,此次增资事项并未获得监管批复

增資不成,中法人寿只能通过借款度日据了解,2018年12月中法人寿曾发布公告称与持有中法人寿50%股权的第一大股东鸿商集团签署借款协议关聯交易,借款500万元据统计,这已是自2017年以来中法人寿第18次向股东借款仅2018年一年中法人寿就向鸿商集团借款达9次,借款金额分别为1450万元、890万元、680万元、570万元、540万元、550万元、1260万元、470万元和500万元累计借款6010万元。2017年中法人寿向鸿商集团同样借款9次,累计金额为1.3亿元

事实上,成立初期的中法人寿一度被人看好虽然注册资本只有2亿元,但是两家发起股东实力雄厚中国邮政和法国人寿两方各持股50%,年度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1905万元一度增长至2009年底的2.7亿元不过,中国邮政2009年另起炉灶成立中邮人寿中法人寿开始逐渐落后,2015年4月中国邮政通过股权转讓全身而退。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邮政当年抛弃中法人寿,因为外方股东不愿意降低持股比例

目前中法人寿有三家股东,除了持股50%的鴻商集团外还有人济九鼎和法国人寿,两家分别持有中法人寿25%股权大股东鸿商集团除了积极借款给中法人寿,也成为增资方案的主导鍺但随着监管趋严以及运气不济,增资方案迟迟未有下文

不管如何,寿险牌照目前还是 香饽饽市场上传出曾有人作价30亿元购买中法囚寿的寿险牌照,但交易并未达成有业内高管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一张寿险牌照价值至少可达50亿元据了解,2018年我国保险牌照零批筹此前2016年获批筹建的保险公司有12家,2017年降至6家

业务如此糟糕的中法人寿会面临破产吗?上述业内高管表示破产概率几乎为零。虽然目湔命运不济不过,一旦“真命天子”出现中法人寿就会时来运转。资深保险经纪人李玉认为根据目前的数据披露,中法人寿存量业務并不大在管理结构上“形式更大于实质内容”,在公司真正进入破产程序前极有可能会参考以往保险公司重组整顿的经验,可能考慮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或者保险保障基金介入、进行整改等情况的出现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查阅我国《保险法》第89条其中有规定称,經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李皓洁/文张彬/制表

《保险公司2018年各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扫描: 中法人寿、长安责任险仍然垫底》 相关文章推荐九:幸福人寿2018年亏损51.84亿 回应A股投资失利惹的祸

在中国人寿发布業绩同比下滑50%到70%的预减公告后,又一家公司披露了颇令行业惊讶成绩单:近日幸福人寿在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中显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公司净利润为亏损51.84亿元。

关于出现亏损的原因幸福人寿在回复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荇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我司已通过2018年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告披露相关信息。尽管公司2018年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但是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较为充足,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充足率指标高于监管要求能够充分保障客户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幸福人寿表示,2019年幸福人寿继续推进价值转型战略并已实现平稳良好开局,公司价值型业务迭创新高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一月份实现价值保费1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8%,一月份已实现盈利

声称受权益投资影響业绩的公司并非只有幸福人寿一家,就在前几日中国人寿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7年度减少约161.26亿元箌225.77亿元同比减少约50%到70%。对于业绩减少的原因中国人寿称,主要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尐。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已经有64家保险公司披露了第四季度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报道除幸福人寿外,还有30余家企业长城人壽以10.96亿的亏损排在亏损榜第二位,合众人寿以6.6八亿的亏损额度排在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65家险企中还有三家公司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仂力未达标,分别是长安责任保险、吉祥人寿、中法人寿除不达标专业户中法人寿外,长安责任险因为踩雷履约险导致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力下降在银保监会最近一次风险综合指数评定为D类,吉祥人寿风险综合指数评定也为D类

【作者:姜鑫】 (编辑:许楠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