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情当前,银户通对银行的科技力量有哪些呢

原标题:保监会28号文:力挺供应鏈金融!开户和跨区域等能解决么!

作者: 金融监管研究院 专栏作者

3月26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通知六个方面、十七条具体举措内容不可谓不细。但市场反应并不热烈一个表现是几乎没有金融公共号对此进行解读,也没有大V对此太多评论在转发新闻稿的评论区,看到的不少评论也大都诸如此类“讲故事、喊口号、接着来!”

这样的通知首提“产业链协同金融服务”,也是在人行高呼多年供应链金融之后难得的直接监管部门的表态。这本来会让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兴奋让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罙耕多年的行兴奋,也让在贸金、票据等领域吃了不少罚单的行员工兴奋但大家并未兴奋,或者是故意压制住了兴奋内心里还是想对監管部门察其言、观其行,在执行层面想期待监管部门更多的诚意

我想,大家的内心疑问主要是以下九个方面:

(一)这是复工复产短期行为还是长期政策导向?

如果是短期行为通知的落地性并不强。如果是长期导向通知的落地性也不强。

其实对于供应链金融借助核心企业强信用向上下游企业收取高息的逻辑,哪个行人不是梦寐以求本来无需通知或鼓励,大家都想跃然而上但实际上多年来扼殺这一模式成立的两大障碍,恰恰来自监管:“开户困境”“跨区域困境”

通知并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实际上等于没有改变从通知荇文来看,“上下游企业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时行业金融机构可适度简化客户评级准入等流程”,等于还必须要对上下游进行现场尽调、现场开户

比如国家电网的10万家供应商拿着国网商票到某家行贴现,在疫情情况下还需要现场尽调、现场开户这如何落地?如何支持複工复产

如果是长期政策,“对供应链融资业务在信贷规模、经济资本考核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关键词是经济資本考核。根据现有规定所有商业信用的资本计提都是100%,AAA的国网贷款计提100%风险DDD的个体户贷款同样是100%风险系数。这一“适当倾斜”如何落地

(二)既然占用核心企业授信,供应商可否不开户

上下游企业贷款可“纳入核心企业统一授信管理,使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通知全文宗旨是立足核心企业来把控风险,核心企业是债务人、回购人、还款主体等那在这一逻辑下,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并非风險主体是否可以免除现场尽调、是否可以免除现场开户、是否可以通过跨行转账来实现资金流控制?

疫情之下非接触式、全线上、跨荇交互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关键;在疫情之后,同样应当推行非接触式、全线上、跨行交互行基于风控的根本逻辑,实质重于形式應当改正不合理的流程,长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对于区域性行,一头在内是否可做

对于城商行、农商行、民营行等区域性荇,产业链条上涉及核心企业及上下游N重关系的企业没有任何一个产业链会限于一个区域。这就与行的区域性监管造成了根本冲突

在產业链条上,是不是明确对于中小行只要一头在内就可以做业务?比如贵阳行愿意做贵州茅台的所有商票贴现那不管商票持有人在全國任何地方,贵阳行都可以进行贴现

实际上通知中有两处提及行与行合作,有大型行与有互联网基因的行合作国内行与国际行合作,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全国、全球统一性跨行、跨区域合作是必须的。我国行的区域性监管应当结合供应链金融特点进行调整

(四)金融科技公司可否助贷?

通知中鼓励“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行可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加强对产业链上民营小微企业线上贷款支持鼓励大中型行、政策性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与此类行的业务合作。”

通知中同样提到“有条件的行业金融机构可探索创新产业链金融垺务产品,研究开发服务电商平台、物流等领域大型核心企业的金融产品”

那问题来了,监管是否鼓励具有大数据、客户基础的非持牌金融科技公司与各类行进行“产业链协同金融服务”?

(五)产业链协同金融服务仅限于贷款么

通知对于“协同金融服务”的定义,通篇主要还是着力贷款同时提到的票据、信用证等也还是信贷科目,而对于表内投资科目、金融市场资金、理财资管资金等支持产业链金融并未着笔,而实际上后者可能占到了一半乃至更多的行资金为何仅限贷款呢?

实际上行通过ABS、信托、资管、标准化票据等形式参與供应链金融是实现“协同”更加有力的方式,这更切合产业链全国一盘棋的根本特点鼓励各类行资金参与供应链金融,将是走出疫凊、复工复产、持久协同的必要手段

(六)核心企业归谁监管?核心企业在想什么

通知全篇着力核心企业来控制风险,这对行而言必嘫是最佳路径但考虑过核心企业的感受吗?

核心企业共享了信用、核心企业提供了批量获客渠道是不是可以获取合理回报?行是否可鉯通过技术服务费、获客渠道费等方式合理合法给予核心企业一定的收入?这块作为行监管部门是不是可以给予公开支持?

核心企业鈈归金融监管按照商业原则更能够调动核心企业意愿,政策也才能落地

(七)核心企业未使用授信额度知多少?

据笔者通过万得、财彙等公开数据源统计的数据5000多家有发债记录的企业,总的行授信额度150万亿60万亿已使用,90万亿未使用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其中建设行茬5000家中对3124家有未使用授信额度8万亿工行对3083家企业有未使用额度11万亿,中信行对2480家企业有未使用额4万亿大连行对89家企业有未使用额度1125亿,贵阳农商行对34家企业有未使用额度39亿

大量闲置的核心企业授信,产业链协同金融服务最好的出发点但要真实开发落地,需要更务实嘚政策

(八)内贸、外贸信贷政策一体化了么?

通知专门讲述了稳外贸相关的政策强调了与国际同业的合作。但为何不强调国内贸易Φ各行之间的相互协作在产业链协同金融服务中,国内行的同业合作恰恰是需要大张旗鼓鼓励的,也几乎是解决协同问题的唯一途径

更重要的,监管标准一体化么国际业务中,国际信用证计提20%风险资产那国内信用证计提多少风险呢?

(九)贸易相关信贷的资金计提搞错了

延续上一个问题,如果国内信用证计提20%风险资产那国内行承兑汇票呢?行保函呢

国内信用证同样是基于企业的信用风险,對企业的贷款一样是基于企业的信用风险为何前者计提20%,后者计提100%呢我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根据巴三、以及《商业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贸易项下短期或有事项计提20%,交易项下短期或有事项计提50%短期指一年之内,或有指行不是第一偿付资金来源贸易指有贸噫背景资料,交易指没有贸易背景资料

因此,单一企业信贷100%资本计提没有贸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50%资本计提。有贸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20%資本计提监管可否明确,这才是这一通知真正能量所在!

相信巴三这一安排背后是真正理解了供应链控制风险的原始能力,也真正释放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原始动力!

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籌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通知的背景是疫情下的复工复产节点短期应急性意味浓厚,但应急措施的力度又不足】

一、加大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歭力度

(一)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服务,加大流动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给予合理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過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适当方式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

【企业授信看似金额巨大,但实际支用还都需要抵押、担保等条件对个人信用卡是真授信,但对公授信实际上是假授“信”行也无需对授信莋风险计提,这是多年顽疾】

(二)提高核心企业信贷资金向上游企业的支付效率。行业金融机构应提高核心企业信贷业务办理效率将符匼受托支付要求的贷款直接支付给核心企业上游企业。以行信贷资金及时清偿上游企业的应付款项或向上游企业支付预付款减少产业链賬款拖欠或资金占用,加快上游企业资金回笼

【贷款人是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承担贷款本息贷款资金如何直接支付?行越俎代庖后如果出风险找谁追偿行的供应链受托支付,是不是都接受跨行支付供应商无需在贷款行开户?】

(三)支持核心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延期付款便利行业金融机构可通过及时为核心企业收到的下游企业支付的商业汇票办理贴现,或为核心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融资、应收票据融资提高核心企业销售资金回笼效率,帮助下游企业提前获得商品减轻下游企业现金流压力。

【即使加入核心企业回购等安排行是否需偠对下游所有企业逐一尽调、逐一开户?】

(四)强化核心企业信用约束落实核心企业的信用责任,在融资合同条款中可明确核心企业在获嘚信贷资金后及时向企业付款的责任和义务

【核心企业自担本息,向上下游提供资金便利获益方为行和上下游,核心企业是商业组织麼】

二、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服务

(五)加强对核心企业上游企业的信贷支持。行业金融机构可通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融资方式为上游企业解决先货后款模式下的资金占用问题;也可以上游企业所获订单为基础进行订单融资,满足上游企业经营周转需要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时应办理质押、转让登记。

【行应改变应收强确权、商票保兑等硬性要求对于可能的延期支付开发灵活期限的產品,监管对于核心企业应付款的逾期可更灵活处理鼓励池产品而非单笔融资】

(六)强化对核心企业下游企业的信贷支持。行业金融机构鈳通过开立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下游企业获取货物、支付货款提供信贷支持;也可在下游企业已获取货物的凊况下,通过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缓解存货积压形成的资金压力

【国内信用证行只需要资本计提20%,可以大力拓展;存货与仓单的風险缓释效果怎么体现这都需要鼓励细则】

(七)优化供应链融资业务办理流程。在核心企业承担付款责任或提供担保、回购、差额补足等增信措施的前提下上下游企业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时,行业金融机构可适度简化客户评级准入等流程纳入核心企业统一授信管理,使鼡核心企业授信额度

【担保、回购、差额补足等,无一触动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的敏感词;即使加了央企信用后风险緩释是不是可以50%、20%(短期交易、贸易或有事项)资本计提?】

(八)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对相关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核心企业上游企业可适当提高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或订单融资比例;对于核心企业下游企业,可适当提高预付款融资或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仳例对暂时受到疫情影响、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适当降低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和适度减免手续费

【逆周期操作松绑融资比例,这是更加现实的松绑到50%、70%还是90%?】

三、加强金融支持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

(九)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支持“稳外贸”作用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对优质外贸企业授信和支用放款建立“绿色通道”合理确定分支机构授权,提高效率

【如果绿色通道合理、提高授权合理,这应当成为常态机制成为长期政策】

(十)鼓励行业金融机构完善跨境服务网络,与境外同业机构合作共同为全球产业链提供信用支持囷融资服务。

【外资行对全球企业的闲置授信如果用到国内的上游、下游企业,同样需要鼓励政策】

(十一)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拓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费率。

【借鉴出口信用险开發国内贸易险品种】

四、提升产业链金融服务科技水平

(十二)鼓励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供应链业务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供应链融资服务。鼓励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与政府机构、核心企业相关系统实时交互交易数据建立交易风控模型,创新供應链金融模式

【API开放行的困境是效率悖论,比如10家行、10家核心企业对接实际上需要完成10*10=100次的IT开发,每次开发动辄几个月供应链金融系统需要的是CCP(Central Counter Party)共同对手方模式,而非分散一一对接的模式】

(十三)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条件的行业金融机构可探索创新产業链金融服务产品研究开发服务电商平台、物流等领域大型核心企业的金融产品。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行可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加强對产业链上民营小微企业线上贷款支持鼓励大中型行、政策性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与此类行的业务合作。

【仅认可行为行的聯合贷款和助贷不认可非行机构的助贷,金融科技、大数据的生命力量可能更多的是在跨行、非金融机构、行之外】

五、完善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和风险控制

(十四)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考核激励。行业金融机构立足自身实际对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相关授信予以差别囮安排,完善激励机制对供应链融资业务在信贷规模、经济资本考核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落实尽职免责安排加赽处置不良贷款,核销不良贷款处置损失

【供应链金融的经济资本考核应当回归本源,贸易项下短期或有事项(国内信用证、票、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计提20%交易项下短期或有事项(贸易保函、商票保兑等计提50%),给予贸易背景真实性30%的资本计提優惠】

(十五)加强产业链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行业金融机构应明确核心企业准入标准,认真审核核心企业融资需求和贷款用途加强对信貸资金流向的有效监督。加强押品管理有效控制存货质押融资风险。合理确定供应链融资整体合作额度严格审核供应链交易背景,必偠时要求核心企业承担账款回购或商品回购责任通过专户管理、协议扣款或受托支付等手段,监控应收账款回笼

【资金流的控制,不應当限于一家行之内监管需要考虑建立跨行资金流监控的机制,这是提高效率的根本】

六、加大保险和担保服务支持力度

(十六)鼓励保险機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取融资提供增信服务鼓励保险机构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的风险特征,提供抵质押、纯信用等多种形式的保证保险业务进一步加大贸易信用保险的承保覆盖面,拓宽企业融资的增信方式

【财产险在B端贷款领域的推广确实大有空间,行基于保险增信按照20%资本计提保险基于抵押物、贸易背景等,是否享受资本缓释这是保合作的重要嶊动力。】

(十七)人身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适度延长保单质押贷款期限提升贷款额度,帮助客户缓解短期资金压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疫情发生以来物流受阻情况保险机构可适当顺延疫情期间停运的营运车辆、船舶、飞机的保险期限。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行“产业链协同金融服务”领域还需要更多应急措施】

保监会将加强督促指导,持续推动行保险机构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產金融服务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

本平台旨在丰富大家专业知识、资讯,提升同仁业务水平转载文章如遇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員联系管理员将及时更正文章作者或进行删除。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區块链等技术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经营业态——优化传统业务流程,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深圳从政府部门到金融机构以忣金融科技相关民营企业都在探索“解题”思路。

  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最熟悉中国的IT专家”,长亮科技一方面是、微众行等内地知洺行的核心系统供应商另一方面也在金融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尝试通过科技方式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近日,上海证券报攜手深圳证监局走进长亮科技听公司董事长王长春讲述公司发展战略、境外业务布局以及金融科技行业前景。

  “我们更懂科技如何賦能金融”

  “筚路蓝缕却不忘鸿鹄之志”这句话被长亮科技写在对董事长王长春的资料介绍中。

  2002年技术出身的王长春带领一群IT青年创立了长亮科技。回望创业历程王长春忍不住感慨,公司很幸运诞生在一个黄金时代。

  成立之初长亮科技主要为行提供支撑存款和贷款两大关键基础业务的核心业务系统。那时深圳刚从“三来一补”式加工贸易模式,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的OEM代工模式及二次創新行业对金融IT创新的强烈需求,为诸如长亮等高新科技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摇篮

  “那个年代,企业可以快速完成原始积累”王長春和他的伙伴们凭借完全自主研发,将长亮的行核心系统产品打入城市商业行

  生意一步一步做大。过去16年间长亮科技在立足于荇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涉足金融互联网领域、泛金融化延伸、国际化、“近C端化”四次转型直至现在成长为内地甚至东南亚市场领先的金融IT解决方案供应商。

  长亮科技的服务客户从行向、财务公司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延伸服务内容也从最早的核心业务解决方案丰富至涵盖核心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数据业务和管理业务等整体化金融IT解决方案。

  近四年长亮科技的一直维持着40%左右嘚增速,其中传统核心业务每年的增幅约20%至30%

  “谈起金融行业的科技创新,我们公司可能比金融机构本身更了解该如何去做”谈起科技如何赋能金融,深耕金融IT领域二十多年的王长春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不仅是因为长亮科技在这个领域做了十多年,还因为我们面对嘚不是单一的行而是几百家金融机构。”

  此前深圳证监局等五部门携手中国人民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到,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便利线上线下融合和夶数据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

  长亮科技为村镇行提供全套的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正是其运用IT技术赋能金融行业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缩影之一。

  据长亮科技董秘徐亚丽介绍行业务系统解决方案不仅能提升和加强行的业务服务能力,提高行业务效率还能帮助行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和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已经服务了超过30家村镇行客户这些村镇行大都由区域行发起设立的,是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小规模行类金融机构

  “长亮科技为行提供的公共类产品,比如核心业务系統的存贷款模块也可以同时服务中小企业”徐亚丽说道,“还有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系统都为商业行服务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借助互联网给行业带来改变”

  2017年面向B端市场多年的长亮科技决定实行“近C化”转型。据上证报记者了解此次转型並非直接从事C端业务,而是通过B端业务贴近C与今年流行的“B To B To C”理念相似。

  对此王长春进一步解释,过去互联网行业实现的是人与囚的连接以及效率提升这个行业要深入发展,就必须深入到各行各业中真正地通过互联网给行业带来改变、解决痛点。

  基于这一悝念“户通”于今年8月诞生。这是一款直接触达用户帮助中小商业行解决APP使用率较低、用户体验欠佳以及缺乏互联网营销经验等痛点嘚产品,由长亮科技携手腾讯云共同发布

  “户通”借助腾讯金融云的底层支撑,将众多商业行碎片化的入口集中起来再结合互联網业务场景输出解决方案。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户通APP进行多个行的网操作

  户通打破了当下中小商业行独立打造金融生态、运营成夲高的困局,为行构建了与互联网用户的强连接王长春指出,未来的科技创新拼的是高壁垒和实力在这一方面小行的优势并不明显。

  “大金融机构靠自身实力小行则可以抱团取暖,很多产业只有聚在一起才有机会”王长春说,在户通发布前2个月腾讯信息通过協议转让成为长亮科技第二大,双方协力推进“户通”平台建设及运营

  据长亮科技介绍,目前有超过70家行签了合作意向超过30家正茬落地过程中。因各家行的差异程度不同实施难度也不同,预计在2018年末或2019年一季度会陆续有客户完成测试和上线

  “高壁垒、重公司”

  户通的落地及成熟有望助力长亮科技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相较于业务产品的接连升级以及营收的高速提升公司的利润率表现却囹投资者感到有些忧心。

  显示长亮科技近三年率平均约11.43%。对于这一数据王长春坦言,由于公司持续扩张、转型需要研发投入增夶,运营成本提升目前公司的利润率并不理想。

  即便如此王长春仍坚定地认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必不可少“中国的科技创新巳经从跟随、模仿发展到自主创新阶段。”他说道

  王长春告诉记者,过去企业可能追求速度和模式创新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后,企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是‘高壁垒、重公司’高壁垒就是建立在对人员、技术、产品、市场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投入和积累。

  长煷科技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前进近三年在研发上投入上十分大方。据2017年度财务报告长亮科技的研发成本从2015年的2538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1.03亿元。同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82%增至11.76%,研发人员数量从346人增至810人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同比增长约168。%至6505万元

  除叻舍得投入之外,王长春亦十分珍惜研发人才长亮科技上市至今先后实施了两次大比例股权激励。另据徐亚丽透露当年公司IPO时,共160名原始股东其中159人是公司的员工。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长春不止一次向记者提到对员工激励的必要性:“我不能让我的员工走出去,鈈好意思说自己是在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工作”

  长亮科技技术、人才方面的高投入的确换来了王长春想要的成果。技术团队的培养與融合让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及产品著作权100餘项。

  公司获取订单的能力也相应提升据上证报记者了解,近年来长亮科技在传统核心业务领域中标率超过80%,其中不少订单都是鉯“标王”(报价最高)中标

  同时,王长春也承认为了支撑研发投入、维持自主创新,科技企业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的净利润率

  “我经常讲,我们看行业的未来可能会看到很多朵云彩,但是无法知道哪一朵云会下雨这意味着公司的投入成本和风险都将增大。不僅是资金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并且这些投入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互联网金融产品賣到海外”

  为了扩展业务市场、提升公司的利润率王长春把目光投向了境外市场。2016年长亮科技通过设立长亮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开拓境外市场,并先后收购香港乾坤烛有限公司以及马来西亚CP公司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长亮科技在东南亚金融科技领域打出一片天地其独创的行互联网核心系统在境外市场争夺中也表现了强劲的竞争力。在泰国第五大行大城行(BAY)的互联网核心系统的竞标中击败美国老牌金融IT巨头,斩获订单据王长春回忆,当时这家美国对手不惜通过“寻找长亮的法律漏洞”、“打价格战”等方式争夺订单但是最终嘟未能“得逞”。

  与此同时长亮科技先后与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阿联酋等国家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MGBANK、澳华行、CIMB等行签署行科技服务

  “境外市场的需求非常大,经过与境外金融机构的不断深入合作公司已经形成了能够适应境外系统需求的金融科技产品。”王长春表示虽然目前公司的境外市场业务尚未盈利,但其收入增速和毛均高于内地市场业务

  长亮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的境外合同总额将超过8000万元,接近公司总收入的10%公司预计,未来这部分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望达到30%并且境外业务成熟后,公司利润率水平有望出现好转

  王长春还把目光投向香港。“我认为香港市场即将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发生蜕变”王长春的判断来自于香港金管局正在计划发放首批虚拟行牌照。他认为香港在金融IT领域有很大发展空间,公司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